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媒體(key4biz.it)2022年8月4日報導,依據義大利電力再生能源聯盟(ANIE Federazione)統計顯示,2022 年上半年度儲能系統安裝快速成長,其成長情況與2021年同期比較,除新安裝數量為 47,159 個,增長346%,整體裝置發電量為303百萬瓦(MW)及安裝容量632 百萬瓦時(MWh)亦明顯增加分別為500%及480%。此外,其中99.9%儲能系統為太陽能板裝置,97%為住宅用途,安裝量在2021年第4季及2022年第1季間增加45%,在2022年第1季至第2季間再增加18%,超過一年的時間,其成長幅度保持穩定。
以省區來看,托斯卡納(Toscana)成長最多,2022年上半年度新裝置安裝總計3,335 台,與2021年同期相比成長476%,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拉齊奧(Lazio)、倫巴第(Lombardia)、皮埃蒙特(Piemonte)及威尼托(Veneto)等五大省之增幅約300%。
據該聯盟表示,儲能系統安裝穩定成長,與政府所推出之110%超級補貼(110% Superbonus)及50%建築整修補貼等擴大提供稅賦減免及費用直接折抵之優惠政策有關。
A:
加拿大貿易部長Mary NG參加在柬埔寨舉行的東協部長級會議,表達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不斷升級的活動,以及最近在台灣海峽採取不合理的經濟和軍事行動的擔憂。
依據加拿大全球事務部新聞稿,伍部長在加拿大與東協部長級會議時,表達加拿大對以東協為中心地位的支持,以及加拿大對和平與繁榮的印太地區具有共同利益。
伍部長強調加拿大對東協三大支柱的重大貢獻,以及啟動加拿大-東協FTA談判的歷史性意義、加拿大-東協獎學金和教育交流促進發展 (SEED) 計劃等倡議、婦女、和平與安全倡議,以及支持性別平等和促進女性創業的努力。
伍部長宣布設立一個新的加拿大-東協信託基金,初始捐款為 100 萬加元。該基金將支持促進加拿大與東協之間合作的活動,並支持加拿大在該地區的戰略目標。
伍部長重申加拿大對支持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印太地區的堅定承諾,以及對該地區和平與安全的持續貢獻。她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不斷升級的活動,以及最近在台灣海峽採取不合理的經濟和軍事行動表示擔憂,這些行動有可能加劇緊張局勢並破壞該地區的穩定。部長鼓勵各方保持冷靜,保持克制,以透明的方式行事,並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防止誤解。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8月4日報導,為協助家戶與企業面對能源價格高漲,義大利內閣會議(Consiglio dei Ministri)通過二度援助法案(Dl Aiuti bis),其中包括擴大200歐元單次補助之勞工申請資格、減免員工成本稅楔(cuneo fiscale)、養老金增加、延長減少燃料油貨物稅(accise)、企業福利及心理諮商補助等多項民生措施,重點如下:
1. 延長降低燃料油貨物稅(accise)至9月20日:匡列7億歐元做為延長減少燃料油貨物稅0.25歐元至2022年9月20日止之補助財源。
2. 員工附加福利(fringe benefits)提高至516歐元。
3. 專業教師福利修訂:自2032-2033學年起,連續通過三項不重覆之培訓課程,且經評估為合格之專業教師,每年薪資將增加5,650 歐元,每年獲取人數上限為8,000名。
4. 減少員工成本稅楔(cuneo fiscale)1%:提高員工成本稅楔減免比率自0.8%至1%,且擴大所得不超過35,000歐元者皆符合申請資格。
5. 提高部分退休人士之養老金:計劃匡列19.65億歐元,重新計算提高約2%退休人士之養老金。
6. 提高大眾交通運輸補貼及心理諮商補助:大眾交通運輸補貼資金提高至1.01億歐元、心理諮商補助財源增至2,500萬歐元。
7. 保障家戶電力及天然氣價格條款:在2022年10月31日前,暫停能源供應商於既有合約下可以單方面修改合約中之價格條款。
8. 提升國家資安保障:因應國家資安威脅,建立資通安全危機機制,採取國家反情報措施;義大利總理有其職責在措施生效之兩年後對國家安全委員會(Copasir)提出相關狀況。
9. 其他措施包括完成義大利航空清算案、2026年冬季奧運籌備工作及匡列最高10億歐元協助義大利南部Ilva鋼鐵廠問題。
部分國會未一致通過如稅收改革、刑期及企業福利等相關法案,一併延至2022年9月6日再做審議。
A:
資料來源: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
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本(8)月1日以「史國農民因肥料不足放棄農業生產」(Farmers abandoning production due to shortage of fertilizer)為題,報導史國國家農業行銷委員會(NAMBoard)執行長Bhekizwe Maziya於園藝創新平臺向農業部長Jabulani Mabuza說明,部分史國農民已因肥料不足減少農業生產面積或放棄農業生產,根據統計截至本(2022)年3月31日止,新鮮農產品出口量較上1年度(2020/21)減少34%。肥料不足成為國家發展危機,非農民可自行處理之挑戰,盼產業鏈利益關係人能協助因應。
M執行長亦指出,值此時期更需財務金融機構之參與,發展對農業友善之金融組織及金融產品尤其重要,因農業投資本質需較長投資期,常見之短期貸款並不適用,建議金融機構可洽政府討論以農民為中心之貸款提案,NAMBoard願意共同發展低風險之金融產品。農田水利發展公司(ESWADE)執行長Sam Sithole建議應儘速協助農企業及園藝公司處理生產力低、品質低下及採後損失等問題。
M部長說明該平臺應有助處理農業資材價格高漲及取得不易等問題,非洲南部發展共同體(SADC)過去雖向區域外不同來源購買肥料,惟該等來源均受俄烏戰爭影響,且該戰爭亦影響穀物供應鏈造成全球糧食價格大漲。M部長呼籲史國需具備生產糧食自給自足之能力,並將進一步公布政府協助農民因應措施,即將農民原需自付50%購買農業資材費用之規定,修正為農民僅需自付35%費用,以降低農民負擔,促進農民生產。
A:
資料來源:史瓦帝尼金融週報(Eswatini Financial Times)
史瓦帝尼金融週報(Eswatini Financial Times)上(7)月29日以「非洲發展銀行(AfDB)投入6.4億史鍰強化史國農業生產」(AfDB’s E640m for Farmers to enhance food production)為題,報導AfDB已同意貸款史瓦帝尼6.4億史鍰(約4,000萬美元)推動糧食危機應變計畫,前揭貸款為該銀行近期釋出250億史鍰貸款,以改善糧食不足及平抑糧價「緊急糧食生產計畫」之一部分,「緊急糧食生產計畫」係2022/23年度AfDB協助農業部門之緊急應變計畫。
史國財政部長Neil Rijkenberg曾於5月4日致函AfDB說明俄烏戰爭使史國陷於糧食供應不足、油價高漲及基本糧價上漲等危機,另外區域肥料供應不足亦進一步造成農民延後糧食生產及糧食生產不足,因此要求向AfDB貸款3,500至4,000萬美元,協助史政府解決糧食供應不足之挑戰。R部長指出全球刻面臨貿易障礙及供應鏈斷鏈,部分係因中國再度爆發武漢肺炎疫情對出口導向製造業之負面衝擊,另一方面俄烏戰爭相關能源、糧食、肥料與農藥等農業資材價格上漲亦使糧食生產成本上漲,均拖緩史國經濟成長及平衡。
R部長說明,史國在能源及其他農業資材係屬進口依賴國家,藉進口部分糧食補充國內生產不足,因此需規畫相關措施減輕農業資材及能源價格高漲對史國政府現行農業資材補助計畫之衝擊,以維護小農生計,避免貧窮及糧食不足威脅惡化。另史國財政赤字預期將持續升高約GDP之4.9%,為彌補財政缺口,政府仍需借貸,然通膨風險上升使金融主管單位必須提高利率,連帶提高借款還款利息金額,使政府財政雪上加霜。此外,全球通膨衝擊史國既有帳戶、弱化可以用來清還國際債務之金融資產(國際準備),且進口需支付更高金額,以上均使史國原有之帳戶餘額更加惡化,此時AfDB之財政資助特別重要。
R部長指出,史國本次提出之貸款計畫有助政府長期確保糧食安全、農業發展、維護民眾生計及支持史國結構改造計畫,款項將用於支持農業關鍵領域發展、交通、水資源、衛生、公共財政管理、私人機構財政協助、技術及預算支持。史國農業部長Jabulani Mabuza後續將公布相關協助農民確保糧食穩定及平穩玉米價格措施。
A:
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芬蘭經濟就業部近日提出2023年歲出預算書,行政預算共約37.8億歐元,較2020年增加2.36億歐元,其中涵蓋歐盟的重建韌性計畫基金(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 Funding, RRF)約3.46億歐元和預算單位1.01億歐元,將分撥給經濟就業部的相關單位。
公部門就業與企業服務的預算為1.95億歐元,因為如調撥款項和取消預算的定期撥款等技術原因,該項預算較2022年少8,900萬歐元,但儘管與前幾年相比預算減少,因前幾年該項預算轉移的撥款仍可為2023年服務資金,因此仍可維持服務品質。另,為協助55歲或以上的求職者順利就業,2023年將提供5850萬歐元的預算,延長其工作生涯,並提供相關培訓。經濟就業部長Mika Lintilä表示,
有關支援業務發展專案,提議1000萬歐元預算,除用於區域研究、開發與創新等活動,亦將協助改善高等教育機構與研究機構和企業間的產學研合作,及支援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以提高現有技術和新解決方案之使用率。
2003年預算將提供Business Finland 共4.99億歐元,包括2085萬歐元將用於製作吸引外商赴芬蘭進行生產活動的相關影音作品及特殊國際基金專案。另,將提撥3.15億歐元為能源補助資金,其中包括6200萬歐元的芬蘭永續成長專案(Sustainable Growth Programme for Finland),主要用於投資能源基礎建設、發展新興科技和氫能源與電氣化等相關低碳產業。另,為協助能源密集產業加速電氣化,將提供1.5億歐元預算,補助因碳交易所衍生的間接費用,以減少碳洩漏(carbon leakage)的風險,同時確保產業競爭力及鼓勵企業發展具碳中和的生產方式。
A:
據匈牙利媒體本(2022)年8月2日報導,依對300多位製造商、零售商、批發商及服務供應商等公司經理所作中小企業前景調查結果,約81%的匈牙利中小企業認為將受到當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企業經營將在本年秋季面臨重大挑戰。調查顯示,43%的中小企業預期會出現重大的負面影響,39%的中小企業表示將有中度的負面影響。
本研究負責人Tamas Jagodics表示,回顧COVID-19疫情期間,許多產業被擊垮,但也有很多公司改變策略獲致成功案例。本次研究發現部分公司積極為未來的挑戰作準備,但也有業者僅重視降低成本。超過33%的公司減少投資,近13%的公司減少行銷費用,達49%的受訪者將降低與營運無關的其他成本。約十分之一的中小企業考慮縮減規模,僅4%的企業考慮減薪。
逾60%的匈牙利中小企業預計本年利潤下降,而58%的中小企業預計訂單將減少。另,業者也為成本增加做準備,高達40%的受訪者擔心無法支應成本,意味可能危及公司的生存。
Jagodics表示,儘管前景不佳,仍可觀察到中小企業的生存意願,採取積極措施。根據調查,逾57%的公司將增加銷售支出,逾26%的公司將增加行銷支出。有趣的是,超過40%的受訪者正考慮向現有客戶銷售產品。不幸的是,通貨膨脹很可能持續上升,因此逾60%的公司計劃提高售價以求生存。
A:
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本(8)月1日以「史國糖業生產量減少10.4%」(Sugar production declines by 10.4%)為題,報導史國糖業雖於過去10年內成功向非洲及歐洲地區出口超過 900 萬公噸糖,然依據Tibiyo Taka Ngwane基金會(簡稱Tibiyo基金會)本年度績效報告,2021/22 年史國糖產量預期為 613,139 噸,相較於 2020/21 年度684,563 噸實際產量減少 10.4%。
該報告指出,前揭產量下降係因甘蔗產量及品質降低, 2021/22 年度甘蔗產量預期為 5,444,050 噸,相較於2020/21 年度 5,759,016 噸實際產量減少 5.5%,其中2020/21甘蔗產量亦較2020 年預測之6,001,618公噸減少 4%,前述原因均造成糖銷量下降 9.9%,銷售量預期自2020/21 年709,835 公噸降低至 2021/22 年 639,874 公噸,出口量自 2020/21 年 267,139 公噸大幅下降 21% 至 2021/22 年210,904 公噸。
Royal Eswatini Sugar Corporation (RES) 主席兼Tibiyo基金會董事總經理 Absalom Dlamini 指出,蔗糖產量及銷量下降之主因係報告期間甘蔗質量不佳,壓榨甘蔗數量及質量降低導致糖產量及銷售量下降,進而影響出口。Tibiyo基金會對全球食糖市場極為關切,並大量投資糖業發展,該基金會超過 80%之收入來自於糖業。另近期社會動盪及罷工亦進一步導致糖業績效下滑。糖業在動亂最嚴重時曾遭縱火燒毀約 100,000 公噸甘蔗,然蔗糖銷售仍相對達到預期目標。另2021 年糖業總資產自23 億史鍰增加至 25 億史鍰,增長 7.7%。
RES報告亦指出,目前產量減少主要受降雨延遲之影響,以及爆發黃甘蔗蚜蟲及薊馬等病蟲害,另外其他原因尚包括濕甘蔗收割及碾磨成本增加,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2021/2022財政年度最後一個季度之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糖產量僅達424,294 噸,低於2020/21同期之 461,567 噸。
謹查,糖業係史國農產業之骨幹,提供農業發展基本收入來源,占農業產值之75%,創造直接就業機會約20,000人以上,糖產量減少及糖業發展變化對史國整體社會及經濟穩定性之影響值持續觀察。
A:
Business Day 2022.08.05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標普公司(S&P)於8月3日公布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南非從6月的 52.5 微升至 7月52.7,是自 2021 年 5 月以來最強勁的民營部門成長。民營部門佔南非經濟的 70% 以上,佔該國就業勞動力逾75%。
二、7 月數據顯示,儘管通膨壓力迅速增加,但市場需求改善,新訂單、產出和就業成長加快,企業增加勞動力數量以支持更高產能。惟7 月燃料與電價上漲,及俄烏戰爭導致貨運價格上漲與原材料短缺,企業仍面臨龐大壓力。
A:
有關2022年8月4日阿根廷政府公報刊載生產部第661/2022號決議如下:
(一) 阿根廷生產部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手鋸用高速鋼製直鋸片產品(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202.91.00及8202.99.90)產品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
(二) 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生產部2017年9月1日第398/2017號決議,判定對每單位(件)涉案產品課徵0.46美元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
(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須依據生產部工業、知識經濟及對外貿易總署2020年6月8日第77/2020號決議,下載問卷參與調查及申請文件審閱。前述相關問卷資料可於現行法規規定期限內,至阿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之網站(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下載,另有關該委員會之文件審閱申請及關係人登記,亦須符合上述第77/2020號決議規定。
(四) 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
資料來源:能源平衡工作協會(AG Energiebilanzen e.V.)、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80020號
依據德國能源研究組織AGEB(AG Energiebilanzen e.V.)統計,受到經濟成長放緩以及冬季平均溫度升高影響,德國2022年前6個月能源消耗較上年同期減少3.5%。
AGEB指出,2022年1月至7月間,全德能源消耗總量約為5,950千兆焦耳(petajoules),能源成本與能源價格上升係德國民眾需求減少主因之一,但更高的能源價格也引發民眾競相購置節能相關設備,以減少往後能源開支。
AGEB進一步分析,2022年上半年各項能源產出與消耗之漲跌勢、成因,重點包括:
- 2022年上半年石化燃油消耗較2021年同期成長7.3%,主因在整體經濟於新冠肺炎疫情後跌深反彈。
- 天然氣消耗量較2021年相比下降近15%,主因在於冬季天氣較往年溫和,及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後,導致歐洲各國價格上漲,進而抑制需求。
- 核能部分由於2021年底德國關閉3個核電廠,致發電量大幅下降近50%,連帶降低民眾核電消耗。
- 褐煤消費量成長10.6%,但仍比2019年上半年耗量降低5%。
- 再生能源發電量於2022年上半年成長4.7%,貢獻卓著,亦彌補天然氣供應不足之空缺、有效減緩能源價格漲勢。分析指出,2022年上半年風勢顯著,係全德風場發電量增加18%主因;太陽能部分亦因日照充分成長20%,但水力發電廠及生質能發電占比則略為下滑。
與2021年相比,2022年上半年能源生產造成之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AGEB研究將此歸因於煤炭使用增加,以補足核能與天然氣減少造成的能源缺口。由於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水平持續處於低檔,德國政府面臨龐大壓力確保冬季能源供應不會斷炊。惟為確保能源安全,決定重啟燃煤電廠之決策,將導致碳排增加約3,000萬噸,似又與德國本屆聯邦政府強調以綠能環保為施政主軸之方向有所矛盾,刻已引起部分反對聲浪。
A:
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8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53/P200號(商情文號:第55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各地的創新生物質項目於8月4日獲得3700萬英鎊的資金,因為英國政府正在擴大國內再生能源的計劃。增加芒草的生長、在North Yorkshire海岸養殖海藻以及增加柳樹的收獲能力等12個項目獲得了生物質原料創新計劃第二階段的3200萬英鎊資金,該計劃旨在尋找新方法來增加英國生物質的產量。
英政府宣布BECCS氫氣計劃第一階段的22名獲勝者,其將獲得500萬英鎊的資金,以幫助開發創新技術,從生物質和廢物中生產氫氣,這是一種清潔燃料,燃燒時只排放水蒸氣。生物質是一種可持續的植物材料,可用於生產生物燃料和可持續性的航空燃料,或為家用清潔產品和生物塑料製造化學品。2020年,它產生了英國總電力的12.6%,這是我們生產更多本土電力和加強英國能源安全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國能源部副部長Greg Hands提到,加速生物質等本土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來結束對昂貴且易揮發的化石燃料依賴的關鍵部分。這項3700萬英鎊的政府投資將支持整個英國的創新,增加就業機會,同時確保未來幾年的能源安全。在獨立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支持下,生物質將成為英國未來可再生能源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於確保英國的能源安全和減少對昂貴化石燃料的依賴至關重要。
透過生物質原料創新計劃的第2階段,項目將從獲得400萬英鎊政府資金支持的設計階段發展為完整的示範項目,展示種植可持續生物質材料的新方法,這些材料可用於生產低碳能源。這些項目將通過有機能源材料的育種、種植、培育和收穫來提高英國的生物質生產力。
此計劃生物質贊助的如以下:
1.威爾斯的Aberyswyth University的芒草項目獲得了超過200萬英鎊的資助,該項目旨在加速培育高產、有彈性的芒草,非常適合生物質利用的草品種。
2.位於Scarborough的SeaGrown公司獲得了超過280萬英鎊,用於開發在North Yorkshire海岸養殖和收獲海藻的新技術,利用海藻作為生物質來源的品質及其從大氣中去除碳的能力。
3.Belfast的Agri-Food and Biosciences Institute農業食品和生物科學研究所為其EnviroCrops項目獲得了超過150萬英鎊的資助,該機構開發了一款應用程序,使農民和土地管理者能夠幫助優化特定土地面積的生物質。
4. BECCS氫氣創新計劃支持開發具有碳捕獲和儲存的生物能源產生氫氣的技術。此技術可以獨特地提供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能力。BECCS技術將支持政府建立氫經濟的計劃,使氫成為一種清潔燃料,用於交通和重工業等難以脫碳的行業,同時還可以消除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政府對生物質生產創新的支持將有助於支持政府在英國擴大和加速清潔可再生能源的計劃,以保護英國的國內能源安全。支持開創性的氫BECCS技術將有助於進一步實現政府將氫視為未來清潔超級燃料的雄心,同時鼓勵對英國的綠色投資並支持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另外獲得資助的氫氣BECCS項目如下:
1.蘇格蘭的University of Aberdeen,獲得22萬239英鎊,用於開發一種創新和可持續的工藝,從不同類型廢物中的有機物質中獲取氫。
2.University of Leeds為其H2-Boost項目獲得了24萬9984英鎊,該項目旨在為英國交通部門生產生物氫氣。
3.Stevenage的17 Cicada Ltd公司獲得23萬7065英鎊,用於開發從細菌中生產氫氣的技術。
A:
據法媒Les Echos本(8)月5日報導,法國政府為拯救國內低迷之購買力,於7月7日正式送審購買力套案。謹查,該套案係由保護購買力之緊急措施法案及2022年修訂財政法案所組成,前後於7月22日及8月3日分獲國民議會及參議院通過,經8月4日召開兩院會議協調部分細節,最終達成共識通過,即將生效。
前述購買力套案(Pouvoir d’Achat)之內容重點略以:
(一)交通能源補助:
1. 燃油補助於9月及10月由原訂每公升18歐分升至30歐分,隨後於11月及12月降至10歐分。
2. 2022~2023年期間,交通補助費之所得稅免稅額上限由500歐元提高至700歐元,其中汽柴油費上限由200歐元改為400歐元。雇主可同時補助員工之公共交通費,比例最高可達75%,並由稅金及社會捐中抵扣。
(二)取消視聽稅:自本(2022)年秋季起取消視聽稅,法國境內每戶約可節省138歐元,海外屬地為88歐元,稅收將減少35億歐元。公共傳媒之經費則改由加值稅中分配。
(三)提高社會補助:依據通膨率調整退休金、低收入戶補助、殘疾與老弱津貼等多項社會補助,均回溯自7月1日提高4%。
(四)開學額外補助:除供收入微薄之家庭學生之開學津貼以外,8月16日開學日將另加碼發放每位成年學生100歐元及學童50歐元之補助,計有800萬戶可因此受益。
(五)殘疾津貼(AAH)調整:殘疾津貼金額不再依照配偶之收入計算,以確保殘疾者之經濟自主權。此項改革將於數月後生效。
(六)房租調漲上限:訂定國內房租每年漲幅上限3.5%,受益對象擴大至商店及員工數低於250人之企業。此外,住房不足或缺乏舒適環境保障之區域禁止漲租,以及電力公司對未付費用戶斷電前,有義務先給予1個月降電之時間緩衝。
(七)加值分紅獎金(PPV):經企業決定或與福委會協商發放,取代原特殊購買力獎金(又稱馬克洪獎金)。於本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扣抵上限為3,000歐元;參與利潤分紅者更可高達6,000歐元。員工薪水低於最低薪資3倍者(約4,000歐元),前述獎金可免計入所得稅,包括本年上半年已領取之馬克洪獎金。
(八)鼓勵加班及未休假兌現:除規定之每週35小時工時以外,員工加班費免稅上限由5,000歐元調升至7,500歐元。目前僅有員工數少於50人之企業雇主可享有員工加班費抵扣社會捐,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至50~250人企業,抵扣金額由每小時1.5歐元降為0.5歐元。另自2022年至2025年將實施員工未休假兌現措施,與加班費適用相同之社會捐及所得稅制度。
(九)員工儲蓄:至本年年底,員工可自企業分紅之儲蓄帳戶中提領1萬歐元,免課所得稅及社會福利稅,但僅限用於購買商品或服務。
(十)自雇者之社會保險:對於月薪未達最低薪資1.6倍(即2,700歐元)者,可減少疾病及生育保險費用,約有70%之自雇者可自2023年1月1日起受益,微型企業家亦包括在內。
(十一)擴大醫衛福利:許多迄今未納入2020年7月通過的一項改善醫護人員待遇協議(Ségur de la santé)之職業,將可獲得調薪機會,包括托兒所護理人員、兒福人員、巡守隊及青少年法律保護者。
A:
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8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54/P200號(商情文號:第554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地理空間委員會(Geospatial Commission)頃發布關於如何評估公共部門對位置數據資料投資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的新指南,以幫助公共部門組織為投資位置數據資料提供更有效的說明。
位置數據資料是一項戰略性國家資產,可為人員、組織和更廣大的社會帶來重要價值。其支持關鍵的政府優先事項,例如碳淨零排放,並在管理COVID-19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公共部門投資此前一直難以理解、評估和闡明位置數據資料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限制獲得資金的能力。透過提供最佳實踐方法、現有研究和利益相關者經驗的結構化和實用的價值評估方法,政府的目標是提高獲取這些收益的方式的一致性,提高投資案的質量。
地理空間委員會專員Thalia Baldwin認為,將數據與位置聯繫起來可以改進分析、決策和結果。公共部門投資以維護戰略性國家地理空間資產至關重要。將支持政府組織為改進地理空間數據提出連貫且有說服力的案例。新指南中提出七個框架來理解、評估和闡明位置數據項目價值的方法,從初始階段到收益呈現。如國家數據戰略和2022-2025年數位和數據路線圖所述,本指南中規定的許多原則也更普遍地與數據投資相關,並支持改善數位和數據使用的承諾。
英國地型測量局(Ordnance Survey)主管David Henderson指出,支持政府和企業未來對地理空間數據和服務投資的方式表達這種價值仍然是一個挑戰。這項工作為如何表達這些好處以及為地理空間數據提供更一致的方法。新指南是與Frontier Economics經濟分析公司共同開發的,並得到廣大的位置數據資料用戶和供應商的貢獻。包括將應用於過去投資的案例研究,作為有用參考和學習工具。
A: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8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55/P200號(商情文號:第555號)
商情本文:
今年7月愛爾蘭的失業率降至4.2%是21年低點,因在Covid-19之後經濟活動增加,使更多人重返工作崗位。這比一年前近6%有所下降。中央統計局(CSO)表示,7月份失業人數為11萬3000人,而6月為11萬3900人,相當於每年減少3萬6000人。
自從取消與Covid-19相關的限制以來,就業迅速好轉一直是近幾個月來愛爾蘭經濟的決定性特徵。儘管通貨膨脹的壓力和烏俄戰爭,將導致整個歐元區經濟增加急劇放緩。經濟學家認為,這裡4%的失業率相當於充分就業。
財政部長Paschal Donohoe警告,由於恢復接近充分就業,經濟可能很快面臨過熱壓力。然而,上週愛爾蘭商業總會(IBEC)稱,由於企業成本壓力上升,勞動力需求可能下降。
愛爾蘭企業諮詢公司(Grant Thornton Ireland)的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Webb表示,面對重大挑戰,勞動力市場表現得非常好。尤其是生命科學、農業食品和專業服務等關鍵行業的表現良好,職位空缺持續存在。對經濟的前瞻性看法是謹慎樂觀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進入寒冷的秋季時將熱度轉回多少,能源成本會上漲多少。
人力就業網站(Indeed)的經濟學家Jack Kennedy表示,隨著經濟運行接近充分就業,工資面臨上升壓力。愛爾蘭中央銀行上個月發布的研究顯示,家庭預計明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10%,這可能會加劇產品價格上漲。最近的研究指出,愛爾蘭是歐洲人才增加而不是人才流失的國家之一。愛爾蘭對新移民的吸引力得到了人口普查數據的支持,該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4年間有超過19萬人。每年將近3萬2000人,其中許多人被現有的就業機會所吸引,特別是在IT、金融等高科技領域和專業服務領域,這些行業即使在Covid-19期間就業水平依然持續增加。
A:
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8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56/P200號(商情文號:第556號)
商情本文:
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Arrival電動汽車新創公司已暫停其公車和汽車項目。該公司在美國華爾街上市僅一年多就尋求將成本削減三分之一,以專注於生產其首款電動送貨汽車以創造收入。
知情人士表示,總部位於倫敦的Arrival公司正在推遲其公車的試驗,並暫停其汽車項目的開發。該公司是過去兩年內透過特殊合併上市的十幾家新進汽車公司之一。然而,幾乎所有新創汽車公司在發展汽車製造時都舉步維艱,迫使它們必須削減生產目標。自該Arrival公司於去年3月上市以來,Arrival的股價已縮水90%以上。
該公司成立之初,目的是開發零碳排卡車和公車,但也擴展到其他領域,以擴大其投資吸引力並進入不斷成長的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去年,該公司宣布計劃製造一款專為車輛租賃設計的汽車,並聘請Uber總經理Tom Elvidge來幫助營運該項目。Arrival當時表示,這款汽車由Arrival與車輛租賃集團共同設計,原定於2023年底投入生產。然而,上個月,Arrival宣布計劃裁員三分之一,以保留其日益減少的現金儲備,並專注於生產預計將於今年秋季上市的第一輛電動送貨汽車。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Arrival的汽車項目已暫停,但一旦公司開始產生收入,該項目可能會恢復。此外,Arrival獲得歐洲認證的公車項目也已暫停,潛在客戶First Bus的試驗也被推遲。依據知情人士的消息,這兩項決定都將使Arrival專注於將電動送貨汽車投入生產。該公司全球2,700名員工中,約有800個工作崗位面臨失業的風險。對此,將於下週發布半年收益的Arrival拒絕回應。
Arrival公司表示,其電動送貨汽車項目從UPS送貨集團獲得多達2萬份訂單,這是Arrival將生產的第一款產品。預計在第三季度開始交付電動送貨汽車,這將有助於該項目開始產生自上市以來的第一筆收入。
與許多新上市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一樣,隨著投資者對新進入者前景的情緒降溫,Arrival的股價自上市以來大幅下跌。事實證明,對於許多新進入市場的汽車公司來說,汽車製造是一項挑戰,Lucid、Rivian和Arrival都推遲或減緩早期生產。
Lucid新創汽車公司也透過特殊合併上市,該公司本週三第二次將其預期產量從原計劃的2萬輛下調至6-7,000輛。
A:
亞馬遜5日宣布,將以全現金交易,收購Roomba掃地機器人製造商iRobot,價碼約為17億美元。
亞馬遜表示,將以每股61美元現金收購這家位於麻州的公司,價格比iRobot在美國股市4日收盤溢價22%。Colin Angle將續任iRobot執行長。
Amazon Devices資深副總Dave Limp表示:「我很開心能和iRobot的團隊一起工作,一起發明讓顧客的生活更便利、更快樂的方式。」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9/6516136
A:
美國字母公司、通用汽車、百事可樂以及其他多家頂級企業,第2季相繼擴大資本支出計畫,包括房地產、設備或科技等「大件頭」項目,在經濟氣候高度不確定之際為投資人注入一股興奮劑;資本支出成長率超過庫藏股買回額增幅,是2021年第1季來首見。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標普500大企業迄今約有三分之二已公布第2季財報,從財報數據來看,這些企業的資本支出總額比去年同期激增20%,達1,498億美元,成長率與第1季大致相同;庫藏股買回金額增加10%,為1,608億美元;股利則增加14%,為1,406億美元。
企業投資集中於公司正在快速成長的業務,或以庫存管理最優化為目標,而勞工短缺也使企業增加自動化科技投資。資訊科技、通訊服務與傳統工業是資本支出成長的最大貢獻者。
字母公司公布第2季資本支出達68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55億美元;支出以技術性基礎設施為主,尤其是伺服器;通用資本支出2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億美元,以擴張電動車產能。
百事可樂指出,在6月中為止的24周期間,資本支出為1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3億美元;集中於數位化投資,以確保庫存維持適當水準。
其他一些企業擴張支出,是為了將生產基地移回美國,以降低供應鏈干擾對營運的影響。
在財報說明會中提到「回流」的企業數大幅增加。投資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企業界在累積大量現金之後,通常都會擴大資本支出。第1季結束時,500大企業總共持有1.667兆美元現金或等同現金的資產,低於2021年底時的1.797兆美元。分析師指出,企業仍持有高額的閒置現金,顯示一些企業還在約束支出。
不過也有一些大企業勒緊褲帶,為可能的經濟衰退未雨綢繆。例如英特爾就宣布降低今年的投資預估額。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6513992?from=wj_catelistnews
A:
美國政府與秘魯於1826年建立外交關係,但遲至1920年美國國會始同意在秘國設立大使館。
對美國而言,秘魯為拉美地區民主價值之推手,其中,秘魯為「利馬集團」之發源地,該集團之12個美洲國家領袖於2017年匯聚秘魯首都利馬市,商討如何以和平方式處理委內瑞拉問題,此項發展與美國國家安全利益不謀而合;2018年秘魯舉辦之「美洲峰會」為數十年來首次達成共識之會議,並簽署聯合公報「利馬承諾以民主治理對抗貪腐」之重要成果,美國並在此基礎下與秘魯在自然資源管理、衛生安全、移民及非法採礦等領域加強合作;秘魯於2018-2019年第5度獲選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展現該國有意願處理威脅全球安全之高度複雜性問題。
秘魯追求自由市場以促進經濟成長及發展,為美方在新興市場不可或缺的夥伴,爰雙方積極運用2019年生效之美秘自由貿易協定深化雙邊貿易及投資關係。再者,秘魯積極參與多邊體系(WTO、APEC、太平洋聯盟、CPTPP等)展現全球價值,因此雙方得在經貿領域強化合作以推動區域穩定。目前秘魯亦積極推動加入OECD,透過組織內部改革,預期將在永續發展層面與美國利益更加一致。
由於國際犯罪被美方認定為威脅國家安全最重要議題之一,而秘魯係全球第二大古柯鹼生產國及古柯葉種植國,亦為全球主要假鈔生產地,為避免毒品及假鈔流入美國市場影響民生及金融安全,美秘政府在打擊跨國犯罪集團有深厚合作關係,然其包含非法採礦及伐木、人口販賣、盜版及仿冒、販賣野生動物、洗錢等涉及數十億美元非法收益,此等活動亦多在貪污政府視線下滋長。
疫情爆發前,每年平均59萬名美國公民赴秘魯旅遊,倘加上在秘長期居住之美國人,美國駐秘魯大使館推估平時約有近6萬名美國人在秘魯生活。為保障在地國人生命安全,美國除協助秘魯降低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乾旱等)、犯罪及恐怖主義等風險,亦在軍售方面與秘國合作,以利秘魯具備能力保衛國家主權及國人安全,尤其是劣勢族群(如性別暴力受害者、LGBT、低收入戶等)。
A:
美秘自由貿易協定於2009年2月生效實施,雙邊貿易在協定生效後10年成長超過50%。2021年美秘貿易總額為162億美元(較上年成長29.7%),美國對秘魯有8,900萬美元貿易順差。美國為秘魯第2大貿易夥伴,占秘國貿易額16%(中國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占30%)。
美國為秘魯第2大出口市場,2021年秘魯出口至美國73億美元(成長16%),主要出口項目為:成衣(12%)、黃金(10%)、藍莓(9%)、葡萄(7%)、錫(6%)、鉬(4%)、蘆筍(4%)、陰極銅(4%)、原油(3%)、酪梨(3%)、咖啡(2%)、磷酸鈣(2%)、芒果(2%)、橘子(2%)、珠寶(1%)。
美國為秘魯第1大進口來源國,2021年秘魯自美國進口89億美元(成長40%),主要進口項目為:柴油(23%)、汽油(11%)、手機、數據處理器、醬油、黃玉米、鋼鐵廢料、小麥、聚乙烯、聚丙烯、潤滑油、鏟土機、牽引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