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來西亞第一國產汽車─「寶騰」公司(Proton)副執行長羅斯蘭阿都拉(Roslan Abdullah)頃表示,該公司於2017年與中國大陸吉利(Geely)簽署合作協議時,雙方承諾引進投資與高科技組件,以推動馬國汽車產業。該公司頃於霹靂州丹絨馬林(Tanjung Malim)裝配廠,向馬國媒體展示全新高科技汽引擎生產線。這個生產1.5 TGDI 引擎的生產線於本(2022)年4月投入運作,是第一個在中國大陸境外生產,亦是馬國最先進的高科技汽車引擎生產線。新生產線不但將為寶騰公司創造盈利,亦吸引年輕人加入,為汽車產業和公司注入新血,有助該公司於未來發展。

 

該新引擎生產線中心,占地1萬8,000 平方米,目前採取三班制,年產量高達18萬個引擎。此專案亦是寶騰18億馬幣(約4.08億美元)提升丹絨馬林廠設施的其中一部分。

 

前述1.5 TGDI三缸引擎與衍生引擎,被吉利集團旗下多個汽車品牌共同採用,在全球各地已有逾75萬輛汽車採用,引擎中的72個部件,是由19家馬國企業和4家東協企業供應。該生產線設有88個組裝站,其中17個自動化、15 個半自動及56個人力組裝站,按照工業4.0概念,採用高度自動化以提高生產力。此廠房設有溫度控制和防靜電設備,且更乾淨、耐用,運作成本亦較低。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5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較2021年同期成長4.1% (其中,製造業成長6.9%,電力成長2.8%,礦業萎縮4.9%),較市場預期之成長6.1%遜色,亦較上(4)月之漲幅4.6%遜色。製造業產能增加之領域包括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15.5%,交通設備成長12.4%、木製品、傢俱、造紙及印刷成長8.1%以及非金屬礦物產品、基本金屬及金屬鑄造產品成長5.2%。

 

2022年5月份之工業生產指數較上(4)月份下跌2.9%;其中礦業指數下跌4.4%,製造業指數下跌2.5%,電力指數則下跌0.5%。

 

馬國經濟學者指出,製造業與電力指數分別上漲,使馬國2022年5月份工業生產指數成長4.1%。另出口導向型製造業成長6.1%,而依賴國內市場的製造業則成長8.7%。隨著馬國政府允許更多經濟活動在國家復甦計畫重新開放,預期2022年6月生產活動將持續升溫。

 

累計馬國2022年1至5月,工業生產指數較2021年同期成長4.4%,其中製造業指數成長6.4%,電力指數成長3%,礦業指數則下跌2.1%。

 

另一方面,馬國2022年5月製造業銷售額成長15.7%至1,420億馬幣(約320.76億美元);主要成長動力來自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24.9%)、食品、飲料及菸草(成長20.3%)、木製品、傢俱、造紙及印刷(成長11.9%)以及交通設備(成長11.3%)。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彭亨州(Pahang State)州務大臣旺羅斯迪(Wan Rosdy)發布消息稱,彭亨州攝政王東姑哈山納依布拉欣殿下頃見證彭亨州機構(Pahang Corp. Sdn Bhd)與發展商Gading集團以及策略夥伴中航國際聯合簽署興建關丹國際機場瞭解備忘錄;綜合航太城發展項目的瞭解備忘錄,則由Gading集團及策略夥伴Syabas Seribumi公司簽署。

 

前述關丹國際機場將在關丹格賓開發,占地5,042公頃,同時進行綜合航太城發展計畫,並透過民間融資措施,以興建、營運與發展概念進行合資開發;該營運將透過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負責,即彭亨機場公司,該機場總開發成本估計約20億馬幣(約4.52億美元),並預計於2026年投入營運。

 

上述機場開發案預計將成為彭亨州經濟成長的催化劑,每年 創造75億馬幣(約16.94億美元)或於20年創造1,500億馬幣(約338.8億美元)的總開發價值(GDV),彭亨州政府盼攫取至少百分之一亞太區維修及保養業(Maintenance, Repair and Overhaul,簡稱MRO)估計高達15兆馬幣(約3,388億美元)目標。

 

此專案考量經濟樞紐因素,因該機場座落地點靠近格賓工業區、關丹碼頭及東海岸鐵路(ECRL)路線,同時通往東海岸各區的主要入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根據媒體REMIX 本(2022)年7月4日綜合報導,捷克於本年7月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歐洲各國媒體預先警示可能發生之嚴重情況,並認為捷克政府勢須在能源及原物料供給、高通膨及歐洲人民日益不滿之危機下,維持歐盟團結。

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表示,捷克將在危機模式中擔任輪值主席國,需採彈性方式處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並視新狀況設定優先順序。難民將是一大問題,由於捷克曾在2015年反對接收歐盟分配之難民配額。

瑞士新蘇黎世報Swiss newspaper Neue Zürcher Zeitung (NZZ)提到,捷克將因地理及政治位置而受益,並因其與維謝格拉德集團擁有良好關係 (Visegrád Group,另包括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在複雜議題諮商上扮演中立的調解角色。另捷克當有興趣解決歐洲能源問題, 因東歐國家除受俄烏戰爭衝擊外,且因多不屬於歐元區,遭受高通膨困擾,以捷克為例,其本年5月的通膨率高達15.2%。

法國世界報 (Le Monde)預料捷克或將延續前任主席國法國作法,但指出,法國總統 Macron主張與尋求加入歐盟國家緊密合作,例如巴爾幹半島國家,惟捷克對此曾提出關切,認為反而可能阻礙歐盟擴張。短期內,捷克必須處理能源安全問題,目前已有10國家因北溪1號管線維修,瓦斯供應遭受停用或限制,7月份是否延長維修,將拭目以待。

比利時自由日報指出捷克擔任歐盟主席國,可能影響傳統持歐元懷疑論者捷克人對歐盟的態度,願意重新審視歐盟的目的與功能。

德國巴登日報Badische Zeitung報導,目前危機已彰顯歐盟在財政與外交政策決策採共識決之反應能力,近期已開始針對歐盟改採多數決之可行性進行討論,惟該日報不認為捷克政府對此議題有良好進展。
 

A:

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本(2022)年7月8日於歡迎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訪星午宴表示,新加坡與蒙古國2020年慶祝建交50週年,雙方具備互補優勢,且致力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與開放包容,無論在區域或國際論壇長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並以促進國際貿易為共同目標,星蒙兩國疫後將繼續加強合作。
二、    李總理指出,蒙古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新加坡則作為蒙古國向本區域及其他地區出口的樞紐與門戶;星蒙都重視人力資源發展,通過星國政府前於1992年制訂的「新加坡合作計畫」(Singapore Cooperation Programme),已與超過1600名蒙古國官員,就金融、經濟發展、語言、溝通技巧及公共管理方面交換意見。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星蒙兩國相互支持,新加坡淡馬錫基金會捐贈檢測儀給蒙古國,蒙古政府則回贈新加坡前線醫護人員禮包。
三、    奧雲額爾登總理表示,蒙古國與新加坡雖然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甚遠,但彼此通過共同價值觀、相互理解及攜手努力聯繫在一起。自2016年開始星蒙兩國相互給予免簽證待遇,有助推動雙方政治、經濟與教育等領域的發展。蒙古國礦產及農產品資源豐富,期待與新加坡加強投資、科技及資訊方面的合作。
 

A:

一、    依據中國新華社聯合全球航運數據提供商及波羅的海交易所最新發布的2022年「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新加坡憑藉成熟的全球航運生態系統、健全的管理體系、便利的營商環境及位處戰略要地的大型港口等航運業有利發展因素,再次名列全球第一,連續九年蟬聯全球最頂尖的國際航運中心。
二、    前揭報告針對43個航運港口進行評估,新加坡得94.88分,排名第二的倫敦得83.04分、第三的上海得82.79分;其他入榜的10大港口依序為香港、杜拜、鹿特丹、漢堡、紐約紐澤西、雅典比雷埃夫斯(Piraeus)和寧波舟山。報告評估範圍包括:
(一)    貨物吞吐量、橋吊數量、集裝箱停泊位長度、港口吃水深度;
(二)    從事船舶經紀、管理、融資、相關保險與法律,及船體保險保費等專業海事支持業務的企業數量;
(三)    一般商業環境因素,例如:關稅、政府電子服務便捷程度及物流表現。
三、    新加坡交通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表示,新加坡勞資政三方相互合作、業界及工會在疫情期間發揮韌性,使新加坡海港持續為領先的海事樞紐,將繼續創新及共同合作,讓新加坡海港更上一層樓。
四、    波羅的海交易所首席執行官馬克·傑克遜(Mark Jackson)指出,前揭報告反映航運業與全球貿易及繁榮緊密相連,10大航運樞紐的成功,歸功於航運業不同領域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報告也說明一個成功的航運中心,不僅能提供國際船主所需,最終也將成長為一個成功的環球城市。
五、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局長柯麗芬表示,新加坡將繼續深化與世界各地同行的合作,並進一步推動脫碳、數位化及人才發展等領域的轉型。
 

A:


捷克媒體Expats.cz本(2022)年7月8日報導,隨俄烏戰事延燒,捷克商品及服務價格持續飆漲,人民普遍對經濟前景持悲觀看法。捷克民調機構STEM本年6月調查指出,82%捷克民眾認為高通膨無法於1年內改善;80%受訪者因能源價格上漲,被迫增加儲蓄及抑制需求;近65%擔心陷入貧困;且有84%民眾認為政府並未採取足夠措施防止貧窮人口增加。 
 
調查另指出,當前局勢已改變民眾對社會福利與環境保護之重視程度,2020年初捷克經濟前景看好,當時近67%民眾認為政府應優先將資源投入環境保護而非社會福利;時至今日,支持增加社會福利民眾比例增加,占53%,而優先支持環境保護民眾則降至47%。在受訪民眾中,年輕人普遍支持環境保護,年長者則支持增加社會福利。
 

A:

  1.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7)月12日報導,日本銀行公布2022年6月企業物價指數為113.8,較上年同期上升9.2%,且連續16個月持續增加趨勢。俄國入侵烏克蘭導致能源價格高漲及日幣兌美元匯率遽貶至24年新低,均係帶動物價上漲的原因。6月指數上升率,較民間預測之8.9%高出0.3個百分點,創下自196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水準。2022年5月的上升率,從上月速報值的9.1%上調至9.3%,而4月上升率則從9.8%上調至9.9%。

  2. 日本國內由於能源價格高漲,帶動企業物價上升,連續12個月指數上升超過5%,係1980年12月以來的高物價水準。依照日本銀行公布之515品項中,約有80%的409品項呈現上漲,主要集中於易受原油價格影響的品項。另外,在水電瓦斯、飲料食品等日常生活品項,亦受到物價高漲的波及。

  3. 2022年6月的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值趨勢,一度創下24年以來的新低紀錄,美國與日本金融政策方面的利率差距持續擴大,市場相信日圓走貶趨勢暫時不變。另一方面,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長期化影響,能源價格短期間內將持續高漲,日本政府雖向能源企業提供補助以抑制價格,但漲幅仍超過上年同期。

  4. 2022年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增加2.1%,可看出企業物價的高漲已逐漸開始影響民眾家計支出;日本銀行提出的2%物價安全通膨率已達標,惟目前暫時仍採取量化寬鬆的金融政策。此外,排除物價變動的影響的2022年5月實質薪資所得,較上年同期減少1.8%;在整體物價高漲蠢蠢欲動的情況下,薪資所得的減少顯得更為醒目;本年春季的勞資雙方談判,決定平均薪資調漲幅度也僅有2%,令人擔憂消費者信心低迷導致景氣衰退。

 

 

A:

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本(7)月12日報導,日前於加拿大魁北克舉行首屆法語系國家商務會議(Rendez-vous d’affaires de la francophonie)期間,為促進渠等經濟商業共榮發展,倡議串聯法語系經濟網,由法國商工會 (Chambres de commerce et d’industries,CCI)與比利時瓦隆商工會(CCI de Wallonie ,CCIW)、日內瓦商工服務公會(la Chambre de commerce, d’industrie et des services de Genève,CCIG)、非洲及法語國家領事委員會常設會議(la Conférence permanente des chambres consulaires africaines et francophones,CPCCAF)以及魁北克聯合商會(la Fédération des chambres de commerce du Québec)共同簽署國際合作備忘錄(protocole d’entente de coopération internationale),以強化法語商務圈之交流合作。

 

代表法國380 萬家會員企業之法國商工會主席 Alain Di Crescenzo樂見其成,認為旨揭策略聯盟將可活絡法語商務圈之交流連繫,有助分享理想實作規範與商機;CPCCAF主席Christophe Eken指出,非洲大陸54國中有25個法語國家;CCIW主席Philippe Barras亦稱,法語佔比國瓦隆大區35%之經濟交流活動。根據 法語國家及地區國際組織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OIF)最新統計,全球共有 3.21 億法語人口。

 

事實上,法國企業行動聯盟( Medef)去年夏季即曾發起法語系企業家會議(Rencontres des entrepreneurs francophone,REF francophone) ,隨後亦因此於突尼西亞成立法語系企業主聯盟( Alliance des patronats francophones)。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2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wnp.pl, 11.07.2022

 

波蘭能源業者Tauron即將獲得價值超過100萬茲羅提的節能證書(energy efficiency certificates),確認該公司實施了降低能耗的解決方案。Tauron負責企業事務的副總裁Artur Warzocha表示:獲得這些證書是Tauron執行綠色轉型戰略和開發節能工具的結果,這些工具能夠以更高效的解決方案替代較耗能的光源。截至2021年底,Tauron營業管理的地區十分之一的路燈配備LED光源;今年Tauron希望將基於LED技術的路燈數量增加一倍。

 

根據Tauron的數據,照明成本佔地方政府電費支出的60%。這就是為什麼地方政府越來越多決定對照明網絡進行現代化改造,用有效的LED取代耗能的鈉燈。

 

節能證書系統是為現代化投資而創設,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提高歐盟國家的能源安全。獲得證書的法律依據是2016年《能源效率法(Energy Efficiency Act)》。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2 Polish Press Agency

 

波蘭政府發言人皮奧特·穆勒(Piotr Müller)表示,抗通膨措施(Anti-inflation shield)再延長至10月底,並且可能會進一步延長。

 

M氏表示:高通膨是政府現在最擔心的問題,因為物價持續攀升,不幸的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國際動盪所影響—政府無法左右。但政府已盡力設法降低衝擊,包括:個人所得稅率減至12%(原為17%),實施投資通膨措施,將食品增值稅(VAT)減至0%,或將燃料增值稅從23%減至8%。

 

M氏表示:如果不是減稅,汽油價格現在將超過每公升9茲羅提。

 

M氏表示:波蘭政府將抗通膨措施延長至10月底,可能會進一步延長,因為這些抗通膨措施是有效的,它可防止更高的價格發生。

 

波蘭眾議院於7 月支持參議院對信貸假期法(the law on credit holidays)的大部分修正案,並為借款人支持基金(Borrower Support Fund)增加14億茲羅提的資金。該法案並將抗通膨措施的運作從今年7月31日延長至10月31日。如此一來,燃料適用較低的VAT稅率(從23%降為8%),電力和熱力的VAT稅率為5%,天然氣的VAT稅率為0%。另基本食品、化肥和特定農業產品的VAT亦降為0%。

 

此外,減免電力消費稅、免徵家庭用電消費稅、降低部分車用燃料消費稅、燃料銷售暫免徵稅的適用期限也延長。較低的消費稅也適用於輕質燃料油。該法案正等總統簽署。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2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11.07.2022

 

PKN Orlen因為有在Płock建設的氫化處理植物油工廠,該公司將從2025年開始為航空業者提供低碳的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一旦該投資計畫完成,Orlen每年將能夠生產多達30萬噸氫化處理燃料油,相當於Orlen集團每年生產的噴射燃料的50%左右。Orlen指出,SAF的化學成分與傳統噴氣燃料相似,故可與傳統燃料混合或添加到傳統燃料中。PKN Orlen執行長Daniel Obajtek表示,根據該公司估計,到2030年,SAF將佔全球消費量的3%。這是個巨大的發展機會,該公司希望根據ORLEN 2030戰略,有效進行投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2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motoryzacja.interia.pl, 11.07.2022

 

波蘭市場和社會研究所(Market and Social Research)為共和報(Rzeczpospolita)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同意波蘭政府應該向燃料公司施加壓力,以便它們降低加油站的價格。波蘭總理馬特烏什·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 於7月8日(週六)宣布另一項緩解通貨膨脹對波蘭人民影響的措施。M總理表示:能源公司正在創造更高的利潤,這就是為什麼波蘭政府將開發一種與公民分享這些利潤的機制,或者像法國、英國或西班牙一樣,對這些天然氣或能源公司徵收暴利稅(Windfull tax)。解決方案將在未來幾個月出爐。

A: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7)月12日報導,知名法國美妝香水連鎖Sephora甫宣布將俄羅斯 88 家門市全數轉售當地總經理,屆時將以 “美之島(Ile de Beauté)”品牌繼續營業。

 

根據其新聞稿宣稱,Sephora已簽約將其俄羅斯子公司 100% 股份售予當地總經理,以保障員工就業穩定;交易金額則須經當地主管單位,尤其是競爭當局之批准。事實上,自今年 3 月初以來,由於俄國入侵烏克蘭及後續歐美制裁,S公司與其他同為路威酩軒集團(LVMH)旗下品牌,如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奧 (Dior)、思琳(Céline)及酩悅香檳(Moët & Chandon)等在俄之所有門市,均已暫停營業。

 

S品牌於 2016 年係藉由併購 "美之島"進入俄國市場,目前當地88家門市共僱用 1,200 名員工。在LVMH 集團公佈去( 2021) 年逾640 億歐元之營業額中,據分析師估計S品牌之營業額約為 80 億歐元,而俄國市場僅佔其中不及 3%。

A:

出處:NL Times, 2022/07/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本年上半年電動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約83%

 

荷蘭時報報導,據車輛公會 RAI 與 BOVAG 報告,本年前六個月的電動汽車銷售量明顯高於 2021 年同期,共增長了 82.9%。截至本年 6 月,近五分之一的新購買汽車是全電動汽車。去年,這一比例約為十分之一。

 

本年前六個月,共有 29,531 輛新電動汽車註冊。公會表示,增加的部分原因是政府為更多車輛提供了補貼。此外,市場上也有越來越多價格實惠的電動車型。

 

然而,本年補貼的可用預算已經用完,這可能意味著潛在的電動汽車購買者可能會推遲到明年再行購買。 公會認為這是一個“錯失的機會”,呼籲政府提供更多的補貼資金。

 

除了純電動汽車,油電混合汽車也更受歡迎,這可能是高油價的結果。其中插電式油電混合汽車的銷量增長了 17.6%。非插電式油電混合汽車的數量則增加了 24%。

A:

出處:PV Magazine, 2022/07/1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2年荷蘭在外派人士調查排名上升至第22位

根據2022年Expat Insider Survey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荷蘭在全球 52 個國家的外派人士調查排名由2021 年的第 33 位上升至第 22 位,擊敗了德國、瑞典與盧森堡等國。台灣與墨西哥則再次名列前三位,而印尼則升至第二位。

該調查包括生活質量指數(休閒選擇、安全、公共交通等)、安頓難易指數(語言、友善度等)、海外工作指數(職業前景、工作保障等)、個人理財指數、基礎指數(網路、住房等)等五大項。

荷蘭在海外工作指數中名列前五名,83% 的受訪者稱讚荷蘭工作的靈活性,73% 的人認為當地的工作文化促進創造力,67% 受訪者表示,有助改善就業機會。

荷蘭在生活質量指數與安頓難易指數方面也獲得好評,受訪者普遍稱讚荷蘭的交通系統,90%受訪者認為步行或騎自行車既方便又安全。63% 受訪者認為荷蘭人普遍友好,79% 認為不說荷蘭語亦能自在生活。

面對不斷上漲的物價,46% 受訪者認為荷蘭的生活成本太高,53% 受訪者抱怨住房難覓,69% 受訪者表示難以負擔高房價,受訪者對於住房滿意度在52個國家中排名第 49位,幾乎墊底。

醫療健保系統也是荷蘭較受批評的項目,25%受訪者對荷蘭的醫療服務品質不滿意,整個項目得分低於平均水準。

A: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BMWK)、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70041號

 

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長Dr. Robert Habeck於2022年7月11日至12日訪問捷克與奧地利,預定與捷克貿工部長Jozef Síkela、奧地利總統Alexander Van der Bellen及氣候部長Leonore Gewessler會面,會談焦點將著重強化德國與鄰國天然氣供應合作。行前H部長表示,在情勢逐漸升級的能源危機背景下,歐洲團結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形重要,德國與鄰國間密切溝通協調亦復如是,與捷、奧兩國會談主題另將涉及能源政策、俄羅斯侵略帶來的經濟與社會衝擊,以及氣候、產業與貿易政策。H部長認為,加速能源轉型、促進節能、增進綠氫能源技術與應用,為各國提升能源安全重要途徑。

德國能源與氣候專業媒體「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評析,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因戰事延燒更形不可靠,天然氣供應短缺將可能導致歐洲國家陷入民生與經濟重大困境,歐洲國家已開始著手為秋季及冬季供暖未雨綢繆。德國目前已與部分鄰國(如奧地利、丹麥)達成天然氣輸送支援互助承諾。然而,部分歐盟政界人士則疾呼,應儘速制定具約束力的歐盟層級規則,俾利各成員國在能源供應發生短缺時,可循公平合理方式獲配有限之天然氣。另依據德國能源管線管理機構「聯邦網絡局」(Bundesnetzagentur)估算及評估,德國如何於接下來數月中,儘可能減少天然氣使用量,將對德國後續供應安全與屆時須向鄰國要求支援之供應量,產生關鍵性影響,爰呼籲各界應自即刻起響應節能、共渡難關。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70043號

 

受到能源危機以及原物料上揚影響,歐元區各國正面臨史無前例之通膨壓力,德國央行新任行長Joachim Nagel憂心歐元區物價繼續急升,並呼籲應儘速採取因應對策。

Nagel行長於7月11日在德國慕尼黑市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歐元區消費者短期內恐無法迴避價格持續上漲的壓力。德國央行觀察,最近歐元區的一系列通膨指標仍無止歇信號,2022年6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高於大多數專家的預期,並增加通脹在中期保持較高水平的風險。據央行統計,繼5月份的8.1%之後,歐元區6月份的通膨更進一步飆升至8.6%的新紀錄。

有鑑於一波接一波的通貨膨脹,Nagel行長指出,歐洲央行必須出手採取反向操作貨幣政策已責無旁貸。歐洲央行對於區內會員國通貨膨脹的目標一向以2%為指標,這個目標值與目前8字頭的通膨率相比雖然遙不可及,但是央行仍必須要設法在中期內,讓通脹回到目標值。好比行駛一艘船,這艘船必須為2%的通脹設定航向,再根據需要以更快或更慢的速度前進,目標或許不能在一夕之間抵達,但是目標方向不能動搖。

不過,Nagel行長也坦承,要有效打壓通膨恐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歐元區各國必須認清,採取必要的貨幣政策不會沒有風險負擔。由於貨幣政策前景的變化,金融市場現在對不同風險進行了更大的區分。市場已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出現預警信號:義大利政府債券殖利率6月時一舉躍升至4%以上,是自2014年以來首次,原因是投資者對歐洲央行7月份或將10年來首度升息的計畫感到憂心。

歐洲央行對於逐漸升溫的通貨膨脹無法視而不見,但如果採取相關的升息措施動作過大,又有可能增加經濟衰退以及歐元區再爆主權債務危機的風險。歐元區部分債台高築政府所發行之債券,正經歷多年來最嚴重的拋售,為央行決策帶來額外的風險。政策制定者必須拿出一套安撫工具,以幫助抑制殖利率飆高。

A:

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2022年7月12日報導,奧地利央行日前調高2022年奧國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ICP)預測至7.6%,未來2年之通膨將緩慢下降,預測2023年通脹率為5.0%,2024年為3.2%,仍距歐洲央行設定之穩定安全區間(通膨率2%)尚有差距。

2022年奧國通貨膨脹主要係由能源、食品價格以及螺旋式之薪資成本上漲。奧國央行預測,儘管2022年能源價格較2021年上漲近40%,只要能源供給未出現極端惡化狀況,以致奧國政府被迫採取能源配給強制措施,價格飆升情況應可於2022年底趨於舒緩。因俄烏戰爭導致農產品短缺,以及農業生產成本增加等因素,預估2022年奧國食品價格通脹率較2021年上漲至8.0%。另,非能源工業產品平均價格上漲4.9%。

奧國央行認為,通貨膨脹對城鄉居民影響,以及家庭收入高低衝擊程度有別,農村地區民眾受通膨影響明顯高於城市地區民眾,低收入家庭受衝擊程度大於高收入家庭。爰此,建議奧國政府研擬通膨紓困措施,應考慮通膨對民眾及家庭造成負擔之高低給予不同補助,而非根據綜合指標給予相同補助。
 

A:

綜整歐盟部長理事會新聞稿及克羅埃西亞媒體「Total Croatia」報導,歐盟執委會2022年6月1日發布「2022融合報告」(2022 Convergence Report),評估克羅埃西亞已符合加入歐元區之4項融合條件,且克國相關立法已與歐盟條約等相符後,歐元集團(Eurogroup)於2022年6月16日同意歐盟執委會及歐洲央行對於克國符合融合條件之正面評估,並向歐盟經濟及財政部長理事會(Ecofin)建議克羅埃西亞自2023年1月1日成為第20個歐元區會員;Ecofin於6月17日採認該建議,完成克國加入歐元區之第1步法律程序。

本案續經Ecofin與歐洲議會諮商,並於歐盟理事會討論後,Ecofin於2022年7月12日採認涉及克羅埃西亞2023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所需最終3項法案:

1.決定克國自2023年1月1日採行歐元(COUNCIL DECISION on the adoption by Croatia of the euro on 1 January 2023);

2.修改部長理事會第974/981號法規與克國採行歐元有關之相關規範,將採行歐元現有相關條文擴及克國。(COUNCIL REGULATION amending Regulation (EC) No 974/98 as regard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in Croatia);

3.決定克羅埃西亞貨幣「庫納」(Kuna)兌換歐元之融合匯率(conversion rate)為7.53450庫納兌1歐元,等同克國2020年7月獲准加入「歐元匯率機制II」(ERM II)之中心匯率。

克國加入歐元區後,克國央行(HNB)亦加入包含歐洲央行及其他歐元區會員國央行之歐元體系,該體系以物價穩定作為貨幣政策主要目標,並致力於維持金融穩定及促進歐洲金融整合。

克媒指出,自2022年9月起,即克國採行歐元之前4個月,克國將有義務採行庫納及歐元價格雙軌揭露(dual display of prices);2023年第1及第2週採行庫納及歐元併行支付(dual currency circulation)。另,未來流通之歐元紙鈔將來自歐洲央行,歐元硬幣將於克國鑄造。

克媒另指出,克國政府優先待完成之2項加入歐盟之深度整合策略目標包括:加入歐元區及申根區。後者或可於2022年9月完成。如此,將使克國加入歐盟10年後,終將於2023年完成深度整合。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