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智利外人投資促進局(InvestChile)網站新聞,美商甲骨文(Oracle)宣布將在智利設立區域雲端資料中心,為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已及受法規限制無法使用位於國外伺服器的客戶提供雲端服務。該雲端資料中心為甲骨文規劃在2021年底前設立38個區域雲端資料中心計畫之一部分。 透過該區域雲端中心,甲骨文之客戶將能夠在多個獨立區域中使用雲端服務,在發生緊急事故時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使客戶能夠保留及儲存在區域中的所有交易資料。據甲骨文稱,智利是拉美區域採用公共雲服務的先驅,並且對雲基礎建設有高度需求,因此選擇智利作為戰略區域據點。依據美國智庫國際數據資訊(IDC)估計,到2024年,智利對雲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的平均投資將成長41%,高於其他拉美國家。 智利電信次長Pamela Gidi對此強調,智利將繼續投資並擴大世界一流的數位基礎設施,使智利成為拉丁美洲的數位樞紐,並連結國際間基礎建設與智利政府數位專案,例如跨太平洋海底電纜及國家和南方光纖網絡等。前述基礎建設以及各跨國公司的行動,顯示對智利的投資興趣很高,將有利智利振興經濟,並為民眾提供新的數位服務。

A:南灣多個城市從1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資,有人高興、有人認為不夠,反應不一。聖荷西最低工資從每小時15.25元提高到每小時15.45元。古柏蒂奴(Cupertino)將最低工資從每小時15.35元提高到15.65元。洛斯阿多斯(Los Altos)、波羅阿多(Palo Alto)和聖他克拉巿(Santa Clara City)的最低工資從每小時的15.40元提高到15.65元。山景城(Mountain View)和辛尼維爾(Sunnyvale)是南灣最低工資最高的城市,從每小時16.05元增加到16.30元。 聖荷西是全南灣最大的城巿,也是長年爭取提高最低工資的主要城巿,但在這次的提高最低工資中,提高的額度卻低於南灣其它城巿,排在最後。聖荷西州大教授立普敦(Scott Myers Lipton)在2012 年曾帶領學生成功爭取將最低工資提高2元,他對此表示不滿:「我們現在排在最後」。 柏克萊加大經濟學家於201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聖荷西的最低工資提高到當時15元的最高水平,使得該市勞動力工資增加31.1%,年薪增加17.8%。研究還指出,提高最低工資將使拉丁裔工人受益匪淺,他們更可能從事低薪工作,並且將「改善工人及其子女的健康狀況」。 根據新的《公共政策行業報告》(Public Policy Industry Report),從2019年8月到10月,收入低於3萬元的工人失業率剛剛超過25%,並且可能「剝奪了」最低收入者的許多工資增長機會。 這項研究還發現,企業可以通過將產品價格平均提高0.3%,來吸收大部分的工資增長,這低於2014年至2019年的年通脹率2.5%,餐館必須將價格平均提高3.1%。柏克萊加大和聖荷西州大的研究都預測,最低工資上漲,餐飲界的價格也會上漲 2%到3%。 餐廳東主及企業主對最低工資上漲持不同意見。認為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使很多商業、服務業癱瘓,收入的損失是擔心工資上漲的最大原因。政府和社區關係「矽谷組織」(SVO)總監特魯恩(Eddie Truong)表示,由於新冠疫情流行,聖荷西應該暫緩提高最低工資。他強調餐館尤其受到影響,因為不能在室內或室外用餐,而且餐館通常是一個薄利行業。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聖荷西信使報(Mercury News)專欄作家波倫斯坦(Daniel Borenstein)表示,由於雇主和白領階級已經發現遠距工作的巨大潛力,灣區住房、就業市場和交通將因此發生根本上的變化。 多年來,遠距工作一直是雇主和雇員經常拿來開玩笑的話題。但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推特就宣布讓員工無限期在家工作。臉書執行長查克柏格(Mark Zuckerberg)預見今後一半以上的員工將遠距工作。Google正在研究一項永久性的混合工作方式,允許員工自行分配在家和在辦公室工作的時間。 矽谷聯合創投(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執行長漢考克(Russell Hancock)說:「現在,我們看到這是可能的,經濟仍然持續發展,日子依舊在過,我們甚至發現到一些過去沒有意識到的新效率。」 遠距工作絕對不僅限於科技人員,律師、會計師、甚至新聞從業人員都發現,他們不再需要花錢通勤到辦公室就可完成工作。雇主也發現,他們因此節省了可觀的成本。 工作方式的改變迫使灣區決策者必須重新審視未來的住房和交通計畫,建築商也在考慮如何將空置的辦公室改為住房。 儘管變化的規模和持續時間目前還無法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灣區原來的住房和通勤模式會在未來幾年內被徹底改變。隨著通勤人口愈來愈少、公路交通流量愈來愈小,大部分仍必須通勤的人將選擇開車,而非大眾運輸工具。意味像捷運(BART)、AC Transit和VTA等公共交通系統必須重新思考長期載客率的問題,並根據載客率調整預算。 灣區大都會交通委員會(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Commission)立法和公共事務主任倫舒勒(Randy Rentschler)說:「我們將回到一個不同於過去的未來。問題是,會有多不同?」 事實上,讓雇主和雇員獲得雙贏的新工作模式,已經開始影響辦公和住房市場。 商用房地產公司戴德梁行(Cushman&Wakefield)的數據顯示,灣區辦公室空置率2020年明顯上升,尤其是舊金山。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院(Bay Area Council Economic Institute)的分析指出,與上一年同期相比,舊金山租金下跌23%,屋崙下跌20%,聖荷西下跌15%。 民眾發現,他們不需要居住在大都市就可以工作,加上令人難以置信的低房貸利率,使灣區郊區的獨棟屋房價不斷上升,許多人更乾脆搬離灣區,前往生活成本和房價比灣區低許多,環境比灣區更好的地區居住。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極具傳染力的變種新冠病毒株已在英國蔓延,可能目前也在美國各地擴散。與英國不同,美國尚未充分利用基因組科學的力量、快速檢測病毒重要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改變國家疫情大流行走向。舊金山加大微生物學家邱華彥(Dr. Charles Chiu)認為,當局未有足夠篩查以了解菌株擴散程度。他領導的實驗室正與加州公衛部門合作,尋找新變種病毒,在許多加州郡縣近期旅行英國確診者進行病毒採樣。 邱華彥實驗室1日發現在Big Bear地區一戶家庭採取樣本中,發現兩個新變異病毒病例。其中一名家庭成員曾與自英國旅行者接觸。截至2日,已有33個國家發現變種新冠病毒。因為美國的變種病毒確診者皆未有旅行史,專家擔心,未被檢測到的變種病毒在社區擴散。 加州正對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確診病毒樣本進行測序:最近曾旅行至英國或歐洲;接觸過旅行英國或歐洲者;診斷測試帶有突變,可能與英國病毒株有關。這些樣本被送至包括加州公衛部門與地區公衛實驗室、診斷實驗室、陳‧查克柏格生物實驗室(Chan Zuckerberg Biohub)、遺傳性疾病基因診斷服務公司 Invitae Corp、舊金山州大及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統稱「COVIDNet」。 邱華彥團隊正對來自近來英國旅行者的數百種北加州病毒進行測序,以協助了解最新病毒突變。這個測序機制能在每次操作生成4億個序列。柏克萊加大創新基因學院(Innovative Genomics Institute)科學家韋曼(Stacia Wyman)認為,加州發現變種病毒是一警鐘,她強烈懷疑,變種病毒已出現在許多其他地方。 截至目前,加州一直將排序工作主要集中在特定場所,例如療養院、懲戒機構、醫院或其他團體。當所謂「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出現,學術與公衛實驗室皆相競檢查病毒基因,以追蹤傳播模式。去年柏克萊加大一場兄弟會活動,1個人感染了其他52人。韋曼團隊領導調查,發現三個特定突變,在許多樣本的遺傳序列搜尋,所幸並未發現病毒進入更廣泛社區的證據。之後整個病毒株消失,因為大學做了相當好的因應措施。 加州目前最大兩個測序中心是位在北加舊金山陳‧查克柏格生物實驗室,以測序並公布2817個新冠病毒基因組。以及南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艾德森實驗室,已測續公布2374個基因組。排序昂貴且需人力。 與英國國家策略「基因組監測」由大型實驗室管理不同,美國由各州與地方衛生單位負責,疫情已給相當單位帶來壓力。專家皆認為,可理解國家將力量集中在檢測、疫苗接種與減輕醫院負擔,但變種病毒出現示警,即便每人都接種疫苗,也需對危險新病毒株保持警惕。 邱華彥表示,希望能在新病毒變種有機會傳播前,就確定局部爆發範圍以便控制,強大監測系統不僅有助控制現階段疫情大流行,也有助防範未來。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2020年是大疫年,疫情讓矽谷和舊金山的科技公司出現巨變,員工都被迫在家工作,連帶使一些科技公司出走,離開矽谷和舊金山,因此引起一個重大的關注:加州、矽谷和舊金山出現危險,科技公司和科技人都出走到德州,德州將取代加州、以及奧斯丁將取代矽谷的傳言四起。但實情究意如何? 其實,矽谷和舊金山仍是美國科技創新的中心,也是最能吸引創投資金的地方,雖然有些科技公司為了節省稅金(德州沒有所得稅),以及為了尋找租金成本較低的環境而出走到德州,但究其實,奧斯丁和休士頓仍無法與矽谷和舊金山相比,奧斯丁最多只是矽谷的一個殖民地而已(a colony)。 去年底總部原來設在矽谷的甲骨文(Oracle)宣布將總部遷到奧斯丁,引起了巨大關注,因為這是全球第二大的軟體公司,1970年代創辦於矽谷,現在竟然要將13萬5000名員工移到奧斯丁,不能不是美國科技界的重大新聞。 接著,在矽谷甚為著名的老牌科技公司惠普(HP Enterprise)也宣布遷到德州;惠普創辦於二次大戰前,它是蘋果創辦人喬布斯小時最嚮往的科技公司,以能夠當惠普工程師為榮,他甚至以惠普當作建設蘋果的目標。 然後是矽谷當紅的馬斯克宣布,他已遷居德州,雖然他創辦的電動車公司Tesla總部和車廠仍然留在矽谷。 德州的奧斯丁長期以矽谷為發展目標,標榜是美國10大科技中心之一,它的科技中心模仿「矽谷」稱為「矽山」(Silicon Hills)。臉書、蘋果和谷歌等矽谷巨人,也在奧斯丁設立分部。 但是矽谷和舊金山仍是全美最大科技中心,一年的GDP達5350億元,在全球經濟體之中排第19名(加州2019年全球排第五名,最近跌至第七)。最重要的是,矽谷仍是全球科技最創新的中心;過去兩年,舊金山吸引的創投資金達818億元,奧斯丁只有36億元。 華爾街的分析師指出,矽谷的主要科技競爭,不來自美國國內,而來自國外,包括中國(北京和深圳)、印度和歐洲部分地區。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指出,瑞士太陽能電池製造集團Meyer Burger獲得德國聯邦政府及Sachsen-Anhalt邦約1,500萬歐元的資金,在德國Bitterfeld-Wolfen市設立太陽能電池及相關零組件生產工廠。 Meyer Burger集團表示生產線將於本年第二季度開始正式生產,預計初期的產能規劃為年生產量0.4 Gigawatt ,並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擴大產能到1.4 Gigawatt。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1年1月4日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4  PAP, IAR   波蘭官方宣布,波蘭新的公共採購規則將於今年生效,在機構購買商品和服務時,品質量將優先於價格。據波蘭經濟發展、勞工及技術部專家表示,根據新的採購規定,不僅將取代政府機構之最低價格標準的指導原則,且將更加關注商品及服務的品質以及它們對環境、經濟及社會的影響。   該部官員Marek Niedużak向記者表示,該新的規定旨在簡化政府的採購程序,並為尋求政府招標的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強的議價地位。波蘭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波蘭的政府採購市場估計每年金額約2000億波幣(450億歐元;550億美元),約佔波蘭GDP的10%。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4  PAP, IAR   在上週一開始進行第1批COVID-19疫苗接種8天候,波蘭官員於1月4日週一宣布,新一批360,000劑COVID-19疫苗已運抵波蘭。波蘭總理辦公室主任Michał Dworczyk向媒體表示,一架載有36萬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飛機於週一早晨降落在華沙。到目前為止,波蘭已為50,000多人接種COVID-19疫苗。波蘭物資儲備局(ARM)負責人Michał Kuczmierowski在華沙的肖邦機場向記者表示,這些疫苗於上午6:40抵達波蘭,這批疫苗將被送往位於Tomaszów Mazowiecki市中心附近的倉庫。這些疫苗將在那裡存放,等待交付給藥品批發商,然後再送到醫院。12月27日,一名52歲的華沙醫院護士成為第一個接受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接種的波蘭人。第一批10,000劑疫苗是一天前(26日)運達波蘭。另12月28日星期一,有30萬劑新藥透過空運運達波蘭。波蘭政府上個月發起一項名為「讓我們開始接種疫苗」( Szczepimysię)的媒體宣傳活動,以鼓勵波蘭人接種COVID-19疫苗。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在12月21日建議有條件批准由美國輝瑞製藥(Pfizer)公司及其德國合作夥伴BioNTech生產的可在整個歐盟使用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之後,開始實行免疫接種工作。歐盟監管機構的決定隨後被歐盟執委會的執行官批准。波蘭官員表示,波蘭預計到1月底將有150萬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運達波蘭。前線醫護人員將首先接受疫苗接種,其次是在療養院的養老年金領取者、60歲以上的人、警察、軍人及教師。從1月15日起,不在優先接種群組的波蘭人民將可以登記申請接種COVID-19。   波蘭政府計畫在通過的一項全國疫苗接種計畫下,斥資30億波幣(6.75億歐元,8.2億美元)購買超過6000萬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總理Mateusz Morawiecki將這項倡議描述為是波蘭數十年來最大的物流運作。他在上個月表示說,波蘭政府已經從6家主要的國際製藥商那裡取得波蘭人口所需的疫苗。據波蘭新聞局(PAP)稱,隨著波蘭推出其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預計將在全國範圍內提供約8000個疫苗接種點。波蘭是歐盟的一部分,歐盟已與Pfizer-BioNTech、AstraZeneca、Moderna、CureVac,Sanofi-GSK及Johnson&Johnson達成協議,將其訂購的COVID-19注射劑數量增至近20億劑。預計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將在1月6日週三對尋求監管部門批准的Moderna疫苗提出科學意見。   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截至週一,波蘭公布共累計有1,318,562確診病例,累計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死亡病例有29,119例。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3  IAR, PAP   波蘭氣候部長Michał Kurtyka表示,波蘭將必須在20年內關閉其目前約70%的發電設備。Kurtyka部長在波蘭新聞局(PAP)於1月3日週日發布的採訪中表示,波蘭正進入越來越緊迫的能源系統轉型時期。波蘭有70%的發電設備已使用超過30年以上,需要在20年內汰換。該部必須作出此一努力,不僅是因為氣候政策,而且主要是因為這些發電設備的年齡太老舊。他補充表示,此轉型將耗資數十億美元,並且在10年內將有約600億波幣(130億歐元,160億美元)流向最依賴煤炭的地區,例如波蘭南部的西里西亞煤炭開採區。   當被PAP詢及2021年的挑戰時,Kurtyka部長回答稱,該部正在準備一項重要計畫,稱為「至2040年波蘭的能源政策」。該計畫假設,除其他因素外,至2030年對城市個人暖氣及至2040年對農村地區個人暖氣將取消使用煤炭。而根據二氧化碳的價格,在2040年電力生產來自硬煤比例將降至11-28%之間。該計畫還設想在波蘭興建數個核能電廠,並大量增加再生能源,例如離岸風電場。Kurtyka部長表示,該計畫亦將考慮與氣候政策挑戰、公平轉型、空氣保護以及COVID-19大流行有關的新條件。在2020年年底,歐盟國家已同意將其2030年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從40%提高至55%。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3  PolandIn, POLSKIERADIO24.PL   根據波蘭經濟研究所(PIE)表示,波蘭的1家公司可能會在2021年向市場推出一種創新的微型風力渦輪機。該研究所人員指出,此微型風力渦輪機(wind micro- turbines)的最大競爭對手是太陽光電板(photovoltaic panels)及與化石燃料相關的低成本技術。據PIE分析師稱,具有垂直軸的微型渦輪機在低風條件下表現良好,可以滿足個人客戶或小型企業的需求。最新一期的「Tygodnik Gospodarczy PIE」也指出此微型風力渦輪機不會產生噪音,並且其多達80%的組件是可回收。   2018年,波蘭嘗試創建創新的0.6 kW微型風力渦輪機,此是波蘭國家環境保護及水管理基金(National Fun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Management)計畫的一部分。分析師估計,到2021年,將可望有1家波蘭公司將這種解決方案導入市場,微型風力渦輪機的最大競爭對手是太陽光電板及與化石燃料相關的低成本技術。PIE指出,創建這種微型風力渦輪機的計畫可以刺激市場,而創建此類計畫的額外動機將是由波蘭公司生產渦輪機。目前,主要的大型風電場都建在波蘭,這些風電場佔波蘭許可的風力能源約99.9%。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1  IAR   2021年元旦起,波蘭各地的最低工資提高,最低月薪將從2020年的2,600波幣提高至2,800波幣(約合615歐元,745美元)。同時,最低時薪亦從1月1日的17波幣提高到18.30波幣(4歐元; 4.90美元)。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在2019年9月曾表示,波蘭的最低工資將在2020年及2021年分階段提高。此工資上漲是2019年國會選舉之前波蘭執政黨保守派的支出配套承諾的一部分。波蘭的最低工資從2019年的2,250波幣提高到去年初的2,600波幣。波蘭中央統計局(GUS)上月報告,波蘭11月份的平均月工資為5,484.07波幣(1,237歐元,1,514美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4 Polish News Bulletin   由於波蘭政府新徵收若干費用,2021年家庭之電費支出將提高。波蘭60%的家戶依照能源監管局核准(四大國營電廠供電)之的費率來支付電費,以家戶用電之平均值(1.78MWh)而言,因費率調高約3.5%,故其每年將須多支付約20波幣。其餘家庭的電價可能更高,因為競爭市場上其他電廠供電之平均價格為5年來最高。電費支出增加的另一個原因是電生能源(RES)費用,今年之費率為每1 MWh 2.7波幣。電費帳單上最大的新增附加費為capacity fee(尖峰用電附加費),這是為了確保2021年市場供電無虞。Capacity fee將由最終用戶(包括家庭和企業消費者)支付。家庭所支付之費率有4種,每年從30波幣到155波幣不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03  PolandIn, FINANCIAL TIMES   波蘭氣候部長Michał Kurtyka表示,Joe Biden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不會使華盛頓與華沙發展其自己的核能部門之計畫的合作脫軌。去年10月,美國簽署一項協議,以發展波蘭提出的核能計畫草案,按該計畫規劃在2033-43年之間興建6座總計發電容量6-9GW的核能電廠。不過,當他進行比較時,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波蘭當局對Joe Biden的態度冷淡,此使波蘭與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等極權政權處於相等地位。   但是,波蘭氣候部長Michał Kurtyka相信,美國政府的更迭不會對兩國的核能合作產生重大影響。他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波蘭與美國已經對此案進行深入的討論,他認為這是非常有希望的。   除了在離岸風電計畫上投資1,300億波幣,波蘭擬議的1,500億波幣(400億美元)核能電廠計畫旨在幫助減少對煤炭的依賴。2019年化石燃料提供波蘭74%的電力,但由於歐盟的氣候政策,化石燃料變得越來越無利可圖。波蘭政府首席能源戰略顧問Piotr Naimski在去年11月表示,今年年底將是波蘭為核能計畫選擇戰略合作夥伴的「最後時刻」。該策略假定儘管投資者的股份可能會更小,「戰略共同投資者」將持有49%的股份。Naimski顧問向Newseria Biznes新聞媒體表示,波蘭不僅在尋找技術供應商或營造商,而且也在尋找可以與波蘭一起投資並承擔風險(包括運營風險)的合作夥伴。   波蘭氣候部長Michał Kurtyka深相,波蘭-美國協議將繼續下去,並有助於實現脫離對煤炭的依賴。他補充表示,核電是一個「明顯的選擇」,因為核電將為投資公司提供穩定而有競爭力的能源。波蘭綠色和平組織能源與氣候部門(Greenpeace climate and energy unit in Poland)負責人Joanna Flisowska則持不同意見。她表示,對波蘭能夠在2033年啟動並營運第一座核電廠的假設並不樂觀。核電是錯誤的答案,為時已晚。核電太昂貴,而且不是一個可與再生能源配合運作良好的技術。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義大利國會於上(109)年12月30日通過2021年預算法案,並於同日發布政府公報,該法案已於本年元旦生效,根據義國財政部資訊,2021年度預算主要用於醫療、勞工、企業、教育文化、區域地方政府、財政、家庭婦女青年等面向,法案包含400億歐元疫情振興預算及500億歐元之15年期投資計畫,以協助重振國內經濟,相關重點謹摘如下: (一)、 醫療:主要用於國家衛生基金、雇用醫護人員、醫護人員補償支出、購買疫苗及醫療物資、改善醫療設施等。 (二)、 勞工:提供疫情失業救濟金、35歲以下青年及婦女稅務減免、南部城市工人稅務減免、自僱人士稅務減免等。 (三)、 企業:擴大並延長轉型4.0計畫、南部企業投資研發稅務抵減、中小企業投資獎勵、旅遊業及餐飲業稅務減免、購車獎勵措施、擴大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等。 (四)、 教育文化:改善校園設施、擴增師資、加強學生免稅計畫、補助音樂學院、支持電影表演及博物館產業等。 (五)、 區域地方政府:提升地方政府基礎建設、改善幼兒園設施、改善地方學校公共交通等。 (六)、 財政:財政改革、育兒津貼、低收入津貼、延長綠化建築補助、延長農民免徵所得稅、塑膠税延長至110年7月開徵、糖稅延後至111年元旦開徵、取消對匯至國外之款項課税等。 (七)、 家庭婦女青年:延長陪產假至10天、延長休假補助、補貼幼兒園學費、加強青年社會福利計畫、挹注身心障礙者基金等。 併請參考義大利財政部官方網站: https://www.mef.gov.it/focus/Legge-di-Bilancio-2021/

A:依據瑞士新蘇黎世報報導(NZZ),瑞士銀行業2020年全職員工數為89,531,較2011年減少約2萬人。自2009年以來,瑞銀集團(UBS)、瑞士信貸銀行(CS)以及瑞士之外國銀行員工數目減少;而Raiffeisen銀行以及各邦銀行(Kantonalbank) 之員工數目則稍有增加。另瑞士外國銀行數目自2009年的123家,減少至2020年的71家銀行。   瑞士銀行業工會(SBPV)會長Peter-René Wyder表示,1998年至2020年間瑞士銀行業曾有大量之保全人員,櫃檯職員或支付交易職員,現在許多相關部門已減少人員需求或已外包。另近年來瑞士大型銀行還裁減外部顧問及臨時人員,而這些外部人員都沒有計算在銀行的實際人員統計中。   根據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之就業統計,瑞士2020年6月銀行家失業率為3.2%,高於2019年底的2.5%。根據瑞士銀行協會(Bankvereinigung)調查,將近四分之三之銀行將保持員工穩定,八分之一的銀行希望增加員工人數,另八分之一的銀行希望減少員工人數。   將來,銀行業將需要更多的IT專家及減少櫃檯員工。尤其後勤工作可能會被淘汰。銀行業雇主協會(Association of Employers Banks)之調查顯示,銀行之人事部門預測2021年將減少6%職位,同時預計IT部門的人事預算將增加3%。並在未來8到10年中,後勤部門四分之一的職位以及零售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和私人公司銀行部門中超過10%的職位將被裁撤。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日期:2021年1月4日

A:沙烏地人力資源暨社會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RSD)宣佈,2020年查獲勞動違規案件達1.4萬件、警告案件達9,500件(14,000 violations and 9,500 warnings were documented)。   違規原由包括由僱用非沙烏地籍人士擔任沙化的職位(recruitment of non-Saudis to national-restricted position)、在疫情肆虐期間未確實遵守防疫規定、逃避給付薪資、允許非沙烏地籍勞工從事與居留事實不符的工作或讓男性從事僅能由女性擔任的工作等。   沙烏地人力資源暨社會發展部(HRSD)表示,將持續進行實地查訪,確保所有雇主遵守相關規定;另2020年12月31日HRSD宣佈,外籍員工費及眷屬費等相關府費用,由年繳改為季繳。

A:沙烏地礦業投資法施行細則(executive regulations on mining investment law)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該施行細則目標係強化礦業投資治理原則、加強責任/效能/效率(responsibility, efficiency, effectiveness)一致化機制、同時在公平與透明基礎上,制訂明確的執照核發程序。   該細則重點包括,持有探勘執照者(exploitation license),在執行工業加工及去除雜質程序後,有權出口該礦產或礦石作為商業使用(the right to export minerals and ores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after carrying out industrial processing operations and removing impurities)、出口比例不得超過加工前年均產能的30%(export percentage should not exceed 30% of the average annual actual production capacity before processing),主管機關可視需要調增前述比例等。     註:2020年6月10日沙烏地內閣會議(Saudi Cabinet)通過新礦業投資法(new mining investment law),新法共有63條,使成立礦業基金(mining fund)更加容易,為礦業發展提供永續財務並支持地質調查及探勘計畫(geological survey and exploration program),專家估計沙烏地礦產資源達沙幣5兆里雅(折合1.332兆美元)。

A: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2021年1月3日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6萬3,061人,當日新增82人(其中利雅德30人、吉達18人),單日新增病例創2020年3月疫情爆發以來低點。   復原人數累計35萬4,443人,復原率達97.6%。   死亡人數累計6,246人,當日新增7人。   1月3日沙烏地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為2萬9,252人次,境內總檢測人數累計超過1,110萬人次。   沙烏地自2020年12月17日進行COVID-19疫苗計畫(COVID-19 vaccine campaign),2日內已有超過70萬人註冊登記施打疫苗。   註:沙烏地健康部提出疫苗計畫,將分3階段讓所有人施打疫苗:(1)第一階段:施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年人、BMI指數超過40肥胖者、免疫功能不足者(譬如曾進行器官移植或服用抑制免疫力藥物)、有中風病史、有2項以上慢性疾病(譬如氣喘、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等)。(2)第二階段:施打對象包括超過50歲、醫療從業人員、有下列慢性病者(包括氣喘、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心臟病,譬如冠狀動脈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患者以及BMI指數介於30-40之肥胖者。(3)第三階段:所有有意接種之沙籍公民或居民。

A:2020年10月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針對來自27個國家,共1.2萬位成年人進行調查,重要數據及結果摘要如下:   多數受調者表示擔心工作前景,其中三分之二表示會利用目前工作學習未來工作需求的技能。 少於20%沙烏地受調者擔心被裁員、39%表示有信心取得未來新工作機會。 受調者利用疫情轉換工作、接受較低薪資、改變生活方式減少花費或開始創業。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估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最多將有90萬個工作機會消失,造成外籍人士大量離境。   全球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分析師Mehr Shafiei表示,疫情封鎖出現新的機會,包括電子商務(e-commerce)或遠距工作商機;另疫情讓若干國家思考國內產製的重要性,而非在全球化架構下完全依賴進口,該等思惟將有利農業、當地產製或電子商務等產業的成長。

A:  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宣佈,自2020年1月3日上午11時起,恢復國際航班起降,相關規定如下:   非沙烏地籍旅客,來自英國、南非或其他已出現變種病毒國家者,須至其他未有變種病毒國家待滿至少14日,才得入境沙烏地。 因人道、撤僑或緊急理由,自其他已出現變種病毒國家入境的沙烏地籍公民,須隔離14日,並於入境後進行2次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第1次在入境後48小時內、第2次在解除隔離前1日(即第13日)。 其他經專案核可,自已出現變種病毒國家入境的旅客,入境後須檢疫隔離7日,並於第6日進行PCR檢測。 來自未出現變種病毒國家旅客,入境後須隔離7日或隔離3日並進行PCR檢測。   目前包括英國、土耳其、冰島、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日本、黎巴嫩、巴基斯坦、新加坡、韓國、中國大陸、印度、澳洲、臺灣、巴西及南非等地,皆通報出現變種病毒案例。   註: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變種病毒擴散至沙烏地,沙國無預警宣佈自2020年12月21日起至2021年1月3日期間,暫停國際航班。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