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報導指出,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一向被認為是貨幣避風港的瑞士法郎日益升值。根據瑞士央行發布之資料顯示,該行於2020年第一季投入385億瑞郎,第二季投入515億瑞郎,第三季則大幅減少為110億瑞郎。瑞士央行總裁Mr. Thomas Jordan1表示,瑞郎目前仍然被高估,如有必要將加強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是瑞士央行避免瑞郎升值的最重要策略之一,藉此減緩瑞郎兌換歐元及美元等外幣的持續升值,以協助瑞士產品出口。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 2021年1月4日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所得暨銷售稅署(Income and Sales Tax Department, ISTD)署長Hussam Abu Ali於本(2020)年1月3日指出,約旦2020年所得及銷售稅收入為46.68億約幣(65.93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之43.23億約幣(61.05億美元)成長8%。 A署長續指出,約旦2020年銷售稅收入為35.3億約幣(49.8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之33.02億約幣(46.63億美元)增加2.27億約幣(3.22億美元),成長7%。另在所得稅收入方面,2020年收入為11.38億約幣(16.07億美元),較2019年之10.2億約幣(14.40億美元)成長12%。 A署長表示,雖然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之影響,然約旦實施稅務改革措施,包括擴大稅基、打擊逃漏稅等,強化納稅人信心,使得所得及銷售稅收入數據仍呈現成長。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0)年1月2日新增903例,截至26日晚,累計確診296,668例,死亡3,877例。 報導指出,約旦衛生部表示, PCR檢測可以檢測新冠病毒新毒株,惟目前尚無證據顯示變種新毒株會導致嚴重疾病。預計本月約旦確診病例將減少至每天1,000例以下,死亡人數減少至每天5例以下,屆時將酌情考慮開放學校。亦會考慮取消週五戒嚴措施,宵禁時間從晚上9點延遲至11點或零點開始;另因疫情關閉知行業亦有望逐步開放,政府部門仍將持續評估防疫措施。 另據報導指出,約旦已訂購100萬劑輝瑞生物技術公司生產之新冠病毒疫苗,第一批疫苗預計將於本年1月底或2月初發貨。約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JFDA)確認,除輝瑞疫苗外,強生公司與中國國藥集團亦向JFDA提出新冠肺炎疫苗註冊申請,JFDA正在進行審查,將於近期公佈結果。另為深入瞭解約旦新冠肺炎疫情與無症狀、有抗體之感染人群情況,衛生部已啟動第三階段血清抗體陽性率研究。去(109)年12月27日約旦發現2例變種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兩位患者為 去年12月19日自英國來約旦一對夫婦,目前兩人健康狀況良好,並已採取隔離措施。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4日報導稱,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同日上午新年記者會表示,政府預定自下(2)月起開始實施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此外,菅首相亦表示,將會親自率先接種疫苗。 另,菅首相在上述記者會提及將強化邊境入境管制措施的可能性,對於目前仍維持商業人士往來的中國及韓國等,如在前述對方國發現變種新冠病毒,將會立即暫停雙方商業人士往來管道。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1年1月1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頃公布「去(2020)年全年及12月份進出口動向」(1月1日至12月31日、12月1日至31日通關統計),韓國去(2020)年全年之出口金額約為5,128億5,000萬美元,較前年減少5.4%,進口金額約為4,672億3,000萬美元,較前年減少7.2%,貿易順差額約為456億2,000萬美元,連續12年維持順差。 產業通商資源部引用WTO之統計(2020年1月至10月)分析,去年韓國之出口雖然衰退8.2%,但於全球前10大主要出口國家之出口增減率排名中仍居第4位,個位數成長或衰退之國家只有4個國家,其中香港之出口成長0.9%、中國成長0.4%、荷蘭減少7.4%、韓國減少8.2%、比利時減少10.0%、德國減少10.4%、義大利減少11.3%、日本減少11.7%、美國減少14.5%及法國減少17.7%。 去年全年韓國20主要出口項目(1月1日至12月31日通關統計)中,與前年比較,出口增加之項目為電腦(57.2%)、生技保健(54.4%)、化妝品(15.7%)、半導體(5.6%)、農水產食品(4.5%)、蓄電池(1.3%)、家電(0.7%)、及塑膠製品(0.03%)。出口減少之項目則為精密化學原料(-0.4%)、船舶(-2.0%)、機器人(-3.4%)、無線通訊機器(-6.1%)、一般機械(-8.8%)、顯示器(-12.2%)、汽車(-13.1%)、紡纖(-13.2%)、鋼鐵(-14.4%)、石油化學(-16.4%)、汽車零件(-17.2%)及石油製品(-40.7%)。 主要出口地區方面(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去年對主要地區之出口,與前年相比,僅有對美國及越南之出口分別增加1.1%及0.8%,對歐盟(EU)之出口減少1.2%、對中國減少2.7%、對東協國家(ASEAN)減少6.3%、對日本減少11.8%、對CIS減少15.3%、對中東減少16.9%及對中南美減少25.9%。而去年進口項目之進口情況(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通關統計),資本財及消費財之進口分別增加14.5%及0.6%,中間財及原物料之進口則分別減少6.1%及26.6%。其中,主要能源資源項目之進口情形(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瓦斯之進口較前年減少21.7%、石油製品減少26.9%、煤炭減少33.2%及原油減少36.7%。 去年12月份韓國20大主要出口項目(12月1日至31日通關統計)中,與去年同月份相比,船舶(105.9%)、生技保健(104.4%)、無線通訊機器(39.8%)、半導體(30.0%)、顯示器(28.0%)、家電(23.4%)、機器人(20.9%)、化妝品(16.8%)、汽車零件(15.6%)、塑膠製品(15.3%)、電腦(14.7%)、精密化學原料(14.1%)、農水產食品(11.2%)、蓄電池(7.6%)、紡纖(2.9%)及一般機械(2.8%)等項目成長。石油化學(-1.6%)、汽車(-4.4%)、鋼鐵(-7.8%)及石油製品(-36.5%)等項目則呈現減少。另主要出口地區方面(12月1日至31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對主要出口地區之出口,與去年同期比較,對越南之出口增加35.8%、對歐盟(EU)之出口增加26.4%、對中南美增加20.1%、對東協(ASEAN)增加19.6%、對印度增加16.8%、對美國增加11.6%、對中國增加3.3%及對日本增加1.4%,另對CIS之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5.5%及對中東減少33.1%。 進口項目方面,2020年12月份資本財、消費財及中間財之進口較去年同月份分別增加23.3%、9.1%及4.1%,原物料之進口則減少21.5%(12月1日至31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其中,主要能源資源項目之進口情形,均較去年同月份減少,瓦斯減少28.0%、煤炭減少31.8%、原油減少35.4%及石油製品減少56.3%。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成允模部長表示,韓國去年12月份之出口再維持成長紀錄,總出口及每日平均出口金額已連續2個月持續增加,12月份之出口金額更為25個月以來首度再超過500億美元,增加率亦為二位數。成部長指出,2020年韓國之出口雖受新冠肺炎疫情、貿易保護主義擴散及油價下跌等外部環境影響,但每逢面臨危機,均透過韓國製造業之競爭力,出口廠商之努力及政府積極推動提高出口活力對策等民間與政府之合作,順利克服困難。 成部長另表示,韓國去年之出口受全球貿易減少及主要國家景氣衰退之影響而減少,第2季之出口更曾嚴重衰退約20%,面臨危機,但因政府全力推動出口復甦對策,第4季及下半年之出口為2年以來首度再恢復增加。另系統半導體、OLED、病毒檢測試劑組及環保汽車等具高附加價值產品之之出口更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中小企業之出口比重增加、中小企業製造之化妝品及農水產食品等消費財項目之出口亦為最高金額,預計韓國之出口展望樂觀,但目前新冠疫情擴散、美國新政府上任及貿易保護主義等不確定性仍存在,政府於新的一年仍會全力推動所有可行之政策因應。 成部長強調,未來政府相關部會將全面輔導線上行銷、供應貿易金融及解決物流問題,推動可提振出口活力之支援對策,另將積極拓展RCEP、韓-印尼 CEPA等新興市場,擴大韓國出口之領土,並積極培育有潛力項目,加速提高出口項目之附加價值,以及建置韓國型線上平台,推動出口行銷、金融、交款及物流等全程之數位化,全力培植出口企業及創新貿易結構等。
A:依據CNBC報導,Moderna新冠疫苗於去(2020)年12月18日獲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並已配銷到各州展開施打,Moderna公司本(4)日表示計劃提高本年度20%新冠疫苗最低產量達6億劑,並盼本年可生產10億劑的新冠疫苗。 美國政府已購買Moderna新冠疫苗2億劑,預計3月底先取得1億劑,6月底獲得另外1億劑,並可優先購買另外3億劑。另美政府先前購買1億劑輝瑞疫苗,且於去年12月底加購1億劑,預計本年6月底至少取得7千萬劑。 紐約州現已施打77.4萬劑以上的新冠疫苗,惟進度落後,葛謨州長正敦促醫院加快施打速度,否則將處以罰款。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cnbc.com/2021/01/04/moderna-says-increases-2021-covid-vaccine-production-by-20percent-to-6doses-this-year.html
A: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係全美最大的公共運輸管理機構,在美國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仍持續經營,迄今已花費數百萬美元清潔車站、火車、地鐵及公車,並採試誤方法(trial-and-error)測試防疫新技術。 MTA去(2020)年度預算係170億美元,其中130萬美元用在紫外線消毒地鐵車廂及公車,惟MTA最終放棄使用該技術因為清空數千台車廂、設置消毒機器及進行清潔工作過程不切實際。MTA花費77.5萬美元於除菌噴霧劑,盼能消滅物體表面的病毒及細菌,惟MTA表示多數噴霧劑均無效果。 紫外線結合電場(electrical field)係MTA最新測試,使用紫外線與電場殺死火車通風系統內的病毒與細菌,目前正在大都會北方鐵路(Metro-North Railroad)及長島鐵路(Long Island Rail Road)進行測試,惟專家表示尚不瞭解該技術對大眾運輸的功效及安全性,電場淨化空氣係新技術,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風險,MTA則表示該計畫開始前已有安全審查,測試後進行檢驗,現尚未發現有害物質,係與美國聯邦環保署(EPA)合作研究。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wsj.com/articles/how-does-new-york-keep-transit-riders-safe-from-covid-19-trial-and-error-11609678802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4日晚刊報導稱,日本首相菅義偉上午在官邸召開新年記者會表示,由於國內新冠疫情持續擴大蔓延,政府將討論依照新冠疫情特別措施法發布「緊急事態宣言」,適用對象包括東京都、埼玉、千葉及神奈川等首都圈一都三縣,最快預定在本周內發布。 日前上述首都圈4名知事與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舉行會談,並遞交請願書要求中央政府儘速發布「緊急事態宣言」,認為目前首都圈疫情「處於感染爆發邊緣」,須立即徹底控制人員移動;若政府不進一步採取更強而有力的行動,恐無法提高民眾防疫警覺意識,勢必造成醫療體系崩潰。 若確定發布,將是繼去(2020)年4月以來第二次發布之「緊急事態宣言」,地方政府將有法律依據,要求業者及民眾避免不必要、非緊急的外出;同時可徵用醫療物資及食物等,並可為開設醫療設施而強制使用土地及建築物。 惟上述日本政府發布之「緊急事態宣言」,並不類似其他歐美國家實施的「封城」禁令,限制民眾外出旅遊或針對離開住所的違規民眾進行裁罰等。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月3日報導,星國人力部部長楊莉明表示,新加坡居民失業率雖持續上升,幅度卻已放緩,就業率則幾乎恢復至一年前的水準,因此整體勞動力並未萎縮。 依據人力部數據,與去(2020)年6月失業率3.8%相比,7月(經季度調整)失業率為4.2%,8月為4.6%,9月為4.7%,10月則為4.8%。新加坡去年9月就業者已接近疫情前水準,就業人數約為234萬名。 楊莉明部長表示,MOM將繼續和貿工部等經貿機構合作,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推動企業轉型,提供員工合適的培訓,同時進一步提供求職者媒合服務。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年1月2日報導,全球新冠疫情似乎尚未因疫苗接種而緩解,部分城市甚至緊縮旅遊限制,但房地產分析師預估新加坡旅店業有望於本年下半年改善。 依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數據,截至去(2020)年第3季,新加坡旅店客房供應量為8,690間。由於新加坡去年旅店業表現低迷,並無任何旅店進行轉手交易。 房地產顧問公司高力國際提供的旅遊業數據顯示,去年10月新加坡旅店業平均住房率僅56.7%,第3季平均為63.4%,遠低於前(2019)年同期的91.1%。隨著新加坡疫情好轉,星國政府向旅店業預訂供隔離用的客房數將逐月減少,整體住房率將稍微下跌。 仲量聯行旅店部亞太投資銷售董事經理Nihat Ercan表示,截至去年12月9日,共有255家旅店獲准提供「宅度假」(Staycation)服務,但規模較小且強烈依賴國際需求的新加坡旅遊市場,難以支撐旅店住房率直至各國重新開放邊境。 高力國際估值與諮詢部執行總監Govinda Singh指出,新加坡單方面對部分國家開放旅遊,預估本年上半年旅客將上升,若雙邊都開放,增速將加快。本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WEF)等活動在新加坡舉行亦將推動旅店需求。新加坡旅遊限制措施預計不會在本年第2季前解除,若將公眾接種疫苗的速度考慮在內,預估旅遊經濟在本年第3季恢復至前年同期65%的水準,並在第4季迅速上升。
A:馬來西亞首相署與新加坡總理公署頃發表聯合聲明,由於新冠疫情嚴重衝擊馬國經濟,加上馬國政府對「吉隆坡與新加坡高速鐵路」(High Speed Rail,簡稱隆新高鐵)興建計畫提出數項調整,包括馬國計劃將終點站改設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原先終點站為「大馬城」(Bandar Malaysia)),馬、新兩國政府經過數次會談後,仍無法達成協議,決定終止興建計畫。兩國政府將遵守各自的義務,然後將採取因應隆新高鐵協議終止所需的必要措施。 馬新兩國於2016年12月13日在吉隆坡簽署隆新高鐵興建共識,同意在柔佛海峽,第二通道以西的地方興建一座跨海高架橋讓高鐵通行。 馬國政府係於2016年12月與新加坡簽署前述協議,將興建一條全長約350公里的高鐵,共設8個站,屆時從吉隆坡出發至新加坡只需90分鐘,原本預計於2026年完成通車。2018年全國選舉勝出後,原馬國在野黨「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 上台執政,前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於同年5月28日以國家債台高築及高鐵興建耗費巨大,決定取消興建隆新高鐵。馬、新兩國爰於同年9月延長該協議,決定把高鐵項目展延至上(2020)年5月31日。馬新領導人於上(2020)年5月基於新的路線、設計等事項,同意將隆新高鐵計畫展延至12月31日,馬國並賠償1,500萬新元(約4,500萬馬幣)的展延費用予新加坡。根據先前的報導,若逐步決定終止隆新高鐵計畫,馬國政府須支付3億馬幣(約合7,335萬美元)的賠償金予新加坡。 另一方面,馬國首相署(掌管經濟事務)部長慕斯達法(Mustapa Mohamed)指出,新冠疫情重創馬國經濟,亦已影響了國家的財務狀況。一旦隆新高鐵計畫的替代協議重提後,馬國政府將會進行詳細研究,探討一切的可能選擇,包括探討興建國內高速鐵路的可行性,以惠及馬國人民。 據了解,馬國政府建議將隆新高鐵終站改到吉隆坡機場是希望吸引新加坡的國際旅客,對準高鐵到半島遊覽後,再坐高鐵從吉隆坡回國。但新加坡也有其考量,若終站改到吉隆坡國際機場,將影響新加坡樟宜機場。 當年馬國前納吉(Najib)決定將大馬城設為終站,有其政治考量,因大馬城原本是債務與醜聞屢屢「一馬發展公司」(1MDB)的計畫,有了隆新高鐵的加持,就能夠提高大馬城的價值。但是為了減少債務,一馬發展公司在2015年12月31日宣布,脫售大馬城60%股份予依海控股(IWH)及中國鐵路工程集團(CREC)聯營的依海中鐵財團,作為一馬發展公司重建計劃最後一步。倘 吉隆坡終站設在大馬城,外國旅客要去機場,須轉搭直透快鐵(ERL),非常不方便,因此馬國現政府「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乃要求改換终站,但協議已簽署,要修改極其困難。這亦暴露馬國政治的弊端,建設規劃不夠全面和具前瞻性。 據報導,在新加坡拒絕馬國修改终站建議後,馬國政府計劃獨自興建高鐵計畫,將線路從新加坡裕廊東轉移至柔佛新山(Johor Bharu)。然馬國國內的乘客量不足,且國人也無法負擔高昂的車費,經濟效益不大。倘馬國的高鐵銜接至柔佛新山捷運,搭客要續程至新加坡,須換車及辦理通關手續,所需時間與搭乘飛機差不多,亦無法吸引國際旅客。 2019年新加坡國際旅客人數達1,910萬,隆新高鐵的最大經濟效益是招攬獅城的國際旅客,促進人員流動及商業發展;其中大型工程預料可在2035年帶來15萬個新的就業機會以及190億美元的商機。倘未有新加坡的參與,高鐵極可能變成白象計畫,馬國須承受高額債務及爛攤子。隆新高鐵之前被稱為「東南亞走廊」的「泛亞鐵路網」的最南端,該計畫取消後,「新加坡-昆明泛亞鐵路」就無法成形,馬國亦跟著失去參與發展機會。泰國和印尼已開始建設高鐵,但馬國從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高鐵計畫,如今協議失效,打擊了國家信譽,亦影響了外國企業前來馬國投資的信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局(MATRADE)新任執行長莫哈末慕斯達法 (Mohd Mustafa)頃 指出,該局計劃於本(2021)年透過推動334項計畫,其中包括277項出口商發展計畫、57項出口推廣計畫及與1萬3,000家出口企業建立聯繫,以增強優勢企業在新冠病毒恢復期的全球競爭力及創造高附加價值產品出口。 前述所有計畫將專注於創造更多在高附加價值領域的出口、數位平台的利用、包容性、利用當前的市場趨勢及展開策略合作關係。出口商發展計畫將特別著重讓內部企業成為發展策略優勢的技能及根據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促進永續發展的價值衡量。MATRADE除提供最新的市場觀察外,該局亦將透過在全球46個海外辦事處,將外國買主與馬國出口企業以虛擬的方式聯繫。 在出口推廣計畫方面,將涵蓋國際貿易展覽會與貿易初步(出口促進預期及貿易與投資安排)的參與、國際採購計畫以及馬國著名的商業匹配計畫如eBizMatch。eBizMatch計畫於2020年推出,是一個預先安排的商業對商業(B2B)線上會議。2021年的出口推廣計畫將專注於馬國主要出口產業,例如餐飲、服務、建築材料、生活方式、石油與天然氣、航太、機械與設備、醫療和藥劑等。超過一半的出口推廣計畫將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經濟體,如澳洲、柬埔寨、中國、印尼、日本、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及馬來西亞舉行。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接獲國內廠商Bahru Stainless S/B公司之投訴,指馬國自印尼及越南進口之冷軋不銹鋼產品(Cold Rolled Stainless Steel in coils, sheets or any other forms,海關稅則號列為7219.31.0000, 7219.32.0000, 7219.33.0000, 7219.34.0000,7219.35.0000, 7220.20.1000及7220.20.9000)價格,遠較原產國國內售價低,已對馬國廠商造成實質性之損害。 馬國貿工部根據該國1994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規,於2020年7月28日起對前述進口產品展開完整調查後,認定印尼及越南進口之前述產品,已對馬國產業產生負面效應及對業者造成實質損害,馬國政府決定自2020年12月26日起,為期120天,對前述產品進口課徵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由7.73%~34.82%不等),以保護國內鋼鐵產業。馬國貿工部補充,根據調查結果,將於本(2021)年4月23日前做出最終決定。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0年9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上(2020)年9月份汶萊出口額為5億9,740萬汶幣(約合4億4,903萬美元),較前(2019)年同期下跌3.5%,亦較上(8)月下跌3.8%;其中液化天然氣出口1億6,800萬汶幣,下跌39.5%;原油出口1億1,530萬汶幣,下跌60.2%。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47.42%。其他出口產品為化學品(1億4,260萬汶幣,較上年同期成長638.9%)。 綜觀汶萊2020年9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新加坡 (占總出口額35.3%),其他依次為日本(20.8%)、馬來西亞(10.6%)、中國大陸(9.9%)及印度(5.8%)。 2020年9月份,汶萊進口額為5億8,570萬汶幣(約合4億4,023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35.3%,惟較上月下跌23.3%;其中燃油進口額1億8,130萬汶幣,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機械與交通設備(1億4,790萬汶幣)、製成品(7,540萬汶幣)、化學品(7,040萬汶幣)及食品(6,370萬汶幣)。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英國(占總進口額27.2%)、馬來西亞(18.6%)、中國大陸(13.6%)、新加坡(8.7%)、韓國(4.9%)及 德國(4.8%)。 2020年9月份,汶萊貿易順差為1,170萬汶幣(約合879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下跌93.7%,惟較上月增加108.2%。 汶萊2020年前9個月總貿易額為122.1億汶幣(約合91.77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4.2%;出口額為66.12億汶幣(約合49.7億美元),成長9.5%;進口額49.73億汶幣(約合37.38億美元),成長21.9%;貿易順差25.34億汶幣(約合19.05億美元),下跌10.6%。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貿工部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接獲國內廠商Recron(Malaysia)S/B公司之投訴,指稱馬國自中國大陸、印尼、日本、韓國、美國及越南進口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簡稱PET,特性黏度0.7,海關稅則號列為3907.61.0000,3907.69.1000 及3907.69.9000)價格,遠較原產國國內售價低,已對馬國廠商造成實質性之傷害。 馬國貿工部根據該國1993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規,於2020年7月28日起對前述進口產品展開完整調查後,認定中國大陸、印尼、韓國及越南進口之前述產品,已對馬國產業產生負面效應及對業者造成實質損害,馬國政府決定自2020年12月26日起,為期120天,對前述產品進口課徵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由Nil~57.75%不等),以保護國內塑膠產業。 馬國政府另確定,從日本與美國進口之前述產品進口量微不足道,因此將終止對日、美兩國的反傾銷調查。馬國貿工部補充,根據調查結果,將於本(2021)年4月23日前做出最終決定。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日本經濟產業省頃公布2020年11月礦工業生產指數速報值為95.2 (2015年=100、季節調整值),與上(10)月數據持平,結束連續5個月成長;主要係因全球新冠疫情感染再次擴大蔓延,造成日本汽車等輸出海外的生產疲弱所致。 因此,日本經濟產業省將景氣判斷評語,仍持續定調為「正持續改善中」,顯示近期在新冠疫情感染風險升高後,全球經濟復蘇的脆弱本質。另外,日本政府從主要企業的生產計畫推估算出之生產預測指數,2020年12月為下滑1.1%,2021年1月為正成長7.1%,惟若新冠疫情再次擴大感染,國內外經濟恐將再次受到嚴峻衝擊。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1)月2日報導稱,因新冠疫情嚴重惡化及醫療體制緊張等因素,東京、埼玉、千葉及神奈川等首都圈1都3縣知事與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舉行會談並遞交請願書,要求中央政府迅速檢討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西村大臣在上述會談結束後表示,「與會人員一致同意將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納入視野」,並將諮詢日本政府新冠疫情對策專家小組的意見,判斷是否再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前述請願書說明首都圈1都3縣的新冠疫情感染現況稱,「目前正處於感染爆發的邊緣,並將對醫療體系造成嚴峻壓迫危機」,因此地方必須與中央政府通力合作,立即強化阻止疫情擴大因應對策等。 此外,西村大臣要求4位知事在政府檢討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之前,要請民眾晚上8點後儘量避免外出,並針對餐飲店的營業時間縮短至晚間8點等。另,日本首相菅義偉亦於本(1)月2日在公邸會晤厚生勞動省及內閣官房等幹部,聽取新冠疫情最新感染情況等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1年1月4日 根據斯洛伐克中央銀行的資料,2020年11月斯洛伐克住房貸款較2019年同期增加9.2%,達328億4,000萬歐元。 根據分析,新冠病毒引起的經濟衰退將繼續對貸款需求構成壓力,此將限制人們購買房地產或更昂貴消費的能力。 目前的發展顯示,新冠危機主要抑制消費貸款的需求,而住房貸款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1年1月4日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前3季斯洛伐克電信營運商Orange營業額年減3%,下降原因為設備銷售收入減少5%以上,此係由於新冠病毒危機導致銷售點銷售下降,服務銷售收入年減2.5%。 在不受新冠危機影響情況下,尤其是漫遊及來自斯洛伐克國外旅客方面,服務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應為正數。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根據華爾街日報於本(2021)年1月5日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2020年汽車銷售量預計為1,440萬至1,460萬,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約15%,為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然因為近日新一輪刺激方案出台,加上車貸利率創歷史新低,以及消費者需求增加,車商對2021年汽車銷售量保持樂觀。 美國眾多汽車工廠在今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關廠兩個月,當時行業分析師預測民眾受疫情影響將減少購車,預測2020年汽車銷售量將低於1300萬輛。然美國消費者因為疫情改購買私家車代通勤,或將旅行外食支出轉為購買汽車,2020年下半年後汽車需求大增。然汽車產量因關廠而短缺,造成汽車價格上漲。根據研究公司J.D. Power的數據,美國2020年12月份汽車價格約為38,000美元,高於2020年初的34,000美元。另外由於新車庫存量短缺,帶動二手車市場,某些汽車經銷商表示因為二手車銷售強勁,2020年為銷售量最佳一年。 目前美國新車庫存量仍比正常水平低約25%,尤其大型卡車的庫存更加緊縮,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供應鏈,預計庫存緊縮的情況將持續到2021年。IHS 市場調查公司預計2021年美國汽車銷售量約為1600萬輛,比2020年成長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