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日期:109年8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46/P200號(商情文號:第546號) 商情本文: 英國品牌 Burberry推出90英鎊價格的口罩,口罩使用再生布料以進行永續生產製成,Burberry將販售該品牌經典米色格紋及淡藍色兩種款式。 許多設計師品牌皆推出非營利性質的口罩,如英國一項慈善計劃販售的口罩為英國設計師Halpern、Julien Macdonald、Liam Hodges、Mulberry、Raeburn和Rixo等大師設計的口罩,並將100%利潤捐贈慈善機構。在疫情期間,口罩的銷量為一些小型紡織業以及手工藝業者增加不少收入。本月網路手工藝品市場Etsy宣布,過去三個月的口罩銷量為3.46億美元(約2.64億英鎊),占總銷量的14%。 Burberry口罩20%收入將捐給Burberry基金會成為新冠狀病毒防疫基金, Burberry 亦提供NHS醫療人員個人防疫裝備。口罩布料具有抗菌的防護功能,此種材料流行趨勢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受到關注。
A:參考資料: BBC News 日期:109年8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45/P200號(商情文號:第545號) 商情本文: 根據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統計 資料顯示,英國零售業的需求持續反彈,7月份零售額回升至疫情大流行前的水準。該統計資料並顯示,7月份零售額成長3.6%。英國7月份零售銷量比2月份增加3%。惟7月份的上升幅度不如前2個月明顯,5月份零售額增加12%,6月份增加13.9%。7月份服飾店內的銷售額增加11.9%,惟網路購物則下降7%。 惟國家統計局表示,服飾店受疫情影響最大,總銷售量仍比2月低25.7%。儘管6月至7月燃料的銷售增加26.2%,仍遠低於疫情大流行前的水準,與2月相比下降11.7%。根據英國交通部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DfT) 的數據顯示,7月道路交通流量比2月的第一周下降約17%。 美國跨國金融服務公司Fidelity International副董事Emma-Lou Montgomery表示,目前英國經濟進入衰退,許多家庭可能因此削減開支,英國在未來幾個月中,非必需品的銷售量可能會受到影響,加上英國工作保留計劃將於十月份結束。 這是金融危機以來,英國首次經濟進入衰退,今年第二季與第一季相比,經濟萎縮20.4%。經濟衰退的定義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呈現連續兩季下降。今年前三個月的GDP下降2.2%。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日期:109年8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44/P200號(商情文號:第544號) 商情本文: 英國連鎖超市Waitrose研究報告顯示,自從英國實施封城以來,每週在網路上購物的消費者數量增加一倍,且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該項報告調查顯示,現在有25%的消費者每週至少一次在網上購買食物和生活用品,另75%的消費者會從超市網站下單購買日常家用品,而去年僅占61%。 由於擔心外出可能受感染,消費者傾向於超市網站購物,且疫情較高風險族群產生較多網路購物需求,如年長者和需要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的族群。另報告顯示,網路購物人數增加最明顯的是55歲以上的族群。55歲以上的民眾,其中25%在網上購買食物和必需品,相較於2019年僅占8%。 Waitrose報告亦顯示,消費者對於購物快速性與便利性的需求增加。該公司即推出一項新服務Waitrose Rapid,消費者可於網上下單多達25件商品,並於兩個小時內送達(費用為5英鎊),吸引超過2萬3000名消費者使用,與疫情大流行前相比,業績增長三倍。另報告還顯示,民眾在封城期間的中午過後,在網路訂購葡萄酒。Waitrose酒類的訂單增加238%,其中25%的酒類訂單係於上午11點至中午之間下單當日配送。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日期:109年8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43/P200號(商情文號:第543號) 商情本文: 英國皇家財產署頃同意威爾斯沿岸附近,建造第一座浮體式離岸風力發電廠,因英國的風力發電業正準備設置在愛爾蘭南方海域Celtic Sea。英國皇家財產署(The Crown Estate)同意兩項新的租賃權給威爾斯海域的風力發電廠,其中一項是海底權的示範計劃,此計劃將於距離海岸27英里處設置浮體式離岸風力發電機。 Erebus計劃是預計於水深約70米左右,安裝96百萬瓦風力發電,此計劃對於浮體式離岸風力發電廠係至關重要,且將成為第一座位於蘇格蘭以外的浮體式離岸風力發電廠,另有兩座發電廠,一座處於建設中,另一座目前計劃中。 英國皇家財產署擁有不列顛群島的海底權,海底權範圍包括威爾斯、英格蘭和北愛爾蘭,並發放北威爾斯沿海離岸風力發電廠Gwynt yMôr 擴建10600公頃的權利,這座發電廠可供應高達576百萬瓦的發電量,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預計於今年底,威爾斯的第一座浮體式離岸風力發電廠將為該署帶來數百萬英鎊的額外收入,能源公司將競取建造十年來全球最大的海上租賃權。利潤的部分將交由英國財政部,25%留置為王室贈款(sovereign grant)。 英國再生能源協會(RenewableUK)估計,浮體式離岸風力發電業將創造1萬7000個工作機會,且這將使新技能與科技出口至其他鄰近深海的國家。 英國再生能源協會理事Luke Clark 表示,為實現淨零排放目標,英國必須在整個沿海區域擴建浮體式離岸風力發電廠,包括威爾斯地區。英國擁有全球領先的風力發電供應鏈,這將是個出口專業知識到鄰近深海新興國家的機會,如中國、台灣、日本、韓國和美國。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8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42/P200號(商情文號:第542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發布新聞資料說明,英國政府在過去9年內幫助全球減少31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一年減少670萬輛汽車的排放量。英國國際氣候金融單位(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 ICF)表示,投資計畫旨在協助開發中國家提高抵禦能力、管理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幫助減少貧困。開發中國家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最大,世界銀行估計,如果政府不介入,至2030年,碳排放量將增加,可能增添1億人陷入貧困。 英國國際金融單位投資計畫自2011年以來,援助投資成果如下: 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給3300萬人口,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燈和清潔炊具;佈建2000百萬瓦的清潔能源,相當於英國454支離岸風機的發電量;幫助6600萬人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如教導如何會議員耐氣候變遷作物;以及利用22億英鎊的私營資金應對氣候變遷。 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15年《巴黎協定》成功應對國際氣候變化的基礎上,英國將於2021年在Glasgow主辦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 26)會議,英國擁有世界領先的國際氣候金融制度,透過投資創新的解決方案來因應氣候變化。第26屆締約方大會主席商業、能源和工業策略部部長Alok Sharma表示,身為明年會議東道主,英國致力應對氣候變化,並對需要緊急支援的國家予以協助,國際金融單位投資計畫係該項工作的一部分,從保護寶貴的森林到確保及協助發展中國家朝向適應更清潔、更環保的能源措施。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智利南美航空(LATAM AirlineS)集團8月18日發布第2季財報,受COVID-19大流行衝擊,該航空第2季淨虧損8.9億美元,累計今年上半年淨虧損30億美元。 該報告說明,今年第2季(4至6月)總營收為5.72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75.9%,減少原因是旅客收入減少93.9%,而客運量減少了93.7%。另貨運收入增加18.4%,達3.18億美元。 此外,第2季平均產能約為6%,儘管在7月增至9.2%。另該季運營成本減少45.6%,總計減少12.66億美元。 該集團今年5月在美國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提出破產保護申請,開始重整程序。該集團報告指出已裁員近30%,約1.2萬人,目前總員工數約3萬人。 迄今為止,在美國破產法第11章規定的重組過程中,該集團已設法取消23架飛機租賃合約,並要求法院批准放棄其他合約。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總統Alberto Fernandez規劃於今(2020)年11月初前往中國大陸參加在上海舉辦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同時將洽談第4座核電廠(Atucha III)合作興建事。該計畫為2014年,前總統費南德斯執政期間與中國大陸簽署多項合作計畫中,至今未有具體進展之其中一項,預計中方資助額為80億美元。 報導指出,阿國Fernandez總統將在11月訪問中,除核電廠興建案外,其他議題包括:豬肉採購協議、加入一帶一路之可能性,及阿中簽證政策等多項議題。阿國外交部規畫將由外交長Felipe Sola及多位部長、省長和企業家隨團赴中。
A:依據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8月19日刊載生產部第422/2020號決議如下:阿根廷政府完成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含四氟乙烷及五氟乙烷(tetrafluoroetano y pentafluoroetano)之混合物,以及含二氟甲烷及五氟乙烷(difluorometano y pentafluoroetano)之混合物(南方共同市場稅則號列3824.78.10及3824.78.90)之反傾銷調查,並分別課徵7%及23%之從價稅,為期5年。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資料來源:CNBC、路透社 日期:109年8月21日 美國零售商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截止至今已有44家零售商申請破產保護,然分析師表示若發生第二波疫情恐加速美國零售商破產潮,為吸引消費者回流,零售商本(2002)年提早舉辦10月底感恩節和12月聖誕節促銷活動。 根據市調公司Coresight Research,本年關閉的美國零售實體店面超過6,000家;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則稱,截止至今美國已有44家大型零售商申請破產保護。分析師表示,美國倘發生第二波疫情,加上假日購物潮的競爭壓力,有更多零售商將申請破產或清算重組,儘管近日零售商獲得紓困方案的資金,但若銷售業績無法提升,中小型零售商破產潮將持續。另受申請破產保護的零售商在進行重組亦遭遇困難,如家具家飾店Pier 1 Imports在申請破產保護後至今未找到買家,主因為買家擔心疫情持續影響零售業前景,分析師認為各零售業者下半年在清算壓力及面對假日購物潮競爭的壓力下,將推出更多促銷活動刺激買氣。 零售商提早推出10月底感恩節和12月聖誕節促銷活動以吸引消費者回流,Target、Kohl、Best Buy及 Walmart因受疫情影響,宣布取消10月底感恩節黑色星期五實體店購買促銷活動,且將感恩節和12月聖誕節的促銷活動提前至10月,並著重促銷網路購物業務。分析師指出,零售商提早促銷有助吸引消費者回流,然美國紓困方案失業補助金已於7月31日到期,恐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加上疫情影響亦降低消費者購物需求,大型零售商估計本年消費者假期購物花費將減少30%。儘管零售商在即將到來的假日購物潮促銷活動著重網路業務,但面對運費成本增加的壓力,如UPS和Fedex日前首度宣布將針對假期間的送貨服務額外收費。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 (一)CNBC:https://www.cnbc.com/2020/08/21/coronavirus-struggling-retailers-rush-to-file-for-bankruptcy-as-fear-of-a-second-wave-lingers.html (二)路透社: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coronavirus-retail-shipping/fearing-shipping-crunch-retailers-set-earliest-ever-holiday-sale-plans-idUSKBN25H158
A:印度化學品暨肥料部部長D V Sadananda Gowda頃於出席印度工業總會(CII)舉辦之「第12屆醫療科技國際高峰會(12th CII MedTech Global Summit)」時表示,Covid-19疫情下,醫材對提升醫療與防疫資源及成效甚為重要,尤其在病毒檢測及診斷之精密儀器、高階手術設備、健康指數檢視儀器等,係印度優先推動醫材產業發展目標,以期降低進口依賴,進而自給自足。 Gowda部長續指出,印度在醫材成品及重要醫材零組件進口依賴度甚高。印度醫材市場規模約5,700億盧比(76億美元),其中進口金額達4,140億盧比,進口依賴度達85%。為推動自給自足經濟計畫,化學品暨肥料部藥品管理局規劃國內醫療產業升級及轉型計畫,亦推動成立3座原料藥製造園區及4座醫材製造園區。為鼓勵醫材投資,製造廠商可申請生產連結獎勵計畫(production-linked incentive, PLI)給予生產補助,以促進醫療產業在地投資及製造,藉此提升國內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此外,Gowda部長更以政府推行具價格優勢之藥品(Pradhan Mantri Bhartiya Janaushadhi Pariyojna)及低收入民眾免費醫療(Ayushman Bharat Yojna )等計畫為例,該等計畫可創造國內醫材及藥品之需求面,預期有助於醫療產業在未來2至3年內提升自給自足之程度,除能滿足國內需求,使印度國民獲得可負擔的醫療資源,更可將價格具競爭力之優質藥品及醫材拓展全球市場。 上述PLI計畫係本年4月內閣通過對藥品原料藥(API)及醫療器材製造廠商之生產補助,計畫金額約13.5億美元。
A:世銀於本(2020)年5月預測印度2020-21財政年度(FY21)之經濟成長可能衰退3.2%,FY22可望擺脫疫情衝擊。惟世銀於本(8)月19日發布「India Development Update」指出,由於印度仍持續受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持續衰退、印度金融業持續面臨信貸限制等因素,維持5月的3.2%負成長預測,若經濟未出現轉機或反彈,可能於本年10月報告中調降印度年度經濟成長之預測值。該報告建議印度應就醫療、勞工、土地、技術、金融等重要產業及法規進行改革,以降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世銀於報告預估FY21財政赤字約占GDP的6.6%,FY22則約占5.5%,此外,印度FY18、FY19、FY20的GDP成長率分別為7.0、6.1、4.2,顯示疫情使成長動能不足更加速下滑。世銀分析指出,疫情爆發前,印度長期面臨國內市場結構僵化,銀行及企業收支失衡的風險,加上體制外金融業者缺乏充足放貸資金、鄉村地區需求不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等負面因素,不利於經濟成長動能。印度政府雖祭出擴大財政支出政策,例如調降公司稅及個人所得稅、小型企業優惠、企業法規改革等振興或紓困政策,惟疫情及封城的衝擊完全抵銷政策應有的經濟效果。 疫情亦使印度國內需求不振,政府封鎖及停工防疫措施使國內供應鏈失衡,除造成貿易、運輸、觀光、旅宿等服務業陷入停滯,亦造成消費及投資下滑,連帶影響金融產業及市場。對此,世銀建議印度應就醫療、勞工、土地、技術、金融等重要產業及法規進行改革,以提升生產力,促進民間投資及出口。印度應持續推動已提出之農業、教育、公共部門、中小及微型企業等改革,方可有望使經濟成長率以V型復甦模式反彈至7%以上。 世銀印度區代表Junaid Ahmad指出,政府及央行以財政及貨幣政策分別努力降低疫情對經濟之衝擊,全球經濟成長雖具不確定性,惟疫情危機亦可能帶來轉機,例如數位科技、零售、醫療科技、線上教育科技及服務、藥品、醫材及防護裝備等。渠認為,唯有透過基礎建設、勞工、土地、人力資本等重要改革,同時加強融入國際供應連,以提升競爭力及產品附加價值,方有機會在國際多變及不確定下,先取得機會,增加全球競爭力。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8月21日報導辦理。 作為冷凍大目鮪市場行情指標之印度洋產台灣船之整船購買價格維持低價,8月上旬大型大目鮪(40公斤以上) 價格600日圓/公斤,維持與上個月相同,但較去年同期價格(850日圓)下跌約30%。受到武漢肺炎致需求量縮的影響,6月後維持低價行情。但消費需求可能再次停滯,批發商與加工業者為清出冷凍空間,加速庫存的流通,行情價格可能會再下跌。 批發商指出,7月上旬飲食店開始恢復正常營業,鮪魚的出貨狀況逐漸好轉,例如豐洲市場的鮪魚交易,冷凍大目鮪交易較6月上旬增加3成。但6月下旬時因武漢肺炎感染人數增加,讓鮪魚交易量再度惡化。呈現感染人數增加則鮪魚需求量減少的趨勢。 至於整船購買價格的其他尺寸大目鮪行情,25公斤以上為500日圓/公斤,小型大目鮪(15公斤以上)400日圓/公斤,10公斤以上為300日圓/公斤,行情價格與上個月相同。各尺寸與去年同月相比,價格約下跌1成。家庭需求活絡,雖帶動量販店的鮪魚的銷售量。但不足以補足外食需求量的缺口。次級大型大目鮪的價格已降到回轉壽司店可接受價格以下,回轉壽司店所使用的赤身鮪生魚片,大目鮪已取代黃鰭鮪,並支撐著大型大目鮪的市場行情。 進入8月後,盆蘭節連假的出貨狀況看好,由於疫情影響導致不返鄉的人增多,首都圈的消費量有望比往年增加,但鮪魚相關的外食產業仍低迷,量販店增加的銷售量仍無法補足。每年盆蘭節連假結束後的流通狀況不佳,接下來銷售情形可能影響市場行情。 另整船購買冷凍黃鰭鮪的市場行情與上個月相同,25公斤以上為500日圓/公斤,15公斤以上400日圓/公斤,10公斤以上300日圓/公斤。去年同期至今1年間,行情起伏不大。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年8月13日報導辦理。 目前全球各國正積極加速對非洲豬瘟疫苗之研發,歐美及亞洲地區有30個以上國家正著手開發工作,日本政府決定今(2020)年起,由農研機構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進行研發。中國大陸雖已開發出對部分型病毒之有效疫苗,惟尚未開發出適用多種型病毒之疫苗,預測要商業化仍需一段時間。 農研機構表示,開發非洲豬瘟疫苗之困難,在於其病毒過大,若將病毒之基因核酸序列進行排列,新冠肺炎病毒若為30公里,非洲豬瘟則有200公里,目前科學家對非洲豬瘟病毒之基因有一半以上仍不清楚。全球發現非洲豬瘟病毒之基因型有24種,其中最流行者為「基因型2」,該型又可細分很多不同之型,中國大陸雖在論文中發表已成功開發出疫苗,但該疫苗僅對其境內之基因型有效,對歐洲之「基因型2」卻可能無效。 日本之研究團隊是由農研機構為代表,成員尚有東京大學、寶生技(TAKARA BIO)株式會社、日本生物科學研究所,政府編列1億3,000萬日圓經費,研究期間5年,將從有效繁殖病毒之技術開始研究,目標為開發一種以上具遺傳安定性候選疫苗株之弱毒化病毒。農研機構山川睦海外病研究統括監除強調農場防疫措施之重要性外,並表示雖然開發疫苗是極困難之事,但無論如何都要做出來。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8月19日報導。 依日本漁業情報服務中心指出,本(8)月開始作業的秋刀魚棒受網漁船的漁獲量,至18日止仍為零。依漁期前的調查結果推測,本年度的秋刀魚漁場可能形成於離陸地較遠的公海。全體而言,今年的漁期延遲且量少的可能性很高。 8月1日未滿10噸船開始出海於日本海域作業、12日為10噸至未滿20噸船出海,但至今的漁獲量為零。15日為20噸以上、未滿100噸船(主要為29噸級與39噸級)開始至公海作業,但至17日晚上仍無漁獲。本漁期日本漁獲的秋刀魚僅7月下旬於北海道道東的流刺網漁船少量捕獲。 依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於7月31日公布之漁海況長期預報,今年來游日本近海的秋刀魚群將比去年少,市場生鮮導向的1歲秋刀魚,其魚體也較瘦小。形成漁場的位置離日本距離遠且偏東,漁船往返較費時。今年秋刀魚棒受網漁獲量可能比歷史新低的去年更低。 此外,去年8月22日之20噸以上、未滿100噸船於北海道根室與厚岸於漁期初尚有40噸的卸魚量,但今年至今則尚未有漁獲。
A: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9)年8月18日報導,日本內閣府於本年8月17日發布本年第2季日本GDP較去年同期衰退為-27.8%(年率),低於預期的-21.2%,甚至超過2008年金融海嘯後之-17.8%,成為日本戰後以來最大之降幅。其中衰退幅度最大的是個人消費及出口,分別較本年第1季衰退8.2%及18.5%。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對日本經濟帶來的衝擊與2008年金融海嘯略不同。金融海嘯時歐美國家經濟受金融市場崩盤影響,景氣大幅下滑,連帶使日本對這些國家出口大幅衰退,GDP大幅下滑主要源自外來因素。但本次日本GDP下跌主要係因各國政府以防疫為第一考量,限制人與人的接觸,使海內外經濟活動停滯、消費需求大幅下跌。在內需及外需皆大幅衰退的情況下,日本經濟遭受到深刻打擊。 本次占日本GDP過半之個人消費衰退8.2%,其中受影響最深的是運輸、旅遊及餐飲等服務產業。例如日本航空及全日空公司國際線的旅客數衰退9成以上;外食產業的和民(WATAMI)居酒屋本年第2季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衰退超過4成。 日本第3季出口以汽車產業為中心大幅衰退,TOYOTA公司本年第2季的全球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成。而同時各國的觀光客來日消費亦大幅減少,使日本對外出口雪上加霜(日本定義外國觀光客的消費為出口)。日本經濟專家們普遍認為該國景氣恐需花費數年始能恢復。前日本銀行審議委員的經濟學家木內登英先生認為至少需要花費5年才有辦法恢復到2019年的經濟水準。 依據東京商工調查公司統計,日本從今年初迄今已有超過400家公司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倒閉,多為餐飲及旅宿業者。該公司表示倘本年秋季之後政府沒有追加紓困給付金,則倒閉家數恐暴增。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也表示倘消費需求持續低迷,則以餐飲及旅宿業為主將出現失業潮,呼籲政府應考慮充實中長期的紓困措施。 惟日本政府對經濟前景抱持樂觀看法,認為本年第3季後日本GDP將觸底反彈,呈現V字回復。西村康稔經濟再生大臣在8月17日的記者會中表示日本經濟在本年5月底已經觸底,且6月份已逐漸回溫,今後日本政府將擴充PCR篩檢能量,配合7月份的「GO TO TRAVEL」旅遊鼓勵政策,以達成防疫及景氣回復兩立的目標。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年8月18日報導辦理。 日本山梨大學及該縣農業生產法人共同開發在葡萄疏果時可測定葡萄粒數之人工智能(AI)技術。只要戴上附有相機之「智慧鏡片」眼鏡,就能自動顯示葡萄粒數,並順利地剪掉過多之顆粒,週邊之葡萄果串雖也會映入鏡片中,但僅就最靠近手邊之果串進行測定及顯示。 栽培葡萄時,果串之疏果及果型之雕塑為十分重要工作,因隨著果粒肥大,以剪刀修剪、疏果時容易傷及果實,所以最佳疏果及整型作業時間僅為2個星期,此時需要甚多人力,再加上每一品種果串之最佳粒數均不相同,如「開拓者(Pione)」為32粒,「巨峰」為35-40粒,故此項工作對經驗不足者是件難事。 山梨大學以「深層學習」方式,讓AI學習葡萄果串疏果時之照片,並掌握果串結構進而測定整串葡萄之果粒顆數,一般而言,AI測定之顆數會多3顆左右。該大學工學部茅曉陽教授表示,AI測定顆數若過於精準,果農疏果後將無法恢復原狀,所以目前是採略為寬鬆之測定方式。 本項研發工作業列為2020年度農水省智慧型農業計畫中,未來將運用移動式通訊系統5G,以加速終端機及伺服器之通訊速度、縮短判定之時間,預定2021年夏季能商業化。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年8月7日報導辦理。 為擴大對台灣輸出梨穗,日本JA鳥取中央會將設置2分地之輸台梨穗專用果園示範園,並採取可以提早成園之「樹體聯合剪裁」栽培方式,預計2022年開始採穗。此種以採穗為目的之生產方式,將可減少果實套袋等作業,較傳統生產果實者可獲得更多之收益,該農協將推廣給農民種植,以增加果農收入。 JA全農鳥取在23年前開始對台輸出「新興」品種之梨穗。台灣因氣候溫暖,致梨樹無法休眠及形成花苞,進口日本梨穗後,接在在來種梨樹上而生產梨子。目前輸台之梨穗規格為:枝條長度10-55公分,直徑4-9公分,花苞2個以上。未來JA將提供生產者測量枝條長度及粗細度之專用工具,以協助農家經營,出貨時期為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每分地收入之目標金額為50萬日圓。 目前JA鳥取中央轄下有27戶農家供應梨穗,惟因梨子在採收後進行剪枝及出貨梨穗,作業上甚為麻煩,致供穗數量無法增加並滿足台方需求,如2019年全縣輸出梨穗僅為12.5公噸,較最盛期之2004年44.7公噸減少甚多。因此,該農協規劃成立2分地(預定12月種植240棵梨苗)以採穗為目的之示範園,並採「樹體聯合剪裁」栽培法,預計可較傳統栽培法提早3、4年供穗,以減少高齡農家生產梨子時需套袋等之負擔,同時促進農地之有效利用。
A: 依據電氣新聞本(109)年8月17日報導及J-POWER本年8月7日新聞稿,風電設備容量位居日本國內第2的日商J-POWER除已評估長崎縣西海市等風電事業外,刻正著手調查北海道檜山地區沿岸(せたな町、八雲町、乙部町、江差町及上ノ國町)之海底地盤,以評估開發當地風電之可行性,本年7月起啟動的基本地盤調查已到最終階段,J-POWER規劃在北海道檜山地區沿岸開發規模最高達72萬2,000kW的風電計畫,並盼2030年啟動商轉。 北海道檜山地區沿岸有望成為日本依據《關於海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建置之促進海域利用相關法案》指定發展離岸風電之「促進區域」,故J-POWER等待該區成為「促進區域」之同時,將確保電力系統及持續與當地相關利害關係者就開發條件進行協商。
A: 依據電氣新聞本(109)年8月11日及8月12日報導,針對經濟產業省表示於2030年度(2029年4月至2030年3月)前逐步關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之低效率煤炭火力發電廠,而在日本國內140個煤炭火力發電廠中,有110個電廠效率低,應關閉其中9成約100座電廠之政策,電氣新聞專訪地球環境產業技術研究機構(RITE)副理事長•研究所長山地憲治及常業大學教授山本隆三對此政策看法。 謹綜整山地副理事長及山本教授看法如下: 能源安全保障—煤炭火力的經濟優勢 減少煤炭火力發電將使電費上漲,對深受新冠肺炎打擊之產業無疑雪上加霜,此外,觀光產業亦因疫情減少雇用,政府理應在此時祭出調降電費之相關措施。 煤炭在能源安全保障上最具優勢。擁有化石燃料國家以先進國家居多,日本三分之二的煤炭來自澳洲,另美加兩國亦有豐富煤炭資源,緊急時尚可求救。此外,煤炭發電成本也確實比天然氣低廉。 供電問題—關閉低效率煤炭火力發電廠與重啟核能發電之議題緊密相關 核電與煤炭火力同為日本的基載電源,在核電重啟前景不明之下,關閉煤炭火力發電廠造成供電壓力,料將逼使日本尋求重啟核電。政府提出減少低效率煤炭火力方針與《第5次能源基本計畫》相符,關閉100座煤炭火力發電廠乍聽之下規模雖甚大,但其實多為小規模發電廠,故裝置容量及發電量並未減少太多。 政府雖揭櫫2030年度核電發電占比為20-22%,但現今煤炭火力取代核電作為日本的基載電源,使重啟核電動向與縮小煤炭火力間的關係無法切割。國民對核電仍有顧忌,不會因減少煤炭火力發電就轉而期待重啟核電。但事實是,核電與煤炭火力同為日本的基載電源,倘政府逐步減少煤炭火力發電,則勢必仰賴核能供電。 長期而言,未來難以利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之發電方式,若須使用一定程度的煤炭火力的話,則須考慮使用二氧化碳捕獲暨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及二氧化碳捕獲、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等技術。 溫室氣體削減:天然氣價格若能如當前維持價廉最佳,但天然氣價格波動大,作為基載電源仍具風險。反之,煤炭價格穩定,相對有利,但為達成2050年溫室氣體削減目標,則不得不考慮利用CCUS技術。 日本嚴格管控煤炭火力海外輸出之政策似應再議: 發展中國家仍多使用低效率煤炭火力發電,若能改高效率煤炭火力將可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即為取得潔淨能源。發展中國家許多家庭仍以燒柴料理,造成嚴重空氣汙染。而將此改以電氣化,煤炭火力發電功不可沒。為使全球可持續發展,應考慮煤炭火力發電對發展中國家之重要性。 雖日本政府嚴格管制官方援助煤炭火力發電廠海外輸出,但中國大陸卻持續在國內新設煤炭火力發電廠,且擁有相關技術,恐將取代日本作為煤炭火力的輸出國。而日本此番嚴格管控煤炭火力輸出之作為對全球之意義,值得冷靜思考。
A: 依據本(109)年8月12日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新聞稿及產經新聞報導,日立製作所旗下鐵道系統事業企業集團公司Hitachi Rail SpA(位於義大利)與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共同取得義大利鐵道營運公司「Trenitalia」約8億歐元(約9.43億美元)訂單,將提供「Trenitalia」高速鐵路Frecciarossa 1000型車輛共23輛。 「Trenitalia」與西班牙「Operador Ferroviario de Levante SL」合資成立的「International de Lavente(簡稱ILSA公司)」將於西班牙營運高速鐵路。所使用的Frecciarossa 1000型車輛將為歐洲最快速行駛且安靜的超高速鐵路,1輛全長約200公尺,乘客數約460人,時速最高達360公里。日立製作所預定2022年9月陸續交貨,並於2022年底前在西班牙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