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2022)年10月份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達486.4兆越盾(約211.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1%。

累計本年前10個月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為4,643.6兆越盾(約2,018.96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20.2%(倘剔除物價成長因素成長16.1%)。

具體而言,累計本年前10個月貨物零售營業額達3,675.4兆越盾(約1,59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倘剔除物價成長因素成長11%)。餐宿服務營業額達467.1兆越盾(約203.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1.8%。旅遊業營業額達19.7兆越盾(約7.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90%。其餘服務業營業額達481.4兆越盾(約209.3億美元),成長36.5%。

A:

加拿大媒體 BNN Bloomberg 本(2022)年11月3日報導,捷克央行證實其傾向維持借款成本穩定,與先前呼籲大幅緊縮貨幣之預測大相逕庭。決策者決定將基準利率保持在7%,係捷克央行新管理階層停止一年快速升息後,第三次維持不變。相關官員重申其為防止捷克克朗過度波動採取之干預政策,已使捷克克朗今年表現優於區域國家其他貨幣。

捷克央行最新預測2023年捷克經濟將萎縮0.7%,與先前預測擴張1.1%形成對比。央行行長米何 (Ales Michl) 表示,捷克通貨膨脹率在本年底前可能進一步加速,自9月的18% 一路上升至20%。

儘管全球主要國家中央銀行正加速升息以控制通貨膨脹,捷克央行行長米何表示,大多數捷克決策者認為借款成本已高到足以抑制國內價格壓力。數據顯示,電力和天然氣價格飆升已迫使家戶限制其他開銷。此外,企業正面臨更高的能源、商品與材料成本,致企業投資將受限。

通貨膨脹的上行風險包括工資增長加快,財政政策更加寬鬆,及預期性通貨膨脹率上升引發薪資/價格螺旋上揚。通貨膨脹主要下行風險為國內外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ING集團駐倫敦策略師表示,捷克央行董事會顯然在努力避免進一步升息,即使此舉不利緩和通貨膨脹。未來利率走向的關鍵因素將是薪資漲幅及貨幣干預成本,然而,進一步緊縮貨幣的可能性很低。
 

A:

西班牙ABC日報2022年11月8日報導,西班牙「運輸產業保護平臺(Plataforma para la Defensa del Sector del Transporte)」於2022年11月7日表示,將號召小型運輸貨車司機自11月14日起,進行無限期罷工。據悉罷工主因為西班牙政府於2022年8月通過法令規定業者支付運輸貨車司機之費用不得低於其工作成本,惟貨運經銷商等業者並未履行該規範。目前該平臺86%之會員貨運司機已同意進行罷工活動。該平臺表示,儘管目前尚無其他工會或組織加入,惟該罷工活動將嚴重影響巴塞隆納港及全國主要道路等物流重鎮及要道。

2022年3月14日至4月初「運輸產業保護平臺」號召類似罷工活動,首週即造成西班牙相關業者損失逾6億歐元。西班牙政府及經濟學家擔心,此次罷工活動將可能使問題重蹈覆轍。西班牙食品業、超市、原料供應商,甚至建築業、金屬工業及化學業等均擔心於罷工活動後,因無法取得所需原物料,業者恐被迫暫停相關經濟活動。業者另並擔心,罷工活動持續至耶誕節,恐將影響各行業每年最重要銷售旺季,爰要求政府積極因應,避免造成原物料供應不足問題。

西班牙貨物運輸聯合會(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Transporte de Mercancías,CETM)及國際道路運輸協會(Asociación del Transporte Internacional por Carretera, Astic)均不認同此次罷工活動。CETM表示,罷工將使每位司機每日收入減少600歐元至700歐元。大型經銷商恐因屆近耶誕假期,而遭受較上次罷工更大之損失,爰已於本週加強確保相關業者之物資供應無虞。

西班牙交通部Raquel Sánchez部長要求,運輸業者應依照法律規範行事。惟運輸產業保護平臺表示,單憑口惠無法解決問題,爰要求運輸業者應與貨車司機諮商,以確保業者依規定支付貨車司機應有報酬。

A:

西班牙ABC日報2022年11月7日報導,依據西班牙政府2013年制定之社會福利金改革制度,將逐年漸進調高法定退休年齡。自2023年起,規定勞工倘欲請領全額社會福利金,則其法定退休年齡須為66歲4個月,惟倘其繳交社保費時間超過37年9個月,則可於65歲申請退休,且請領全額社會福利金。西班牙政府旨在於2027年,調高法定退休年齡至67歲,屆時勞工倘欲於65歲申請退休並領取全額社會福利金,須繳交社保費超過38年6個月。

自2023年起,西班牙自願提前退休年齡調高至64歲4個月,目標為於2027年調高至65歲,惟計劃提前退休之勞工,未來可領取社會福利金將相對減少。倘勞工繳交社保費年資低於38歲6個月且欲提早24個月退休,則可領取之社會福利金將減少21%;倘欲提早23個月退休,其可領取之社會福利金則減少17.6%;倘僅提早1個月退休,則僅減少3.26%。自願延長退休年齡之勞工,倘繳交社保費年資超過44.5年,每延後1年退休,每年可多領取延後退休補助金1萬2,000歐元。

西班牙政府社會福利金改革主要目標為拉近勞工實際與法定退休年齡差距。調高法定退休年齡除可延長勞工繳交社保費時間,以確保社會福利系統財務永續性外,亦遞延政府支付社會福利金時間。西班牙政府規劃自2023年起,另將調整社保費最高年薪,金額自5,000萬歐元提高至5萬4,000歐元,同時並將推動「世代公平(equidad intergeneracional)機制」,未來勞工每月應繳社保費將調高0.6%。

西班牙政府稱,2023年規劃將以勞工最後35年平均薪資為社會福利金計算基礎,惟現仍以最後25年為計算基準,同時西班牙社會福利現有債務金額達1,000億歐元,爰歐盟對西班牙勞工改革仍有疑慮。西班牙政府規劃於本(2022)年12月將提送社會福利金財政改革計畫至歐盟審核。
 

A:

依據瑞士蘇黎世機場公司(Flughafen Zürich AG)發布之新聞稿,在本年10月份共計有241萬7,367位旅客於蘇黎世機場入出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50%,該公司表示本年10月份旅客流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84%,該機場的旅客流量最高峰於10月9日有9萬4,571名旅客於蘇黎世機場進出,此為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流行開始以來單日旅客入出境最多人數。

另搭乘瑞士境內航線旅客計176萬9,307人次,轉機旅客為64萬0,530人次。 載客航班架次為2萬0,992航班,平均載客航班的旅客人數為135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6%;貨運流量則為3萬6,054公噸貨物,比去年同期減少8%。

 

資料來源: 瑞士蘇黎世機場公司(Flughafen Zürich AG)

日期: 2022年11月11日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2年11月10日報導,德國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表示,由於西班牙政府同意於「經濟復甦暨轉型策略計畫(Proyecto Estratégico para la Recuperación  y Transformación Económica, PERTE)」電動及聯網汽車(Vehículo Eléctrico y Conectado,VEC)計畫,增加補助該集團電動車發展計畫2億3,000萬歐元,將使原西班牙中央政府、瓦倫西亞(Valencia)自治區、加泰隆尼亞(Cataluña)自治區及納瓦拉(Navarra)自治區承諾補助及貸款該集團之金額由3億9,700萬歐元,增加至逾6億2,000萬歐元。福斯集團承諾將在西班牙投資100億歐元生產電動車,其中30億歐元將投資於瓦倫西亞自治區之薩貢托市(Sagunto),設立電動汽車用電池廠。

瓦倫西亞自治區主席Ximo Puig表示,此次增加提供福斯汽車集團之2億3,000萬歐元補助款主要源自中央政府,其中9,500萬歐元將投資於設立電動車電池廠,其餘款項則將補助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及納瓦拉自治區汽車廠,生產電動車。福斯集團所屬西班牙品牌喜悅汽車(Seat)董事長Wayne Griffiths表示,Seat為福斯集團小型電動車Small BEV平台計畫主導公司,未來於西班牙生產電動汽車廠將成為歐洲汽車永續發展重要據點。該集團除於巴塞隆納省Martorell市及納瓦拉自治區Pamplona市工廠生產電動汽車外,另於瓦倫西亞自治區薩貢托市成立PowerCo Spain電動汽車電池廠,預計於2026年開始生產汽車用電池。

西班牙政府「經濟復甦暨轉型策略計畫」電動及聯網汽車計畫規模為29億7,500萬歐元,迄今僅核准8億7,700萬歐元。西班牙政府表示,已增加補助福斯汽車集團電動車計畫,同時並邀請福斯電動汽車相關供應商,於2023年PERTE計畫申請相關補助,以促進西班牙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媒體(unionesarda.it)2022年11月9日報導,義大利蕯丁尼亞省政府(Regione Sardegna)通報位於蕯丁尼亞島南部城鎮Arbus農場之部分牛隻發生流行性出血病(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EHD),症狀類似於藍舌病(Blue tongue),為一種透過蠓蟲吸血活動傳播之反芻動物病毒性疾病。

此動物流行性出血病於北非地區已發生一段時間,此次為歐洲首次出現感染病例,推斷原昆蟲經由北非沙漠之風吹送至島上。

本案由地區獸醫服務部門(Servizio Veterinario Territoriale)發現,並經由位在阿布魯佐省(Abruzzo) Teramo市之國家外來疾病研究中心(Centro di Eiferimento Nazionale per le malattie esotiche)證實。

蕯丁尼亞島省府繼禽流感後,再次成立危機應變小組,召集地區衛生機關、蕯丁尼亞島動物實驗研究中心人員、中央衛生部及國家外來疾病研究中心人員共同研議。

據蕯丁尼亞省政府衛生局委員Mario Nieddu表示,此次檢測識別病毒再次凸顯義大利在疾病及流行病風險系統之監測及控管具備良好能力,目前已開始對動物及昆蟲展開檢測,以確認病毒感染源是否有擴大傾向。

另鑒於動物流行性出血病目前未存在疫苗,義大利衛生部將待更完整之擴大檢疫報告,視情況可能提出停止義大利全境之牛隻放牧活動三至四星期之決議,並擴大該規定適用性至羊隻及其他反芻動物之放牧活動。

據報導續指出,由於對該病毒治療方式所知甚少,義大利衛生部預計將在短時間決定是否對疫區範圍內之牛隻進行全面撲殺。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11月10日報導,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預測,其中20大工業國家(G20)成長由先前預測之2.1%下修為1.3%,成長速度較2022年之2.5%明顯出現減緩,其中2023年除義大利國內生產毛額(GDP)預測將由零成長大幅下修為負成長1.4%外,德國(負成長1.8%)、法國(負成長0.7%)及英國(負成長0.5%)均為程度不一之負成長,美國則為正成長0.4%。據穆迪指出,已開發達經濟體中歐洲及美國之經濟活動明顯減少,為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解緩之主因,2024年經濟雖將加速成長,但預估成長率僅為2.2%。

A:

葡萄牙經濟新聞網2022年11月11日報導,根據歐盟執委會2022年11月公布之秋季經濟預測展望報告,歐盟將葡萄牙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自原估之6.5%上修至6.6%,高於葡萄牙政府預估之6.5%;2023年則自原估之1.9%下修至0.7%(葡萄牙政府預測1.3%);2024年經濟成長則可望復甦至1.7%。

此外,歐盟預估葡萄牙2022年公債率將達115.9%,2023年則可降至109.1%,該預測值與葡萄牙政府預測之2022年為115%、2023年為110.8%相近。另歐盟預估葡萄牙2022年赤字率為1.9%,與葡萄牙政府相同,惟認為2023年赤字率僅會降至1.1%,葡萄牙政府則預估為0.9%。

至於失業率部分,歐盟預估葡萄牙2022年及2023年均為5.9%,高於葡萄牙政府預測之5.7%;通貨膨脹部分,歐盟預估葡萄牙2022年及2023年分別為8%及5.8%,兩者亦高於葡萄牙政府預測之7.4%及4%。

A:

根據西班牙工業、貿易暨觀光部(Ministerio de Industria, Comercio y Turismo)公布資料,西班牙2022年上半年外人直接投資金額達156億6,000萬歐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87.7%,亦較過去平均5年增加4.6%。西班牙工業、貿易暨觀光部貿易次長Xiana Méndez表示,西班牙外人投資額已超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之水準。

美國與英國為西班牙2022年上半年外人投資主要國家,個國家投資總額占57%,倘加上澳洲、法國及香港等,投資總額即占74.1%。投資產業以服務業(占59%)為主,其次為工業(37.4%)、建築業(3.5%)及初級部門(0.2%);2022年上半年西班牙吸引之外人投資主要集中於馬德里自治區(占70%),其次為加泰隆尼亞(Cataluña,占10.8%)、納瓦拉(Navarra占3.7%)及巴斯克地區(País Vasco,3.5%)。

西班牙同期在海外投資金額逾40億歐元,惟較上一年同期減少75.6%。

A:

印度商工部長Piyush Goyal與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 (11)9日透過視訊,共同主持「印-CEO論壇」(India-US CEO Forum)。該論壇成員來自印度與美國知名企業CEO,由 Tata Sons集團主席N Chandrasekaran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總裁兼執行長James Taiclet共同擔任主席,該論壇是兩國關鍵部門對話平台,旨在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實現經濟互惠互利。論壇下設7個工作小組,CEO成員在關鍵領域提出優先事項,探討加強夥伴關係,包括創業與促進小型企業、醫療保健與製藥、航空航天與國防、資訊通信技術與數位基礎設施、能源、水資源與環境、基礎設施與製造、金融服務、貿易與投資等。本屆係論壇自2014恢復以來第6度召開。G部長在論壇中強調,印美經濟關係顯著成長的動力來自於永續發展、新興技術、全球韌性供應鍊及中小企業共同利益,此論壇扮演重要角色,雙方確定在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强夥伴關係。

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本月11日訪問印度出席第9屆美印經濟與金融夥伴關係」(EFP)對話,將與印度財政部長Nirmala Sitharaman就一系列問題進行會談,包括印度12月擔任G20輪值主席國及深化雙邊合作等議題,此外美方希望印度接受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並加入印太經濟框架(IPEF)之貿易支柱。EFP對話後葉倫將參觀微軟印度研發中心,並與S部長共同與本地印度及美國企業高層進行爐邊會談。

美國與其盟國為確保俄羅斯大部分石油仍繼續出口,但同時阻止俄羅斯從石油出口獲利,決定對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計劃從125日起限制海運石油價格,這是繼25日後第2次對石油產品進行價格限制。據美國財政部上週發布聲明表示,歡迎印度下月擔任G20 輪值主席國,共同討論通過全球氣候行動、發展多邊開發銀行(MDB)、加強全球衛生架構,並推動減免低收入國家及新興市場債務。

A:

根據歐盟的計算,明年立陶宛的GDP成長率將為-0.5%,通膨漲幅會放緩到 9.1%。,2024年為2.1%。歐盟執委會表示,由於俄烏戰爭的影響,造成供應鏈中斷、出口需求下降、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和投資下降,經濟成長將放緩。高能源價格和消費下降也會產生負面影響。今年夏天,執委會預測為立國今年GDP成長率為1.9%,2023年為成​​長2.5%。隨著通膨放緩和出口需求復蘇,預計 2024年經濟增長將再次加速,達2.4%。執委會還預測,由於高通膨和薪資快速成長,預算收入增加,2022年的預算赤字將降至GDP的1.9%。2023年的收支平衡赤字將達到GDP的4.4%。在2023預算草案中,政府赤字預計為4.9%。隨著對家庭和企業的臨時支持措施終結和經濟複蘇,以及計畫中的稅收制度改革,預計2024年預算赤字將減少至1.8%。

 

執委會也預測,2022年失業率將達6%,明年會提高至7.1%,到2024年減少到 7%。國債今年將達到GDP的38%,到2023年和 2024年將分別為41%和 39.9%。(Delfi.lt)

A:

資料來源:德國總理網站、德國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BMZ)、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110034號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7)刻於埃及召開,德國總理蕭茲與主政機關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BMZ)亦於近日相繼宣示德國COP27基本目標及立場,要點如下:

1. 德國將加倍支持國際森林保育:德國前於2021年COP26承諾,2021年至2025年間將提供10億歐元運用於國際森林保護。BMZ則於2022年11月7日宣布援金加碼至20億歐元,並指出該筆資金將主要透過與巴西、厄瓜多、馬達加斯加及巴基斯坦等夥伴國之雙邊計畫進行,另也將藉由多邊倡議,規劃森林保護與投資計畫。德國總理蕭茲表示,遏止森林砍伐與復育森林的共同承諾需要轉化為實際行動,相關努力將造福人類、維護生物多樣性與對抗氣候變遷。

2. 重申淘汰石化燃料為德國堅定目標:德國總理蕭茲於2022年11月7日COP27演說時表示,德國刻雖飽受能源危機之苦,仍將堅持淘汰石化燃料之目標。渠認為全球均不應藉口能源與經濟危機,縱容石化能源復辟。儘管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迫使德國必須在短時間內重啟燃煤電廠,但德國仍將堅定致力於逐步淘汰煤炭。

3. 幫助脆弱國家因應氣候風險:德國總理進一步承諾將提供1.7億歐元用於支持脆弱國家應對氣候危機。BMZ表示德國於2022年擔任七大工業國組織(G7)輪值主席期間,已與各國初步達成建立「全球氣候風險防護」(Global Shield against Climate Risks)之共識,並將於11月14日在COP27正式啟動。該倡議將建立與改善氣候相關的保險與社會保障機制,以確保系統性地為遭受氣候損害之國家提供及時援助與支持。

儘管德國政府盼藉上述宣示展現領導世界對抗氣候變遷之雄心,然因德國仍未放棄支持其他國家進行天然氣等石化燃料之開發計畫,上開宣示以及德國面對能源危機之實際作為,仍被不少國際環團批評為虛偽,認為德國及西方國家呼籲他國採取更多措施減少碳排,但卻同時購買各地石化燃料以確保國內能源供應。此外,為氣候脆弱國家提供財政援助之倡議亦遭外界質疑,批評富裕國家形同透過支付保費,將氣候損害與阻礙經濟發展之風險轉嫁至較貧窮之個別國家承擔。

另一方面,亦有部分環團出面緩頰,例如NGO CARE氣候政策主任Sven Harmeling即表態,對於蕭茲總理聲明表達肯定與歡迎,但亦指出德國增援之額度對於全球整體需求僅是滄海一粟,國際氣候行動能否於COP27突破,很大程度取決於先進國家對較貧窮國家、氣候脆弱地區之財務支援與融資相關談判能否成功。

隨德國及歐盟尋求於COP27上重獲較貧窮國家之信任,如何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影響(例如更頻繁與極端的氣候事件、乾旱、海平面上升等),將是德國與其他歐盟國家在COP27的核心要務。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
文號:1114110036號
 

近數月來,高能源與食品價格持續推增通貨膨脹,對經濟民生消費的影響日益嚴重。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11月11日公布資料(排除季節性因素後之修正統計),2022年10月份通膨率跨過10%門檻,消費者物價上漲10.4%,為70年來最大增幅;上(9)月份的通膨率為10.0%。

德國聯邦統計局局長Georg Thiel解釋,高通膨的主因仍然是能源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但愈來愈多的商品服務也變得更加昂貴。與去年同期相比,10月份能源價格上漲43.0%,天然氣價格貴了1倍多(+109.8%),而供暖價格漲幅也達35.6%。德國政府今年第3次援助計畫中,訂定天然氣及供暖增值稅率在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期間由19%降至7%,希望藉此舒緩並抵銷新的價格上漲。在食品方面,整體而言消費者也較1年前多支付20.3%的費用。

如與9月相比,10月份消費者價格也上漲0.9%。高通膨令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多花錢卻只得到較前更少的商品服務。目前的高通貨膨脹率,為自兩德統一以來前所未有。在1950年代西德時期,雖曾出現10%或更高的通膨率,但計算方法隨時間推移已有所不同,尚難直接比較。

德國聯邦政府希望通過援助方案,以及包含天然氣抑價機制在內的2,000億歐元計畫,來緩解民生經濟迄今面臨的最大困難。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
文號:1114110037號
 

根據德國西南大邦巴登符騰堡(Baden-Württemberg)衛生廳發布之消息,該邦將聯合其他3邦:巴伐利亞(Bayern)、黑森(Hessen)、以及什霍(Schleswig-Holstein)採取一致行動,取消現行針對新冠確診者需隔離之禁令。

巴伐利亞邦衛生廳長Klaus Holetschek(CDU基民黨)表示,預計實施時間訂11月16日起,細節尚未底定,將另公告。巴伐利亞邦長Markus Söder(CDU基民黨)稍早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已預告,對於無症狀之確診者將有條件解禁,例如容許渠等重回職場。S邦長認為,參考歐洲多國的經驗,強制隔離的實際效果不大,尤其疫苗覆蓋率已經達到一定水平的地區。巴登符騰堡衛生廳長Manne Lucha(綠黨)也主張,讓人民恢復自主決定行動範圍的時機已成熟,政府無需再加限制。

目前德國聯邦衛生部立場仍維持全國通行的措施:建議確診者應自主居家隔離至少5日,並可於期滿且快篩陰性後解除隔離,僅另對醫療及看護機構從業人員,另加上應於期滿後「連續48小時無症狀」且篩陰者,方得回到職場。

根據前述4邦目前的初步規劃,未來確診居民外出時,至少仍應配戴口罩。以及確診者,仍暫不開放進入醫療及照護場所。

依據德國傳染病防治法,聯邦政府僅在全國疫情等級第3級時,方能強制採行一系列之管制措施,否則地方政府有權決定各自之防疫作為。目前德國疫情有減緩趨勢,截至本(2022.11.11)日疫情簡訊如附件圖表: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11月11日報導,義大利內閣會議(Consiglio dei Ministri)通過梅洛尼(Giorgia Meloni)政府就任後首份包括多項重要經濟措施之《四度援助法案》(Dl Aiuti Quater),全數運用更新版《財經政策報告》(NADEF)編列之91 億歐元,以抑制高昂能源,減輕民間及企業成本負擔,其中包括:

1. 提高企業抵稅(credito d'imposta)及減免汽油消費稅(accise)措施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兩項主要能源措施總計編列44億歐元,前者包括針對能源支出,分別提高能源密集及天然氣密集企業與使用量4.5瓩(kW)以上之小型公司之抵稅稅率為40%、30%。

2. 企業能源類帳單分期繳納機制:義大利經濟財政部將由原先預訂之20億歐元擴大編列為50億歐元做為財政資金,針對設立於義大利之本土企業,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且在2023年9月30日前開具結算之能源費用,經與2021年整年平均費用比較後,就費用差異可提出12期至36期不等之分期繳納申請, 但如分期期間出現任兩期未付即喪失分期繳納資格。

3. 提高企業員工附加福利(fringe benefit)支出之免稅額度:將員工附加福利免稅額度由600歐元提高為3,000歐元,以增加勞工薪資所得。

4. 調高現金使用額度上限:自2023 年起,將現金使用額度上限自目前之2,000 歐元調高為5,000歐元(原訂為自2023年1月起將上限額度降低為1,000歐元)。

5. 電子發票收銀機補助(Bonus POS):為鼓勵商家使用電子發票收銀系統,以利將電子發票傳輸給稅務機關(Agenzia delle entrate),2023年編列8,000萬歐元資金,做為提供業者購買電子發票收銀機,最高50歐元全額補助之措施。

6. 娛樂產業包括電影院、劇院及音樂廳等建築之第二期房屋稅(IMU)減免。

7. 提高現有天然氣井開採量及給予9 至12英里(miles)海域之新特許開採權。

8. 修訂房屋整修超級補貼政策(Superbonus):自2023年起政府補助比重自110% 減少為90%,包括一般公寓及小型單棟房屋(villette),屋主符合年收入低於15,000 歐元及為主要住宅即可申請;對在2022年9月前已完成30%裝修工程,至2023年3月31日止仍維持110%補助舊制。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鐵礦公司LKAB近日宣布,以4億挪威克朗(約3870萬美元)併購挪威稀土科技公司REEtec,並將於挪威Heroya市設立工廠。

稀土為電動車與風力發電廠的主要原物料,目前,中國為佔全球稀土來源60%及稀土精煉市場85%,具主導地位;然,歐盟與瑞典均認為應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REEtec主要業務為開發分離稀土的新興科技,因此,透過此併購案,瑞典LKAB可因應日益增加的電動車需求量,抗衡中國低價產品,以及提升歐洲礦產的收益。LKAB同時呼籲歐盟應將稀土納入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氣候關稅項目,因為該企業用於精煉科技所產生之碳排遠遠低於中國科技碳排之90%。

 

A:

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Google Play 平台近日宣布,允許瑞典數位串流音樂企業Spotify和交友軟體Bumble可無需透過Google Play 平台,直接收取費用。Google Play 仍會向該兩家企業收取服務費用,但已較一般收費低4%,相近於Apple Store收費標準。由於Spotify近日正因收費問題與Apple Store產生糾紛,Google Play的決定被認為是與Spotify協力對抗Apple Store的舉措。

A:

參考資料: Borderlex
日期:111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700/P200號(商情文號:第700號)


商情本文:

英國議會議員呼籲對用於審查和批准新自由貿易協定的程序進行徹底審查,認為現有條款不符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目的。英國下議院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表的一份報告批評,英國脫歐後的前兩個自由貿易協定-與澳洲和紐西蘭的自由貿易協定在議會的審查過程。該委員會敦促政府在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過程的每個階段改善和加強與國會議員的接觸。它建議政府“對具有廣泛可比性的民主國家的參與和審查過程進行系統比較”。該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國會議員對政府處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方式的批評,聲稱行政部門表現出缺乏透明度和對民主原則的承諾不足。

該委員會主席Angus Brendan MacNeil表示,自從離開歐盟以來,英國已經談判達成兩項全新的自由貿易協定。儘管措辭熱情,但政府已經改變既有的審查方式,並故意阻止國會議員對這些至關重要的協議擁有適當的發言權。渠補充,政府必須承諾對貿易協定進行全面和適當的審查,並接受國會所提出之緊急事項的建議。

核心要求是政府審查國會批准自由貿易協定的立法基礎。根據現行規則,根據2010年憲法改革和治理法案(CRAG)的條款規定,任何國際條約都應在批准前至少 21 個議會開會日正式提交議會。然而,2010年憲法改革和治理法案並未詳細規定政府在談判過程中需經由國會審查,甚至沒有要求國會在這 21 天期限到期之前就是否應批准自由貿易協定進行投票。以英國與澳洲的自由貿易協定為例,正式批准已於今年 7 月完成,政府聲稱無法找到會期讓國會議員討論該協定。目前,至少有六個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談判中,處於不同的完成階段,而且預計未來還會再洽簽更多貿易協定。國際貿易委員會表示,為讓2010年憲法改革和治理法案具有實質意義,下議院不僅必須有機會辯論自由貿易協定,而且還必須有機會在其認為適當的情況下對延遲批准進行投票。政府必須承諾及時接受對任何新自由貿易協定的實質性動議(允許投票贊成或反對)進行辯論的請求,而不是尋求一般性辯論。

該報告比較英國、歐盟、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加拿大對自由貿易協定的審查和批准程序。雖然英國國會議員參與 FTA 的程度與大英國協國家相似,但英國的行政人員對立法者的責任遠低於歐盟。該報告不僅討論批准程序,還關注從最初提案到生效的整個 FTA“生命週期”,呼籲在整個 FTA 談判過程中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報告稱

應就任何新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目標向國會議員諮詢,並應確保國會有足夠的時間在談判開始前對這些目標進行辯論並對其施加影響。在談判結束後的時期也提倡類似的方法,要求有足夠的時間在批准程序開始前完成關於 FTA 的報告和結論。以英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為例,這並沒有發生。

此外,該報告還質疑英國沒有承諾在所有英國自由貿易協定中納入標准人權條款。該報告警告,若不納入人權條款,政府將放棄傳遞英國價值觀的重要槓桿。該報告期望新任國際貿易部長Kemi Badenoch能作出改革。

A:

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701/P200號(商情文號:第701號)


商情本文:

根據知情人士表示,英國財政部長Jeremy Hunt正研擬對小企業額外徵稅以努力平衡國家財政,該政策將迫使數千家公司繳納增值稅。英國財政部預計維持8萬5,000英鎊的企業營業額增值稅門檻,而不根據通貨膨脹調升。這將造成隨著價格上漲,營業額增加,將有數千家企業首次繳納稅款。目前該門檻已經凍結到 2024年,但Hunt部長正在考慮將這一門檻再延長兩年至2026年。

中小企業協會對外事務負責人Craig Beaumont表示,凍結增值稅門檻將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並隨著成本和價格上漲而拖累更多小企業。渠表示,英國有近25%的小公司將增值稅門檻視為發展阻礙。對於大部分經濟體而言,凍結增值稅將是一項反經濟成長措施,從而抑制小型企業發展。

Hunt部長和Sunak首相將於下週四發表秋季財政報告。新政府必須填補高達 600 億英鎊的財政黑洞,其中約350億英鎊將來自削減公共開支,250億英鎊則來自增稅。

新政策包括自2024起,所得稅率及國民保險的稅率將凍結,該政策將為政府每年籌集50億英鎊。此外,遺產稅也可能受到類似凍結門檻的影響。對此,納稅人聯盟首席經濟學家Duncan Simpson表示,在高貨膨脹時期凍結門檻無異於加稅。該政策將給企業帶來巨大負擔,尤其是那些現在面臨超過門檻須繳納額外稅款的小公司。

然而,英國財政部表示,若英國要要維持公共服務,每個人都需要繳納更多稅款。政府在透過 Covid-19 借入數千億英鎊並實施巨額能源賬單補助後,無法僅透過削減開支來填補財政黑洞。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