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媒體(borsaitaliana.it)2022年7月12日報導,依據義大利工業總會(Confindustria)與法國企業聯盟(MEDEF)表示,提升工業投資,促進經濟復甦,確保歐洲數位及環保轉型之未來發展,長期投資極其必要及必須持續投入資源。

為鞏固歐洲成為一個真正之經濟及貨幣聯盟,Confindustria及MEDEF籲請義法兩國政府積極支持成立資本市場及銀行聯盟。特別是在永續性,應參考歐洲財務報導諮詢小組(EFRAG)正制定之報告準則,且強調須加快制定對中小企業之自願性標準簡化定義,以及規劃可供依循之全球永續性準則更為重要。

在國防議題,雙方皆表示義法兩國必須強化協同作戰能力,特別是在海軍、導彈系統、太空軍事及新型軍火等,目前義法兩國國防工業已準備進行進一步合作及建構共同目標路線圖。此外,歐洲Airbus公司與義大利Leonardo航太公司將合作生產新型軍用直升機,法國Ariane公司及義大利AVIO公司亦將合作導彈發射器相關業務。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0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07.07.2022

 

波蘭國家經濟發展銀行(BGK)銀行總裁Beata Daszyńska-Muzyczka表示: 初步估計,烏克蘭的經濟已經倒退近50年,D-M總裁承諾支持烏克蘭之戰後重建。儘管如此,烏克蘭最需要的是幫助贏得這場戰爭。BGK與歐盟執委會達成協議,於3月將用於COVID-19疫苗的未使用資金轉用於對烏克蘭的人道主義援助。

 

D-M總裁對波蘭媒體Newseria Biznes表示: 烏克蘭需要幫助,因為經過四個月的戰爭,估計基礎設施的損失,包括建築物、橋樑、道路、鐵路、學校、幼兒園等,已經超過600億歐元。今天全世界的責任是如何解決這些損失,如何為烏克蘭的復甦妥善制定計畫。

 

烏克蘭戰爭已經持續四個多月。專家估計,戰爭不太可能很快結束。儘管如此,聯合國和歐盟執委會已經在制定烏克蘭的復原計畫,即從戰爭的廢墟中重建當地經濟。按德國日報《南德意志報》於5月中旬收到的訊息,根據歐盟執委會的說法,這項計畫過程可能耗時10年以上。來自歐盟和其他國際夥伴的為此目的的資金將與該國的改革密切相關,以逐步使烏克蘭符合歐盟成員國之標準。在6月 23日的歐盟峰會上,歐洲理事會授予烏克蘭歐盟會員候選國的地位。

 

波蘭BGK銀行從戰爭一開始,就參與幫助烏克蘭的工作。該銀行以自有資金捐贈3,000萬茲羅提,用於對烏克蘭的人道援助。BGK銀行還與 BLIK 系統的營運商和烏克蘭國家銀行(NBU)合作,推出一個任何人都可存款的特殊帳戶。這些資金直接流向NBU,NBU再將其分配給必要的人道援助支出和軍事開支。

 

D-M氏表示: 當BGK銀行還在幫助波蘭企業家發展在烏克蘭市場時,烏克蘭就已經是波蘭重要的商業夥伴。波蘭自然而然地尋求幫助以重建這些商機。目前,BGK正準備將在投資會議(investment meetings)提交歐盟執委會的提案和計畫給。伊認為歐盟執委會也可激勵其他人提供幫助。

 

BGK銀行負責歐盟東部夥伴關係國家(the European Commission for the Eastern Partnership countries)資金之營運,主動將部分未使用資金轉移到烏克蘭的人道援助。今年3月歐盟執委會同意轉移資金。故戰爭爆發後,BGK立即與波蘭團結基金(Solidarity Fund PL)合作,開始為戰鬥中的烏克蘭組織人道援助。

 

BGK銀行總裁表示: 該銀行使用了部分用於疫苗的援助。在與歐盟執委會達成協議後,可轉移1,000萬歐元。有了這筆錢,BGK可運送食品、藥品和救護車,其中25輛已經運送到烏克蘭。

 

在歐盟執委會、波蘭外交部和BGK銀行的代表在場的情況下,波蘭團結基金於7月1日在利沃夫,將25輛救護車交給烏克蘭合作夥伴。這些救護車最終將送往該國仍受敵對行動影響的東部。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1 PNB Economic Review取材自RZECZPOSPOLITA, 11.07.2022

 

2023年初,波蘭經濟活動成長率可能會出現衰退。排除COVID-19大流行期間,這將是十年來首次經濟衰退。然而,物價的上行壓力將非常緩慢地減弱。幾個季度以來,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家一直在談論停滯性通膨的風險,即經濟停滯與高通膨相結合。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進一步強化了停滯性通膨趨勢,但直到最近,大多數經濟體一直在疫情大流行後復甦的浪潮中迅速增長。參與波蘭共和報“Rzeczpospolita”最佳總體經濟分析師競賽的 34 個分析師團隊和個別經濟學家的預測顯示,在波蘭,真正的停滯性通膨才剛出現。好消息是,前揭經濟專業人士中的絕大多數人看來,經濟放緩的程度不足以撼動勞動力市場。儘管工資增長可能放緩,但似乎不太可能發生裁員潮和失業率飆升。反過來說,這應該可以防止消費崩潰而加劇經濟放緩。壞消息是,兩位數的通膨至少會持續到2023年年中。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3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2.07.2022

 

波蘭國家銀行(NBP)在其最新的通膨報告中指出,2022年第二季度GDP增長率達到5.5%,而第一季度為8.5%。私人消費從第一季度的6.6%下降到第二季度的 6%。第二季度公共消費下降3.5%,而第一季度增長0.6%。專家指出,該報告描繪了未來幾個季度的非常悲觀的圖景,因為NBP預測,2022年波蘭GDP增長率為4.7%,2023年為1.4%,2024年為2.2%。據波蘭央行(即NBP)稱,由於升息和國外經濟活動下滑,GDP增長預測已被下調。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2022年7月12日報導,義大利Iveco Group集團之FPT Industrial公司與印度Blue Energy Motors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將為預計在2022年啟用之印度液化天然氣卡車供應6.7升排氣量引擎。

該合作協議開啟Iveco Group與亞洲國家商用車進行長期合作,該商用車市場約有350 萬輛重型商用車潛力,採購主要考量總營運成本;商用引擎製造將由FPT Industrial公司在義大利杜林(Torino)廠生產,該廠僱用超過2,600 名員工,專門生產此種中型排氣量引擎。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3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2.07.2022

 

根據波蘭國家銀行(NBP)週二公佈的7月預測,今年年平均通膨率將達到 14.2%,2023年將降至12.3%,隨後一年再降至4.1%。通貨膨脹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達到頂峰,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18.8%。波蘭聯邦僱主組織Lewiatan專家 Mariusz Zielonka表示,就在幾天前,NBP 行長Adam Glapiński才說過通膨將在 7月或2022年8月達到頂峰。Z氏還指出,在最壞的情況下,通膨率甚至可能接近26% .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3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money.pl, 12.07.2022

 

波蘭Andrzej Duda總統簽署了關於保護某些固體燃料消費者的法案,該法案將個人消費用戶、租戶協會(tenants’ association)和集合式住宅(housing cooperatives)的最高煤炭價格定為每公噸996.60波幣。該法案還規定,以這個價格,每個家庭成員最多可購買3公噸煤炭。根據法律與正義黨(PiS)的說法,該立法將有助於抑制近期煤炭市場的投機炒作,而反對派則認為,它將為提供從事煤炭交易的國有企業之融資作好準備。

A:

資料來源: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

 

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7)月13日以「外債增至109.6億史鍰」(External Debt Increases to E10.96 Billion)為題,引用史國財政部資料報導,史國對外債務於本年第2季末達109.6億史鍰,相較第1季末之104.2億史鍰略升。史國財長瑞肯柏(Neal Reikenberg)分析指出,史國逾60%外債是以英鎊、美元與歐元等國際貨幣計價,本年6月史鍰相對上述國際貨幣已貶至近21個月新低,係史國外債略增之主因。

 

該報導續引述史國財政部資料指出,史國整體債務規模(包含外債與內債)於本年第2季末達275.6億史鍰,約占史國GDP之38.50%,相較第1季末269.1億史鍰,約占史國GDP之37.58%略升,除上述外債因史鍰貶值而略增外,史國內債亦自164.9億史鍰略增至166億史鍰。史國內債增加主因係政府長期債券(Government Bond)自98.9億史鍰增至100.3億史鍰所致。

 

該報另引述史國央行資料指出,本年6月22日史國外匯儲備為87億史鍰,約史國3.3個月進口總額,相較5月22日之92億史鍰,約史國3.4個月進口額,減少4.4%。外匯儲備減少主因係史國央行對商業銀行匯出斐幣淨流出增加所致。

A:

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114070049號

 

根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7月13日報導,由於目前機場人力吃緊,歐洲最大航空公司Lufthansa今夏擬第3度裁減航班,至8月底,預計約有2,000班往返法蘭克福及慕尼黑兩大中轉樞紐之航班受到影響。 

按Lufthansa最初計畫,擬於7、8兩月取消約3,000航班,截至7月14日周四的一星期內已取消770航班,現擬於6周內再繼續刪減2,000多班次。 

該公司發言人解釋,特別是下午與晚上的交通高峰時段應獲緩解,因該時間段的地勤服務工作負荷明顯超載。

此外,刪減之航班多是德國國內線,或其目的地是與德國相距不遠的鄰國,旅客有改選其他替代路線之可能性。只有在絕對特殊的情況下,航空公司才會取消飛往度假勝地的航班。

對德國最大機場法蘭克福而言,夏季的預期負荷峰值尚未來臨,但據法蘭克福營運商、德國聯邦員警及Lufthansa航空預期,旅客高峰將發生在黑森邦與萊法2邦學校假期開始之7月22至24日的周末。

A:

有關2022年7月6日阿根廷政府公報刊載生產部第542/2022號決議如下:阿根廷政府完成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捲尺(包括不同展示規格及形式,摺疊式、縫紉用及非金屬人體測量用者除外)(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9017.80.10)產品反傾銷落日複查及情勢變更複查,並維持前生產部2016年11月14日第686/2016號決議課徵每公尺0.57美元之反傾銷稅,為期5年,並於公告當日生效。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

有關20221年7月6日阿根廷政府公報刊載生產部第543/2022號決議如下:阿根廷政府完成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空氣調節器,Compact及Split款式冷熱可逆循環、窗型或壁型、具或未具冷藏機組空氣調節器,容量相等或低於6,500 Hcal/H (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415.10.11、8415.10.19、8415.90.10及8415.90.20)產品反傾銷落日複查,並維持前生產部2016年12月6日第776/2016號決議課徵之FOB出口底價,為期5年,並於公告當日生效。涉案產品價格如低於前述出口底價,將課徵其與出口底價差價同額之反傾銷稅。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

全球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危機,使個人電腦(PC)和智慧手機製造商無法獲得所需的電腦晶片。但從5月下旬到6月,這一切在3周內發生極端的轉變;因為高通膨、中國最新的疫情封鎖及烏克蘭戰爭抑制消費者支出,尤其是PC和智慧手機。

在某些領域,晶片從短缺變成供過於求,令華爾街感到意外。記憶晶片公司美光科技6月底宣布減產。商務長沙達納(Sumit Sadana)承認,市場逆轉讓美光措手不及。

隨著美國晶片股財報季本月稍後展開,TechInsights晶片經濟學家哈奇森(Dan Hutcheson)警告,在美光的嚴峻預測之後,會有更多的壞消息,「美光只是誠實開了第一砲。」對產業低迷的擔憂重擊了晶片股,費城半導體指數2022年以來已下跌35%,遠遠超過史坦普500指數19%的跌幅。

但晶片囤積讓情況變得更糟。

就像在新冠疫情封鎖之前緊張的購物者在超市搶購衛生紙一樣,製造商在疫情期間大量儲存了電腦晶片。在此之前,「及時」製造是財政保守公司的常態,這些公司在即將生產前才訂購零件,以盡可能避免庫存過剩,減少倉庫容量並削減前期支出。

哈奇森說,「囤積是業者認為至關重要的一種訊號,直到有一天它們才驚然發覺:『為什麼我有這麼多庫存?』」40多年來一直在預測晶片供需的他說,「這有點像搶購衛生紙。」專家表示,晶片市場大逆轉對各個業務領域的打擊不均。

Baird半導體資深分析師格拉(Tristan Gerra)表示,消費電子大型晶片供應商,尤其是低端智慧手機,將受到經濟低迷的打擊。晶片設計巨頭Nvidia Corp的繪圖晶片常用於遊戲和挖掘加密貨幣,隨著價格繼續下跌,最近的加密貨幣市場崩盤更加劇了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另一波跌勢」。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6457923?from=wj_catelistnews

 

A:

最新的汽車註冊數據表明,特斯拉鞏固了在美國純電動汽車和豪華車領域的地位。

根據Experian最新註冊數據,20221月至5月,特斯拉美國新車註冊量同比增長66%,至179574輛。福特汽車以17409輛的純電動汽車註冊量位居第三位,遠遠落後於現代汽車集團的27746輛。

5月,特斯拉Model Y是美國市場最受歡迎的純電動車型,註冊量為82880輛,超過了特斯拉Model 374092輛)。福特Mustang Mach-E是美國第三暢銷的純電動車型,註冊量為15491輛。除上述車型外,只有兩款純電動車型的美國註冊量超過了1萬輛,分別是特斯拉Model S13008輛)和現代Ioniq 510776輛)。特斯拉Model X和起亞EV6的註冊量略低於1萬輛,分別為9594輛和9508輛。

在美國豪華車銷量領域,特斯拉不僅排名第一,而且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和強勁的增長速度。除捷尼賽思,其他品牌的美國銷量均有所下降。今年1月至5月,特斯拉美國豪華車註冊量為179574輛,同比增長66%;其次是寶馬,銷量為133209輛,同比下降11%,其中包括1211輛純電動汽車;雷克薩斯銷量為112296輛,同比下降19%;緊隨其後的是梅賽德斯-平治,銷量同比下降17%110584輛。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7-13/%e7%89%b9%e6%96%af%e6%8b%89%e5%a5%aa%e5%89%8d5%e6%9c%88%e7%b4%94%e9%9b%bb%e5%8b%95%e8%bb%8a%e9%8a%b7%e5%86%a0/4170616

 

A:

Alphabet執行長皮伽(Sundar Pichai)周二發給員工的電子郵件表示,面對潛在的經濟衰退,Google計畫今年內減緩招聘。

皮伽表示,Google將在2022年和2023年側重「工程、技術和其他關鍵角色」的招聘。

「向前邁進,我們需要更富創業精神,比在晴天表現得更具緊迫感、更有重點、更求精進,」皮伽寫道。 「在某些情況下,這表示投資重疊的地方應進行整合,並簡化流程。」

Alphabet截至3月31日擁有近164,000名員工,近年來主要是為谷歌的雲端和硬體等新領域招聘。

近日來在通貨膨脹、烏克蘭戰爭、供應鏈限制和經濟衰退迫近的背景下,Netflix、特斯拉、推特和微軟已經宣布了削減招聘或裁員計畫。

微軟周二已表示,正在裁減一些職位,影響到其員工總數的不到1%。微軟的一位發言人說,截至2021年6月,微軟雇用了約18.1萬人。他說,該公司的整體員工數量在未來一年仍將上升。

根據周二送交加州就業發展局的60天工人調整和再培訓通知,特斯拉計畫在加州San Mateo裁員229人。彭博上月底即報導,特斯拉撤掉的位於加州San Mateo辦公室,該部門的任務是評估與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有關的客戶車輛數據,並進行所謂的數據標記(data labeling)。

多年來,科技業一直在加速招聘。但因疫情趨勢的逆轉,再加上通膨、供應鏈短缺和勞動力短缺,一度炙手可熱的科技業也被迫降溫。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6/6457031

A:

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ública)報導,哥國棉花產業規劃至2025年年產量將達1萬4,400公噸,較2021年成長80%,種植面積自本年1萬4,100公頃擴增至2025年達4萬公頃。

依據哥國棉花生產者協會(La Confederacion Colombiana del Algodón ,Conalgodon)研究顯示,以單位生產量為計算基礎,哥國棉花平均每公頃土地生產量達1公噸,高於美國0.85公噸,未來倘投入科技種植之技術元素,每公頃產量將提升至1.3公噸。

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哥國棉花生產者協會執行長César Pardo表示,平均每10公頃雇用1名員工,2023年將增加至2,400名從業人員,較2022年增加400名,年增20%。

哥國Organizacion Pajonales S.A.S.大型農業資材生產公司董事長Francisco Bejarano表示,該國棉花種植已逾40年生產史,生產過程符合低耗水量,及低農藥使用,為注重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之作物,適合推廣種植。目前主要種植地區為Meta省之Puerto Lopez市及Puerto Gaitan市等,每年可收成2次,未來建議使用高科技育種,運用機械設備及優惠融資條件等方式,鼓勵棉花產業發展。

另據研究分析顯示,哥國生產棉花品質較美國及阿根廷為佳,惟較巴西及澳大利亞則略遜一籌,目前該國紡織業產業鏈對棉花年需求高達4萬公噸,較2020-2021年之原料需求倍增。棉花生產者已計劃加速擴大種植面積,盼於15年後達成年產10公噸之產量目標,以滿足內需市場需求。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經銷商表示,由於在緬甸的汽車工廠暫停營運,使汽車交易再次活躍。Suzuki、Nissan、KIA、Hyundai、Ford等數十家汽車業停產。聯邦商務部長Pwint San博士表示,緬甸政府正在審查汽車進口及組裝政策。大部分汽車經紀人表示,由於美元及進口問題,車廠被迫停產,使現有汽車交易市況趨熱。業者Suzuki KL Seven就表示,對於想要出售二手Suzuki Ciaz, Swift, Ertiga或Carry Truck的車主,可以聯繫該公司位於Insein鎮Ywama角的展售室該公司將收購這些車輛,倘車主的銀行貸款尚未付清,該公司也將在扣償貸款後,支付車主將應得的金額。

 

汽車經紀人Win Zaw表示,Suzuki Ertiga過去的售價逾3,000萬緬幣,現在由於汽車廠關閉,價格漲到超過6,000萬緬幣。另外,Hyundai Assent的價格也從3,000萬緬幣漲到5,000萬緬幣。在當地半散件組裝SKD市場方面,主要被來自日本、韓國及中國的汽車攻占,汽車交易著重在車型。

A:

 

日期:111年7月13日

來源: ABC NEWS

https://amp.abc.net.au/article/101229516

 

南澳最大的建築材料綜合供應商-Hallett Group 將耗資1.25 億澳元建立綠色水泥廠,以Spencer Gulf地區所生產的工業廢料於南澳Port Augusta港生產綠色水泥,該項目有望每年可減少至少30萬噸的碳排放量。

Hallett Group綠色水泥廠預計於 2024年完工開始使用,每年將使用Nyrstar 的Port Pirie冶煉廠和Liberty Whyalla Steelworks鋼鐵場所產生的廢料來生產年約100萬噸綠色水泥,並將在阿德萊德港設立另一個分廠。

目前全球8%碳排放來自水泥和混凝土的生產,而此項綠色水泥廠將可望減少30萬噸碳排放外,並以廢料來生產所需之綠色水泥。Port Augusta港綠色水泥廠將僱用 50 名員工,並處理該市舊發電站所產生的飛灰,期以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Hallett Group集團執行長Kane Salisbury表示,Port Augusta港設施有望在未來兩年內投入營運,這將有助於澳大利亞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H集團並將實現2030年所承諾的1%之碳排目標,並將南澳打造成全球綠色水泥的先趨。S執行長並表示,預計未來將碳減排可望增加至100 萬噸。

S執行長表示,以前冶煉廠和鋼鐵廠之爐渣廢料通常皆以掩埋處理,若能將廢料轉換成綠色水泥,對環境的危害將大幅減少。旨揭水泥廠將使用100% 再生能源生產,這亦將減少垃圾掩埋場掩埋量外,並可永續發展。

該項目將為Spencer Gulf地區帶來環保及經濟效益,並可創造當地的就業機會。Port Augusta港未來將成為一個樞紐,使南澳成為綠色水泥製造的全球領導者並吸引其他行業到其投資。

S執行長並表示,Port Augusta的綠色水泥廠之設立,以長遠來看,將使週邊礦業獲益,除可節省成本、減少碳排外,並可永續發展,成為南澳重要綠色水泥生產重地。

 

A:

出處:Dutch News, 2022/07/1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可能不必大幅削減農業氮排量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財政部尚未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荷蘭可能不必依照目前的方式來減少氮排,但前提是必須符合歐洲氣候目標。

該報告指出,目前初估到 2030 年保護自然保護區所需的氮排減幅度,並未將其他減排措施的未來影響納入考量。

依據荷蘭政府規畫,目前荷蘭某些省份的氮排量必須削減近一半,而Natura 2000自然保護區甚至必須削減高達95%,換言之,多達三分之一的農民必須放棄其傳統營生方式。

近幾週來,荷蘭農民持續抗議政府強制收購牲畜的計畫,並採行包括封鎖主要高速公路與食品配送中心等激烈抗爭措施。

財政部的研究報告指出,若荷蘭設法遵守歐盟減少交通、工業、航空和建築污染的目標量,農民面臨的減排量可能僅需目前規畫的四分之一到一半。

該研究報告的數據看似支持農民的說法,亦即農民被迫承擔大部份的減排量,有失公允。農業部發言人表示,並不知道此研究報告。財政部則強調,報告的數據資料是基於理論模式,並不構成政策建議或觀點。

 

A:

 

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7月13日引述世界經濟論壇性別落差報告, 丹麥今年之性別落差排名為3年來之最差,自2020年排名18滑落至 32名 ,介於第31名南美國家墨西哥與第33名阿根廷之間。 在健康/預期壽命方面, 丹麥的得分被拉低其排名,  在146 個國家中排名第 114 位。然而 ,在性別的財富平等貧富差距方面之綜合參數中,丹麥與韓國、西班牙、奧地利、日本、台灣、挪威、以色列,屬兩性財富平等淨值超過 80% 的國家。

同時,該報告亦顯示,全球整體平等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打擊。於 2020 年世界經濟論壇估計,實現兩性絕對平等需要 132 年,但在過去的一年 ,僅有5分之1的的國家設法將不平等現象減少了 1%。  

世界經濟論壇主任Saadia Zahidi表示, 疫後政府和公司需要做兩件事: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女性重返勞動力市場,並在未來行業培養女性人才。 否則,將面臨永久侵蝕近幾十年來取得的進展的風險。
 

A:

根據丹麥財經媒體Børsen於7月12日報導, 該報向29 位丹麥經濟學者及專家於6 月 20 日至24日 進行一項調查,8名銀行經濟分析師、6名大型組織首席經濟分析師和6名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和教授,共20名受訪者回覆。其中多達 15 位專家估計,丹麥民眾將在兩年內失去購買力,只有2位認為財政部部長Wammen 對通膨的預測是對的,3位則回答“不知道”。多數專家估計,通膨太高,購買力無法在 2023 年全面恢復。

 

W財政部長於 5 月中旬宣布政府經濟預測,樂觀表示今年通膨率將上升至 5.2%,明年隨將後跌至 1.8%。今年薪資漲幅將於達 3.7%,明年3.6%,實際工資小幅增加約 0.3%。然而, 20名受訪者之回覆並不如財政部長樂觀。

 

Nordea 首席經濟分析師 Helge Pedersen 是評估政府預測過於樂觀的人之一。在就業市場仍然強勁的前景,屏除能源和食品價格波動,6月份核心通膨率已於攀升至 4.8%,  反映價格上漲程度,通膨壓力持續, 員工將會進入集體薪資調漲談判,然而, 薪資調漲將會轉嫁給公司,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因此通膨的壓力比政府預測的更嚴重。渠認為,通膨必須等到 2024 年或 2025 年才有機會再次接近 2%。 

 

Handelsbanken 首席經濟分析師 Jes Asmussen 表示, 儘管目前情況可能會出現迅速變化,但所有跡像都表明,明年經濟仍將受潛在十分強勁的通膨壓力影響, 懷疑能否將明年通膨控制在 2% 以下。 

 

財政部給 Børsen 的書面回覆表示:高通膨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的影響,這使絕大多數國內外經濟學家感到驚訝並難以預測通膨的發展。 W財政部長對經濟專家的懷疑不予置評。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