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1)月4日報導稱,依併購顧問公司RECOF(東京)公布的調查統計,日本去(2020)年民間企業相關併購(M&A)計有3,730件,較上年減少8.8%,係9年來首次下滑,主要係因新冠疫情爆發導致企業併購交易暫停所致。 此外,由於2020年上半年因日本政府為防堵新冠疫情而宣布「緊急事態宣言」,衝擊經濟景氣急遽惡化,轉為消極防守的企業為確保公司資金流量,被迫暫停進行併購計畫;加上各國實施嚴格邊境管制措是,企業難以派員出國導致海外市場併購案件,亦呈現低迷不振的情況。 2020年日本併購案成交總金額計約14兆7,741億日圓,較2019年減少17.2%。若以單案併購金額來看,居於首位的是美國半導體龍頭NVIDIA收購軟體銀行集團(SBG)旗下英國半導體開發ARM公司的併購案,其交易金額達4兆2,000億日圓。

A:一、紐國出口疲軟乏力: 較去年同期成長貨品:木材及木製品出口成長22%;飛機及其零件出口成長617%(主因運送飛機至海外存放);呼吸設備出口成長102%。 較去年同期衰退貨品:乳製品出口下降14%;肉及內臟出口減少19%;鋁及鋁製品出口下降23%。 對全球出口減少4.4%,對中國減少3.9%,對澳洲減少4.1%,對日本減少12.4%,對美國則增加17.3%,對韓國減少4%;對我國出口增加11.9%,我為紐第7大出口市場。 二、紐國進口減少: 較去年同期成長貨品:光學、醫療及測量設備進口成長12%;食物殘渣,廢物和飼料進口成長19%。 較去年同期衰退貨品:石油及其製品進口下降33%;電機設備進口減少17%。 自全球進口下降12.6%,自中國進口減少7.3%,自澳洲減少17.6%,自美國進口亦減少25.1%,對日本減少7.7%,自韓國進口則增加11.8%,自我國進口減少1.6%,我為紐國第16大進口來源。

A:根據墨西哥聯邦社會保險局初步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該局登記有案之墨西哥正式就業勞工為1,977.5萬人,較2019年減少64.69萬人,減幅達3.2%,係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首次正式就業出現負成長現象,其中2020年12月正式就業減少人數達27.7萬人,一反8-11月連續出現就業正成長的趨勢。 墨羅培茲總統透過其推特(Twitter)推文稱,12月正式就業出現負成長的原因在於墨國有許多外包(outsourcing)公司,趕在12月應支付耶誕節加發獎金前遣散勞工,不過墨財經專家指出,今年12月正式就業出現負成長不能完全歸咎於外包公司,主要原因仍在於新冠肺炎對正式就業造成的衝擊及聯邦政府缺乏對正式就業的財政支持措施所致。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電子版(2020.01.04)   哥國衛生部原已取消要求國際旅客入境哥國須提供PCR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之措施,惟此舉雖獲航空及觀光產業歡迎,但仍在哥國境內造成不小反彈聲浪。哥國法院並於上月作出裁決,要求哥國衛生部應恢復要求國際旅客入境出具PCR檢測陰性報告。   基於上揭法院裁決,哥國衛生部正式於去(109)年12月31日公布第2532號行政命令,恢復要求所有入境哥國旅客須提供出發地登機前96小時以內之新冠病毒PCR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惟如有合理理由確實無法於出發地採檢或及時取得檢驗結果者,得先行登機並於入境哥國後立即採檢並居家隔離14天,隔離期間如獲悉檢驗結果為陰性,則可提前結束隔離。   哥國近期開始爆發第2波疫情,每日新增確診人數逾萬人,包括首都波哥大在內,多數城市均開始實施宵禁、分區隔離、依身分證單雙數分日採購等防疫及避免群聚措施。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電子版(2020.12.29)   哥倫比亞基本工資自今(2021)年1月起調升為90萬8,526哥倫比亞披索(COP),較去(2020)年調增3萬723披索,增幅達3.5%,另薪資未達2倍基本工資者,雇主尚需支付交通補助費10萬6,454披索,故勞工每月實際最低可領取之薪資達101萬4,980披索(約296美元)。   哥國政府表示,今年基本工資之實質漲幅在扣除去(2020)年通貨膨漲率(預估為1.5%)後,將有2.0%之實質成長,仍維持在歷史高峰區,也是基本工資實質漲幅連續第3年維持在2.0%以上。

A:資料來源:彭博社 根據彭博社報導,富士康於本(2021)年1月4日宣布將挹注2億美元投資中國初創汽車公司拜騰汽車( Byton ),並計畫於2022年第1季度量產拜騰的M-Byte SUV電動車。拜騰在幾年前發表M-Byte SUV,但至今尚未投入生產。該款汽車只需35分鐘的充電時就可以充滿80%電量,電池續航力可達550公里,最高時速為190公里。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跨足汽車行業,鴻海在2020年初宣布與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公司籌組合資公司,一起開發和製造電動汽車,同時經營車聯網業務。另外,富士康在2018年也曾挹注資金投資中國大陸電動車新創公司小鵬汽車(XPENG),消息人士表示,富士康也在與中國大陸的其他電動汽車商洽談合作事宜。 成立於2017年的拜騰為中國最知名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在美國和中國都有員工,該公司的投資者包括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和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拜騰原計畫在2020年中進軍北美和歐洲市場,並有意在開始投入生產後取得融資進行IPO。然拜騰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於7月時暫停中國大部分的業務並進行裁員,但其網站仍接受顧客預定新車。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彭博社 紐約證券交易所於2020年12月31日宣布將讓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三大中國電信營運商下市,三家公司股票將於本(2021)年1月7日到11日暫停交易,隨後將啟動下市程序。由於電信公司在美國的交易量很少,且未籌集大量資金,這三個公司退市對美國總體市場產生的影響可能有限。 紐約證交所此舉依據川普政府早前提出的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禁止美國投資由中國軍方控制或擁有的企業,並將35家公司列入禁止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第一大晶片製造商、監控、航天、造船、建築和科技等公司。該禁令從今年1月11日開始實施,這些公司的股票投資者最遲可在今年11月將其持股賣掉。美國政府財政部近日表示,若有相關子公司的多數股權或控制權屬於被列入名單的公司,將把這些子公司加入黑名單。受該命令影響,目前已有美國證券基金將把一些中國公司的股票從其基金中移除。 根據彭博社分析,繼中國三大電信營運商下市後,中國主要能源公司可能為下一個下市對象,因為能源產業對中國軍方至關重要。其中,中國最大的海上石油生產商中海油面臨下市的風險最大,因為中海油已被列入美國國防部的黑名單。此外,中石油和中國石化也可能面臨風險。

A:漸廢除外籍工作人士之保證人制度 為推動阿聯大公國化(Emiratisation)政策,政府單位有意取消外籍工作人士設立公司所需之保證人(sponsorship)制度,希望有助阿聯大公國國人自行設立公司並鼓勵自行經營,但目前僅計劃針對特定行業實施,循序漸進。此外,大公國人力資源及就業局(Tanmia)已於2011年開始將航空旅遊業、人力資源仲介及房地產仲介業等三部門,僅開放予大公國國民從事,其他國籍經營者或外資均無法取得上述三種行業之執照。未來將規劃更多產業僅限阿聯大公國國民經營。阿聯大公國內閣授權就業局以直接介入業界之方式,加速私人企業大公國化之進行。 2018年徵收5%加值稅(Value Added Tax, VAT) 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導致政府收入減少,使得海灣國家合作理事會成員國開始討論徵收VAT的可行性,以增加政府財政收入,阿聯酋與沙烏地政府已在2018年實施VAT的徵收(其他GCC國家包括科威特、阿曼、巴林及卡達等則未課徵)。 杜拜政府設立高科技園區積極開發半導體產業 杜拜政府大力支持高科技工業園區(Techno Park)以及杜拜矽谷(Dubai Silicon Oasis)之設立,積極開發境內半導體產業及高科技產業,期望吸引目前設立於美國、歐洲和亞洲地區之各大微電子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公司前往杜拜投資設廠。2015年杜拜矽谷管理局投資2800萬美元,成立杜拜科技創業中心(Dubai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entre, Dtec),藉此吸引科技新創團隊入駐,提供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平台。

A:1.重要經濟政策:(1)願景2030計畫(Saudi Vision 2030)、(2)新未來計畫(NOEM)、(3)紅海計畫(the Red Sea)、(4)持續推動沙化政策(Saudization)、(5)課徵增值稅(value-added tax, VAT)。 2.重要投資政策:(1)開放外國法人機構投資沙烏地股市、(2)取消部分產業合夥人制度、(3)簡化外資營業執照申請程續、(4)通過破產法(Bankruptcy Law)。 3.重要財政政策:(1)提出財務平衡計畫(Fiscal Balance Program)、(2)補貼政策、(3)公民帳戶計畫(citizens account program)、(4)發行國際債券。 4.重要金融政策:(1)調整復賣回(reverse repo rate)及復買回協議(repot rate)利率、(2)增加M3貨幣供給、(3)緊盯美元匯率(固定匯率)。 5.重要能源政策:(1)配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落實原油減產協議、(2)推動再生能源、(3)調漲能源價格。 6.其他重要政策:(1)推動宗教觀光、(2)允許女性駕車、(3)開放電影院。

A:科威特國家檔

A:巴林國家檔

A:卡達國家檔

A:阿曼國家檔

A:以色列國家檔

A:伊朗國家檔

A:從2020年11月中至今,法國H5N8病毒禽流感共計130個疫區,其中110個位於法國西南部郎德省(Les Landes)。自12月24日以來,衛生部已採取預防措施,於一百個城鎮進行禽類撲殺,但在禽流感未好轉之情形下,於昨(3)日再度擴大保護範圍。 衛生部表示,法國國家食品、環境及勞動衛生署(ANSES)將於本週內公布新預防措施。雖衛生部目前未透露任何可能採行之措施,但養殖場擔憂2015-2017年熱爾省(Gers)大規模撲殺再次重演。該事件造成了年營業額不到20億歐元之鵝肝醬產業於兩年內共屠宰1,400萬支禽類,損失約5.4億歐元。法國鵝肝醬委員會(CIFOG)表示,天冷潮濕控制病毒之擴散相當困難,因此不排除衛生部最終再次採取大規模撲殺。 兩家農業公會已籲請政府選用其他預防措施,以保留健康禽類。  

A:從今年1月15日開始年齡在80歲以上的捷克民眾將可以註冊新冠疫苗接種,而其他年齡層則將從2月1日起開放。 疫苗接種將是“自願且免費的”,捷克政府計劃為捷克1070萬總人口的60-70%即約550萬人口提供疫苗(根據捷克統計局2020年6月的統計數據)。 疫苗接種日期將自動分配優先順序 - 優先考慮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肥胖症、肺或腎臟疾病)。

A:       墨西哥農牧部表示,儘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預估墨全國農漁業生產量約2億9,020公噸,年增超過1%,其中墨國農產品年產量約為2億6,460萬公噸,年增超過0.8%,畜牧產品年產量預估2,364萬8,000公噸,年增2.6%,漁產品年產量預估194萬7,000公噸,年增3%。        農產品年產量增加係由於玉米、豆類、大米、水果等產品產量增加,其中玉米產量因種植面積增加所致,預估年增3.9%;在2019年旱災之後,豆類生產於2020年回升,年產量預估119萬3,000公噸,年增35.6%;大米2020年產量約30萬2,000公噸,年增23.3%;水果產量增加則得力於香蕉、鳳梨、覆盆子、檸檬、桃子、番石榴及木瓜,分別年增3.9%、17%、14.2%、8%、9.6%、5.6%、3.4%,另一方面,番茄年產量327萬2,000公噸,年減4.9%、小麥年產量則減少8%。

A:       2020年12月28日墨西哥因供電不足導致墨西哥市、Aguascalientes、Coahuila、Hidalgo、Veracruz、Jalisco、Quintana Roo、Nuevo León、Oaxaca等15州,1,000多萬用戶停電。        業者表示,墨西哥未來幾年每年需投資870億墨幣(約43.5億美元)建置440萬瓩發電量才能滿足墨西哥國內用電需求,避免輸配電網路飽和。        墨西哥企業協調委員會(CCE)透過聲明稿指出,墨西哥電力系統之輸電網路運作已過於擁擠,衍生成本超過18億美元,由於缺乏基礎設施、電力需求成長、發電不足,進而影響系統可靠性。CCE會長Carlos Salazar表示,僅輸配電基礎設施每年即需投資210億墨幣(約10.5億美元),另需投資430億墨幣(約21.5億美元)鋪設5,000公里輸配電網,以強化該基礎設施。        墨西哥國家電力公司(CFE)2019年輸電利潤超過180億墨幣(約9億美元)、配電利潤超過140億墨幣(約7億美元),但CFE將前述利潤投入補貼昂貴且高汙染的發電,而非投入改善基礎設施以提高效率及可靠度。        因此業界代表與墨西哥主管機關進行對話,以期私人企業可投資並改善墨西哥再生能源普及率。CCE並於聲明稿中表示,墨民間企業部門對CFE及墨西哥全國能源控制中心之技術人員予以高度尊重,並盼基於墨西哥國家利益,這些專業人士所執行之各項工作不應受相關政治或黨派理念干擾。

A:資料來源:彭博社、路透社、ADP 綜合美媒於本(2021)年1月6日報導,根據人力資源公司ADP發表的「全國就業報告」指出,2020年12月全美私人企業職位減少123,000個,是8個月來首次減少,亦與市場預期工作增加相反,11月份全美私人企業職位則增加304,000個。 根據報告,大企業(員工人數為500個以上)的職位減少最多,為14.7萬個,小企業(員工人數50人以下)則減少13,000個。按行業劃分,服務業減少職位10.5萬個,其中休閒娛樂及飯店業職位減少5.8萬個,反映該行業受到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措施以及民眾減少外出社交的打擊。貿易、運輸和公用事業部門則減少50,000工作;由於工廠職位減少,商品製造商的工作職位減少18,000個。 數據反映新冠肺炎持續影響美國經濟,造成勞動市場在消費者支出疲軟以及企業持續裁員受到影響,另外美國政府延誤新一輪刺激方案提供企業亦造成勞動市場成長疲軟原因。美國經濟成長率在2020年第2季度以創自1947年來最低紀錄的-31.4%成長後,第三季度成長率為33.1%,經濟學家預估美國2020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約為5.0%。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