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媒體(askanews.it)2022年11月10日報導,據義大利餐飲商業聯合會(FIPE-Confcommercio)理事長Lino Enrico Stoppani在羅馬舉辦產業年會時表示,受到長時間疫情及目前經濟情勢不安定影響,3萬家義大利相關業者面臨倒閉風險,此將造成13萬名勞工失業。該年會亦邀請企業暨義大利製造部(原經濟發展部)部長Adolfo Urso、義大利商業總會理事長Carlo Sangalli及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Friuli-Venezia Giulia)省長Massimiliano Fedriga出席。

據Stoppani理事長續表示,復甦之觀光業可做為義大利經濟良藥,但俄烏戰爭、變種病毒傳染威脅、能源及原料成本高漲、高通貨膨脹重現等均對觀光業前景造成衰退陰影,長期危機對個體及集體持續造成壓力,政府必須採取有遠見且能因應未來之新措施。在經濟環境不利下,觀光業等在渡過緊急狀態後,現在急需政府採行可協助各產業抑制高能源成本,強化及暫時性延長相關稅額減免(credito d'imposta)、提供分期償付機制及公司資金流動等新措施,以及更高之國家金融保障工具,擬訂供應多元完善國家能源計畫、執行歐盟能源復甦基金及可及時調整不當能源價格之機制;亦須正視疫情期間出現之結構性問題並規劃措施,政府首先應重視工作問題,需要可提供進階培訓、創新及投資等積極產業政策。

A:

據智利商業及服務業公會(CNC)研究經理Bernardita Silva表示,本(2022)年第2季零售業因存貨率較去年同期大增31.4%,第3季進口量呈現下跌26%,尤其是家電等耐久財商品存貨週期最長;前述消費不振原因主要為經濟前景不明,再加上物價高漲,因此智利民眾消費行為趨於保守。

A:

據智利媒體報導,創始於阿根廷之國際電商集團Mercado Libre主管智利、秘魯及厄瓜多區域總經理Alan Meyer表示,Mercado Libre現金交易量較疫情前成長超過10倍,而智利為其第4大重要市場,為增加智利貨品物流能量,將於2022年至2023年在智利設立第3座發貨中心。

M經理表示該新設發貨中心將設在智利首都地區,占地10萬平方公尺,投資金額達4億美元,屆時可容納1,500種商品,商品可於48小時內送達智利各地區;Mercado Libre盼藉由此新設發貨中心創造效益,並增加該電商平台在智利市場之重要性及市占率。

Mercado Libre於30個月內已在智利開設3個發貨中心,顯見其積極拓展拉美區域市場之企圖心;M經理續指出第3座發貨中心運作將在1年至1年半內達到滿載,屆時將研議是否續增發貨中心,而目前該集團亦積極發展貨物轉運中心,迄今在智利已設有14座轉運中心。

然M經理亦承認目前面臨國際經濟環境不佳及高通膨衝擊下,智利市場出現需求減少且已影響集團營運,渠認為或許銷售無法再如之前疫情期間呈倍數成長,但對未來智利市場仍抱持樂觀看法。

A:

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1)月11月引述歐盟執委員同(11)日公布之新經濟成長預測數據,歐盟27國今年至2024年整體經濟成長預估為3.3%(2022)、0.3%(2023)與1.6%(2024),其中奧地利本年經濟成長自本年7月預估值3.7%上調至4.6%,2023年則由1.5%下調至0.3%,2024年則將回升為1.1%。

在通貨膨脹方面,歐盟執委會預測奧國本年至2024年通膨率分別為8.7%(2022)、6.7%(2023)與3.3%(2024)。通膨主要驅動因素為高能源價格,特別是電力及天然氣,預估2023年底該等價格將緩慢下降。在失業率方面,歐盟執委會預測奧國失業率將維持在低水位,分別為5.0%(2022)、5.2%(2023)及5.3%(2024)。奧國勞動市場相對穩定的主要原因為預期有較高比例女性及老年人投入就業市場。

此外,歐盟執委會對轄區斯洛維尼亞及克羅埃西亞經濟成長、通膨率及失業率之預測如次:
斯洛維尼亞(2022-2024):經濟成長率(6.2%、0.8%與1.7%)、通膨率(9.2%、6.5%與3.5%)、失業率(4.1%、4.3%與4.1%)。
克羅埃西亞(2022-2024):經濟成長率(6%、1%與1.7%)、通膨率(10.1%、6.5%與2.3%)、失業率(6.3%、6.3%與5.9%)。
 

A:

根據斯洛維尼亞媒體「Slovenia Times」本月8日報導,斯國數據測試儀器製造商Dewesoft被斯國促進創業及投資機構SPIRIT評爲ITM年度最佳出口商。

Dewesoft參加了第15屆國際培訓課程International Trade Management(ITM),係由同名國際貿易管理培訓機構International Trade Management(ITM)與SPIRIT及瑞典貿易委員會合作提供的培訓課程,ITM培訓課程在斯國於2006首次實施。SPIRIT主任Rok Capl稱該培訓課程已協助206名斯國出口部門的經理,參加前三屆培訓課程的企業,其銷售收入在參加後數年內平均增加40%,而部份公司的銷售額更增加超過一倍。

C氏表示,Dewesoft之所以被評爲年度最佳出口商,係因爲該公司以出口為導向、致力於持續的開發與創新。Dewesoft公司開發和生產用於數據收集、測試和測量的儀器,這些儀器用於世界上最先進的實驗室,用以開發火箭、衛星、更安全的汽車和改善日常生活的產品,其客戶名單包括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印度太空研究組織、波音(Boeing)、空中巴士(Airbus)、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保時捷(Porsche)、BMW、奧迪(Audi)及富豪汽車(Volvo)等。

A:

根據斯洛維尼亞媒體「Slovenia Times」報導,斯國及日本於上(10)月共同舉辦商務論壇,盼瞭解兩國經商及投資環境,並促進雙方業務合作關係,特別在新的科技領域。

 

由斯國促進貿易及投資機構SPIRIT Slovenia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簡稱JETRO)共同主辦之斯-日商務論壇(約100位參與),聚焦兩國業務及投資合作機會,譬如:智慧城市、移動及機器人等項目。

 

SPIRIT主任Rok Capl表示,擬以日本所謂的Society 5.0概念(按:係2016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2030年「社會5.0」願景-即在以人為本的思惟下,建立串聯AI、機器人、物聯網等科技的超智能社會)做為斯國社會發展的指引,並至2030年在公共行政、教育、衛生保健、商業環境及數位外交實施該等概念。渠稱斯國有著將經驗與創新、創造性思維和愛護環境相結合的傳統與能力,且斯國已躋身全球最具創新力的30個國家之列,與日本合作可以進一步提升創新水平。在斯國最新的投資促進計劃中,日本已被指定為斯國出口和吸引外人接投資的優先市場。

 

出席論壇的日本駐斯國大使松島浩道及JETRO人員表示,至2020年日本在斯國的投資已逾3億歐元,惟雙方仍有許多合作空間,尤其在高科技領域,JETRO願意提供協助。而斯國數位轉型部長 Emilija Stojmenova Duh則概述斯國為因應數位時代所推動之計劃(包括:社會5.0及智慧城市),強調推動人工智慧及企業數位化係其優先事項。

 

A:

據奧地利媒體標準報(Der Standard)本月10日引述奧地利工商總會(WKO)旅館業主席看法,指出今年維也納旅館業將迎來自2019年以來首次的盈餘。

 

雖然2022年初因疫情大部分維也納旅館仍處停業狀態,惟隨著奧地利恢復正常營業,夏秋兩季奧國旅館業出現大量的預訂。WKO維也納分會旅館業主席Dominic Schmid表示,雖然10月份的數據尚未出爐,惟預估秋季業務仍將興盛,主要歸因於研討會與會議的業務。

 

另S氏表示,12月份旅館預訂數尚有改進空間,惟客人因疫情偏好在更短時間内預訂之趨勢。12月份聖誕節前的商務旅行通常較少,較高的來客數則在週末出現,鑑於12月上半月的訂房情形佳,S氏預估12月份仍可能出現盈餘。

A:

根據智利主要媒體水星日報(El Mercurio)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10月發布之預測報告指出,2022年智利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將成長2%,然2023年智利GDP將衰退1%,成為拉美加勒比海地區唯一個經濟負成長的國家(2024至2027年間的GDP預期成長率則約在2%-2.5%間)。高通膨率為智利經濟負成長主要因素,IMF預測2022年智利通膨率為12.2%,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區域第5高(次於委內瑞拉、阿根廷、蘇利南及海地)。

      專家分析指出,2021年智利政府為振興經濟而推出家庭緊急收入(IFE)、退休基金提款權(retiros AFP)等擴張性財政措施,市場上資金過多最終導致通膨率急遽上升,智利央行為抑制通膨上升而大幅升息,連帶拖累2023年智利經濟表現因此導致GDP出現負成長。

      IMF預測2022年全球通膨率將從2021年的4.7%上升至8.8%,至2023年及2024年則分別會降至6.5%及4.1%,IMF呼籲各國持續調整貨幣政策穩定物價,並輔以財政措施協助降定人民生活成本。

A:

紐約時報本(11)月13日報導,繼中國及歐洲後,電動車打入美國購車主流市場,過去首波購買電動車的美國消費者偏向居住在加州富裕且具環保意識科技愛好者,然當前越來越多美國民眾選購電動車以減省汽油成本。

 

市研公司Cox Automotive指出,本(2022)年1至9月全美電動車銷量較2021年同期成長70%,傳統汽車與卡車銷售則下降15%;汽油動力汽車雖主導新車銷售市場,然電動車占新車銷售比例從2021年2.9% 增長至5.6%;另近期電動車買主相較2019年可能有更多女姓,且偏向年輕族群。電動車製造商當前因晶片、電池等零組件短缺而導致生產受限,倘其等可克服前開端短缺議題生產更多電動車,預期銷售亦將同步成長。

 

另電動車買主除關切氣候變遷議題,降低汽車成本亦為主要考量,本年油價屢創新高,故即使電動車購車成本較傳統車款貴上數千美元,前者相較後者仍具經濟效益,倘使用太陽能進行充電,可進一步降低電力成本。

 

目前電動車普及尚有諸多難題待決,包括需更多可負擔車款,例如日產Leaf及起價約3萬美元的雪佛蘭Equinox,反之Tesla、福特及賓士等車廠因利潤專注高階車款;此外足夠數量的充電樁亦為普及電動車關鍵,當前美國充電樁主要集中在東西兩岸都會區,部分車主仍反映城市充電樁基建不足;鄉村地區充電樁發展闕如,例如北達科他州僅19座快充樁,已阻礙電動車長途旅行。

A:

加州管制機關最新提出的計劃可能會改變住宅太陽能市場。計劃旨在鼓勵更多住家安裝的電池系統,以助電網在夜間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特別是天氣炎熱時。

這是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PUC)嘗試更新加州的家用太陽能系統激勵計劃的第二步。此前,在去年12月公布的決定給太陽能用戶增加了新的費用,減少了安裝屋頂電池板的補貼。電力公司希望這樣做,而太陽能公司警告說,這將削弱行業的蓬勃發展。

加州有150萬戶家庭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創造了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家庭太陽能市場。加州已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標,要從化石燃料過渡到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為家庭、企業和汽車供電。

根據現有法規,太陽能用戶可將未使用的額外能源賣給電力公司,以抵扣家庭賬單。加州的三大電力公司,即太平洋煤電公司、南加州愛迪生公司和聖地牙哥煤電公司,認為這種付款過於慷慨,以至於太陽能用戶沒有為電網的整體成本支付公平的份額,而當家庭電池板不發電的時候,他們仍然依賴電網。電費包括其他成本,如電力傳輸和山火預防工作。

新方案減少了人們出售額外太陽能電力所能得到的錢。但它沒有包括電力公司所希望的專門針對太陽能的收費。新方案創造了新的補貼,鼓勵人們安裝家用儲能系統,在白天積攢更多太陽能,還改變了電費,鼓勵人們在下午和傍晚時分向電網輸出儲存的電力。此時電網通常要用到化石燃料。

「這些變化將有助於實現加州的氣候目標,提高可靠性,同時促進所有收入水平人群的可負擔性」,行政法法官海默斯(Kelly Hymes)在決定中寫道。

公用事業委員會5名成員將在12月中旬前討論該提案。如果獲得批准,至少要到20234月才會生效。

對於已經安裝太陽能板和儲能系統的家庭,賬單積分不會發生變化。該計劃只影響新客戶。它還為在未來五年內安裝的居民鎖定了一個更好的費率,以鼓勵更多的房主現在就進入太陽能市場。

公用事業委員會估計,只安裝太陽能板的普通用戶每月將節省100元,而安裝屋頂太陽能板和儲能系統的用戶將節省136元。

監管機構此舉試圖在電力公司和太陽能行業之間取得平衡,但帶來的批評多於讚揚。一個由電力公司支持的聯盟在一份聲明中說,該決定「未能進行必要的有意義的改革」,以確保成本的公平分攤,而加州太陽能和儲能協會說,該決定將「真正傷害」該行業,使家用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降低。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11-13/%e5%8a%a0%e5%b7%9e%e9%bc%93%e5%8b%b5%e4%bd%8f%e5%ae%b6%e8%a3%9d%e9%9b%bb%e6%b1%a0%e5%84%b2%e5%a4%aa%e9%99%bd%e8%83%bd/4329004

 

A:

新入主推特的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上班。專家指出,推特員工是否返回辦公室,對三藩市市中心依賴人流量的商舖企業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ABC7電視台(KGO)報道,推特總部位於三藩市市中心。位於總部樓下的Market店主霍利(Chris Foley)說,在疫情前,每天有6000名顧客幫襯生意,當中50%是推特的員工,而現在顧客數量只有原來的20%。他說,經濟復蘇之路十分痛苦,他是在聯邦疫情救濟金和房東的支持下才能勉強維持。

霍利談及推特大裁員,說認識不少在推特工作的員工,認為這事很殘酷,在推特被收購那天,到店裡購物有不少推特員工都對未來很擔心。

馬斯克向員工發通知,要求要返回辦公室上班,每星期至少要在辦公室工作40小時,任何要求遠程居家工作的申請要經他本人批准。

從事技術工作的三藩市居民德拉爾(Carlos Delal)認為,返回辦公室工作未必是好事,「我不太同意要求所有人返回辦公室工作,但是我還挺喜歡讓更多人回歸城區的主意。」

商界組織「灣區委員會」(Bay Area Council)經濟研究所資深主任倫道夫(Sean Randolf)則表示,「三藩市市中心需要人們回歸辦公室。」他指出,目前市內辦公樓宇的使用率只有38%,主要原因是科技業和提供專業服務的人員都遠程居家辦公。這是根據企業員工卡進出使用的情況統計的,而且這並不代表員工整天在辦公室,說明他們可能是一周內偶爾回辦公室,「在讓員工們回歸三藩市辦公室工作方面,我們的進度推進得比國內其他絕大多數地方都要慢。」

倫道夫表示,如果馬斯克能讓推特所有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可以改變這種現象,尤其會讓三藩市市中心得益。「馬斯克要做到這點有點艱難,因為科技業員工一直抗拒回辦公室。只是現在面對大裁員的危機,大家要對此事加以衡量。」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11-14/%e6%8e%a8%e7%89%b9%e6%94%b9%e8%ae%8a%e5%b1%85%e5%ae%b6%e5%b7%a5%e4%bd%9c%e6%94%bf%e7%ad%96%e5%8f%af%e4%bf%83%e9%80%b2%e5%b8%82%e4%b8%ad%e5%bf%83%e7%b6%93%e6%bf%9f%e5%be%a9%e7%94%a6/4329880

 

A:

一、    第25屆「東協加三」峰會本(2022)年11月12日於柬埔寨金邊舉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峰會上表示,面對經濟成長放緩、通貨膨脹與糧食價格上漲等壓力,「東協加三」會員國需合力加強供應鏈韌性,以抵禦經濟及金融衝擊。例如,利用東協與中日韓稻米緊急儲備,在現今充滿未知的時局確保糧食供應安全,以及透過「多邊清邁倡議」強化區域金融安全網。
二、    李顯龍總理指出,新冠疫情期間「東協加三」國家迅速反應,是最早為「東協新冠疫情因應基金」做出貢獻的國際社會成員。「東協加三」可利用成員國的專長,加強預防及對抗未來公共衛生風險的能力,且在數據化等新興領域加強合作。
三、    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東協加三」成功因應亞洲金融風暴,並進行糧食、金融等方面的儲備,以往的經驗能協助「東協加三」國家因應國際糧食及能源的挑戰,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新的動力。東亞已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各國應致力於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並合作推動各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利維護國際產業、供應鏈等的安全、暢通及穩定。
四、    韓國總統尹錫悅指出,國際社會面對戰爭、人權受侵犯、糧食缺乏及能源危機等多項挑戰,「東協加三」應在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等各個領域團結合作。
五、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為支持「東協印太展望」,日本將透過「東協加三」的架構展開具體合作,其中,日本將繼續支持稻米緊急儲備,同時加強合作建立有韌性及永續的農業與糧食系統,以協助東協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六、    「東協加三」機制誕生於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當時各國透過「多邊清邁倡議」等作法,共同努力恢復市場信心及金融穩定。2023年將開始新的「東協加三」工作計畫,合作項目涵蓋數位經濟及建立有韌性的農業等新領域。
 

A:

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本(2022)年11月13日於「東亞峰會」中表示,「東亞峰會」推動參與國之間的務實合作領域,各國應追求區域整合,深化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並擴大到數位化及永續發展等新興領域的經濟合作。「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生效為重要的里程碑,本區域也繼續透過「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印太經濟架構」(IPEF)共同合作。
二、    另外,新加坡貿工部(MTI)於11月1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2010年生效的「東協—澳紐自貿區協定」已實質完成升級談判,該升級將對必要物資的供應鏈在韌性、永續發展、原產地規則及改善電商等領域制定新規範。協定中還會增加貿易及永續發展、政府採購、微型與中小企業等三個章節,東協及澳紐領導人已責成部長爭取2023年簽署第二議定書,以便落實該協定的修正。東協與中國的協定則即將啟動升級談判。
三、    李顯龍總理指出,這些協定與機制將有利區域開放,讓貿易、投資及專業人才自由流通。穩定的地緣政治及安全環境才能促使付出的努力成功,東協希望俄烏衝突能迅速且和平地解決;中美亦能透過對話建立互信,對共同關心的領域合作達成妥協。
四、    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各國應堅持相互合作與尊重,展開建設性互動,並促進區域國家進行對話協商及互利合作,攜手因應挑戰,並堅持東協中心地位不能動搖,構建包容性區域架構。為維護南中國海和平穩定與航道暢通,中國願與東協國家加快推進「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磋商,一同把南中國海建設為和平、友誼及合作之海。
五、    本年「東亞峰會」共計17國參與,包括東協9國(緬甸缺席)、澳洲、中國、印度、日本、紐西蘭、韓國、俄羅斯及美國等八個對話夥伴國。
 

A:

紐西蘭2022年10月份海運進口需求穩定,奧克蘭港等待時間長達 14 天,導致船期延誤。

因奧克蘭港口持續雍堵,出口船隻等待時間長達 14 天,馬士基PANZ 服務將暫不停靠奧克蘭港口3班次以避免航期延誤。另,馬士基自澳洲雪梨和墨爾本至紐西蘭航線每週4班,提供一流跨塔斯曼海峽海運服務,貨櫃仍有空位。

紐西蘭各主要港口船舶等待時間如下:

1.奧克蘭港:超過3日

2. 陶朗加Tauranga港:約1-3日

3.基督城Lyttelton港:約1-3日

4.內皮爾Napier港:約1-3日

5.旦尼丁Port Chalmers港:約1-3日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計畫暨財政部的消息,電動汽車(EVs)將享有零關稅待遇。為了增加電動汽車用戶數量並改善相關商機,聯邦政府決定依「緬甸2022年海關稅則」,將完全組裝(CBU)、全散件組裝(CKD)及半散件(SKD)等進口的純電動汽車(BEV)關稅降至零。純電動汽車的類型包括半掛車的道路牽引車、含司機在內的10人或10人以上的公共汽車或機動貨車、卡車、自用車、運送人員的三輪車輛、運送貨物的三輪車輛、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救護車、囚車及靈車。據該指令,在2022年11月2日至2023年3月31日之間,可以進口經緬甸電力部及工業局推薦的推薦的部件(例如充電站設備及裝置)。

 

目前,中國電動汽車正準備進入緬甸汽車市場。10月10日,合眾(Hozon)汽車公司與Grand Sirius有限公司(GSE)就電動汽車市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據該協議,和眾汽車將以國際電動汽車標準,將Neta U及Neta V品牌引入緬甸汽車市場。同樣,東風汽車緬甸公司計畫在2022年底進口中國製造的BYD品牌電動汽車,並已獲核准,預訂在今年底前進口,並在2023年初開始配銷。8月31日,緬甸電力部曾發表聲明稱,將在仰光-曼德勒高速公路上建設5個示範汽車充電站,分別位於零英里(No 3 junction)、115英里Phyu公交總站、201/2號里程碑(奈比都交界處)、284/4號里程碑(Theegon公交總站)及352/3號里程牌(Sakar Inn交界處)。每個充電站可為50輛電動汽車充電。緬甸電力部表示,將努力擴充充電站容量達250輛。

A:

綜據澳洲貿易部長Don Farrell回應媒體訪問內容及澳洲媒體「金融評論報」(AFR)於本(11)月14日報導,F貿長於同日在澳洲APEC研究中心演講時表示,澳洲執政工黨政府反對將ISDS條款納入FTA,這將保留政府「依國家利益治理」的能力。澳方堅信貿易的好處必須由社群共享,這亦代表澳洲會維護在所有貿易協定中規範關鍵社會議程,如「健康」、「環境」與影響「原住民」的權利。澳洲將積極參與改革現有ISDS機制,以提升透明度與一致性,並確保政府有足夠的空間以公眾利益進行監管。

 

F貿長表示,如果國家間有爭議,最好透過協商、談判解決問題而非提交法庭,協商和談判是解決爭端的方式。澳方認為在協定中納入ISDS條款適得其反,並主張談判中的「澳-歐盟FTA」、IPEF不應納入ISDS。

 

根據工黨2021年黨綱,工黨不支持貿易協定條文納入僅給予外國企業而未提供國內企業的法律權力。反對限縮政府制訂社會、環境、勞工等法律空間的ISDS條款,禁止聯邦政府對外洽簽FTA中納入ISDS,並將檢視既有貿易與投資協定的ISDS條款,與貿易夥伴討論移除相關條文。

 

澳洲資源部門認為,企業在評估是否在開發中國家展開專案投資計畫時,ISDS在降低主權和政治風險至關重要。惟工會等反對方主張,ISDS破壞國內法律如勞工或衛生條款,並給予外國企業進入法律體系的特權。

 

澳洲已簽署10個含括ISDS條款的FTA,包括CPTPP、「東協-紐-澳FTA」、「澳-中FTA」、「澳-韓FTA」、「澳-星FTA」、「澳-印尼FTA」、「澳-智FTA」等(其中「東協-紐-澳FTA」、「澳-智FTA」係於工黨執政時簽署);另已簽署15個包括ISDS的雙邊投資協定。惟「澳-美FTA」、「澳-英FTA」、「澳-日FTA」並無ISDS條文,目前澳洲正與歐盟、印度談判之FTA亦不包含ISDS。

 

澳洲政府過去發生2個案例遭企業依ISDS提訴,包括菸草商Philip Morris就澳洲的菸品包裝管制措施向澳方提起投資仲裁。另澳洲企業過去至少9度依ISDS向巴布亞紐幾內亞、埃及、泰國、蒙古、印尼和印度等外國政府提訴。澳商Kingsgate Consolidated在5年前曾因泰國政府以健康為由關閉礦場而向泰方提訴,本年1月獲泰國政府准許重新開放一座金礦場。

A:

根據澳媒報導,澳洲總理Anthony Albanese於上周五於出席東協峰會晚宴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動趨前交談,提議安排習近平於本周G20場域會晤事。

A總理本次會晤表示肯定,認為交談可以增進彼此了解。於媒體記者會不斷重申,澳洲將在沒有預設條件、確保國家利益之前提與習會晤。

澳洲自2018年8月以國安為由禁用華為5G設備、並呼籲徹查武漢病毒後,澳中雙邊關係開始降溫。

2020年7月中國陸續禁止澳洲煤炭、銅礦、牛肉、棉花、原木、龍蝦等進口,令澳洲損失計約200億澳元。澳洲前聯合Morrison政府強力譴責中國此行徑為經濟脅迫,雙方官式交流停止,關係降至谷底。

自本年5月工黨政府上任,不斷向中國示意有意恢復官方溝通管道,惟中方均無回應。直至上周五,李氏主動向A部長示意,安排雙方領袖於本日於印尼峇厘島會晤。

澳洲金融評論報(AFR)稱,自2016年11月澳洲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總理在秘魯APEC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面以來,此次雙邊會晤澳中領袖的首次會面,係澳中關係「走出極凍」(Out of the deep freeze)的開始。

媒體推論A總理將力促中國取消對200億澳元的強制性貿易制裁,敦促北京向俄羅斯施壓撤離烏克蘭。澳洲商會(BCA)CEO Jennifer Westacott對此發展表示熱烈歡迎。

澳媒推論,有關歐盟代表盼於峰會聯合公報中明確寫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對全球糧食及能源價格影響等強烈語言,遭中國及俄羅斯反對事,峰會地主國印尼佐科威總理雖大力協調出席各方,惟恐仍成為峰會難以形成共識的主因。
 

A:

支持氣候變遷和環境優先相關融資需求,紐國政府本日(11/15)透過紐西蘭公債資產管理公司(New Zealand Debt Management)發行票面利率4.25%、到期殖利率4.35%10年期公債,支應相關的公共部門項目支出,以達到2050 年淨排放目標。

集得資金僅能用於上個會計年度開始,至發行之日起未來兩個會計年度間的計畫項目,且至少50%的收益必須用於轉投資。

A:

觀光部長Stuart Nash和移民部長Michael Wood 11月15日表示,赴紐國際遊客的持續增長,全國上下應該為繁忙的夏季做好準備。

9 月份的海外遊客人數顯著上升,這對於紐西蘭經濟來說是正面消息,因為旅遊業貢獻GDP甚大。在 COVID-19 之前,旅遊業是紐西蘭最大的出口產業,為該國帶來了 409 億紐元的收入。旅遊業還對支持就業的區域經濟產生了重大的積極影響,直接僱用了紐西蘭勞動力的 8.4%(229,566 人)。

目前紐國的本地遊客仍為支持紐國旅遊業的主力。在“文化、娛樂和博彩服務”方面,全國月度國內支出中增幅最大。與 2019 年相比已經增加 30%。

紐國通過 4 億紐元的旅遊業復甦計劃、2 億紐元的旅遊社區計劃和 5400 萬紐元的旅遊業復甦創新計劃,支持該行業度過艱難時期。

入境數據還強調,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來到紐西蘭。自 3 月以來批准的 36,000 人中,現在已有超過 17,000 人抵達紐國,也在全球短缺時期提供了急需的勞動力。

自 11 月初以來,每周有超過 1,200 名簽證持有者抵達。每月到訪人數已從 7 月的 1000 人增加到 10 月的 4000 多人。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希臘媒體(www.ekathimerini.com)2022年11月15日報導,依據希臘獨立公共收入管理局(AADE)調查顯示,政府規定業者必須接受以電子收銀機(POS)方式刷卡付款,但希臘許多服務業者不接受電子支付。由於使用現金支付較易逃漏稅,該局計劃檢查偏好使用現金交易之特定業者,包括律師及水電業者。依據雅典專業協會註冊資料顯示,希臘律師超過2.2萬人,但僅有不到3,500人使用電子收銀機;另全國註冊水電業者約2,600人,但僅約半數接受電子支付,其他幾乎未曾使用電子支付之業者包括計程車、托兒所及房地產仲介。在130類專業服務業者中,低於10類業者使用電子收銀機。據希臘獨立公共收入管理局表示,該局將對不使用電子收銀機之業者及使用電子收銀機之業者進行比較各自申報所得。

希臘電子交易快速成長,2022年電子交易總額預估約600億歐元,高於2021年之400億歐元,其中大部分受益於觀光業復甦及遊客使用信用卡,但希臘電子支付使用率仍低於歐盟平均。以使用場所來看,超市為使用信用卡支付最多者,2021年超市購物以電子支付總額約80億歐元,約占該希臘全國超市總營收120 億歐元之三分之二。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