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商務部表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緬甸2020-21財政年度貿易額有望達到347億美元。預估出口總額162億美元,進口總額185億美元,貿易赤字23億美元。新財政年度的貿易額預計將增長16億美元,而本財年的預測為330億美元。商務部助理秘書Khin Maung Lwin表示,已經達到了這一數量的85%,本年在水產品出口持續成長,緬甸漁業和農產品需求不斷成長的前提下,預計明年的貿易前景會更好。儘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導致成衣和水果出口放緩,但今年玉米等農作物的訂單成長了20%以上,達到200萬噸。同時食米的出口量達到240萬噸,出口值達7億美元。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倘全球能源價格持續波動,石油和天然氣等行業的出口收入可能仍會減少。 緬甸還冒著從主導某些產品貿易的市場中損失一部分收入的風險。例如,印度對豆類進口限制導致緬甸的豆類價格下跌,導致收入短缺。逾90%的緬甸豆類出口至印度。成衣業缺乏新訂單令人擔憂。自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中國的原材料短缺以及歐盟等主要買主取消訂單(歐盟佔該國成衣出口的70%)導致許多當地工廠倒閉。緬甸尚未收到8月以後的大訂單,國際需求繼續受到疫情的干擾,無法確定何時能返回常態需求。 實際上,許多工廠仍按大流行之前預定的訂單營運。緬甸成衣製造商協會會長Myint Soe表示,至少有一半由韓國人和中國人經營的本地製衣廠在8月之前沒有接到新訂單。缺少新訂單是最令人擔憂之事,因為它可能導致永久性停工。日本和歐盟的買家現在倉庫裡仍然有緬甸的庫存,並要求向工廠延後下新訂單。 中國緬甸紡織服裝協會主席San Khun表示,由於8月和9月以後缺乏新訂單,越來越多的工廠可能宣布進一步裁員或關閉。即使是世界知名品牌也不得不停止運營或裁員。緬甸勞動、移民暨人口部常務次長Myo Aung表示,因此無法否認,我們正面臨目前有許多成衣、鞋子和配件工廠正在等待外國訂單的問題。 但緬甸仍有恢復和成長的潛力,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在7月14日的報告中預測,緬甸可望在成衣製造業中持續高增長潛力,該報告預測越南,孟加拉,柬埔寨和緬甸將是該地區成衣製造業成長的主要參與者。惠譽解決方案國家風險分析師Jason Yek表示,除了低成本勞動力外,緬甸接近中國,該國適用歐盟普遍性貿易優惠措施(GSP)授予的特殊市場優惠以及低廉的物流與運輸成本,均有助於其成衣業在未來具強勁成長的潛力。預估緬甸成衣的成長將受到較低價值的成衣出口所帶動,因為在成衣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的孟加拉和柬埔寨,要實現獲利將更具挑戰性。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在亞洲其衡量慈善活動之指數上升,但該國的監管架構仍然有待加強。在新發布的2020年善行指數中,緬甸透過提高非營利組織的註冊和監督效率,已從2018年的做得不足,升至做得好。該報告調查了18個亞洲國家的慈善事業和私人社會投資的外在環境。緬甸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長Thaung Tun答復排名提升表示,緬甸提高了非營利組織和社會交付組織的註冊和監督效率。 該報告由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慈善與社會中心進行,它衡量了4個不同領域包括:稅收和財政政策,監管制度,社會文化生態系統和政府採購等,並透過對2,189個社會服務組織進行調查,並採訪了18個國家經濟體的共145個各國專家而收集的統計數據。總部位於仰光的緬甸負責人商業中心(MCRB)於2019年針對緬甸分會進行了研究,對105個緬甸非營利性社會褔利組織以及政府官員和專家進行網路線上調查。 緬甸以自發的捐贈行為而聞名,例如對寶塔的捐贈,並且在慈善援助基金會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政府高級官員去年澄清表示,投資法和緬甸投資委員會均未要求外國或本地投資者將其利潤的一部分用於慈善事業。寶石行業是一個例外,係根據2019年寶石法第56條的規定,公司投資額的2%必須按照當地立法者的立法指示支付予各省邦政府。 但慈善活動的監管環境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政府解決。MCRB副主任Inga Makusheva表示,它缺乏像慈善委員會這樣的監督機構來協助組織進行註冊和監管,因此緬甸大額捐贈和獲得稅收減免的規則尚不明確。儘管仍然面臨許多挑戰,但緬甸仍透過提高其對社會服務組織的註冊和監督效率來提高該善行指數。 另方面緬甸法規適用不一致地,並且缺乏明確性。據MCRB稱,接受調查的46%緬甸社會福利組織無法了解相關法律,造成了業務推動主要障礙。此外,該國83%的社會福利組織認為法律執行不力,因此一些社會福利組織可能會繞過政府法規而運作。稅收法規加劇了混亂,稅收通常是根據個案的情況而定的,具體適用情況取決於案件各別官員對法律的解釋。有關公司捐贈獲免稅的模糊規定,導致了腐敗風險。迄今為止,政府還沒有合法資格接收免稅捐款的機構清單。緬甸社會福利組織的外國資金比重遠高於其他亞洲國家,這些組織中其有66%接受外國資金捐助,而亞洲平均水平為45%。同時緬甸政府對這些組織的支持在亞洲為最低。接受調查的社會福利組織中只有1%表示,收到政府補助,而目前的一般民眾捐款只佔19%,這也是亞洲最低的,而企業損助資金佔這些社福組織平均預算16%。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大流行彰顯了企業在透過慈善捐贈應對危機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緬甸與亞洲其他地區一樣,也是如此,亞洲慈善中心負責人Ruth Shapiro表示,她渴望看到有關公司和個人捐贈的適當且有透明規則,包括稅收減免以及公司對此可進行更好的公司治理。盼看到社會福利組織更容易註冊,運營和履行其社會交付使命。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西班牙曼弗雷(Mapfre)保險公司經濟研究中心(Mapfre Economics)預測,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受到控制情形下,西班牙2020年經濟成長為-12.1%,2021年為8%;惟倘未來幾個月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加劇,西班牙經濟衰退恐將更為嚴重,2020年經濟成長將為-13.1%,2021為-1.2%,經濟成長將可能連續2年均為赤字。Mapfre經濟研究中心並提出警告表示,倘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續增加,西國政府再度宣布居民須居家防疫(Confinamiento domiciliario),且政府管理措施效能不彰等,均可能使西班牙經濟衰退延續至2022年,甚至長達數年。 該研究中心指出,近幾年來西班牙經濟結構最大之危機仍為公債問題,預計本年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例為124%。此外,隨著GDP縮減及財政支出增加,預計2020年財政赤字將高達13%,失業率將介於2%至20.4%間,2021年之失業率則視疫情控制情形而定,倘疫情穩定則失業率約為14.4%,倘疫情仍持續蔓延則失業率將可能高達21.5%。至於保險業部分,該研究中心認為2020年保險業務將大幅下降,2021年則可望有所回升。
A:西班牙ABC日報及國家報報導,本年7月14日英國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大臣Oliver Dowden於英國下議院報告時表示,自本年12月31日起,將禁止英國國內手機廠商購買任何華為之5G設備,且須在2027年之前從5G網路設備中撤除所有華為之設備。Dowden稱,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Centro Nacional de Seguridad Cibernética)最近之審查評估報告顯示,華為設備安全度不足;禁購及撤除華為5G設備為一困難之決定,儘管將使英國5G之運用延後一年,5G之發展延遲2至3年,且將增加超過30億歐元之成本;惟對英國短期及長期之發展均有其必要,而就國家電信網路、國家安全及經濟發展而言亦為正確之決定。外界認為,此決定主要係回應美國於本年5月呼籲歐洲對華為採取之制裁,且英國此一決定恐將進一步加重英國與中國在香港外交危機中之緊張局勢。 華為英國分公司發言人Ed Brewster表示,英國此一決定對英國所有手機用戶而言均為壞消息且令人感到失望,該措施不僅恐拖累英國數位化發展,增加5G支出成本,亦可能加深數位落差。Ed Brewster發言人並稱,很遺憾華為5G產品在英國之發展,受到美國貿易政策泛政治化之影響,實際上該產品與安全問題無關,並呼籲英國政府能重新考慮該決定。 英國電信大廠如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 BT)公司及沃達豐(Vodafone)公司,該兩公司5G設備之主要及次要零組件大都依賴華為之產品,目前均面臨政府禁購及撤除華為5G設備之難題。英國電信(BT)公司執行長Philip Jansen表示,於10年內要將華為5G設備自英國目前所有設備中撤除,係不可能之任務,且恐將損失5億5,000萬歐元;另外,為配合新的政策措施,亦將增加成本。其他國際5G設備供應商如諾基亞(Nokia)及愛立信(Ericsson)等則表示願意成為撤除華為5G設備後市場需求之供應商。
A:西班牙國家報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嚴重衝擊西班牙經濟,房地產市場亦受波及。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資料,本年5月西國房屋買賣量計2萬2,394筆,較2019年同期減少53.7%,係自2007年以來同期交易量最低之月份;倘分析1至5月之房屋買賣量,總計為17萬3,273筆,則較2019年同期減少22.8%。 該報告指出,本年5月一般房屋交易量下滑53.6%,國宅(限低收入戶購買)交易量減少54.6%;其中新屋與中古屋交易量分別下滑48.7%及54.7%。5月房屋交易量驟降係因4月份為西班牙國家緊戒狀態期間,行動控管最為嚴格,亦為經濟損失最大之月份。據專家分析,西班牙房屋買賣從簽署合約到房屋過戶登記通常需1至2個月時間,爰4月份經濟低迷對5、6月之房屋交易量有直接之影響。 新冠肺炎爆發時,許多分析家認為本年房屋銷售量將降至40萬至45萬之間,低於2019年西班牙房屋交易量之50萬筆,預估在最悲觀情況下西班牙房屋交易量將減少20%,惟倘依本年1至5月數據,2020年房屋交易量下幅程度將持續拉大,超乎原預期。
A:出處:NIS+Financieele Dagblad, 2020/07/1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希望於9月1日啟動新冠疫情應用程式 荷蘭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週四(7月16日)致函國會表示:希望於9月1日啟動一款名為CoronaMelder的新冠疫情應用程式,通過該程式可查看安裝程式的使用者附近是否有感染者。 啟動該應用程式仍存在一些困難,例如,荷蘭數據保護局(DPA)將於7月底發布有關隱私風險的報告, De Jonge部長表示:只有獲得DPA的積極建議後,才會在全國範圍內啟用。 該應用程式已經在7月初對Twente省的1,500名居民進行了小規模的測試,8月17日起,將擴大一步在Twente省其他地區和鹿特丹Rijnmond地區進行更多測試。 新冠疫情應用程式的開發給De Jonge部長帶來許多難題, 4月下旬的應用程式開發測試以失敗告終,當時各界曾指謫De Jonge部長對計畫考慮不周,且啟動速度過快,儘管如此,De Jonge部長還是與Apple和Google的專家們一起繼續開發新的應用程式。 荷蘭政府將CoronaMelder視為檢測感染者的另一種方法,該應用程式通過藍牙,安裝該程式的用戶,若感染新冠病毒,可通過該程式通報。如果應用程式用戶在亦有安裝應用程式之患者附近超過15分鐘,該用戶將會在手機上收到警告。De Jonge部長希望通過該應用程式可更快地控制病毒並防止感染。 安裝該應用程式是自願性的,不會存取個資或位置數據,此外,法律禁止任何人強迫他人安裝該應用程式,例如,雇主、商店、大眾交通公司、餐館老闆等不能以安裝該應用程式作為工作、購物或餐飲的交換條件。 該應用程式仍須獲得國會通過才能啟用。
A:出處:NIS, 2020/07/1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的銀行不願貸款給中小企業 荷蘭銀行協會評論指出:荷蘭的銀行鮮少為中小企業提供新冠疫情貸款。 自本年5月29日荷蘭政府資助小企業渡過新冠疫情難關的小額貸款計畫(KKC)開始實施,政府以擔保人的身分為10,000至50,000歐元的小型貸款做擔保人。 荷蘭銀行界表示:中小企業對此類貸款缺乏興趣,計畫實施後的1個半月,僅貸出2.2億歐元,而此計畫的可貸款總額為7.5億歐元。 但任職於中小企業諮詢機構的Han Dieperink則對荷蘭金融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指出:是銀行不願提供此種貸款,該機構曾為20家客戶申請,兩件尚在待審中,其餘的全被退回,都沒通過,其中也包括一些經營健全的公司。 中小企業協會亦表示:顯然是小額貸款獲利不多,銀行對KKC沒有興趣。
A:出處:NIS, 2020/07/1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希望歐盟預算與新冠疫情復甦基金做出額外讓步 荷蘭外交部長Stef Blok及財政部長Wopke Hoekstra致函國會指出:荷蘭仍不滿修正後的新歐盟多年期預算及歐盟理事會主席Charles Michel上週五(7月10日)建議的歐盟新冠疫情復甦基金計畫。 Blok部長和Hoekstra部長認為7,500億歐元的新冠疫情復甦基金預算過高,此外,荷蘭內閣也不會同意,總之,歐盟執委會希望以歐盟預算為擔保,從資金市場貸款,其中,2,500億歐元以低利率貸款給歐盟遭受新冠疫情嚴重打擊的國家,剩下的5,000億歐元則採用補貼方式,而荷蘭、奧國、瑞典和丹麥等節約四國則希望完全採用貸款方式。 荷蘭亦質疑歐盟5,000億歐元的補貼計畫,其中1,900億歐元來自歐盟預算現行的歐盟援助計畫,荷蘭政府認為此計畫與新冠疫情沒有直接的關係,且不贊同以歐盟預算來擔保貸款。 Michel主席為贏得節約四國的贊同,提議增加一些優惠, 7月10日曾建議將1.1萬億歐元的歐盟多年預算略減為1.074萬億歐元,並保證不取消荷蘭、奧國、瑞典、丹麥和德國的歐盟捐款回扣,荷蘭每年可節省約15億歐元。 Blok部長和Hoekstra部長對此表示滿意,但認為歐盟預算應調降至1.05萬億歐元,Michel主席的建議,顯仍超過荷蘭願意捐款全額6億歐元。 荷蘭金融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報導:荷蘭總理Mark Rutte參加歐盟峰會主要任務是爭取進一步調降荷蘭對歐盟的捐款,最終荷蘭希望歐盟能進一步削減對農業和貧困地區的補貼。
A:依據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知名電信科技集團-Ascom在2020年上半年淨銷售額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成長2.8%,營業額約為1.3億瑞郎;訂單金額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成長1.1%,金額約為1.5億瑞郎,產品訂單增加17.6%。稅前利潤為840萬瑞郎。 該集團表示為節省營運成本,將重新改造公司營運架構,預計每年節省1千萬至1千5百萬瑞郎。 資料來源: 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0年7月17日
A:Škoda Auto 今年6月在捷克的新車銷量同比成長16.1%達 8,456輛,現代汽車的銷售額同比下降20.8%至1,447輛;福斯汽車下跌15.1%至1,362輛;達契亞汽車下跌21.0%至1,284輛;銷量排名第5的雷諾汽車成長了10.2%達998輛。Škoda在6月份是歐盟排名第五的最熱銷車牌,在歐盟的11個汽車頂級品牌中,只有賓士汽車6月在歐盟的銷量呈現了小幅下降(-6.1%)比Škoda(-12.4%)降幅小,而福斯汽車在歐盟的銷量下降了28.3%。
A:今年夏天捷克公民若是前往希臘、克羅埃西亞和一些義大利小島旅遊必須填寫入境表格,希臘甚至要求入境前兩天需繳交表格,從保加利亞搭車入境希臘者必須在邊境出示新冠病毒陰性測試結果。捷克入境波蘭的限制最少,瑞典亦對捷克旅客沒有任何限制,但捷克政府要求從瑞典返國時需有陰性檢測結果或進行自我檢疫。
A:資料來源: 斯洛伐克統計局 日期: 2020年7月17日 2020年上半年斯洛伐克Bratislava市M.R. Štefánik機場搭機乘客年減69%,達29萬3,000人。 2020年前6個月M.R. Štefánik機場貨運量提高32%,達1萬3,480公噸。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7月17日 斯洛伐克PSA車廠因流行疫情停工導致減產7萬2,000輛汽車(2019年產量的20%),該廠生產雪鐵龍C3及標緻208車型,並尋求提高效率、節能及創新能力。
A: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7月17日第L230號官方公報,公告終止對自中國進口鑄鐵產品(cast iron)進行反吸收調查。 本案歐盟前係於2019年12月18日對自中國進口鑄鐵產品啟動反吸收調查,嗣於2020年5月15日接獲本案申請人書面通知撤回調查請求。歐盟執委會經請利害關係人提供評論,認為未有證據顯示終止調查將損及歐盟利益,爰於本年7月17日公告第(EU) 2020/1051號執行規章終止本案調查並維持現行措施。本案詳細資料可自歐盟網站下載,網址https://eur-lex.europa.eu/oj/direct-access.html。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7月17日 2020年上半年斯洛伐克Kia Motors車廠生產13萬1,000輛汽車(年減27%),主要市場為德國(13.3%)、英國(12.7%)及俄羅斯(11.1%)。 運動型休旅車型Kia Sportage占產量52%。 2020年斯洛伐克Kia Motors廠投資將由2019年的1億6,600萬歐元減為1億歐元。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7月17日 斯洛伐克2020年6月新小客車註冊減少20%、小型商用車減少31%(5月分別減少58%及50%)。 2020年上半年斯洛伐克小客車註冊7,502輛、小型商用車516輛,Skoda為小客車市場龍頭(市占率23.53%),Hyundai居次(9.12%),福斯排名第三(9.1%)。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094070034號 氣候保護帶動數十億元投資商機,機械設備產業從中受惠,特別是德國。每年人類排放500億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及可與之比擬的溫室氣體,令許多工業部門為了快速降低排放量而備感壓力。對機械暨設備製造商而言,這同時也是機會。根據德國機械暨設備製造商聯合公會與BCG諮詢顧問公司共同研究資料,預計到2050年時,該產業可望以氣候友善技術在全球創造約10兆歐元的額外銷售。上述研究於日前漢諾威工業展的”Digital Days”活動上,由德國商報(Handelsblatt)獨家發佈,舉凡高效電動機、回收設備、風力發電機及電解製氫等皆是深具巨大潛力的技術領域。 諮詢顧問公司Oliver Wyman在一份尚未公佈的研究資料中也獲得相似結論,即企業直到2050年,每年必須投資1,200億歐元於新技術,以達到巴黎協議的氣候目標。 特別是德國製造商可望自持續增加的環保技術需求中受惠。就居民人數而言,德國為全球最大機械暨設備供應國,並以大幅差距領先各國。至金額方面,德國機械設備銷售僅次於中國及美國,位居第三。 此外,不僅是技術,機械暨設備製造商也提供客戶有關氣候保護的Know-how。如Bosch工業集團日前宣布成立新公司,針對製造商提供減碳諮詢。該公司總裁Volkmar Denner表示,遏止氣候變遷乃全體社會的責任,希望氣候保護不僅技術可行且兼具經濟效益。
A:資料來源 : 產業日報 (DagensIndustri) 為了因應COVID-19疫情對瑞典企業的衝擊,瑞典出口信貸機構(The Swedish Export Credit Corporation, SEK)於今(2020)年第二季提供瑞典出口商的貸款高達565億瑞典克朗,是該機構有史以來單季最高貸款額。 SEK執行長Catrin Fransson表示,受到疫情影響,瑞典出口公司需要為金融流動性加強準備,現階段的經濟衰退可能持續下去,因此有借貸需要的企業需要更穩定安全的借貸來源。即使在第一季的借貸水準已是異常高,第二季受到疫情影響,產業對於信貸需求更高,SEK除了準備更多借貸金額,同時也拉長償還期限,目的是維持企業的持續營業,儘量降低破產企業的數目。 由於彌補預期貸款損失和金融工具重新估算的準備金增加,SEK第二季的營業利潤大幅減少至1.33億瑞典克朗,上半年的營業利潤則從去年的6.8億瑞典克朗下降到2.9億瑞典克朗。
A:資料來源 : 挪威新聞摘要 (PS Norway) 挪威貿易工業部長Iselin Nybø表示,挪威企業必須為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的貿易新制做好準備。 過去挪威政府對於英國脫歐後的貿易關係的一貫態度是,挪威企業在英國脫歐後的相關待遇和條件會等同於現在歐洲經濟區(EEA)。但Nybé部長已經開始提醒挪威企業應該做好應有的準備,因為雖然努力與英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條件仍不如現行的歐洲經濟區協議。 現在挪威各部會的目標是挪威企業至少與歐盟成員國一樣,能夠進入英國市場,以及與歐盟在金融服務、食品安全、技術法規和獸醫規則等方面的同等條件。在農業方面,挪威政府則希望保持挪威農民能持續目前相同的關稅壁壘保護。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因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自2020年3月20日起實施居家隔離迄今已約120天,導致僅首都布宜諾斯市零售商已達2萬3,000間關閉,同時20%仍在營業的零售商,評估撤店或重新協商租賃條件。 針對布宜諾斯市商業租賃,6月僅32%支付租金、22%終止合約、26%協調減免租金並從12月之後開始支付或每週支付租金。 另據阿根廷全國商會總會(CAC)的最新報告指出,6月份待出租店面數量較實施居家隔離前大幅增加203%,位於首都主要街道上的店面空屋數也從114間增加到345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