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來源:越南經濟時報網站2022年07月1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企業產品價格將隨通膨而上揚,越南媒體報導,當匯率、利率與通貨膨脹均上升時,企業之原物料價格亦隨之上揚,產品與服務價格之大幅上漲將不可避免。因此企業擬在物價暴漲中穩扎穩打,必須重新定位價值鏈,分析可能影響產品生產成本之宏觀因素,並制定新價格政策、定期評估客戶對新政策反應。企業亦須重視塑造發展形象、提高企業聲譽、完善組織架構,並重新確立品牌地位,進而制定渡過難關之長期發展戰略。為發展形象與提高聲譽,企業須重點發展產品,聚焦產品質量、外觀設計與市場識別能力、加大對資通訊與數位轉型之投資力度,以及推動人力資源發展等。因此各國廠商於通膨時代,在越南投資布局與經營宜事先評估與編列未來數月或數年通膨所增加之成本,以避免資金短缺,影響公司興建工廠與正常營運。

A:

資料來源:越南經濟時報網站2022年07月2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谷歌(Google)公司東南亞副總裁Stephanie Davis於7月15日在該公司活動中表示,越南已克服大部分數位系統障礙,惟人才短缺,需更多人接受正確技能培訓,以推動國家向前發展。該公司與越南計畫投資部及越南創新中心合作推出谷歌職業證書計畫與谷歌越南創業學院。越南創業學院將透過為當地人才與新創企業提供更多學習與成長機會,幫助縮小技能差距。越南計畫投資部則表示,越南之創新生態系統現正進入關鍵發展階段,需要大量投資與深入支援以發展創新型新創企業,以形成高品質與國際認可之人才庫。以上顯示越南政府持續重視人才來源。各國廠商來越南投資電子與高科技行業越來越多,且因勞工短缺,宜導入智慧工廠,惟高科技產業與智慧工廠均需技術勞工始能操作設備,爰廠商規劃在越南投資時即應妥善制定人力資源與應用計畫。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7月22日報導,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請辭及內閣總辭在7月21日獲准,惟渠與其執政團隊在9月25日正式大選日前,仍有多項重要事務待辦,包括面對通貨膨脹及烏俄戰爭造成能源價格高漲下,持續執行保障家戶與企業之援助法案(Dl aiuti),及供應烏克蘭軍事器材等緊急議題,此外,亦須著手討論既訂將參與之國際會議,包括9月之聯合國大會、10月底之歐盟高峰會及11月中旬之G20峰會。

據報導指出,將卸任之德拉吉政府最大重點是避免失去歐盟資金,因此需要持續執行多項有關《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PNRR)中已獲國會通過或正在審議之相關法案,包括下一波將核撥用在民刑事訴訟及稅務程序改革之190億歐元資金、審議政府採購法規革新、競爭法案等。此外,亦須規劃執行已獲國會通過之援助法案(Dl aiuti),尤其是預計將在7月底至8月初核撥100億歐元資金之計畫。

在此期間,保障薪資措施將可持續與相關工會研議,惟如同最低薪資提案進度,其議程視現況仍待確認。此外,即待解決的尚有Covid-19防疫措施更新,在疫情發展下,管理方式或將恢復常態,且將優先擴大進行60歲以上施打第四劑加強劑疫苗;有關「員工成本稅楔」(cuneo fiscale)改革很有可能留待下一屆政府規劃新預算案再行決議。另外,義大利政府每年9月提出之「財經政策報告」(Nota di Aggiornamento del Documento di Economia e Finanza;NADEF) 預計將僅更新總體經濟現況與依據屆時有效法令所評估之經濟趨勢,而無法列出各項新政策與執行計畫。
 

A:

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芬蘭4家新創中心已被歐盟執委會選定為歐盟數位新創中心(European Digital Innovation Hubs, EDIH),作為發展歐盟數位服務之重點單位,旨在提供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所需之協助與服務。以下為獲選之4家新創中心:

  1. 自動化中心(Robocoast),由科技公司Prizztech Oy負責主導協調(製造業)
  2. 芬蘭醫療中心(HealthHub Finland),由土庫科學園區(Turkur Science Park OY) 負責主導協調(醫療)
  3. 芬蘭AI區(Finnish AI Region),由赫爾辛基市負責主導協調(數位服務、智慧城市與健康)
  4. 地理新創中心(Location Innovation Hub),由芬蘭國立地理研究院(National Land Survey of Finland)負責主導協調(地理資訊)

芬蘭經濟部長Mika Lintilä表示,4家歐盟數位新創中心除了可提供數位轉型的中小企業各類協助與服務,亦提供公司成長及增加工作的機會,同時可相輔相成促進新創中心本身的能力與營運改善與進步,期待在秋季即可進行所有相關計畫。

非營利組織的EDIH,其最主要目的為加速公部門與私部門數位轉型與數位投資。EDIH除透過其原有的組織和活動達到數位化目標,也提供新型態的服務。

歐盟希望建立一個具有200家EDIH的歐洲全面網絡,提供歐洲公司所需的各類專業協助,並由歐盟數位歐洲計劃(EU’s Digital Europe Programme)提供所有EDIH前三年共3.21億歐元的資金,芬蘭政府提供620萬歐元的資金。EDIH的執行計畫共約7年,歐盟補助芬蘭EDIH的資金總額為1,480萬歐元。除此之外,負責主導的各機構公司依需負責募款20%的資金,芬蘭經濟就業部將透過配比基金(Matching fund)提供芬蘭4家EDIH前三年30%的資金,共約370萬歐元,並與Business Finland共同執行。

 

A:

法國電視新聞台CNEWS報導引述財經部本(7)月21日公布其循例每年提交歐盟執委會之經濟成長預測,鑒於烏俄持續對戰之諸多不確定因素,估計明( 2023)年該國經濟活動將放緩,僅成長 1.4%,不及今年的2.5%;隨後可望逐步回溫,預期2024年經濟成長率將為1.6%、2025年與2026年1.7%及2027年1.8%。

 

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強調,未來五年任期內,公共支出將以平均每年0.6%微幅增加,為20 年來最低幅度。由於過去兩年法國政府為因應新冠疫情衝擊,大手筆祭出各項補助,因此後疫情時代即須設法節流儉用。

 

L-M部長重申法國政府持續謹慎管理公共預算,將自 2025 年開始減少公共債務,至 2027 年將降回赤字 3%以下。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力行節流,以支應前衛生保健圓桌會議(Ségur de la santé)所決議之相關社福與醫療體系改善計畫,此外,推行退休、失業保險與職業培訓等改革措施以及法國 2030 年投資計劃,刺激經濟成長並實現“充分就業(plein emplo)”,以 2027 年失業率降至 5%為目標。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7月21日報導,自海水提取氫氣做為氫能來源成為能源轉型關鍵方案之一,義大利Universities of Genoa、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Cagliari、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Brescia等三所大學呼應政府政策投入綠色轉型研究,命名研發專案Promth2eus,計劃運用來自「下世代歐盟計畫」(Next Generation EU)復甦基金之350 萬歐元,共同合作研發利用固體氧化物電解槽創新技術,電解海水提取氫氣。

該研究專案將助義大利政府實踐脫碳及能源轉型,目標藉由以替代能源生產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所大學將參與包括綠色氫能生產研究、氫氣儲存及運輸創新技術、氫氣轉換合成燃料(e-fuel)技術,以利做為長效裝置及運輸燃料應用。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7月22日報導,在義大利德拉吉政府垮台、國會解散及歐洲中央銀行調息後,德義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差(BTP-Bund spread)自7月21日之 237 個基點重新回升擴大為241點;德義10年期公債殖利率亦自3.58% 升至3.63%。
 

A:

保加利亞索菲亞新聞社(Novinite)報導,根據歐盟執委會夏季經濟預測報告,由於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以及商用能源價格上漲對標題通貨通脹之間接影響,2022年保國通貨膨脹率將達12.5%,2023年則降至6.8%。

高漲的食品和服務價格將使整體通脹維持較高水平,此亦反映預期食品價格上漲心理及保國工資調漲之影響。另保國能源價格持續上漲,該國能源和水監管委員會(EWRC)頃於本(7)月中旬決議將天然氣價格調漲32%,達到每百萬瓦小時186列弗(leva)(約94.8歐元),並回溯至本月1日開始執行;另依據保國能源交換所(BIEE)電力成交價,商業用電價格亦自本月21日起上漲22%以上,每百萬瓦小時平均價格由527.84列弗增至645.71列弗(329.09歐元,不含消費稅)。

本(2022)年第一季保國GDP成長0.8%,所有需求組成均呈現增長,有利的勞動力市場條件和年初私營部門工資大幅上漲支持私人消費成長。惟自本年3月以來,保國消費者信心惡化,顯示未來私人消費成長將趨緩。保國商品出口及觀光復甦,預計本年商品和服務出口將進一步成長。而執行歐盟復甦計畫將為保國2022年和2023年投資加速成長之主要因素。

歐盟執委會於夏季報告中將保國本年經濟成長率相較春季報告上調0.7個百分點至2.8%,並將明(2023)年成長率下修0.8個百分點至2.3%。本年數據修正主要反映第一季之強勁復甦,強勁的工資增長將導致價格進一步升值,尤其是在非貿易部門;明年經濟預期信貸活動將持續減弱,加上通膨預期調整之背景,預期工資增長幅度將趨緩,並使消費成長進一步放緩。

A:

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報導,瑞士Lonza製藥集團自從與化學品業務部門分離後,2022年上半年銷售額大幅成長17.3%,金額約29.8億瑞士法郎。上半年淨利潤金額4.98億瑞士法郎。調整後的稅前息前利潤(EBITAD)成長16.5%,金額為9.87瑞士法郎。該公司表示將朝著2024稅前息前利潤(EBITAD)預定成長33%35%目標邁進。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 2022年7月22日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7月21日報導,專門開發機械人系統,以提高顯微外科手術技術,改善臨床結果之義大利Medical Microinstruments S.p.A.宣布完成第二輪 7,300 萬歐元之融資。此筆融資將有助於加速開發Symani 手術系統之臨床研究及推廣行銷全球,達成克服人體雙手先天限制,提高外科醫生在縫合動靜脈、周圍神經修復及淋巴外科手術精密度之目標。

該商近日在義大利北部比薩(Pisa)地區新開設一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CoE)後將公司註冊地移轉至美國,惟此決定不影響此卓越中心之所有相關生產及發展業務持續,包括96 名員工工作權。

該商業務向來以歐洲市場為主,其手術系統在2019 年獲得歐盟CE認證,惟近期計劃加強美國及亞太地區之商業銷售推廣。參與此輪融資之主要投資人為Deerfield Management ,投資者除原有之Andera Partners、Panakes Partners、Fountain Healthcare Partners 及 Sambatech 以外,新國際投資者包括Ra Capital Management 及Biostar Capital。

A:

法國財經新聞台BFM Business本(7)月22日報導,法在野黨歐洲生態綠黨(Europe Écologie–Les Verts,EELV)議員 Julien Bayou有關允許回收食用廢油作為燃油使用之提案,頃於國民議會購買力法案(loi pouvoir d'achat)一讀審查中獲多數支持。

 

B議員甚表欣慰,並稱若能因此推廣此項做法,將可減少水污染、有助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自主,還能為民眾省荷包。法國雖沒有石油,但不乏油炸料理的油。

 

據其書面論述指出,10公升食用廢油經過妥善回收處理可產生 8公升燃油,且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傳統柴油可減少達 90%。目前在法國仍屬非法,但事實上在歐洲及法國部分地區民間私下已頗為普遍常見,渠強調此不僅為當今兼顧氣候與購買力之權宜作法,也是法國實現能源自主的籌碼之一。法北自家炸薯條的廢油總比他國石油霸主的油來得可靠!

A:

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7月21日報告,美國最新每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25.1萬,較前一週24.4萬增加7千,連續3週上升並高於市場預測,為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準。另截至7月9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138.4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1%,較前一週申請人數133.3萬增加5.1萬,亦為去年11月以來最大單週增幅。

 

美媒指出,自本年春季以來,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穩定上升,表明緊繃的勞動市場正在降溫,越來越多企業憂心美國經濟衰退而放緩招聘速度或裁員,另聯準會大幅升息亦恐抑制勞工需求,惟許多經濟學者表示儘管近期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有所增加,然無須過度擔憂,因為倘出現衰退情況,申請人數應更為顯著攀升。

A:

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7/2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支持歐盟減少天然氣消耗量15%的提案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氣候部長 Rob Jetten 表示,內閣對歐盟執委會要求成員國在今後數月將天然氣消耗量減少 15% 的提議持正面觀點。

Jetten部長將在下週與歐盟各國能源部長討論該提案。Jetten 部長表示,節能是減少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最近荷蘭已主動在歐盟提出一項強制性的節約目標,將在未來幾天內做出更詳細的說明。

Jetten 部長表示,荷蘭今年的天然氣消耗量已比去年同期減少四分之一,內閣希望能以更好的儲氣設施來因應即將到來的冬季。

A:

出處:NL Times, 2022/07/2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本年上半年電動輕型機車銷量首次超過汽油動力機車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荷蘭車輛協會(Bovag)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荷蘭電動輕型機車(scooter)銷量首次超過汽油動力。 總計今年上半年共售出 18,081 輛輕型機車,其中電動輕型機車佔54%,汽油動力則佔46%,而2021年同期則分別為 41%及 59%。

這種變化亦發生在時速在 25 公里以下的小型機車(moped),今年上半年共售出 18,192 輛,其中45%為電動,55% 是汽油動力,而 2021 年上半則分別為 36% 和 64%。

Bovag人員Paul de Waal解釋電動機車銷售量成長之原因指出,越來越多人願意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很好的電池驅動的scooter與moped,且電動與汽油動力機車的價格差距正逐漸縮小。

A:

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電信巨擘Ericsson近期完成以約63億美金併購美國雲端服務商Vonage。

Vonage為一家提供有關影視、音訊和簡訊之雲端服務(Vonage Communications Platform)的美國企業,該平台約有百萬個軟體開發者登記。Ericsson期望透過Vonage的API平台(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platform),作為取得在雲端此一嶄新市場領先地位的踏腳石,除了將提供電信服務商更高速及低延遲率(extra low latency)的服務之外,並計畫在未來5至10年發展更完善的科技。

A:

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2022年7月21日報導,奧地利2家能源供應商Verbund與Burgenland Energie計劃在奧國東部布爾根蘭邦建造奧國規模最大電解廠,目標係於2030年每年生產40,000噸綠色氫氣。

上述計畫將分3階段實施。第1階段擬於2026年完工,年產9,000噸綠色氫氣。第3階段最遲至2030年完工,屆時將可年產40,000噸綠色氫氣。該廠電解綠氫使用之電力全來自布爾根蘭邦當地之太陽能及風能,預估最大使用電量為300 MW。該計畫完成後,每年將可減少4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奧國氣候環境能源交通創新技術部長 Leonore Gewessler表示,該計畫不僅係達成奧國氫能戰略重要進程,且可減少奧國能源進口依賴。

布爾根蘭邦長Hans Peter Doskozil表示,該計畫為該邦實現至2030年達成氣候中和及能源自給自足目標,亦即該邦將能利用當地資源滿足其所有能源需求。
 

A:

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Slovenia Times」2022年7月21日報導,斯國政府日前宣布自2022年9月1日起實施天然氣小用戶價格上限,對象包括:家庭、小型商業用戶(年用電量不超過10萬度之企業或商家)以及基礎社會服務機構(含:醫院、學生宿舍、養老院及監獄)。

家庭天然氣價格上限為每度0.073歐元(不含增值稅),小型商業用戶以及基礎本社會服務機構每度0.079歐元(不含增值稅)。另將繼續實施天然氣增值稅減半措施(自22%降至9.5%)。上述措施金持續1年。

斯國基礎建設部長Bojan Kumer表示,將於2022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間,針對大型企業,公布天然氣價格相關紓困措施。這些措施將比現行者更具體,更有針對性。

目前斯國基礎建設部與斯國主要天然氣供應商Plinovodi正共同起草一項行動計畫,俾於未來3內完全停止使用俄羅斯天然氣。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提供由醫生透過APP直接與病患進行視訊同時提供醫療資訊服務的瑞典公司Kry,於今(2022)年5月曾為了節省營運成本,裁員百名員工。其後的營業額大增,又於近期獲得來自新投資公司和原有股東約16億瑞典克朗(約1.56億美元)資金,因此目前Kry除再度招募醫療專業人才,亦將透過增加特殊醫療服務、提升市場能見度,鞏固其歐洲市場之發展

A:

資料來源: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明鏡週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70079號

 

輸送俄羅斯天然氣至德國之「北溪1號」管線,於歷經10天歲修後,於2022年7月21日上午復供。據營運商Nord Stream AG表示,管線已在期限內完成維護工作,正逐漸依據先前公布之輸送量逐步復供,但要達原先輸送量尚需一段時間。依據德國能源管線主管機關「聯邦網絡局」(Bundesnetzagentur)原先預判,管線恢復供應初期與中斷前相同,供應量約最大輸送量40%,相當於每日6,700萬立方公尺之天然氣(註:俄烏戰事發生前,2021年12月每日流經該天然氣管線之輸送量為1.67億立方公尺)。

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後,部分歐洲國家已飽受天然氣減供或中斷供應之苦,因此德國產業與民眾原十分憂心,「北溪1號」管線恐於例行性維修後就此斷供。儘管德國部分產業與企業在「北溪1號」復供後稍表安心,惟德國實無樂觀本錢。一方面,俄羅斯總統普丁已於近日警告,天然氣管線恐因技術因素在2022年7月底進行節流;另一方面,未來幾個月的輸送量將對德國產業與民眾產生重大影響,不僅攸關天然氣價格後續漲勢,對於德國是否來得及在冬季來臨前,儲備足夠天然氣以度寒冬,亦具有決定性意義。

「聯邦網絡局」Klaus Müller局長指出,儘管俄羅斯暫恢復「北溪1號」管線的天然氣輸送,就算接下來數週管線仍維持40%輸送水準,但俄羅斯總統普丁曾揚言,供應量有可能降至20%之狀況下,因此整體供需狀況仍需密切觀察。另一方面,依據「聯邦網絡局」預估,2022至2023年冬季溫度相當於歷年平均水準,且在2023年1月德國第1個自有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可正式運作,爰德國可望安度寒冬。惟倘冬季溫度低於預測,且接收站未能如期完工,則將對民生經濟與產業形成重大衝擊。M局長坦言,德國目前可謂任受俄羅斯之意志與決定擺布,因此依靠自身努力,廣儲天然氣、多元化天然氣供應來源將是當務之急。

依據2022年7月19日德國聯邦政府公布之資訊顯示,全德天然氣儲備水準約為65.1%,全德最大儲氣設施(位於下薩克森邦Rehden市)之儲備比例則為34.7%。另據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Dr. Robert Habeck部長公布之最新規劃,德國須在9月1日達75%天然氣儲存量、11月1日達95%(原先規劃為90%,現又上調),對照目前儲備水準,顯示仍有相當進步空間。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22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國防部長Mariusz Blaszczak722日週五表示,波蘭將從韓國購買坦克、大砲和飛機。Blaszczak部長告訴記者,下週將簽署1份完成交易的合約。Blaszczak部長表示,計劃購買韓國的K2 坦克、K9加農炮和三個中隊的FA-50飛機。

 

Blaszczak部長表示,第一批坦克和火砲仍將在今年抵達波蘭,而飛機應在2023年抵達。他補充稱,這些採購將明顯增強波蘭的防禦潛力,鑑於俄烏戰爭,這是必要的。波蘭的防禦能力將大為提高,我們時間緊迫,因為我們知道波蘭在烏克蘭戰爭中面臨的任務。

 

Blaszczak部長表示,最初火砲和坦克將在韓國生產,但後來,由於波蘭軍備集團(PGZ)和韓國生產商之間已經談判達成的協議,應該在波蘭生產和服務。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