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瑞士資訊12月22日(swissinfo.ch)報導,瑞士議會宣布未來4年將於教育、研究和創新方面投資281億瑞士法郎。該批預算將主要用於瑞士之大學、其他高等教育機構以及職業培訓。該款項較2017至2020年增加20億瑞士法郎。瑞士政府表示,預算增加之目的為瑞士在教育、研究和創新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瑞士於教育方面支出為第2大預算,占預算總額之16.5%;該比例遠超過歐盟。而歐盟之平均教育支出占預算總額的10.2%。 資料來源:瑞士資訊(swissinfo.ch) 日期:2020年12月22日
A:瑞士資訊通訊科技Advis AG 12月23日宣布,將被瑞士同業Boss Info AG接收。該併購案之股權轉讓已完成,預計2021年第一季將完成移交,Advis AG目前暫時續用原公司名。Advis AG之辦公空間、員工及客戶將保持不變。 資料來源:瑞士nau.ch網路新聞 日期:2020年12月23日
A:2020年12月16日沙烏地舉辦「2021年預算論壇(Budget 2021 Forum)」,相關政府官員重要發言內容,摘要如下: 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部長Abdul Aziz bin Salman王子:沙國設法在疫情肆虐期間說服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其盟國(簡稱OPEC+)共同減產,使油價自4月的19美元/桶上漲至目前約51美元/桶。 旅遊部(Ministry of Tourism)部長Ahmed Al-Khateeb:(1)沙烏地盼在2023年吸引沙幣2,200億里雅(折合580億美元)外資,到2030年達到5,000億里雅;(2)設法簡化旅遊產業投資程序,譬如旅館業者最快可在10日內取得執照;(3)沙國疫情逐漸改善,夏季期間旅館住房率(hotel occupancy rate)自10%增加至80%;(4)旅遊業佔全球GDP 10%,沙烏地旅遊業對該國GDP貢獻比例為3.5%,有信心逐步提升旅遊業對GDP的貢獻。 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董事長Yasir Al-rumayyan:(1)PIF預計2021及2022年在沙烏地內部投資1,500億里雅;(2)截至2020年9月PIF總資產為1.3兆里雅(較2015年剛成立時倍增),未來盼PIF資產擴增至7-10兆里雅;(3)PIF將逐步加強國內投資,盼未來在地投資比例增加至80%,以帶動國內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以及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貿易部(Ministry of Trade)部長Majid Al-Qasabi:(1)疫情期間電商蓬勃發展,帶動沙烏地電子或線上商店(electronic or online stores)家數增加171%;(2)提供送貨到家服務(home delivery service)的超市家數,自疫情前3家,增加至超過14家;(3)1-9月共有3萬6,447家電子商店(e-shop)成立;(4)貿易系統轉型為電子貿易(trading system transformed into electronic trade),許多廠商透過電子服務滿足消費需求;(5)政府挹注2,180億里雅協助私部門(private sector)廠商,確保供應鏈正常運作及維持價格穩定;(6)密切監督哄抬物價的情況,已進行37萬趟次實地訪查並有超過5,000家廠商違規遭罰;(7)政府刻考量過度依賴進口食物的問題(譬如沙烏地75%的米自國外進口)。
A:2019年9月沙烏地開放旅遊簽證,來自49個國家/地區公司更可申請e簽證(e-Visa)及落地簽證(臺灣在名單中),前述國家亦可透過沙烏地在當地領事館取得旅遊簽證,每次入境居留天數最多3個月。 沙烏地旅遊部(Ministry of Tourism)指出,自開放旅遊後6個月內,共核發超過40萬張旅遊簽證(tourist visa)。 旅遊部表示,開放旅遊有助促進旅遊相關產業投資、發展國家經濟以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盼到2030年旅遊對沙國GDP貢獻比例可提高至10%。 旅遊部核撥沙幣1.6億里雅(折合4,266萬美元)款項支持旅遊部門、成立旅遊局(Saudi Tourism Authority)以及90億美元的旅遊發展基金(Tourism Development Fund),其中40億美元用於資本投資、50億美元則與私部門銀行(private banks)透過簽署備忘錄進行合作。 富比士(Forbes Magazine)報告指出,沙烏地盼到2022年將旅遊業對GDP貢獻提高至4.5%、創造26萬個就業機會、15萬個旅館房間以及每年核發6,200萬張旅遊簽證。沙烏地進行大規模建案(giga-project)強化旅遊景點,包括新未來(NEOM)、紅海計畫(Red Sea Project)、Amaala以及Qiddiya娛樂城等。 旅遊部部長Ahmad bin Aqil Al-Khateeb表示,旅遊係願景2030重要支柱之一,現在係發展旅遊業絕佳時機。
A:2020年9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阿拉伯聯合聯大公國(簡稱阿聯)外交部部長Sheikh Abdullah bin Zayed、巴林外交部部長Abdullatif bin Rashid Al-Zayani以及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美國白宮南草坪(South Lawn)簽署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阿聯與巴林2個阿拉伯國家正式宣告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2020年12月16日以色列旅遊部部長Orit Farkash-Hacohen在阿聯-以色列旅遊論壇(UAE-Israel tourism forum)指出,亞伯拉罕協議簽訂後,約有5萬名以色列旅客造訪阿聯,阿聯對以色列旅客免簽(visa-free)政策預計2021年1月開始實施,屆時可望吸引更多旅客。 目前以色列因疫情仍禁止觀光客入境,未來疫情趨緩後,盼將每年來自阿聯旅客數增加至10萬人次。 若干阿聯籍航空已開始飛航以色列,譬如Flydubai每週有14個航班往返杜拜及臺拉維夫、阿聯酋航空(Emirates)與伊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預計自2021年起開通兩國直航;以色列Israir與El Al航空目前已直航阿聯、Arkia航空自2021年起將通航阿聯。
A: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科技新創公司Forward Delivery(FODEL)將取送貨網絡方案(pick-up and drop-off network)擴展至沙烏地,該方案讓消費者至合作廠商地點取貨,可減少包裹遞送遺失或延遲送達機率。 FODEL公司表示,沙烏地投遞失敗率(delivery failure rate)高達40%,屢見抱怨信函,FODEL提供的服務亦可改善退貨情況。 FODEL執行長Soumia Benturquia表示,海灣國家電子商務市場蓬勃發展,2020年底規模達200億美元。 FODEL董事長Hamdi Osman指出,公司的服務內容將轉換該地區物流「最後一哩運送模式(last-mile delivery model)」的樣貌。 註: 1.FODEL公司成立於2018年,資金來源包括阿聯杜拜酋長國領導人Mohammed bin Rashid中小企業基金(Mohammed bin Rashid Fund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附屬的投資公司Cultiv8 Investments、Al-Rajhi以及Fedex前資深副董Hamdi Osman等。 2.FODEL公司業務範圍擴及海灣地區的沙烏地、阿聯、科威特、巴林以及阿曼,與前述國家超過2,000家廠商合作,將廠商位址轉變成消費者可取貨的地點。
A:2020年12月22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阿布達比國家能源公司(Abu Dhabi National Energy Co., TAQA)宣佈,將與法國EDF再生能源公司(EDF Renewables)以及中國大陸晶科能源(Jinko Power)合資,建蓋Al-Dhafra太陽光伏打獨立發電廠(Al-Dhafra Solar Photovoltaic 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 PVIPP)。 TAQA公司持有該Al-Dhafra電廠40%所有權,阿聯Masdar公司、法國EDF及中國大陸晶科能源公司各持有20%。 廠址距離阿布達比約35公里,完工後發電量為2百萬瓦(2GW),將為阿聯水電公司(Emirates Water and Electricity Co., EWEC)供電。 Al-Dhafra太陽光伏打獨立發電廠(PVIPP)將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廠址的太陽能電廠(world’s largest single-site solar power plant),約使用400萬片太陽能板,電量可供16萬戶家庭使用。 TAQA執行長Husain Thabet表示,TAQA的Noor Abu Dhabi係目前全球正在運轉的太陽能發電廠中規模最大,對協助阿聯能源轉型充滿信心。
A:沙烏地工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資料指出,2020年1-11月共核發829張工廠執照(industrial license),較2019年同期增加8.67%,重要內容摘要如下: 沙烏地境內總工廠家數增加至9,563家,總規模達沙幣086兆里雅。 利雅德係13個省份裡擁有最多工廠家數的城市,佔40.4%,其次係東部省(佔21.9%)以及麥加省(18.9%)。 沙烏地產業受到疫情嚴重影響,1月核發工廠執照張數有99張、4月11張、5月僅4張,隨著沙國逐步解除封鎖,6月為118張、10月達到124張。 沙烏地諮議會(Shoura Council)經濟委員會委員Saleh Al-Nazaha表示,醫療及消毒產品工廠(medical supplies and sterilizers factories)在疫情期間家數快速成長。 工業暨礦產資源部部長Bandar Alkhorayef強調,沙烏地應加強在地化生產。 物流專家Zael Al-Dayhani指出,工業係減少對石油依賴的重要支柱,強調應整合公私部門資源發展工業,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減少進口。 醫療產品供應商Superior Business總經理Moath Al-Sanad表示,沙烏地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目標之一係將非石油出口(non-oil export)比例自16%提高至50%,醫療相關產業係值得開發的領域。
A:2020年12月22日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公佈「第3季投資亮點報告(Investment Highlights Fall 2020)」,重點摘要如下: 第3季核准306家外國公司對沙烏地投資執照,較第2季增加96%,其中9月核准件數最多,佔該季總件數近40%。 第3季獲核准投資執照外資,主要來自印度、埃及與英國,投資類別包括教育、金融服務、住宅。 第2季受疫情封鎖衝擊,核准件數較2019年同期減少47%。 2020年前3季核准超過800件投資執照,雖較2019年同期減少3%,惟較2018年同期增加60%。 沙烏地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計畫目標之一係將軍事支出(military expenditure)在地化比例提高至50%,國防工業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Military Industries, GAMI)進行若干改革,譬如國防製造與交易活動之公司,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100%,盼吸引更多外人投資。 根據沙烏地統計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資料,第2季沙烏地製造活動(manufacturing activity)增加19%,7月沙烏地工業生產指標(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ex)上升至118(同年4月為-99)。 沙烏地中央銀行(SAMA)數據顯示,第3季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int-of-sales, POS)交易額較2019年同期增加40%。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對於歐盟所提出相關永續能源投資的分類法案,嚴格規範永續性投資類型,將使瑞典水力發電與林木業等兩項重要能源產業失去吸引投資條件,對瑞典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瑞典政府反對該法案。 金融市場暨住房部長Per Bolund對北歐水力發電與林木業可能不符合永續投資而受衝擊表示關切,並指出歐盟法案將使生質能更難取代煤炭、化石燃料,增加農林業者的負擔,對於改善整體氣候變遷並無助益。 因為歐盟法案將影響個人及企業對於能源產業的投資意願,在野黨、瑞典工業總會(Swedish Confederation of Enterprise)與數家瑞典能源公司認為瑞典政府應展現更多積極作為以保護瑞典整體經濟利益。
A:捷克衛生部長Blatný昨天在國會指出針對新冠議題捷克內閣必須繼續採取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其中一項建議甚至到如何擺放聖誕餅乾,乃每人應使用單獨的小盤而非一起享用裝飾在一個大盤內的糕點。B衛生部長告訴國會議員,現況看來捷克的疫情風險(PES)數據將在12月27日周日時,從四級攀升到五級警戒等級,他最初提議從12月25日周五開始收緊限制,但他昨日表示預期在12月27日推出另一波限制,以允許經過病毒檢測者可與家人過聖誕。在PES四級警戒中限聚令為室內和室外公開聚會人數上限6人,但在PES五級警戒中上限人數僅兩人。捷克貿工部長Karel Havlíček指出他今天將向內閣建議允許某些商店在周日開放,否則周六和周一將會聚集更多民眾在商店內。
A:依據西班牙Cinco Días日報報導,西班牙政府預計將於未來數週內,於部長委員會(Consejo de Ministros)通過「反驅逐法 (El decreto Antidesahucios)」,該法令草案已於送至西國相關委員會審議,據悉該草案將補償屋主之屋舍被非法占有或因無法驅逐持有租屋合約卻無力支付房租之承租人或非法占有之弱勢家庭,所遭受之損失。 依據該草案,屋主必須證明其權益受損並向主管機關申請賠償,倘政府無法在3個月內為即將被驅逐之房客找到替代房舍,則屋主可獲得補償;倘房客為非法占屋者,補償金額將取決於該房屋所在地之平均市場價格,倘房客為持有房屋合約者之承租人,則屋主可獲得部分或全額房租,以作為補償。 針對該草案,西國政府內部一度持不同意見,西班牙主管社會權益及2030年議程之第2副總理(Vicepresidencia Segunda de Derechos Sociales y Agenda 2030) Pablo Iglesias認為,該法令提供持有10間以上房屋之大型屋主補償金並不洽當,惟西國交通、移動暨城市議程部(Ministerio de Transporte, Movilidad y Agenda Urbana)部長José Luis Ábalos指出,西國政府有3個月時間協助非法占屋者搬遷至其他住所,爰大型屋主申請補償金事並非大問題;預計西國內閣將於2020年12月22日或29日通過前述法案。
A:依據西班牙ABC日報報導,西班牙政府於2020年3月對歐盟以外之外資投資西班牙公司之投資案通過監管審核法規,倘外商投資額占西國企業股份10%以上或其投資額使外商獲得該企業之經營管理權等,西國政府有權可否決該投資案。該法案主要在預防國內策略性產業(包括能源基礎建設、交通、水、醫療、通訊、傳播媒體、資料處理及儲存公司、航太、國防、選舉及金融等)企業受到來自第3國資本之入侵;例如,依該法可否決中國國營企業購買西國電信公司;惟據近幾個月來之外人投資案顯示,西國政府似不在意中國極權政權之國營企業進入西國社會。 據ABC日報之調查,2020年3月17日至12月1日止,來自歐盟以外之外資申請案總計22件,均已全數審核通過,其中8件大型投資案(金額超過500萬歐元)亦經西班牙內閣會議(Consejo de MInisterios)通過,另14件小型投資案(金額介於100-500萬歐元之間,審核程序簡易)則由西班牙工業、貿易暨觀光部(Ministerio de Industria, Comercio y Turismo)國際貿易暨投資總司長María Paz Ramos Resa負責審查。 前述14件小型投資案,其中7件係來自原則上應加強審核之敏感國家之國營企業或主權基金,包括4件來自中國國營企業,如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oration)投資案2件、中國路橋工程責任有限公司(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oration, CRBC)及中國鐵建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CRC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Group);2件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Emiratos Árabes)之阿布達比(Abu Dabi)與杜拜(Dubái),分別為Abu Dhabi Developmental Holding Company、ISS Global Forwarding;及1件來自科威特(Kawait),為科威特石油公司(Kuwait Petroleum Corporation)。 西班牙工業、貿易暨觀光部國際貿易暨投資總司則表示,該等投資案均非屬政府擬保護之具風險產業(如衛生、安全及公共次序等),吸引外人投資仍為優先策略,且歡迎國營企業投資;該總司亦強調,外人投資之審核不應陷入保護主義。
A: 類別:A21(其他) 資料來源:VNA/ Vietnam+, 2020年12月22日 編輯日期:2020年12月21日 依越南海洋署報告,2020年越南各處海港處理的船貨估計逾6億8,900萬公噸,年增長率為4%。2020年越南之貨運船隊估計將運輸近1億6,000萬公噸貨物,年增長率3%,相當於260萬只20呎標準貨櫃(TEU),與2019年比較,增長8%。 越南目前有1,516艘遠洋船,其中1,049艘是貨船,總噸位約為930萬噸。就船隻數量而言,越南目前在東協國家排名第4位,在全球則排名第30位。越南船隻平均使用年限為15.5年,比全球平均使用年限低5.8年。 2020年至今,越南海事搜索及救援協調中心已救助60艘遇險船隻,拯救包括13名外國人在內之765人。
A: 類別:A21(其他) 資料來源:VNA/ Vietnam Plus, 2020年12月23日 編輯日期:2020年12月22日 儘管受到COVID-19疫情流行、出口市場的風險、以及越南在進口木材原料合法性管控政策變化的影響,越南2020年木材出口額有望達到近12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越南木材與林產品協會(VIFOREST)Do Xuan Lap主席於2020年12月21日在平陽省舉行之研討會上表示,目前越南木材產業出口仍維持成長,特別是在今年第2和第3季。累計2020年前11個月,木材產業出口額超過110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比較,增長15.6%。 但是Lap會長指出,越南木材產業正面臨美國與南韓的反傾銷訴訟,特別是牽涉到商業欺詐與逃稅之膠合板(plywood)產品,美國政府對這些越南木材實施貿易制裁之風險極高。 越南前已頒布關於木材合法性保證體系(Vietnam Timber Legality Assurance System)的法令,根據越南加入的國際公約要求和規定,以及從越南進口加工木製品國家之要求,對木材的採伐、,運輸、貿易、以及加工加以規範。但由於這是項新規定,許多進口商仍然對有關進口木材之法令要求缺乏充分認識。 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MARD)前已發布關於地理起源和木材物種風險類別的決議,以進一步管控進口木材合法性,以確保木材出口符合國際規範。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網站,2020年12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經濟文化辦事處 越南2019年勞動法相關法規實施細則第145/2020/ND-CP號議定於2020年12月14日正式發布。據越南Vnexpress網報分析,該法規最顯著的部分提及有關女性勞工在工作場所的勞動衛生保健條件。 其一,在月經期間,女性勞工可享有在勞動時間內每天帶薪休息30分鐘。休息時間的天數由女性勞工與僱主協商,但每月不得少於3個工作天。每月需休息之時間將由女性勞工主動告知僱主。若月經期間,女性勞工仍正常工作則獲得額外報酬。據越南社會暨榮軍勞動部法制司阮文平主任(Nguyen Van Binh)表示,女性勞工月經期間不休假報酬將按正常工作天的1.5個小時計算。 其二,在哺育12個月以下嬰兒期間,女性勞工每工作日可有60分鐘帶薪休息時間。女性勞工可與僱主協商安排休息時間。若在這期間女性勞工不需休息,將根據其在此段期間內所從事的工作獲得額外報酬(詳細規定有關該報酬還待更新)。越南政府建議企業需根據工作條件和女性勞工的需求設置哺乳及儲存母乳室。但對於僱用1000名以上女性勞工的企業,本項屬於強制性規定。 其三,根據2014年社會保險法,女性勞工在懷孕期間可享有5次產檢假,每次得請1日。如期間有特別病理、胎像不穩或產檢所較遠等情況,則該女性勞工每次產檢可休2天。 第145/2020/ND-CP號議定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生效。詳細法規可參考越南法律圖書館網站:https://thuvienphapluat.vn/van-ban/Lao-dong-Tien-luong/Nghi-dinh-145-2020-ND-CP-huong-dan-Bo-luat-Lao-dong-ve-dieu-kien-lao-dong-quan-he-lao-dong-459400.aspx
A: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頃報導揭發未經認證肉類充當清真產品販售,除引發馬國食品安全及清真認證問題外,並籲請馬國政府應嚴正看待有關入口牛肉壟斷(Cartel)的貪腐事件。據該報導稱,該壟斷情形已存在了40年。 根據上述報導,這個壟斷問題係與政府機構的數名官員串謀有關,渠等宣稱符合清真資格的肉類進口馬國。然進口的肉類中有袋鼠肉與馬肉,並以清真肉類之名義出售。相關報導並聲稱,涉及的官員獲得各種酬勞,包括金錢與性交易,以便得以進口肉類。 前述報導引起馬國穆斯林的關注與憂慮。馬國尤其穆斯林群體對市場上肉類的清真認證極為信任。此外,該報導亦引發了馬國食品安全的問題,它不僅涉及穆斯林,也包括馬國的其他種族。據報導,有部分進口的肉是患病動物的肉或劣質肉。本次事件已影響馬國公眾對肉類的清真認證與食品安全的信心,包括這些肉類的處理與儲存方式。該報導籲請馬國 政府應嚴正看待尤其馬國反貪污委員會在內的單位與機構,應即刻徹查報導所揭露的腐敗和賄賂事項。 另一方面,馬國國內貿易暨消費者事務部(KPDNHEP)副部長羅梭瓦希(Rosol Wahid)表示,該部已與農業部等有關部會至29個批發商及170個零售商展開突擊檢查,以確保類似事件在未來不會重演。 擁有6,000名會員的吉隆坡土著商人及小販商協會(Kuala Lumpur Bumiputra Traders and Hawkers Association)表示,該協會已要求其會員暫時停止在市場上銷售牛肉產品尤其是進口冷凍牛肉。該協會呼籲馬國伊斯蘭發展局(JAKIM)應盡快對上述事件作出澄清。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政府本(23)日公布最新的三項經濟數據顯示,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較預期減少,且耐久財訂單連續7個月增長,反映美國經濟持續緩慢復甦,製造業供應鏈逐漸擺脫新冠肺炎的干擾。惟新冠疫情升溫及商業限制增加,導致個人所得及消費者支出均下滑,對經濟復甦帶來壓力,預期新冠疫情及新一輪紓困方案,將左右美國經濟的未來發展。 美勞工部公布最新申請人數為80.3萬,較前一週89.2萬大幅減少8.9萬,雖仍在9月以來的相對高點,惟已從最高點開始下降。 美商業部公布本年11月核心耐久財訂單(不含國防及飛機)較上月增長0.4%,倘與去年相比則增長0.8%,係連續7個月成長。商業部另公布本年11月個人所得與支出報告,包括薪資、投資、政府福利等個人所得減少2,218億美元,較上月下降1.1%;消費者在商品與服務的支出亦減少633億美元,較上月下降0.4%,主因係先前紓困方案的補助措施已漸失效,影響民眾所得,且消費者考慮未來家庭財務狀況,支出轉趨保守,另疫情升溫及商業活動受限,消費者支出機會亦減少。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2)月18日報導稱,美國製藥大廠輝瑞公司與德國BNT疫苗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同(18)日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批准申請書,係首件在日本提出的新冠疫苗許可申請。目前該疫苗已在英國及美國開始實施接種。 輝瑞公司已在海外進行超過4萬人的臨床試驗,日本亦自本(2020)年10月起以160人為對象進行試驗;雖規劃在明(2021)年2月彙整試驗結果數據,惟有鑑於目前在臨床試驗尚未出現重大問題,爰決定提早向日本政府提出許可申請。 由於近期日本國內正面臨新冠確診病例遽增的問題,日本厚生勞動省可能簡化審查手續,以「特例許可」批准其申請。若輝瑞公司順利通過審查,將成為日本首件通過批准之新冠疫苗。日本政府正積極爭取在2021年3月前開始在國內施打疫苗,不僅計畫全民免費疫苗接種,並將以醫療相關人員及高風險的高齡者優先進行接種。 因輝瑞公司疫苗從著手開發到應用所經過時間不長,且在海外有接種後引發嚴重過敏的病例。對此,日本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表示,「今後將持續關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將慎重進行審查,並呼籲各地方政府儘速做好接種疫苗的相關準備工作」。
A: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和「國際資訊集團益百利」(Experian)本(2020)年12月22日發佈的最新調查顯示,新加坡當地中小企業對未來6個月商業展望的「SBF-Experian中小企業指數」(SME Index)從46.3回升至48.2。 逾2,100家中小企業參加這項調查,6大產業的中小企業商業展望指數皆回升。因貿易限制放寬,業者看好明年全球貿易將比預期恢復得更好,其中「製造業」從46.9上升至49.2以及「商業與貿易業」從45.6上升至49.1,這2個產業指數都在49以上,是所有產業之中漲幅最顯著的。 此外,針對「營收」、「盈利」、「業務擴展」、「資本投資」、「聘用」、「產能利用率」以及「融資」等7項指標的展望,中小企業對明年上半年的「營收」、「盈利」、「融資」、「聘用」及「產能利用率」這5項指標的展望皆有成長,但只有「聘用」及「產能利用率」2項指標是在5水準以上。星國政府和金融業界在10月多推出2項計畫以協助中小企業重組債務,儘管無法完全恢復至疫情暴發之前的水準,但業者看好「營收」及「盈利」將獲得改善;然而,「商業服務業」的「營收」指標從4.01跌至3.96,是所有產業之中「營收」指標唯一下跌的。 「業務擴展」與「資本投資」的展望都下跌,雖維持在5水準以上,但顯示中小企業仍抱持謹慎態度。因商業不確定性降低、全球貿易環境改善和供應鏈復甦,「商業與貿易業」的業務擴展指標是所有產業之中唯一上升的。 面對疫情反撲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挑戰,益百利東南亞信貸服務與策略總經理表示,中小企業預期經濟逐步復甦,但對明年上半年商業環境謹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