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綜整西班牙Expansion日報及Cinco Dias日報2022年11月11日報導,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於2022會計年度(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虧損達9億4,000萬歐元。該公司主要從事風力發電機生產,2020年虧損金額為9億1,800萬歐元,2021年虧損金額為6億2,700萬歐元,近3年共虧損近25億歐元。該公司為西班牙股股票市場上市公司,已公開上市22年,由於前述虧損,恐將面臨股票下市問題。西門子歌美颯最大股東為Siemens Energy,已進行公開蒐購,盼取得100%股權。

2022會計年度西門子歌美颯營業額為98億1,400萬歐元,減少4%。該公司表示,營運績效不佳之主因係地緣政治及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供應鏈不穩定,造成施工時間延誤、Siemens Gamensa 5.X平台出貨時間延遲、陸上風機零件不足及維修延遲等問題。但該公司亦表示,同期於南歐地區銷售良好,銷售額為2億8,600萬歐元。

儘管西門子歌美颯面臨前述複雜情勢,該公司過去12個月簽定合約金額達115億9,800萬歐元,迄2022年底訂單金額達350億5,100萬歐元,訂單金額創歷史紀錄,與2021會計年度相較,增加25億900萬歐元。

A:

Business Day 2022.11.10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統計局於11月1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受礦業罷工和大規模限電影響,南非礦業產量連續八個月下降,繼8月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6.4%之後,9月降幅亦達到4.5%。

二、 南非統計局表示,9月南非鐵礦石和黃金產量降幅最大,其中鐵礦石同比下降23.1%。 FNB銀行表示,儘管大規模限電和南非國營港口運輸公司Transnet工人罷工問題已得到解決,但南非礦業近期前景不容樂觀。

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中短期全球經濟放緩將使大宗商品需求減少,商品價格亦將下滑並影響礦業生產和銷售。

A:

Business Day 2022.11.15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TransUnion SA於11月15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南非第三季消費信貸指數下降至 48,且第三季不良借款水平增加 5%,顯示消費者正在使用短期信貸來吸收物價上漲的影響。

二、 家庭現金流仍然受到通膨影響,繼第二季下降 0.8% 後,第三季度下降 2.8%,凸顯整體勞動力市場疲軟和通膨加速,後續經濟前景恐將持續看壞。

三、 消費信貸指數是經濟衰退迫在眉睫或經濟增長疲軟的領先指標之一,該指數下降表明經濟成長疲軟、失業率、物價與利率上升,對南非民眾產生負面影響。

A:

Farmers Weekly周刊 2022.11.15南非經濟組摘譯

  • 波札那總統Eric Masisi日前出席國家農業展(National Agricultural Show)表示,口蹄疫情在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國家持續蔓延,波國將協助SADC國家對抗口蹄疫,目前已經與辛巴威政府開始研商防疫政策,提供具體防疫措施。
  • 波國農業部長Fidelis Molao表示口蹄疫情影響南部非洲國家畜牧業商機,各國必須共同協調防疫措施,遏止疫情持續擴大,包括除去傳染媒介及消毒等防疫措施。
  • 波國國立疫苗機構(Vaccine Institute)已與法國廠商合作,建立生產口蹄疫防治疫苗能力,並開始供應15個非洲國家,觀察牲畜施打疫苗後症狀作為該等國家防疫計畫一環,以確保疫苗有效性。

(註: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包括安哥拉、波札那、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史瓦帝尼、賴索托、馬達加斯加、馬拉威、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塞席爾、南非、坦尚尼亞、尚比亞及辛巴威等16國,於1992年成立,總部設於波札那(Botswana)首都嘉博隆里(Gaborone),工作語言為英語、法語、葡語)

A:

The Star新聞報2022.11.14南非經濟組摘譯

  • 繼德國及法國公立銀行承諾提供南非107億斐鍰融資推動再生能源後,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於埃及舉行之第27屆全球氣候變遷會議COP27再承諾提供南非72億斐鍰推動太陽能及風力發電計畫,預計總發電量可達1200MW,減少360萬公噸碳排放。
  • 歐洲投資銀行業與南部非洲發展銀行(DBSA)簽署合作協議對南非提供前述融資,作為南部非洲發展銀行固定式發電投資計畫Embedded Generation Investment Programe一環,未來將協助於南非推動之民間太陽能及風力獨立商發電計畫。
  • 南部非洲發展銀行表示該銀行持續支持再生能源計畫,維護能源安全。南非民間獨立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計畫均可申請融資,未來將持續支持其他非洲國家再生能源計畫,不僅限於南非。

A:

 

 

卡達波灣時報(Gulf Times)報導,卡達國際伊斯蘭銀行(QIIB)總裁Abdulbasit Ahmed al-Shaibei指出,藉由油氣以及非油氣部門的貢獻,卡達經濟將可維持成長。

全球信評機構包括穆迪(Moody's)及S&P等,最近已將卡達主權評等升級且維持穩定前景。當被問及卡達經濟於2022世界盃後是否會趨緩時,S總裁表示所有預估皆指出,本年卡達將獲得成長,範圍介於4%-5%,此被認為是全球最佳成長率之一。在全球一些國家面臨經濟危機之際,該項成就須為大家所知。

北方氣田擴產將提升卡達液化天然氣產能達每年1.26億噸,是為全球液化天然氣產業有史以來最大計畫。S總裁表示,該銀行對於卡達將可維持液化天然氣領域領導地位感到驕傲,對於卡達銀行部門來說,一些領域如管線、基礎設施、油槽、儲存槽以及加工廠等之專案融資具有可進入之重要機會,在推動國家經濟眾多計畫中,卡達銀行部門為一個可靠且重要夥伴。

卡達聚焦於發展知識為主、旅遊以及航空產業,將有助經濟多元化倡議。至於旅遊業,S總裁表示其為一個具有相當機會的產業,歸功於基礎設施、飯店業的非凡發展以及國家航空公司─卡達航空所享有的領導地位,卡達已經成為全球遊客目的地。卡達努力轉型為醫療旅遊首要目的地並藉吸引各國學生以使卡達轉變為高等教育目的地。

S總裁表示,其銀行聚焦於當地市場,在卡達有許多亮麗機會,卡達將持續為該銀行首選市場。至於外部擴展,即便該銀行著眼於當地市場,如果國外具有低風險且高報酬潛力機會,將不會被忽視。

A:

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報導,瑞士助聽器製造商Sonova在2022/2023年上半年度銷售額為18.5億瑞士法郎,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約15%,但營業利潤則減少1.9%,金額為3.981億瑞士法郎,其淨利潤為2.962億瑞士法郎(去年同期淨利潤為3.02億瑞士法郎)。

 

該公司執行長Mr. Arnd Kaldowski表示受到全球經濟景氣的動盪不安及高度的通貨膨脹影響全球助聽器市場景氣在上半年逐漸放緩預計此現象將持續至本財政年度結束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 2022年11月16日

A:

彭博社11月15日報導,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共同創辦人J.B. Straubel成立的美國電池回收企業Redwood Materials頃宣布與日商松下(Panasonic)達成協議,該公司將供應松下位於堪薩斯州電動車電池工廠數十億美元電池材料,電池關鍵的陰極材料(cathode material)將首度在美國生產。

 

Redwood Materials為美國最大鋰電池回收商,透過回收消費電子產品電池方式,轉換生產電動車電池陰極與陽極材料所需原料,陰極材料占電池總成本1/3,攸關電池性能、成本及碳足跡,當前陰極材料幾乎全數在亞洲生產。該公司盼至2025 年每年陰極材料產能達100 GWh,可供應相當100 萬輛電動車電池所需,2030年則擴大至每年500 GWh。

 

鈷為電池成本最高及最具爭議的成份之一,全球多數供應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惟當地礦業人權紀錄為人詬病。該公司大量自消費性電子產品電池回收鈷原料,彭博社分析,回收6,147個iPhone電池方能提供一輛Tesla Y車款電池鋰原料,然僅需回收166個iPhone電池即可供應足量鈷原料;目前多數回收來源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及工廠廢料,隨著首批量產電動車汰換,預期將有更多回收管道。

 

依據美國「降低通膨法案」,電動車電池中半數礦物(按成本計算)須在北美回收或自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國家開採,方符合7,500美元聯邦稅補助資格;該公司提供松下電池陰極材料成分包括100%在美國回收的鈷,以及25% -30%在美國回收的鎳與鋰,有助獲得前開優惠。

 

Panasonic堪薩斯州工廠為其在美國第二大電池製造廠,僅次於與 Tesla 聯合營運的內華達州超級工廠,預計2025 年量產,主要生產Tesla 電動車電池。Redwood Materials表示,堪薩斯州工廠產能終將超過內華達州廠,目前該公司已回收內華達州工廠廢料,計劃本年底可供應包括陽極銅箔等精煉材料。

A:

華爾街日報11月15日報導,中國官方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本(2022)年10月中國經濟活動全面降溫,由於工廠產出成長趨緩及房地產投資加速回落,10月零售額意外下降0.5%,為5個月以來首見萎縮,中國經濟在政府加強監管與全球經濟惡化情況下,嚴格清零政策、低迷房地產市場及出口需求下滑凸顯重振成長所面臨的挑戰。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本年10月零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0.5%,低於市場預測增長0.7%,係5個月以來首次下滑,其中消費電子產品、家居裝飾、家具等銷售均降低,餐飲則下降近9%;10月工業生產自9月年增6.3% 放緩至年增5%,其中汽車類別增長8.6%,相較9月增長25.4%大幅減緩;本年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5.8%,低於1-9個月增長5.9%;1-10月住宅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28.2%、房地產投資則降低8.8%。中國整體失業率雖維持在5.5%,惟由於訂單減少導致工廠裁員,31個主要城市失業率自9月5.8%微升至6%,另中國近半數人口從事服務業,防疫措施亦打擊服務業。

 

中國經濟成長疲軟新跡象令民眾更加憂心全球經濟最壞局面尚未到來,特別是許多經濟學者已預測美國將在未來12個月陷入經濟衰退之情況下。不斷惡化的經濟情況對甫獲第三任領導任期的習近平帶來挑戰,渠雖已鞏固經濟決策權,然其主張對房地產調控與防疫政策嚴重打擊市場情緒,各界持續觀察渠是否將採取更為務實的措施,中國本年前9個月GDP僅增長3%,恐無法實現全年GDP成長 5.5%目標。

 

中國政府刻扭轉房地產銷售下滑趨勢,上週五宣布擴大對高負債開發商融資、加強住房供應等措施,中國國家衛健委亦發布減少防疫措施對經濟與社會影響相關規定,惟投資者關切未來是否有後續相應政策,開發商與家庭亦等待房地產出現穩定跡象。

 

部分專家仍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將加速成長,尤其當中國開始解除防疫限制措施,瑞銀預測本年中國GDP成長率為3.1%,明年將回升至4.5%。另有專家指出,中國諸多議題短期內無解決跡象,中國政府刺激措施係為支持製造業及增加政府主導投資,並無助消費者信心改善,另美國及其他主要貿易夥伴亦面臨經濟衰退風險情況,中國無法仰賴出口推動成長。

A:

出處:NL Times, 2022/11/1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本年第三季荷蘭經濟衰退 0.2%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CBS)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本年第三季荷蘭經濟較上季衰退 0.2%,主因是住房和基礎設施投資減少。

 

CBS 指出,本年第三季住房和基礎設施投資分別下降 0.4% 及 4.2%,家用支出比上季略高 0.1%。進出口亦分別成長 1% 及 0.9%。

 

CBS 指出,與2022年同期相比,由於本年第三季新冠疫情防疫措施已全面鬆綁,因此成長 3.1%。進出口比2022年同期成長,主因是再出口成長約 4%,進口則成長 2%。

 

由於新冠防疫措施已全面取消,消費者支出亦增加,包括文化、娛樂與餐飲類的支出成長 2.3%。

 

若本年第四季經濟再度萎縮,荷蘭將陷入經濟衰退。上週,歐盟執委會已表示,預計大多數歐盟國家將在年底前進入衰退,且將持續至明年春天。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11月15日報導,依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ISTAT)最新資料顯示,2022年第3季義大利新設公司數較同年第2季減少0.5%;以產業別來看,運輸業新設公司數減少10.8%、營造業(減少6.7%) 、金融與專業及房地產服務業(減少4.5%)新設公司數均較第2季出現大幅減少,但貿易業(增加8.8%)及嚴格定義之工業別(增加5.7%)均明顯成長。

 2022年第3季義大利新設公司數較2021年同期減少6.6%,唯一出現成長之業別為餐飲旅館服務業(增加6.3%),其他如資訊及通訊服務業(減少12.8%),營造業(減少10.2%),貿易業(減少9.9%)等減少較大;金融與專業及房地產業(減少6.8%)減幅較小;整體而言,義大利新設公司數減幅雖小,但有減少趨勢。

以結束營業來看,2022年第3季雖較第2季增加1%,但因連續數季持續減少,因此較2021年同期大幅減少20.6%。

 

A:

出處:NL Times, 2022/11/1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本年第四季荷蘭商業信心下降,失業率上升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於11月15日公佈,本年第四季初,荷蘭商業信心自 2021 年初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

 

CBS指出,本年第四季商業信心指數降至-0.9,比上一季下降9點。

所有行業均對經濟呈負面看法,特別是餐旅業。

 

CBS表示,與此同時,職位空缺數量持續七季增加趨勢後,開始下降,第三季失業率從 3.3% 上升至 3.7%。

 

目前每 100 名求職者中有 121 個職位空缺,低於第二季的 143 個。大多數職位空缺為貿易、商業服務及餐旅業。

 

CBS 表示,工作職位數量增加 59,000 個,獲得永久合同的員工人數比獲得彈性合同者多。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
文號:1114110048號
 

依據德國工商總會(Deutscher Industrie- und Handelskammertag,DIHK)調查,由於美國政府近期推出高額優惠補貼政策及提高貿易保護措施,對於德國企業產生磁吸效應,紛紛計劃前往或打算加碼對美國投資。

DIHK國際事務主管Volker Treier於11月15日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該會對其企業會員的一項尚未公開調查顯示,在美國之德國企業約39%計劃在未來數月增加投資,僅17%將減少投資。然而,他對於美國政府採取歧視性待遇,迫使在美德企加碼投資美國則表示不以為然。

美國近期通過一系列的產業發展法案,包括降低通貨膨脹法、美國基礎設施法及晶片法等,對企業的稅務及投資進行補助,德國多數企業對於上開優惠僅適用在美國生產的企業,恐削弱德國企業競爭力感到擔憂。DIHK表示這顯然違反WTO規定。取消包括關稅在內的貿易壁壘,並促進貿易便捷化,在目前地緣政治動盪之世界局勢下,顯得非常重要,尤其對中小企業。

Treier表示,美國市場對德國企業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特別是汽車產業,因此德國企業對美投資金額不斷攀升。另依據DIHK研究,由於德國能源價格高漲,德國汽車產業中有五分之一的公司計劃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能源價格已成為跨國企業海外設廠選址的重要考量因素。依據DIHK出版之AHK世界商業展望報告(AHK World Business Outlook),歐元區有57% 的企業將高能源價格視為商業風險,然而在美國僅22%。

A: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11)16日報導,為鼓勵法國家庭延長家電設備使用年限,支持電氣電子設備之修繕,將自下(12)15日起實施家電維修獎勵金制,獎金額度依所維修之電器項目不同,為1045 歐元;例如,修理咖啡機10 歐元、電鑽15 歐元、洗衣機 25 歐元等。

 

此制係為落實2020年頒布之循環經濟反浪費法(anti-gaspillage pour une économie circulaire, Agec)”,歷經數次延宕,將由Ecosystem 非營利公益企業受政府委託參與此制之執行管理,其開發處處長Guillaume Duparay說明,目前有31項家電適用此獎勵制度,未來清單會逐年增加,獎金以平均維修價格之2成估算。

 

該獎勵金將直接由修理費直接扣除,消費者可立即受惠,差額則由 Ecosystem Ecologic兩大平台於15日內支付維修商,財源來自家電製造商提交之生態捐(écoparticipation)回饋消費者。獎金申請條件為法國國民須於前開機構網站所列之“QualiRépar”認證標章維修商,修理已逾保固期限之家電;該認證則由必維國際檢驗集團(Bureau VeritasBV) SGS 等獨立認證機構,依據其維修專業與廢棄物管理等七大要項評估核發。

 

目前名單上僅有 500 名維修人員獲此認證,盼於明(2023)年初增至 1,500 名。自今年至 2027 年之獎金預算為 4.1 億歐元。目前法國保固期外修理每年約有1千萬件,盼藉此制之推廣,能在 2027 年時將其件數提升二成。

A:

根據2022年11月16日每日廣訊報的報導,瑞士Mövenpick集團 將 Marché International的餐飲連鎖出售給法國的旅遊零售商 Lagardère Travel Retail。傳統的瑞士公司Mövenpick集團未來將由Mövenpick葡萄酒和Mövenpick美食兩個部門組成。該集團於11月16日發表的聲明中表示,Marché International是主要位於歐洲和亞洲的餐飲美食連鎖店,將從 2023 年開始其業務轉移給法國Lagardère集團。法國Lagardère集團將繼續保持目前在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和新加坡的約 150 家 Marché International餐飲連鎖店。約 1,700 名員工的僱用合同也將繼續保持不變。

另瑞士Mövenpick集團將此次出售,視為專注於中歐優質食品和葡萄酒核心業務的完成。因此,瑞士Mövenpick集團接受法國Lagardère集團收購Marché International AG 所有股份。瑞士的高速公路服務站的Marché餐廳營運則不受此次交易的影響,這些餐廳是由 Coop 旗下的 Marché Restaurants Schweiz AG 經營。

資料來源:每日廣訊報

日期:2022年11月16日

A:

法媒20Minutes(11)15日報導,法國全國汙泥管理大會(les assises nationales de la valorisation des sédiments)近日正在里耳舉行,研討交流各項解決方案。法國每年清淤疏濬所產生之汙泥量,港口約有5千萬立方公尺,河川亦有130 萬立方公尺,為因應訂於2025 年起跑之新制,如何有效處置管理該等廢棄物至關重要,以循環經濟思維,為此體積龐大的環保難題,尋求工業解方之道。

 

位於北法的生態轉型佈署中心(Centre de déploiement de l’éco-transition ,CD2E)已就此課題進行20 年之研究試驗,值此原物料價格紛紛飆漲之際,若能有效回收污泥再利用,將可為環保工程關鍵優勢。

 

據悉目前90%淤泥大多排放於公海,嚴重破壞海洋生態,或是傾倒於田野等,屆時新制將予禁止。然而,汙泥若含重金屬等物質,則回收利用亦有困難,須謹慎為之。專家表示,目前法國技術已可將汙泥淨化後,用於水泥、混凝土或瀝青之生產,未來若能清楚辨識各批汙泥成分特質,或可有效再利用,節省砂石原料用量,其經濟及生態潛力無窮,甚值加速研發。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新政府能源政策遭到在野黨批評,認為無法理解新政府不願致力於離岸風電的發展,尤其數項正在進行的離岸風電專案。中間黨發言人Rickard Nordin 建議瑞典政府應與業者溝通,了解包括瑞典巴士卡車集團Volvo AB、造紙企業Holmen及SCA兩集團,以及瑞典礦產公司LKAB等對於風電的需求,認為該項綠色電力的建造迅速且成本相對低,瑞典政府應多投資風電發展。

A:

法國國營電視台France3(11)15日地方新聞報導,荷商海尼根集團(Heineken)日前宣布,計畫於3年內關閉位於法國東部史特拉斯堡北郊Schiltigheim 啤酒廠l'Espérance,該廠員工對此決定深受打擊。

 

據悉,由於廠房過於老舊,廠區孤立於都會城區中,難以擴建發展,亦不利物流後勤作業,加上近來能源成本暴增,集團基於策略考量作此決定;該廠員工則可能會重新分派至H集團位於北法與馬賽之廠區。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則指出近年獨立啤酒廠出現與價格戰亦為影響主因。

 

該啤酒廠具有250年釀造傳統之悠久歷史,是海尼根來法第一座啤酒廠,當年為創新卓越之表徵。Schiltigheim亦是亞爾薩斯啤酒首都,20世紀初當地有10家啤酒釀造家族企業,惟逐年陸續被海尼根併購。

A:

依匈牙利媒體報導,匈牙利經濟發展部長Marton Nagy於本(2022)年11月10日發布聲明表示,為避免經濟衰退及維持充分就業,除已宣布的「拯救工廠」計畫外,政府決定追加預算2000億福林的工廠救援擔保及貸款計畫作為補充。

該補充計畫將於2023年1月1日開始實施,分為2部分:一由匈牙利國營開發銀行MFB編列1000億福林執行「拯救工廠流動性保證計畫」,由MFB為中大型企業的營運資金貸款、透支及其他貸款提供擔保;二為匈牙利進出口銀行Eximbank為企業提升能源效率的投資提供1000億福林的信用貸款,福林貸款的信貸利率上限為5%(按:匈國央行基準利率現為13%),歐元貸款的利率上限為3.5%。

查匈國政府推出1500億福林補助額度的「拯救工廠」計畫,補助大型公司採購提升能效的設備及進行與再生能源發電或儲電的投資;位於首都地區的公司最高補助額度為投資項目的30%,其他地區的公司則為45%,每案補助金額上限為1,500萬歐元,最低投資金額為50萬歐元,獲得補助的投資案可先領取50%預付款,於2年內執行完畢(可延長1年)後再領取餘款。

「拯救工廠」計畫補助網站於本年11月2日開放線上遞件,由於申請數量超乎預期,開放申請15分鐘後即因額滿而暫停受理,引起輿論嘩然。此或為匈國政府在短時間續推出信用貸款計畫,以協助匈國中大型企業因應將來臨的歐洲經濟衰退。

A:

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2022年11月14日報導,依據葡萄牙葡萄酒推廣協會(ViniPortugal)公布資料顯示,2022年1月至9月葡萄牙葡萄酒出口金額達6億7330萬歐元,較上一年同期成長0.97%,平均價格成長1.57%;惟出口量較2021年同期微幅減少0.59%,計2億4,355萬4,290公升。

2022年前3季,葡萄牙葡萄酒主要出口目的地為美國、法國、英國、巴西及加拿大。此外,同期對墨西哥出口增長最多,增幅114.8%,其次為安哥拉(86%)及加拿大(7.58%)。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