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巴西工業總會(CNI)調查資料,巴西工業在2020年7月繼續出現復甦跡象,產能利用率(UCI)增加5個百分點,從62%提高到67%,僅比2019年2月和2019年7月(68%)低1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率已恢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水準,4月時產能利用率僅為49%。繼續出現復甦跡象,產能利用率(UCI)增加5個百分點,從62%提高到67%,僅比2019年2月和2019年7月(68%)低1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率已恢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水準,4月時產能利用率僅為49%。
A: 根據Datafolha調查統計,新冠肺炎疫情導致46%巴西人表示家庭收入減少,45%認為家庭收入是相同的,9%表示家庭收入有所增加。
A:據工會人士表示,福斯汽車提議減少35%勞工,約5,000人。福斯汽車表示,依據巴西汽車製造商協會(Anfavea)資料,巴西汽車銷量將下降40%,汽車產量下降45%,該公司根據巴西市場展望進行裁員。
A:根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資料,巴西失業人數在5月至7月之間增加20.8%。與5月相比,7月就業人數下降3.5%,2020年7月底,巴西失業人口為1,220萬人,較5月1,010萬人,增加210萬。7月失業率為13.1%,6月為12.4%。5月到7月,就業人口下降3.5%,從8,440萬降到8,140萬,下降300萬。
A:依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本(2020)年1至7月越南核准外商在越南投資之金額合計188億1,744萬美元(其中包括新投資案共1,620件,金額共計94億6,234萬美元,增(減)資次數619次,金額約計47億1,578萬美元,合資、股份購買之次數4,459次,金額約計46億3,933萬美元) ,較2019年同期衰退6.93%。 本年1至7月我商在越南投資金額共計金額12億1,173萬美元(包含新投資案、增資案、合資、股份購買),較2019年同期成長37.35%,居外資第6位。同期,其他主要投資國包括:新加坡居首,投資金額高達64億1,809萬美元(占34.11%);韓國排名第2,金額為28億2,662萬美元(占15.02%);中國大陸排名第3,金額為17億379萬美元(占9.05%);日本排名第4位,投資金額達16億336萬美元(占8.52%);泰國排名第5,金額為15億8,732萬美元(占8.44%)。 累計自1988年至2020年7月,我商在越南投資案共2,755件(含新增及撤資),投資金額達331億6,477萬美元,排名第4位(占8.71%);韓國居首位,投資金額達700億5,950萬美元(占18.41%);日本投資金額達602億2,274萬美元,排名第2位 (占15.82%);新加坡投資金額達549億8,046萬美元,居第3位 (占14.45%);香港投資金額達248億960萬美元,居第5位 (占6.52%)。
A:據Economic Times (India Times)報導,韓商三星(Samsung)集團已向印度政府智慧手機生產鏈多樣化計畫。該計畫係屬印度 政府5年來加工製造業投資案之優惠計畫(PLI),其總值約計400億美元。根據上述計畫,韓商三星集團擬將部分智慧手機生產鏈自越南及其他國家移轉至印度。惟駐越南三星集團代表否認上述訊息。目前該集團在越南北寧省及太原省至工廠仍正常運行。越南為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生產國家,僅次於中國大陸。三星集團手機產量之50%係在越南生產,該集團亦在巴西及印尼設廠,並在印度Noida省投資設立全球最大行動手機工廠。印度媒體暨資訊部部長Shankar Prasad表示,目前共有22家公司送件登記參加PLI計畫,其中除韓商三星外,台商鴻海、Wistron以及Pegatron等集團亦送件登記享有PLI計畫對自中國大陸移轉生產基地至印度之廠商之優惠。
A:緬甸時報報導,馬奎省自然環境、資源暨能源廳長Myint Zaw表示,馬奎省正在開發5座Octane 92小型煉油廠,每天將能夠提煉3萬加侖汽油。該項目在距離木各具(Pakokku)5英里的200英畝土地上進行。Sunny Global 製造有限公司、Power 95公司、中國石油公司及亞久能源公司等贏得了建造這5個煉油廠的招標案。最初幾家當地公司獲得了開發煉油廠的申請許可,但在一些當地公司推出後,該項目被提交公開招標。廳長續稱,由於這些投資超出了地區政府的權利範圍,目前將由電力暨能源部監督招標過程,決標後並提供許可批准,生產量每天估計在3,000加侖到30,000加侖,已足夠滿足該地區消費,如果當地需求上升,石油也可以增加進口及在當地進行提煉。 以前馬奎省生產石油,但這些石油被送至伊洛瓦底省、實皆省、勃固省及曼德勒省的煉油廠進行加工提煉,導致運輸成本增加,及產品品質下降。M廳長稱,希望小型煉油廠能夠提煉出高達Octane 92的標準,馬奎省的居民將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使用更高品質的汽油。一些投資者已經開始鋪設新的道路,並建立建設煉油廠所需的基礎設施。其中Sunny Global 公司取得了最快的進度,可在6個月內完成興建煉油廠並開始運營。但另方面,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爆發,導致在進口興建所需之建築機械暫時出現了一些延遲。
A:緬甸時報報導,根據中央統計組織6月份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導致的消費支出及需求下降,抑制了緬甸的通貨膨脹率上升。在緬甸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後,通膨壓力在3月份首次顯示出緩解跡象。在過去的三個月裡,通膨持續下降,在6月份穩定在7.9%。通膨下降的趨勢與世界其他地區類似。緬甸經濟學家Zaw Oo博士表示,由於COVID-19的防治限制措施,世界各地及緬甸的消費需求正在減少,國內消費需求下降,導致通膨走貶。緬甸的通膨在疫情前一直在穩步上升。2019年7月當政府開始停止補貼電價,導致電價飆升。隨著電力上漲其他食品、石油等其他必需品價格的上漲,通貨膨脹率在2019年2月達到了9.2%的高點。 世界銀行本年8月14日公佈調查結果顯示,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影響,大多數緬甸企業銷售額下降,現金流短缺,導致獲得支持業務所需信貸機會明顯減少。調查亦顯示,有16%的企業暫時關閉平均約8週的業務。因此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預測,緬甸的通貨膨脹率今年將進一步下降,並在明年之前保持在6%左右。預估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從2018-19財年6.8%降至2019-20財年1.8%。世界銀行的預測更為嚴峻,預估2020年GDP將下滑至0.5%。然而,如果新冠肺炎在國內獲得到控制,全球經濟迅速復甦,緬甸經濟成長最早可能在明年恢復,亞銀預估為6%,世銀預估為7.2%。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19-2020財年的9個月(10月至6月),緬甸與中國的海上貿易額總計逾91.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40.3億美元,進口額為51.3億美元。緬甸主要透過邊境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由於中國打擊跨境非法貿易,邊境農產品貿易經常被停止,中國不斷加強邊境管控措施,遏制疫情蔓延,造成雙方邊境地區交通擁堵及商品延遲。為了降低貿易壁壘,並透過邊境貿易為緬甸商人提供救濟,緬甸商務部、有關部門及緬甸工商總會正在與中國進行談判,以順暢邊貿。 緬中兩國正在努力建立更多的邊境經濟合作區,並促進邊境貿易。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在2018-19財年為113.9億美元,2017-18財年為117.8億美元,2016-17財年為108億美元。出口以食米、各式豆類、芝麻、玉米、水果及蔬菜、茶葉、水產品、橡膠、礦產品及畜牧產品為主。進口以機械、塑料原材料、消費品及電子產品為主。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橡膠種植者及生產者協會(MRPPA)秘書Khaing Myint表示,緬甸橡膠之價值鏈永續發展論壇將訂於本年9月在仰光舉行。論壇的目的是為實現價值鏈中利益相關業者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生產者及橡膠工廠的技術競爭力,並獲得了合理的價格及提升品質等。K秘書稱,目前緬甸橡膠原料因不符合國際標準,導致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緬甸橡膠的平均價格僅為每噸300至350美元,而國際價格約為每噸1,600美元。由於緬甸橡膠品質量低劣,故不得不降價求售。緬甸商務部長Dr.Than Myint於8月5日會見MRPPA成員,T部長表示,政府支持出口優質橡膠的技術提升要求。規劃將僱用更多的實驗室人員及擴大實驗室設備,以發展橡膠工業。同時討論可否透過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等發展夥伴合作,獲得相關技術援助,以促進橡膠業發展。 緬甸商務部2016年與MRPPA簽署諒解備忘錄,在商務部消費者事務局商品檢測及品質管理處於仰光Hlegu鎮設立了天然橡膠品質實驗室。2016年12月馬來西亞橡膠局對該實驗室進行了審核,該實驗室於2017年通過4次循環及水平測試,國際橡膠協會將對該實驗室進行認證。緬甸目前擁有逾160萬英畝的橡膠種植園,每年向國外市場出口逾20萬噸橡膠原料。
A:越南皮革、鞋類產業特別依賴進口原副料,出口市場亦受到限制。故,受到Covid-19疫情之衝擊時,該產業之企業需尋找新的供應市場以逃脫困境。 自2015年至今,越南皮革、鞋類產業每年出口金額約成長12-17億美元,2019年達179.4億美元,並成為越南5大出口產品項目之一。根據2020年計畫,該產業之出口目標金額達200億美元以上。惟與其他產業相同,受到疫情影響,越南皮革鞋類產業正面臨諸多困難。 根據越南工商部針對本年7月及累計本年前7個月工業生產及貿易活動之報告,本年7月越南皮革及其製品之生產較前一個月成長7.6%,惟較去同期卻減少4.4%。累計本年前7個月較去年同期減少4.2%。 關於鞋類產品之出口,累計本年前7個月出口金額約為95.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8%。累計本年前6個月該產業原副料進口金額亦減少14.1%。因此,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國家經濟社會資訊與預報中心之評估,皮革、鞋類產業及其相關之產品使用勞工減少28.39%、營業額減少29.23%。 越南皮革、鞋類暨手提包協會潘秘書長氏青春稱,越南該產業之原副料70% 係從中國進口,Covid-19疫情使廠商生產上面臨困難,故越南企業刻正自印度、歐盟、新加坡及日本等市場尋找物資及原料,以維持生產。 尋找原副料供應商之同時,越南企業亦積極尋找新客戶,歐洲及日本市場已有正面資訊。另,EVFTA本月起生效後將協助越南廠商擴大出口市場。潘秘書長認為,越南皮革、鞋類產業應克服產業連結之弱點,並應對皮革、鞋類暨紡織產業有個別計畫,以邁向未來發展越南時裝產業。
A:受Covid-19疫情之衝擊,第一波疫情後市場尚未恢復,第二波疫情已襲來,使辦公室不動產市場日益困難。 根據越南CBRE公司之市場研究報告,本年第二季越南A級辦公大樓之租金較去年同期減少4.9%,待租比率較去年同期增加9個百分點,達11.8%。 Savills Viet Nam公司之研究報告卻指出,本年第二季辦公室租金平均減少1%,為減少待租之面積,房東提出各項協助措施,如調減租金及重新協商合約其他條款。 越南Jones Lang Lasalle公司考察報告指出,因受到Covid-19疫情之影響,不僅中小企業受影響,連大型公司亦緊縮開銷,許多客戶需遷移至租金較低之地區或減少租賃面積或考慮租用共享辦公室。 越南專家認為,不僅在疫情期間共享辦公室有較多機會,未來因有諸多創業公司、年輕人才較偏向共享辦公室之環境及Covid-19疫情讓企業斟酌自傳統辦公室改為共享辦公室,以減少開銷,同時租賃時間也較有彈性。
A:本年7月份越南電力集團(EVN)已確保穩定、安全供應電力,以發展經濟社會,滿足民眾使用電力之需求。 本年7月份EVN 自產及進口之總電量達230.5億kWh,累計本年前7個月EVN自產及進口總電量達1,424.7億kWh,較去年同期成長2.09%。 其中: + 水力發電為292.2億kWh,較2019年同期減少20.52%; +燃煤發電達808.7億kWh,較2019年同期增加14.54%; + 燃氣發電為224億kWh,較2019年同期減少15.36%; +燃油發電達103億kWh,較2019年同期增加33.11%; + 再生能源(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質能)達63.3億kWh。其中太陽能達55.6億kWh(較2019年增加2.65倍); + 進口電量為21.7億kWh,較2019年同期減少3.03%。 本年前7個月越南EVN及各電力總公司(含各股份公司)之電力產量達195.3億kWh,佔全系統電力總產量之55.6%。其中EVN 100%持股之各電廠總產量達439億kWh,佔30.8%。 本年7月份EVN銷售電量達195.3億kWh,較去年同期成長2.42%。累計本年前7個月EVN銷售總電量達1,226.9億kWh,較去年同期成長2.3%。其中民用電量在7月份佔37%,較去年同期成長6.14%。累計本年前7個月民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6.39%。 有關屋頂太陽能之安裝情況:本年前7個月越南全國已安裝共19,810個太陽能屋頂,總功率為541.66MWp。到目前為止已累計營運42,187案,總功率為925.8MWp,支付客戶總金額為3,742億越盾。
A:新加坡國家檔
A: 據日本總務省本(8)月21日公布的統計數據,本(2020)年7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扣除生鮮食品)為101.6,與上(6)月持平,連續2個月呈現持平狀況;主要係因居家辦公及家庭自炊的民眾增加,導致家電產品價格上漲,惟另一方面隨由原油價格的下滑,電費等支出有所下降。 因日本境內新冠疫情擴散的衝擊,經濟活動出現停滯狀況,日本全國物價指數截至2020年5月止,已呈現連續2個月下滑。日本政府於本年5月下旬宣布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全國經濟活動逐步復甦,惟物價仍處於低迷不振的狀態。 上述調查對象之523項目中,價格上漲者計375項,其中家電等家庭耐用消費品較上年同期上升4.0%。另,印表機等價格明顯上漲,可能是受員工遠距辦公及學生網路學習增加所致。 另外,價格下跌者計133項,其中由於訪日外國遊客人數驟減,日本國內旅遊萎靡惡化,導致住宿費下降4.5%。汽油價格在原油價格觸底後反彈,但仍較上年同期減少9.2%。
A: 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21日報導稱,據日本不動產經濟研究所8月20日發佈數據指出,2020年7月近畿地區2府4縣的高級公寓住宅販售戶數計921戶,較上年同期衰退48.5%,且連續4個月呈現負成長,創1991年7月以來新低水準。 受到新冠疫情的負面衝擊,顧客買房情況不佳,成交簽約率僅67.4%,係2個月來首度低於標準之70%;但平均成交價格卻成長4.3%,每戶計4,917萬日圓。 另外,大阪市區高級公寓的販售戶數計454戶,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53.2%。據不動產經濟研究所大阪事務所長笹原雪惠表示,「高級公寓需求穩定,雖沒有反映在數字上,但市場景氣並不悲觀」。 預估2020年8月近畿圈販售戶數約1,000戶,雖將較上年同期減少25.4%,惟因新冠疫情期間建設成本增加,預測高級公寓販賣價格可能持續上漲。
A:根據丹麥經融時報於8月20日報導,丹麥知名建築師Bjarke Ingels所擁有名為BIG公司與一群投資者共同投資3500萬美元(相當於2.18億丹麥克朗) 於一家位於美國德州奧斯丁之初創3D印刷房屋公司-ICON。 3D印刷的房屋尚處於起步階段,但I建築師指出:無論數位化發展到哪個程度,設計仍幾乎以與以往相同的方式進行建構。 機器人製造將使我們能夠免除從數據到結構的轉換損失,並能夠減少浪費而且以更高精準度快速蓋房屋。 3D印刷能更精確地建構出更經濟實惠,更複雜且堅固獨特結構的建築。 ICON印刷房屋公司Jason Ballard總裁指出:2018 北美尚未有3D印刷所建構的住宅,但目前已有20間住宅, 我們正朝著100 家的目標前進。
A: 根據丹麥財政部於8月18日發布之新聞稿政府提出一項新的提前退休權利計畫於2022年將使38,000名擁有長期且工作耗體力之勞工人士有權提早三年退休。提早退休的權利首先是建立於一個更公平的養老金制度上,公平退休制度將使工作耗體力之勞工有權提前退休而使其更長壽。 政府支持以人民能更長壽的原則方能長期於就業市場服務之福利協議。這就是為什麼丹麥可以繼續負擔一個強大而牢固的福利社會。但是,目前之養老金系統存在失衡現象。 年齡介於在55至64歲之間之低技能和高技能勞工,約三分之一者已感受到身心疼痛,而使他們的工作受到限制,以及他們的平均壽命較比其他人短。因此,政府必須引入新的提前退休權利,以便那些最早進入勞動力市場並且經常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人士能夠在身體未完全磨損之前有尊嚴地退休,恰如社會民主黨在國會選舉前所承諾的那樣。 政府提出的模型完全基於客觀標準。因此,不必對該方案進行檢查或評估。提前退休的權利年限為61歲,如果勞工滿61歲時,進入勞動力市場服務已有44年,則有權在規定之退休金年齡前三年內離職,而在勞動力市場中服務42和43年的勞工,則有權在規定之退休金年齡前一及兩年內離職。 這項權利每月將可提供13,550丹麥克朗的提前退休金額(稅前)給符合資格之勞工。如果勞工的退休金財富超過200萬丹麥克朗,則該金額會減少。勞工可以用自己的養老金儲蓄支付的每月金額作為補充,而不減少福利。此外,勞工有機會持續工作,每年最多可賺取24,000丹麥克朗(稅前)而不減少其福利。 該模型預估絕大多數人低技能的勞工至2022年將有38,000人獲得提前退休的權利,估計到2022年將有22,000人行使提前退休的權利。 這項提前退休領取早期養卹金的費用估計約為每年30億。由於新冠狀肺炎危機對丹麥經濟的重要意義,政府建議在前幾年提早退休的費用應通過利用經濟迴旋餘地來支付,政府提議從2023年起,則通過Spring Package 2.0,以及金融部門的社會貢獻來支出費用。
A:資料來源 : chronicle.lu 電子報 2020/08/20 盧森堡官方就業輔助中心ADEM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31日,全國登記求職人數為19,762人,與一年前相較增加26.1%(4,094人)。另一方面,2020年7月單月份盧森堡企業向ADEM登記的職缺為2,899個,與2019年7月相較減少26%,與2020年6月相較則減少3.5%。 過去盧森堡失業率一直穩定維持在5.5%以下,但在新冠疫情爆發後,2020年3月至5月失業率急遽增加至7%。根據國家統計局STATEC經季節性調整過後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失業率為6.6%,與6月相較略下降0.6%。
A: 新加坡統計局今年8月20日發表數據顯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新加坡實施防疫阻斷措施導致國內需求下降,使得今年第2季Domestic Wholesale Trade Index年比為-40.6%,季比為-35.7%;若排除石油,則年比為-24.4%,季比為-16.6%。 在12個領域當中,今年第2季Domestic Wholesale Trade Index年比僅食品、飲料與煙草領域因超級市場銷售增加而上升達+2.4%;萎縮幅度最大者是石油與石油產品(-55.6%),金屬、木材與建築材料(-50%)、交通器材(-48.6%)和工業與建築機械(-40.2%)亦呈現雙位數跌幅。若經季節性調整,石油與石油產品(-53%)、交通器材和金屬(-44.6%)和木材與建築材料(-44.4%)等領域季比亦皆下跌;電信與電腦領域成長幅度則為+9%。 至於今年第2季海外批發貿易指數(Foreign Wholesale Trade Index),年比則為-30.4%,若不包括石油貿易,則為-6%;若經季節性調整,整體海外批發貿易季比為-21.1%。電子零件(+12.0)、電信與電腦(+6.9)及食品、飲料暨煙草業(+3.1)取得成長,其他領域則下跌,跌幅最大者為石油與石油產品(-55.1%)、交通器材(-52.5%)和工業與建築機械(-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