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根據本處駐在國媒體報導,DiDi Food外賣平台已進入多個拉美市場,包括墨西哥、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及巴西,目前正規劃進軍秘魯市場,預計近一個月後將可開放使用,因此正積極招募外送員、餐廳等部門加入其APP平台,預期可提供消費者在其所在區域可供選擇60-80家餐廳。DiDi Food 將自利馬大都會區開始拓展業務,除國內及國際連鎖餐廳外,亦將納入當地小型餐館,未來亦不排除將超市納入平台之可能。

 

滴滴叫車服務目前在秘魯已經營一年多,相較其他當地叫車平台(uber、beat等),滴滴叫車的價格較便宜,亦給予司機更優質之抽成,因此很快地已累積超過1百萬名使用者。DiDi Food則係該平台垂直整合之一項新服務,該中企盼可透過已累積之消費者資料庫進一步搶占秘魯市場。

 

A: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2年7月5日

越南製藥產業加強對外尋求合作,尤其生產新冠肺炎疫苗。越南與印度製藥企業於2022年7月5日參加越印藥品工業企業洽談會議。

據越南商工聯合會(VCCI)胡志明市分會陳玉廉(Trần Ngọc Liêm)副會長在會議中表示,目前印度為越南第3大醫藥產品供應國,且藥品係印度主要出口至越南品項,2021年印度藥品出口至越南金額達2億6,700萬美元,印度藥品產量為全球第3位,出口金額第14位,且生產公司均符合國際標準。

越南醫藥市場近年強勁成長,迄今越南製藥廠共有250 家、進出口商200家、批發商4,300家及零售商6萬2,000家。

渠亦表示,印度藥品公司在越南設立代表處約300家,其中包括Sun Pharma、Natco及Mylan等大公司,惟越南及印度之間仍未有合資企業。

印度駐越南大使Pranay Verma表示,製藥領域合作係2國整體合作之重要項目,P大使邀請印度公司進駐越南尋找合作及投資機會。

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主任Murali Krishna表示,越南與印度可在成品劑型等領域合作,尤其係高科技產品、原料藥、草藥、傳統藥物、生物仿製藥及疫苗等領域,並讓參加會議之200位代表更了解越南製藥產業開展業務及投資之最新法規。

據越南藥物管理局謝孟雄(Tạ Mạnh Hùng)副局長表示,越印2國貿易夥伴關係仍維持發展,每年成長10%之發展速度為印度製藥產業帶來許多貿易機會。

印度駐胡志明市領事館、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及VCCI舉辦該會議後,另舉辦企業洽談會。該會議係印度駐印度總領事館舉辦紀念越南與印度建交50週年之活動。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7月2日,緬甸外匯監管委員會發布聲明稱,在緬甸邊境貿易站,食米、豆類、玉米及食用作物只能使用美金進行交易。此前,當局允許在中國及泰國邊境貿易站使用緬元/人民幣及緬元/泰銖進行結算,現在則指示貿易商從本月開始只能使用美金。聲明稱,此舉旨在協調固定出口價格及海運貿易。來自Bayintnaung批發中心的業者表示,貿易商必須按照緬甸中央銀行(CBM)的參考匯率進行交易。如果出口到亞洲國家,必須在45天內存入出口收入,如果出口到其他國家,則在90天內存入。

 

此外,據滾弄-Hopan-清水河-老街邊境商會介紹,在CBM的幫助下,在清水河邊境貿易點及商會的建議下,緬甸經濟銀行及私人銀行在果敢自治區及清水河邊境開設了4個辦事處。緬甸經濟銀行、緬甸APEX銀行、AYA銀行、KBZ銀行、United Amara等銀行的辦公室,將設立在清水河邊境的Wangli飯店大廳,銀行業者可以咨詢。7月4日起,可在這些辦事處辦理人民幣開戶,及人民幣的進出口支付業務。

 

從邊境貿易中獲得的出口收入必須按照CBM的參考匯率1,850緬幣存入,否則將被列入黑名單並吊銷許可證。過去美元可用於邊境貿易,目前的系統則僅適用於海運貿易支付系統。業者表示,只有當CBM全額發放所需的美金,商人才能正常營運。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仰光證券交易所(YSX)的月度報告顯示,6月份,7家上市公司在YSX交易了40,062股股票,價值2億緬幣。2022年1月,合計成交61,435股,成交值為2.82億緬幣,2月份交易量上升到80,291股,估計價值4.149億緬幣。3月份,共有52,408股股票在YSX交易,成交值為2.33億緬幣。4月份,YSX的交易量為53,059股,成交值略升至2.76億緬幣。5月份,共有55,024股股票在YSX交易,成交值為3.14億緬幣。

 

目前有FMI、MTSH、MCB、FPB、TMH、EFR及AMATA等7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YSX上市。6月份,每股收盤價分別為FMI為7,400緬幣、MTSH為2,650緬幣、MCB為7,100緬幣、FPB為1.75萬緬幣、TMH為2,500緬幣、EFR為2,600緬幣及AMATA為4,800緬幣。緬甸股市未受全球股市暴跌影響仍正常運作。

A:

Eleven Myanmar電子報報導Suzuki(緬甸)汽車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員Myo Min Tun表示,由於進口汽車零件困難,位於仰光迪拉瓦的Suzuki車廠雖未關閉,但已暫停生產。Suzuki品牌汽車是在仰光省Thanlyin的迪拉瓦工業區設廠生產,然目前根據緬甸國家政策,係優先進口藥品及醫療設備,優先進口項目中不含汽車零件,故汽車零件進口困難,使Suzuki公司因嚴重短缺的生產材料而停產。先前,Suzuki汽車工廠亦於2021年2月1日稱因斷網問題停產。另在2020年時,由於政府暫停車輛登記後,當時Suzuki庫存逾2,100輛,故於2020年11月暫停生產。

 

該工廠日產48輛汽車。2018年在緬甸,售出11,691輛汽車,到2019年8月售出10,428輛。Suzuki迪拉瓦汽車有限公司的汽車裝配及製造工廠,係日商投資3,500萬美元營運,有300多名工人,生產4種車型:Carry Truck、Ciaz、Ertiga 及 Swift。

A:

出處:NL Times, 2022/07/0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低收入戶將獲得500 歐元的額外能源補貼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總理Mark Rutte表示,市政當局可以很快開始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的500歐元能源補貼。

為緩解今年高通膨給中低收入家庭帶來的痛苦,地方市政當局前已承諾將提供渠等 800 歐元能源補貼,惟反對黨一直敦促政府加碼核發額外補貼。

Rutte 總理最初表示,最好等到八月份再討論明年的計畫,然而,當執政聯盟CDA黨與 D66 黨亦堅持快速做出決定時,Rutte總理改口將額外提供低收入家庭500歐元能源補貼,核發資格為收入略多於領取社會救濟金者,大約有100萬人。

Rutte 總理亦強調,由於市政當局與稅務機構可能無法及時處理所有行政程序,因此無法保證可於本年 12 月 31 日前支付所有受益者額外的500歐元能源補貼。

A:

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德國商英飛凌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將投資逾 80 億馬幣(約18.08億美元)在馬來西亞吉打州(Kedah State)居林(Kulim)興建晶圓廠,以提升該公司半導體的產量。新廠房預計於2024年第三季竣工。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執行長Rutger Wijburg 博士表示,馬國係英飛淩公司的重要樞紐,因其在居林的前端晶圓廠製造與馬六甲州(Melaka State)的後端晶片製造至為關鍵。新廠配備齊全後,新模組的產品將為該公司年營收創造額外20億歐元(約20.42億美元)。隨著全球積極推動減碳,電動汽車、充電和儲存基礎設施以及再生能源對寬能隙功率半導體 (Wide Bandgap Power Semiconductor)的需求刻正成長,該公司準備提供需求支援。

 

與此同時,馬國投資發展局副執行長(掌管投資發展)Lim Bee Vian表示,馬國擁有包括英飛淩公司在內的長期與穩定產業合作夥伴,對推動馬國半導體產業發揮重要作用。英飛淩公司前述投資將有助提升馬國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地位。

 

電子電機產業對馬國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出口收益、投資與就業做出重大貢獻,並在馬國的產業發展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

 

2022年第一季,馬國核准電子電機產業投資計畫186億馬幣(44億美元)的投資額,為馬國同期間表現最優越的製造業領域之一。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自7月5日起,赴土耳其展開4天官式訪問。馬國首相於7月7日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會晤,並討論包括經貿、投資、國防、科技、醫療、通訊、糧食安全、能源及環境等領域的合作。馬國與土耳其盼將兩國的關係提升至全面策略夥伴關係。

 

土耳其為全球第九個生產新冠疫苗的國家,該國計劃於近期在馬國推出土耳其製疫苗「TURKOVAC」,並進一步加強疫苗開發與技術轉移合作。兩國雙邊貿易額逾35億美元,馬國已成為土耳其在東南亞最大貿易夥伴國。儘管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但兩國去(2021)年雙邊貿易額仍成長50%,兩國盼2024年能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50億美元目標。馬土兩國將在聯合國、伊斯蘭合作組織與開發中八國集團(D8)等平臺,強化團結亞洲所有兄弟。

 

依斯邁沙比里首相於6日先後造訪土耳其國防與航太產業兩大先驅,即土耳其機械化學產業公司(MKE)和土耳其航太產業公司(TAI),以提升兩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合作。

兩國亦將擴大馬土自由貿易協定(MTFTA),即涵蓋服務、投資、電子貿易,並將強化兩國經濟與貿易聯繫,促使商品與服務貿易更加平衡。

 

另一方面,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於7日與土耳其貿易部長穆什(Mehmet Mus)會晤,兩國同意擴大馬土自由貿易協定(MTFTA),並盼在服務貿易、電子貿易與投資達成讓步承諾(commitment of concessions),兩國咸認為MTFTA將為馬國與土耳其提供巨大貿易商機。馬國歡迎土耳其以該國作為樞紐,將市場擴大至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其成員國占世界人口及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的三分之一。兩國亦同意優化及使用MTFTA所提供的關稅優惠。

 

馬國將透過其對外貿易促進局(MATRADE)與土耳其相關貿易單位展開技術合作與能力建設活動,以進一步提高兩國的貿易表現。

 

馬國貿工部表示,MTFTA擴大後將促進馬土兩國專才與技術員工的流通,並為兩國市場提供服務。馬國亦歡迎土耳其的提議於本(2022)年第三季在土耳其舉辦兩國聯合經濟貿易聯繫會議,以進一步加強兩國的雙邊貿易關係。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2年2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本(2022)年2月份汶萊出口額為14億4,700萬汶幣(約10億3,012萬美元),較上(2021)年同期成長54.8%,亦較上(1)月增加15.5%;其中原油出口1億8,303萬美元,成長69.8%;液化天然氣出口2億1,556萬美元,成長6%。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38.69%。其他出口產品分別為化學品 (2億61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92.2%)及機械與交通設備 (1,801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09.1%)。

 

綜觀汶萊2022年2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占總出口額20.6%),其他依次為澳洲(20.3%)、中國大陸(18.3%)、新加坡(14%)、越南(7%)及馬來西亞(7.6%)。

 

2022年2月份,汶萊進口額為8億410萬汶幣(約5億7,244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42.4%,惟較上月減少18.2%;其中燃油進口額3億9,041萬美元,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機械與交通設備(6,414萬美元)、食品(3,730萬美元)、製成品(2,655萬美元)及化學品(2,584萬美元)。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哈薩克斯坦(占總進口額32.3%)、伊拉克(17.4%)、澳洲(10.9%)、新加坡(9.6%)、馬來西亞(9.5%)及中國大陸(6.3%)。

 

2022年2月份,汶萊貿易順差為6億4,290萬汶幣(約4億5,768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成長73.7%,亦較上月成長138.3%。

 

汶萊2022年前2個月總貿易額為44.87億汶幣(約31.94億美元),較2021年同期成長50%;出口額為27億汶幣(約19.22億美元),成長57.8%;進口額17.87億汶幣(約12.72億美元),成長46%;貿易順差9.13億汶幣(約6.5億美元),成長68.4%。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news網報,2022年7月5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4家商業銀行頃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意為在胡志明市工業園區暨加工出口區營運中之20家企業提供貸款,貸款總額為4.66兆越南盾(約2 億美元)。上述合作備忘錄旨在協助企業在成本需求不斷增加之情況下能及時獲得信貸。

 

據胡志明市加工出口暨工業區管理處(Hepza)主任許國興(Hua Quoc Hung)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恢復期,企業對恢復及擴大生產之優惠貸款需求激增,惟獲得資金來源仍然有限。

 

根據越南央行(SBV)胡志明市分行資料,2022年迄今,胡志明市已有13家銀行申請參與貸款計畫,計劃以每年低於4.5%之利率提供424兆越盾(約182 億美元)之短期貸款,而中長期貸款則以每年約9%利息,並提供額外輔助計畫,例如降低舊貸款利率及展期,以及提高信貸額度。

 

越南央行胡志明市分行副行長阮德領(Nguyen Duc Lenh)表示,胡志明市銀行業採取許多解決方案以協助企業、合作社及工商戶之資金需求。渠指出,2022年上半年,信貸機構與企業相關之計畫已支付近100兆越盾(約43億美元),該資金有助企業、合作社及工商戶恢復生產及貿易。

 

自2012年以來,Hepza與央行胡志明市分行及多家商業銀行合作一項計畫,協助企業以合適利率獲得金融資源,並有助銀行深入了解工業生產中之企業,從而簡化貸款程序。

 

阮副行長表示,商業銀行亦積極接觸中小企業,按照政府優惠政策核發貸款,尤其重點領域之企業,以及參與區域連結模式與價值鏈環節之企業。

A:

標題:越南經濟前景展望良好

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plus網站2022年07月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頃於2022年7月5日公布之新版「東協加三區域經濟展望」研究報告指出,預測越南2022 年 GDP 成長率將僅次於菲律賓,2023 年則將位居榜首。

 

報告指出,預計越南本年與明年將實現6.3%及 6.5%之經濟增長率,遠高於分別估計為 4.3%與4.9% 之東協加三區域數據。與4 月份預估值6.5%相比,越南增長率被下修,以反映其主要貿易夥伴中國與美國經濟放緩之較低增長預測,主因越南係開放之經濟體,受到美國與中國經濟影響很大。該等國家增長率下降,將影響對越南之外部需求,因此必須下調越南預計增長率。

 

報告另稱,俄羅斯對烏克蘭之持續軍事行動不斷推高大宗商品價格與全球通膨,輸入性通膨壓力遽增,加上國內需求攀升,預計將推動本年東協加三區域通膨率上升至 5.2%。

 

報告預估越南將透過物價管制將通膨率維持在 4% 以下,預估2022 年與2023 年分別為 3.5% 及3.3%。越南具有財政基礎,可以暫時壓低物價並提供補貼,同時可利用財政政策刺激經濟。越南需要基礎建設投資,因此藉由推動基礎建設,增強內需,以提振經濟。

 

鑒於俄烏戰爭、全球金融緊縮及中國近期暴發疫情實施封控等因素,將對出口及經濟成長表現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調低「東協加三」(中國、日本及韓國)本年經濟成長率,由4 月預測4.7%下調至4.3%。明年區域經濟成長預測則由4.6%調高至4.9%。區域通膨率預測則由3.5%調高至5.2%,預計 2023 年區域通膨將放緩至 2.8%,主因各經濟體採取之緊縮貨幣政策將奏效,且疫情已顯示出消退跡象

 

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與房地產活動大幅減速將顯著拖累經濟,其溢出效應將進一步削弱區域前景。

 

此外,美國不斷上漲之物價導致美聯儲(FED)以比預期更快速度採取緊縮之貨幣政策,引發衰退憂慮。金融投資者已轉向安全資產,避險情緒飆升,導致資本從新興市場流出。在此嚴峻環境中,東協加三政策制定者面臨著艱難政策權衡,必須在保持經濟增長與控制通膨壓力之間取得平衡。

 

通膨方面,預計中國與日本表現良好,2022年通膨率將保持在3%以下。同時,泰國、緬甸、寮國及柬埔寨之通膨率將超過6%。其他7個國家介於兩者之間。

A:

標題:越南當務之急係穩定宏觀經濟,抑制通貨膨脹

資料來源:越南越南vietnamplus網站  2022年7月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總理范明正於7月4日主持月例會,討論本年上半年經濟社會情況。范總理表示,本年前6月,世界形勢發生許多複雜變化,存在戰略競爭、俄烏衝突等不可預測因素,導致許多國家原物料價格上漲、油氣與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通貨膨脹上升,潛藏能源與糧食不安全危機,而疫情仍持續複雜演變,預測世界經濟將面臨衰退風險。越南國內情況雖有優勢,亦有困難與需要解決之問題。范總理表示,穩定宏觀經濟、抑制通貨膨脹與確保各種平衡係核心任務與當務之急。為快速復甦與實現永續發展,目前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外,貨幣政策需謹慎,主動適應通貨膨脹、匯率、信貸調控等風險。貿易與生產政策需確保貨物供應穩定,滿足國內生產與消費需求。越南政府將致力於本年經濟增長率達約7.0%之目標,超過國會提出之6%至6.5%目標,俾為明(2023)年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A:

標題:越南設定2022年吸引500萬國際遊客目標

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plus網站2022年7月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係東南亞唯一完全重新開放國際旅遊業之國家,越南媒體報導,世界旅遊組織(UNWTO)表示,越南係東南亞唯一沒有任何防疫措施限制下重新開放國際旅遊業之國家。越南國家旅遊局表示,入境越南之外國遊客無須隔離、出示疫苗接種證書或陰性檢測證明,外國遊客入境前亦無須提交健康申報,而越南國內旅遊市場於重新開放亦呈現強勁復甦。目前亞太地區旅遊業正緩慢復甦,主因許多客源市場尚未完全重啟旅遊業,爰專家預測,亞太地區復甦前景亦將放緩,或將至2024年始可望恢復至疫情前水準。越南政府3月15日起允許免檢疫入境,並恢復對包括日本、韓國與歐洲24國免簽證。越南2019年外國旅客數達1,800萬人次,本年目標為500萬國際遊客。

A:

標題:越南簽證政策係越南旅遊業復甦之關鍵

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plus網站2022年7月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2022年上半年外國遊客人數恢復至疫情前之7%,越南媒體報導,根據越南統計總局(GSO)數據,上半年入境越南之外國旅客60萬2,000人次,約為2019年疫情前之7%,惟較去年增長6.8倍,主因當時越南仍採取入境限制。其中空運入境旅客占總數87%以上,年增9.4倍。主要客源來自亞洲遊客,占外國遊客總數近65%,達39萬2,000人次。本年前6月,河內市遊客人數年增3倍,達861萬人次,其中21萬1,000名外國旅客。胡志明市外國旅客達47萬8,000人,年增100%。越南自3月15日起取消檢疫入境,恢復對來自日本、南韓與歐盟等24個國家免簽證政策。惟來自其他國家遊客僅獲簽發為期1個月之單次入境簽證,未恢復疫情前之3個月簽證。對此,旅遊公司表示,不友善之簽證政策仍係越南旅遊業復甦之最大障礙。

 

A:

標題:越南加速推動第3劑與第4劑疫苗接種工作

資料來源:西貢解放日報 網站2022年3月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總理范明正要求加速第3劑與第4劑疫苗接種工作,越南媒體報導,越南總理府於7月3日頒布關於加強疫苗接種工作指導方針,要求衛生部敦促與援助各省市加速12歲以上民眾接種第3劑與第4劑疫苗工作,主因疫情演變難料,尤其Omicron之BA.5新變異病毒已出現並傳入越南,讓疫情重新爆發之風險上升。為加強疫情防控並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便利條件,總理范明正要求衛生部、有關部門,以及各省市相關單位貫徹落實政府總理之前頒布之各項指導方針,責成副總理武德丹指導衛生部、有關部門與63個省市持續展開各項防控措施,尤其加速疫苗接種工作,包括完成12歲以上第3劑與第4劑疫苗接種工作,5歲至12歲兒童第2劑疫苗接種工作,俾達成政府提出之目標與要求。

A:

標題:越南需持續完善招商引資機制

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plus網站2022年7月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媒體報導,越南經過35年實施對外開放政策,已吸引來自全球140個國家與地區之投資。外資企業遍布全國各地,包括英特爾、微軟、富士康、三星、三洋、索尼、富士通、東芝、松下等全球知名企業。根據越南外資企業協會(VAFIE)近期發布之2021年越南外國投資年度報告,FDI企業占越南投資總額25%、工業總產值55%,以及出口營業額70%以上,證明越南投資與經營環境日益改善。惟越南吸引FDI過程仍有改善空間,例如仍存有採用先進、現代技術與歐洲技術之項目數量僅占5%、地區之FDI吸引與和使用不平衡、FDI與其他資金來源聯繫與互動不緊密,生產力與技術之外溢效應不高等缺失,爰應持續精進關於吸引FDI之體制、法律,以提高FDI吸引與使用質量及效果。

A:

標題:越南經濟面臨難以預測之新挑戰

資料來源:越南快訊網站2022年7月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因原物料價格上漲、通貨膨脹與資源浪費,導致越南仍面臨難以預測之新挑戰。根據世界銀行(WB)發布之「2022年6月份越南宏觀經濟更新報告」,本年5月越南工業生產年增10.4%,零售年增22.6%,以及消費服務收入年增41%,顯示私人消費強勁復甦。惟5月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僅8.79億美元,創2020年9月以來新低,年降50%,亦係連續第4月下降,反映出俄烏戰爭持續與中國清零之疫情政策導致之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另受汽油與柴油價格上漲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自4月2.6%攀升至5月2.9%。越南計畫投資部表示,國內商業環境面臨難以預測之挑戰,包括通貨膨脹與寶貴資源浪費,爰預測本年通膨將接近越南政府設定之4%目標。

A:

標題:歐洲企業對在越南擴增投資持樂觀態度

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plus網站 2022年7月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歐洲商會商業信心指數下降,越南媒體報導,歐洲商業景氣指數第1季與第2季間下降4.4點至68.8點,主因全球價格上漲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根據越南歐洲商會(EuroCham)7月4日發布之報告,越南潛在增長受歐洲商界領袖青睞,60%受訪者預測越南經濟將在本年第3季穩定或改善,大多數歐洲商界領袖對在越南擴增投資持樂觀態度,76位受訪者預計將在本季末前增加在越南投資。另79%受訪者表示,越南綠色產業發展潛力自第1季始有改善,近90%受訪者認為越南應該增加綠色部門發展以吸引更多外國投資。45%受訪者表示,行政程序繁瑣阻礙利用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之優勢,亦即外國公司在越南行政官僚體制方面陷入困境。商業景氣指數係歐洲商會對其各個行業1,200名商業會員進行之季度調查。

A:

標題:越南提出2021年至2030年外資合作戰略

資料來源:越南快訊網站2022年7月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於2021年至2030年越南外資合作戰略明確指出,注重吸引世界500強企業與歐美廠商前來投資。越南政府頃簽發2021年至2030年外資合作戰略,強調優先在高新技術項目、工業革命4.0之技術項目吸引投資資金。新戰略提出重要目標,例如2021年至2025年提高部分地區與國家之註冊投資資金比重為70%,2026年至2030年75%,包括來自亞洲之南韓、日本、新加坡、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印尼、菲律賓、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英國與美國。新戰略亦設定在越南展開業務之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增加至50%之目標。越南領導人最近訪問歐洲、美國,英特爾、樂高等歐美公司隨即宣布在越南投資,預測未來將有更多美國、歐盟資金湧入越南。越南政府新戰略顯示越南將更重視歐美大型企業赴越南投資,勢必對歐美投資商提供投資優惠便利條件,以達成目標。

A:

資料來源:越南衛生部網站2022年07月0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2022年7月7日新增確診913例,與6日相同,當日康復人數高出新增人數9倍,無死亡病例。累計確診1,075萬2,140例,累計死亡人數4萬3,089例,累計痊癒人數974萬1,110例。截至7月6日,越南約9,800萬人口中,已有2億3,456萬3,063人次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239.35%),其中8,012萬8,905人完成2劑接種(約占81.76%)。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