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報導,歐盟執委會(Comisión Europea)於8月24日核定各會員國透過「緩解緊急事件失業風險(Support to Mitigate Unemployment Risks in an Emergency,SURE)」貸款計畫所申請之援助貸款,以協助各國緩解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所造成之就業問題,蓋因本年第2季歐盟各國因COVID-19疫情,已減少5,500萬名勞工。SURE計畫總額為1,000億歐元,共17個成員國向歐盟提出申請,總申請額為814億歐元,惟仍待歐盟27個會員國一致通過。其中,歐盟同意西班牙所申請之213億2,400萬歐元,以因應西國政府所提出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及自營業者(Autónomos)失業紓困措施。西班牙為申請該項融資計畫額度第2高之國家,僅次於義大利所申請之274億3,800萬歐元,目前僅餘葡萄牙與匈牙利之貸款金額尚未核定。 西班牙為歐盟失業問題最嚴重國家之一,亦為第一個申請SURE貸款之國家,西國於本年5月即因ERTE所需支出超過50億歐元,儘管該項支出正逐月下降中,惟依西國政府之估算,至本年9月底,因應ERTE所需之金額約在230億歐元至250億歐元間。目前該項貸款之具體撥款時間未定,西班牙政府盼歐盟於本年秋季撥付首次融資,剩餘金額則於2021年發放。 除SURE計畫外,歐盟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提出之援助計畫尚包括「歐洲穩定機制(Mecanismo Europeo de Estabilidad,MEDE)」之2,400億元援助貸款及由歐洲投資銀行(Banco Europeo de Inversión,BEI)提供企業之2,000億歐元貸款計畫。此外,另有7,500億歐元之歐盟「復甦基金(Fondo de Recuperación)」,其中3,900億歐元為無償性援助款,另3,600億歐元為貸款。西班牙在該計畫中取得1,400億歐元,其中727億歐元為無償性援助款。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8月25日報導,瑞典商 Adelis Equity Partners 私募股權公司旗下之丹商 SSI Diagnostica  通過收購CTK Biotech成立了一個國際診斷小組,專注於傳染病之快篩檢測。   SSI Diagnostica直到2016年仍是丹麥國家血清研究所(Statens Serum Institut) 的一部分,之後SSI 轉售 SSI Diagnostica 給 Adelis Equity Partner 經營管理。 CTK Biotech的總部位於聖地亞哥,並在北京設有生產基地,市場覆蓋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   SSI Diagnostica 藉收購美國公司CTK Biotech,將購擴大了SSI Diagnostica的全球生產和分銷,亦CTK Biotech正在開發一種快篩檢測試劑及covid-19抗體檢測試劑。   這意味著SSI Diagnostica現在可以與CTK Biotech一起為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患者和客戶提供服務, 並提供了進入全球眾多新市場的渠道, SSI Diagnostica即將卸任的首席執長Patrik Dahlen說: “我們一直在尋找真正擅長傳染病快篩檢測試劑並且在單克隆抗體方面具有技術和能力的合作夥伴 ,CTK生物技術公司在開發新產品方面非常熟練,其具有高效率,高質量的一流生產設備。此外,合併後,我們共同的全球分銷網絡將非常強大。 "   CTK Biotech已開發並驗證以血液為基礎的covid-19 IgG / IgM快篩試劑,該試劑可在15分鐘內檢測人的免疫系統是否已形成或先前已產生covid-19抗體。該測試已在科學比較研究中經證明為高質量,並且是同類產品中世界上最好的。 CTK Biotech在中國的工廠開發了免疫診斷測試並生產了診斷試劑盒,而主要開發業務位在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進行。   兩家公司合併後將具有生產,研發和國際分銷方面的能力,預計總營業額約為6億丹麥克朗。

A: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於今(2020)年8月26日發布最新資料顯示,受生物醫藥製造疲弱拖累,星國製造業產值連續第3個月下滑,在7月年比為-8.4%,低於經濟師預期。若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業,7月產值跌幅縮小至-5.2%。 經季節性調整後,7月的製造業產值月比為1.6%,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業則為10%。綜觀今年前七個月,製造業年比為1.6%,若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業則為-2.4%。製藥業和醫療科技產值都下滑,生物醫藥製造業產值連續2個月下滑,7月年比為-24.8%。 大華銀行經濟師指出,生物醫藥業領域在去年同期比較基礎並不高的情況下仍然出現雙位數下跌,顯示生產經歷3月和4月的高峰後已恢復正常,庫存大增可能也抑制了生產。 精密工程業是7月唯一取得成長的領域,年比為9.3%;半導體器材的需求推動機械及系統產品領域,年比成長20.4%;精密模組及元件產品則年比為-14.7%。 7月其他領域產值都呈現萎縮,其中以交通工程業跌幅最大,年比為-39.8%。移工的行動限制也繼續衝擊海事及岸外工程業,在7月年比為-58.7%。電子業在7月年比為-1.4%。當中的電腦周邊設備及資料儲存器材為-20.8%,通信及消費電子器材為-15.6%。 儘管整體製造業仍處跌勢,但摩根大通經濟分析師表示,科技相關產品的走勢已趨於穩定跡象,科技和生物醫藥以外的領域也從第二季最疲弱的階段復甦,半導體需求對電子業的提升也更加明顯。 然而,中美關係可能因美國11月總統選舉而有變數,並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更多干擾。此外,新冠病毒疫情及貿易環境逆風的風險可能影響星國整體製造業。

A: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於今(2020)年8月26日表示,美國跨國醫療科技公司BD(Becton Dickinson)將擴充在新加坡的亞太區總部,新增投資額近1億3,000萬美元(約1億7,800萬星元),未來幾年創造300多個工作機會。 該公司正在新加坡建設製造廠,預計明年底開始運作,準備製造瓶裝血液培養基(blood culture media),供當地乃至全球的醫院檢測細菌感染用。BD泛亞太區運營副總裁表示,未來三年將在當地招聘70人,參與血液培養基的製造工作;其他職缺包括化學工程、微生物學、自動化、精密工程,以及機器人技術等領域。待2027年達到產能高峰時,公司的製造廠總共會需要200名員工。 陳振聲部長表示,BD的新加坡團隊也負責製造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這對重啟經濟、重開機場,以及航空業的復甦非常重要。生物醫藥製造業今年上半年年比為27%,儘管有些許波動,但長期趨勢看好。新加坡有30多家全球頂尖生醫製藥領域企業,包括BD、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愛德華生命科學(Edwards Lifesciences)、GSK、羅氏(Roche),以及諾華(Novartis)。 陳振聲部長表示,政府將三種企業列為重點對象,與新冠病毒疫情共存。第一種是成長前景看好的企業,如生物醫藥公司;第二種是等需求恢復的企業,政府將協助這些企業一邊整合產能,一邊保留能力;第三種企業則是需要轉至新興市場的企業。 此外,新加坡有近千家製造商參與「新心相連技能提升計畫」(SGUnited Skills),為當地創造6,300多個製造業職缺與培訓機會。新加坡人力部(MOM)指出,製造業招聘的5大職缺為工程專才、電子工程師、製造工程技師以及行政專才或人員,尤其在生物醫藥科學領域,有近400個工作與培訓機會,其中仍有四分之三空缺。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27日報導稱,日本建設業連合會(東京中央區)頃公布統計數據,該連合會所屬95家會員2020年7月國內建設訂單計9,500億日圓,較上年同期下滑20.9%。 上述訂單下滑,主要係因新冠疫情持續擴大蔓延,造成民間企業經濟活動停滯不前,占約全體半數之民間非製造業訂單大幅減少30%所致。 另外,來自海外的訂單亦持續低迷不振的狀況,包含海內外之建設訂單額大幅衰退25.1%。

A:根據越南財政部海關總局之資料,本年前7個月越南紡織成衣及皮革鞋類原料進口金額達1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為越南進口產品項目中減少幅度最大之產品(其中自中國進口佔49%)。 本年前7個月越南上述產業之企業均面臨諸多困難。具體而言,本年前7個月越南紡織成衣出口金額達16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1.7%。美國仍為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為76.6億美元,減少9.6%。其次為歐盟市場,出口金額為20.2億美元,減少18.3%;日本為19.7億美元,減少8.3%。 皮革鞋類產品方面,本年前7個月出口金額達9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3%。美國亦為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達34.3億美元,減少8.6%;其次為歐盟市場,出口金額為24.7億美元,減少16%。

A:為執行政府7月份定期月會決議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之複雜情勢,越南勞動部頃向計畫投資部提出有關遭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之民眾與業者之第二次補助與紓困措施等建議方案;此次總補助金額約18兆6千億越盾。重點摘譯如次: 有關紓困之授信措施,擬適用對象包括中小型企業、合作社、小型合作社、經營戶,其中優先適用小型與微型企業(10個員工以下)、合作社與經營戶(簡稱為生產經營基地)、鄉下勞工。另依現行第74/2019/ND-CP號議定規定生產經營基地與勞工之申貸上限分別為20億越盾、1億越盾。新申貸款項之優惠利率為12個月,適用期間自本年9月1日至明(2021)年9月1日,貸款年利率3.96%;總預算約15兆越盾。 有關家境貧困之失業者補助措施,擬適用對象為需租屋與(或)扶養6歲以下子女而失業或暫緩履行勞動契約、停工、無薪停工等勞工。補助金額每人每月100萬越盾,適用期間自本年9月至12月,至多3個月;總預算約3兆6千億越盾。

A:據越南觀光總局稱,本(2020)年7月份來越國際旅客約1萬3,900人次,較上(6)月份增加58.7%,並較去(2019)年同期減少98.9%。累計本年前7個月來越國際旅客約375萬8,4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61.6%;其中以運輸工具別統計,利用空運來越之旅客人數為304萬3,500人次,減少60.5%;由陸路來越之旅客人數為57萬500人次,減少70.5%;海運來越之旅客人數14萬4,400人次,減少8.4%。 以旅客國別統計,本年前7個月亞洲地區來越之旅客人數為274萬2,9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63.9%,來自主要市場之旅客人數皆大幅下跌,其中中國旅客為92萬6,500人次,減少67.9%;韓國旅客為82萬4,100人次,減少65.7%;日本旅客為20萬2,000人次,減少61.5%;台灣旅客為19萬2,800人次,減少62.7%;馬來西亞旅客為11萬6,600人次,減少65.4%;僅有柬埔寨旅客為12萬500人次,增加88.9%。 歐洲旅客部份,本年前7個月來越之旅客為66萬6,6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48.7%,其中俄羅斯旅客為24萬5,800人次,減少38.1%;英國旅客為8萬1,600人次,減少56.4%;法國旅客為7萬4,600人次,減少57.3%;德國旅客為6萬1,400人次,減少53.8%。 美洲地區來越之旅客為23萬4,500人次,減少61.4%,其中美國旅客為17萬2,900人次,減少62.9%。澳紐旅客為10萬2,300人次,減少61.3%,其中澳大利亞旅客為9萬2,400人次,減少60.7%。非洲旅客為1萬2,1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54%。

A:越南央行頃頒布第08/2020/TT-NHNN號公告修正、補充第22/2019/TT-NHNN號公告有關銀行、外資分行資本適足率與各項信貸上限規定。依該規定,各家銀行、外資分行必須遵守按照下列期程利用短期資本提供中、長期信貸之上限比例,具體為:(一)自本(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止為40%;(二)自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止為37%;(三)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止為34%;(四)自2023年10月1日起降為30%。 第08/2020/TT-NHNN號公告將自本年10月1日起生效實施。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7月份越南出口金額約230億美元,較上(6)月份成長1.9%,並較去年同期稍增0.3%;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增加10.6%,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減少4.9%。 本年前7個月出口金額約1,457.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2%,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為507.6億美元,成長13.5%,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為950.3億美元,減少5.7%。本年前7個月計有23項出口金額10億美元以上之產品,其中:各種電話機與零件出口金額為257億美元,減少6.6%;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231億美元,成長24.3%;紡織成衣品162億美元,減少12.1%;機械設備及其零件124億美元,成長27.1%;鞋類95億美元,減少7.9%;木材及木製品61億美元,成長6.2%;運輸工具及其零件44億美元,減少12.3%;水產品44億美元,減少6.4%;鋼鐵25億美元,減少2.7%。 另大部分農產品之出口金額亦較去年同期減少,包括:蔬果出口20億美元,減少12.3%;咖啡出口18億美元,減少0.5%;腰果17億美元,減少4%;橡膠8.55億美元,減少20.3%;胡椒4.05億美元,減少20.6%;僅有稻米出口19億美元,成長10.9%。 有關出口市場,本年前7個月美國仍為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為37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其次為中國,出口金額為235億美元,增加18.4%;歐盟195億美元,減少5.9%;東協128億美元,減少15.4%;日本109億美元,減少5%;韓國107億美元,減少0.4%。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27日報導稱,近期日英兩國將就簽署新的貿易夥伴協定達成共識,原則上將比照日本及歐盟(EU)之間簽訂的經濟合作協定(EPA)優惠關稅,儘量降低英國脫歐對日本企業造成的影響。 日英新貿易協定原卡關在英國產藍起司之進口關稅等領域,惟雙方已就該部分達成一致。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與英國國際貿易部長Elizabeth Truss預定明(8/28)日舉行視訊會談,致力爭取於下(9)月前簽署上述新貿易夥伴協定,並盼自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實施。 對英國而言,將係脫歐後首度與主要經貿國家達成之自由貿易協定,亦是英國加入CPTPP的重要一步,有助於未來加速與其他國家之貿易諮商談判。 據日本海關貿易統計,上(2019)年日本對英國出口總額約1兆5,132億日圓,自英國進口金額為8,875億日圓;因對英國貿易享有順差,若未來雙方簽署貿易夥伴協定,日本工業產品可避免被課徵高關稅的益處。

A:馬來西亞柔佛州(Johor State)州務大臣哈斯尼(Hasni)表示,位於古來(Kulai)士年納(Sedenak)的古來依斯干達數據轉換中心(Kulai Iskandar Data Exchange,簡稱Kidex )將於2023年全面投入運作,預計可吸引175億馬幣(約合41.97億美元)涵蓋資料管理顧問公司等的投資額。目前已吸引來自中國大陸、日本及英國的投資人前來實地考察,除吸引巨額投資外,並可創造1,600個科技資訊領域高技能及支援服務等的就業機會。   該數據轉換中心占地745英畝,由柔佛州機構(Johor Corp.)子公司「馬來西亞科技園公司」(TPM Technopark Sdn Bhd)策劃發展,以期將士年納打造成為本區域大數據中心。   該數據轉換中心係占地7,290英畝的古來工業園發展計畫的一部分,被視為馬國的大數據中心,以吸引工業4.0投資,並以雲端計算領域的投資為主。該數據轉換中心擁有高科技永續能源特性,此發展項目將會以太陽能農場(Solar Farm)及熱電廠(Co-generation Power Plant)作為永續能源。該中心不僅具有地理位置優勢,附近也有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其中包括南北大道及士乃國際機場(Sen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汽車商公會(MAA)頃發表2020年7月各類汽車總銷售量統計,共計銷售5萬7,552輛,較上(2019)年同期(5萬854輛)增加13.17%,亦較上(6)月增加28.77%,顯示該國逐漸擺脫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其中轎車5萬2,119輛,較2019年同期(4萬6,189輛)增加12.84%;商業用車為5,433輛,較2019年同期(4,665輛)增加16.46%。   本年前7個月馬國各類汽車總銷售量統計,僅銷售23萬2,245輛,較上2019年同期(34萬7,171輛)減少33.1%。   馬國政府自本年3月18日實施「行動管制令」(Management Control Order)影響, 4月汽車銷售量僅141輛,5月銷量為2萬2,960,6月銷量回彈至4萬4,695輛。該公會預測本年8月汽車銷量將維持7月之水準,主要動力源自消售稅的豁免及車商誘人的促銷活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全球油脂油料產業權威雜誌「油世界」執行長湯瑪斯密爾基(Thomas Mielke)頃表示,鑒於本(2020)年棕油出口量預測將僅1,690萬公噸,較上(2019)年的為1,850萬公噸減少8.65%,估計本年底馬國棕油庫存將增加10%至220萬公噸,未來馬國棕油價格恐承受下跌壓力。   該雜誌社預測未來3個月全球棕油價格可能呈下跌態勢,並擴大棕油與大豆油的折價水準。棕油價格可能介於每公噸2,500至2,600馬幣(約合599.5至623.5美元)水準,甚至最低可能跌至每公噸2,400馬幣(約合575.5美元)水準。然 棕油價格於12月至明(2021)年2月的產量淡季將獲得市場部分支撐。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巴西已通知美國,將就課徵大型跨國科技公司數位服務稅進行雙邊諮商。 巴西等10國針對新型跨境交易模式開徵或研議課徵數位服務稅,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6月初援引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啟動調查是否對美國造成不利影響。巴西係於5月初由眾議員Joao Maia提出第2358/2020號法草案(Cide-Digital),擬向跨境數位服務課徵數位服務稅。

A: 據日本共同新聞社本(8)月26日報導稱,為減少危害人體健康的懸浮微粒(PM2.5),日本政府頃決定將加強汽車排氣量限制規定,除已列為限制對象的懸浮微粒外,亦將參酌於歐洲對懸浮微粒數量亦設置上限,以期大幅降低空氣PM2.5。 日本環境省今後將召開專家會議,檢討決定加強限制汽車引擎尾氣中的總懸浮微粒重量等規範細節,並預定自新製造銷售的車輛開始適用新的規定。PM2.5是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之極小顆粒物質,容易被人體吸入肺部深處,恐有引發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及肺癌的風險。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8月26日)   一、韓國企劃財政部金容範次長於本(109)年8月25日邀集金融委員會、韓國銀行、金融監督院及國際金融中心等金融相關部會人員舉行「總體經濟金融會議」,綜合檢視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外金融市場造成影響之情況、對實體經濟之影響及未來之因應方案。   二、金次長於會議中表示,目前韓國政府因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快速擴散,已將維持社交距離規範提高至第2階段,加速採取防疫措施,但因源起首爾之群聚感染已擴大至全國,各界均擔憂韓國對疫情之防治可能失控。另鑑於確診病例多數集中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並經由大型集會活動傳染,造成防疫機構無法順利追蹤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者之動線,發生多數無法確定感染途徑之案例,更有必要謹慎因應目前疫情擴散之情形。   三、金次長指出,本年度韓國亦經歷最長天數之梅雨季,並因豪雨釀成水災,造成嚴重損害,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擴散,已有專家警告疫情及水災災情不可避免將對韓國經濟及金融造成影響。渠強調,目前政府抱持「無防疫即無經濟」之理念,擬全力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之擴散,相關部會亦將積極合作,全面檢視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可能對經濟及金融領域造成之影響,適時採取應變措施,做好萬全之準備。   四、本次會議中檢視全球經濟及金融領域之動向及評估情形如次: (一)目前歐洲等主要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有再度快速擴散之跡象,美國政府延後研議追加提振景氣對策,美國與中國間之衝突更加嚴重,部分主要國家亦有操控股市之情況。 (二)美國聯準會及ECB警告影響下半年經濟成長及就業之危險因素增加,另WTO對明年全球之貿易情況抱持不樂觀展望,未來主要國家若因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擴散,加強實施暫停經濟活動措施時,全球景氣可能快速惡化,國際金融市場資金之流動性亦應會擴大。   五、會議中檢視韓國國內經濟及金融領域之動向及評估情形如次: (一)韓國國內金融市場景氣雖有逐漸復甦之趨勢,但目前卻再出現部分資金流動變大之徵兆,於國內外經濟情況不明確之情況下,國內新冠肺炎病毒確診病例再度快速增加,股票買入之金額減少,市場之變動性短暫擴大。 (二)目前全球主要國家之股市維持上漲,並持續快速及充分提供流動性,因此金融市場未出現緊縮之現象,韓國亦緊急因應可能造成金融市場不穩定之情況,規劃穩定股市基金、穩定債券市場基金、設立買入信用度低之公司債及CP之組織等175兆韓元(約新台幣4兆3,200億元)之穩定民生及金融套案,加強穩定市場。 (三)韓國若能成功防治本次再度擴散之新冠肺炎疫情,預計國內金融市場景氣快速惡化之可能性不高,但有必要隨時檢視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之擴散情況、全球經濟復甦之速度及金融市場之動向,確實全面因應。   六、金次長再表示,目前韓國新冠肺炎病毒確診病例快速增加可能影響韓國之實體經濟,亦不排除會影響消費活動,政府正面臨必須達成防疫及提振經濟雙重目標之處境,惟加強防疫,連帶可能影響經濟活動,因此政府已開始積極調整因應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對策,於防治疫情況擴散為前提下,推動復甦景氣之對策,主要內容包括: (一)快速實施保護弱勢階層之措施,持續全力穩定就業及社會安全網。 (二)對於因本年雨季連日豪雨造成災情之地區快速提供緊急災難救助及協助重建。將穩定農畜產品之供需,檢視物價之變動,對於擴大提供價格快速上漲之農畜產品儲備物量及生產支援。 (三)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長期擴散,將加強提供金融支援。對於因政府加強實施維持社交距離措施,造成中小企業及小型商家等流動性弱勢階層發生資金周轉問題,全力提供救助支援。    

A:受到新冠肺炎蔓延影響,全世界各國幾乎皆出現貿易失衡,且許多國家祭出相關防疫措施,導致中美洲國家紡織成衣業工廠之運作面臨幾無利潤的地步。   根據美國政府統計,2019年上半年中美洲銷美紡品共1,759.3萬美元,但2020年同期則劇減至僅1,155.3萬美元,衰退達34%。統計指出,巴拿馬、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衰退最大,各達-49%、-48%及-47%,繼之為哥斯大黎加(-30%)、尼加拉瓜(-27%)及瓜地馬拉(25%)。   尼加拉瓜紡織成衣業公會表示,因年新冠肺炎影響之劇史所首見,中美洲紡品業者目前營運僅足勉強餬口,成衣經銷店為因應局勢,經營模式也由店面銷售轉為網路銷售,然而大部分商家還是處於虧損情形。

A:新聞來源:韓國副總理洪楠基臉書發文(日期 : 2020年8月26日)   一、韓國副總理洪楠基於本(109)年8月18日於臉書發表韓國編列第4次追加預算之必要性及國債意見。洪副總理認為,韓國近來因豪雨釀成嚴重災情,若為重建災區而編列第4次追加預算,政府必須舉債籌措財源,渠立場如次: (一)編列第4次追加預算重建豪雨災區之必要性:韓國目前因豪雨造成1兆韓元(約247億4千萬新台幣)以上之損失,韓國政府將儘速計算實際損失金額並研擬重建災區之計畫。目前韓國政府尚可使用之預算額度約為3兆韓元(約742億2千萬新台幣)以上,應可動支重建災區,若金額不足,再考慮編列第4次追加預算,現有預算之細部項目如下: 1.2020年核定之預算:2020年核定之預算中,所剩之「災難對策預算」等相關預算約為0.4兆韓元(約99億新台幣)。 2.預備金(災難對策預備金):目前一般及特定預備金所剩餘之金額約為2.6兆韓元(約643億2千萬新台幣),排除其他支援預備金,約有1.5兆韓元(約371億1千萬新台幣)可使用。 3.預算總則中規定之「災難對策國債負擔行為」:預算總則中規定之「災難對策國債負擔行為」金額上限為1.3兆韓元(約321億6千萬新台幣),目前皆尚未使用。 4.增加編列2021年災區重建預算:韓國政府頃正編列2021年災區重建預算,並計劃編列0.2兆韓元(約49億5千萬新台幣)以上,若本次動用「災難對策國債負擔行為」之金額,則亦將於2021年預算中增加編列相關預算。 (二)國債相關議題:韓國政府為積極因應新冠疫情,於本年初至第3次追加預算後,國債比率(D1)占GDP之比重已由39.8%增加至43.5%。受新冠疫情之影響,航空業及旅行業幾乎已呈現停業狀態,自營業者、微型商家、中小企業及大企業等亦因銷售額減少面臨經營困難,韓國政府已積極提供財政、稅制及金融之支援,並持續努力穩定工作機會及環境。未來為因應經濟危機,有必要與IMF等國際金融機構及G20等主要國家合作,且即使增加國債,韓國政府亦將增加財政支援,協助國民克服困難並復甦經濟。 1.據OECD調查,韓國本年國債(L2)比率占GDP之40.4%,OECD會員國平均則為110%(日本為225%),但韓國政府仍重視國債比率占GOP之比重增加之情形。 2.本年韓國3次追加編列預算共59兆韓元(約1兆4千億新台幣),政府僅發行36.7兆韓元(約9,079億6千萬新台幣)國債,其餘22.4兆韓元(約5,541億8千萬新台幣)則調播其他預算及閒置基金。 3.據IMF於本年6月發表「World Economic Outlook」統計,為因應新冠疫情,韓國政府之財政支出占GDP之3.1%,G20國家平均則為5.78%。另若以國債D2為標準,全球各國2020年國債比率占GDP之比重,平均較前年度增加18.7%p(82.8%→101.5%),韓國則增加7.6%p(41.9%→49.5%)。 4.另據OECD於本(8)月發行之「2020韓國經濟報告」,與其他OECD會員國相比,韓國投入之財政金額較少,卻有較高之效益,韓國2020年經濟成長率展望呈回升趨勢(-1.2%→-0.8%),為全球第1,並與第2名之土耳其相差4%。 二、洪楠基副總理表示,韓國政府將積極投入財政支援,同時將國債比率占GDP之比重降到最低,並積極因應經濟危機,以儘速恢復經濟。

A:海地8/25確診個案8,112例,增加2例,死亡維持196例,惟近日颶風襲擊海地,造成21人死亡、5人失蹤,疫情統計恐有延遲。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1,184例,增加85人,死亡維持15例,現有住院177例(含重症10例),疫情迅速惡化。   安地卡及巴布達:維持確診個案94例及死亡3例。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