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2020年11月10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11)月10日以「史參議員擔憂史國負債過多」(Senators concerned about too many loans for Eswatini)為題,報導史國參議員Alberto Samuels 審查印度進出口銀行貸款史國家資料中心1.1億史鍰之災難復原計畫(Construction of a Disaster Recovery Site Project)時擔憂表示,史國負債過高,恐對人民產生負面影響。S參議員認為史國經濟自2007年即低靡不振,世界銀行經濟學家日前亦推估未來低於國際貧窮線人口恐將增加,尤其多數非洲國家將無力償還債務;因此,日後為償還債務而衍生增加之稅賦負擔,勢必衝擊人民。   該報導指出,S參議員原誤認為史國負債占GDP比率約25%,惟實際上已達36.5%,爰請財政部長Neal Rijkenberg提供渠上任後之所有貸款法案,並要求說明所有貸款資金之流向。另一參議員Isaac Magagula表示,渠雖不負責該法案審查,惟政府貸款負債確實比以往增加很多,爰呼籲政府應挽救史國經濟;此外,史國財政部應提供完整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並指出該貸款計畫與日前發布之後疫情經濟復甦計畫(Post Covid-19 Economy Recovery Plan)之關聯性。   R財長針對史國議員之質疑回應表示,該等貸款及計畫均係為挽救史國經濟,渠上任時政府負債比率已達占GDP之38%,史國近期經濟表現優於其他經濟體,且目前負債比率亦稍微下降。R財長表示,為推動各項經濟復甦計畫,未來三年史國負債佔GDP比率高峰將達45%,隨後將逐年降低。此外,R財長亦強調,倘若史國財政情況不佳,該等銀行金融機構亦不會貸款予史國政府。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9)年11月9日報導,繼為配合本年10月25日之防疫措施總理令(DPCM),協助受影響之企業及民生經濟而籌劃之《振興法案》( Decreto Ristori),義國總理又於本月3日發布防疫升級總理令(DPCM),進一步依各省疫情之嚴重程度,劃分限縮經濟活動類別指標,並提出《二度振興法案》( Decreto Ristori-bis)以應協助義國業界渡過疫情難關之需,義國總統Sergio Mattarella並於昨(9)日晚間簽署,成為正式法案。 該法案預計在2020年及2021年分別投入25.6億歐元及10億歐元,致力協助因受到不同程度之經濟限縮活動而遭受經營困難之商家,其中已知要點如下: 1. 擴大可申請財務協助之商家營業性質(Codice Ateco)至130種類別,並增挹10億歐元至《營業損失補償基金》(fondo perduto)做為因應資金; 2. 2021年投入2.8億歐元以協助購物中心及食品供應產業鏈業者; 3. 2020年挹注2.34億歐元、2021年挹注7,800萬歐元以協助租金稅務抵免; 4. 挹注3,800萬歐元做為協助延長免繳房屋稅(IMU)之市政基金; 5. 挹注3,580萬歐元以協助暫納綜合信用指標稅(Indici Sintetici di Affidabilità 縮寫ISA,英譯Summery Reliability Indices); 6. 挹注約5億歐元以暫停11月份如增值稅(IVA)等之稅務繳納款。

A:以色列公司Check2Fly已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國際機場(Ben Gurion International Airport)內設立Covid-19測試站和實驗室,目前已獲衛生部批准,將於11月15日開始提供機場測試服務。 對出國需要提交英文版陰性Covid-19測試結果的國家或地區旅客而言,本項服務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及費用。在14小時以內取得測試結果的服務,收費NIS 45 (約14美元),在4小時以內取得測試結果的服務,收費NIS 135 (約42美元)。  

A:以色列最大市值的醫療保健公司不再是Teva Pharmaceuticals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估值為95億美元),Novocure公司用於治療某些最具侵略性腦癌的新穎技術,使該公司上市以來5年內,市值即達到124億美元。   Novocure公司使用特定頻率的電場來破壞細胞分裂,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並可能導致癌細胞死亡。該技術基於海法以色列理工大學醫學院的Yoram Palti教授進行的研究,他在2000年創立Novocure公司,目前在美國擁有約800名員工,並在美國、以色列、歐洲和亞洲開展業務。   Novocure的旗艦產品是Optune,是一種可穿戴設備,已於2015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可用於治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這是最具攻擊性的腦癌之一,GBM每年影響十萬分之三的人,傳統治療(手術,放療和化療)的平均預期壽命僅為16個月。   Novocure公司的收入完全來自於腦癌治療,公司第三季度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4%,達到1.33億美元;淨利潤為930萬美元,同比增長380%。收入的大幅增長是由於使用Novocure技術治療的患者人數增加了22%。  

A:根據Start-Up Nation Central(SNC)的數據,以色列科技公司在10月募集近8億美元。該數字可能更多,因為有些公司希望保持隱密狀態,不公開已收到的投資。以色列科技公司在9月份募資超過11億美元,創下單月募資超過10億美元的新紀錄。   2020年以色列科技公司表現強勁,Covid-19危機促進遠距離工作,醫療保健和網絡安全的高科技公司的融資並未受到疫情的阻礙,順利推動各輪的募資,在2020年的前10個月總共募集88億美元,已超過2019年的83億美元、2018年的64億美元及2017年的52.4億美元。   10月份的8億美元募資中,9家公司即募集近5億美元,包括:B2B金融科技公司Tipalti募資1.5億美元、數字情報公司SameWeb籌集1.2億美元、機器監控公司Augury募資5,500萬美元、代碼風險開發商apiiro募資3,500萬美元、視覺輔助公司TechSee募資3,000萬美元、產品發現公司Syte募資3,000萬美元、企業AI軟件公司BlackSwan募資2,800萬美元、SaaS co Salto Labs募資2,700萬美元及網絡安全公司Toka籌集2,000萬美元。  

A:以色列總理Benjamin Netanyahu在以色列時間週日(11月8日)晚間使用他的官方Twitter帳戶,祝賀美國當選總統Joe Biden和當選副總統Kamala Harris。   Netanyahu 表示,“恭喜@JoeBiden和@KamalaHarris。Joe,我們有著近40年的悠久而親密的個人關係,我知道您是以色列的好朋友。我期待著與大家一起進一步加強美國及以色列的聯盟關係”。   Netanyahu 也發出推特感謝川普總統對以色列的支持,“感謝川普總統在加強以色列安全方面的四年夥伴關係,並感謝美國人民的堅定支持和友誼的時候。我毫不懷疑我們的特殊關係和多方面合作將繼續蓬勃發展。”    藍白黨領導人國防部長Benny Gantz和外交部長Gabi Ashkenazi以及總統Reuven Rivlin週日晚間也向Joe Biden和Kamala Harris發送了賀電。  

A:以色列政府目前已取得兩家新冠肺炎疫苗公司同意供應疫苗,包括Moderna公司正在進行第三階段試驗,以及Arcturus 公司還在第一階段試驗,自輝瑞(Pfizer)公司宣布其疫苗有效性達9成之後,以色列政府亦與輝瑞公司展開洽購疫苗的協商。 以色列國安會(NSC)為防制疫情復發,建議內閣採取宵禁、週末封鎖及區域封鎖等措施。  

A:出處ducthnews.nl, 2020/11/1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乳業巨擘菲仕蘭公司宣布將裁員1000人 荷蘭乳業巨擘菲仕蘭公司週二(11月10日)表示,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以及該公司在荷蘭、比利時和德國營收下滑的壓力,因此決定將於2021年年底前裁員1000人。 菲仕蘭公司表示,裁員可使該公司到2022年,每年節省約1億歐元。該公司在全球36個國家有24,000名員工。被裁減的工作主要是荷蘭、德國和比利時的管理層、生產網路和支援服務部門。 該公司總裁Hein Schumacher表示,截至目前,該公司下屬的大多數營運公司營收均成長,且亦加強了在重要消費市場如荷蘭、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尼和中國大陸的地位,惟自爆發新冠疫情以來,該公司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打擊,例如香港與中國大陸關閉邊界、食品服務營收下滑、當地貨幣貶值以及散裝乳製品價格下跌等,對於該公司2020年獲利,造成很大衝擊。

A:  丹麥政府沒有在法律依據下於上週周三下令宰殺在丹麥的所有貂。以下為丹麥政府關於殺滅貂隻的說法   11月4日,總理在新聞記者會上發佈:   作為政府,我們將竭盡所能,以確保突變感染得到控制並且不會進一步傳播。它需要採取非常果斷的行動:首先,必須殺死所有貂隻。不幸的是,這也適用於育種的養 貂場。   11月4日總理官網關於召開記者會的內容顯示: 根據衛生當局的新風險評估,政府決定撲殺所有丹麥貂隻。   食品,農漁業部長Mogens Jensen在新聞記者會上發佈: 我和政府痛苦地意識撲殺貂隻對所有的丹麥貂隻飼養者來說,這是他們一生的工作, 也即將失去生計, 但這是正確的事情。   11月6日: 丹麥食品管理局在致所有貂隻養殖業者的信中: 政府已宣布,為了公共衛生,必須殺死該國的所有貂隻,重要的是要盡快進行撲殺。   11月9日: 食品,農漁業部長Mogens Jensen書面評論: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地聲明政府是否有合法權力下令殺死在安全區以外健康的貂隻。政府並未解釋如此清楚,對此我表示歉意。   11月10日: 食品,農漁業部長Mogens Jensen出席TV2新聞會: 在11月4日的新聞記者會上我們沒有通知有法律授權。要再等到本週晚些時候才知曉。 我在這裡清楚地說明,我們承認沒有告訴貂隻養殖業者, 這是一個錯誤。 本來應該在發出的信中明確指出,對此我感到非常抱歉。 我只能說,我要為此事承擔責任,但決定權不在於我。   丹麥食品管理局寄給貂隻養殖業者的信:   目前情況正在迅速變化,因此有必要澄清和改變我們在11月6日發出的信。丹麥食品管理局非常抱歉,呼籲為公共衛生儘早撲殺貂隻信中並沒有說明對於距離受感染貂群7.8公里以外的健康養貂場亦包括在內。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1月10日報導,丹麥商總Dansk Erhverv之首席經濟分析師Tore Stramer對最近丹麥統計局發布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指出,低通膨率確保每個有子女的家庭平均每年節省約7,200丹麥克朗比正常的經濟時可省下更多。    根據丹麥統計局之最新數據,消費者價格指數由在9月份之0.6 %上升至10月分之 0.4%接近2016年當時0.3%通膨率的水平,亦是自1953年以來的最低數字。 於2019年一個有小孩的普通家庭的年消費金額約為450,000丹麥克朗。當通膨率為0.4% 時,這將使一個有小孩的家庭的消費水平比2019年約多出1,800丹麥克朗。   S氏寫道:“正常的通膨率水平介於約為2% ,則每年家庭消費增加約9,000丹麥克朗,對於一個典型有子女的丹麥家庭來說,低通膨平均使今年之 典型家庭約節省7,200丹麥克朗。”

A:在沙烏地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架構下,沙國政府盼加強回收計畫的開發,並加強對水及能源的保護,以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2020年11月9日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環境、水暨農業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Water and Agriculture)以及國家廢棄物管理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Waste Management)召開會議討論在廢棄物管理產業的投資。   投資部部長Khalid Al-Falih表示,沙烏地因快速工業化及都市發展(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每年廢棄物量大幅增加,估計沙烏地每年產出的廢棄物達5,300萬噸(53 million tons of waste come from the Kingdom annually),也因此衍伸出許多新的投資機會。   投資部廢棄物管理部門主管Hasan Al-Sultan表示,沙烏地近半數廢棄物來自3個大城市(21%來自利雅德、14%來自吉達以及8%來自達曼)。   沙烏地回收投資公司(Saudi Investment Recycling Co.)執行長Jeroen Vincent表示,絕大部分沙烏地廢棄物透過低價格的掩埋方式處理(most of the Kingdom’s waste is being landfilled at a very low price),平均為每噸沙幣7里雅(1沙幣里雅折合新臺幣8.05元),認為應尋找掩埋以外的處理方式,建議私部門及政府相關決策者共同討論從中找到更多投資機會。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沙烏地盼在2035年達到82%廢棄物免於掩埋(divert 82% of the total waste from landfills)、回收率提高42%(raise recycling up by 42%)、1,329家業者管理1.06億噸廢棄物(1,329 facilities to manage 106 million tons of waste),並創造7.7萬個就業機會,使廢棄物產業對GDP貢獻達到1.2億里雅。

A:2020年11月9日美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宣佈,與德國合作夥伴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測試超過4萬人並取得90%有效性,可望在11月底前申請美國緊急使用授權,2020年底前最多可生產5,000萬劑、2021年可生產13億劑。   輝瑞藥廠執行長Albert Bourla表示,疫苗開發上的突破將協助儘早解除這場全球健康危機。   11月9日國際油價上漲,布蘭特原油(Brent crude oil)上漲9%,超過43美元/桶,全球主要國家股市亦聞聲上漲。   另沙烏地能源部部長Abdul Aziz bin Salman表示,盼疫苗順利開發,減緩疫情帶來的衝擊,對市場保持彈性(keeping flexibility in our heads and looking at the market)。沙烏地能源部長發言被專家解讀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其盟國(簡稱OPEC+)將持續維持目前減產數量至2021年。   Abdul Aziz bin Salman部長並指出,歐洲國家爆發第2波疫情而再度封鎖,以及利比亞原油產量超出預期,為原油市場帶來更多變數,惟倘無OPEC+的減產協議,油價將比目前更低。   註:為因應COVID-19疫情,2020年5-7月OPEC+共同減產970萬桶/日、8-12月共同減產770萬桶/日,至2021年1月起將減產數量變更為570萬桶/日。

A:緬甸投資暨公司管理局 (DICA) 局長 U Thant Sin Lwin 表示,DICA 將啟動線上投資申請功能,以便利投資申請程序,以期吸引更多負責任的投資人。新功能將允許公司通過線上進行投資申請,而無需親自前往緬甸投資委員會或 DICA辦事處。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限制出入境,該功能將鼓勵更多的投資。新功能將使潛在投資者能夠透過網路查詢、註冊、申請及要求提供重要的資訊,並與政府部門協調提供所需的文件。 這是繼 2018 年 DICA 推出“線上公司註冊系統 (MyCO)”以允許投資者與企業透過線上設立公司。目前已有 68,000 多家企業通過 MyCO 系統註冊公司。緬甸投暨對外關係部部長 U Thaung Tun 近期表示,緬甸投暨對外關係部將繼續通過單一數位窗口於線上提供更多的投資許可與批准以吸引國內外的投資。 資料來源:Myanmar Times https://www.mmtimes.com/news/investment-applications-go-online-myanmar.html

A:緬甸環球星光報報導,依據緬甸計劃、財政暨經濟部中央統計處資料顯示,緬甸對新加坡近4年來貿易逆差達107億美元,自2016-17財政年度至2019-20財政年度4年內,雙邊貿易達154.6億美元,其中緬甸出口新加坡23.7億美元,緬甸自新加坡進口130.9億元,貿易逆差逾107億美元。 新加坡在東協國家僅次於泰國居緬甸第2大貿易夥伴,緬甸對新加坡主要出口產品計有:碎米、芝麻、豆類、洋蔥、鞋類、成衣等。緬甸自新加坡主要進口產品計有:塑膠製品、燃料油、食用油、化學品、乳製品及消費品等。另依據緬甸投資暨公司管理局統計,新加坡於現任政府執政期間居緬甸最大外資來源國,共計有124家新加坡公司於緬甸投資,投資金額達109億美元,投資類別以都市開發、不動產業、電力業及製造業等行業為主。

A:緬甸環球星光報報導,依據緬甸商務部最新統計,2020年10月份對外貿易20.0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28.82億美元減少8.76億美元,衰退30.39%,其中出口8.4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05億美元,進口11.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71億美元,分析進出口衰退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緬甸出口主要以農產品及成衣製造業為主,政府計劃藉由監控奢侈品進口及推廣食米、豆類、玉米及優質咖啡出口以增減少貿易赤字之增加,近年來緬甸商務部表示,近年來對外貿易額年成長率約達10%,2019-20財政年度緬甸之貿易額較上年同期增加15億美元達366億美元。

A:依據瑞士資訊(Swissonfo)報導,每年全球約浪費13億噸食物,而瑞士每人每年浪費190公斤食物。目前瑞士科學家嘗試利用奈米包裝技術以減少食物浪費。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學者Niloufar Sharif著手研發能夠精確識別變質產品的智慧包裝技術。該技術係使用微小的碳奈米管製造傳感器檢測食物的pH值變化,如果pH值偏離至不安全水平,標籤上的傳感器就會提醒賣場或消費者該食品無法安全食用。   該應用欲降低現有食物保鮮期標示及食物實際可安全食用之時效的誤差,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該研究專案為期3年,且被納入「未來食品倡議」(Future Food Initiative)下。     資料來源:瑞士資訊(Swissinfo) 日期:2020年11月6日

A: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前9個月共核准740項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為653.35億馬幣(約合157.06億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增加16.6%,創造5萬1,172個就業機會;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額為394.34億馬幣(占製造業總投資額60.36%);國內投資額為259.01億馬幣(占製造業總投資額39.64%)。   依照產業別區分,精煉石油產品為馬國最大之投資領域,其投資額達149.59億馬幣,其次為基本金屬製品(144.76億馬幣)、電子與電機產業(76.52億馬幣)、機械與配備(57.51億馬幣)、化學與化工產品 (45.46億馬幣)、食品製造(30.43億馬幣)及交通設備(30.4億馬幣)。   依照外資國別區分,中國大陸為最大外資來源國,投資金額達167.69億馬幣;其次為新加坡(76.17億馬幣)、瑞士(27.62億馬幣)、美國(23.24億馬幣)、 荷蘭(18.55億馬幣)、泰國(18.43億馬幣)及日本(14.67億馬幣)。2020年前9個月臺商在馬國投資項目計18件,投資金額為7億1,547萬馬幣(約合1億7,199萬美元),位居馬國外人投資第11位。   依照州別區分,砂拉越州為馬國最熱門投資地點,投資金額為158.09億馬幣;其次為沙巴州(118.61億馬幣)、檳城州(106.08億馬幣)、雪蘭莪州(73億馬幣)、柔佛州(57.15億馬幣)及彭亨州(31.26億馬幣)。   臺灣2020年前9個月在馬國之投資,依照產業別區分,電子與電機產品為最大投資項目,投資額為6億3,861萬馬幣;其次為傢俱及配件(2,786萬馬幣)、塑膠產品(1,055萬馬幣)、飲料與菸草(1,021萬馬幣)、金屬鑄造產品(895萬馬幣)、非金屬礦物產品(665萬馬幣)、交通設備(488萬馬幣)、橡膠製品(368萬馬幣)及造紙、印刷及出版(365萬馬幣);依照州別區分,在霹靂州投資金額最高,達5億7,231萬馬幣;其次為雪蘭莪州(4,092萬馬幣)、柔佛州(3,274萬馬幣)、森美蘭州 (3,060萬馬幣)、吉打州(2,214萬馬幣)、彭亨州 (1,065萬馬幣)、檳城(365萬馬幣)及馬六甲州(247萬馬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頃於11月6日提呈主題為「驅動發展,公平成果,共享繁榮」2021年馬國財政預算案時表示,明(2021)年馬國財政預算案總支出為3,225億馬幣(約合781.34億美元),較本(2020)年增加8.59%,占國內生產毛額之20.6%;其中行政支出2,365億馬幣(占總預算之73.3%),較今年增加4.3%;發展支出則為690億馬幣(占總預算之21.4%),較今年增加23.2%,另170億馬幣將充作新冠病毒基金;其中390億馬幣用於經濟領域,占發展支出比重之56.5%,較本年成長36.84%,並將專注於交通(150億馬幣)、能源和公用事業(33億馬幣)及貿易工業等(31億馬幣)。   前述財政預算案主要內容:   擴大基礎建設: 明年馬國政府投入之大型基礎建設計畫包括:金馬士至柔佛巴魯雙軌列車、泛婆羅洲高速公路、第一期巴生河流域雙軌列車(KVDT1)、柔佛州與新加坡捷運系統(RTS)、關丹港口及山打根機場擴建等,以及7.8億馬幣充作5個經濟走廊特區的發展計畫。 加強防疫工作: 馬國政府本年已撥款18億馬幣,落實行動管制令及新冠病毒相關的公共醫療服務,包括購買個人防護裝備、檢測試劑及設備。為鼓勵人民注射疫苗,馬國政府同意將稅務減免擴大至注射疫苗,包括肺炎球菌、流感及新冠病毒疫苗,個人、配偶及孩子的疫苗稅務減免高達1,000馬幣。明年將耗資30億馬幣獲取新冠病毒疫苗供應 ,包括以透過參與“全球新冠肺炎疫苗計劃”(COVAX)的方式取得疫苗。 推動電子商務: 為鼓勵更多年輕人使用無現金交易,馬國政府將推行”e青年“(eBelia)計畫,為18至20歲的年輕人發放一次性的50馬幣電子紅包,預計將撥款7,500萬馬幣,涉及150萬名青年。將撥款1億5000萬馬幣予「馬來西亞網上購物計畫」(Shop Malaysia Online),另撥款1億5000萬馬幣,為10萬名本地企業家提供數碼器材、銷售援助及培訓計畫。 就業輔導: 馬國政府將在2021年推出』就業保障計畫」(JanaKerja),為國人準備5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政府將撥款37億馬幣為待業者提供各種提升技能的培訓及重新培訓計畫。 獎勵新增投資: (i)馬國政府將透過「國家經濟重振計畫」(PENJANA),向移轉廠房至馬國及展開新投資的特定廠商(涵蓋高科技、製造、創意、新經濟領域以及服務業),提供特別投資稅務(公司稅介於0%至10%,為期10年)優惠。移轉至馬國及展開新投資的特定廠商,將可享有特別投資稅務優惠再延長一年至2022年12月31日。根據馬國預算案附錄顯示,特選服務業公司涵蓋使用工業4.0與數位化技能的企業,包括提供科技開發企業(如實質科技與工程為主的公司) 、提供雲端科技基礎建設與科技的公司以及研發公司,亦可享有同等投資稅務優惠。(ii)為鼓勵包括疫苗在內的藥品生產商,尤其是新冠疫苗生產商前來馬國投資,政府將在首10年提供0%至10%的稅率優惠,並於接下來的10年給予10%稅率優惠。(iii)將於本年屆滿的航太業、營造業、造船業、生物科技業以及經濟發展走廊特區的稅務優惠,亦將延長至2022年。為吸引外人直接投資,馬國將提供主要中心(principal hub)稅務獎勵優惠至2022年12月31日。(iv)馬國政府另提供10億馬幣,充作鼓勵投資的配套,以推動高科技及高附加價值的投資計畫,其中包括促進吉打州居林高科技園區(Kulim Hi-Tech Park)及檳城峇都加灣工業園區(Batu Kawan Industrial Park)的電子業投資計畫以及航太業研發計畫。 協助中小企業: 由於中小企業預計2020年將占國內生產毛額41%,為協助中小企業發展,馬國政府將透過「國家企業家機構」(PUNB)為中小企業提供2.3億馬幣融資,並透過「國家創業集團商業基金」(TEKUN)、國家企業家機構、農業銀行(AGRO Bank)、國民儲蓄銀行(BSN)及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約12億馬幣小額信貸融資,鼓勵零工經濟及自雇人士開展創業。馬國政府將透過10億馬幣數位轉型計畫,幫助個人、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拓展數位化能力及進行數位化轉型。此外,馬國政府也增加1億5,000萬馬幣中小企業數位化及自動化獎勵,以提高生產力及加強競爭力。     根據「2021年經濟報告書」指出,受到新冠疫情衝撃,馬國本年上半年經濟萎縮8.3%,然下半年情況稍為好轉,預估本年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將僅萎縮4.5%,並於2021年回彈至6.5%~7.5%,主因馬國強大經濟基本面、多元化經濟領域為主要支撐力。2021年財政預算案,刺激消費者需求及企業投資,馬國政府盼透過提振經濟,惟第三波新冠疫情的爆發,以及有條件行管令及強化行管令的實施,亦對原本預期在2020年第四季和2021年更強勁的經濟復甦構成威脅。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1月10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11月10日檢視自11月1日展開之「2020韓國購物觀光節(Korea Sale Festa)」購物促銷活動期中結果,「2020 Korea Sale Festa」計有韓國全國17個都市之傳統市場、製造、流通及服務業中小企業廠商及微型商家等1,784家參加。   二、據指出,「2020 Korea Sale Festa」係韓國產業資源部與「Korea Sale Festa」委員會共同舉辦之購物促銷活動,自本月1日起展開以後,至7日期間,相關活動信用卡之銷售金額為17兆韓元(約新台幣4,356億元),較去年同期間增加8.4%,顯示「Korea Sale Festa」不僅提振消費信心,亦創出刺激消費及拓展內銷之效益。   三、產業通商資源部檢視「2020 Korea Sale Festa」期中結果之主要內容如次: 代表性消費財之購買消費增加:汽車之銷售數量較去(108)年同期間增加23.3%,活動期間每日約銷售7,111台、輪胎之銷售亦快速增加125~340%、有334個品牌參與之韓國流行服飾市集之銷售成長2.2倍、大型超市、百貨公司及線上購物等流通業者之銷售增加9.3~23.3%,韓國國內信用卡結算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8.4%。   提振巷弄商圈之發展及地方經濟:8個主要都市之地方貨幣發行金款較去年同期增加37.4%、傳統市場商品券之銷售成長5倍、自10月26日起展開之「韓國水產促銷」活動,至11月5日之銷售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10~20%。5億韓元(約新台幣1,282萬元)之愛韓牛商品券則於開始銷售後之31小時內全部售完。韓國國產豬肉網站之銷售金額於11月1日至8日間計為3,590萬韓元(約新台幣9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8倍。另中小企業及微型商家之Zero Pay結算金額於11月1日至8日期間較2周前增加15.1%。   開拓海外銷售管道之成果:「Korea Sale Festa」期間配合中國光棍節、美國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等活動,舉辦K-防疫、K-美妝(Beauty)及水產品等項目之韓國優良商品展,安排1對1視訊出口洽談,擴大海外銷售,目前已媒合1,056家廠商企業、2,002件約9,029萬美元之出口洽談案。而連線觀賞韓流博覽會之新南方國家消費者計有15.5萬人。   全民參與運動:計有900餘名消費者、公共機關及網紅響應「Korea Sale Festa」活動,參加「豎大拇指挑戰」運動。另於分享、捐獻活動之「High 5運動」亦銷售約1億2,000萬韓元(約新台幣307萬元)之企鵝系列商品(目前韓國受歡迎之企鵝(Pengsoo)人偶)。  

A:瑞士航空(Swiss Air) 11月6日發表新聞稿指出,其業績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嚴重,為減少虧損與瑞士機組員工會(Kapers)達成協議,自2021年3月起至2023年間實施成本削減計畫。由於Kapers不同意減薪,因此雙方同意Swiss Air此期間逐步推行提早退休及兼職工作制度,預計將逐步減少近千個職位,預計節省10%薪資支出(包含其他自然變數最多可節省至20%)。2023年協議結束後,Kapers與 Swiss Air目前集體勞動協議將至少持續到2025年。   Kapers會員將對此協議進行表決。     資料來源:瑞士20分鐘報(20 Minuten) 日期:2020年11月6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