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來源:哥倫比亞Portafolio財經日報電子版(2020.09.25)、哥國央行報告 依據哥倫比亞央行資料,哥國外債金額至2020年6月底達1,466億美元,相當哥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之49.7%,除因新冠(武漢)肺炎疫情使政府舉債增加外,哥幣對美元大幅貶值亦為以美元計價的外債金額攀升因素之一。 哥國外債在2000年初約350億美元,自2002年起迄今無論在Álvaro Uribe總統、Juan Manuel Santos總統及目前的Ivan Duque總統任內,哥國外債均持續呈成長趨勢,未見任何反轉跡象。 近期哥國外債持續攀升,造成哥國經濟穩定及財政安全性之不確定因素增加,進而可能對吸引外人投資出現負面影響,連帶影響國內生產及就業市場。對此,目前Duque總統有意藉由出售國營企業股權,推動國營企業私有化,並將出售股權取得之資金用於各項基礎建設及公共投資上,藉以提升經濟動能、創造就業及提高外資來哥投資之吸引力。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9月21日 斯洛伐克統計局表示,2019年斯洛伐克女性平均薪資為男性的80%,男性平均月薪為1,399歐元,而女性減少283歐元,為1,116歐元。 男性與女性收入最大差距在Trencin、Zilina及Bratislava三個省。 目前數據證實了斯洛伐克的工作報酬持續存在性別不平等,但長期而言,斯國的性別薪資差距正在縮小,差距由2008年的25.3%,縮小至2019年的20.2%。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21日 斯洛伐克家具製造商及零售商Decodom於大流行期間由1,170名員工中裁員280人,並計劃再裁減50人至100人。 Decodom已取得國家大流行協助90萬歐元;該公司每月銷售額由先前的600萬歐元,減少至470萬歐元。 Decodom已將分店數目由17家減為15家,將縮小賣場面積並專注於銷售廚房,該公司將尋找特許合作夥伴,在未來經營其廚房工作室。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9月23日 新冠疫情危機嚴重影響斯洛伐克公司營運,根據財務顧問公司Bisnode的資料,截至2020年9月7日,斯國有3,471家公司不復存在,而2019年同期為2,051家。 自2020年初以來,斯國公司結束營業或即將破產明顯增加,此亦顯著反映於面臨風險的員工數目。
A:寮國2020年第3季展望報告
A:印度商工部長Piyush Goyal於本(9)月23日出席G-20貿易暨投資部長會議時表示,印度對日本提出並已獲歐、美等支持之「值得信賴資料流通計畫( D.F.F.T.)」(註:此計畫係日本於2019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WEF)中提出)持保留立場。G部長並指出,許多開發中國家對此計畫立場不一,其國內在資料管理法規制度仍不夠健全,與先進國家存在巨大數位落差,預期需有充分時間以制定數位貿易及資料法規調整。渠續指出,資料係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之一,需確保維護資料取得的公平性。印度與其他許多開發中國家刻正制定資料保護及電子商務法規,現階段在目前的不完備的法律基礎下,D.F.F.T.計畫使資料無限制跨境傳輸,更進一步擴大與先進國家之數位落差;綜上,印度與部分G-20成員同持持保留立場,亦共同缺席去(2019)年6月於大阪召開推動本案之會議(Osaka Track) 。 上述日本提出D.F.F.T.計畫旨於呼籲各國使資料跨境自由流通,給予資料傳輸免除關稅待遇及不得要求資料在地化。印度對此持反對立場,尤其免徵關稅造成財政收入短收數十億美元;此外,資料在地化係印度既定政策,並積極促進括國企業在印度建立資料及數據中心及進行相關投資。 G部長續指出,在多邊貿易體系方面,印度強調公平、透明及均衡,改革必須維持核心價值及基本原則,包括不歧視(Non-discrimination)、包容性(Inclusiveness)、特殊及差別待遇(S&D),以共識決為基礎,印度支持「利雅德倡議(Riyadh Initiative)」提出的改革精神。WTO是會員主導的組織,G-20不應干預多邊貿易體系(註:上述D.F.F.T.計畫涉及WTO電子商務複邊協定議題),重心應放在改善現存的貿易不對等及失衡,服務業是經濟活動的重要驅動力,在許多國家服務業產值超過GDP一半,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但服務業在這次疫情中受到重創,是G-20未來的努力重點。
A:印度稅務情資署(Directorate of Revenue Intelligence, DRI)於本(9)月24日對外表示,已通知全國各海關加強查緝自中國大陸及南韓進口豬源化學原料藥,該等原料藥品於印度仍廣為使用。 上述原料藥尤其「膽汁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及「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該兩種化學藥品為豬源提煉之原料藥,於進口時常被偽報為雞或其他禽類源提煉。 DRI表示,由於新的病毒株G4EA H1N1已在中國大陸養豬場出現,該病毒有可在人類的呼吸系統複製,爰提出上述預警,並全面禁止進口。此外,本年7月初美國疾病管制局(CDC)針對G4EA H1N1進行流感風險評估,並與中國大陸衛生當局協調要求提供病毒樣本。本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印度衛生部於3月16日重申禁止CDCA及UDCA等醫療化學藥品進口,印度政府表示,有充分證據顯示該等化學藥品對人類及動物健康構成威脅需全面禁止進口。 此外,CDCA及UDCA可從豬、熊、雞、牛等動物提煉,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也是該兩項化學藥品的全球最大供應國,其主要作為活性藥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API),用以生產治療肝膽疾病藥品。
A: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FT)於本(9)月22日公告Public Notice No. 16/2015-2020,決定展延出口藥品之追蹤追溯系統(Track and Trace system for export of Pharmaceuticals and drug consignments),實施日期延至明(2021)年4月1日實施。該系統針對小規模產業( Small Scale Industries, SSI)及非小規模(Non-SSI)之製藥廠及出口商,要求其產品所有包裝包括第1級、第2級及第3級包裝都必須依國際標準印上條碼(Barcode),維持包裝母子關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以便於追蹤追溯藥品來源,打擊次級及偽劣藥品。 按藥品裝箱後集結出口,整批貨物包裝稱為母包裝(Parent),至於每箱個別產品包裝則稱為子包裝(Child),母包裝與子包裝產品序號一致構成母子關係。由於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影響,加上該系統技術上的複雜性,印度藥品業者要求政府延後實施該系統,先前印度政府已展延1次至本(2020)年10月1日實施,此次再度展延6個月至明年4月1日實施。
A: 儘管零售行業信心在今年第三季小幅回升,但基本業務狀況依然嚴峻,零售商已開始為生存而調整業務模式,並調整業務以適應惡劣的商業環境。這在Stellenbosch大學經濟研究局發布的最新零售貿易調查中得到了反映。 在2020年8月12日至31日期間,對700多家零售商店、批發商和汽車經銷商的代表進行了調查,以確定第三季的消費者信心。 在2020年第二季度,南非的零售貿易信心跌至11,至29年來最低點,因為大多數耐用和半耐用商品的零售商由於禁售而無法運營,並且在本季度的大部分時間裡無法產生任何收入。 調查報告稱,第三季零售商信心升至36,這表明不到四成的受訪者對經營狀況感到滿意。儘管第三季零售額收復一些失地,但仍遠低於去年第三季度的水平。 根據調查報告,信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放鬆了自第二季度的上次BER調查以來的封鎖限制,那次調查反映出所有類別的信心都處於創紀錄的低水平。第二季和第三季的商業環境不變的是,交易時間受到一定限制,遵守Covid-19衛生協議。這些持續增加了零售商的運營成本。 因此,報告指出,對700多家零售商店、批發商和汽車經銷商的整體第三季調查“只是反映出商業環境的變化,以及消費者支出是如何隨這些變化而調整的。”這反映某些零售商對自己再度交易能力的樂觀態度,而不是經營或宏觀經濟環境的根本轉變。 報告指出,鑑於本已黯淡的國內形勢,第三季整個零售行業的經營狀況惡化,而Covid-19引發的混亂又進一步加劇這種狀況。Statistics SA報告稱,4月份零售額創下歷史最大降幅,較2019年4月下降50.4%。在3月底開始的禁售之前,由於恐慌性搶購,3月份零售額增長了2.7%。根據Stats SA的數據,7月份零售額同比下降9%。在這個階段,零售額已經連續四個月下降,儘管逐步放鬆禁售限制。
A: 據南非商業科技網站9月23日報導 金融公司安聯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中表示,南非以人均淨金融資產8385美元(140200蘭特)在最富有的國家中排名第38位。報告強調,全球財富是在Covid-19爆發之前核算的。全球金融資產總額在2019年增長9.7%,是自2005年以來最強勁的增長。自金融危機以來,所有資產類別的增長速度都明顯高於長期平均水平。2019年改變多年來由新興市場主導的趨勢。成長最快的地區是北美和大洋洲,家庭金融資產總值分別創紀錄成長11.9%。安聯表示,新冠疫情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不平等,不僅會讓全球化倒退,而且還會擾亂教育和衛生服務,尤其是在低收入國家。如果更多的經濟體轉向國內,整個世界將變得更加貧窮。為此,該機構認為各國更需要進行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結構性改革,為更加包容的增長奠定基礎。
A: 南非政府網站23日以政府公報形式發布了國家綜合信息和通訊技術政策白皮書《南非國家數字及未來技術戰略》。 該文件由新聞和通訊部簽發,主要介紹南非資訊技術人才培養機制發展方向,對南非跟上科技革命潮流、創造就業、促進產業數位化發展、增強網絡安全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文件提出八個戰略發展方向,即加強數位技術基礎教育和設施建設、培養數位技術高層次人才、實現數位技術與產業相融,打造“產業4.0”模式、實現數位技術與社會相融,打造“社會4.0”模式、加強數位技術學術研究、加強社會宣傳、實現政府與各行業及勞工等多方協調、籌集數位技術發展資金等。關於如何實現上述戰略發展目標,文件亦提出具體方案和機制以便落實,為南非未來數位技術發展繪製美好藍圖。
A: 據南非商業科技網站9月25日報導 能源部公佈新的能源條例,允許電力公司Eskom從獨立發電商(IPPs)獲得超過11800兆瓦的電力。能源部表示決定允許Eskom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煤炭生產商來滿足這一需求,包括6800兆瓦來自可再生能源(風能和太陽能),3000兆瓦來自天然氣來源,1500兆瓦來自煤炭以及儲存513兆瓦。 新發電能力的電力將通過一個或多個招標程序採購,並在預定時間內盡快接入電網,電力必須向獨立的電力生產商購買。可再生能源部分預計在2022年至2024年完成,天然氣部分預計在2027年完成。該部門預估,至2030年,煤炭發電仍將佔南非能源結構的最大比例,約33400兆瓦,佔總發電能力的43%。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預計將攀升至約佔總裝機容量的1/3約26000兆瓦。其他能源包括天然氣(8%)、水電(6%)和核電(2%),這些仍包含在長期能源組合計劃內。
A:2020年9月23日阿富汗政府與美國國際開發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阿富汗本地(1家)以及印度與土耳其公司(各1 家)合作,以1.6億美元進行太陽能及風力發電計畫,在未來16個月可望為阿富汗增加110 兆瓦(megawatt)的電力供應,該等再生能源計畫開發地點包括首都喀布爾、Balkh以及Herat: 1.1座太陽光伏打發電站( photovoltaic station),預計可生產40兆瓦電力,開發地點位在阿國北方Balkh省,係前往中亞重要通道。 2.2座發電廠(包括1個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廠),發電量各為25兆瓦,將座落在西部Herat省,靠近伊朗Turkmenistan邊界。 3.1座浮動式太陽能發電站(floating solar power station),將建在喀布爾東邊的Naghlu壩上。 阿富汗財政部主管政策及開發官員Lima Khoram表示,該些開發案除有利能源產業外,其他各產業亦將因能源容易取得而受惠。 阿富汗當地發電商DABS發言人Wahidullah Tawhidi表示,阿國須增加能源供給以促進開發,該計畫將係阿富汗有史以來最大宗太陽能開發投資案。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阿富汗目前僅能自境內壩體發電400兆瓦,因此須自鄰國伊朗、塔吉克、烏茲別克以及土庫曼進口1,200兆瓦電力。
A:2020年9月25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符合下列條件者,可申請出國就醫: 自費出國就醫者:(1)取得醫療已開發國家醫院或特別中心(specialized center)的治療報告(obtaining an acceptance of treatment)。(2)根據健康部最新醫療報告,病人的疾病必須係沙國國內醫療無法處理,須至國外接受治療者。(3)須符合沙烏地最高醫療委員會(Saudi Supreme Medical Commission)核可的醫療情形。 國家公費支出轉介出國就醫者:取得皇室命令(royal order)或最高醫療委員會核發的決議,最多可有2位陪同人員。 健康部將檢視申請案件後,透過電子方式將通過核可者資料,送往領務局(General Directorate of Passports),以取得出國許可,所有申請案可在Absher電子平臺進行。 9月25日健康部公佈,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達33萬2,329人,當人新增472人(新增案例中41%係女性、超過65歲老年人佔4%、一般成年人佔84%);死亡人數累計4,625人,新增26人。 9月25日沙烏地透過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累計達627萬5,557人次,當日檢測量為3萬8,698人次。
A:2020年9月23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旅館及交通運輸Al-Habtoor集團(Al-Habtoor Group)董事長Khalaf Al-Habtoor與以色列高科技公司Mobileye創辦人Amnon Shashua簽署協議,將加強自駕車及無人駕駛汽車合作,並規畫讓自駕計程車(robo-taxis)於杜拜酋長國上路。 第1階段將由Al-Habtoor提供1,000輛汽油引擎(petrol-engine)汽車並安裝Mobileye科技;第2階段預計2022年初進行安全駕駛測試(trials with a human safety driver);第3階段為2022年底或2023年初。開始啟動智慧汽車(smart cars)。 Al-Habtoor與Mobileye在阿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前,已逐步建立夥伴關係,Al-Habtoor表示將在以色列首都成立辦公室。 Shashua創辦人表示,2023年將有自駕計程車在杜拜街頭出現,杜拜係全球先進城市之一,出現自駕車非常正常。Mobileye的科技提供適合Al-Habtoor車隊的地圖導讀、導航、交通及駕駛等相關資訊,Al-Habtoor則為政府及杜拜公部門運輸提供服務。 Al-Habtoor公司表示,自駕車計畫除有利以阿(阿聯)雙邊外,更可將技術推廣至鄰近甚至其他歐洲國家。 註:Mobileye公司在2017年以150億美元售給英特爾公司(Intel)。
A:2020年9月21日沙烏地宗教事務部(Ministry of Hajj and Umrah)部長Dr. Mohammed Saleh Benten表示,未來將分3個階段逐步開放副朝朝覲(Umrah): 第1階段:開放給居住在沙烏地境內公民及外籍人士,在正常情況下維持原本大清真寺30%的容納量(30% of the actual capacity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約6,000名朝覲者/日。 第2階段:容納量擴增至75%,包括1.5萬名朝覲者/日及4萬名膜拜者/日。 第3階段:開放境內、外穆斯林前往朝覲,容納量擴增至100%,約2萬名朝覲者及6萬名膜拜者/日。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報導指出,3階段開始實施日期分別為10月4日、10月18日以及11月1日。 第1階段預計10月4日開始實施,將在聖城週遭設置特別區域,每日有6個時段讓穆斯林進行副朝,每個時段為3小時,人數為1,000人。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另表示,沙烏地逐步放寬副朝限制,可減緩副朝公司/組織財政壓力。
A:2020年9月13日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宣佈,自9月15日起逐步恢復國際航班,且自2021年1月1日之後,才會完全解除陸海空運輸限制(切確解禁日期將於12月公佈)。 9月26日沙烏地領務局(General Directorate of Passports)宣佈,豁免COVID-19旅遊限制者,需至Absher電子平臺(Absher e-service platform)申請,並依據類別檢附下列資料: 政府官員、執行官方任務的公民及軍方人員:在其任務無法遠距執行且有完成期限無法展延者,須檢附官方證明文書、欲出國者姓名以及任務內容、外國執行任務地點與返國時程等。 人道案例的公民,包括與家人團聚及配偶/父母/小孩在外死亡者:(1)出國與家人團聚者,須檢附關係證明資料、外國居住證明以及小孩在國外就學地點,並由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或沙烏地在目的地國的代表機構驗證;(2)配偶/父母/小孩在國外死亡者,須繳交死亡及關係證明。 居住在沙烏地境外的公民及其眷屬:須證明在國外居住事實,同時須繳交有效期限內居留證及在過去3年內曾在目的地國居住至少6個月的證明。
A: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中央銀行表示,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央行提出500億迪拉姆(折合140億美元)流動性機制計畫,計有超過30萬名個人、約1萬家中小企業(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及超過1,500家私人公司受惠。 阿聯央行敦促國內各銀行,應加強反洗錢作為(increase anti-money laundering efforts),以確保金融秩序穩定。 阿聯央行預測,2020年阿聯經濟成長率將衰退5.2%,較前次預測值(-3.6%)更嚴重,除了貿易及旅遊業已經受到影響外,製造業亦因供應鏈干擾、出口機會受限及國內需求不振等因素而衰退。 9月24日阿聯表示,將開放7個酋長國的外國觀光簽證(目前僅杜拜酋長國自2020年7月起解除觀光限制)。 目前6個海灣阿拉伯國家已逐步解除宵禁及封鎖限制,惟仍對聚會及旅遊入境有諸多限制。海灣地區COVID-19確診人數超過80萬,死亡人數超過6,800人。
A: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報導,沙烏地貿易部(Ministry of Commerce)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蔓延期間,對穩定沙烏地經濟扮演重要角色,貿易部因應方式歸納如下: 企業部門(business sector):沙國政府部門透過延遲繳交商業執照費用(commercial certificates)等方式,減緩疫情對私部門衝擊;並推出不同交易方式,解決一般人無法至實體商店購物的困難。 消費者保護及產品可得性(consumer protec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products):貿易部在疫情期間共進行超過40萬次訪查,確保日常生活用品正常供應;貿易部發言人Abdulrahman Al-Hussain表示,貿易部並加強對市場、倉儲及大盤商的控制以確保價格穩定;並透過系統監控食物價格,有超過3萬人次因哄抬物價遭罰,貿易部亦增加服務中心員工人數,協助處理民眾陳情。 與政府其他單位合作(coordination with government authorities):貿易部與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及食品藥物署(Saudi Food and Drug Authority, SFDA)合作,確保洗手液及口罩的取得(超過2,500萬噸口罩及洗手液因無故哄抬價格遭沒收);與競爭力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Competition)合作,調查疫情期間價格剝削與獨占;與環境、水既農業局(Ministry of Environment, Water and Agriculture)合作,確保所有食物供應並鼓勵在地生產。 電子商務(e-commerce):與資通訊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合作,為船運與運送公司面臨的挑戰尋找解決方案。
A:2020年9月23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發言人Dr. Mohammed Al-Abd Al-Aly表示,沙烏地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迅速反應,使沙烏地在富比士(Forbes)全球前百大安全國家(Forbes ranking list of the 100 safest countries for COVID-19)中排名擠進前20。 沙烏地透過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累計超過600萬人次、全國設有937個電話服務中心(call center helpline)處理超過1,800萬件次諮詢,手機Tetamman診所及Takkad中心註冊人數至少400萬人次。 超過95%的案例檢測可在24小時內取得結果,其餘須要特別分析的檢測結果,最多可在48小時內取得。 9月23日沙烏地境內COVID-19累計病例達33萬1,359例,當日新增561例;死亡人數累計4,569例,當日新增2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