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 依據新加坡貿工部(MTI)於本(2022)年8月2日發布的新聞稿指出,該部部長顏金勇及哥倫比亞環境暨永續發展部長Carlos Eduardo Correa Escaf透過數位方式於當日簽署有關兩國碳信用合作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是新加坡與拉丁美洲國家簽署的首份碳信用合作諒解備忘錄。
二、 依據上述備忘錄,新加坡及哥倫比亞將鼓勵、發展及促進雙方感興趣的碳信用合作項目,以推動「碳抵換(carbon offset)」進展,實現兩國的氣候目標。兩國政府將成立一個工作小組,負責監督落實該諒解備忘錄。
三、 顏金勇部長表示,簽署上述諒解備忘錄強調新加坡及哥倫比亞促進全球氣候行動的共同承諾,亦即就符合「巴黎協定」第6條的碳信用項目架構協定進行合作,以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A:
資料來源:ECHO經濟報
根據比利時國家銀行(NBB)的7月統計調查報告,比利時企業信心指數從6月-1.8小幅降至7月-2.8,連續3個月呈下降趨勢,同時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也下跌。NBB經濟學家Geert Langenus解釋這兩個指標具有不同意義,目前企業信心指數仍高於歷史平均值,這代表即使經濟放緩,也不至於陷入衰退期。反之消費者信心指數則低於歷史平均值,這表示家庭可支配所得受到通貨膨脹及俄烏戰爭的嚴重影響。
NBB的預估指標(訂單、需求等)顯示比利時2022年前景並不樂觀,繼第2季經濟成長預估為0.2%,比利時經濟將持續放緩,第3季可能將出現零或趨近於零的微幅成長。
A:
布拉格晨報(Prague Morning)本(2022)年7月26日報導,捷克建築業、汽車業及重工業長期仰賴烏克蘭移工,自本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許多烏籍移工返國參戰,使捷克勞動力短缺,成為該國製造業供應鏈首要問題,另受疫情影響,能源及原物料價格飆漲,情況雪上加霜。捷克本年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已攀升至近28.5%。
俄烏戰爭爆發前.烏克蘭為中歐最大移工輸出國,據統計在捷烏籍移工多達20萬人。捷克全國工業總會副會長Radek Spicar表示,烏籍移工流失加劇捷克企業原面臨之缺工情形,致使訂單無法如期出貨,面臨罰款。總部位於德國之人力派遣公司Hofmann Personal於戰前原預計引入一千名烏籍移工至捷克,加入汽車、物流及製造業等產業。捷克失業率為歐盟最低,僅有3.1%,部分捷克企業刻提高薪資待遇以期吸引本地勞工,盼彌補人力缺口。
A:
馬來西亞衛生部防疫手機應用程式「MySejahtera」頃於推特發布最新放寬措施,自即日起,入境馬來西亞的外國旅客,在出發前和抵達時,已無須再進行新冠檢測。另外,旅客亦無需進行居家隔離或隔離措施。
馬國衛生部部長凱里(Khairy Jamaluddin)先前宣布,自8月1日起,所有入境馬國的外國旅客無需再使用「MySejahtera」應用程式填寫旅客卡。馬國係因目前國家醫療體系處於受控和良好狀態,以及為了簡化入境程序,因而決定給予放寬便利。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部長阿茲敏頃出席日本─馬來西亞經濟協會(JAMECA)及馬來西亞─日本經濟協會(MAJECA)會議後向媒體表示,馬國參與印太經濟架構(IPEF)有助該國解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的暫扣令(WRO)問題。
由於馬國目前與美國未有正式的協議,因此,許多問題仍待解決。CBP因奴役勞工問題已向馬國數家製造商簽發WRO,導致馬國許多產品,諸如橡膠手套、棕油等無法出口至美國。
阿茲敏部長稱,IPEF雖是一個多邊貿易機制,但它將為馬國提供一個繼續與美國討論和參與的平台。IPEF 的技術援助和能力建構要素將有助於縮小成員國間的發展差距,同時提供進入國際市場的機會。此外,IPEF為馬國與日本的民營部門在廣泛的經濟事務上進行合作和協同成效提供更多機會。馬國盼 MAJECA 和 JAMECA 不僅承諾在馬國進行新的投資,而且還確保技術轉移、生態系的創建,尤其協助中小企業參與供應鏈。
儘管去(2021)年全球面對嚴峻的經濟挑戰,但日本仍為馬國第四大全球貿易夥伴,總貿易額為 1,489.8 億馬幣(約357.27億美元)。日本亦為馬國製造業的最大外人直接投資,累積至去年的製造業投資計畫總額高達 909 億馬幣(約218億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頃發布「印度先進化學電池暨回收再利用市場」報告,印度的電池儲能潛力在 2030 年將達到600 GWh,主要供應在電動汽車(EV)380.6 GWh、電網136.4 GWh、消費電子產品36.4 GWh、其它領域46.5 GW及的需求。目前印度鋰離電池(LIB)的使用率占總市場約40%,以消費電子產品為主,包括智慧型手機、筆電、平板電腦,未來在數位科技成長動能下進一步擴大應用範疇。
A:
印度公司事務部國務部長Rao Inderjit Singh頃向國會報告外商公司在印度營運情形略以,截至本(2022) 年7月27日止,在印度註冊的外國公司共計5,068家,其中僅3,291家仍屬有效,有關1,777家已關閉的營業場所的外國公司,該部暫不考慮取消註冊資格並持續追蹤清查。
A:
據印度媒體報導,本(2022)年7月印度燃油汽車(PV)的新車銷售量達34.2萬輛,較2021年同期的銷量29.4萬輛成長16.32%,主要受惠於全球半導體供應問題的改善,車用晶片短缺情形有所緩解,新車產能及市場銷量明顯攀升,本年整體市場的銷量可望超過370萬輛。
A:
-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能源部燃料定價委員會(fuel pricing committee)本(111)年7月31日宣布自8月份調漲汽柴油價格。
- 報導指出,8月1日起,約旦一公升柴油與煤油的價格將自0.720約幣,調升為0.755約幣;一公升90無鉛汽油的價格將上漲35分,由0.955約幣調升為0.990約幣。95無鉛汽油的價格將上漲60分,由每公升1.24約幣,上漲到1.3約幣。
- 該委員會表示,約旦90無鉛汽油與柴油的價格仍低於其在全球市場的實際成本。每個家用天然氣鋼瓶的價格仍保持為7約幣。至每月電費的價格維持在每千瓦時為零之水準。
- 報導續指出,約旦政府批准3,000萬約幣之燃料補貼,以補助國家援助基金(National Aid Fund, NAF)的受益人、貧困大學生與公共交通部門。其中,1,600萬約幣將用於受益於NAF計劃的216,000戶家庭,400萬約幣補助74,000名貧困大學生,500萬約幣將用於補助公共交通。符合條件者之補貼期限為六個月,有效期為本年7月至2022年底。
A:
-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中央銀行公開市場運營委員會(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s Committee)考慮日益增加的外部通貨膨脹壓力,以及由此導致的全球金融市場利率上升,以及央行承諾加強貨幣穩定的基礎,保持約幣作為儲蓄貨幣的吸引力,本(111)年7月28日決定將所有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提高75個基點。
- 約旦央行表示,委員會決定在中央銀行以優惠條件之重要經濟部門提供融資的架構內,貸款期間維持固定優惠利率,安曼為1.0%,其餘省份為0.5%,為期十年,再融資的劃撥預算總額為13億約幣,並決定保留中央銀行補助基本商品批發部門的中小企業、專業人士、手工藝術與進口商的計劃不變且不超過2%,為期54個月,並自資金撥款之日起12個月的寬限期,預算金額為7億約幣。
- 根據中央銀行的數據,約旦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目前為167億美元,足以支付約旦8.7個月的商品與服務進口。直到本年5月銀行存款繼續保持每年7.5%高成長,而銀行提供的信貸額度每年成長5.8%。在對外部門指標方面,本年上半年旅遊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242.7%。本年前五個月,全國出口也成長43.4%,此外,僑外匯收入成長2.9%。在本年上半年平均通貨膨脹率達3.3%。
- 中央銀行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地方、區域與國際上的所有經濟、金融及貨幣發展,並將視情況發展採取必要措施,以維持總體經濟穩定的基礎,並實現其法律所定義的目標,即維持貨幣穩定,併為實現約旦的銀行與金融市場之穩定。
A:
據媒體報導,沙烏地內閣頃於本(2022)年8月2日宣布成立投資行銷局(Saudi Investment Marketing Authority, SIPA),以利於2030年前為沙國吸引12兆里雅(約3兆2,000億美元)投資,並促進國內外企業合作,此亦係沙國國家投資策略(National Investment Strategy)重要一環,該策略目標將投資在沙國GDP占比提升至30%。
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部長Khalid Al-Falih對此表示,SIPA成立後有助國際合作及國內產業升級,並將有助綠氫、再生能源、資訊科技等極具開發潛力之新興產業取得所需資金及技術,另政府將採取4大招商引資策略,包括宣傳投資環境、歡迎各類投資來源(例如沙烏地政府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改善融資工具、消除投資法規障礙等。
A:
據媒體報導,沙烏地市場競爭管理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Competition, GAC)本(2022)年第2季共收到76件企業收購及合資申請案,較去(2021)年同期減少11%,且無合併申請案。其中,GAC核准43件申請案,較去年同期增加23%,另有23件核備通過、9件仍在審核中(業別主要為批發暨零售、資通訊)、1件被駁回。
上述43件核准案中,37件為收購案,其餘6件為合資案。另以國籍計,外國企業佔比61%最高;以業別計,資通訊類佔15件(30%)最多,其次為製造業的14%,其餘則為批發暨零售、汽車維修業。
A:
據媒體報導,沙烏地內閣於本(2022)年8月2日批准成立道路管理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Roads),以利執行國家物流策略(National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Strategy),同時促進相關產業交流及合作。
沙烏地運輸暨物事業部(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Services)部長 Saleh bin Nasser Al-Jasser對此表示,除成立道路管理局外,該部正陸續推動各項交通建設,包括西部麥加省地區的 Hudn-Torbah雙向高速公路將有助減少交通事故、吉達 Al-Jumum-Hada Road及 Southern Ring Road,有助貨運卡車自沙國西部行駛至中部及西部更為順暢等,皆將提升沙國物流發展。
A:
阿根廷政府公報2022年8月2日刊載生產部第598/2022號決議如下:
(一)自公告日起將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吸塵器,內置電動馬達,功率小於或等於2,500 瓦,容量小於或等於35公升,免外接電源及可使用汽車電源者除外(南方共同市場稅則號列8508.11.00及8508.19.00)繼續進行傾銷調查,並課徵78.51%之臨時從價稅,為期4個月,並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二)進口涉案產品時,進口商須繳納與臨時從價稅等額之保證金。
(三)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
A:
依據聖保羅頁報8月3日報導,引述經濟部對外貿易秘書處(Secex)8月統計報告指出,與2021年7月同期相比,2022年7月肉品出口下滑,出口成長動能放緩,惟受惠國際商品價格上漲,出口商收入持續成長。
巴西牛出口部分,與2021年7月出口量相當,約16.7萬公噸;豬肉部分則下滑5%,為8.79萬公噸;雞肉出口亦下滑3.6%,達37.71萬公噸。國際牛肉及雞肉價格高昂,每公噸分別為6,549美元及2,237美元,僅豬肉價格下滑4.6%,每公噸為2,381美元,主要因中國大陸採購放緩。
A:
出處:Dutch News, 2022/08/0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航空旅行需求飆升使荷航重新開始盈利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自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荷航(KLM)於 2022 年第二季首次實現營利,淨利潤達3.24 億歐元,扭轉該公司本年第一季仍出虧損5.52 億歐元的局面。本年第二季該公司載客 2,300 萬人次,比2021年年底飆升 224%。
但由於航空旅行需求激增,導致Schiphol國際機場的營運出現重大問題,乘客必須等待數小時方可辦妥登機手續、交運行李並通過安檢。此外,由於機場當局限制航班數量,KLM亦因此被迫取消數百個航班。
KLM總裁Benjamin Smith表示,儘管該公司已為今夏乘客激增做好準備,但亦無法倖免於世界各地機場普遍發生的營運問題,今夏旅遊業的強勁復甦正在考驗整個航空業。
KLM總計獲得荷蘭政府提供新冠危機貸款34 億歐元,本年6 月份,已償還 9.42 億歐元。該公司表示,由於裁減 6,000 名員工、大幅降低成本、各國陸續取消旅行限制,以及機票需求激增等各種因素,促使還款成為可能。
A:
出處:NL Times, 2022/08/0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專家討論迫在眉睫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荷蘭電信報( De Telegraaf)報導,消息人士指出,由於荷蘭夏季乾旱,國家水資源分配協調委員會 (LCW) 將於8月3日開會,討論在未來幾週確保荷蘭有足夠飲用水的新措施。
荷蘭由於乾旱,地下水較少,河流水位正接近歷史新低,其中包括 荷蘭淡水的重要來源—萊茵河(Rijn),且預計未來幾週也不會有大雨。
消息人士表示,很明顯,政府必須在全國大部份地區實施用水限制,並明確優先供水順序,某些部門及設施的供水勢不可少,必須盡可能避免採取限水措施,例如民眾的飲用水。
阿姆斯特丹大學Piet Verdonschot 教授同意今年的乾旱很嚴重,原因之一是歐洲大部份地區降雨量均低,因此流入荷蘭三角洲的流量較少。但他指出,萊茵河是一條冰川河,大部份冰層已融化,數十年後將成為一條雨水河,因此,從長遠來看,流向荷蘭的水源將大量減少。
Verdonschot 表示,「優先供水順序 」是為了因應突發的缺水事件而設立,但近幾年來,荷蘭一直處於乾旱和缺水的模式,因此應該改變政策。他建議可考慮儲存更多的雨水,荷蘭必需從根本上改變水資源管理,包括調整景觀,使用洪泛平原作為緩沖地帶,並堵住乾溝以收集及保留水。
A:
法國法國電視國際五台(TV5MONDE)本(8)月2日報導,面對近來高溫乾旱氣候與當局限水令,法國農業界憂心忡忡。Maïsadour合作社組織之會員共計耕作7萬公頃玉米田,其穀物營銷經理Xavier de Castelbajac指出,今年玉米栽植生長關鍵之授粉期,不巧遭逢乾旱缺水,收成恐將受衝擊;其中施行灌溉之60%耕地,估計將減產10%至20%,而未灌溉耕地產量恐減半甚或更差,兩者差異相當明顯。根據法國農漁產品局(France AgriMer)日前發布之最新穀類農作預測(CéréObs),境內玉米田栽種情形良好者比例一周內由75%降為68%。
法國全國每年消耗水量約為53億立方公尺,農業是主要耗水項目,佔45%,多過發電廠冷卻用水(31%)、飲用水(21%)及工業用水(3%)。今年春夏之際天氣乾旱,加上連續三波熱浪,造成多處河川流量減少,促使地方當局須限水,農業用水亦因此受波及。d-C經理表示,玉米作物為許多產業所需,尤其是畜牧業之飼料,而當前灌溉是維持玉米產量之唯一方案,別無他法。法國農經研究所( l'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pour l'agriculture, l'alimentation et l'environnement , Inrae)指出,法國2800萬公頃的有效耕地(surface agricole utile, SAU)中,僅灌溉170萬公頃,約佔5%。
法國全國農會聯盟(Fédération nationale des syndicats d’exploitants agricoles ,FNSEA)呼籲農民善用蓄水池增加儲水,另亦有研究人員建議應考慮其他方案,如檢討改進生產體系、替換作物、混養 (Polyculture)或行生態農業(Agroecology)等。
A:
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 UsineNouvelle)本(8)月2日報導,配合法國2030(France2030)投資計畫,法國政府展開第五期競爭力產業聚落(pôles de compétitivité)徵選,2023年至2026年期間,將循數量精簡,規模擴大之原則,迎接創新聚落新時代;未來將強調競爭力聚落與其產業生態系之互動協作,特別是技術研究所與加速技術移轉公司之交流,以及融入產業架構。
根據財經部公布之徵選範疇規格說明中,要求旨揭聚落須具落實國家與區域創新政策(如法國 2030)之能力,並將鼓勵同質性高者聯盟整併,以催生更強大有力之產業生態系。
報導指出,目前全國共有53座規模不一之競爭力產業聚落,政府將依會員企業數目及業務活躍程度評估徵選,加以精簡;依據財經部企業總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s entreprises, DGE)資訊,目前法國有7處氫能聚落、8處未來產業聚落、4處機器人聚落、6處物聯網聚落以及10處環保產業聚落等。
A:
Sierra Wireless在臺灣設有研發中心,總部位於加拿大卑詩省,在該省雇用400 多名工人,為最大的本土科技雇主之一。
Sierra Wireless總部負責5G技術與產品研發,在新北市板橋研發中心(員工90人,6月底將達100人)則負責5G以外之產品,預計本年底在印度成立另一研發中心,並已陸續結束法國、香港、深圳之營運。該公司主要係向上游採購通訊晶片(如高通、聯發科與Alcatel),製成通訊模組提供客戶安裝於設備卡槽上,協助無通訊技術能力之客戶於其產品提供通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