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根據歐盟本(2022)年9月中旬公布的8月最新通膨統計數據,匈牙利8月份總體通膨高居歐盟第四,在食品通膨方面更高居歐盟之首。

歐盟8月份通膨,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總體物價分別較上年同期上漲21.1%至25.2%,匈牙利18.6%緊隨其後。芬蘭、挪威、馬爾他及法國等國低於8%。瑞士則僅上漲3.3%,漲幅最小。歐盟國家通膨平均值為10.1%。

在食品方面,匈牙利上漲34%最高,其次是立陶宛30%及拉脫維亞26%,鄰國奧地利增幅則為13%;愛爾蘭、法國、盧森堡及塞浦路斯,食品價格上漲不到10%;瑞士的漲幅也非常低,僅為2.3%。歐盟食品通膨平均為14.3%,換言之,匈牙利的食品價格漲幅幾乎是歐盟平均水平的2.5倍。

A:

匈國能源暨公用事業管理局(MEKH)表示,截至2022年9月19日,匈牙利的天然氣儲量占總儲存能量的70%,達44.4億立方公尺,相當於家庭年消費量的112.3%。

目前匈國天然氣儲量相當於過去5年年平均消費量的42.6%,而歐盟儲氣規定比例為 35%。該局表示,匈牙利持續進行天然氣儲存工作,天然氣供應不會中斷。

A:

法國財經新聞台BFM Business本(9)月27日報導,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頃於26日提交明年度預算法案(projet de loi de finances),以負責與保護為經費編列原則。該部預估明年法國經濟成長率為1%,通膨率為4.3%,預算赤字占GDP之5%。

謹摘陳前述預算法案重點項目如下:
(一)能源限漲:明年持續限制汽電漲價幅度,惟保護程度較本(2022)年低。自1月1日起,天然氣漲幅限度上調至15%,電價自2月1日起比照辦理。財經部表示,若無此限制,能源價格可能加倍。此一限漲措施之成本約450億歐元,但因有來自再生能源商獲利按比例上繳國庫,預估政府實際支出為160億歐元,其中天然氣占110億歐元、電力占50億歐元。

(二)能源轉型:明年度永續生態、發展及交通項目編列265億歐元預算(本年原訂預算為206億歐元,秋季修訂預算因發放汽油補助而增至299億歐元),包括法國政府陸續宣布之多項生態環保相關措施,如2.5億歐元的自行車補貼、15億歐元資助地方政府之綠色基金,以及25億歐元之節能翻修補助,以及13億歐元鼓勵使用環保車輛(如:提供低收入家庭低價租用電動車)。此外,法國政府將不再為化石能源計畫案(包括開發、精煉及運輸)提供出口擔保。

(三)擴編公職員額:政府將於明年擴編1萬764個公職及國營事業職缺,並承諾5年內維持員額穩定。其中以內政部增加最多,5年內將增聘8,500名警、憲人員,明年即增聘3,000人。其他部會擴增員額數略以,司法部2,300餘人、勞動部1,000人、教育部2,000人(並編列9.35億歐元為教師加薪)、國防部1,500餘人(負責情報及資安業務)。

(四)企業扶植:政府為落實減少生產稅賦之政策承諾,將於2年內取消企業附加價值稅(CVAE),稅收損失預計高達80億歐元。此外,政府編列30億歐元用以保護企業受能價飆漲之衝擊,另匡列60億歐元予「法國2030年投資計畫」(France 2030)推動創新,以及鼓勵大型產業集團返法投資。

(五)其他項目包括擴增難民收容量能,以及編列緊急預備金20億歐元,以備油價進一步飆漲時,提供開車通勤民眾額外補助。

A:

根據匈牙利媒體Origo 2022年9月27日報導,匈牙利外交暨貿易部長Peter Szijjarto頃在維也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大會全體會議期間表示,匈牙利不會支持任何直接或間接危及匈國Paks核電廠擴建(Paks II)的措施。Szijjarto部長認為,歐洲面臨飆漲的能源價格及供應鏈中斷紛擾、經濟正走向衰退之際,核能的重要性已日益增加;匈牙利在利用核能方面擁有40多年經驗,認為核能「便宜且永續」。

Szijjarto部長表示,雖然歐盟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俄羅斯實施的前階段制裁措施並未觸及核能,然而現在歐盟內部分人士希望在核能投資方面設置障礙。渠表示,匈國政府將把歐盟及其機構阻止Paks核電廠增建機組的任何措施,視為「對主權的攻擊」(an attack on our sovereignty),並強調安全的能源供應是「主權問題」。S部長說明,匈國2座新的Paks反應機組將符合最高安全標準,由俄國 原能公司(Rosatom)主導的擴建案另包括美國、法國及德國的分包商。

查匈國目前供應全國近50%電力的Paks核電廠原有4個機組,每個機組可提供500MW(千瓩)電力。預計擴建的兩個機組(Paks II)造價125億歐元,由俄國提供80%(100億歐元)貸款,匈國自籌20%(25億歐元),由俄羅斯 Rosatom承建,未來每個機組可提供1,200MW電力。匈國國家原能署(OAH) 於本年8月下旬核發Paks II許可,Rosatom已展開興建準備工作。Paks II預計於2030年投入營運,屆時Paks電廠發電能力將自2,000MW增加至4,400MW。

A:

匈牙利央行(MNB)貨幣委員會於本(2022)年9月27日宣布,自次(28)日起將央行的基準利率從11.75%上調125個基準點至13%,高於預期。貨幣委員會同步將隔夜存款利率上調至 12.5%,隔夜拆借利率及一週抵押貸款上調至15.5%。本次基準利率調升後與2000年2月相同,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利率最高為11.5%。

本次央行升息1.25%,幅度大於上個月的100個基準點,係其貨幣委員會認為通貨膨脹仍為其主要挑戰。央行貨幣委員會預期本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可能在13.5-14.5%之間。預計本年秋季通脹將進一步上升,主要受貨幣政策範圍之外的因素影響,如異常乾旱、能源市場價格暴漲及家用能源補助調整皆導致短期通貨膨脹壓力上升。然因經濟衰退風險,加上大宗商品及能源價格以及運輸成本的下降,全球通貨膨脹將自2023年開始放緩。

央行行長Gyorgy Matolcsy表示,此將結束升息週期,但MNB 將以其他工具繼續對抗通貨膨脹。央行評估,以目前的基準利率水準,利率條件已變得足夠嚴格,可確保通貨膨脹目標的實現,因此央行決定停止加息週期。央行將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環境。展望未來,收緊流動性及進一步加強貨幣傳遞(monetary transmission)將為MNB的重點,央行可能會在未來決定採取更多措施。例如,自10月1日起,MNB將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定期舉行央行貼現債券標售及推出長期存款工具等方式大幅降低福林流動性。

另匈牙利福林匯率近日持續疲軟,美元於9月26日上漲至1美元兌425福林。福林兌美元走弱有數項原因。據Telex報導,長期原因為: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政策、美國經濟前景優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歐洲日益加劇的能源危機及匈國自身的財政赤字危機等;短期原因則是:俄烏戰爭持續;英國首相Liz Truss歷史性的減稅計畫損害英國經濟,間接損害整個歐洲經濟;(極)右翼義大利執政聯盟上臺未獲投資者的充分肯定,影響整個歐元區,也間接影響匈牙利。

面對困境,匈國最緊要任務是獲得歐盟復甦基金,將可為匈牙利帶來大量資金,更可獲得大量外匯。目前匈國正努力與歐盟達成協議,倘未成功,匈國可能會在本年底受到20%的通貨膨脹率及經濟衰退的打擊。匈國歐班總理在昨(26)日匈國國會演說時表示,假如歐盟資金未能到位,匈國政府將另籌財源,目前此備案亦開始與歐洲及其他夥伴國洽商中。

A:

目前擔任商業顧問兼加拿大王家商業銀行(CIBC)董事會主席的加拿大前工業部長John Manley曾於1998 9 月訪台三天,訪問重點為貿易和投資,為避免激怒北京,迴避會見李登輝前總統與外交部長。

曼利向媒體表示,訪台後他轉任外長,並多次與中國外長會面,中方位曾對該訪問表達關切。中國現在的反應突顯了北京的外交政策變得更加主動,尤其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

曼利表示,他的台灣之行經過精心策劃,是亞洲之行的一部分,其中包括首先對中國大陸進行深入的正式訪問。台灣之行只限於貿易和投資,包括說服台灣公司在加拿大開設一家半導體製造廠。

曼利認為,聯邦政府在派部長到台灣之前應該仔細考慮,權衡這是否符合加拿大的最大利益,而不是簡單地表達與台北的團結。

A:

依據本地媒體報導,微軟將依時數從 OPG 購買信用額度,以抵消其安大略省業務(包括數據中心)的碳足跡,微軟將藉此實現2030 年所有用電零碳能源採購的目標。

多年來,微軟已進行電力購買協議,但這是該公司首次在全球範圍內使用清潔能源信用額度,這是兩家公司首次在其清潔能源組合中利用核能來抵消其碳足跡。

今年起安大略省已開始發展自願清潔能源信用登記制度,將激勵對新清潔能源發電和技術創新的投資,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到該省投資,同時降低納稅人的成本。

A:

總統拜登呼籲電信、能源、航空公司等大型企業體察民情,在通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暫時放棄各項額外收費,不要以盈利作為最高目標。外界預料,白宮將宣布各項措施,包括要求民航業強制披露機票附加費,避免物價問題繼續升溫,否則將衝擊拜登政府的民望,以及民主黨在參眾兩院的控制權。

綜合ABC、《華盛頓郵報》及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拜登26日召集白宮高級官員開會,商討以連串措施降低民眾的生活成本,消息透露政府有意頒布規定,要求航空公司及機票銷售網站預先披露額外收費細節,務求令訂票過程更加透明。

根據目前已知的細節,售票網站在首次顯示機票價格時,也需列出攜帶行李、挑選座位,更改或取消航班牽涉的附加費用,確保旅客點擊購買前知道整體費用。運輸部長布迪治(Pete Buttigieg)在官方聲明中表示,消費者有權在購買機票前知悉航班的全部費用,然後比較不同班次以節省開支。機票格價網站Scott’s Cheap Flights的創辦人凱斯(Scott Keyes)表示,此舉無疑對旅客有極大好處,民眾更容易比較不同航空公司或不同航班的成本,由於附加費用免收7.5%的聯邦機票消費稅,因此部分航空公司的附加費利潤,甚至比機票正價利潤還要高。

拜登當天在白宮競爭委員會(White House Competition Council)的會議中亦特別提到,銀行動輒收取透支費、電信商收取手機服務終止費等現象,已令民眾面對龐大的「垃圾費用」。他亦向石油公司表示,希望加油站馬上降低汽油零售價。早在6月油價高峰時期,拜登已經批評油公司牟取暴利,坐視油價升至歷史高位,以至於俄烏戰爭的非常時期,行業仍能將邊際利潤維持在「遠超正常水平」。

這次會議期間,拜登表示政府將提出更多方法,鼓勵企業競爭降低成本,讓民眾無需承擔銀行透支費、機票取消費等各類雜費。

隨著11月中選臨近,共和黨一直批評民主黨執政無方,導致民生困難。但白宮表示,整體經濟仍然向好,就業人數和工資都在上漲,汽油價格近期也已回落。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9-27/%e7%b1%b2%e4%bc%81%e6%a5%ad%e9%ab%94%e6%81%a4%e6%b0%91%e5%9b%b0%e5%b0%91%e8%b3%ba%e9%8c%a2%e6%8b%9c%e7%99%bb%e6%93%ac%e5%8a%a0%e5%bc%b7%e9%99%84%e5%8a%a0%e8%b2%bb%e7%9b%a3%e7%ae%a1/4280491

 

A:

影音串流巨擘Netflix正成立第一座內部的電玩工作室,希望減少對第三方創作商的依賴,同時擴大其遊戲產品。

Netflix 26日發表聲明說,新工作室設在芬蘭赫爾辛基,由雷斯蒂卡(Marko Lastikka)負責。根據雷斯蒂卡的LinkedIn網頁資料,他先前在手遊大廠Zynga任職逾五年,包括擔任副總裁與總經理,也投入「FarmVille 3:農場動物」的打造工作,此前則是美商藝電旗下赫爾辛基Tracktwenty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與執行製作人。

Neflixe遊戲工作室副總裁拉希米(Amir Rahimi)在聲明中表示:「這將是我們打造世界級遊戲中心願景的另一步,這個工作室將向我們在全世界的數億用戶帶來各種歡欣、深具魅力的原創遊戲,而且沒有廣告與app內購買。」

這座新的電玩工作室將是Netflix第一座內部自行成立、旗下整體第四座的遊戲工作室。該公司今年初收購另一座赫爾辛基工作室Next Games、德州遊戲開發商Boss Fight Entertainment,去年9月則收購位於加州的遊戲工作室Night School Studio。

Netflix目前提供31款手遊,沒有廣告與app內購買,但只提供給訂閱戶。該公司計畫年底前提供50款遊戲,包括Next Games開發的 「怪奇物語:解謎傳奇」。

Netflix在2021年宣告進軍電玩領域,以便在直播產品之外將業務多元化,因應當前成長停滯的窘境。然而,根據CNBC上月援引Apptopia的分析,Netflix在宣告該目標的一年後,旗下2.21億使用者中不到1%在該平台上玩遊戲。該公司第2季流失97萬訂戶,也使得強化電玩業務的急迫性提高。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160/6642818

 

A:

聖荷西市府官員表示,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依然纏擾市中心,導致當地銷售稅銳減,但直言科技巨擘谷歌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住辦混合發展項目,將有助緩和市中心核心區一蹶不振的問題。

《聖荷西信使報》報道,聖荷西經濟發展主任克萊恩(Nanci Klein)日前在一場討論聖荷西地產市況的論壇上透露,全市銷售稅已逐漸恢復至接近疫前水平,僅有1%的差距了。相比之下,市中心的銷售稅比疫前水平下跌38.5%,「市中心有些地方還在掙扎著」。

反觀聖荷西其他部份,例如位於市中心以西的兩座大型商場Santana Row與西田谷(Westfield Valley Fair),則出現繁榮的景況。聖荷西副市府經理休伊(Rosalynn Hughey)說︰「Santana Row在蓬勃發展,你會看到人山人海。如果你去市中心,就安靜得很。」

市府官員坦言,政府為了遏止新冠病毒擴散而實施的停業令所促成的居家工作政策,對市中心帶來嚴重衝擊。休伊說︰「你一定要帶工人回去辦公室。」

雖然單一項目並非萬靈藥,但谷歌在狄里登火車站(Diridon Station)SAP中心附近擬議開發、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項目「市中心西」(Downtown West),被認為有助緩和聖荷西市中心一些困苦。「市中心西」屬住宅及辦公室混合發展項目,設有辦公室、住宅、商店、餐廳、娛樂與文化場所和綠化空間。項目未來數年分階段完工,落成後谷歌料僱用最多25,000人。

市中心另有三個辦公室項目正在進行,合共超過200萬平方呎,包括座落Park大道與Almaden大道交界的19層辦公大樓200 Park Ave、位於西Julian440號的辦公大樓Platform 16第一期以及西San Fernando333號的科企Adobe第四座辦公大樓。雖然三個項目料帶來近1萬名員工,或進一步促進市中心繁榮,但前提是前者兩個項目需找到租客才能達致成功。

倘加拿大發展商西岸集團(Westbank)引人矚目的辦公大樓Park Habitat工程復工,將帶來更多辦公空間。該大樓位於Park大道180號,佔地120萬平方呎。市府預期,「市中心西」料為聖荷西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克萊恩說︰「谷歌正向前邁進,正為第一期做準備。」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9-27/%e7%96%ab%e6%83%85%e5%be%8c%e9%81%ba%e7%97%87%e4%bb%8d%e6%9c%aa%e7%97%8a%e7%99%92%e8%81%96%e5%b8%82%e4%b8%ad%e5%bf%83%e5%8d%80%e5%af%84%e6%9c%9b%e8%b0%b7%e6%ad%8c/4280427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仰光省Hlegu鎮的緬韓工業區(KMIC)計畫案第1階段工程將投資4,845萬美元,訂於2024年年底竣工。該工業區案總用地面積555.81英畝,將分兩部分實施,計畫案的40%資金緬甸城市及住房發展局提供。韓國政府國營的韓國土地公司(LH)共同持股40%,韓國公司Korea Global Sae-A持股20%目前, KMIC的第1階段計314.69英畝正在進行,第2階段還有241.12英畝。KMIC第1階段於2021年12月開始,計畫於2024年12月完成,工程的建設成本約計4,845萬美元。整個KMIC項目的投資總額約為1.2億美元,除工業區外,還包括住宅區及商業區,將發展成為具有國際水平的大型工業區,為當地創造5萬至10萬個就業機會。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由於市場供大於求,花生及芝麻價格下跌。然而,雖然兩艘載有9,740噸棕櫚油的油輪於2022年9月21日在仰光KyimyindineThilawa港口的碼頭卸貨,但仰光市場的批發價格仍略上漲。

 

9月20日的價格為每緬斤8,200緬幣(1緬斤等於1.6公斤)、9月21日的價格為7,900-8,000緬幣、9月22日的價格為7,200緬幣、9月23日的價格為7,500緬幣、9月24日的價格為7,600-7,700緬幣。仰光的參考價格定為9月12日至18日一週每緬斤4,730緬幣,9月25日結束一週每緬斤4,690緬幣。

 

在花生及芝麻收穫期間,價格明顯下降。來自不同地區的大量供應將每緬斤花生的價格壓低到1,000緬幣,而中國的供應及當地磨坊主的採購量都很低。隨著人民幣對當地貨幣的貶值,每袋芝麻的價格下降2萬緬幣。如果1緬斤花生經碾磨,約會產生40 緬克(1緬克等0.016公斤)的花生油。1籃芝麻平均可以生產6.5緬斤芝麻油。花生油價格從9月12日的1.35-1.45萬緬幣下降至9月25日的1.1-1.2萬緬幣。市場上的芝麻油消費量很低,因此批發市場的價格保持在每緬斤1萬-1.1萬緬幣不變。

A:

謹查,印尼礦業公司MIND ID、礦業公司Aneka Tambang (ANTAM)、電力公司PLN及石油公司Pertamina等4家國營公司於去(110)年3月合資成立國營電池公司(IBC),4家公司分別持股25%,主要業務為整合印尼上下游電池產業鏈,並與外資共同發展印尼電動車電池產業。

印尼國營電池公司(IBC)總經理Totok Nugroho及上述4家國營公司代表近期向印尼國會表示,在印尼生產電動車電池所需之原物料,約20%仍需從海外進口,包含:

(一)氫氧化鋰(lithium hydroxide):印尼預估需每年向中國、智利及澳洲等國進口共約70,000噸。

(二)石墨(graphite):每年約需自中國、巴西及莫三比克等國進口共約44,000噸。

(三)硫酸錳(manganese sulfate):每年約需進口12,000噸。其中錳礦大多自南非、加彭及澳洲進口。

(四)硫酸鈷(cobalt sulfate):每年約需進口12,000噸。其中印尼鈷礦主要自剛果及俄羅斯進口。

IBC總經理等人並向國會說明,全世界不可能有任何國家能夠100%自給自足生產電動車電池,因此相關業者應制定合適的產業鏈管理方法。IBC近期亦將擬訂路徑圖,確保上述電池原物料供應無虞。此外,該公司未來亦將著重科技發展,以利有效運用國內資源。

另據報載,印尼國營電池公司(IBC)刻正分別推動與中國及韓國簽約進行合資案,相關規劃要點如次:

(一)IBC與中國廣東邦普公司子公司Ningbo Contemporary Brunp Lygend (CBL)之合資案,又稱「龍計畫(Project Dragon)」,投資額預估達60億美元,其中包含廢舊鋰電池回收廠,預計2025年投產。

(二)IBC與韓國LG Energy Solution (LGES)之合資案,又稱「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投資額預估達80億美元,預計2024年投產。

A:

一、    依據新加坡總理公署轄下國家人口暨人才署於本(2022)年9月27日發布的「2022年人口簡報」顯示,隨著防疫措施及旅遊限制逐步放寬,新加坡總人口在連續兩年萎縮後反彈,截至2022年6月達約564萬人,較2021年同期成長3.4%,但仍低於疫情前約570萬人。其中公民人口成長1.6%至355萬人,永久居民成長6.3%至52萬人,主要因邊境限制放寬,更多居住海外12個月或以上的公民及永久居民返回星國。先前,星國總人口在2020年及2021年分別減少0.3%及 4.1%。
二、    上述簡報指出,旅遊限制放寬亦推動非居民人口增加6.6%至156萬人,新增人口多數為建築、海事船廠及加工等行業的工作准證持有者(23%),其後分別為其他領域工作准證持有者(19%)、居民或工作證件持有者之眷屬(16%)及外籍幫傭(16%)。新加坡過去5年總人口成長率趨緩,即使在非疫情期間,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總人口複合年均成長率僅0.8%,低於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的1.1%。
三、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治理與經濟部門主管余國安表示,人口流動與新冠疫情密不可分,星國外來人口先前急劇下降,主要係因低技能工作准證持有者跨境流動受限、工作證件持有者及永久居民選擇暫居國外。預期在2022年下半年星國人口總數可能繼續呈現成長趨勢,外勞供應亦將趨於正常。
 

A:

一、    新加坡聯合早報於本(2022)年9月28日報導引述世界銀行於9月27日發布的報告表示,在全球需求放緩、債務上升及通膨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影響下,該行將2022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23個國家及地區)的經濟成長預估由4月時的5%調降至3.2%,2023年將反彈至4.6%。2021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成長為7.2%。
二、    報告指出,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經濟成長低迷主要受中國拖累,因中國經濟產出佔該地區86%。中國因防疫相關限制持續及房地產市場低迷,預估2022年經濟成長將從2021年的8.1%大幅下跌至2.8%(4月時預估為5%),此意味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經濟體成長速度,數十年來將首度超越中國。中國2023年經濟成長預估將反彈至4.5%。
三、    在世界銀行調低對中國經濟成長預估前,經濟分析師對2023年經濟前景已趨悲觀,認為在北京堅持清零防疫政策下,即使最終中國重新開放,經濟發展亦將持續受干擾。亞洲開發銀行先前已將中國經濟成長預估,從4%調低至3.3%,是30餘年來首次低於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
四、    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副行長Manuela Ferro表示,在為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做準備時,各國應解決阻礙長期發展的國內政策扭曲問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面臨另一項風險是全球中央銀行刻正採取激烈的升息措施因應通膨飆升,已導致資本外流及貨幣貶值。
五、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Aaditya Mattoo指出,美元走強利弊參半,一方面有助於提高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出口競爭力,但亦給貸款人在償還外幣債務時帶來壓力。從通膨及債務負擔而言,美元走強是壞消息,但對出口而言是好消息,地區貨幣走弱亦可能提振旅遊業。但世界銀行提醒,政策制定者不要透過補貼控制物價,此措施僅會讓富人受益,並導致政府減少對基礎建設、衛生及教育等支出。
 

A:

根據世界銀行頃發布「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10月更新報告」顯示,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國家(涵蓋馬來西亞)已邁入與新冠疫情共存時代,由於本(2022)年上半年馬國經濟活動增加、國內消費改善以及電子與電機及大宗商品強勁出口表現,因之世銀上修馬國本年經濟預測值至6.4%,較先前之5.5%為優。此外,服務業、旅遊業和製造業的表現改善,加上營造業表現回升,亦促成該銀行修正馬國經濟預測值。

 

由於勞動力市場改善以及政府提高最低薪資及允許雇員自公積金(EPF)提款等措施,馬國國內需求於第二季經濟得到積極支持。餐館與旅宿等非必需品以及娛樂服務的支出增加,第二季私人消費增長18.3%,而公民營的投資亦增長 5.8%。儘管如此,通膨上漲、生活成本攀升、現金援助措施效果減弱以及外部環境低迷等風險可能於本年下半年構成下行風險。馬國為一個近60%依賴私人消費且三分之二增長來自民間消費的經濟體如馬國,任何對國內需求的衝擊都可延遲下半年的增長趨勢。馬國亦需專注建立一個具凝聚力的投資促進架構,以改善外人直接投資。與此同時,鑒於全球環境的不確定性,世銀將馬國2023年的 GDP成長預測從先前的 4.5%下修至4.2%。

 

世銀認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帶來巨大阻力,包括俄烏戰事惡化、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國內通膨加劇,以及勞力短缺,皆阻撓馬國充分發揮其潛力。儘管如此,馬國經濟基本面仍強勁,主因該國作為主要大宗商品及電子電機供應鏈的地位,以及與西方相比,亞洲供應鏈中斷衝擊較小,這將為該國經濟增長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貿易發展局(MATRADE)東協與大洋洲董事拉惹巴魯尼占(Raja Badrulnizam)頃於「2022年印尼商業策略分析研討會」致詞時表示,2021年馬國與印尼雙邊貿易額達951億馬幣(約228.06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43.5%;其中馬國對印尼出口額為392.2億馬幣(約94.05億美元),成長32.5;進口額則為558.8億馬幣(約134億美元),成長52.3%。印尼為馬國全球第7大貿易夥伴國,同時亦為馬國東協第3大貿易夥伴國。

 

前述活動聚焦綠色能源、棕油、石油與天然氣、食品與飲料、藥劑、化妝品、物聯網、家居、煤炭和礦產、培訓與教育、人力資源、機械、工業經濟/特區開發、旅遊及建築材料等產業代表。

 

另外,印尼是馬國最快速規劃和實施商業策略的重點國家,此活動目的是提供參與者一個平臺,並拓展跨國業務。印尼為馬國商家提供許多商機,諸如太陽能街燈,估計自2022至2023年期間,馬國對印尼的出口額可達3,000萬馬幣(650.76萬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FT)(9)26日宣布,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全球形勢極為動盪,各國飽受通貨膨漲及不確定性衝擊,許多經濟體正在衰退,貨幣波動,因此決定將現行對外貿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 FTP 2015-20)再度延長6個月至20233月止。DGFT局長Amit Yadav表示,印度本(2022)8月商品出口成長1.62%,但貿易逆差則增加一倍多,達到279.8億美元,因此推出新政策的時機還不成熟,尤其是在全球經濟衰退之際,不得不推遲發布新版對外貿易政策,現有政策將繼續執行,並使新版FTP與新的財政年度保持一致。

印度現行FTP2020331日屆滿後延長實施,嗣後多次公告延長,最近1次係本年4月公告延長至930日止。印度出口組織協會(FIEO)表示,FTP是一套詳盡的政策指導方針及促進商品與服務業出口戰略,現行FTP201541日公布,為期5年,至2020年止,但受到疫情影響,新版FTP一再延遲,出口業者亦認為年中宣布新政策並不恰當,應在下一財政年度開始時推出,政府已持續與所有利益相關者討論制定新政策,認同推遲公布新版FTP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 2022年9月27日報導,義大利與包括西班牙、波蘭、希臘、比利時、馬爾他、立陶宛、拉脫維亞、葡萄牙、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及羅馬尼亞等12個歐盟會員國共同簽署一封給歐盟的信函中表示:「不少會員國自一開始即要求對天然氣價格制定上限,且愈來愈多國家支持此項提議;對天然氣制定上限是唯一有助於每個會員國減緩通貨膨脹壓力、進行期望管理,並在供應來源中斷之潛在可能情形下提供架構,以及限制能源產業部門之超額利潤。另外,前述價格上限應適用於所有進口來源的交易」。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 2022年9月28日報導,依據義大利能源環境咨詢公司Nomisma Energia資料顯示,義大利下季電費約將增加60%,屆時電力價格創下新高為每度電(kWh)0,666歐元,較前一季增加0.25歐元,如政府未對能源價格進行干預,預計自10月1日起價格將翻倍增加超過100%。

義大利能源管理局(ARERA)預計在9月底更新電力相關費用資料,另有關天然氣新計算方式將須待至11月初,目前依據Nomisma Energia預估,天然氣價格在情況未有變化下將增加70%。
   
據Nomisma Energia董事長Davide Tabarelli強調,電力價格增加60%對家庭而言可謂災難。在連續兩季能源帳單因政府實行因應措施維持穩定後,義大利能源管理局將被迫自10 月起上調電力價格,天然氣價格情形或須待至10月底,惟因2022年夏天通過之新計算機制,將很有可能改為每月根據當月之實際價格進行調整;根據目前在義大利天然氣虛擬交易點(Punto di Scambio Virtuale del gas naturale,PSV)之義大利實際批發價格,遠低於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TTF)天然氣價格,假設該等價格在10月維持穩定,受保障市場之天然氣費率將約有70%之差異為每立方公尺2.1 歐元,較多年費率波動在0.7至0.8歐元有極大差異。

據義大利消費者協會(Assoutenti)理事長Furio Truzzi表示, 如Nomisma Energia對每度電(kWh)0,666歐元之預測屬實,將造成2022年最後一季電費支出迅速增高,受保障電力市場之每個家庭僅在2022年10-12月之最後一季電費帳單將多支出190 歐元,2022 年每個核心家庭之年度電費總支出將創新高為1,232 歐元。T理事長續提出警示,認為義大利能源管理局以義大利天然氣虛擬交易點為基準,轉為按月計算之費率方式,將造成天然氣價格波動幅度更大,更無法預估增幅。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