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推薦「國家技術與創新沙盒」(NTIS)時表示,該計畫為「國家經濟復甦計畫」下的一項措施,透過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技術、傳感測器技術及5G設施等新科技,加速經濟成長機會,也可解決過度依賴外勞、糧食保障風險、醫療以及網路不平等現象和數位設施差異等問題。透過前述計畫,初創公司、科技開發人員、研究員及創新者,可在沙盒(sandbox)或受控的環境中,執行創新專案。馬國政府將撥款1億馬幣(約合2,392萬美元),以推動先進技術專案的開發與商業化,尤其是那些最有可能推動關鍵領域如醫療保健、製造業、農業、教育及旅遊業等,並引領馬國朝向高科技及高收入國發展。   慕尤丁首相另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約20年後,馬國當時的國內生產毛額遠高於韓國與臺灣。惟僅兩年的時間,臺灣就超越馬國,韓國則是於1977年超越馬國,他們的成功不外乎是對於科技的研發與掌握。馬國盼透過前述計畫及創新方案,尤其是來自本地的方案和專才,朝高科技和高收入國的方向邁進。   另外,馬國科學工藝暨創新部長凱里(Khairy)表示,國家技術與創新沙盒已確定6項專案,包括(一)用以協助醫療人員為新冠病毒患者提供護理的醫院輸送機器人系統;(二)用於農業的輕型機器人,以提高工作效率並減少所需的員工數量;(三)用以協助呼吸困難患者的呼吸輔助設備;(四)幫助中風患者復健的機器人;(五)自動執行農藥噴灑的無人機以及(六)用於製造業的機器人,以加速馬國達成高科技國目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FMM)會長蘇添來(Soh Thian Lai)頃發布該會與馬國經濟研究院(MIER)於本(2020)年7月2日至31日聯合進行之「FMM-MIER商業概況調查」結果顯示,馬國製造商受到遏制新冠病毒而實施的行動管制令嚴重衝擊。逾三分之二的製造商表示需時四個月至兩年始能將業務恢復到新冠病毒爆發前水準。鑒於全球經濟萎縮及新冠病毒尚未全面被遏止,馬國製造商持續對前景感到悲觀。   有關新冠病毒對財務以及行動管制令(Management Control Order)對馬國企業的影響,過去六個月製造商的營收及盈利皆受到負面衝擊,其中82%受訪者表示收入下降;81%的企業盈利下挫。相較之下,只有8%企業的營收上漲,而7%的盈利較高,主要以橡膠手套製造商為主。   馬國商業狀況指數從2020年上半年的88點下降12點至下半年的76點,顯示未來幾個月商業活動將減少。本年下半年國內銷售指數從上半年的86點下降至71點,而出口銷售指數則從上半年的87點下降至69點。由於兩個指數均下跌至歷年來新低水平,因此對未來六個月國內和出口銷售的預期也不樂觀。製造商的產能使用率也有所下降,46%受訪者表示可能會削減生產,高出先前的調查(33%)。產量與產能使用率指數下跌至新低水平,本年下半年的生產量從上半年之93點下降至78點,同期產能使用率則從95點下降至78點。   逾三分之二的製造商將透過減薪與裁員來削減人力成本。截至本年7月,17%的製造業已裁員10%至30%。另42%企業計劃從明(2021)年起裁員10%至20%。另有53%的受訪者表示,將透過實施減薪措施,其中大部分計劃對高層管理人員削減5%至20%,對其他員工則削減10%。   根據馬國統計局(DOSM)數據顯示,本年5月馬國失業率為5.3%,失業人數達82萬6,100人,創自1990年以來新高紀錄。   行動管制令造成馬國供應鏈嚴重中斷,對製造業以及國內生產毛額造成嚴重破壞,進而迫使雇主裁員與凍結招聘。本年上半年製造業的招聘情況急劇下降,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43%的受訪者表示將凍結招聘,21%的受訪者計劃取消合約之外的補貼與福利。19%的受訪者則取消招聘兼職與外包服務。該調查亦顯示,17%的受訪者減少每日的工作時間、強制年假(16%)及減少工作日數(17%)。   在行動管制令期間,就業人數下降,只有6%的受訪者雇用更多人,而69%的受訪者則透露未增加雇用人數。該管制令造成馬國經濟中斷,嚴重影響了製造商的業務。大多數受訪者也指出,儘管馬國政府撤銷部分限制後,6月的製造業銷售額有所回升,但製造商預計,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將持續一整年。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美國著名雜誌─富比士(Forbes)發布2020年亞洲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下(Best Under a Billion)之200大企業排行榜顯示,馬國共有16家上市企業上榜,分別為鵬達機構(Pentamaster)、騰宇集團(AME Elite Consortium)、前研科技(Frontken Corp.)、柔佛珍(Johor Tin)、高產柅品工業(Kossan Rubber Industries)、利興工業(Lii Hen Industries)、美特工業(Magni-Tech)、正齊科技(Mi Technovation)、傲奔系統(OpenSys)、東盈(Oriental Interest)、銀豐集團(Revenue Group)、森德(Scientex)、征陽集團(Sunsuria)、宇琦科技(Uchi Technologies)、UWC公司以及在香港證交所上市的C-Link Squared公司等。   富比士係根據1萬8,000家亞洲上市企業進行評估,遴選出200家年營收在10億美元以內的入榜企業。這些公司皆擁有出色的公司業績記錄,該列表基於截至2020年7月7日的最新全年年度業績,因此未能完全反映出新冠病毒引發的衰退影響。   上述入榜馬國企業中,鵬達機構市值達6.29億美元,專注於測試配備的智能感應器、騰宇集團(1.7億美元,從事營造業)、前研科技(6.77億美元,半導體支援服務供應商)、柔佛珍(1.04億美元,錫罐製造商)、高產柅品工業(32.65億美元,橡膠手套製造商)、利興工業(1.15億美元,從事創意室內裝修)、美特工業(1.04億美元,錫罐製造商)、正齊科技(5億美元,從事設計、開發受製造用於半導體產業的晶圓封裝分選機和相關配件)、傲奔系統(5,700萬美元,專為金融業提供服務的科技企業)、東盈(6,000萬美元,從事房地產、營造及種植業)、銀豐集團(1.09億美元,業務流程外包)、森德(11.22億美元,營造商)、征陽集團(8,900萬美元,營造商)、宇琦科技(2.73億美元,光電產業濕製程設備之專業製造商)、UWC公司(5.38億美元,綜合工程支援服務供應商)以及C-Link Squared公司(1.09億美元,主要於馬國及新加坡從事提供文件管理服務及相關軟體應用程式及企業軟體解決方案。)。   近5年來,上榜的馬國企業數量逐年減少,從2014年的14家,縮減至2015年11家,2016和2017年則再進一步銳減至5家,2018年和2019年分別減少至3家。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頃表示,2019年馬國清真產品出口額達402億馬幣(約合98.29億美元),占馬國總出口額9,864億馬幣(約合2,411.74億美元)的4.08%。透過完善及包容性策略,清真產業不僅專注於認證,且具發展潛力。   2019年馬國共有1,876家清真產品出口商,其中有1,430家為中小企業,占總數76.2%。   目前全球清真市場規模估計達3兆美元,預計至2030年將迅速增長至7.7兆美元。   澳洲為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國,其牛肉出口市場包括印尼、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穆斯林國家。日本將重點放在清真食品上,並將伊斯蘭合作組織(OIC)及東協國家作為其出口市場目標。   阿茲敏部長認為馬國政府積極推動清真產業,惟該產業仍需提供中小企業更多培訓,以提高渠等的專業知識,以增加對國內生產毛額之貢獻。馬國將透過加強國家的清真系統、相關部門與管道來提高貿易額及產業競爭力,並增加本地熟練勞動力與專業人員的數量以及通過採用鼓勵清真產品活動的商業化來實現高科技與創新。此外,馬國清真產業亦過於專注食品與飲料業,在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期間以及疫情後幾乎所有經濟領域均受嚴重衝擊,因此馬國政府積極鼓勵及引導當地生產者轉向在線平臺幫助他們創造銷售額。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8)月21日報導稱,日本石油天然氣及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頃宣布,該機構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區(EEZ)進行包含稀有金屬礦物資源試開採,並成功取得cobalt rich crust等稀有金屬。 cobalt rich crust係製作鋰離子電池材料不可或缺之鈷及鎳稀有金屬。JOGMC承接日本經濟產業省委託,本(2020)年7月在日本南鳥島南方水深約930公尺處進行試驗開採,總計回收約650公斤之cobalt rich crust等稀有金屬礦物。 據專家分析表示,上述試驗開採的專屬經濟海域區,潛藏有相當規模的礦物資源,未來日本石油天然氣及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將對該等稀有金屬進行解析及技術驗證。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8月24日報導辦理。 在今年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第16次北小委員會舉行之前,日本水產廳8月21日舉辦網路說明會向漁業業者說明太平洋黑鮪的資源評估結果與未來預測方案,及將在WCPFC提案增加日本的黑鮪配額量。漁業業者對提案表示支持,並紛紛要求增加配額量。 說明會中,水產研究.教育機構承辦人說明今年北太平洋鮪類及似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的資源評估情形:近年來小型魚(0至2歲)的漁獲死亡壓力已大大降低,對(嚴格管理小魚捕撈)資源管理措施的成果表示肯定。由於近3年來小型魚資源量已經恢復,預測「親魚候補的小型魚已經增加,不久的將來,親魚數量可望恢復」。 水產廳另介紹12種方案,與現狀相較並模擬增加小型魚和大型魚捕撈量時資源量未來的增減情形。結果顯示可實現WCPFC的2024年臨時恢復目標(親魚量約40,000噸)和2034年下期恢復目標(約13萬噸)。且各種增加捕撈量方案,可讓本期恢復目標量達99%,下期恢復目標量達91%以上。惟因2017、18年資源評估時之0歲魚的加入量偏低,提案增加配額量的日本料將遭遇環保組織的批判。 漁業業者訴求「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很高,強烈建議提案增加配額」;加上台灣去年WCPFC時曾因轉移上限300噸的大型魚配額予日本,遭到來自其內部的批評,且台灣今年已經捕撈不少大型魚,台灣今年是否能繼續轉讓或有困難,但仍會與台灣繼續討論。 WCPFC北小委員會將於10月初舉行網路會議,日本提案增加配額之前,先與漁業業者討論提出何種方案為佳。但相關島國、澳洲、紐西蘭多有意見,認為網路會議難以討論增加配額量之類複雜的議題,此情形不變的話,年內想達成增加配額量的共識恐相當困難。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8)月21日報導稱,新加坡塗料大廠吳德南集團預定收購日本塗料控股株式會社(HD)的方針,將由現在出資持股比例之39%提高至58.7%,估算收購金額計約1兆3,000萬日圓,目標設定明(2021)年1月1日完成交易。 日本塗料控股株式會社(HD)係日本國內塗料產業的巨擎,而目前新加坡吳德南集團是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對此,日本塗料控股董事長兼社長田中正明表示,「本次收購目的主要係為進一步籌措營運資金」,而日本塗料控股將維持在日本股市上市交易。 由於目前全球住宅及橋樑等基礎設施之塗料市場正擴大中,日本塗料控股株式會社(HD)將藉由本次收購的機會,進行組織及業務重整,以增強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拓展亞洲市占率。

A:宏都拉斯財政部於2020年8月20日公布資料中心電機設備維護計畫標案。投標日期截至2020年9月21日,歡迎我國從事資通訊、電機設備維護業者來宏投標。可逕至http://honducompras.gob.hn/網站查詢本(LPN-SAR-003-2020)標案。 資料來源: 宏國國家標案採購網/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彙撰

A:2020年8月22日沙烏地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宣布,完成8月份伊斯蘭債券發行,金額為沙幣5億里雅,主要來自2檔債券:   第1檔債券2028年到期,總發行金額預計為625億里雅,8月份發行金額為1億里雅。 第2檔債券2035年到期,總發行金額預計為135.15億里雅,8月份發行金額為4億里雅。   6月及7月份沙烏地發行伊斯蘭債券金額分別為84.95億及10億里雅。   2020年3月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及油價下跌雙重打擊,沙烏地政府將債務上限(debt ceiling)自30%調高至50%,海灣地區資本市場亦因伊斯蘭債券發行而活絡:譬如(1)2020年初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杜拜NBD銀行發行以澳幣計價的「袋鼠債券(kangaroo bonds)」;(2)沙烏地伊斯蘭開發銀行(Islamic Development Bank)則發行美元計價債券。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公司(Moody’s)報告指出,預計2020年海灣國家主權伊斯蘭債券(Gulf sovereign sukuk)發行金額,將自2019年的250億美元增加至340億美元。   穆迪並預測2020年下半年全球伊斯蘭債券發行金額達900億美元,主要來自海灣國家、馬來西亞及印度發債金額增加;另2020年上半年全球伊斯蘭債券銷售金額為774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下滑12%。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2020年上半年海灣國家發(伊斯蘭)債金額則為285億美元,成長7%,其中阿聯、巴林及科威特發行金額達150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108億美元增加,阿聯更係2020年上半年全球第5大伊斯蘭債券發行者。

A:2020年8月20日阿聯酋航空(Emirates Airlines)首席營運長(chief operating officer)Adel Al-Redha表示,阿聯酋航空預計在2021年夏天完全復飛143條航線,較疫情前的157條航線略減。   目前阿聯酋航空已恢復70條航線飛行,搭乘旅客數並出現回流趨勢。   阿聯酋航空董事長Tim Clark先前表示,全球航空公司約需至少4年才能恢復正常營運,並指出公司最多將裁減15%人力,目前公司進行多次裁員,惟未公佈實際裁員人數。   另有關阿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事,Al-Redha表示兩國關係正常化將有助商業往來及對空運需求。   註: 阿聯酋航空擁有115架A380超大型客機,至少到2035年前可持續飛行。 疫情爆發前,阿聯酋航空員工人數達6萬人,包括4,300名機師及2萬名空服員。 旅遊業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重要經濟支柱,2019年造訪杜拜者超過1,600萬人次。

A:  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完全持有的商用直升機營運公司THC,宣佈採購10架空中巴士(Airbus)的H125型直升機,將用於風景旅遊以及拍攝、吊掛布條或調查等航空作業,並藉此發展沙烏地旅遊產業。   THC公司執行長Arnaud Martinez表示,公司將透過提供創新服務,加強沙烏地旅遊及航空產業的發展,讓搭乘者享有難得一見的體驗來飽覽沙烏地風光。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2019年起沙烏地加強投資旅遊產業,9月底更首次開放觀光簽證,盼在2030年前吸引1億人次旅客到訪。   註:THC公司成立於2018年,係沙烏地第1個且目前係唯一一個領有執照的商用直升機營運公司,自2019年年中起提供商用直升機飛行服務。

A:俄羅斯主權基金-直接投資基金(Direct Investment Fund)執行長暨疫苗Sputnik V 開發商Kirill Dmitriev表示,俄羅斯將在5個國家進行Sputnik V疫苗大規模測試。   自8月23日當週起,超過4萬個測試將在俄羅斯進行,未來並將擴展至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菲律賓以及印度或巴西。   Dmitriev執行長指出,刻與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商討,將安排沙烏地官員及科學家參訪莫斯科疫苗開發研究中心。沙烏地健康部僅表示,願與其他國家合作開發疫苗對抗病毒。   Sputnik V疫苗雖已在俄羅斯註冊,惟該疫苗未通過第3階段臨床人體測試,而招來美歐諸國質疑。

A:2020年8月21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部長Tawfiq Al-Rabiah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及疫苗情形,重要發言摘要如下:   Al-Rabiah部長透露沙烏地刻與英國牛津(Oxford)、俄羅斯、美國以及中國大陸進行疫苗開發合作,未來一旦經過沙烏地食藥署(Saudi Food & Drug Authority, SFDA)核可,將會在沙烏地上市。 沙烏地設有21處得來速檢測站,任何人可透過電話預約並直接在車上接受檢測。得來速檢測數可超過7萬人次/日,高檢測數有效協助找到初期受感染者。 沙烏地感染人數雖高,但死亡人數相較感染數非常低,達90%感染者皆能痊癒,死亡率更係G20國家中最低的。 沙烏地有超過230個健康診所(Tettamman clinics),每日開放時間長達16-24小時,能有效處理COVID-19症狀者。目前診所每日造訪人數約1.5萬人,多數人症狀與COVID-19無關,在1.5萬人之中,約1萬人被安排受檢測,僅有300人需要被轉至醫院接受治療。 沙烏地利用電話專線(937)提供醫療諮詢等COVID-19相關服務,每日來電量約10萬通,該專線亦協助安撫民眾因疫情造成的心理問題。 沙烏地並未出現病毒異變(variations in virus)或復原後再被感染的情況。   8月22日沙烏地健康部公佈,境內確診人數累計達30萬6,370人,當日新增1,184例。確診人數中,45%係女性(55%係男性)、85%係一般成人(11%係兒童、4%則係超過65歲老年人),另當日透過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為5.912萬人次,累計檢測量超過460萬人次。

A:2020年8月17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以伊朗船隻越界為由進行射擊,造成2名伊朗漁民死亡並扣留船隻。   8月19日阿聯透過外交照會向伊朗表示遺憾,已釋放所有船隻及船員,2名死遺體運送過程刻進行雙邊交涉,並承諾將進行必要補償。   8月20日伊朗則以阿聯船隻越過領海邊界(territorial waters)進行扣留,阿聯外交部目前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美國表示,將派遣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至聯合國要求執行對伊朗所有制裁,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誓言不會讓伊朗取得核子武器。

A:2020年4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包括俄羅斯在內部分非OPEC產油國(簡稱OPEC+)達成減產共識: 5-7月共同減產970萬桶/日(約佔全球10%日產量),其中其中OPEC減產配額為608.4萬桶/日,2020年8-12月則共同減產770萬桶/日。   參與減產者為OPEC會員國(委內瑞拉、伊朗以及利比亞因遭制裁或動盪豁免減產)以及其他10個OPEC+國家,包括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巴林、阿曼、汶萊、馬來西亞、墨西哥、蘇丹以及南蘇丹等共20國。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引用路透社(Reuters)報導指出,OPEC+在5-7月實際產量較應減產產量多231萬桶/日:OPEC國家中以伊拉克及奈及利亞執行情況最差,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月雖額外自願減產,但5-7月產量卻較應減產數量多5萬桶/日,非OPEC成員國中,俄羅斯及哈薩克5-7月產量則分別較應減產數量多28萬桶/日及19萬桶/日,OPEC+敦促未落實減產國家應在8-9月彌補減產差額。   5-7月OPEC+超額生產量共231萬桶/日(5-7月共7,000萬桶),其中5月為130萬桶/日、6月及7月各為50萬桶/日。   另OPEC估計2020年原油需求量將較2019年減少910萬桶/日,2021年則將增加700萬桶/日,惟倘歐洲、美國、印度及中國大陸下半年第2波疫情加劇,2020年原油需求量將較2019年減少1,120萬桶/日,2020年第4季OECD商業用油存量(OECD commercial oil inventories)將較5年平均值多出2.33億桶,2021年則將多出2.5萬桶。

A:宏都拉斯前鋒報(El Heraldo)8月20日引述穆迪(Moody’s)評等機構指出,中美洲國家因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財政赤字率)估將倍增,各國財政赤字平均占國內生產毛額6.4%。 該評等報告分析,中美洲國家於2015年至2019年間,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平均為2.6%。2020年宏都拉斯財政赤字率3%,瓜地馬拉為6%,尼加拉瓜達4.2%;哥斯大黎加及薩爾瓦多因外債高築,政府財務脆弱,推估高達9%。 穆迪(Moody’s)評等機構預估至2022年底,中美洲國家政府支出將縮減,2020年至2021年間政府支出將占國內生產毛額之1.5%,其中宏都拉斯及哥斯大黎加政府支出將減至占國內生產毛額之0.5%,薩爾瓦多則將縮減至3.5%。 資料來源:宏都拉斯前鋒報(El Heraldo)8月20日報導/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彙撰

A:宏國前鋒報(El Heraldo)於8月20日引述宏京工商協會(CCIT)執行主任Rafael Medina表示,復工企業受疫情影響,其營收僅介於正常營運之10%至25%,視不同行業有所差異,餐廳、旅館等觀光旅遊業因受疫情影響較大,營收短缺情形嚴重。 微型企業代表亦稱,微中小型企業營收約正常營運之20%,未來經濟復甦將視經濟重啟程度等因素影響。 經濟學者表示,宏國企業雖陸續重啟經濟活動,惟營收短缺未如預期,恐將引起一些負面效應,諸如企業營收減少無法進行新投資、縮減工作機會及國家稅收減少。 資料來源:宏國前鋒報(El Heraldo)8月20日/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彙撰

A:宏國新聞報(La Prensa)報導指出,宏國商業重鎮汕埠市已允許百貨商城重啟營運,賣場內5成商家於配合衛生防疫措施下,順利對外營業。民眾進入商城仍需以身分證件號碼尾碼分類為據,以避免群聚減少感染風險。 據宏北商城數位經理表示,商城於7月時重啟營運,截止近日已有5成商家復工,商城內戲院及教育機構仍處關閉狀態,餐廳則僅提供外帶服務。渠等預估8月底或9月全部商家可完全復工。 資料來源:宏國新聞報8月19日報導/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彙撰

A: 一、宏都拉斯: (一)宏國衛生部迄至8月20日的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增至52,296例,較前日增加626例,死亡1608例,增加15例。 (二)宏國政府8月20日公告延長居家隔離禁令措施至9月6日晚間11時止,民眾可依身分證等證件號碼尾數為分類於8月22日(周六)至9月6日(週日)期間上午6時至晚間8時外出購物。宏國政府自實施居家隔離禁令迄今,首次開放民眾可於週末期間外出購物措施。 二、貝里斯: 迄至8月20日的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553例,增加78例。死亡5例,增加1例。 三、聖露西亞: 迄至8月20日的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26例,增加0例。死亡0例,仍未增加。

A:宏都拉斯論壇報8月19日引述宏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指出,宏國上半年出口金額為23.0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0.8%,進口金額為40.9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7.3%;貿易赤字累積達17.9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74億美元,下滑32.8%。 資料分析,宏國上半年出口成長來自黃金、蔗糖、香蕉、冷凍魚片及咖啡產品貢獻,另紙板、鋅、鐵金屬及相關產品、塑膠產品、甜瓜及西瓜、雪茄及棕櫚油則呈現出口衰退趨勢。燃料油、半耐久財及製造業中間產品等進口產品,則因國內需求下滑,致進口減少。 報導另稱,宏國上半年對北美地區國家逆差金額為7.0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0.4%,原因為自該區進口減少21%,出口則成長4.2%。 資料來源:宏都拉斯論壇報8月19日報導/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彙撰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