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 11月9日發表本年10月份失業人數統計,登記的失業人數為149,118人,較上月增加558人,失業率為3.2%。失業人數較上年同期增加47,434人,增幅為46.6%。   本年10月登記求職人數為241,460人,較上月增加3,315人,且較上年同期增加64,965人,增幅為36.8%。   2018年7月1日起失業率超過8%的行業有職缺登記的義務,而自2020年1月1日起職缺登記義務門檻降低為失業率超過5%的行業。儘管如此,瑞士本年10月登記的職缺為30,671個,較上年同期減少4,054個。該30,671個職缺中,有17,711個職缺符合登記義務的門檻。   本年10月青年失業率(15至24歲)為17,562人,較上月減少1,508人(-7.9%),較上年同月增加5,570人(+46.4%)。50-64歲的失業人數為40,891人,較上月增加1,015人(+2.5%),較上年同月增加了12,482人(+43.9%)。   2020年8月實施短工時制的公司數量為34,785家,較上月減少4,286家,降幅為11%。於短工時制度中的就業人口約為30.4萬人,較上月減少43,238人,降幅為12.4%。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新聞稿 日期:2020年11月9日

A: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本(2020)年11月9日表示,儘管目前離岸與海事業正陷入低潮,情勢充滿挑戰,但新加坡須繼續進行長期投資,業者亦須繼續提升工程能力,掌握新的成長機會,例如勝科海事與吉寶海事等相關大型企業已克服眼前某些挑戰,並抓住新的商機。離岸與海事業已從建造鑽油台,轉向建造浮式液化氣儲存庫(FSRU)與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以及開發船舶與風力渦輪機等新領域。 在新型冠狀病毒暴發前,新加坡離岸與海事業原已呈現逐漸好轉跡象,年度訂單從2016年的8.2億星元,增加至去(2019)年的45億星元,然受疫情影響,航空旅遊與運輸減少造成石油需求大幅下跌,再度衝擊該領域。國際能源署(IEA)預估,本年全球石油需求將下跌8.4%,創下史上最大跌幅。隨著專案取消或延遲,對離岸鑽油台的需求將減少,面對如此挑戰,業者須具備轉型至新領域的工程能力。 目前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企業發展局、海事工業商會與相關業者正密切合作建立新的能力,尤其是液化天然氣、離岸風力,以及智慧與數位產品等領域。隨著對永續能源方案需求提高,液化天然氣、離岸風力和再生能源領域,將帶來新的成長商機。去年新加坡在液化天然氣和離岸風力領域,分別爭取到15億星元與10億星元訂單,取得良好進展。 自2017年以來,新加坡離岸與海事業已投入超過3.5億星元在先進生產技術,例如勝科海事、吉寶海事以及新科海事對提高生產力措施做出投資,包括船廠連接性、大幅積層製造和自動機器人焊接等。

A: 新加坡人力部本(2020)年11月9日發表就業市場最新報告顯示,截至10月中旬,星國政府透過「新心相連就業與培訓計畫」提供約1.04萬個製造業的就業與培訓機會,其中約6成是正職。藉由該計畫加入製造業者約2,120人,比6月底多2倍,其中,正職為1,350人,其餘為實習、見習或接受培訓者;目前仍有6,370個職缺等待填補,是8月底的2倍,其中企業實習或見習及培訓名額分別占約25%及13%。 依據報告,新加坡製造業的就業機會集中在電子、精密工程和食品業,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與技師(PMET)職缺包括製造工程技師、電子工程師、軟體、網路與多媒體開發員和機械工程師,薪資中位數介於1,700星元至6,000星元。非PMET職缺則有生產線文書處理者、焊接工人、火焰切割員和機床設定操作員,薪資中位數則介於1,300星元至2,500星元。 另截至本年10月中旬,新加坡海事與離岸業有800個就業與培訓機會,近9成為正職,多數職位為PMET,包括加工自動化工程師、環境工程師、設計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電子工程師、機械工程技師和製造工程技師。前述職位薪資普遍高於其他行業,例如電子工程師薪資介於3,550星元至7,500星元、機械工程師介於3,750星元至6,500星元、機械工程技師介於2,300星元至3,900星元,以及製造工程技師介於2,000星元至3,725星元等。 擁有電子、機械工程或相關背景的求職者已具備相關技能,較易轉行加入海事與離岸業。目前新加坡勞動力發展局提供包括海事工程師、海事助理工程師和海事技師等3種專業人士轉業計畫,協助求職者加入海事與離岸業。本年4月至10月已有70餘人加入海事與離岸業,其中近30人是透過轉業計畫。

A:馬來西亞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頃宣佈,除玻璃市、彭亨州及吉蘭丹州外,整個西馬半島(涵蓋吉打州、檳城州、霹靂州、森美蘭州、馬六甲州、柔佛州及登嘉樓州)自2020年11月9日起至12月6日實施長達4個星期的「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CMCO),而先前已實施該管制令的雪蘭莪州、吉隆玻、布城及沙巴州則將自11月9日起自動延長28天。該期間僅准許商業活動運作,惟須遵守標準作業程序,以抑制新冠病毒蔓延。   該期間,西馬半島各州將實施下列管制措施:(一)禁止跨縣,需跨縣工作的雇員須出示雇主批准信;(二)每戶家庭只准許2人出外採購食品與必需品;(三)所有學校、高等教育學府、技職學校、幼稚園、托兒所、宗教學校、公園及休閒中心須關閉至2020年學期結束;(四)清真寺、祈禱室、非伊斯蘭宗教場所須關閉;(五)娛樂中心和夜店禁止營運;(六)所有運動、休閒中心、社交和文化活動皆不能進行以及(七)不准舉行婚禮以及(八)餐館堂食限制每2至4人一桌,同時遵守用餐場所的標準作業程序。無論如何,鼓勵外帶、外送及得來速來購買食物。   另一方面,玻璃市、彭亨州及吉蘭丹州三州依舊落實「復原行動管制令」(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RMCO),此三州人民無法跨州,但仍可以自由跨縣;西馬半島、沙巴州及納閩的人民無法跨州前往砂拉越州,除非獲得警方核發的准許通行證件;砂拉越州的人民可自由跨縣,但不准前往古晉。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9月工業生產指數(IPI)較2019年同期成長1%(其中製造業成長4.2%,礦業下跌9.6%,電力下跌2.1%),亦較上(8)月成長1%,惟卻低於市場預測之2.3%。製造業產能成長之領域包括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9.8%)、食品飲料暨菸草產品(成長4.9%)及石油、化學、橡膠暨塑膠製品(成長3.2%)。   2020年9月工業生產指數較上(8)月成長1%;其中電力指數成長2.2%,製造業指數成長1.6%,礦業指數下跌3.3%。   累計馬國2020年1至9月,工業生產指數較2019年同期下跌5.6%,其中礦業指數下跌9.4%,電力指數則下跌4.7%,製造業指數下跌4.5%。   馬國經濟學者表示,隨著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的暴增,將抑制消費者的開銷。同時,馬國政府重新實施行動管制令及其他國家的封鎖行動,預計將於未來數個月衝擊外部需求的復甦及生產前景。展望未來, 隨著消費逐漸復甦及商業營運重啟,渠等預期製造業銷售將繼續復原。此外,隨著商業情況改善及貿易活動的復甦,仲介產品和資本商品的需求將增加。預計2020年的工業生產指數將下滑3.7%,主因年初更疲弱的產量所致。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總稽查司發布「馬國政府財務報表」時指出,截至2019年底,馬國國債為7,929.98億馬幣(約合1,938.87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52.5%,較2018年增加7%,目前債務狀況穩定;其中國內債務為7,644.5億馬幣,占國債96.4%;其餘285.48億馬幣為國外債務,占國債3.6%。   2019年馬國政府總收入2,664.15億馬幣,較2018年增加了315.32億馬幣或13.5%;其中主要收入來源為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股息540億馬幣,其中300億馬幣用來支付政府所拖欠的消費稅及所得稅退款。2019年馬國行政支出達2,633.43億馬幣,而發展支出達541.73億馬幣。2019年馬國政府赤字達513.7億馬幣,占國內生產毛額之3.4%。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ITA)頃發布調查報告顯示,馬來西亞一直吸引著投資人的目光,因為馬國是出口、投資及供應來源的主要目的地。隨著美國開始透過匯率調查對越南商品徵收高關稅的可能性升溫,先前韓國企業著眼布局越南之策略轉向。該協會籲請韓國企業應投資馬來西亞。   根據韓國聯合通訊社(Yonhap news agency)報導,2019年越南占韓國對東協國家出口額近51%,越南亦吸收了韓國對東南亞直接投資的47%。   近年來馬來西亞一直維持強勁的經濟成長,估計2021年馬國國內生產毛額可成長7.8%,為東協十個成員國中之冠。根據世界銀行發布之「2020年全球最佳經商環境報告(The 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2020 Report)顯示,馬來西亞在190個經濟體中,以81.5評分,進入世界排名前二十的經濟體行列,其排名上升至第12名,較2018年的第15位(80.6評分)出色。馬國人均GDP約為1萬美元。   自2010年至2019年,馬來西亞的奢侈品進口年均成長率為9.1%,消費品占總進口比率逾10%。電器產品、電子產品及半導體占馬來西亞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進口額約38%,但韓國產品的市占率自2010年的8.7%下跌至2019年的4.7%。   該報告續稱,韓國企業應以消費品出口及對服務業的投資方式進入具高度吸引力的馬來西亞市場將有助益。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因新冠疫情擴大衝擊而導致日本商業活動停擺,為因應舒緩此狀況及藉此構建新的商業活動模式,日本經濟產業省預定在明(2021)年度的經費概算中編列5億日圓的預算,將補助使用數位技術進行商務活動的中小企業;具體而言,將以主辦線上商談會等使用數位技術活動之中小企業為對象,給予補助部分的活動經費。 此外,日本經濟產業省亦將協助企業研發活用VR(虛擬實境)的科技,例如以立體方式展現商品及進行視訊商談會議之軟體系統等,期望藉此建立新的商業活動模式。

A:依據美國統計局資料,2020年1-9月墨西哥繼續維持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雙邊貿易達3,860.19億美元,占美對外貿易總額的14.1%,其中墨對美出口2,327.86億美元,自美進口1,532.34億美元,同一期間美第2-5大貿易夥伴依序為中國(總額3,849.90億美元,占比14.1%,出口3,038.90億美元,進口811.01億美元)、加拿大(總額3,829億美元,占比14.0%,出口1,967.41億美元,進口1,861.59億美元)、日本(總額1,331.63億美元,占比4.9%,出口850.78億美元,進口480.84億美元)及德國(總額1,266.81億美元,占比4.6%,出口838.93億美元,進口427.88億美元)。

A:       墨西哥國內市場私人消費月指數(El Indicador Mensual de Consumo Privado en el Mercado Interno, IMCMI)為衡量國內家戶消費本國及進口貨品及服務表現,扣除購房及貴重物品消費部分,墨國家地理統計局(Inegi)11月6日公布季節性調整的2020年8月IMCMI指數,年減達13.08%,而2020年4、5、6及7月私人消費指數年減依序為22.2%、23.5%、19.6%及15.21%,亦即8月私人消費指數為3月以來衰退幅度最小的月份。        墨國消費者出現偏好國產貨品高於進口貨品的傾向,季節性調整後8月進口品消費年減18.4%,已連續7個月衰退,但較7月增加1.8%,其中半耐久財年減24%,耐久財年減35.8%,非耐久財年減8.8%;國產品消費則年減12.5%(季節性調整後),已連續9個月消費遞減,國產貨品消費年減6.2%(季節性調整後),其中半耐久財年減24%,非耐久財年減3.9%,耐久財年減14.1%。服務需求年減18.6%(季節性調整後),為連續11個月衰退。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1月6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11月6日發布新聞表示,該部、文化體育觀光部、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及韓國內容產業振興院於本年11月7日舉行旨揭博覽會,並透過You Tube頻道向全球轉播。 二、該博覽會之開幕儀式,透過韓星7組參與之「K POP & K DRAMA OST CONCERT」,將韓國產品藉由韓流文化推廣至海外市場。另本次表演亦利用AR技術之特殊舞台展現韓劇之主要場景,以吸引海外影迷之關注。 三、另韓國國務總理(相當我行政院長)丁世均透過視頻致賀詞,勉勵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困境之商人,同時支持韓流與韓國產品。渠表示透過該博覽會,將更加活絡與亞洲及俄羅斯等主要國家之經濟與文化交流,亦係韓國擴展外交視野之絕佳機會。 四、該部指出,該博覽會自2010年起在東協及歐洲等地每年舉行1次以上,並與主要國家鞏固經濟及文化之交流與合作外,亦輔導韓國產品拓銷海外市場。本次博覽會則結合「2020 Korea Sale FESTA」,由1,650家企業參與,係結合韓流文化與商業之史上最大規模博覽會。 五、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舉行非接觸型開幕儀式,同時舉行「線上韓流商品展」、「與海外流通網合作促銷展」及「新創企業進入海外市場特別展」等活動。利用韓國B2B平台「BuyKOREA」,舉行「線上韓國優質產品展」、「世界一流商品展」及「World-class Product Show 2020」之區域及領域別洽談會,俾以開發新的出口機會。 六、在B2C活動方面,則以海外110個主要流通網共同舉行「韓國產品促銷展」,並於泰國及印尼等地之購物中心營運韓國產品展示館,提供參觀者可體驗產品及以智慧型手機購買商品之機會。尤其招聘在各領域具影響力之11人,試用135餘項消費財產品等,積極利用「LIVE COMMERCE」,以推動韓流影迷進而採購韓國產品之行銷活動。 七、此外,為輔導韓國新創企業或預備創業家拓展海外市場,邀請跨國企業及投資公司約300餘家舉行「Global Open Innovation Korea 2020」及「新創企業技術合作線上洽談會」等活動。 八、該部表示,本次活動透過該部、文化體育觀光部、內容產業振興院及相關機構之開放型合作為基礎,將韓流相關產業推銷至海外市場,別具意義。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 2020年11月2日報導 南非GfK 公司日前公布研究數據顯示,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本(2020)年1月至8月包括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及小型家電等科技消費產品營收減少7%,本年4月至7月營收更大幅減少25%。9月起受全國封鎖管制措施放寬影響,9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15%,其中小型家電成長37%,辦公文具用品成長83%,一般家電增加24%,電子消費產品成長21%,IT類產品則成長47%。 GfK公司表示,受訪者來自線上及實體店面,本年第4季迎來Black Friday及Cyber Monday等活動,預期將推動消費,建議零售商應準備應對預算有限之消費者及願支付高價購買高品質商品之消費者。

A:資料來源:News24報 2020年11月7日報導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贏得本次總統大選,分析家表示川普政府對非洲並無特別興趣,亦不願與南非進一步發展經貿關係,預期拜登未來入主白宮後採取之對外經貿政策將對非洲及南非更加友善且更加具可預測性,在南非總體經濟受新型冠狀病毒嚴重衝擊之下,未來應思考如何吸引美國擴大對南非投資,以符合南非利益。 然美國參議院目前由民主黨掌握,加上國內新型冠狀狀病毒疫情日趨嚴重,拜登仍需專注於處理疫情引發之政治及經濟衝擊,短期內拜登政府對外經貿政策仍不會有立即改變。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 2020年11月8日報導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擊敗川普,獲得超過270票選舉人票,順利當選美國第46屆總統大選,拜登高齡77歲,為美國歷史上年紀最大之總統當選人,目前川普仍對選舉結果感到懷疑,不願承認敗選。非洲國家領導人陸續發文恭賀拜登當選。 非洲聯盟(AU)主席南非總統Cyril Ramaphosa發文祝賀拜登及美國人民順利完成選舉,期盼與拜登政府繼續合作,強化雙邊友誼及合作。 埃及總統Abdel Fattah El-Sisi祝賀拜登贏得總統選舉,期盼與拜登繼續合作,強化埃及與美國策略性夥伴關係,符合兩國人民利益。 蘇丹總統Abdalla Hamdok於推特發文恭賀拜登及副手哈里斯贏得本次總統大選,期盼與拜登緊密合作,維持兩國合作友誼橋樑。 奈及利亞總統Muhammadu Buhari祝賀拜登成功贏得選舉,在國際局勢嚴峻之際,拜登之勝利顯示民主制度為最佳政府體制,人民可透過民主選舉和平轉換國家領導人。 納米比亞總統Hage Geingob於推特發文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拜登在那米比亞獨立之際擔任美國參議員,反對南非及南部非洲國家實施之種族隔離政策,期盼與拜登共同合作強化雙邊及多邊關係。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 2020年11月8日報導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贏得本次激烈競爭之總統大選,分析家表示預期拜登未來入主白宮後採取之對外經貿政策將對南非等開發中國家更加友善且更加具可預測性,開發中國家貨幣及債券隨即上漲,南非斐鍰兌美元自16.3斐鍰升值至15.68,為過去5個月以來表現最佳,南非債券獲益率亦從9.2%升高至8.91%,顯示投資人預期拜登入主白宮後將恢復歐巴馬時代政策取向。 分析家表示拜登當選後將恢復先前川普宣布退出之國際組織及協約,例如巴黎氣候變遷架構公約及多邊貿易體制,川普先前發動之中美及伊朗禁運等貿易戰措施均間接衝擊南非企業,拜登當選後將和緩緊張之國際經貿局勢,並採取歐巴馬政府時期外交政策,為牽制中國預期拜登將鼓勵美國企業持續投資非洲,例如再生能源發展,推動雙邊貿易安排上預期美國將要求南非以更對等之地位進行協商。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 2020年11月3日報導 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前曾擔任父親來自肯亞、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之左右手,儘管歐巴馬政府經貿政策並未如預期般擴大非洲經貿利益,惟拜登仍較川普受非洲國家歡迎,但拜登當選後首先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如何提振美國景氣之挑戰,短期內將不會對非洲國家採取任何特殊政策。 川普執政期間對非洲明顯無任何興趣,川普當選總統前更曾抨擊歐巴馬係出生於肯亞而非美國,2017年擔任美國總統起從未訪問非洲,僅由總統夫人Melania代表出訪迦納、馬拉威、肯亞及埃及,川普為自雷根總統以來從未訪問非洲之美國總統,2018年1月川普對外說明非洲、海地等國移民事件時,遭指控為種族歧視發言。 川普政府先前緊縮移民政策時導致奈及利亞等六個國家合法移民無法獲得美國簽證,導致喪失永久居留證,川普政府先前宣布限制核發36個非洲國家學生簽證,導致非洲學生必須花費額外支出延長簽證以完成學業,俟後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接收最多非洲留學生之國家。 川普前指控中國隱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美國身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最大財務支援國家,每年提撥金額達4億美元,卻於本年7月宣布脫離WHO。此外世界貿易組織(WTO)進行秘書長選舉,川普阻擋奈及利亞前財政部長Ngozi Okonjo-Iweala被提名為秘書長候選人。 川普執政期間除維持「非洲成長及機會法案」(AGOA)外,另提出「繁榮非洲計畫」(Prosper Africa)協助美商拓展非洲商機,2017年川普擔任美國總統後,美商對非洲投資金額達500億美元。

A:宏都拉斯汕埠市政府公布採購及安裝道路及行人專用安全標誌案。投標日期截至2020年12月2日,歡迎我國從事道路工程商品販售業者來宏投標。可逕至http://honducompras.gob.hn/網站查詢本(MSPS-GPSMU-01-2020)標案。 資料來源: 宏國國家標案採購網/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8/P200號(商情文號:第808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住房貸款利率提高,打擊潛在的房貸申請人,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爆發,政府住房貸款計劃申請人數驟降60%。  愛爾蘭住房部(The Department of Housing)最新數據顯示,重建愛爾蘭住房貸款計劃於2018年推出,該計劃旨在通過低利率抵押貸款,幫助低收入貸款人購房。今年前六個月共批准235筆房屋貸款,總價值為3820萬歐元,其中283筆貸款已被使用,價值為4770萬歐元。第一季度批准的貸款平均價值為161,924歐元,平均使用額為173,885歐元。相比之下,2019年前六個月批准574筆貸款,總價值為9,570萬歐元,其中556筆貸款已被使用,總價值為9,390萬歐元。 儘管政府部門的數據沒有詳細說明該計劃的申請情形,但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對工作收入的影響,申請該計劃的人可能會減少,而因此獲得批准的人數可能也會減少。然而,在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爆發之前2020年的第一季度,批准數量大幅下降為37%。這顯示政府決定增加該計劃的成本也打擊潛在的申請者。 過去,成功的貸款申請人可以在25年內以2%的利率借貸。但是,到今年1月利率上升到2.745%,這使得這些貸款的可負擔性大幅降低。下降最顯著之一的城市是在愛爾蘭都柏林,該計劃在都柏林很受歡迎。去年前六個月,有140名購房者被批准使用該計劃,今年則只有56個。

A:參考資料: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7/P200號(商情文號:第807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於 11月9日提出持續發展英國金融產業的概述計劃,英國將繼續保持開放,成為有吸引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擴大其在綠色金融和金融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新計劃包括發行英國首個主權綠色債券、在2025年之前成為全球第一個強制執行氣候相關的財務信息的國家、領導有關穩定幣值(stablecoins)和數位貨幣等新技術的全球財經對話、引領世界開拓新技術並將金融朝著推動至淨零未來的方向發展,以支持可持續的金融流動, 並將在主辦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締約大會(COP26)之前擴大英國在綠色金融方面的全球領導地位。 英國政府將實現其2050年的淨零目標,根據市場情況在2021年發行其首批主權綠色債券,以滿足投資者對這些不斷增長的需求。這些債券將有助於解決氣候變化的項目及急需的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並在全國範圍內創造綠色就業機會。 英國政府監管機構聯合氣候相關的財務信息披露聯合專案小組(TCFD)發佈報告中有許多將在2023年生效。即將推出的法規,將涵蓋經濟的很大部分包括:上市商業公司、英國註冊的大型私人公司、銀行、建築協會、保險公司、英國授權的資產管理公司、人壽保險公司以及英国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規定的養老金計劃。 英國另將實施綠色分類法(歸類商業活動對環境的可持續性),以增進公司活動和投資對環境的影響,此歸類法將幫助英國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過渡期。長期以來,英國一直是金融服務的先驅,並始終站在技術創新的最前線。穩定幣(stablecoins)等新技術可能會改變人們存儲和兌換貨幣的方式,從而使付款變得更加便宜和快捷。 英國眾議院進行辯論的《金融服務法案》為的是調整英國法規以反映其新地位並提高競爭力的重要一步,同時表明英國仍致力於最高國際化監管標準。該專案小組將提議對英國上市制度進行改革,以吸引具創新性的公司,幫助其公司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 英國宣布希望在一年內推出英國首個長期資產基金。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RetailWeek 日期:109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06/P200號(商情文號:第806號)    商情本文: 繼英國連鎖超市Sainsbury's關閉所有生鮮肉類、魚類和熟食櫃檯後,英國連鎖超市Waitrose透露將增加生鮮食品櫃檯服務販售以此逆轉潮流。 這家由英國高檔連鎖百貨商店John Lewis擁有的旗下英國連鎖超市決定在網路上以及商店中設置生鮮及熟食櫃檯,此前競爭對手英國連鎖超市Sainsbury's表示將關閉其生鮮熟食櫃檯。 英國連鎖超市Waitrose商品類別定位主管Jackie Wharton表示,這些櫃檯不僅提供最新鮮的產品,而且還提供特別的、個人化和可持續性更高的產品,並且已經決定在整個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期間讓食品櫃檯發展更廣泛。在客戶的支持下,食品櫃台還能幫助維持許多小型的英國供應商,否則他們今年將無法進入市場。英國連鎖超市Waitrose在270多個商店中設有肉類和魚類櫃檯,在近250個商店中設有熟食和奶酪櫃檯。截至11月初,該超市的銷售額增長兩位數。  英國連鎖超市Sainsbury's表示,購買模式和送貨上門的需求改變,反映購買店內肉類、熟食和生鮮的消費者數量在整個市場下降。英國最大的連鎖超市Tesco去年也做出類似的決定,而英國連鎖超市Morrison則決定在商店開設更多生鮮食品櫃檯。” 英國市場研究公司Kantar之零售和消費者觀察負責人Fraser McKevitt表示,在過去的12個禮拜中,人們出門去超市的熟食店、肉類或魚類櫃檯購物次數下降三分之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使許多人減少不必要的出門購物次數。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消費者完全不想購買未包裝的生鮮產品。實際上,第一次的全國性封城時,超過200萬個家庭選擇向當地的生鮮攤販購買新鮮食品,比去年同期增加10萬個。 英國市場研究公司Kantar的報告顯示,英國連鎖超市Waitrose的市佔比重從去年同期的5%增加到5.1%,是2017年以來的首次增長。英國連鎖超市Sainsbury's的市佔比重則下降0.3個百分點,至15.3%。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