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5  IAR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波蘭衛生部官員於1月5日週二表示,波蘭將於1月25日開始為退休人員(pensioners)及教師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波蘭總理辦公室主任Michał Dworczyk宣布,到目前為止,波蘭已為超過100,000人接種疫苗。在波蘭全國接種疫苗運動(National Inoculation Drive)的推動下,符合第二批接踵疫苗人員包括60歲以上的人、療養院的居民、教師、軍人及警察人員等。而第一批接種疫苗的前線醫護工作人員係於上(12)月底開始接種疫苗。   另從1月15日起,不在優先接種疫苗群組中的波蘭人將可以進行登記接種COVID-19。D主任於週一表示,波蘭政府計劃在今年第一季為294萬人接種COVID-19疫苗。   波蘭衛生部於週二公布單日7,624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及341例死亡病例,致使累計確診病例總數達到1,330,543例,累計死亡病例達到29,502例。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5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   2020年COVID-19疫情對傳統製鞋和服飾店行業產生嚴重影響。據估計,僅第四季度,其業績同比下降超過50%,在華沙證交所(WSE)上市的最大連鎖店的收入在第1-3季度下降15%以上。到2021年初,該行業的氣氛仍受到影響。各企業的對景氣的預期各不相同,視其業務規模、流動性和迄今的疫情影響而定。CCC鞋類製造商董事會宣布,該公司在2020年的低迷中倖存下來,並已充分為2021年做好準備。VRG集團也認為,經濟景氣將會改善,同時預期COVID-19衝擊也將減弱,儘管其執行長Radosław Jakociuk坦承,經濟恐難在下半年之前復甦。他承認該集團將減少商店數量。Wojas鞋類製造商也有類似的計畫,與Esotiq&Henderson相反,後者因大流行而遭受的損失不大,也不打算關閉商店。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5  PolandIn, PAP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PolandIn日報報導,波蘭政府規定草案指出,直到2021年1月13日,將禁止從來自英國及北愛爾蘭境內的機場起飛的飛機降落在波蘭。目前的禁令規定將於1月6日到期。   根據波蘭部長理事會的規定草案,由於存在傳播SARS CoV-2病毒感染的風險,因此有必要行使對波蘭安全有必要的空中交通管制禁令的權利,以便對公共健康的威脅減到最低。   該草案規定禁止來自在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境內機場營運的國際民航客機著陸。波蘭部長理事會2020年12月7日關於航空交通禁令的現行規定將於2021年1月6日到期。據公布的規定,由於波蘭宣布大流行,因此有必要在上述日期之後對國際航班實行空中交通禁令。根據該新規定草案,此規定將一直適用至2021年1月13日為止。負責此計畫規劃的人員是基礎建設部副部長Marcin Horała。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5  PAP,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監測汽車市場的研究機構Samar於1月5日週二報導,2020年12月波蘭總共有59,430輛新客車及小型貨車登記,比2019年同期下降1.09%,而該新車登記數量卻較上(11)月增加24.86%。   就整個2020年累計的新車銷售量488,002輛顯示,較去年下降21.98%。在整個2019年,波蘭有625,470輛新客車及小型貨車登記,比2018年成長4.1%。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5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   根據波蘭Pekao銀行總體經濟分析部的報告,2019年全球IT市場的規模超過2.4兆美元,在2012-2019年間平均增長率為3.4%。專家Kamil Zduniuk認為,該產業領域的發展前景較其他產業好,事實證明,該產業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負面影響具有相當的抵抗力。2020年市場規模雖較2019年下滑10%,該行業預計將以比整個經濟更快的速度恢復並擁有更高的流動性。倘保持5%的增長率,則市場規模可能會在2022年達到疫情衝擊前之水準。   波蘭IT產業市場規模估計在700-850億波幣之間,其中約三分之二由軟體和IT服務構成,並其比重正在增加。這是由於電子設備市場已高度飽和,但對IT服務和新解決方案的需求卻不斷增長。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5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   波蘭Pekao銀行經濟學家Adam Adamoniak針對Markit報告發表評論表示,12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波蘭加工業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在他看來,加工業是2020年第四季度波蘭經濟最亮點之一。1月4日週一Markit報告稱,PMI指數從11月的50.8點上升至12月的51.7點。最正面的影響來自新訂單、存貨和交貨時間等指標分數。就業指標有所增長,儘管其增長速度低於11月。另一方面,生產指標占PMI比重最大。該數據與Pekao銀行的預測相符,A氏預計12月份的產量同比增長可能達到兩位數。

A: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10)年1月5日報導,依據奧地利就業服務中心(AMS)公布之最新統計數據,2020年12月底登記失業之累計人數突破50萬,達520,919人(其中包括參加AMS轉職訓練課程之61,237人),全國失業率11%,較上(11)月增加63,700人,相較2019年12月底則增加27.7%。   AMS 主管表示,2020年12月份奧國失業人數高於11月,主要源自建築、餐飲及旅遊業失業人數劇增。其中僅建築業單月份失業人數即增加33,000人,主要原因係「季節性失業」。餐飲及旅遊業則因奧國政府於12月實施第3次全國性新冠防疫封鎖措施,使失業人數亦顯著上升。   旅遊業仍為奧國失業人數最多之行業,截至2020年12月底失業人數逾80,000人,另約100,000人為縮短工時人員;就地區而言,奧國9個邦中失業率最高者為提洛邦,失業率較2019年12月增加130%,其次為薩爾斯堡邦83%,福拉爾貝格48%,此3邦係奧國觀光業較發達地區。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10)年1月5日報導,奧地利數位經濟部日前新聞稿指出,初步估計奧國政府2020年接獲奧企業申請研發經費補助案逾9,700件,總金額首次突破10億歐元。其中約80%來自中小企業。該部官員表示,由於部分申請案尚未於2020底前處理完畢並列入統計,因此實際申請件數及金額應高於上述數字。   奧國政府為鼓勵奧企投資研發與創新,主要獎勵措施之一係透過「奧地利研究推廣總署」(FFG)審理及核發研發成本補助經費。奧國企業可就其研發費用,例如:研究人員人事費或研究設備採購費等,向FFG申請補助,最多可獲得該費用款項14%補助款。   近年奧國政府為協助奧國企業強化國際競爭力,不斷加碼獎勵研發工作。上述經由FFG補助研發費用比例,自2016年之10%每年遞增至目前之14%。

A:美國輝瑞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 所研發之新冠肺炎疫苗於上(109)年12 月26日運抵法國後,法國即於次(27)日啟動疫苗施打作業。法國總理Jean Castex亦宣布,法國可望擁有2億劑新冠肺炎疫苗。然而,統計顯示截至本(110)年1月1日為止,法國完成疫苗接種人次僅有516位,與其他國家如美國(超過4百萬)、以色列(超過1百萬)、德國(超過20萬)等相比進度大幅落後,引發輿論嚴厲批評。   法國總統馬克洪對施打遲緩表示憤怒,特於本年1月1日元旦演說時承諾,絕不容許疫苗接種計畫有所延遲。衛生部長Olivier Véran嗣於1月5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政府將加速疫苗接種計畫如下: 1. 第1階段:時程為上年12月底至本年1月底,施打目標除原先規劃的養老院(Ehpad)老年族群、50歲以上或具重症風險之醫護人員等,亦擴大施打範圍至75歲以上老年人及50 歲以上之消防急救員與家庭照顧員等; 2. 第2階段:時程為本年2月至3月,鎖定65歲至74歲老年族群進行施打; 3. 第三階段:時程為本年春季,將疫苗對象放寬至50歲至64歲族群、弱勢族群、居住於封閉空間民眾,以及在安全、教育等領域服務之人員等,此階段亦為本計畫之最終階段。最後,才對其他有意願施打之民眾進行開放。儘管施打疫苗非強制性,施打費用將由國家經費支應。   Véran部長說明,政府將擴大、加速及簡化接種流程,近期將開放民眾透過網路、電話及手機應用程式等管道預約疫苗施打。為加速疫苗施打效率,政府將擴大採購數量,目前每週Pfizer運送50萬劑疫苗,倘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美國生技公司Moderna疫苗,Monderna公司每月將配送50萬劑疫苗至法國,另政府預計於1月底前增加500間疫苗施打機構,期接種人次與鄰國並駕齊驅。有關藥房將加入施打疫苗部分,法國藥房公會主席Gilles Bonnefond本(5)日表示,全國藥房在上次流感施打疫苗第一星期即完成150萬人,全部360萬人之注射工作,具有充分經驗,目前已備妥隨時上陣。   另針對RNA疫苗對英國變種病毒是否具有效性乙節,如同美國相關機構研究結果,法國Nantes-Angers腫瘤學暨免疫學研究中心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計畫主持人Bruno Pitard亦指出,即便產生抗體的效率降低,疫苗仍對變種病毒具有保護力,然而仍須留意變種病毒對於T細胞的運作效率產生之負面影響。

A:依據奧媒新聞報,奧國勞動部長指出,目前奧國493,572人在就業服務中心(AMS)登記失業,其中63,234人正接受職訓課程。相較於上週,奧國就業市場明顯惡化,失業人數增加21,415人,縮短工時人員增加33,928人。   奧國數位經濟部長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年終,奧國企業除超市及資訊等少數產業外,多數行業恐將面臨營收銳減問題。惟該部預估2021年奧國經濟將可自谷底回升,預測經濟成長率逾2%。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2020)年12月21日報導,奧地利零售業協會估計奧國第3次新冠防疫全國性封鎖措施將使零售業損失約30億歐元。   奧國政府宣布,第3次新冠防疫封鎖措施實施期間自本年12/26日起至2021年1月17日止約3週。根據奧國零售業協會估算,前2次封鎖期間,業界平均每週損失約9億歐元,而第3次封鎖期間因涵蓋廣義之聖誕節暨新年購物旺季,爰估計損失總額恐達30億歐元。   奧國政府宣布,受到第3次防疫封鎖措施影響必須停止營業之企業銷售損失補償僅至2020年12月底,而自2021年起僅補助其部分固定成本開支。奧國零售業協會不滿前述補助,呼籲政府應比照第2次封鎖措施,給予零售業80%之銷售損失補助(比較2019年同期銷售額)。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本(109)年12月31日報導,奧地利半導體大廠AT&S將於3年內投資1.2億更新國內廠房設備及擴大產能,預計可為其總部所在之史泰爾邦(Styria)增加200名新就業機會。   AT&S執行長Andreas Gerstenmayer表示,除上述國內投資計畫外,該公司在中國重慶1廠之擴建已基本完成,而2廠正在擴建中,2個工廠擴建計畫約投資10億歐元。新設之重慶3廠預計將於2023年投入生產,該廠投資額將達10億歐元,完工後規模將大於1廠加2廠總和。   AT&S成立於1987年,總部設於奧地利史泰爾邦之Leoben市。核心業務為:設計及製造高端印刷電路板、半導體基板。主要客戶為:移動通訊業(如Apple等手機製造商)、汽車業、醫療儀器及設備業、航空業及電子業。   AT&S於2019/20會計年度營收逾10億歐元,員工逾1萬人,除奧國及中國外,在印度及韓國亦設有生產基地,另在德國、美國、台灣及日本設有分公司。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2021)年1月4日報導,奧地利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於2021年1/1日宣布:奧國政府於2021年仍將協助奧國企業度過新冠疫情危機,惟本年度紓困措施重點為:補貼企業固定成本支出以及稅務權宜措施;另奧國政府不會進駐或接管因新冠疫情瀕臨破產之奧國企業。此外,在振興產業方面,奧國政府將增加對企業研發經費及數位化之補助金額,並持續協助奧國企業拓銷國外市場,尤其是亞州市場。   上述稅務權宜措施係指係承認企業虧損結轉,亦即企業申報年度財務報表時,可將之前較早2年申報之企業利潤抵消2020年及2021年度之虧損,此財報申報方式之權宜措施將有助於企業容易繼續取得信貸擔保。 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2021)年1月4日報導,奧地利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於2021年1/1日宣布:奧國政府於2021年仍將協助奧國企業度過新冠疫情危機,惟本年度紓困措施重點為:補貼企業固定成本支出以及稅務權宜措施;另奧國政府不會進駐或接管因新冠疫情瀕臨破產之奧國企業。此外,在振興產業方面,奧國政府將增加對企業研發經費及數位化之補助金額,並持續協助奧國企業拓銷國外市場,尤其是亞州市場。   上述稅務權宜措施係指係承認企業虧損結轉,亦即企業申報年度財務報表時,可將之前較早2年申報之企業利潤抵消2020年及2021年度之虧損,此財報申報方式之權宜措施將有助於企業容易繼續取得信貸擔保。

A:依據奧地利統計局本(110)年1月4日新聞稿,2020年上半年奧地利出口額較2019年同期衰退11.7%至685.1億歐元,進口衰退12.6%至696.5億歐元;機械產品為奧國進口及出口最主要品項(包括:HS稅則分類第84章機器及機械用具、第85章電機與設備及零件,以及第87章車輛及其零件),德國為奧國9個邦最主要進口來源國與出口國。 以奧國各邦出口來看,史泰爾馬克邦(-21.9%)、下奧地利邦(-14.5%)及上奧地利邦(-13.9%)衰退幅度最大,該3個邦以出口車輛及機械產品為主。另,僅維也納之出口較2019年上半年仍有0.5%成長,維也納及提洛邦均以醫藥品為最大出口品項,飲料則是薩爾斯堡最大出口品項。 進口方面,2020年上半年以史泰爾馬克邦(-18.2%)、下奧地利邦(-16.5%)及薩爾斯堡邦(-16.5%)衰退幅度最大;另,提洛邦為唯一進口成長者(+4.7%),並以有機化學產品為最主要進口品項;下奧地利邦則以進口礦物燃料為主,車輛產品為薩爾斯堡邦進口主要品項。 9個邦中有5個邦在2020年上半年有貿易順差,以上奧地利邦、史泰爾馬克邦及福拉爾貝格邦之順差額最大,維也納則為逆差額最大者。

A:捷克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州的州長Ivo Vondrák表示該州因新冠病毒死亡的巨多屍體無法全部火化,故呼籲民眾以其他方式處理屍體。過去7天捷克每百萬居民平均新冠感染數佔全球最高達到932人次,其次是立陶宛(842)、聖馬力諾(829)和英國(773)。捷克政府將創紀錄確診數歸因於全國性的抗原檢測,該檢測可以識別出許多無症狀或沒有感染跡象的人。捷克醫療協會會長Milan Kubek表示確診病例急速成長是捷克政府政府在12月初鬆懈了對流行病的預防,且沒有嚴格防控作法之後果,因此造成了上千人不必要的死亡。截至周日為止捷克醫院共有5,777名新冠病者其中877名屬重症病患。昨天的捷克PES疫情風險數從90分降至85分。

A:依據瑞士資訊(swissinfo.ch)新聞報導,2020年瑞士新冠病毒疫情導致34%瑞士人薪資減少,其中包含縮短工時制以及被裁員之勞工。 另債務管理公司Intrum表示,新冠病毒疫情以來19%瑞士人曾推遲支付帳單,而該比例於2018年僅為14.6%。另瑞士參與問卷調查者的24%表示擔心收入會進一步減少。     資料來源:瑞士資訊(swissinfo.ch) 日期:2021年1月5日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1月5日新聞報導,瑞士經濟受第2波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不大,且工業景氣復甦。   2020年12月工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性調整後為58點(超過50點則為成長),為2018年9月以來最高。惟瑞士服務業勞工人數約為工業的四倍,但情況卻仍不樂觀。雖然服務業之對應指數從上月的48.0點升至49.2點,但尚無實際成長。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經濟學家分析,工業成長趨勢主要原因為第2波新冠病毒疫情中,產業供應鏈較第1波疫情時無礙。其次為亞洲主要出口國家如中國、日本及韓國已控制住疫情。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2021年1月5日

A:瑞士地方農產品電商Farmy 1月5日公布其統計數據,2020年營業額約為2,600萬瑞士法郎,約為2019年之3倍(950萬瑞士法郎),其中蘇黎世地區之營業額較上年增加3倍,洛桑地區營業額較上年增加4倍。其員工人數從133人大幅成長至220人。   其快速成長之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造成瑞士民眾對不需與人接觸就能購得食材之需求大增。藉此趨勢Farmy將開闢新的業務領域,預計在本年春季起為線下零售商提供數位化服務,目前已經獲得了Bio Suisse之數位化服務訂單。     資料來源:瑞士觀點報(Blick) 日期:2021年1月5日

A:香港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表示,鑒於香港與沙烏地間貨品需求強勁,自2021年1月5日起,提供往返香港與沙烏地間的貨機服務。   國泰航空將用波音B747-400(Boeing B747-400 ERF)機型,每週1次,飛機回程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停留後返回香港。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國泰航空自2020年12月16日提供往返香港與澳洲Hobart的貨機服務,並利用香港作為轉運中心,將新鮮產品運往其他亞洲城市。   註: 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衝擊,2020年6月自香港政府取得50億美元紓困補助。 2020年10月國泰航空表示計畫削減近6,000個工作。 國泰航空2021年航線數量將較疫情前減少50%,預計將大規模裁員。

A:沙烏地於2021年1月5日主辦第41屆海灣國家領袖高峰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 Summit),地點位於沙烏地西北邊城市Al-Ula,其中最受矚之處係卡達領導人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親自出席。   2017年6月沙烏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埃及以及巴林以卡達金援恐怖主義為由與卡達斷交,並組成反恐四國聯盟(Anti-Terror Quartet)對卡達進行外交、貿易以及旅遊封鎖。   近來科威特領導人Sheikh Nawaf Al-Sabah積極調停,2021年1月4日科威特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部長Sheikh Ahmad Al-Sabah宣佈,沙烏地同意對卡達開啟陸、海、空邊界,反恐四國聯盟終止對卡達的封鎖,卡達則撤回所有與封鎖相關國際訴訟。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解除對卡達的封鎖將使區域內旅行與貨品運送更加便利,有利促進區域穩定與繁榮。   沙烏地王儲Mohamed bin Salman指出,沙烏地政策考量係基於GCC以及所有阿拉伯國家整體利益,盼達到安全與穩定。   阿聯主管外交事務政務委員Anwar Gargash表示,未來仍有許多進步空間,惟目前係朝正確的方向前進(more work lies ahead and we are mov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