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來西亞內陸稅收局(Inland Revenue Board of Malaysia)執行長莫哈末尼仲(Mohd Nizom)頃主持第三屆馬國稅務政策論壇開幕後表示,馬國原則上同意對跨國企業實施全球最低15%企業稅。包括馬國在內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36個成員國和司法管轄區已同意,準備於2023年起在全球範推動這項國際稅制改革。
馬國稅收局將制定涵蓋全面策略確保跨國企業繳納適當的稅款,敦促跨國企業提高透明度,以及應對國際稅務合規風險。該局刻正監督在馬國的跨國企業以及在海外營運的國內企業,判定是否存在轉移訂價(transfer pricing)成分。
目前將近3,000家跨國企業受到馬國內陸稅收局跨國稅收組的監管,至於受監管的國內企業則不多。大部分國際企業涉及跨境業務,倘國內企業內部發生轉移訂價,則在稅率低時可享有免稅期或稅務獎勵。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英國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頃發布消息稱,馬來西亞本(2022)年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至50.6點,較上(6)月的50.4點表現略優,並處在50點榮枯線之上,且整體製造業營運狀況略有改善,創自4月以來單月最佳表現。
國際評等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頃表示,馬國7月製造業PMI雖增幅不大,但這是2021年12月以來首次擴張。製造商指出,新訂單增加有助於提高產量。儘管如此,部分製造商認為,原料價格仍處於高水準,供應依然吃緊,阻礙經濟復甦。新訂單增長速度加快,這是自4月份以來最強勁增長,儘管增幅極小,但客戶信心獲得提振。
另一方面,由於全球供應鏈問題和海外需求低迷,新出口訂單自3月以來首次下降,且是近10個月來以最快的速度下降。該機構指出,7月投入生產成本進一步上升,反映一系列原料價格和運輸費上漲。然整體通貨膨脹率下降至10個月來的最低水準。製造商試圖透過提高產品售價,將部份成本轉嫁給客戶。
由於原料短缺和市場需求改善,讓製造商過去3個月以來首次增加採購原料。與此同時,市場供應緊張狀況有所緩解。
產能壓力在第3季減緩,所累積的訂單在連續2個月減少,便是最好的證明。與此同時,製造商另稱,勞動人口連續6個月減少,說明目前市場上依然面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展望未來,製造商樂觀看待未來一年的製造業前景,整體市場信心獲得改善,係自2月以來最高水準。因市場期待疫情管制解除之後,物價和供應壓力緩解,需求將迎來更強勁的復甦。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智庫「民主與經濟事務研究院」(IDEAS)頃發布消息稱,該研究院歡迎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發布有關「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馬國經濟和主要經濟領域潛在影響的成本效益分析(CBA)報告,並籲請馬國政府於2022年底前核准CPTPP,以幫助促進該國經濟在後新冠疫情中復甦。
IDEAS表示,馬國若不批准該協定的成本相當顯著,主因為由貿易轉移以及其他新貿易夥伴的市場進入受限,將導致該國收益降低。CPTPP的批准無疑會為馬國帶來短期的調整成本,然該研究院認為馬國政府可利用政策空間解決這些挑戰,同時研究其他 CPTPP 合作夥伴如何成功過渡的例子。
根據上述成本效益分析報告顯示,批准 CPTPP 將對馬國產生正面影響,並預計自 2021年至 2030 年期間將馬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累計成長 565 億美元,2030年GDP將成長1.9%。隨著英國與中國大陸可能加入 CPTPP,預計同期國內生產毛額的累計增長將超過底線 1,254 億美元。該報告另顯示,馬國的貿易平衡預計於 2030 年將達535億美元,並於同年維持盈餘,占 GDP 的 8.5%。
IDEAS 另指出於2015 年發表有關馬國加入「跨太平洋策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兩項國家利益研究報告,每一項都具有定量和定性的性質。在數量方面,IDEAS 表示,假設撤銷所有關稅並採取非關稅措施(NTMs ) 在 12 個潛在的 TPP 成員國中將減少25%至50%。將有逾90% 的累計 GDP 收益可歸因於非關稅措施的減少。倘不減少非關稅措施,僅取消關稅,在 2018 年至 2027 年期間的累計收益將僅為 有120 億美元。在質量方面,IDEAS強調透過觀察經濟、社會及安全支柱,總的來說,加入最初的 TPP 符合馬國的利益。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根據東協汽車聯合會(AAF)統計,菲國在今(2022)年1至6月汽車產量自去年同期之41,527輛下滑2.9%至40,334輛,同一期間其他東協國家汽車產量均出現成長,緬甸成長187.1%、馬來西亞成長31.8%、越南成長28.3%、印尼成長28%以及泰國成長7.9%。單以6月產量來看,菲國汽車產量增加6.2%至8,506輛。
銷售方面,菲國今年上半年汽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6.7%至154,874輛,同一期間東協國家汽車銷量成長有越南(34.1%)、馬來西亞(33%)、泰國(22.6%)和印尼(20.8%),新加坡及緬甸則分別下滑34.2%及8.3%。單以6月銷量來看,菲國汽車銷量增加26.8%至28,601輛。
菲律賓汽車製造商會(CAMPI)會長Rommel R. Gutierrez對此表示,由於先前消費者購車需求被壓抑,今年開始需求陸續浮現,6月汽車銷售量仍呈現上升趨勢,儘管未來經濟復甦預期將面臨挑戰,對於未來汽車銷售仍持樂觀態度。今年3月CAMPI預估2022年目標汽車銷量為336,000輛,較2021年之268,488輛成長17%。
至於機車及踏板車方面,今年上半年菲國產量較去年同期下滑4.2%至431,524輛,泰國亦下滑7%,馬來西亞則成長21.2%。銷量方面,菲國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成長6.1%至763.117輛,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則分別成長19.7%、4.6%及3.9%。
A:
資料來源:德國經濟週刊(Wirschafts Woche)、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80004號
為因應俄烏戰事引發之能源危機,並圖減緩「北溪1號」天然氣管線持續處於20%低水平運送量之衝擊,德國已著手重啟煤炭發電。
依據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報導,為使全德發電量可持續滿足產業及民生需求,德國鐵路系統刻正盡力運輸煤炭等天然氣替代品,以供發電之用。由於能源短缺迫在眉睫,德國對煤炭之依賴程度正逐漸增加,重啟的燃煤發電廠亟需及時獲供大量煤炭,以維持發電量。相關報導指出,鐵路係全德煤炭運輸最直接之方式,以德國西部埃森市(Essen)電力生產商STEAG為例,每週即須約26節列車、搭載計2,800噸煤炭, 方足以供應該電廠4個機組發電。STEAG公司負責人Richard Lutz提出警示,如果不優先考慮透過鐵路運輸維持煤炭供應,該電廠將無法獲得足夠原料發電。德國國鐵(Deutsche Bahn)則已開始密切觀察、研究路網負載狀況,但仍預計將出現路網能量不足之窘境,呼籲行政部門重視,並須與產業合作研議方案,防止交通問題使能源短缺雪上加霜。
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Dr. Robert Habeck部長亦於近日表示,將致力協調相關部會確保交通路網足以負荷運輸燃料。部分能源專家則建議,在路網以及電量供應均有限之情況下,煤炭列車應優先於客運列車通行,惟亦有反對聲浪認為制定類似規定言之過早。
除此之外,「德國國家氣象局」(DWD)近日亦發布報告指出,德國2022年7月平均溫度為攝氏19.2度,氣候明顯過熱、過乾、晴天日數多過以往,且顯著高於1961年至1990年7月長期平均溫度達2.3度。溫度過高、降雨量不足,除已引發德東多處森林大火,亦導致各地河川水位偏低,致使部分透過河流運送之煤炭供應亦產生瓶頸,目前船舶運量僅能大致維持正常運載能力的50%,已影響全德燃煤電廠產能。相關問題是否將對已在衰退邊緣的德國經濟造成再次打擊,值得後續數月觀察。
A:
印媒頃撰文分析印度應與鄰國強化貿易事。當前南亞並非印度重點,在2021年南亞僅佔其全球貿易額的3.8%,約400億美元。相較中國在2021 年在該地區的貿易額增長了 1.6 倍,達到 620 億美元。
印度在與鄰國交往不甚密切主因係其與巴基斯坦緊張關係造成,且巴國長期否認印度最惠國待遇。在 Pulwama 恐怖襲擊後,印度也於 2019 年 2 月撤銷了對巴基斯坦的最惠國待遇。由於與巴基斯坦長期問題,爰印度較傾向與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與經濟合作倡議(BIMSTEC),而非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國家。
印度必須加強與南亞的合作,因為大多數國家都面臨著國際收支問題,外匯緩沖減少,無法購買食品、燃料和其他物品等必需品。印度已向陷入危機的斯里蘭卡提供35 億美元。迄今為止,印度已向 5 個南亞鄰國提供 37 項信貸額度 (LoC),價值 142.7 億美元,涵蓋 162 個開發項目。尼泊爾獲得的 LoC 數量最多,其次是緬甸、孟加拉、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主要用於建設道路、橋樑、水道等。
該文建議印度須確保其鄰國的商品獲得更大的市場准入,爰建議自由貿易協定亦須擴到與孟加拉國和其他鄰國,亦可透過改善與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的公路、鐵路和水路的連通性來捍衛其在南亞迅速縮小影響範圍。另因為許多鄰國都極度缺乏外匯,爰以貿易夥伴的貨幣結算貿易交易也將有助提升其地位,加上信貸額度和其他援助,將可讓印度與鄰國貿易量獲得提升。
A:
印媒頃報導印度食品部考量國內產量超過預期,爰計畫將在本季允許額外出口 120 萬噸食糖,此配額比2021年至2022年間多出100萬噸。2021至2022 年度該國食糖總產量預計達到 3600 萬噸。惟即使調高,印度仍將有600至680萬噸的庫存。
當前糖廠已向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阿聯酋、阿富汗、印尼、索馬里等國家出口 997萬噸糖。儘管國際市場最近調整,原糖價格已下跌,惟全球對印度糖的需求仍然存在。上月,國民黨大會黨(Nationalist Congress Party)主席兼前聯盟農業部長Sharad Pawar曾致致函莫迪總理,要求將海外出貨量上限放寬 100 萬噸因本年產量高於估計。
A:
依據瑞士聯邦經濟國務秘書處(SECO)2022年8月2日新聞公布,2022年7月消費者信心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經季節性調整後下降41.7點(以1972年10月為基準),較2020年4月以來之平均值減少3 點。其中總體經濟發展期望指數為-53.5點(長期平均值為-9點)。同期家計單位對財務狀況發展較為悲觀,過去財務狀況評估指數為-35.0點,指數與1990年代初期相似。未來財務狀況指數為-35.0點,低於1995年之歷史低點(-26點)。
於勞動市場方面,受訪者預測勞動市場應繼續穩定發展,對工作穩定度(-27點)以及失業人數(27點)預測皆較長期平均值為佳。
儘管如此,物價上漲持續擠壓家計單位之預算。自2022年4月以來,過去的價格發展指數顯著上升至127點,預期價格發展指數為115 點,自2020年秋季以來首次小幅下降但仍偏高。
消費者高額消費意願指數為-43點,較2020年4月指數為高(-48點)。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經濟國務秘書處(SECO)新聞公布
日期: 2022年8月2日
A:
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耳其於7月27日政府公報發布總統令對非關稅同盟或未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國家所進口之電動車增加10%附加關稅並即日生效。自中國、日本、美國、印度、加拿大及越南進口電動車價格將因此附加關稅而提高。另自中國、日本進口電動車關稅被調高20%。
該產業人士表示,受到該些附加關稅影響,相關電動車價格將會增加至少10%,另並指出在上海工廠製造,即將銷至土國之Tesla Model3也將適用。大部分來自中國與日本部分新電動車車款,將於本(2022)年底及明(2023)年在土耳其銷售,附加關稅最新動向將影響這些車款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產業人士指出,低成本中國電動車已占據市場多年,附加關稅可能影響他們的吸引力,然而該措施長期可能增加國產TOGG電動車競爭力。TOGG電動車預期於明年3月上路。
銷售中國電動車品牌MG的Dogan Trend汽車公司總裁Kagan Dagtekin表示,顧客對亞洲進口電動車胃口在中期由於稅金上升,可能會下降,且這些亞洲電動車公司可能透過通路銷往需求旺盛的歐洲,並可能失去對土耳其市場的興趣。
另電動車及混合動力車協會(TEHAD)主席Berkan Bayram預測表示,土耳其電動車銷售量可能達到約4,500輛。在本年前6個月,註冊之電動車數量較前一年同期增加170%達到2,413輛,在2021年整年共2,846輛電動車在土耳其售出。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能源緊縮已成為歐洲的主要風險,尤其為因應冬季的高能源需求,瑞典能源數位部長Khashayar Farmanbar已責成瑞典電網局(The Power Grid Authority. Svenska Kraftnät)負起改善加強瑞典全國電網的供電能力。該局針對冬季進行不同的模擬測試,報告顯示瑞典有6%的可能性,某些區域必須暫停供電。
Farmanbar部長表示,自1970年後,瑞典未曾經歷如現在的能源危機,因此將此列為政府重點風險因應工作,將更新電網基礎建設,以確保瑞典人民無需擔憂未來供電之虞。但渠仍警告,瑞典將受到歐洲整體缺電的影響,因此瑞典消費者將來仍可能面對電價高漲的問題。
瑞典政府目前並未提出任何再生能源補助,但建議瑞典消費者盡量節電,同時利用減稅政策(ROT)更換家庭電力設備,以提高能源效率。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因為國際政治與經濟局勢不穩,導致投資人對於投資標的態度轉為保守,從鼓勵新創公司成長轉為獲利需求。瑞典新創科技公司自4月以來,即出現裁員與資金取得較難的現象。
據統計,7月的資金募集,未來希望的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僅透過可轉債(Convertibles)方式取得110億瑞典克朗(約10.8億美元)資金。原本風風火火的瑞典Fintech新創公司Klarna,也僅取得85億瑞典克朗(約8.3億美元)資金,而且該公司市值尚被調降80%。瑞典線上醫療服務Kry則透過投資與貸款等管道,獲得16億瑞典克朗(約1.67美元)資金。
A: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法商萬喜集團(Vinci)旗下Vinci Airports(VA)機場管理服務子公司頃於本(8) 月 1 日宣布收購墨西哥OMA 集團 29.99% 股權,躍身其主要股東,據稱Vinci Airports 將投資 8.154 億美元,收購墨西哥金融鉅子David Martinez 基金Fintech Advisory所持有之股份。
O 集團為墨西哥證券交易所及NASDAQ上市公司,管理墨國北部與中部包括著名的Monterrey 及Acapulco兩大城等 13座機場營運,去(2021) 年旅客流量為 1800 萬人次,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則有 2300 萬人次。
VA公司業務勢力範圍甫擴及巴西與維德角,前揭交易可望於年底完成,屆時將經營管理13國70多座機場,延續其國際發展一貫之活力,並鞏固其引領全球民營機場管理營運市場之地位。
A:
保加利亞通訊社(BTA)報導,根據歐盟最新公布的數位經濟及社會指數(DESI),2022年保加利亞綜合指標表現名列歐盟27國倒數第二,僅優於羅馬尼亞。
歐盟執委會表示,過去5年保加利亞DESI指數每年平均提高9%,惟成長速度仍不足以趕上其他歐盟國家。保國具有基本數位能力的人口比例低於歐盟平均,具有較高數位能力人口亦較歐盟平均26%落後8%,另在導入數位技術和公民數位技能取得方面,保國得分為32.6,低於歐盟平均45.7。
保國IT專家佔工作年齡人口3.5%,低於歐盟平均4.5%。然而,保加利亞女性IT專家人才比例高,保國網路連線亦表現傑出。另保國中小企業採用數位技術比例約歐盟平均的一半,且僅6%保國公司使用大型數據庫,10%使用雲端儲存服務,3%使用人工智能,而歐盟數位化目標為2030年前,每項技術指標使用率可達75%。
芬蘭、丹麥、荷蘭和瑞典等國之數位化進展持續引領歐盟,而保加利亞將透過歐盟數位創新中心協助保國業者進行數位轉型;未來歐盟復甦基金(RRF)將撥出約1,270億歐元進行數位技術改革及相關投資,並盼截至2030年,至少80%歐盟成年人具備基本數位技能。
A:
保加利亞索菲亞新聞社(Novinite)報導,根據歐盟執委會夏季經濟預測報告,由於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以及商用能源價格上漲對標題通貨通脹之間接影響,2022年保國通貨膨脹率將達12.5%,2023年則降至6.8%。
高漲的食品和服務價格將使整體通脹維持較高水平,此亦反映預期食品價格上漲心理及保國工資調漲之影響。另保國能源價格持續上漲,該國能源和水監管委員會(EWRC)頃於本(7)月中旬決議將天然氣價格調漲32%,達到每百萬瓦小時186列弗(leva)(約94.8歐元),並回溯至本月1日開始執行;另依據保國能源交換所(BIEE)電力成交價,商業用電價格亦自本月21日起上漲22%以上,每百萬瓦小時平均價格由527.84列弗增至645.71列弗(329.09歐元,不含消費稅)。
本(2022)年第一季保國GDP成長0.8%,所有需求組成均呈現增長,有利的勞動力市場條件和年初私營部門工資大幅上漲支持私人消費成長。惟自本年3月以來,保國消費者信心惡化,顯示未來私人消費成長將趨緩。保國商品出口及觀光復甦,預計本年商品和服務出口將進一步成長。而執行歐盟復甦計畫將為保國2022年和2023年投資加速成長之主要因素。
歐盟執委會於夏季報告中將保國本年經濟成長率相較春季報告上調0.7個百分點至2.8%,並將明(2023)年成長率下修0.8個百分點至2.3%。本年數據修正主要反映第一季之強勁復甦,強勁的工資增長將導致價格進一步升值,尤其是在非貿易部門;明年經濟預期信貸活動將持續減弱,加上通膨預期調整之背景,預期工資增長幅度將趨緩,並使消費成長進一步放緩。
A:
出處:NL Times, 2022/08/0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因航班延誤或取消導致乘客求償數量猛增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近數月以來,由於荷蘭Schiphol國際機場安檢和行李部門員工短缺情況嚴重,導致該機場無法因應夏季(旅遊旺季)大幅增加的旅客,因此宣佈限制旅客流量的措施,航空公司被迫取消或轉移許多航班。
因航班延誤或取消而導致的乘客損失求償數量猛增,受理求償案件的主要業者 Vlucht-vertraagd.nl 證實,自本年 4 月以來,已收到近 70,000 件求償案件,求償金額高達 2,300 萬歐元。
Vlucht-vertraagd.nl 負責人Van Bokhoven 表示,該公司創立12年以來,從未受理過如此多的求償案件,且每天仍持續增加中。求償者不僅希望獲得機票退款,亦希望能獲得額外的賠償,最高可達 600 歐元。
Van Bokhoven 強調,求償不僅來自Schiphol機場的受害旅客,實際上到處都有,例如Lufthansa 及 Ryanair航空公司員工大規模罷工,受害旅客亦有權要求賠償。
A:
西班牙ABC日報2022年7月29日報導,西班牙政府於2022年7月29日向國會提出能源業者及金融機構加徵新稅提案,規劃向西班牙營業收入逾10億歐元之大型能源業者課徵營業淨利稅,稅率為2%,向營業額規模為8億歐元之銀行業者課徵營業利潤稅(含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稅率為4.8%。西班牙政府預計自2023年2月起課徵前述新稅,考量2020年疫情影響業者經營表現,爰規劃相關業者應以2019年營業額為稅基計算基礎。西班牙政府初步估計,首批新稅稅收將可提供國庫17億5,000萬歐元收入,並於2年內各可徵得能源稅40億歐元,金融稅為30億歐元,共增加國庫收入70億歐元。
西班牙政府認為,能源業及金融業趁通貨膨脹及預期未來升息情勢賺取超額利潤,爰須繳交較高稅款,且將規範業者不得轉嫁新稅成本予消費者。倘相關業者違反前述規範,則將受罰,最高罰款將為轉嫁成本之150%。前述法案現已於西班牙國會列為優先處理法案,預計於2022年年底之前通過,並於2023年2月在公司繳交2022年營業稅時,正式納入徵稅。
儘管西班牙政府新稅提案細節尚不完整,金融業及能源業者已普遍對前述二項新稅提案表達不滿之意,認為將對西班牙經濟及投資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影響就業及無助於解決通膨高漲問題。Santander銀行表示,政府為增加30億歐元稅收,影響西國融資市場融資額度達500億歐元。Sabadell銀行則稱,新稅主要受害者將為銀行小型客戶。前述兩家銀行均認為新稅制將使銀行業融資業務因而緊縮。
Iberdrola電力公司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及通貨膨脹使天然氣及石油業者獲利,發電業者並未因而受益。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Repsol)則表示,該公司對歐盟及西班牙行政司法權力分立之憲政原則深具信心,將循司法救濟程序爭取免除行政單位片面徵稅提案。
A:
西班牙ABC日報2022年7月29日報導,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公布勞動力調查報告(Encuesta de Población Activa,EPA)指出,2022年第2季西班牙全國就業人數為2,046萬名,係2008年以來新高﹔同時全國總失業人數為291萬9,400名,失業率為12.48%,係2008年以來最低紀錄,亦較第1季之失業率13.6%為低。
儘管2022年第2季西班牙就業人數及失業人數均為自2008年以來最佳紀錄,INE統計資料顯示,雖該季就業人數增加38萬3,000名,惟較2021年同期之46萬9,000名為低,減少17%。在失業人數方面,2022年第2季失業人數減少幅度與2021年同期相較亦減少17.6%,顯示就業市場成長力道已開始減緩。
西班牙中央銀行表示,西班牙2022年第2季就業市場成長4%,較第1季之4.6%為低。以產業別而言,儘管製造業就業成長4.2%,較第1季之2.1%為佳,惟建築業就業成長為1%,較第1季之4.3%為低,農業就業成長為負數,成長率為-2.7%,顯示就業市場成長明顯減緩。西班牙勞工部(Ministerio de Trabajo y Economía Social)部長Yolanda Díaz表示,由於未來全球經濟發展包含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爰認為西班牙勞動市成長速度或將逐漸減緩。
西班牙融合、社會安全暨移民部(Ministerio de Inclusión, Seguridad Social y Migraciones)部長José Luis Escrivá表示,為因應西班牙2022年夏季觀光業人力需求增加,企業提前招聘雇用勞工。鑒此,儘管西班牙第2季就業市場表現良好,應屬短期現象。渠認為, 西班牙7月就業人數增加數將低於3萬人,自7月下旬起,就業機會增加速度將逐漸放慢。
A:
西班牙國家報2022年7月30日報導,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初步資料,西班牙本(2022)年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Índice de Precios al Consumo, IPC)為8%,高於本年6月之10.2%,為自1984年9月以來最高。INE資料指出,IPC高漲主因為食品與非酒精飲料、電力、服飾與鞋類產品價格上漲。同期未計入能源及新鮮食品等價格變動商品之核心通貨膨脹率(la inflación subyacente)為6.1%,增加0.6%。
西班牙物價上升,部分係受到國際市場影響。由於全球各國中央銀行利息調升,使國際經濟成長放緩,因而影響市場需求。此外,2022年7月全球油價每桶高達100美元,鋼鐵、鋁及銅等金屬價格亦大幅上漲等。由於俄羅斯對經由北溪1號(Nord Stream 1)供應歐洲天然氣採取減量供應措施,使本週天然氣價格上漲至歷史新高。俄烏戰爭所引起的能源問題,係通貨膨脹主因,另近期係近20年以來,歐元兌換美元匯率首次跌破平價,使進口商品價格增加,加劇通貨膨脹上漲。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歐洲經濟學家Ángel Talavera認為,由於受觀光業服務產品價格上漲影響,短期內通貨膨脹仍將持續高漲。應用經濟學研究基金會(Fundación de Estudios de Economía Aplicada, Fedea)副會長Ignacio Conde-Ruiz則表示,儘管物價持續上揚,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民間累積儲蓄增加,使民眾夏季度假需求不減。
受通貨膨脹上漲影響,2022年1月至7月西班牙財政收入與2021年同期相較增加1,000億歐元,財政赤字與2021年同期之400億3,100萬歐元相較減少40%。惟西班牙政府承諾社會福利金(pensines)將以消費者物價指數為調整基準,倘以2022年11月西班牙平均通貨膨脹率為8%為依據計算,2022年西班牙社會福利金將增加150億歐元, 2023年西班牙社會福利金將增加170億歐元。
2022年7月除西班牙消費者物價指數(IPC)大幅上漲外,歐元區通貨膨脹率為9%,美國IPC為9.1%,係1981年以來最高,另德國IPC自8.2%上漲至8.5%,荷蘭則在連續3個月下降後,上漲為11.6%。
A:
Business Insider South Africa 2022.07.29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Transnet國營運輸集團日前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總金額440億斐鍰,其中300億斐鍰將投資更新整體港口設施,其他140億斐鍰將更新港埠設施,提高貨櫃處理能力。另Transnet港務部門未來將在所屬之8個港口興建總發電量50MW至80MW之再生能源發電。
- 本次投資案預計更新西開普Mossel Bay、Saldanha及Cape Town等港口設施,並預計將德班港建設成為國際貨櫃港,提高貨櫃處理能力,並將興建大型港口停車場鏈結德班汽車產業。
- Transnet2021年虧損90億斐鍰,本(2022)年第1季營業利潤逆勢成長至50億斐鍰,主要營業收入來自鐵路貨運部門,然鐵路貨運部門營業額持續衰退,據估計Transnet總資本投資之76%用於鐵路設備維修。
A:
Business Day 2022.08.01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豪登省自8月3日起, 95 無鉛汽油零售價將降至每公升25.42蘭特,93 無鉛汽油將降至 每公升24.99蘭特。在本年近幾個月油價攀高後,用車人將在 8 月份得到緩解。
二、南非燃油價格每月進行審查,南非礦產資源暨能源部表示,儘管南非蘭特兌美元貶值,但本次審查期間,汽油、柴油及照明石蠟之國際價格下降使得本次南非能實現油品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