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5/P200號(商情文號:第805號)   商情本文: 中國TikTok影片共享社交網絡服務公司頃在愛爾蘭增加200個工作機會,此將使該公司在愛爾蘭達到1100名員工規模,目前工作職缺中有三分之二為信任與安全部門(Trust and Safety),其餘職缺將為商業部門及其他。 該公司本年在愛爾蘭大舉擴張,以使愛爾蘭的分公司成為該公司的第三個區域中心,使其能夠採用當地的政策與方法,與當地政府和執法機構緊密合作,以追求最高的用戶安全標準。 擴展的消息受到愛爾蘭副總理Tánaiste Leo Varadkar的歡迎,渠表示,此證明愛爾蘭是技術創新者的首選之地。而TikTok公司主管Vanessa Pappas則表示,在不到一年時間,愛爾蘭已迅速成為在歐洲和全球運營的重要中心。TikTok指定愛爾蘭為歐洲網路檔案分享系統(SMB)的樞紐並與其他企業和品牌合作,在愛爾蘭都柏林的團隊中增加數據隱私部門,並預期投資4億2000萬歐元,在2022年在愛爾蘭設立數據中心,以使愛爾蘭成為歐洲地區用戶的數據中心。 該公司近期大幅成長,有20億使用者下載,8億積極使用客戶,但近期其公司中資股份甚受争議,美國川普總統政府近期擔憂該公司產品可能使北京更容易監視美國公民,試圖從美國Apple電腦公司和Google科技公司的美國應用商店App中禁止該影片的服務與下載。惟該公司辯稱,美國川普總統政府侵犯言論自由並以反覆無常的方式衍生公司損害。另根據美國川普總統政府於8月份發布的行政命令,TikTok公司的母公司,ByteDance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後期限將需於11月12日之前將公司的少數股權出售給美國軟體公司Oracle和美國跨國零售企業Walmart。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4/P200號(商情文號:第804號)   商情本文: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倫敦租屋供應上升,需求下降,使租屋者有更多更好的空間與房東協商較低的租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封城所帶來的經濟和心理影響,使倫敦的房屋租賃市場陷入如自由落體般的下跌,房客將處於主導地位。 英國房地產網站Zoopla的最新研究發現,去年倫敦的租金已下降5.2%。房地產過剩的主要的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市場上短期與長期出租房屋氾濫及國際遊客匱乏所致。 英國租房網站Spareroom顯示,6月至9月之間,租金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區是一開始房價就很高的地方,例如英國的Maida Vale,Belgravia和North Kensington。 房地產仲介公司Chestertons表示,現在正在尋找租屋的人大多是正在尋求比目前有更好條件的租屋機會。撇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多年來沒有比現在是更好的租房時機。 儘管供應量大,新需求量少,但租金可能會繼續下降。在其他地區則反之,英國房地產網站Zoopla顯示,在倫敦以外的地區,租賃物業的需求增長20%,但供應量卻持平,英國封城後租客搬移倫敦可以部分解釋這一點。在倫敦首都的外圍地區,例如英國的Bexley、Haverring、Sutton租金一直在上漲。這也是由於經濟原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工作前景的不確定性、被強制放無薪假或失業的擔憂,購屋者將延遲購買又或者可能會因為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而延遲購買。 英國房地產網站Zoopla發現,英國首次購房者的比例在9月份出現五年來的首次下降。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爆發期間,隨著房客失去工作或被強制放無薪假,房東將更加的艱難。    

A:依據阿國全國商業總會(CAC)調查資料顯示,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阿國政府實施居家隔離措施後7個月,有70%企業表示較疫情前之銷售衰退。 在上述調查資料,企業銷售呈現消長各不同之狀況 ,有29.9%企業表示較疫情前之銷售下降26-50%,有22.7%企業表示,銷售下降1至25%,另銷售衰退超過50%之企業占14.4%,同時,有企業表示銷售成長,其中17.5%企業成長1-25%,6.2%企業成長26-50%及3.1%企業成長50%以上。 有74.2%企業表示未積欠員工薪資及53.6%企業未有欠稅情況。由於疫情不確定性高,77.3%企業表示短期內不會進行投資及有73%企業認為政府所提供之疫情紓困措施不足且差。

A:西班牙ABC日報本(2020)年11月11日報導略以: 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西班牙各行業申請破產之公司持續增加,2020年1月至10月已有3,306家申請破產,僅10月份即高達504家公司。2020年以來申請破產最多之行業為一般商業計739家,其次為建築業526家,製造業470家。西國旅宿餐飲業受疫情嚴重影響,惟因獲國家信貸局(ICO)之擔保貸款及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補助,仍得維持其資金之流動性,避免大量倒閉,惟自2020年1月起仍有313家業者破產,較去年增加59%。 西國觀光旅館及大飯店相較一般之旅宿餐飲業規模龐大,本年夏季為西班牙觀光業有史以來營業表現最差之季節,飯店償付能力欠佳,因此大飯店拋售接踵發生。西國網路目前已多有飯店拋售資訊,如馬德里之200個房間之豪華飯店盼以1億5,000萬歐元廉售、馬拉加(Malaga)及地中海伊維薩島(Ibiza)之數十家飯店亦正待價而沽。據瞭解,於此同時投資人及不動產經理人亦在等待飯店業者拋售資產,預計成交價格將低於目前市價之40%至50%。擁有15億歐元資本之西國業者Azora飯店表示,預計2021年年初起,多數飯店業者資本將用罄,屆時將有更多飯店拋售資產,或開始歇業;該公司坦承正在洽談出售位於不同城市市中心之資產。 西班牙精緻旅遊協會聯盟(La Alianza para Excelencia Turística,Exceltur)表示,迄本年9月,西國觀光業損失1,060億歐元,活動減少80%,且自2020年3月政府宣布國家警戒狀態(Estado de Alarma)起,迄今維持暫停營業之飯店仍占75%。瓦倫西亞觀光協會(Hotelera de la Comunidad Valenciana, Hosbec)則認為,倘未來5至6個月西國觀光業無法重振,眾多業者將被迫出售資產。Exceltur聯盟則表示,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所研發之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倘研製成功,將有助加速重振觀光業。另Hosbec則認為,倘疫苗可有效控制疫情,則西國觀光業將可於2021年夏季恢復榮景。

A:西班牙Cinco Días日報本(2020)年11月10日報導略以: 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ónica)為協助西國居民度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疫之緊急狀態(Estado de Alarma)及封城措施,於全國共安裝2,445萬條光纖網路,其中於本年第1季、第2季及第3季分別新安裝29萬條、22.9萬條及79.5條光纖網路,並規劃於2024年之前,用光纖替換銅軸網路,在全國各地完成100%網路佈建。由於Telefónica逐漸減少提供銅軸網路之服務,全國各地原有之舊網路機房得以關閉,不僅節省許多營運成本,亦釋出許多資產,得做其它運用或變現。 本年第3季Telefónica於西國全國700萬棟建築物佈建完成光纖服務網,其中65%即460萬條光纖是Telefónica為其直接客戶佈建;另248萬條光纖為Telefónica為其所屬下游電信客戶佈建,而其電信客戶於全年成長24%。 Telefónica於2010年第3季起安裝光纖網路,其中前100萬條光纖之佈建耗時近4年,隨後之安裝速度則加快許多。目前Telefónica擁有ADSL銅導線用戶147萬個,其所屬下游電信客戶則擁有122萬條ADSL用戶。 2021年西國政府於預算編列423億歐元用於建置電信環境數位化,其中5億8,300萬歐元將用於完成100%全國100Mpbs速度之寬頻網路佈線,3億歐元用於5G網路之佈建。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11月11日報導,奧國經濟智庫Wifo日前公布最新報告指出,奧國政府於2020年6月初逐步解除新冠防疫措施,自此奧國經濟快速反彈,私人消費迅速成長,服務業及工業亦逐漸恢復疫情水準,第3季GDP較第2季成長11.1%;按奧國第2季GDP受疫情影響,較第1季暴跌12.1%。 雖然本年9月奧國燃油及其他能源價格仍偏低,惟國內通貨膨脹率略為上升,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1.5%,調和物價指數(HICP)則上漲1.3%,相較於歐盟9月份平均物價指數為負0.3%,奧國可能因經濟反彈力道較強而出現微幅通貨膨脹情形。 該報告指出美國及歐洲企業家對未來經濟展望看法迥異:根據10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ISM)及消費者信心指數(密西根大學市調)顯示,美國企業家10月份信心指數較9月份大幅增加;而歐元區儘管10月份各種工業領先指標繼續成長,惟私人消費及服務業指標卻不如第3季強勁,歐洲企業家10月份信心指數相較於9月份呈停滯現象。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The Express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3/P200號(商情文號:第80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際貿易部(DIT)部長Liz Truss必須在11月11日前在國會通過價值800億英鎊的貿易協定,以使它們能在明年1月根據標準程序生效  ,以確保英國在脫歐過渡期後能夠與非歐盟國家進行貿易。根據2010年通過的《憲法改革和治理法》(Crag),國際條約必須在國會批准前21天送進國會才能批准。由於英國議會定於12月17日休會,到11月12日,在2021年之前僅剩下21個工作日。   英國國際貿易部已發布兩項協定的國會報告,包括11月9日與烏克蘭及象牙海岸的協定,以及9月份與日本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細節,不過,包括與加拿大、土耳其和新加坡等15個國家的談判尚未完成。   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的影子國務卿 Emily Thornberry敦促Liz Truss向英國國會說明相關條約遲未送進國會的理由。儘管英國國際貿易部認為,以臨時申請送件的方式並不罕見(此意味著新的貿易協定將在21天的期限開始或完成之前生效),但Emily Thornberry認為這樣做將“非常令人遺憾”。英國國際貿易部表示,“正在與夥伴合作,以確保與所有52個合作夥伴國家簽署的連續性協議能夠在過渡期結束後生效。”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  Retail Gazette, The Express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2/P200號(商情文號:第802號)   商情本文:    Gucci及Hugo Boss等11家奢侈品公司在公開信中向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呼籲,英國正擬議對國際購物者取消購物免增值稅的措施,不僅會導致英國財政部減少數十億英鎊的收入以及更將導致旅遊業的衰退。   根據目前零售品出口增值稅制度(VAT Retail Export Scheme),國際購物者可以退還在英國購買但未在英國消費商品的增值稅(20%),英國財政部正研議計劃在明年1月結束此項措施。該封信稱,徵收20%的增值稅將導致購物者選擇將錢花在歐洲其他國家而不是英國。英國財政部回應,脫歐後新措施將使英國與其他國家保持一致,並表示當前的系統成本高昂,且容易遭受欺詐。   由於預計此項措施會減少游客人數,專家認為,此也可能會影響到航空産業。根據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近期研究報告,超過90%的海外購物者表示,若退稅規則改變,下次造訪英國時不太可能在商店購物,而十分之六的受訪者將推遲訪問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還表示,英國企業將損失多達60億英鎊,而旅遊人數的減少可能會導致失去多達13.8萬個製造、零售和旅遊業工作。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1/P200號(商情文號:第801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於11月10日宣布英國脫歐後,英國將繼續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衣物和蔬菜等日常商品徵收零關稅或降低關稅。具體來看,來自世界上47個未開發國家的進口商品將無需繳納任何關稅,且與英國全球關稅相比,中低度開發國家將受益於較低的關稅。   英國的優惠關稅制度(Generalised Scheme of Preferences, GSP)將包含目前符合歐盟GSP規定並提供貿易優惠條件的所有相同國家,從而使企業能夠像現在一樣進行貿易而不會受到干擾。   在2019年,英國從歐盟給予GSP待遇國家中進口價值約80億英鎊的紡織品及服裝產品,佔英國紡織品和服裝進口總額的30%。英國另從符合條件的國家進口價值約10億英鎊的蔬菜,約佔所有蔬菜進口的8%。

A:宏國媒體報導,宏都拉斯近日受ETA風災影響,目前正進行復原工作。宏國總統葉南德茲公開感謝中華民國、尼加拉瓜、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各友邦元首及國際組織總裁協助宏國推動ETA風災重建計畫。據估計宏國於本次風災損失達50億美元。 此次風災後,宏國政府面對復原、重啟經濟及稅收之壓力更大,因防疫而實施民眾依據身分證末碼輪流外出購物之措施,可能順勢告終或大幅放寬。 據宏國衛生部迄至11月10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增至101,000例,較前日增加231例,死亡2780例,增加15例。疫情未歇且經濟受創,宏國政府估將研提振興措施並續洽請國際社會提供協助。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UK Parliament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0/P200號(商情文號:第800號)   商情本文:   英國與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FTA)第二回合談判於10月19日至11月2日舉行,雙方在二週時間共舉行46次工作會議,會談著重說明兩國致力於消除貿易障礙並創造新的商業機會的信念,並朝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努力。目前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有關中小型企業的討論,雙方重申該章節將使企業能夠充分利用貿易協定,雙方並就貿易與環境,以及潔淨成長進行具有成效的對話。   雙方並對服務貿易進行討論,特別探討有關專業資格認可,並探討促進金融服務部門,以持續金融多樣性。另就數位貿易進行討論,並達成章節。另外,考量當前和未來供應鏈的現代海關程序,會議討論涵蓋交換初始商品市場進入要約以及原產地規則及海關規則等。英國政府將繼續致力於堅持高標準的環境、勞工、食品安全和動物福利標準,並保護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   第二回合談判具體領域的摘要如下:反貪腐、競爭、消費者保護、海關、數位貿易、國與國間爭端解決、環境與潔浄增長、金融服務、良好監管規範、貨品貿易、原住民貿易、智慧財產權、投資、勞動、法規、政府採購流程、貿易救濟措施、原產地規則、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服務(包括跨境服務貿易、專業商業服務、運輸和支付服務以及自然人移動)、中小型企業、國營企業、技術性貿易障礙、電信業、貿易和婦女經濟賦權、以及貿易發展。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Financial Times 日期:109年11月10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99/P200號(商情文號:第799號)   商情本文:    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於11月9日宣布成立新的投資辦公室(Office for Investment),以利用公共及私營部門的專業知識,同時確保嚴格的審查和安全標準。新辦公室將支持高價值投資機會進入英國,此與政府的主要重點保持一致,例如實現淨零淨值、基礎設施投資以及促進研發。   投資辦公室將設在英國國際貿易部(DIT),並由英國國際貿易部主管投資次長Gerry Grimstone領導該辦公室的工作。   另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破壞全球海外投資水準。根據實時監控外國直接投資項目FDI Markets公司的數據,從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進入英國的外國投資項目數量與前年同期相比下降35%。   在失去歐盟主要市場的進入權之後,專家還擔心,外資在英國的製造商和服務公司可能會減少在英國的投資。因此,該辦公室將確保英國處於有利位置,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與國際合作夥伴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所帶來的收益,例如與日本簽署的協定。   在2019-2020年,外國直接投資項目在英格蘭創造超過3.9萬個就業機會。不過,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及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大學院的經濟學家預計,在英國於12月31日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後,英國的外國投資將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報導, Findus炸魚條食品公司被英國Nomad Foods集團收購。Findus炸魚條食品公司原為英國Froneri集團及瑞士Nestlé所共有。併購後Nestlé 仍保有部分智慧財產權。此併購案金額達1.1億歐元。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2020年11月11日

A: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指出,瑞士2020年1月至9月,新註冊的電動汽車為11,256輛,混合動力汽車為27,934輛該兩項總和首次超過新註冊柴油車數目(37,552)。此趨勢在9月份更加明朗,新註冊的混合動力汽車為4,525輛,超過柴油車數目(4,163)輛,而新註冊的電動汽車則有2,877輛。   不僅在轎車領域的替代動力日益重要,韓國現代汽車目前也致力在瑞士推廣氫動能卡車的發展。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2020年11月11日

A:根據丹麥工總及財政部於11月9日綜合報導,丹麥工總(DI)之執行長Lars Sandahl Sørensen歡迎財政部W部長所提出之3項新舉措為談判2021年金融法預算案提案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根據財政部之最新數據, 相較於其他國家,丹麥出口在這場疫情危機中表現良好。但是,隨著第二波疫情的爆發將加劇丹麥出口的不確定性。因此,政府希望通過新的財政政策措施應對新的不確定性,於進行金融預算法談判之同時以重新啟動丹麥的綠色轉型,穩定整體經濟、就業機會為造就穩定的丹麥家庭經濟為中心。   以下為三項新舉措概述: * 加碼輔助出口: 政府提議從2021年至2023年每年增加5億丹麥克朗的出口方案。政府希望擴大有需要的公司的融資渠道,並加強外交部幫助丹麥公司進軍新市場的機會。   * 綠能轉型的資金補助: 為在丹麥進行重大和有目標性的綠能轉型受創最嚴重之產業於2021年和2022年提供總額20億丹麥克朗。 除此之外, 轉型亦包括提供於疫情間之薪資補助員工之在職進修及技職升等。   * 擴大房屋整修計劃補助 提高居家整修費用減免額度至25.000丹麥克朗,亦可支持服務產業及推廣個人綠能投資,這將受益建築和相關服務公司。   W部長在新聞稿中提出,政府將避免丹麥員工和丹麥家庭為這場危機付出高昂的代價。 政府提出這些新舉措等同政府提撥92億丹麥克朗之戰備基金為丹麥經濟進行全面的綠色重啟。 此外,歐盟復甦基金(EU Recovery Fund)將會提供丹麥更多的資金。 總體而言,綠色重啟既可以刺激經濟發展,又可以保持就業,並使丹麥更能實現其氣候目標。   S執行長說: 我們必須在這個困難時期努力保持經濟運作,同時不斷關注綠色轉型。整個歐洲都有嚴峻的限制,因此可能會有漫長的冬天。活動正在下降,這很可能會影響丹麥的出口。因此,此時政府伸出援手幫助,以便丹麥公司以最好的方式渡過這一段時期, 丹麥工總對政府的舉措熱烈支持。

A:2020年11月10日沙烏地統計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數據顯示,第3季沙烏地經濟成長率為1.2%(第2季為-4.9%),總體經濟呈現復甦跡象,惟第3季成長率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衰退4.2%。   另2020年11月9日美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宣佈,與德國合作夥伴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測試超過4萬人並取得90%有效性,可望在11月底前申請美國緊急使用授權,2020年底前最多可生產5,000萬劑、2021年可生產13億劑。   11月10日中東地區股市普遍上漲,沙烏地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阿布達比股市上漲0.5%、阿聯杜拜股市上漲2%、埃及股市EGX30指數亦上漲2.2%。   阿聯阿布達比商業銀行(Abu Dhabi Commercial Bank)首席經濟學家Monica Malik表示,第3季沙烏地逐步解除封鎖及需求增加,帶動當季經濟成長,惟增值稅率(value-added tax, VAT)增加至15%係經濟成長負向拉力。   註: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及國際油價下跌,沙烏地自7月1日起將VAT調高為15%(原為5%)。

A: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沙烏地自3月起暫停副朝(umrah)朝覲,並將7月份的正朝(Hajj)朝覲限制在1,000人,後沙烏地自10月4日起分3階段逐步開放副朝朝覲。   沙烏地宗教事務部(Ministry of Hajj and Umnrah)表示,自10月初逐步開放副朝朝覲以來,進行副朝朝覲人數達78萬8,038人次:第1階段有8.4萬人(平均每日6,000人)、第2階段有21萬人(平均每日1.5萬人)、第3階段目前有來自境外4個團體近1,000名朝覲者。   宗教部表示,來自境外的朝覲者年齡限制為18-50歲,另須符合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相關防疫要求,包括取得72小時內有效的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陰性證明、持有回程機票、朝覲者須透過官方建置的Eatmarna程式申請副朝,且在大清真寺朝覲、參訪先知清真寺(Prophet’s Mosque)以及在先知清真寺內的Sacred Chamber祈禱等活動皆須先在Eatmarna程序取得許可。   註:沙烏地宗教部自10月4日起,分3階段開放副朝朝覲(umrah):(1)第1階段開放給居住在沙烏地境內公民及外籍人士,在正常情況下維持原本大清真寺30%的容納量(30% of the actual capacity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約6,000名朝覲者/日。(2)第2階段(10月18日開始):容納量擴增至75%,包括1.5萬名朝覲者/日及4萬名膜拜者/日。(3)第3階段(11月1日開始):開放境內、外穆斯林前往朝覲,容納量擴增至100%,約2萬名朝覲者及6萬名膜拜者/日。

A:沙烏地出口發展局(Export Development Authority)宣佈,預計在2021年第1季實施「沙烏地製計畫(Made in Saudi campaign)」,將統一沙烏地產製產品與服務的品牌標誌(a unified brand identity for Saudi products and services),盼藉此增加沙烏地的非石油出口(non-oil exports)。   符合相關資格的沙烏地當地廠商可登記成為會員,會員廠商可快速取得拓銷機會(fast-tracked access to promotional opportunities),透過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的結合(partnership with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做為廠商誘因,實踐國家產業發展與物流計畫(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Logistics Program)目標。   沙烏地出口發展局秘書長Saleh Al-Solami表示,依據沙烏地在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改革計畫規劃,2030年沙烏地非石油出口比例將增加至50%。   經濟學家暨利雅德經濟學學會(Economic Studies House in Riyadh)會長Dr. Abdul Aziz I.表示,品質良好及價格具競爭力係產品拓銷重要成功因素,沙烏地刻致力於鼓勵石油與其製品以外的產品出口。   沙烏地市場行銷專家Dr. Hassan M. Somili指出,完善的法律架構將有助維持產品品質與標準,讓產品更易於全球市場行銷。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tagesschau.de) 文號:1094110012號   總部位於Mainz的德國製藥公司BioNTech及其美國合作夥伴輝瑞製藥公司Pfizer,日前就其深具潛力之新冠疫苗聯合公佈樂觀數據,根據新冠疫苗相關研究期中成果,可針對Covid-19提供90%以上的保護,尚未發現嚴重的副作用。兩家公司預計將自下週開始申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許可。 “Lightspeed”計畫項目下的BNT162b2疫苗自今年一月中旬以來由德國製藥公司BioNTech開發。對獲得批准許可至關重要的第三階段研究於七月底在多個國家開始進行。目前計有超過4萬3,500人,每三週至少接種兩劑疫苗中的一種。根據製造商的說法,第二劑疫苗接種後的一週內即對人體產生保護作用。 上述研究截至上週日總共確認94例病例,只有當案例數達到164例時,才能得到最終評估結果。此外,疫苗在某種程度上不僅可預防Covid-19,還可以預防嚴重疾病。整體而言,疫苗的保護作用及其副作用仍必須在兩年內加以觀察。 根據德國新聞(tagesschau.de)報導,歐盟執委員會已就新冠疫苗的交付與BioNTech及Pfizer兩家公司達成協議。歐盟公衛健康官員Stella Kyriakides表示協商已完成,將於未來數日內簽署合約。歐盟在初步合約中可獲2億劑疫苗,另有再增加1億劑的選項。 德國健康部長Jens Spahn表示德國最多可獲1億劑。但歐盟執委會發言人在回應法新社AFP時明確表示,分發疫苗的唯一公平標準是按歐盟人口的比例。根據歐盟統計局的資料,今年德國在歐盟的人口比例為18.6%。在2億劑疫苗中,德國可獲3,700萬劑。如果有再增加1億劑的選項,則德國在3億劑疫苗中約獲5,600萬劑。 BioNTech及Pfizer兩家公司預估,今年能提供全球多達5,000萬劑疫苗,明年可望提供最多13億劑疫苗。儘管俄羅斯、中國及最近的巴林等國家已研發有限制的疫苗,並已在部分人群中施打。但是,目前這些疫苗的實際保護功效,以及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仍有待觀察及公佈。 S部長另表示,歐盟已經與研發新冠疫苗的製藥公司AstraZeneca及Sanofi簽訂合約。與Johnson & Johnson的合約“基本上”也已經簽訂。根據德國新聞(n-tv.de)日前(2020年11月9日)報導,英國-瑞典合資製藥AstraZeneca尚未發布任何第三階段數據,一位發言人表示,關於時間表沒有什麼可說的。

A:緬甸時報報導,土瓦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主席Myint San向媒體表示,日本政府已經正式提出參與土瓦經濟特區開發案。緬甸在本年11月5日邀請日本政府參與政府間(G2G)項目後,日本政府已提出了提案。據悉日方已同時致函緬甸及泰國政府,表明有興趣參與土瓦經濟特區開發案。儘管緬甸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緬甸仍迅速批准了日本參與本投資案。緬甸盼藉由日本融資及技術支持來啟動延遲已久經濟特區開發案之建設。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衝擊,由兩家中國公司於經濟特區規劃興建煉油廠可行性研究已確定被延遲。 未來在土瓦經濟特區興建完成後,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特區,其面積將比仰光省迪拉瓦經濟特區大8倍,較若開邦皎漂經濟特區大10倍以上。土瓦經濟特區位於緬甸東南沿海與泰國接壤的德林達依省省府以北20公里處,佔地2萬公頃,投資計畫主要包括工業區及深水港口設施等。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