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柬埔寨期望繼續加大對日本出口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務部部長班蘇薩在第6屆第5次國會全體會議上強調,待東協(ASEAN)與《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日本部分生效後,柬埔寨希望加大對日本的貿易出口,並吸引更多日本投資者來柬投資。 據悉,柬埔寨國會於週一審核通過上述協定。東協與日本之間貿易制度改善,將透過全球化來響應世界經濟、商業、服務、勞動力流動和投資的發展。《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為整個人類社會帶來重大利益,並促進柬埔寨經濟成長。透過日本投資者對柬埔寨進行投資,可以更好地為柬埔寨帶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模式。 此外,柬埔寨將有更多機會從東協框架協議的第10個實施議定書中受益。在服務業方面,東協是一個巨大的區域市場,可吸引其他東協國家到柬投資服務業領域,同時幫助在東協區域擴展業務的柬埔寨企業提供機會。 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數據,從2020年初到8月底,柬埔寨對日本的出口量超過10億美元,進口超過3億美元。
A:柬埔寨商務部公布最新油價表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業部於11月2日發布通告稱,從即日至15日,全國普通汽油零售價為每公升2950柬幣,與上半月相比微降50柬幣。柴油零售價每公升為2550柬幣,與上半月相比同樣微降50柬幣。 據悉,10月16日至31日,全國普通汽油零售價為每公升3000柬幣。柴油零售價每公升為2600柬幣。
A:2020年前10個月柬埔寨稻米出口量突破53萬公噸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0月3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部長永沙坤於10月31日表示,2020年前10個月,柬埔寨稻米出口量為53萬6,305公噸,較去年同期的42萬1,132公噸,增加7萬8,365公噸,成長率17.11%。 2020年前10個月,柬埔寨稻米出口至全球60個國家,其中歐洲有24國,稻米出口量為17萬4,391公噸,成長32.51%;稻米出口至中國為19萬4,451公噸,增加為36.26%;稻米出口至東協6個國家合計7萬1,882公噸,年增13.4%;至於其他29個國家,稻米出口量共9萬5,581公噸,成長17.83%。 此外,2020年前10個月以來,柬埔寨稻穀通過走廊邊境出口至越南市場達142萬7,226公噸。永沙坤部長指出,今年前10個月柬埔寨大米資質達標獲准出口至國際市場,包括有香米出口量為42萬1,132公噸;白米出口量為10萬9,012公噸和蒸米出口量為6,138公噸。儘管過去一個月發生嚴重洪災,柬埔寨在今年頭10個月出口53萬6,305公噸碾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7%。
A:OYIKA電池共享帶動柬埔寨電動摩托車商市場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來自新加坡OYIKA公司從2018年開始致力於電動摩托車的電池共享研發,並於2019年在柬埔寨開拓市場,由總裁黃義和率領。OYIKA使用電池共享方案,電動車騎士可在換電站更換滿充電池,如同摩托車騎士在汽油不足時,到加油站添加燃料,不同的是電動車改用電池而非汽油。 OYIKA選擇電池共享的運作模式有效解決里程焦慮、電池老化和前期電池成本等選用電動車的擔憂。因為引入電池共享概念,電動摩托車將比傳統摩托車便宜,目前OYIKA採用合作夥伴的電動車,推出即騎即付模式的短程電動車共享,並提供日付、週付、月付電動車租賃;相關方案就如手機預付套餐費,並且“手機”是無償提供使用的。 這將顛覆電動車價格昂貴的普遍觀念。通常一組電池是電動車總價格的50%或更多,騎士若不必承擔購買電動車的成本,改以租賃方式將大幅提高電動車使用率。此外OYIKA無需政府津貼,價格仍可以保持實惠,換電服務甚至可以與汽油燃料價格競爭。 OYIKA規劃與本地知名的電動車品牌合作,把OYIKA攜帶式智能電池、換電站網絡和移動應用程序等整合,升級其車型為智能電動摩托車。同時,OYIKA也協助推廣本地電動車產業鍊及合作夥伴。根據柬埔寨公共工程與交通部統計,2019年登記的摩托車約53萬輛,倘能轉換為電動摩托車將會減少車輛排氣問題,並對環境友善。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0年11月1日 2020年8月份越南咖啡出口雖有好轉,但仍未受益於越歐自貿協定(EVFTA)所帶來之關稅優惠,主要出口仍分布至全球各地原粒咖啡豆市場。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19年越南咖啡出口總量達165萬公噸,出口金額28.6億美元,其中出口至歐盟占越南咖啡總出口總額之37.9%。 2020年1至8月越南咖啡出口總量約48.76萬公噸,出口總額7.795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比較,出口量及出口額分別下降6.2%及6.4%。其中,2020年8月份越南咖啡出口逐漸成長,出口量3.86萬公噸,出口額6,620萬美元,與2020年7月份比較,出口量及出口額分別成長5.3%及8.95%。 據專家分析,越南新冠肺炎疫情管控穩定後,2020年8月份越南咖啡出口逐漸恢復,但出口至歐盟比重仍少,2020年8月1日至9月16日越南出口至歐盟地區僅有1批咖啡,出口量僅有296公噸,顯示越南咖啡出口至歐盟地區仍未受業者關注。 據Intimex股份公司Do Ha Nam董事長表示,經處理咖啡之進口關稅先前從7.5至11.5%降至零關稅,但受疫情影響而無法進歐宣傳及推廣產品。據越南工商部表示,依歐盟地區進出口規定,綠果原粒咖啡豆種苗及種植地需完全在越南播種及種植,經處理咖啡需有高科技加工技術,因此越南咖啡難以達到歐盟地區之要求。越南工商部表示將與越南駐外單位加強聯繫,協助越南國內業者尋找商機及掌握駐地市場需求及相關進口規定,帶動越南咖啡出口發展。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1月3日 「越南海關及關稅政策促進國內汽車產業研討會」於2020年11月3日舉辦,據越南汽車加工製造協會(VAMA)政策規劃處Nguyen Trung Hieu處長表示,雖經多年努力,但目前越南汽車產業規模與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周邊國家相比,差距仍大。 據統計,2018年泰國9人座以下汽車產量達每年210萬輛,印尼約130萬輛,但越南僅達18.4萬輛。至於零組件供應商數量,泰國計有2,100家;印尼792家;馬來西亞627家,但越南僅有276家。 據Nguyen處長表示,越南汽車產業競爭優勢包括:勞工優質低薪、汽車外部設備及車用電力系統零組件之運費低廉,但汽車外部設備及電力系統零組件搬運作業消耗大量人力資源,而該工段僅占汽車零組件生產價值之15%,經濟效益不大。至於高價值零組件部分包括:鋼鐵及塑膠模型零組件、電子零配件、汽車外殼及汽車引擎,占汽車零組件生產價值之85%,但目前越南上述產品均自國外進口。 據越南工商部工業局製造生產處Luong Duc Toan副處長表示,由於越南汽車市場需求量仍少、國內汽車原材料生產短缺,主要自國外進口至越南組裝,造成汽車價格偏高、製造生產技術程度低等問題,造成越南汽車產業發展速度緩慢。越南國內零組件生產企業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零組件生產量仍未達到汽車組裝企業之數量,造成越南汽車產業發展受限。研討會也提到越南需加強研究汽車零組件進口關稅優惠政策,鼓勵業者長期投資及研發。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1月3日 2020年1至10月越南胡志明市經濟社會發展情形會議於2020年11月3日召開,據胡志明市人委會阮成鋒(Nguyen Thanh Phong)主席表示,2020年1至10月胡志明市財政收入約290.7兆越盾,僅達2020年全年胡市財政預算總收入之71.62%,與2019年同期比較,減少12.83%。其中,國內財政收入、原油財政收入以及進出口財政收入均減少。 阮主席表示,2020年僅剩下2個月,考量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胡市調降2020年全年財政總收入目標為85%。觀光業財政收入大幅減少,2020年1至10月海外遊客赴胡市旅遊總數量約1,303,750人次,與2019年同期比較,大幅減少5,673,250人次(2019年1至10月為6,977,000人次),至於2020年1至10月胡志明市觀光業營收約66.1兆越盾,與2019年同期比較,減少55兆越盾(2019年1至10月為121.1兆越盾)。 2020年1至10月胡市新營業登記案數量33,499件,新營業登記額769.5兆越盾,與2019年同期比較,新營業登記案數量減少7.63%以及新營業登記額增加41.6%。其中,不動產行業之營業登記額占55.92%;零售、汽機車維修占15.38%;建築業占7%。
A: 依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本(2020)年11月5日新聞資料及日本放送協會(NHK)11月5日新聞報導辦理。 日本香川縣三豐市之蛋雞農場(約33萬隻),於11月4日向縣府家畜保健所通報其飼養之雞隻大量死亡,經縣府採樣簡易檢查呈陽性,再經遺傳基因檢查(PCR)於本(5)日確認為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 農水省已於今晨7時50分召開「農林水產省禽流感防疫對策本部」會議,除將儘速檢討未來之防疫措施外,並依「高病原性禽流感及低病原性禽流感之特定家畜傳染病防疫指針」,啟動相關撲殺等防疫作業。此為日本自2018年1月以來之第1個禽流感案例。 詳細情形請逕上農林水產省網站查閱。
A:全國正在觀望大選結果之際,矽谷科技界亦都密切留意,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能否擊拜總統川普。分析形容,川普雖然削減企業稅,令大型科技公司受惠,但類似發動貿易戰、限制外籍專才簽證等政策卻不利業界,因此行業內普遍支持拜登執政。 CNN報道,除了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戰外,川普亦頒布工作簽證限制,使得科技界失去人才來源,另外司法部曾調查大型科技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並起訴谷歌從事反競爭行為,種種政策都不算友善。也正因為這些原因,雖然大型科技公司在川普上任後的4年來發展迅速,但仍普遍希望換人。 史丹福大學法學院教授萊姆利(Mark Lemley)形容,由於美國吸引了全球的優秀人才前來留學、就業,矽谷才能成功,撇除移民貢獻的話,科技產業甚至美國整個國家,未來都難以在世界舞台上立足。 業界現在寄望拜登上場後能帶來新局面,雖然民主、共和兩黨在改革《通訊規範法》(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等議題上已有共識,但其他問題的立場卻不同。專家也預料,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來自加州,也熟悉科技議題,因此他們勝選的話將有利科技界。這個情況從大公司的捐款便可見一斑,根據共和、民主兩黨9月的競選報告,亞馬遜、谷歌、臉書、蘋果四大龍頭企業的員工,捐款給拜登的金額比捐給川普的多3倍。 拜登在政策上,承諾會對移民採取更開放的立場,填補移民制度的漏洞,同時吸引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領域的人才留美。對華政策方面,投資銀行Wedbush的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表示,華爾街普遍認為拜登政府會探取更溫和態度,降低美國公司承擔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 至於科技界目前最大的憂慮,分別是反壟斷法和《通訊規範法》第230條,兩項議題都獲得兩黨共識。 除此之外,拜登還計劃提出多項舉措幫助發展科技界,比如恢復網路中立政策(Net Neutrality),亦打算向高等教育界投放更多資源,為科技行業培訓更多專才。 https://www.singtaousa.com/
A:選前不被看好的22號提案,在網的Uber、Lyft和外賣平台Doordash大灑金錢拉票下獲選民通過,使那些零工經濟企業獲豁免,毋須視他們司機為僱員以提供勞工保障。 去年在勞工界驅使下,州議會通過AB5法案,規定所有企業須不得視司機為獨立承包商,從而為網的和外賣平台司機爭取更佳工作條件,包括病假、最低工資和超時工作補償,而剛通過的22號提案就將Uber、Lyft這類零工企業提供豁免。 AB5法案生效後,Uber、Lyft和Doordash尋求司法覆核,但不果,繼而提出22號提案尋求豁免。提案企業選前投放破紀錄的2億元為提案拉票,最終獲得回報。 支持者歡迎投票結果,指司機既可維持他們的工作獨立性,又能獲得最低工資保證和醫保津貼等新福利。士德頓會計師普魯特(Don Pruitt)對22號提案通過舒一口氣。他過去三年在稅務淡季時會做網的和外賣平台司機,他說若提案闖關失敗,他無法在空暇做網的司機賺外快。 為外賣平台送外賣的沙加緬度退休人士柏特森(James Patterson)亦說,他喜歡因自己時間表工作的自由,「作為退休人士,任何時候想要有些補貼收入是不錯的事」。但其他人卻視提案是零工經濟工人的嚴重倒退。為零工工人爭取保障的勞工律師利斯—里奧丹(Shannon Liss-Riordan)認為,這些零工企業會以為他們可以用錢就毋須守法,她擔心它們或會嘗試在全美各地做同樣的事。 投資者對投票結果表現雀躍,且形容為兩間網的的「重要勝利」,主要原因是提案使那些企業保持現狀,讓它們保持較佳狀態,以便疫情結束後扭轉長期以來的虧損。兩間網的股價4日收市分別上升逾14%%和11%。 Uber已通知司機,他們將於未來數星期知道如何登記新福利。Uber執行長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hi)形容,獨立工作的將來將更可靠,「全州選民已經聽到了」。Lyft主席齊默爾(John Zimmer)亦認為投票結果是「美國工作將來的轉捩點」。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奧勒岡州在3日選舉通過一項公投案,讓該州成為全美第一個讓持有一級毒品除罪化的州;此外,新澤西、亞利桑納、蒙大拿、南達科他和密西西比州,則通過公投讓醫療或休閒用大麻合法化。 奧勒岡州持有一級毒品除罪化,旨在讓民眾不再因持有少量海洛因、古柯鹼、以及俗稱迷幻藥的麥角酸二乙醯胺(LSD)等一級毒品遭到逮捕,也無須面臨審判或刑責;反之,民眾可選擇繳納100元的罰金,或接受勒戒中心輔導。 通過法案後,奧勒岡州所有大麻稅收將用來資助勒戒中心的使用;聯合國指出,許多歐洲國家早已通過一級毒品除罪化,2000年開始實施的葡萄牙更發現,毒品除罪化至今,濫用藥物的現象並沒有上升。 大多數美國人民所居住的州,要不是讓大麻全面合法,便是允許醫療用大麻。11個州全面合法,成年人可以購買;33個州則批准醫療用大麻。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大量依賴外國勞工的科技大企業已聯手對川普政府的H-1B新法規發動法律戰爭。 Google、蘋果、臉書、惠普、推特和LinkedIn等46家企業和商業團體,針對H-1B最新的最低工資和聘用資格規定,簽署「法院之友」(friend of the court)文件。 上述在北加州奧克蘭聯邦地方法院遞交的文件表示,H-1B簽證提供美國經濟與勞工莫大益處,這些高技能勞工在美國的存在,推動創新、提高了生產力和美國經濟的規模,最重要的是,為美國勞工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和更高的薪資。 文件指出,一位國土安全部官員表示,三分之一的H-1B申請將因新法規的實施被拒絕。「這將大大降低H-1B計畫提供的經濟效益,阻礙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復蘇,導致美國企業更加依賴海外業務,對國家經濟成長造成長期傷害。」 上個月,包括灣區委員會(Bay Area Council)、史丹福大學和美國商會在內的機構,提出禁止聯邦政府實施H-1B新法規的訴訟,理由是「他們實際上想透過H-1B計畫終止聘用新的外國勞工。」 國土安全部稱,新法規緊縮符合H-1B工作和僱傭關係的定義,並將勞工在第三方工作的時間限制為一年,可以避免企業以低薪的H-1B勞工取代符合資格的美國勞工。勞工部也認為,提高最低工資可以使部分雇主捨棄雇用H-1B勞工,改用更多美國勞工。 Google、蘋果和臉書去年透過H-1B計畫和人力外包公司,一共雇用了超過5,500名新外國勞工。為了保有世界頂尖科技實力,科技業不斷推動增加每年最多雇用8萬5000名H-1B勞工的上限。但批評者稱H-1B計畫被濫用,不但以外國勞工取代美國勞工,壓低工資,還鼓勵了人力外包行業。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舊金山在3日的選舉中,通過一項全美首創的「CEO稅」。該提案獲得65.18%的選民支持,將自2022年起生效,凡是市內企業的CEO(包括其他高管),薪資在公司員工薪金中位數(median salary) 100倍以上者,都要繳CEO稅,稅率是收入的0.1%至0.6%。收入在100倍以上的徵0.1%,在200倍以上的,徵0.2%,300倍以上的0.3%;最高稅率是0.6%。 這項新徵稅項,每年可為舊金山市府籌到6,000萬元至1億4,000萬美元稅款,主要用作健保經費。 灣區協會、加州商會、以及其他商界組織反對這項徵稅辦法,但提案得到市議會支持,最終獲六成以上選民通過。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資料來源:NorthJersey.com 日期:11月4日 美國紐澤西州州長墨菲於11月4日簽署全美最嚴格塑膠袋限制令,自2022年5月起全面禁止商店和餐廳為顧客提供塑膠袋、紙袋和保麗龍容器,為全美首個同時限制商店使用塑膠袋和紙袋的州。 首次違規的商家將被警告,第二次罰款1000元,三次及以上每次罰5000元。另從2021年11月起,商家只有在顧客詢問時才能提供塑膠吸管,惟該新規仍允許商家繼續提供包裝生肉的塑膠袋、保麗龍生肉盤、以及小型生鮮產品、寵物店內的魚類和昆蟲、乾洗店套衣袋、報紙包裝袋、處方藥袋子等塑膠袋。新規也要求紐澤西州環保廳設立塑膠製品顧問委員會監管執行。所有的罰款將提撥至社區清潔計畫基金,用於支付紐澤西州的清潔。另為協助居民適應新法規,將連續三年每年撥款50萬元進行宣導和發放免費環保袋。
A:資料來源:FOX News 日期:11月4日 美國紐澤西州於11月3日公投通過將娛樂用大麻合法化,成為全美繼亞利桑那、蒙大拿、南達科他州、首都哥倫比亞特區等第12個合法化的州,該法將於2021年1月生效。 根據公投內容,未來紐澤西州21歲以上居民將能合法使用及購買大麻,州議會將制定大麻相關法律,並設立新的大麻規則委員會監管有關種植、運輸和販賣的規定及稅制。另販售大麻將徵收6.625%的銷售稅,該修正案亦將授權立法機關製定法律允許各城鎮徵收2%的大麻稅。 紐澤西州2019年起開始討論是否將娛樂大麻合法化,但至今才公投表決通過。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及智利環境部網站資訊,為促進回收和循環經濟以及回收文化,智利環境部與公私部門共同推出#ElijoReciclar(我選擇回收)標誌,於11月4日正式啟動,並建立專屬平台網站Elijoreciclar.cl,以將有關大眾消費產品包裝的可回收性的認證信息傳遞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去超市、商店或線上銷售網站等可很快區分哪些產品的包裝上帶有該環保回收標誌。 欲取得#ElijoReciclar標誌,每個容器都必須經過認證過程(由獨立機構執行),以確保符合容器重量的至少80%由技術可回收材料製成;這些可回收材料可以與容器的其餘部分分離,以便回收;目前回收行業對這些可回收材料有需求。 前述環保標誌是「環保標誌潔淨生產協議」的一部分,該協議由環境部、全國工業總會(SOFOFA)、消費者服務局和永續發展與氣候變化機構等主導參與。迄今為止,已有37家企業加入此環保標誌計畫,認證800多種產品,預計今年底將達到1,000種,到2021年底將達到2,000多種。 回收包裝容器範圍包括鋁罐(飲料)、錫罐(食品、奶油等)、玻璃瓶(葡萄酒、果汁、蜂蜜等)、紙及紙箱、紙盒(飲料)、PET塑膠瓶(飲料、果汁、水等)、高密度聚乙烯(HDPE)容器(洗潔劑、洗髮精等)、低密度聚乙烯(LDPE)包裝袋(糖、衛生紙等)、柔性聚丙烯(PP)容器(餅乾、穀物、麵條等)、硬質聚丙烯(瓶蓋、食品容器、整理盒、微波爐碗等。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為符合《生產者責任延伸及促進回收利用法》及未來PET回收利用相關規範,CCU、Embotelladora Andina和Embonor等3家智利主要飲料生產裝瓶商於11月初宣佈建立聯盟,共同設計、建造和經營PET容器回收加工廠。 該計畫將由Fábricade Envases Plásticos SA(Plasco)和Envases CMF SA共同擁有的一家新公司來執行,Fábricade Envases Plásticos SA(Plasco)是CCU的子公司,而Envases CMF SA分別由Embonor和Embotelladora Andina各持股50%的封閉式公司。雙方必須按協議以股權或債務向新公司注資1,200萬美元,並購買一定數量的再生PET。
A:依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2020年10月中旬智利外交部及能源部共同提出「綠氫外交」(diplomacia del hidrógeno verde)倡議,盼吸引外國投資,使智利成為全球綠氫研究、開發、生產及出口中心。 該倡議目的為利用智利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和風力),以及智利在法規、公平投資待遇、政治穩定性等體制面優勢,提高智利在「未來燃料」的有利發展地位。該倡議除能源發展外,亦將致力於潔淨經濟,確保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在該倡議下,智利外交部、能源部及經濟部產業發展局(CORFO)將合作制定適當的監管框架、促進投資措施(如預留投資所需土地等)、進行科學研究合作、創新及科技資訊交流、提供融資專案建議以及調和綠氫生產及出口相關認證程序及法規等。 智利能源部長Jobet表示,發展綠氫將使智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0%到27%,特別是在運輸、製造業及家庭取暖部分,另外透過出口綠氫,智利可協助其他國家實現減碳目標。發展綠氫產業將提升創新及人力資源,促進經濟多元化,創造就業機會。Jobet部長另說明該倡議是具有長遠眼光的「國家事業」,公、私部門均投入參與,目前約有20家企業進行開發綠氫之先行試驗計畫,並與學術界、公協會及公民團體進行合作。 智利明年預定舉辦兩個國際性能源會議,包括聯合國清潔能源部長會議(Clean Energy Ministerial, CEM)和使命創新計劃部長會議(Mission Innovation Ministerial, MI),以逐步實現綠氫作為國家戰略之目標。
A:智利當地媒體報導,依據智利電信次部(Subtel)10月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網路使用統計數據報告,智利的固定網路用戶數為360萬,成長率為5.5%,其中32.8%使用光纖網路。 依據該報告,智利85%人口為網路用戶,該數據與OECD平均水準相當,智利固定網路及行動網路總流量每年均以40%以上的速度成長。2020年1月到6月間,固定網路總流量為660萬TB,較去年同期成長53.5%,行動網路成長43.4%,2020年1-6月總流量為140萬TB。 在使用行為方面,受COVID-19影響,使用固定網路進行網路遊戲大幅成長315.1%,網頁瀏覽成長80.3%,文件下載成長80.3%。行動網路部分,網路遊戲成長了143.2%,使用社群媒體成長22.7%。 另外,智利固定及行動網路連接設備總數為2,270萬台,其中84.2%為行動設備。在市場份額部分,Entel在使用後付費市場佔34.2%,Claro在預付卡市場佔30.2%,分別為前述2個市場的第1大供應商。目前智利共有2,430萬個註冊電話號碼,其中1,380萬個為使用後付費(成長8.6%),1050萬個為預付卡號碼(衰退18.9%)。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本(2020)年11月5日報導略以: 歐盟27個會員國於本年第3季經濟短暫成長後,於第4季即又陷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之危機。歐盟認為,由於觀光業及旅宿餐飲業受疫情嚴重影響,將西班牙本年經濟成長調降至-12.4%,同時亦調降西國2021年之成長5.4%,2022年之成長4.8%,惟該2年之成長將超過法國及義大利。 歐元區各國原預期經濟下跌情形應至本年7月為止,惟依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所發布之第3季統計資料顯示,由於秋季爆發第2波疫情,歐元區各國尚未度過經濟低潮。疫情嚴重打擊整個歐洲之服務業,法國、比利時、荷蘭及捷克之一般商店、酒吧及旅宿餐飲業均已關閉。就西班牙而言,疫情蔓延導致西國本年夏季旅遊業大幅衰退,原歐盟於第1季預估西班牙2020年之GDP為-9.4%,恐難實現。歐盟認為,疫情嚴重影響觀光業、旅宿餐飲業及文化活動,且將延續至2021年,爰調降西班牙經濟成長之預估;義大利本年經濟成長為-9.9%,表現較原預估值為佳,而於 2021年及2022年之經濟成長將分別為4.1%及2.8%;法國於2021年及2022年之經濟成長則將分別為4.1%及2.8%。 歐盟執委會(Comisión Europea)認為,本年西班牙經濟成長為-12.4%,與西班牙中央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IMF)之預估相近,惟較西國政府所預估之-11.2%為差。西班牙副總理兼經濟部長Nadia Calviño表示,西國第3季經濟表現較第2季成長16.7%,惟歐盟執委會之經濟預測資料截止日期為10月22日,應未包括第3季完整資料及西國經濟復甦計畫初稿與預算擬實行之措施。 歐盟預估本年西國財政赤字將為12.2%,高於西國政府預估之11.3%,2021年將為9.6%,2022年則為8.6%;西國政府公債亦將增加,本年為120.3%,2021年為122%,2022年則為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