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美國前白宮經濟顧問Todd Buchholz本(9)月24日參加印度Axis Bank舉辦之研討會時表示,印度在地緣政治上是美國重要的夥伴,但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不論誰當選美國總統,美、印兩國在未來四年間都不太可能簽署FTA,雖然現任總統川普及其競爭對手拜登(Joe Biden)都對印度表達善意,但都面臨壓力難以推動這項影響深遠的協議。 本(9)月初印度商工部長Piyush Goyal曾表示,在美、印貿易協商中印度已提出非常優渥及均衡的條件,印方隨時可簽署。B顧問表示,雖然川普總統本(2020)年2月曾訪問印度並與莫迪總理維持良好關係,但簽署這項協議將引起美國農民的反彈,因為兩國農民薪資水準差異太大,至於拜登亦面臨民主黨陣營內左派支持者的壓力,這些支持者要求印度作出更多改革,包括提高工資水準、改善工作環境、縮短工時等,這些對印度這樣的開發中國家而言是很難做到的,即使拜登目前在民調中領先川普,且向來支持多邊主義及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但面對利益團體的壓力勢必會影響其決策。 B顧問曾在共和黨老布希總統(George H W Bush)任內擔任白宮經濟政策主任,渠表示向來不相信民調,認為川普總統未來會將選情導向有利自己,尤其總統辯論尚未舉行。B顧問並提出警告,假如拜登贏得普選票但卻在選舉人票落敗,將有可能導致民主黨支持者走上街頭抗議。
A:根據「Rabota.ru」民調,疫情期間,俄羅斯大多數居民(63%)獲得正式薪資,惟十分之一受訪者薪資轉為轉「灰色」(未如實申報)。 63%的受訪者指出,公司繼續正式支付薪水。同時12%受訪者表示,雇主建議改用「灰色」方案,其中2%受訪者拒絕,而2%受訪者同意,而8%受訪者指出雇主並未事先徵求其同意。24%的受訪者表示,疫情前,他們已獲得「非官方」收入。 另36%的受訪者表示,薪資支付疫情期間被推遲,僅12%受訪者指出,薪資按時支付。 此調查於2020年9月在俄羅斯各地區進行,受訪者包括4.3萬名18歲以上在俄居民。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5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48293
A:根據土耳其能源監管機構報告,土耳其2020年7月自俄羅斯天然氣購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8.4%。 今年6月土耳其自俄進口8.43億立方公尺天然氣來自俄羅斯,而在2019年7月進口量達11.78億立方米。 亞塞拜然為對土天然氣供應領導者,土耳其自亞塞拜然購買天然氣燃料數量增長21.5%:10.93億立方米。2020年7月為8.99億立方公尺。 伊朗對土耳其天然氣供應也增加9.5%;2020年7月供應量為6.64億立方公尺。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5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48375
A:據俄羅斯工業貿易部聲明,俄國企業完全滿足國內醫療口罩需求,日產量達900萬片,且產能可使產量再倍增。 現時平均每日生產約900萬個口罩。醫療口罩產能僅為最大產能之50%,意即俄羅斯製造商可以完全滿足提升之需求。 該部指出,位於布良斯克州的工廠每日生產約200萬個口罩,該工廠日產量可達400萬醫療口罩,且使用國內原材料進行全週期生產。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5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48579
A:根據俄羅斯戰略倡議機構(ASI)和國際諮詢公司KPMG聯合研究,並對148家大型俄羅斯企業進行調查,超過30%的大型俄羅斯公司準備在創新項目上投資高達100億盧布,相關資金用於創新和數位轉型。 研究表明,大型俄羅斯公司已走上創新和數位轉型之道,大多數不僅意識到創新之積極影響,且積極投資相關項目。因此,超過30%的大型俄羅斯公司已準備分配每年5到100億盧布,還有10%-超過100億盧布。值得注意的是,75%的公司正致力創新以穩固企業當前地位,較成熟的公司則將精力集中於取得市場領先地位。 約15%公司指出,機器人技術對經濟影響最大,而12%則認為是IoT,智慧機械以及3D列印及製造則為10%。9%受訪者指出,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駕駛飛機,量子技術和數字映射(Digital twin)為具有最大經濟效益之數位技術,雲端計算和智慧控制系統各佔7%,聊天機器人佔5%。僅1%受訪者提到VR / AR技術、區塊鏈、大數據和AI。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5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49033
A:依據俄羅斯國家採購網站資訊,莫斯科交通管理中心正辦理中聯邦地區的汽車追踪設備國家採購案,合約金額超過2.19億盧布。 該採購文案中提及,設備交付計劃於2020年12月25日之前完成。最初最高合約金額為2.145億盧布,提交參加電子採購申請的截止日期和時間:2020年10月2日。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5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49121 (https://zakupki.gov.ru/epz/order/notice/ea44/view/common-info.html?regNumber=0173200001420001126&backUrl=1f12b7e1-4eef-4196-8a1a-f03a31ec36d6#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報導,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公布資料顯示,西班牙本(2020)年第2季經濟成長為-17.8%,跌幅雖略低於原預估之18.5%,仍創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衰退幅度最大之紀錄。西班牙第2季經濟衰退主要係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政府發布國家警戒狀態(Estado de Alarma),導致多數經濟活動均停擺。西班牙為歐盟受疫情嚴重影響國家之一,政府採取較其他國家更嚴格之限制措施,且疫情主要衝擊之產業包括觀光業、旅館業、休閒業、交通業等,均係西班牙經濟成長之主要動能,導致經濟嚴重衰退。 INE資料指出,第2季家庭消費需求大幅下滑20.4%,跌幅為前所未見;行政部門消費在第1季與第2季分別增加1.8%及0.3%,投資亦減少22.1%。就產業而言,製造業衰退22.5%,建築業衰退21.9%,商業、交通及旅館業衰退39.6%,專業技術行業衰退24.2%,休閒活動業衰退31.6%;另公共行政、教育及醫療衛生亦下跌0.5%;農業及金融業則分別成長3.9%及0.9%。 依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數據,歐洲各國2020年第2季與第1季比較,僅英國(-20.4%)經濟衰退情況較西班牙嚴重;而德國(-11.3%)、法國(-13.8%)、義大利(-12.8%)、葡萄牙(-13.9%)、希臘(-14.0%)、荷蘭(-8.5%)、奧地利(-10.4%)、丹麥(-6.9%)、瑞典(-8.3%)、愛爾蘭(-6.1%)及波蘭(-8.9%)等歐盟國家之經濟衰退情形,則均較西班牙和緩。惟倘以2020年第2季與2019年同期比較,則西班牙經濟衰退至-22.1%,仍較英國之-21.7%嚴重。
A: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統計數據顯示,馬國2020年上半年服務業投資額為286億馬幣(約合66.82億美元);其中國內投資金額為270億馬幣(占服務業總投資額94.4%);外資投資金額則為16億馬幣(占服務業總投資額5.6%)。2019年服務業已崛起成為馬國經濟主要成長動力來源,占該國GDP 57.7%。 2020年上半年服務業投資件數為1,316件,創造1萬114個就業機會;房地產為服務業最大吸引資金領域,投資額達122億馬幣,占總投資額之42.66%,其他依序為能源(94億馬幣)、支援服務(24億馬幣)、金融服務(18億馬幣)、電信(13億馬幣)、酒店與旅遊業(5.28億馬幣)、全球營運中心(8,880萬馬幣)及教育服務(3,960萬馬幣)等。 由於馬國地理位置適中,擁有多元種族之優勢、優惠獎勵與專才聘僱政策,帶來大量商機,成功吸引跨國企業前來投資服務業,包括設立區域辦事處及營運中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委託全球市場研究公司Ipsos於本(2020)年5月針對馬來西亞巴生谷(Klang Valley)的500位居民所作之調查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約三分之一的馬國受訪者對自己未來的財務狀況感到焦慮,當中6%受訪者坦言無法應付財務負擔。 Ipsos公司係透過智慧手機、電腦或平板電腦收集前述資料。 該調查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馬國受訪者重新策劃財務安排,約51%受訪者對購買醫療保險的意願提高;其他依次為嚴重疾病保險(44%)及人壽保險/伊斯蘭家庭保險(37%)。為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健康危機,他們需更快捷的索賠流程(64%)以及更具彈性的合約條件(59%)。與其他受調查的東南亞國家(印尼、泰國及越南)相較,馬國民眾更覺得所投保的保險與伊斯蘭保險較完善及提供保障,比率高達35%,只有9%受訪者不覺得自己獲得保障。在上述接受調查的4個東南亞國家中,馬國民眾最憂慮索賠被拒及保費增加。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傳統再保險及伊斯蘭再保險公司認為,新冠疫情無疑持續給馬國家庭帶來巨大壓力,但在前述4個受訪東南亞國家中,馬國民眾最不積極搜尋或購買新保單。 這顯示馬國消費者認為該疫情受到控制,因而對新保險及伊斯蘭保險需求相對較其他三個東南亞國家為低。 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許多馬國民眾在後疫情時代更有可能透過網上購買保險及伊斯蘭保險,但高達35%的馬國消費者仍傾向尋求與保險代理洽談,其比例在東南亞居冠。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馬國本(2020)年8月份貿易總額為1,450.59億馬幣(約合348億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下跌4.6%;出口額為791.43馬幣,較上年同期下跌2.9%,亦較市場預期成長4.9%遜色,亦較上(7)月下跌14.5%;進口額659.15億馬幣,較上年同期下跌6.5%;貿易順差132.28億馬幣,則較上年同期成長19.7%。 2020年8月份出口,電子與電機產品仍為馬國主要出口項目,金額達319.33億馬幣,占該國總出口額之40.35%,較2019年同期成長7.6%。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棕油產品(40.98億馬幣,成長0.4%)、橡膠製品(37.36億馬幣,成長66.8%)、化學與化工產品(36.52億馬幣,下跌23.4%)及光學與科學儀器(35.7億馬幣,成長28.6%)。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中國大陸(140億馬幣,成長20.9%)、新加坡(110億馬幣,成長0.8%)及美國(94.55億馬幣,成長13.6%);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的產品為電子與電機產品(11億馬幣,成長29.5%)、鋼鐵產品(9.48億馬幣,成長488.1%)、光學與科學儀器(3億馬幣,成長84%),惟化學與化工產品(4.99億馬幣,下跌34.7%);對新加坡出口成長的產品為電子與電機產品(5.54億馬幣,成長11.3%)及機械配備(2.66億馬幣);對美國出口成長的產品為橡膠製品、木材產品、光學與科學儀器及機械設備產品。 馬國2020年8月份進口額達659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下跌6.5%;資本財(capital goods)進口占總進口額之10.3%,下跌15.5%至68.1億馬幣,主因資本財(交通設備除外)下跌9%(6.78億馬幣)。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占總進口額之55.9%,下跌5.6%至368.6億馬幣,下跌的主要項目為加工工業用品(下跌15.1%,24億馬幣)、初級燃油和潤滑油(下跌33.9%,8.36億馬幣)及交通配備零組件(下跌27.1%,7.28億馬幣)。消費品(consumption goods)進口占總進口額之9.7%(63.9億馬幣,上漲2.9%),其中成長的主要項目為耐久性商品(10億馬幣,成長37.7%)。主要進口國為中國大陸(137億馬幣,下跌8.5%)及新加坡(64億馬幣,下跌10.9%);自中國大陸主要進口產品為電子與電機產品(5.74億馬幣,下跌9.5%)、化學與化工產品(1.56億馬幣,下跌13.2%)及金屬製品(1.55億馬幣,下跌15.8%)。自新加坡主要進口產品為精煉石油產品(6.88億馬幣,下跌36.4%)及交通設備(3.33億馬幣,下跌91.6%)。 2020年8月,與自由貿易協定(FTA)夥伴的貿易占馬國貿易總額65.3%(947.7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下跌5.5%;其中對FTA夥伴的出口額為533億馬幣,下跌1.7%;進口額為414.7億馬幣,下跌10%。對韓國出口成長1.5%(至28.3億馬幣);對土耳其出口成長6%(至5.76億馬幣,主要出口項目為電子與電機產品)。本年前7個月與FTA夥伴的貿易,占馬國貿易總額66.5%(7,570億馬幣),較上年同期下跌6.4%;其中對FTA夥伴的出口額為4,240億馬幣,下跌5.5%以及進口額為3,329.6億馬幣,則下跌7.5%。 根據前述統計資料,馬國2020年8月份,與臺灣貿易總額為75.06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成長3.7%;對臺灣出口金額為22.53億馬幣,下跌11.9%,臺灣居馬國第10大出口國;自臺灣進口金額為52.54億馬幣,成長12.2%,臺灣居馬國第4大進口來源國。 另根據我國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20年8月份,與馬國貿易總額為16.2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06%;對馬國出口金額為8.06億美元,下跌9.09%,馬國居臺灣第8大出口國;自馬國進口金額為8.2億美元,下跌13.86%,馬國居臺灣第6大進口來源國。 隸屬馬國中華總商會(ACCCIM)智庫「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oci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表示,8月出口下挫2.9%,主因許多馬國貿易夥伴的復甦步伐與力度在疫情洗禮後晦暗不明,促使馬國出口顛簸不平,預期本年出口將萎縮5%。無論如何,馬國電子與電機產品出口顯現韌性,主要歸功新冠疫情下晶片與科技產品的需求攀升帶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旨揭報告指出,澳洲今年雨量充沛,一掃連續三年乾旱,如目前新南威爾斯州全境僅3%仍有旱象,與去年全州97.2%土地皆旱不可同日而語。ABARE預估今年農作物產量將強勁增長,惟因價格下跌,2020-21年度之總產值仍將維持在610億澳元左右。其中澳洲東岸農產品前景特別看好,但畜牧業及畜群重建耗時,未來可能拖累獲利。另預期農業總產量將不因新冠防疫限制及部分生產設施關閉而下降,但園藝業在2020-21下半年度,則存在下滑風險。 受到商品價格下跌、畜產品出口減少及穀物庫存仍需恢復等因素影響,預估澳洲2020-21年度農業出口額將降至435億澳元,下滑10%。自ABARE發布6月份第2季報告以來,全球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普遍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急劇萎縮,全球經濟前景持續惡化,預估幾乎所有澳洲農產品出口價格均將下跌。另未來幾年全球失業率可能居高不下,消費者可支配所得大幅降低,將減少對高價農產品如羊毛之需求。預估澳洲10大出口農產品價格下滑程度分別為牛肉減5%、小麥減21%、羊肉減8%、葡萄酒減8%、大麥減21%、羊毛減25%、食用糖減11%、油菜籽減12%及活羊減7%,活牛價格則持平。 報告續指出,中國養豬業受非洲豬瘟影響,飼養數量減少,進口需求增加,儘管疫情造成消費降溫,但肉品價格仍將接近歷史高點。另全球貿易緊張情勢加劇,且疫情爆發凸顯供應鏈過度集中之問題,尤其中國近來對澳洲大麥及葡萄酒祭出反傾銷及平衡稅措施,均使農業風險增高。惟世界穀物庫存豐富,預估小麥及稻米庫存均將創歷史新高,另全球玉米、小麥及大豆出口量亦創新紀錄,但受新冠疫情影響需求,預估2020-21年度,全球農產品價格幾乎不會大幅上漲。 ABARE季報進一步資訊請參閱https://www.agriculture.gov.au/abares/research-topics/agricultural-outlook/agriculture-overview.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29日 法國服裝零售商Camaieu因在大流行期間長期問題擴大,已在斯洛伐克申請破產。 Camaieu正在離開包括捷克在內的大多數國外市場。 Camaieu在斯洛伐克的15家分店的虧損增加兩倍,達310萬歐元,2019年該公司銷售額減少31%,達380萬歐元;自2009年以來,已虧損510萬歐元。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29日 斯洛伐克零售商Terno於Ivanka pri Dunaji開設一新物流中心,面積達6,000平方公尺,將現有倉庫容量擴大一半。 Terno擁有115家分店,另有24家Kraj超市。 2019年Terno公司虧損減少8%,達1,050萬歐元,銷售額停滯達1億3,950萬歐元。 由於有了新的倉庫,可能開始會在網站銷售食品;未來幾年,該公司目標為擴展至Bratislava以外地區,並增加斯洛伐克東部的物流能力。
A:根據休士頓紀事報9月29日報導,川普總統下令禁止在佛羅里達、喬治亞、北卡羅納及南卡羅納州離岸地區開發任何能源計畫,受影響產業包含傳統石油鑽探工程及再生能源(離岸風電)業。此禁令將自2022年7月1日生效至2032年6月30日解除。發布禁令主因是避免能源開發造成當地環境影響。 現有的離岸租約並未受到影響,但恐會阻礙離岸風電的發展,並使風電廠商卻步。 此一命令受到石油探鑽公司及風電業者的批評。美國國家海洋產業協會會長 Erik Milito 表示,這項命令將影響上萬個工作機會及數億美元的投資,也會阻礙美國新能源的發展。 目前在美國東岸活耀的離岸風電廠商包括Avangrid, Mayflower Wind Energy, Equinor Wind 與Vineyard Wind.
A:總部位於達拉斯的Alto 共乘服務將於10月1日在休士頓啟用。預計將在休士頓雇用40名全職員工。 Alto 公司在2018年獲得1450萬美元的資金後在達拉斯推出。公司創始人Will Coleman 表示 Alto 與競爭者最大的不同是全職員工,所以可以提供更安全及穩定的服務。Alto 公司也非常注重衛生安全,所有員工皆有5星級的安全駕駛評分,因應疫情的關係,車上也附有空氣濾清器及玻璃屏障,每次服務後均會進行深度清潔與消毒。 共享汽車近年在美國十分熱門,不過新冠疫情重創共享汽車市場。今年2及3月Alto 減少90%的乘客量,今年第二季,Lyft 及Uber 分別與去年同期減少了61%及29%的營業額。不過近期景氣有回升的現象。 Alto採會員制,會費每年99元或是美元12.95美元,乘客可控制車上音樂、溫度以及使用請勿打擾功能。因應疫情乘客量遽減的現象,Alto 在今年三月附加餐點外賣及代購物等服務。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29日 斯洛伐克混凝土製造商 RBR betón目標為Žarnovica工廠的年產能提高一倍,達9萬5,000公噸。 2019年RBR betón的淨利提高10%,達50萬歐元;銷售額增加60%,達1,710萬歐元。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29日 斯洛伐克旅館業者Best Hotel Properties警告稱將由4家旅館中裁員20%(80人),包括Brtislava的Grand Hotel River Park、Sheraton及 Crowne Plaza、Kosice的 Double Tree Hilton。 Bratislava及Kosice的觀光客數目減少80%到90%,缺少商務客戶,國家大流行援助不足以維持就業,銷售額減少80%。
A:加州州長紐森近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規定加州在15年內,即2035年前,完全禁售汽油車,此舉將使加州成為全美率先禁售汽油車的州;加州是全球反暖化運動中心,全美很多州及全球不少國家均會觀望加州反暖化的政策和成效,因此該項政策,已引起全美和全球的關注。 紐森認為,大量汽油車在公路上行駛,排出廢氣,使小孩患上氣喘病,導致更多野火;如要減慢氣候變遷,就不能不停用汽油車。 紐森的命令只是針對新生產和新售的汽油車,亦即在2035年時,不會再有汽油車出售;但已經出售的汽油車不會禁用,仍可繼續使用。 目前加州已有72萬6000輛電動車,居全美第一,但仍只占全加州汽車的5.1%。電動車價格較貴,因此,州和聯邦政府對電動車都有補助,可降低售價;另外,電動車價格也在降低,起價約3萬美元左右。本月22日 Tesla總裁馬斯克宣布,預計三年內將出售一款2.5萬元的電動車。由於電池成本不斷降低,電動車價格也會下降,業界估計,到2026年時電動車售價可與汽油車相同。 目前加州已有2.5萬個充電站,未來15年必須增設數十萬個,紐森的命令將有助推動充電站產業發展。另據專家估計,應付電動車的增加,加州必須增加發電量25%;加州日前受熱浪襲擊,供應系統受壓,已反映出加州必須多建發電廠。 由於美國川普政府的環保政策與若干地方州不盡相同,若川普勝選,該項命令可能遇到可否順利執行之挑戰。 新聞來源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30日 斯洛伐克商業銀行預測2020年斯國經濟將衰退7%(8月預測衰退7.6%),2021年成長5.8%(8月預測成長6.4%)。 預期2020年底失業率達7.3%(8月預測為8.2%);財政部預期2020年GDP衰退6.7%。
A:福特汽車(Ford)巴西分公司在BAHIA州工廠與公會達成自願解僱計劃(VDP)協議,將於本週開始為參加該計劃員工支付最高93,000巴幣(約1,860美元)之離職金,另該工廠自本(2020)年3月起對1.45萬名員工暫時中止僱用合約,期限將延至本年12月底,據工會稱,倘有必要期限可延長至2021年5月。 福特位聖保羅州工廠亦將採自願解僱計劃,預計削減共920名員工,參加該計劃員工將獲得年薪資75%、價值47,490巴幣(約合9,500美元)之汽車一輛,以及9,000巴幣(約合1,800美元)之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