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出處:NL Times, 2022/07/2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本年7月份荷蘭通膨再次上揚達11.6%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最新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以歐盟統一方式計算,荷蘭本年 7 月份通膨由6 月份的 9.9%再次上揚至11.6%。

本年 3 月份消費者物價格曾上揚 11.7%,而4、5月和 6 月份則逐漸下降,惟7月份又再次上揚。

CBS指出,本年7 月份通膨上揚主因是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此外, 工業產品和服務價格亦上漲。

 

A:

歐盟前以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21/1832修訂歐盟貨品稅則號列,嗣於111年7月29日在第L200號歐盟公報公告旨揭相應調整清單,詳細內容可參見歐盟公報網址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A32022R1322。

A:

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本(7)月29日報導,法商萊雅(L'Oréal)集團第2季在中國市場銷售表現亮眼,相較於其他美妝同業因新冠疫情業務普遍下滑趨勢中脫穎而出;其全球整體銷售金額達93.1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4%,優於預期。

 

萊雅執行長Nicolas Hieronimus 指出,走出兩年疫情,消費者加速回歸社交活動,並樂於採用創新且品質優良之美容產品,帶動美妝市場需求強勁反彈;其中北美市場第2季銷售成長10.7%;中國大陸前因新冠疫情再起,於3月中實施封城令,許多西方品牌之當地銷售額紛紛下滑,而萊雅則逆勢成長13%,H執行長將之歸功於網路銷售暢旺。其Maybelline與L'Oréal Paris等平價品牌成長 9.1%,同期L'Oreal Luxe如Yves Saint Laurent等高價奢華品牌銷售額更成長15.3%,勝過其競爭對手路威酩軒集團(LVMH)香水美妝部門之表現。

 

即使今年下半年有諸多不確定因素,H執行長仍對全球美容市場與集團前景充滿信心。

A:

史國商工暨貿易部國與德國合作社聯盟(German Cooperative and Raiffeisen Confederation, DGRV)於本(7)月28日共同舉辦「史瓦帝尼全國合作社聯盟」(National Co-operatives Federation of Eswatini, NCFE)成立發布會暨「全球青年合作社計畫」(Global Youth Co-operatives Project)發布會,盼透過合作社之發展改善史國青年失業問題,並提高青年之社會與經濟參與。發布會由史國商工暨貿易部長庫馬羅(Manqoba Khumalo)主持,出席貴賓計有史國合作社發展局長Nonhlanhla Mnisi、DGRV區域計畫主持人Veit Gesenhues、NCFE主席Musa Sibandze、各國駐史使節團官員以及我國技術團人員等百餘位。

 

K部長致詞表示,史國政府認識到合作社在創造財富與就業方面之重要性,爰將合作社部門(Cooperatives Sector)置於史國「經濟復甦策略」(Economic Recovery Strategy)之核心,盼該部門成為政府推動史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之夥伴。史政府亦將為合作社之發展提供合適環境,以利各合作社及其成員充分發揮潛力。K部長另指出,史國青年面臨嚴重失業問題,渠相信合作社不僅可為青年提供優質之工作機會,亦可成為青年創業之渠道。K部長感謝DGRV堅定支持史國合作社部門之發展,為史國經濟發展帶來正面影響,並感謝DGRV分別提供NECF及旨揭計畫1,007萬史鍰與464萬史鍰之經費贊助。

 

DGRV區域計畫主持人Veit Gesenhues致詞表示,史國合作社部門充滿活力,在史國隨處可見各類合作社,DGRV很榮幸與NCEF成為夥伴,盼NCEF與旨揭計畫為史國青年、婦女與弱勢創造更多機會。另NCFE主席Musa Sibandze感謝史國商工部與DGRV之協助,表示NCFE將協同「史國全國青年合作社聯盟」(Eswatini National Youth Cooperatives Alliance, ESNYCA)落實旨揭計畫。S主席指出,合作社之營運不僅係追求獲利,更在追求獲利與提升成員福祉間取得平衡。合作社亦集結成員之力量形成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與範疇經濟(economies of scope),提升成員集體議價能力,為成員提供更高社會保障。渠深信合作社係提升生活與工作環境之重要工具。

A:

依據匈牙利中央統計局本(2022)年7月28日公布數據,匈國本年6月15至74歲失業率為3.3%,低於上月的3.5 %及去年同期4.0%,失業人數為160,200人。

本年第2季平均就業人數為469.3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4萬人:主要勞動力市場增加6.7萬人至451.85萬人,在國外工作人數增加13,100人(16%)至95,100人,公共工程人數減少6,300人(7.4%)至79,600人。另,計有230,000人登記求職,比上年同期減少13.3%。平均而言,失業者尋找工作的時間為10個月,36.7% 的失業者至少失業一年。

匈牙利媒體引述ING銀行分析師評論表示,觀察就業及失業趨勢,並無跡象顯示雇主開始適應不斷惡化的經濟環境,代表勞動市場將有利於面對可能經濟衰退的調整,因此下降幅度可能較為溫和。另分析師警告因薪資物價螺旋性上漲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並增加經濟“硬著陸”的風險。

A:

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7/2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天然氣價格飆升引起業界恐慌

荷蘭金融報( Het Financieele Dagblad)報導,荷蘭企業和經濟學家發出警告指出,因天然氣價格飆漲造成的重大經濟後果,將導致某些產品嚴重短缺。

荷蘭一家大型能源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表示,受到天然氣高價影響的公司比例正在迅速增加。許多公司將縮減生產規模視為唯一的解決方案,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減少生產線,以大幅減少天然氣使用量,其中包括磚、紙、鋁,以及鋼的生產商。某些產品將變得越來越稀缺,並將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現在用於淨化水的化學品已經很稀缺。

溫室園藝業能源專家 Alexander Formsma 證實該業的恐慌正在加劇,種植番茄、黃瓜和其他作物種植者將在今冬停用溫室。Formsma指出,政府天然氣策略聚焦在今冬是否有足夠的天然氣可用,對同樣嚴重的能源危機財務困難則關注不足。

天然氣公司 Gasunie Transport Services 稱,現在荷蘭的天然氣使用量比一年前減少 20%,主要是由減產造成,情況令人擔憂。

目前荷蘭天然氣價格為每kwh 23.3分歐元,或每立方尺 2.25 歐元(含稅),僅次於瑞典,高居歐盟國家第二位。

A:

綜合美媒及美國商務部728日報告,美國商務部初估年增率下降-0.9%,繼本年第一季萎縮-1.6%繼續下滑,低於市場預計增長+0.3%至+0.4%。

 

其中占經濟活動比重約2/3的消費者支出,其成長減緩僅增長+1%,低於第一季+1.8%,並低於新冠疫情前10年平均增長+2.3%;商業固定投資下降-3.9%,係新冠疫情以來最大降幅,其中作為未來成長趨勢良好指標的設備投資下降-2.7%,住宅投資亦下降-14%造成GDP 下滑-0.71%;企業庫存減少-1,069億美元,導致GDP減少-1.96%;政府支出下降-1.9%;貿易則有所好轉,出口增長+18%、進口增長+3.1%,貿易逆差縮小。

 

本次GDP最新數據增加拜登總統政治難題,並影響聯準會升息幅度的決策,市場普遍認為面對40年來的高通膨、快速上升的借貸成本,以及普遍緊縮的金融情況,經濟極易陷入衰退,惟可能到2022年底或2023年才會開始。彭博經濟學者指出,本年第二季GDP萎縮,大幅增加經濟在年底前陷入衰退的風險,經濟動能遲緩更造成經濟易受其他衝擊影響,例如歐洲潛在能源危機或下半年供應鏈瓶頸加劇。

A:

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728日報告,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每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25.6萬,較前一週26.1減少5千,為4週內首次下滑,然仍接近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準,顯示美國勞動市場持續呈放緩趨勢;另截至7月16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135.9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1%,較前一週138.4萬減少2.5萬。

A:

綜合美媒報導,美國非營利組織太空基金會(Space Foundation)7月27日發布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太空經濟創紀錄達4,690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9%,係自2014年最快速成長,其中2021年商業營收成長6.4%達3,620億美元,主要為寬頻網路及GPS等太空相關的產品及服務。另2022年美國市場與經濟雖然趨緩,然預期太空經濟將展現韌性度過難關繼續成長。

 

美媒指出,各國政府在軍事及民用太空計畫支出持續增加,現有90多個國家在太空展開業務,美國為最大支出國家,其太空總預算600億美元,幾乎為第二大中國的4倍,印度與歐洲多國去年亦大量提高太空預算,惟仍低於20億美元。另2022年上半年全球共發射75次火箭,與1967年美國及蘇聯在登月競賽期間創下紀錄相當,而本年發射1,000多個太空器,其中約90%係由商業公司發射,尤其是SpaceX的Starlink網路衛星。

A:

資料來源:ECHO經濟報

                                                       

以往比利時用戶在Amazon進行網路購物時,只能在amazon.fr、amazon.nl或amazon.de之間選擇,現在Amazon終於決定正式進軍比利時,將在安特衛普設立倉儲,針對網域名稱選擇的部分,由於amazon.be已在數年前被保險公司Bâloise註冊使用,因此將使用amazon.com.be。至於正式營運時間,原本有傳聞為今年秋季,也有說法為“未來數個月內”,關於這點Amazon拒絕證實媒體發表的任何謠言或猜測。因此,目前公告僅針對賣家,有意願與Amazon合作之賣家現在已可以在sell.amazon.com.be網站上註冊。

 

Amazon不斷擴大其全球據點,然而在比利時設點,卻有可能會發生與鄰近據點競爭的問題。同樣的商品在比利時的購物網站上通常都不是最便宜的,因此消費者已經習慣去法國、荷蘭或德國的購物網站上比價。同時amazon.com.be還需面臨到同性質之購物網站bol.com或Coolblue的競爭。

 

Amazon在比利時設據點將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預估安特衛普倉庫將雇用50 人,比國快遞物流人員200人。

 

A:

據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7月29日新聞報導,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Istat)20227月份初步統計,20227月份義大利物價上漲7.9%,同6月份為8.0%下降0.1%;與2022年6月份比較,7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0.4%。
2022年7月份貨品之物價較2021年同期上漲11.1%(較2022年6月份上漲11.3%),服務物價上漲3.36%(較2022年6月份上漲3.4%)。另雜貨及未加工食品(grocery and unprocessed food)2022年6月份上漲0.4%,較2021年7月份上漲9.1%(2022年6月份僅上漲8.2%)。

年度基準之物價指數雖下降0.1%,但仍維持高檔,此係因物價兩種相反趨勢影響。義大利物價一方面因能源商品(自48.7%降至42.9%)價格下降,特別是受管制能源商品(自64.3%降至47.8%)及僅小程度因非管制能源商品(自39.9%降至39.8%),同時因休閒服務,包括修繕及個人照護(repair and personal care)(自5.0%至4.6%)物價下跌;另一方面因加工食品,包括酒類(自8.1%漲至9.6%)、運輸服務(自7.2%漲至8.9%)、非耐久財(自2.9%漲至3.6%)、耐久財(自2.8%漲至3.3%)、其他服務(1.1%漲至1.6%)均有上漲。
「核心通貨膨脹」(扣除能源及非加工食品)自2022年6月份之3.8%上漲為4.1%;僅扣除能源之通貨膨脹率上漲4.7%(6月份為4.2%)。

 

A:

西班牙國家報2022年7月28日報導,西班牙政府正計劃對西班牙營業額逾10億歐元之大型能源公司課徵約2%之銷售稅。由於符合西班牙政府前述規劃之能源業者總營業額約1,000億歐元,爰該項新稅課徵計畫將可使國庫每年收入增加20億歐元。該項計畫雖尚未有確切名單,惟一般認為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Repsol)及Cepsa石油公司、伊比德羅拉電力公司(Iberdrola)、恩德薩能源公司(Endesa)及Naturgy天然氣公司、阿馳奧納能源公司(Acciona Energía)、英國BP石油公司及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等,均將受列於課稅名單。

西班牙政府除規劃就大型能源公司課徵營業稅之外,亦規劃就大型金融機構課徵特別稅,前述2項新稅預計於兩年內,可增加西班牙國庫財政收入70億歐元。西班牙政府將禁止前述大型能源業者把新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刻正研議稅法具體規範。據悉西班牙國家市場與競爭委員會(Comisión Nacional de los Mercados y la Competencia,CNMC)將監管能源稅,金融機構營業新稅則將由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管理。

西班牙政府將於2022年7月28日在國會提出向大型能源企業及金融機構加徵新稅計畫。儘管歐盟執委會(Comisión Europoa)同意各會員國可就俄烏戰爭爆發後,能源業者因能源價格上漲所獲得之超額利潤課稅,惟能源業者銷售額已內含應繳增值稅(IVA),爰新稅計畫恐有重複課稅(doble imposición)問題。另就向銀行課徵金融稅部分,西班牙銀行界普遍表達不滿。日前西班牙洲際銀行(Bankinter)執行長María Dolores Dancausa表示,不排除透過法律途徑,對該項新稅規畫提出疑義。

A:

依據法媒費加洛報(Le Figaro)本(7)月28日引述法國Stellantis集團當日新聞稿,2022年上半年集團營收成長17%至880億歐元,毛利率達14%且淨利成長34%至80億歐元,表現亮眼。法媒分析,前述成績象徵2021年集團合併以來,已邁出成功的第一步,因為儘管在烏俄戰爭、通貨膨脹、半導體短缺及中國封城等夾擊下,仍於擴張規模情況下維持2位數獲利。

 

全球第4大車廠且旗下擁有14個知名品牌之Stellantis集團總裁 Carlos Tavares認為,2022年上半年績效表現亮眼主要受惠其電動車優先、維持高毛利之策略與市場對漲價接受度佳等原因,儘管銷量下滑約7%,但整體營收仍逆勢成長。例如,集團旗下Peugeot 308、Fiat Scudo及DS4等車款熱銷已超越晶片短缺所帶來之衝擊,尤其因為價格調漲、產品高階化及歐元貶值等多重因素,均對財報有正面效果。

 

儘管T總裁認為目前大多數車廠均採取類似策略,但其餘車廠並無如此亮眼表現,如福斯、日產汽車2022年上半年銷售額下滑超過20%,另Mercedes-Benz的淨利僅微幅成長3%。T總裁指出,目前集團接單量為疫情前水準3倍之多,相當滿載,由於原物料成本已逐漸下降,加上半導體短缺情形將持續緩解,渠對未來維持樂觀。

 

法媒分析,Stellantis成功運用電動車來彌補與其競爭對手的差距;T總裁強調,儘管該集團在歐洲市場整體市占率落後福斯汽車3%,但於電動車之市占率卻不分軒輊,銷售數字僅微幅落後福斯汽車約2,800輛。例如,Fiat 500車款在義大利市占率名列第一,於德國亦相當熱銷;另208 Peugeot電動車款則在法國取得成功。T總裁稱,集團合併後已成功往同一個方向邁進,而非切斷新舊公司間的聯繫。另一方面,福特汽車則採取不同策略,將業務分割為燃油車及電動車兩大事業部。

 

然而,Stellantis集團的雷恩工廠及生產Peugeot的索紹工廠,於今年已受晶片短缺衝擊多次停工。同時,該集團面臨的另一挑戰為在中國投資,儘管今年Stellantis決定提高其與中國廣汽集團(GAC)合資公司之股權(由50%提升至75%)以逆轉頹勢,但在GAC不斷拖延之下,最終Stellantis集團決定結束合資公司,並帳列3億歐元之資產減損。T總裁表示,在中國經商過去5、6年間被高度政治化,渠不願如同福斯汽車或通用汽車在中國高度曝險,因為渠個人認為,隨著中國與西方世界緊張關係白熱化,不排除未來西方社會將對中國將採取類似對抗伊朗或俄羅斯之制裁措施。至於能源成本議題,T總裁表示9月份將針對自主發電及工廠內裝設太陽能板等議題作出結論,未來將持續審慎因應能源問題。

 

A: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7)月29日報導,法國商業地產巨擘Unibail-Rodamco-Westfield (URW) 近兩年歷經接二連三的危機考驗,從新冠疫情爆發因封城停業、股價崩盤、管理權爭奪至新冠變種出現等重重挑戰後,如今總算雨過天晴,刻正重振旗鼓迎接後疫情時代。

 

由於其承租商家業務復甦,此家法荷跨國集團今( 2022)年上半年營業額大幅成長 45%,達 11.4 億歐元。URW董事長 Jean-Marie Tritant 指出,客流人潮陸續回籠,購物中心滿載營運,暢旺買氣為租戶商家締造銷售佳績,較預期超前恢復 2019 年疫情前之榮景。

 

對於 URW 而言,不僅租金收入增加,同時新租戶之需求強勁,符合法國綠色建築標準之「高品質環境標準(High Quality Environmental standard, HQE)」地點店面更是炙手可熱。據T氏分析,前開業績表現顯示其品牌策略奏效,該集團為使營運最優化,關閉利潤效率最低之商店,以擴大利潤高的“旗艦店”面積。此外,積極設法刺激其購物中心來客量之提升,同時鼓勵推廣來店取貨之銷售服務等。

A:

標題:愛爾蘭都柏林港口貿易量恢復到Covid-19疫情和英國脫歐前的水平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7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39/P200號(商情文號:第539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都柏林港的貿易量幾乎已恢復到Covid-19疫情和英國脫歐前的水平。

根據愛爾蘭最大港口公佈的上半年數據顯示,與2021年相比,2022年前六個月的貿易量有所增加,顯示貿易量從Covid-19的低迷中反彈。總交易量相較前年同時期成長10%,但與2019年上半年(Covid-19和英國脫歐抑制貿易之前的時期)相比仍下降近4%。若按貨櫃和拖車進出數量計算,通過港口的貨櫃和拖車數量較前年同時期成長近8%,僅比2019年同時期低1%。

都柏林港務執行長Eamonn O'Reilly表示,英國脫歐後每個貨櫃和拖車的平均貨物裝載量下降4.2%已成為常態。此外,由於愛爾蘭對從英國進口的貨物實施邊境管制,物流供應鍊一直處於低效率狀態,而隨著貿易量的回升,這給港口帶來運作上的壓力。

O'Reilly執行長並表示,由於英國脫歐,企業選擇不透過位處愛爾蘭和歐洲大陸之間的英國運送貨物,而其他貿易商則選擇向歐洲大陸的替代供應商採購貨物,以避免與英國進行貿易所需面臨的邊境管制。將每個貨櫃和拖車的平均貨物裝載量的下降歸因於組合裝載的壓力,過去運輸商將不同的貨物集中在一個貨櫃或拖車中運送,已節省成本。然而,英國脫歐後,新的邊境管制要求必須為每件物品單獨提交海關表格,這使運輸成本大幅提高。執行長還表示,都柏林港的貿易量回升,部分原因是愛爾蘭的人口成長。更多的人口意味著更多的貿易,而更多的貿易意味著都柏林港運輸量的增加。根據今年愛爾蘭的人口普查,過去六年人口成長7.6%,達到510萬人,是17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除此之外,隨著Covid-19旅遊限制的解除,渡輪交通量大幅增加,乘船旅客數量成長一倍,達到67萬1000人,旅遊車輛數量則增加兩倍多,達到19萬6000輛。僅管如此,乘船旅客數量仍比2019年上半年低近20%,而旅遊車輛數量則較三年前低16%。

A:

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7月2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40/P200號(商情文號:第540號)

 

商情本文:

英國慈善機構警告,今年秋天部分最貧困的家戶可能將因為使用舊型非智能預付電錶而錯過英國政府提供的400英鎊能源賬單補助。此項補助是英國政府的能源賬單支持計劃的一部分,將自今年10月起分6個月分期付款,每期補助每戶家庭約66英鎊的能源支出,此計畫將適用於英國2900萬戶家庭。對此,慈善機構擔憂,英國超過200萬使用舊型非智能預付費電錶的家戶可能難以獲得補助金。

目前透過直接帳戶扣款的家戶,補助金將自動折抵賬單中金額,而部分擁有新型智能預付電錶的家戶,補助金每月將自動加值到的帳戶中。然而,使用舊型非智能預付費電錶的家戶將不會自動獲得補助金,而是每月透過簡信、電子郵件或郵寄方式收到能源賬單折扣券,並由家戶自行到充值點(例如報刊亭或郵局)進行兌換。使用此類預付費電錶的家戶包括英國部分最貧困的家庭,飆升的能源成本和其他賬單已影響渠等的生計。

幾天前,英國政府警告,家戶平均每年的能源賬單可能從明年1月起達到3850英鎊,是今年年初水平的三倍。英國財政部長 Nadhim Zahawi表示,此項補助是英國政府370 億英鎊補助計畫的一部分,其中包括800萬戶最貧困的家庭將獲得1200英鎊的直接補助以助期降低生活成本。

財務諮詢公司Money Saving Expert創辦人Martin Lewis表示,目前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的看守內閣無法解決能源費用上漲所引發的危機,未來新任首相必須盡速擬定進一步的支持計畫。

A: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7月2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41/P200號(商情文號:第541號)

 

商情本文:

英國近期的高電價衝擊將可能是舊時代的最後一次危機,英國近期能源生產技術未來有望大幅改善能源供給,屆時將需大量的後勤資源以維持運行。上週末,離岸風能和太陽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提供英國近60%的電力,一度達到66%的峰值。英國綠色能源未來有望取代高價進口的液化天然氣。

英國政府預估到2030年,英國離岸風電發電量將從11 GW增加到50GW。

英國永續能源協會(Renewable UK) 表示,英國目前共有86GW的離岸風電項目正在籌畫中,領先於中國的 8GW和美國的48GW。英國政府預計將在風力條件良好的Dogger河岸地區上建造巨型高科技渦輪風力發電機,與過去技術含量低、產量低的舊型風力發電機相比,巨型高科技渦輪風力發電機容量功率(capacity factor)接近60%,前所未有。倘若未來英國量產綠色能源的計畫成功,英國將可透過電力輸送網路將充裕的能源出口到歐洲大陸,以獲得豐厚的收入,填補英國的貿易逆差,並還能緩解部分歐洲國家對於俄羅斯能源的過度倚賴。

另一方面,充裕的綠色能源部分還可以轉化為綠色氫能以替代化肥、化學品或煉油廠中燃燒化石所產生的灰色氫,綠色氫能還可以用於製造鋼鐵。,綠色氫能還可用於儲存在鹽洞中作為天然氣的替代品,或轉化為綠色氨氣,用於燃料、火車和航運。然而此項技術需要高昂的電解成本,在技術改良研發成功前,尚無市場競爭力。

未來能源的存儲也是該產業面臨的挑戰之一,能源必須一次性貯存數天或數週,而目前的鋰電池無法長期儲存電力,它們的最佳時間是兩個小時,而且價格昂貴。未來長期儲存能源的成本必須低於每MWh 82英鎊的價格,這是商業可行性的全球基準。目前能源儲存的業界翹楚是英國的Highview Power公司,該公司使用儲存在低壓絕緣鋼塔中的液態氣體將空氣冷卻至負196度,低溫能將能源體積壓縮700倍。儲存桶中的效率損失或蒸發率為每天0.1%,其中大部分將被封閉系統重新捕獲。目前該公司正在英國Humberside地區建立其第一家大型工廠。

英國Humberside地區是當今英國最大的北海離岸風能樞紐。它將提供2.5GW超過12小時,或0.5GW 超過60小時,依此類推,並預計在2024年底前啟動並運行。英國政府預計離岸風能項目未來將以每年兩到三個的驚人速度發展,目標是20個站點能一次提供近6GW的備用電力並持續四天。根據英國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英國保守黨成員有71%支持擴大再生能源,未來綠色能源將是全球趨勢。英國最新的離岸風能拍賣價格低至每MWh 37.35英鎊,僅為燃氣發電廠運行成本的25%。

A:

  1.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工業、貿易暨供應部長Yousef Shamali與埃及供應部長Ali Moselhi於本(111)年7月24日在開羅舉行的會議上討論加強糧食安全雙邊合作的機制,同意在糧食安全領域採取實際步驟,以符合共同利益並因應未來挑戰。同時重新啟動於去年2月在開羅舉行的約旦-埃及聯合高峰會第30屆會議期間簽署之合作備忘錄(MoU),合作建立在約旦和埃及營運物流專區。
  2. 據報導,雙方還同意制定糧食安全領域合作的聯合行動計劃,並在一個月內與兩國私營部門合作,啟動與執行合作備忘錄。此外,必須把重點放在有助於加強糧食安全與實現約旦-埃及在策略性領域一體化的活動上。
  3. 約旦S部長指出,鑒於相關的全球挑戰,特別是新冠疫情造成之衰退,俄羅斯與烏克蘭危機,物價上漲與全球供應鏈中斷的影響,約旦對糧食安全給予極大的關注。約旦總理Bisheer Al Khasawneh已指示該部與埃及及許多阿拉伯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的基礎上,在糧食安全方面採取整體性之合作。糧食安全是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埃及之間的全面工業夥伴關係,以及約旦10年經濟現代化願景的目標。

A:

  1.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能源暨礦產資源部長Saleh Kharabsheh指出,宣佈了允許實施容量超過1 MW的再生能源專案的標準,以刺激經濟,吸引更多投資並增加就業機會。
  2. K部長表示,根據約旦政府的政策,包括新的投資和現有的投資之擴展,具體核准標準,取決於設定的預期消耗標準語電網的技術限制。至於實施標準,新的工業投資或對現有工業投資的擴展,將在開始實施新專案或擴大現有專案之前,需對能源績效進行評估研究。
  3. K部長續指出,該標準規定,必須雇用當地勞工至少70%,產品必須符合當地產品的條件,當地市場的銷售比例不應超過50%,此些設施必須符合能源暨礦產管理委員會頒布的法規。目前正進行之相關工作計畫,亦應符合該決定的標準,並強調此舉的重要性,並作為該部利用再生能源資源的努力的一部分。並預定在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由26%增加到50%。約旦由於其位於太陽帶上而享有豐富的再生能源資源,呼籲再生能源領域工作的企業利用該行業現有極佳之投資機會。

A:

紐西蘭政府宣布自7月31日午夜起全面重啟國門,開放所有國際旅客及國際學生入境,海上邊境亦同時開啟,遊輪和休閒遊艇將可入境紐國港口。

紐國於2020年3月19日為防止疫情擴散,全面關閉國際邊境,2022年2月宣布分階段重啟,此次全面開放措施將為紐國與世界重新連結計畫之最後階段。紐政府於6月20日取消要求入境旅客登機前提供陰性檢測證明,但仍須於入境後第0/1天、第5/6天進行自我檢測,檢測陽性者須居家自我隔離,並進一步進行PCR檢測。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