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巴西中央銀行近日公佈數據顯示,本(109)年8月份在巴西之外人投資達14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大跌85%。而本(9)月22日巴西總統波索納羅在聯合國第75屆大會稱,今年上半年在巴國外人直接投資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然而,據巴中央銀行統計,本年上半年巴西外人投資額為253.49億美元,低於上年同期之322.33億美元。 另一方面,今年1月至8月在巴西外人投資為269.57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460億美元)相比下降41%,是自2009年以來同期最低水準。此外,巴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投資者撤出對巴西282.81億美元金融投資,包括股票、投資基金和固定收益證券,是自1995年以來最大金融投資流出。

A:巴西駐美大使Nestor Forster預期可能在下個月,巴美將達成貿易便捷化協議,以簡化產品通關程序,並消除非貿易障礙和降低成本,且無論是川普或拜登當選,巴西波索納羅總統政府均有興趣討論自由貿易協定。惟倘為拜登當選,美國外交政策將重組和重新定義,並將更關注環保和人權,巴西則必需以務實主義面對。 有關巴美可望簽署之貿易便捷化協議內容,包括消除貿易不必要的官僚程序,為關務提供更大透明度和可預測性,且成立單一窗口系統。另一要點是監管調和,巴西尚無中央機構進行一定程度標準化,此將是改善巴西商業環境和吸引投資關鍵。此外,設立反貿易貪腐規則,提高透明度,以及電子商務等。

A:近幾個月巴西智慧手機價格高漲,根據IDC諮詢公司數據,本(2020)年第二季手機平均價格為1500巴幣(約合300美元),比2019年成長23%,主要係受美元對巴幣升值和手機廠行銷策略影響。 惟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引起不確定性情況下,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許多消費者已決定延長使用其當前手機,另亦受到隔離期間商店關閉,且此前自中國供應零件出現狀況等影響,IDC表示本年第二季手機銷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30%,且預期整年度恐將面臨過去10年該業別最大跌幅。

A:秘魯政治評論家Farid Kahhat於本(2020)年9月27日於此間第一大報El Comercio以「美國具關鍵性文件中對拉丁美洲的悖論」為題撰寫專欄指出,上週美國公布的官方文件「西半球戰略框架」某些段落使作者感到困惑,例如文件論及美國政府「將繼續領導國際組織和多邊論壇」,此論調令人質疑是否屬實。美國已退出世界衛生組織;至於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法定人數之疑慮未解,該國亦提議退出;該國亦已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單方面退出與伊朗之核能協議;對國際刑事法院施加制裁等。 作者認為,美國政府的決定均可與陰謀論拉上關係,例如,世衛組織陰謀隱藏大流行病的起源,或指稱氣候變遷是中國大陸所發明。再者,依川普總統的論述,多邊機構是「全球主義」的產物,因此像渠如此的「愛國者」會在聯合國大會等論壇上譴責它的存在。但是,當渠堅稱將繼續領導此等遭渠攻擊或已宣布退出的國際機構時,實無法認真看待其想法。 該戰略框架的悖論之一是,儘管該報告提及最多次的國家是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但該文件中主要論述的國家(中國大陸)並不屬於西半球。該文件雖未直接點名中國,但是對「那個國家」的隱喻並不巧妙,例如當提及限制「敵對國家施加邪惡影響力」的干預、要抵消「外部參與者的掠奪性經濟做法」或防止「非市場經濟體的參與者進入美國市場」。 作者追憶學者Lars Schoultz在冷戰期間採訪數十名美國官員後得出的結論:「華盛頓的決策者除了要從拉丁美洲獲得重要利益外,還想防止區域落入蘇聯手中」。換句話說,拉美區域再次受到美國重視,其原因與19世紀門羅主義或20世紀圍堵政策的原因相同:拉美地區的重要性源於美國不希望另一半球的影響力擴及此區域,而是持續接受美國的影響。 文件指出遏制中國大陸擴大影響力當務之急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遏止中國大陸政府尋求擴大其市場,「特別是在華為和其他國有企業之5G基礎設施方面」。如同川普持續威脅歐洲盟友勿採用華為的5G設備,否則將予以開罰;另一方面,正如智利大使Jorge Heine所述,美國駐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使節過分地談論中國,而中國駐拉美使節則均在談論貿易和投資。該文件理解,如果美國希望拉美地區與中國減少經濟往來,它必須提供一些回報。因此,美國國會於2018年批准《建築法》(Build Act),以成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CFDI)」。該法案尋求將私人投資引向拉美地區在內的90個發展中國家,惟該法是否夠格迎接挑戰,仍有待觀察。

A:依據 CNBC本(30)日報導,紐約市9月30日重新開放餐廳室內用餐,並規定僅能維持25%顧客數量,惟許多民眾仍擔心室內用餐是否安全。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主任Scott Gottlieb 認為,安全與否取決於餐廳的特別安全措施及餐廳環境,但超級傳播者的風險依舊存在。 有些紐約市的餐廳就室內用餐進行新的安全措施,例如:紐約市的聯合廣場餐飲集團(Union Square Hospitality Group)與紐約的生物特徵識別公司CLEAR合作,監控餐廳員工的健康狀況。CLEAR開發Health Pass應用程式,員工先上傳身分證明文件並自拍驗證,進入餐廳前,自拍驗證身分,再回答一系列健康調查,以及設立溫度檢查與員工訊息蒐集的檢查站,以確定員工可安全進入。該餐飲集團還與紐約的建築設計公司Rockwell Group合作,就餐廳擺設、顧客流量及員工移動方向等進行安全上的調整,並升級旗下餐廳的空氣過濾與淨化系統。 新冠疫情對全美餐飲業造成嚴重衝擊,尤其是紐約市,根據紐約時報估計,到8月近3千家永久關閉的小型企業中,多達1/3係酒吧與餐廳。全美餐飲業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預估,各州實行居家避疫命令後6個月,超過10萬間酒吧與餐廳永久關閉,本年度餐飲業損失約2,400億美元。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cnbc.com/2020/09/30/how-new-york-can-reopen-indoor-dining-safely-covid-dining-experts.html  

A:依據路透社本(30)日報導,中國正研擬啟動對Google進行反托拉斯調查,Google被指控利用Android行動作業系統優勢妨礙競爭。該指控係由華為去(2019)提出,現交由中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審查。 該調查是否啟動將受到美中關係之影響,先前美國川普總統以國安為由,對中國企業採取一系列行動,例如: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要求字節跳動出售美國TikTok業務等。中國並將參考歐盟及印度作法,進行反托拉斯法修改,包括提高罰款上限,針對企業全球營收而不是當地收入來徵收罰款,以及擴大企業對市場控制的評量標準等。 該調查還可能包括指控Google的市場地位造成華為等中國公司巨大傷害,係因美國禁止華為新手機安裝Google行動服務,華為沒有Android系統支持而導致信心及營收下降,無法達到預期收入目標。華為本月宣布計劃明(2021)年新智慧手機採用自行開發的Harmony作業系統。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google-china-huawei-tech-exclusive/exclusive-china-preparing-an-antitrust-investigation-into-google-sources-idUSKBN26L1OH

A:日期:9月30日 資料來源:彭博社 美國汽車製造業今年四月受疫情重創,汽車銷售量創歷史新低860萬輛。日前因車貸便宜加上消費者在疫情爆發後對汽車需求大增,第三季汽車銷售量預估將強力反彈。市研公司J.D. Power指出9月份汽車零售銷售量(不包租車公司的車隊銷售和配送車輛)預估將達1,157,800輛,比去年同期增加3.4%。9月份汽車總銷售量預估達1,288,100輛,比去年同期減少7.5%,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可達1,570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160萬輛。 儘管汽車交易量下降,但是汽車交易價格卻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對卡車和SUV需求大增拉高汽車交易價格。 9月汽車平均交易價格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35,655美元,其中卡車和SUV佔9月汽車零售總額76%,去年同期為72%。 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推高二手車價格,讓新車更具有吸引力,然汽車工廠先前因受疫情影響關廠造成汽車庫存量減少,可能仍影響今年未來幾個月的銷售量,研究公司Cox Automotive就指出卡車將供不應求。 目前汽車產業中尚未恢復至疫情前銷售水平為車隊銷售,因商務旅行減少,租車公司如Hertz、Avis宣告破產導致購買量下降,9月份車隊銷售量預估將比去年同期減少28%,影響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等製造商的銷售。

A:日期:9月30日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美國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藥廠 9月20日表示,該公司研發的新冠肺炎抗藥臨床試驗數據初步顯示能降低患者體內的病毒含量並減輕病症,幫助治療尚未入院的早期新冠肺炎患者。該公司表示已和監管機構討論試驗結果,且有望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許可。 Regeneron的REGN-COV2新冠肺炎抗藥是模仿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天然抗體來抵抗病毒的「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該藥在治療尚未產生有效免疫反應的患者時最為有效。Regeneron將藥物測試在非住院患者的抗病毒抗體來衡量免疫反應,接受最高劑量組患者緩解症狀平均時間為8天,最低劑量組患者為6天,接受安慰劑組的患者為13天。 現今僅有少數藥物被證明能夠有效對抗新冠肺炎,且僅限於對已住院的患者有效。除Regeneron的實驗性藥物REGN-COV2,另一抗體藥研發商禮來(Eli Lilly)稍早數據也顯示其研發的「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療法能降低病毒含量,減少患者的住院需求。

A:據報導,加州今(29)日有十幾個郡又朝重啟經濟邁進一步,但南加州所有地區皆未獲允許調整疫情等級。 每調整一個層級,便代表可重啟部分經濟活動。加州中北部目前Butte、Contra Costa、Fresno、Sacramento、San Joaquin、Santa Barbara及Yolo等郡已從第一級(紫色),下降至第二級(紅色),顯示新冠疫情自「廣泛傳播」,縮減至「大量傳播」;另Amador、Calaveras與舊金山則自第二級降至第三級(橙色),代表疫情為「中等傳播」風險。 加州州長Gavin Newsom表示,南加州的傳播率略高於北加州灣區。上週洛杉磯郡的疫情一直在第一級和第二級徘徊,即使在勞動節假期後,確診病例並沒有爆增,但社區傳播率仍在上升中。 最近重新開放校園的橘郡,因確診案例輕微上升,使得該郡只得停在第二級;而目前處在第二級的聖地牙哥,則在退回第一級的邊緣。 新聞來源

A: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位於土耳其中部康雅(Konya)省的Karapinar電廠人員表示,該占地2千萬平方米(2.1億平方英尺)之太陽能電廠,已部分運轉生產電力。Kalyon控股能源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Murtaza Ata向Demiroren新聞社(DHA)表示,目前可發電能量為4百萬瓦,電力已在由10,300片太陽能面板設置地區開始進行發電。電廠的整個計畫預定於2023年完工,此為在單一區塊土地興建之全球最大電廠,也是土國第一個太陽能再生能源區(YEKA)標案的一部分。 Kalyon控股與南韓Hanwha Q-Cells財團合作於2017年3月以每度電0.0699美元價格贏得太陽能電廠(Solar Power Plant,SPP)計畫之標案,此即為Karapinar再生能源資源區計畫,然而Hanwha退出此計畫,並且在整廠合約到期後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加入營造廠房設施,以及繼續提供額外2年技術協助。 A董事表示,當電廠完工後將生產26億千瓦小時的電力,此將符合250萬人的用電需求。目前該廠已安裝10,200片面板並以此發電,全部完工將使用350萬片面板。每月預計將安裝約104,000片太陽能面板。A董事強調,Karapinar太陽能電廠將是全球最大位於單一廠址之太陽能廠,75%用於生產太陽能板的原物料將為土國國內生產。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29/30  PolandIn,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於9月29日週二宣布實施新的抗疫限制措施,以減緩SARS-CoV-2冠狀病毒及由該病毒引起的COVID-19疾病的傳播,包括將在「紅色」區域,維持最多50人參加聚會的限制;在「黃色」及「綠色」區域,可參加聚會人數分別為75人和100人;而「綠色」區域的婚禮人數限制只能100人,而不是之前規定的150人;另在「紅色」區域將施行一個全新的限制,餐館、酒吧、酒館及其他美食場所只能營業至晚上10點;在「紅色」及「黃色」區域的人民不只在戶內,在戶外將必須遮蓋口鼻。   N部長還宣布,在本週末,政府將制定一項法令,包括有關感染或懷疑感染COVID-19的患者的防疫程序。此外,該部將提出一項對抗大流行的新戰略。他宣布,診斷為陽性的患者將不會立即被送到傳染病醫院,而是直接送到第一位聯繫的醫生(first –contact doctor)。這種修改涉及當患者知道自己的測試結果為陽性的時,該名患者將送回第一位聯繫的醫生照顧。如果患者因原本可送往一級醫院而進行測試,則患者將送回在COVID一級醫院工作的醫生照顧。這將是由第一位聯繫的醫生來評估患者的病情。這些醫生首先透過分析症狀來分析病患的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這是無症狀病例(symptoms-free)或症狀少的病例,醫生可能會決定隔離患者,如果沒有任何症狀(no symptoms),患者將被居家隔離,並由第一位聯繫的醫生來照顧。這意味著有關隔離的決定不僅將由傳染病專家,而且還將由所有醫生來決定。N部長保證稱,該部已經為此做好準備,政府已將此授權制度授予所有醫生。N部長還表示,政府亦考慮在不同地區分派檢測的條件。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29/30  IAR,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9月28日週一在華沙向記者表示,儘管在全球大流行中經濟放緩,波蘭仍將從明年開始免除更多公司的所得稅,如果公司將其利潤再進行投資。政府將提高所謂的愛沙尼亞企業所得稅制度的門檻,以涵蓋年銷售額不超過1億波幣(2200萬歐元,2500萬美元)的公司。   根據最初的計畫,如果銷售額低於5,000萬波幣的公司保留其盈餘並再進行投資而不是支付股息,則將可免徵公司所得稅(CIT)。此擴大資格的計畫將有助於在技術先進領域創造數以萬計的新工作。波蘭將於明年1月份導入此新的CIT規定。波蘭在去年年初將中小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從15%降低至9%。

A:為因應本年度疫情,法國政府已撥出4,600億歐元資金,爰財經部日前揭露之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係以9月初宣布之1,000億歐元對法國企業紓困經濟計畫為主軸,冀望於2022年恢復到疫情前之經濟水準。 前述2年期1,000億歐元預算之三分之一,主要將用於優化企業競爭力及促進法國再工業化發展,其中100億歐元已用於支撐青年就業,另政府宣布將減免相當於100億歐元之企業製造稅。針對加速法國生態環境轉型,則匡列300億歐元,作為房屋之環保改建補助及綠化公眾交通用途。另350億歐元將用於支援法國勞動人口之就業及培訓。 政府表示,期盼本年已下滑10%之GDP產值,可藉紓困計畫於明年回升至8%。惟如今疫情再度延燒,以及疫苗尚未研發成功之情況下,勢將嚴重影響法國企業投資決策及民眾消費力,經濟恐無法如期回溫。 基本上,明年預算將維持疫情前所訂定之措施,如削減居住及企業稅及調高國防、內政、教育及司法部預算。其中,司法預算調高最多,共8%,相當於6億歐元,達82億歐元。 法國擬將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由本年預估之10.2%降至6.7%,故經濟復甦將是2021至2022年之優先工作。政府已保證將不從增稅提高收入著手,而是透過裁減公務人員、提取社會住宅機構 「Action logement 」13億歐元、新增共15億歐元之醫療保險新冠肺炎附加費等措施,以彌補法國財政資源。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09)年9月29日報導,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預測新冠疫情恐對奧國就業市場造成嚴重且深遠影響。 Wifo所長Christoph Badelt表示,新冠疫情導致奧國失業率創下二戰以來最高峰,雖然就業市場曾一度隨著奧國疫情減緩而略有回溫,惟分析統計數據顯示,長期失業人數迅速增加,若此種現象再延數月,恐形成難以逆轉之結構性失業。 B所長指出,奧國政府迄今採取之紓困措施或可延遲部分企業破產,惟後疫情時代恐將出現企業破產潮,進而導致失業率再創新高。依據奧地利就業服務中心(AMS)公布之最新統計數據,9月中旬奧國登記失業人數約403,400人,較2019年同期增加75,000人。

A: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Total Slovenia News」本(109)年9月30日報導,斯國國會於29日通過零售法修正案,正式禁止商店於週日暨國定假日營業,該修法將在斯國「官方公報」(Official Gazette of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公布15日後生效(網址:https://www.uradni-list.si/) 上述修法明定不受禁令限制之商家為:設於加油站、機場、港區、邊境檢查站、醫院、火車及巴士站之小型商店(商場面積200平方公尺以下),另由業主親自服務客戶之小型商店亦不受限制,惟其雇員僅限假日打工之學生或退休人員。 斯國曾於本年3月至7月期間,因防疫理由實施商店週日禁止營業之臨時性行政命令,而此次由斯國反對黨提案並經國會多數通過之零售法修正案係永久性法令。 斯國政府及斯國工商總會對該修正案持反對意見。斯國經濟部認為零售業係支持斯國經濟重要支柱之一,若週日禁止營業令成為常態,恐對就業市場、零售供應商及旅遊業造成不良影響。 斯國工商總會亦強烈反對週日禁止營業令,並質疑該法將造成零售業大量裁員。該會表示,不排除就該法合法性向斯國憲法法院提出釋憲。  

A: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Total Slovenia News」本(109)年9月30日報導,斯國政府於29日舉行之「亞德里亞航空」(Adria Airways)公司品牌標售案再次流標。雖然此次底標價已自第一次標售之100,000歐元降至50,000歐元,仍無人問津。 亞德里亞航空係斯國唯一本國籍航空,自2019年9月宣布破產迄今,雖經破產管理公司多方努力,卻始終未能順利重整該航空。媒體報導曾有多家投資者擬收購亞德里亞航空,如: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及某中資集團等,惟談判未成即發生新冠疫情,在全球旅遊業一片蕭條中,各航空集團團自顧不暇,遑論擴張業務。 媒體報導,亞德里亞航空宣布破產時之債務高達8,700萬歐元。其破產管理公司已標售該航空之飛機、備存零件、宿舍、機組人員制服、餐廳、模型贈品等資產。另近期亦分別以45,000歐元及7,500歐元標售出阿德里亞航空運營商證書(AOC)及飛行學校。  

A:資料來源: 瑞典廣播電台(Sverige Radio)      雖然感染人數增加,鄰國包括芬蘭、瑞典都縮緊防疫管制措施,但挪威總理Erna Solberg今(9月30)日在記者會宣布,將放寬防疫措施,包括戶外活動容許600人的聚會。   Solberg總理表示,挪威政府並未完全放寬管制,而是進入COVID-19疫情防疫管控策略的更新階段。除了將放寬20歲以上挪威居民參與運動活動,同時解除午夜後供酒的禁令,允許戶外活動可聚集達600 人,運動場觀眾席座位的管制也從1公尺距離降低到兩人間必須隔一個空位。Solberg總理指出,該等放寬管制措施不包括出現群聚感染的地區。   雖然挪威在夏季後,發生數起地方性群聚感染事件,國家級的管制仍決定放寬,Solberg總理要求各地市政當局對疫情負起責任。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電網公司(Svenska Kraftnät)針對近年出現電力不均的問題,決定在未來20年內投資750億瑞典克朗解決北電南送問題。瑞典北部因為豐沛的水力發電,電力供應不虞匱乏,加上近期風力發電擴大建置,以及南部核電站的關閉,造成南北供電不均的現象。   該公司計劃主要作法為從瑞典中部偏北的Sollefteå至Mälardalen建造四條電力網路延伸到瑞典中部的Västerås 和Uppsala以及瑞典南部的Karlstad和Hallsberg,總長200公里,投資成本為80億瑞典克朗。Svenska Kraftnät為籌集建設資金,將提高家庭用電費,將750億瑞典克朗轉換為電費每千瓦小時提高0.01~0.015瑞典克朗,相當於一年用電量20,000 kWh 的家庭用戶,每年電費增加200至300瑞典克朗。   現有電力網路系統係屬50年前的基礎設施,因此Svenska Kraftnät未能及早加強建設頗受下游電力公司的批評。Svenska Kraftnät執行長Lotta Medelius-Bredhe表示,其供電系統主要為水力發電和核電而設計,並未納入不穩定的風力發電,而近年來瑞典北部的風力發電廠擴增速度超出預期,因此未能及時改善系統處理北部生產過剩的電力。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雖然瑞典電網公司(Svenska Kraftnät)已經針對南北電力不均,決定在未來20年內投資750億瑞典克朗改善電力網路基礎建設,但瑞典北部豐沛的水力發電及風力發電的擴建,未來仍可能未能南送,主要原因為數個重要製造業的發展。 設於Skellefteå的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和設於Luleå的零化石燃料鋼鐵生產HYBRIT工廠,以及目前數個正在測試的節能鐵砂採礦試驗,在未來均需要大量電力,因此瑞典中南部可能無法享受到現有生產過剩的電力。 Svenska Kraftnät提出警告,瑞典對於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能源儲備規劃缺乏應變計畫,未來可能因為天氣條件的不可預測性、基礎設施發展不足,以及技術失誤等綜合原因,而導致能源短缺。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de) 文號:1094090038號   電動自行車(E-Bike)在德國變得越來越流行。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今年年初計有430萬戶家庭,或約11%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電動自行車。而在2015年年初,德國僅有150萬家庭擁有電動自行車,這意味著過去五年中,德國至少擁有一輛電動自行車的家庭數量幾乎增加兩倍。   此外,電動自行車深受老年人歡迎,以年齡介於65至69歲間的家庭擁有電動自行車的比例16%最高,至年齡介於45至55歲間的家庭擁有電動自行車的比例為9%。   在擁有電動自行車的家庭中,將近三分之二家庭至少擁有一輛,近三分之一家庭擁有兩輛,而擁有三輛或更多電動自行車的家庭占比則為1.3%。   今年年初,德國共計有2,990萬戶家庭,即79%的家庭,擁有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多年來一直在推動自行車行業發展,有時銷售增長率甚至達到兩位數。值此自行車產業大受新冠疫情危機影響之際,電動自行車銷售再攀新高。根據兩輪車行業公會(ZIV)最新公布,2020年上半年銷售額較前一年同期成長15%以上。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