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迄本(109)年5月底約旦債務為320.2億約幣(452.25億美元),占預期GDP之101.2%;2019年底為300.8億約幣(424.85億美元),占GDP的95.2%。約旦債務(剔除社保投資基金)為253.5億約幣(358.05億美元),占GDP之80.1%。本年5月約旦外債(預算及擔保)增加4.021億約幣(5.67億美元),迄5月底共計達127.4億約幣(179.94億美元),占5月份預期GDP之40.3%;2019年底為123.4億約幣(174.29億美元),占GDP的39%。5月份約旦內部債務增加15.4億約幣(21.75億美元),5月底達192.8億約幣(272.31億美元)。財政赤字本年1~5月達10.94億約幣(15.4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84億約幣(6.83億美元)。本年1~5月公共收入23.37億約幣(33.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32億約第(45.19億美元)減少7.822億約幣(11.04億美元),降幅25.1%。總支出為34.31億約幣(48.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36.04億約幣(50.90億美元)減少1.72億約幣(2.42億美元),降幅4.8%。 另據約旦財政部公布資料顯示,本年1~5月來自商品與服務業之稅收總額達到11.5億約幣(16.24億美元),成長1.5%,而去年同期為11.3億約幣(15.96億美元)。商品與服務之銷售稅在稅收總額中所占比例為64%。同時,其他稅收收入,包括所得稅、資本利得稅、房地產銷售稅及國際交易稅均呈現減少。本年1~5月稅收總額為17.9億約幣(25.2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2億約幣(1.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2%;稅收收入占國內總收入之80.6%,占國內生產總值之14%。所得稅與資本利得稅收入為5.387億約幣(7.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4.7%。商業與國際交易稅為9,620萬約幣(1.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2%。房地產銷售交易之稅收為1,040萬約幣(1,468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7.8%。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109年上半年貿易逆差為29.63億約幣(41.8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39.69億幣(56.06億美元),下降25.4%。出口占進口比例為46%,去年同期為40.7%,成長5.3%。 報導指出,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出口方面,約旦109年上半年出口總額(出口與再出口)為25.23億約幣(35.6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7.21億約幣(38.43億美元),下降7.3%。其中出口為22.11億約幣(31.2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2.92億約幣(32.37億美元),下降3.5%。再出口為3.117億約幣(4.4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29億約幣(6.05億美元),下降27.3%。首飾出口大幅成長353%,肥料及服裝出口則下降13.4%。 統計資料復指出,約旦109年上半年進口額為54.86億約幣(77.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醫療用品進口成長26%,原油進口下降43.3%。油類方面,約旦進口量依次為原油2.47億約幣(3.48億美元)、柴油1.44億約幣(2.03億美元)、汽油1.01億約幣(1.42億美元)、潤滑油800萬約幣(1.12億美元)。

A:依據先正達(Syngenta) 2020年8月27日新聞稿,今年上半年集團總營業額為120億美金,較上年同期增加2%,若另經授權許可收入調整後,較上年同期成長5%。該金額已經包含因匯率換算而造成的5億美元損失。集團稅前、息前、攤銷前利潤(EBITDA)為22億美金,較上年同期增加7%,經授權許可收入調整後較上年同期成長9%。   今年上半年集團4大部門Syngenta Corp Protection、ADAMA、Syngenta Seeds及Syngenta Group China經調整後的營業額都有成長。稅前、息前、攤銷前利潤(EBITDA)經過調整後較去年同期成長最多的是Syngenta Seeds,成長94%。稅前、息前、攤銷前利潤(EBITDA)經過調整後唯一衰退的部門是ADAMA,減少10%。   資料來源: Syngenta新聞稿 日期2020年8月27日

A:資料來源: ACTMedia 日期: 2020年8月18日   根據房地產顧問公司CBRE的資料,2020年上半年羅馬尼亞房地產投資額約達3億9,500萬歐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7%。   辦公大樓最受投資者青睞,占交易量88%。   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交易平均值達3,000萬歐元,略高於2019年同期的2,600萬歐元。   與2019年趨勢不同的是,2020年上半年Bucharest市內房地產項目主導了投資活動,城外僅完成一筆交易,占交易量的3%。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8月27日   根據斯洛伐克中央銀行所作調查,約9%要求延期還貸家庭於延期結束後難以還貸(3,600戶),斯國約有75萬戶家庭有銀行貸款,其中有4萬戶要求延期(主要為個體營業者),銀行可能被迫註銷總計1億2,000萬歐元貸款。   調查顯示,在大流行期間有60%的負債家庭收入減少,家庭平均收入減少370歐元、5.4%的家庭要求延期還貸、2.4%的家庭尚考慮中。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8月27日   2019年斯洛伐克大型汽車供應商銷售額及年增長率如下:   Mobis: 15億4,100萬歐元(+4.6%) Schaeffler: 10億6,420萬歐元(-5.9%) Cont. Matador Rubber: 10億4,220萬歐元(-4.3%) SAS Automotive: 9億5,760萬歐元(+5.3%) Faurecia Automotive: 8億6,430萬歐元(+0.1%) Cont. Matador TruckTires: 6億1,290萬歐元(+4.8%) ZF: 4億9,580萬歐元(+4.8%) Lear Corp. Seating: 3億8,420萬歐元(+15.2%) Yura: 3億7,830萬歐元(-0.7%) Adient: 3億4,570萬歐元(0.0%)  

A:據印度媒體本(8)月24日報導,印度內政部針對所有來自中國大陸企業之投資案進行全面安全性審查,其中包括長城汽車(Great Wall Motors, GWM)、福田汽車(Foton)及石化業者恆力(Hengli)等陸資企業,總計有175案進行審查作業中,其中長城汽車係於本年1月收購美商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位於印度Maharashtra州Pune市Talegaon區的製車廠,並已向印度商工部產業暨國內貿易促進局(DPIIT)及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提出投資規畫,規劃於明(2021)年進行生產。 由於印度DPIIT於本(2020)年4月公告修正FDI政策,規定中國大陸等7個鄰國對印度投資須經政府核准,即不再適用任何「自動核備制」(Automatic Route)之投資許可新規定,該限制新規定旨於防止受COVID-19疫情衝擊的印度企業遭到外資之投機性接管或併購。根據修法,來自印度鄰國的外資企業,或是外資企業對印度投資案之持有人(Beneficial Owner)位於該等國家或具其國籍者,投資案皆須經印度政府核准,除投資人需自我具證外,印度政府亦會針對外資之出資人、持有人、管理人等身分進行詳細審查。 印度針對外資入境向來分為自動核備及政府核准制,政府事先核准制以往僅適用於巴基斯坦及孟加拉,在上述修法後,政府為嚴格管控外資以維護國家安全,外資若進行國防、電信、藥品等17項產業之投資,持股10%以上者則需經政府事先核准。汽車產業投資採自動核備制,惟來自中國大陸資金須獲政府核准,政府同時也參考金融單位提供之外資金流資訊做為審查之依據。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萬事達信用卡(Master Card)宣佈,該公司正計劃在緬甸建立分支機構,並將任命一名國家業務發展經理。萬事達卡公司旨在支持緬甸數位支付生態系統發展,並努力建設一個未來、金融普惠包容性的無現金社會。萬當地辦事處的建立也突出顯現了萬事達卡對推進緬甸國家金融服務數位過程的長期承諾,並反映了該公司對市場的持續信心。緬甸經濟成長預計將在2021年反彈跳升至6%,成為東南亞地區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緬甸金融市場已成功地邁出了向數位經濟過渡的程序及步驟,儘管該國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有銀行帳戶,惟80%的公民擁有智慧手機,其中許多人使用手機行動裝置進行交易及以數位方式匯款、轉帳及支付。目前緬甸政府一直積極善用此發展趨勢,為新支付平台奠定基礎,該平台旨在使企業可以運用消費者,商業活動及政府之電子支付來簡化流程。緬甸正處於經濟發展的真正關鍵階段。萬事達卡與全球數百個國家在發展及擴大電子支付系統方面有著悠久合作歷史。 萬事達卡東南亞新興市場部門總裁Safdar Khan表示,隨著緬甸繼續進行金融業數位轉型,有必要讓緬甸人民掌握積極參與數位經濟所需的技能及知識。萬事達卡將為緬甸帶來數十年技術經驗,這將使緬甸能夠加快速位金融及資本成長。萬事達卡是支付業的全球性科技公司,公司的使命是透過使交易安全、簡單、智慧及可回溯性來連接及推動包容性數位電子支付行為,使所有使用者均感受益。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發佈統計,在2019-20年財年的前10個月,緬甸透過大其力及妙瓦迪等邊境城市對泰國玉米出口大幅成長至逾149萬噸。該數字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已大幅增加85.5萬噸。在此之前中國曾是緬甸玉米主要國際買主,惟自2017-18財年以來,中國已暫停包括玉米在內的一些農產品進口。因玉米沒有被列入中國的邊境貿易合法商品名單中,緬甸商務部正在努力尋求中國國家品質檢驗總局(AQSIQ)的註冊,並努力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因此,緬甸貿易商轉向出口泰國邊境市場,然而緬甸玉米貿易商表示,泰國飼料加工廠無法提供與國內買主及海上貿易夥伴類似的價格。緬甸玉米貿易商已要求政府官員洽談延長與泰國玉米出口諒解備忘錄,以確保貿易順利進行。2017年12月12日緬甸與泰國簽署了為期3年的玉米貿易諒解備忘錄,該文件將於2020年8月到期。根據諒解備忘錄,緬甸玉米出口在每年2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享有免稅待遇。 緬甸是東南亞地區第2大玉米出口國。緬甸有逾190萬英畝的玉米種植園,以實皆省及馬奎省、欽邦、克倫邦、撣邦及克耶邦為主要生產地。緬甸商務部長Than Myint在2020年6月6日在內比都舉行的玉米作物發展論壇上表示,由於中國需求下降,去年緬甸玉米交易者蒙受了損失。此外,緬甸透過海運向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菲律賓出口玉米。然而,出口到這些市場的玉米數量相當少。商務部表示,緬甸玉米主要是飼料加工企業所需要的,因此,它對國內及國外市場仍居具潛力的商品。 緬甸在當前財年原設定逾100萬噸的玉米出口目標。在2018-19財年,緬甸出口150萬噸玉米,出口值2.7億美元。透過海運運輸了20萬噸玉米,價值逾4,000萬美元。相較之下,商務部公佈的統計顯示,透過邊境運輸的玉米出口130萬噸,出口值2.3億美元。2017-18財年,緬甸共出口140萬噸玉米,價值逾2.9億美元、2016-17財年,玉米出口為120萬噸,出口值2.5億美元、2015-16財年,玉米出口為110萬噸,出口值3億美元。

A:柬埔寨卜迭棉芷省增建太陽能發電廠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8月2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政府近日發布消息稱,卜迭棉芷省將再建一座3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預計於2020年10月份啟用。此電廠位於卜迭棉芷省平日柏縣楚棉芷鄉,由RAY POWER SUPPLY有限公司投資,總造價3,980萬美元。   據卜迭棉芷省政府表示,目前該省每月總電力使用量約100兆瓦,在省內19萬1,273戶家庭中,獲得電力供應的家庭有13萬7,739戶,占總家庭數量72%。該省電力供應分別來自國家電網和泰國電網。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廠的啟動,符合法律規定,投資建廠公司將出售部分電力給柬埔寨電力局(EDC),以在地區內進行電力分配。

A:柬埔寨稻米輸中國之配額可增至50萬公噸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8月2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近日宣稱,中國擬將柬埔寨稻米進口配額增加到50萬公噸。該部指出,中國目前已允許柬埔寨香蕉與鮮芒果直接出口到中國,而且中資企業非常看好柬埔寨農業領域投資,相信這將帶動柬埔寨農業加工及出口產業鏈,進而推動國家經濟發展。   不少中資企業看好柬埔寨芒果、龍眼、菠蘿蜜、榴蓮、柚子等農產品的投資潛力,並相信這些農產品將在中國市場廣受歡迎。

A:金邊公寓價格略見下滑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8月2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CBRE柬埔寨房地產公司研究及諮詢處告稱,目前金邊市有至少72項公寓大樓建案完工啟用,相當於2萬825戶,然而公寓價格正在下滑,或為投資者購買公寓,以長期獲得利潤的好機會。   自2020年初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前來柬埔寨的外國人明顯減少,造成公寓房價下修。金邊市公寓受到外國人的青睞,當大量外國人離開柬埔寨,公寓市場當然深受影響。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前來柬埔寨居住或旅遊的外國人大幅度減少,這是許多公寓乏人問津的主要原因。   目前金邊精美公寓的平均價格每平方公尺3,041美元,若與今年第1季相比下滑約3.98%。中等級公寓的平均價格每平方公尺2,441美元,與今年第1季相比下降4.61%。而普通公寓的價格為每平方公尺1,539美元,僅小降0.65%。

A:柬埔寨參與瀾湄合作第3次會議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8月2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3次領導人會議於2020年8月24日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行,此次會議參與國包括中國、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及越南等6國,有助於會員國加強夥伴關係,規劃未來合作藍圖,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共同應對新冠疫情並推動社會經濟復甦,打造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   柬埔寨外交部國務秘書盧伊戴維表示,瀾湄合作機制發展迅速,已成為6國之間共同推進和平穩定和永續發展的重要平台。會議提出的推動瀾湄合作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結合,以利建設瀾湄流域經濟發展,並促進湄公河國家產品直接進入中國中西部大市場,進而輸往中亞和歐洲市場。在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前所未有衝擊的背景下,瀾湄流域經濟發展之建設將成為新的區域經濟引擎。   柬埔寨貝爾泰國際大學資深教授約瑟夫·馬修斯表示,瀾湄流域經濟發展之建設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減少貧困。在結合「陸海新通道」發展倡議下,更多瀾湄國家的產品將獲得新市場,為整個區域的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創造新就業,促進新產業發展,提升人力資源水平。柬國相信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將成為區域內促進多邊合作、推動自由公平的市場經濟和包容透明發展的助推器,為區域發展打開新的機遇之門。

A:柬埔寨專家:柬中自貿協定將助柬成為第2個新加坡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8月2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專家認為,柬中自由貿易協定將促使柬埔寨成為第2個新加坡。柬埔寨與中國於2020年7月宣布完成「柬-中自由貿易協定」的諮商談判,預計2021年起生效。柬中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旨在加强兩國間的貿易、投資、服務等合作關係,以實現2023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   據柬埔寨媒體報導,柬埔寨多位專家認同柬中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性,並認為該協定有助於推動柬埔寨成為第2個新加坡。柬埔寨商務部國務秘書宋速帕認為在柬中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實施後,柬埔寨有340多種產品可以出口到中國,其中95%享有零關稅待遇,預估生效後柬埔寨對中國出口將增加25%。   柬埔寨皇家科學院院長宋杜博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基西利瓦也看好柬中自由貿易協定對柬國經濟帶來正面影響,認為柬埔寨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將有助柬埔寨脫離遭到西方國家的經濟施壓,該協定將給柬埔寨帶來許多重大的發展機遇,以推動柬埔寨朝著持久性發展的方向前進。   宋杜博士認為柬埔寨各個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共同努力,透過柬中自由貿易協定推動柬埔寨成為第2個新加坡。柬埔寨商務部已完成柬中FTA,未來將開拓日本、南韓等更多的市場。   目前中國是柬埔寨投資來源國、觀光客源國,更是柬埔寨的最大貿易夥伴。2019年雙邊貿易額達82億美元,較2018年成長27%。 2018年柬中雙邊貿易額達65億美元,較2017年的56億美元相比成長15%。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的綠色產業政策歷史悠久,所有相關的政治和投資機制良好,但多數偏小規模政策。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執行長Peter Carlsson表示,當瑞典的產業投資規模不斷增加,政府的相關政策也應跟隨改變,擴大規模。   因此,瑞典目前規畫大規模綠色創業的表現相當積極,並針對過渡和擴張的籌資機制、全球專業人才的輸入和培訓計畫及以多方面速率擴大再生能源的建設等3大主要領域優先實施相關改革措施。

A: 據日本共同新聞社本(8)月27日報導稱,日本、中國大陸、韓國及東協(ASEAN)等16國參與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本(8)月27日以視訊方式舉行本年第2次部長會議,除努力爭取在本年內簽署協定外,並就印度若退出談判如何因應等議題進行討論。 上述視訊會議,除印度缺席外,其他15國家均派員參加,日本由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出席。主席國越南貿工部陳俊英部長在會議開始時表示,本次新冠疫情嚴峻衝擊全球經濟,為維持產業供應鏈穩定及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RCEP將扮演重要角色。 日本仍致力推動包括印度在內之全體16國在本(2020)年內完成簽署協定。但由於目前印度考量恐擴大對中國大陸貿易逆差,且近期印度與中國大陸尚發生邊境軍事零星衝突,不少與會國家認為印度恐難早日回歸談判桌。

A:安邁企業諮詢公司(Alvarez & Marsal, A&M)報告指出,2020年第2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 前10大銀行獲利(profits)較第1季增加21.25%,主要係受惠於貸墊款以及存戶存款成長 (surge in loans and advances and deposit growth)。   其中杜拜伊斯蘭金融銀行(Dubai Islamic Bank)在貸墊款部分表現突出,成長11%;Mashreq銀行則在存戶存款部分,成長11%。   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封鎖政策,影響信用卡及企業運作,第2季金融業獲利重要來源-淨利息收入(net interest income)減少7.3%、淨費用收入(net fee income)更減少23%。A&M表示第2季大型銀行獲利雖增加,但2020年金融業前景未容樂觀。   A&M中東區金融服務處主任Asad Ahmed表示,阿聯央行預期第3季企業借貸需求(corporate credit demand)成長,惟復甦情形脆弱,受到COVID-19疫情及國際油價下跌雙重打擊,阿聯本土金融產業未來展望仍低迷(outlook for the domestic banking sector still remains subdued)。   阿聯央行透過強化流動性(liquidity-boosting)及保護資本等措施,支持國內金融產業。   註:阿聯前10大銀行包括Emirates NBD銀行、阿布達比銀行(National Bank of Abu Dhabi)、阿布達比商業銀行(Abu Dhabi Commercial Bank)、第一海灣銀行(First Gulf Bank)、杜拜伊斯蘭金融銀行、Mashreq銀行、阿布達比伊斯蘭金融銀行(Abu Dhabi Islamic Bank)、國家聯合銀行(Union National Bank)、杜拜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 of Dubai)以及RAK銀行。

A:依據印度商工部投資及貿易推展局(DPIIT)依據2016年標準檢驗局法規第16、17、25條規定,決定自本年9月1日起針對在印度銷售之玩具產品實施檢驗新規定。供14歲以下者使用之玩具產品需符合檢驗標準包括:IS 9873 (Part 1): 2018、IS 9873 (Part 2): 2017、IS 9873 (Part 3): 2017、IS 9873 (Part 4): 2017、IS 9873 (Part 7): 2017、IS 9873 (Part 9): 2017、IS 15644: 2006。 此外,依據2018年印度標準規範Scheme-I(強制檢驗)、Scheme-II(自我符合性聲明)規定,則進口玩具亦需於進口前取得「印度標準」(ISI)或BIS之合格標章,方可准於市場銷售。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27日報導,雖日本政府將於8月29日公布解除口罩等防疫物品的轉賣限制,但鑑於新冠肺炎疫情遲遲無法平息,營運網路銷售平台的Mercari及日本雅虎拍賣等日本企業,決定持續禁止民眾透過網路平台販售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 由於受到日本境內新冠疫情擴散的影響,自本(2020)年2月起市場供不應求的口罩等防疫相關物品,被業者哄抬價格轉賣;雖各平台營運公司積極刪除轉賣商品之頁面,但仍無法減緩轉賣的現象。 爰此,日本政府為改善此情況,宣布自本年3月起禁止口罩、5月禁止消毒液之高價轉賣行為。惟由於目前日本市場防疫相關物品缺貨情形已較舒緩,日本政府預定本(8)月29日宣布解除上述禁止轉賣之規定。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調查統計,藉由網路自由市場進行的個人電商交易(EC)日漸成長,去(2019)年的電子交易市場規模較上年成長9.5%,計1兆7,407億日圓。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之影響,2020年西班牙政府財政赤字與公債均將創下歷史新高,而為支應該疫情所衍生之預算支出,西國政府增加發行公債(包括票據、債券等),金額由本年2月之9,939億9,000萬歐元增加至5月之1兆514億4,400萬歐元,增加574億5,000萬歐元。在增加之公債中,58%係由西班牙之銀行業者所持有,即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所衍生之財政支出,多數係由民間銀行機構透過購買政府公債,提供融資。儘管西班牙公債之利率極低、甚至低至負利率,惟歐洲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Europeo)對金融業者提供之資金給予近1%之利息補貼,條件為必須用於貸放款,亦即西國公債即使為負利率,西國銀行業者購買政府公債仍有盈利空間,且幾乎沒有風險。此外,受西班牙政治與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之影響,非西班牙居民持有公債則減少約3.5%。 西班牙公債之債權人及所持有金額簡述如后: 1.西班牙銀行業者(Entidades de crédito residentes):持有公債金額由2月之1,367億1,200萬歐元增加至5月之1,701億5,400萬歐元(持有公債比率由13.75%增加至16.18%),共增加334億4,200萬歐元。 2.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持有政府公債金額由2月之2,127億1,700萬歐元增加至5月之2,434億8,900萬歐元(持有公債比率由21.4%增加至23.16%),共增加307億7,200萬歐元。 3.非西班牙居民(No residentes):國外投資人因公債報酬率降低及其他租金或公司債收入較為豐厚,持有西班牙政府公債總額由2月之5,004億4,400萬歐元減少至5月之4,940億7,500萬歐元(持有公債比率由50.35%減少至46.99%),共減少63億6,900萬歐元。 另依據歐洲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Europeo)資料顯示,該行透過「緊急抗疫購債計畫」(Programa de Compras de Emergencia Pandémica,英文縮寫為PEPP),在3月至7月間購入461億1,100萬歐元之西班牙公債。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