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港務局(MPA)的統計,2022年上半年(1月至6月),共有306艘貨船停泊在仰光港。海運公司計畫從5月開始擴大服務範圍,以促進進出口。有貨船越來越多地進入仰光的碼頭,進入仰光港的貨船數量分別為1月份49艘、2月份48艘、3月份50艘、4月份52艘、5月份54艘、6月份53艘。
在MPA的指導及海運業者與進出口商合作下,港口的周轉期約只要3天。因此,到達的船隻續增,緬甸港務局及仰光內部碼頭提供服務,以確保快速可靠的貨物處理及貨櫃提取,並使貿易流恢復正常。先前大型船隻因吃水深度問題,無法在仰光河航行,通往仰光河內河新航道吃水深度已擴充到10米。
在當前2022-23財年(2022年4日1日至2023年3日),截至6月24日,緬甸還遠貿易額飆升至59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44億美元增加14.9億美元。海運貿易出口總值24.9億美元,進口總值34億美元。
緬甸出口農產品、漁業產品、礦產、牧畜、林產品、工業製成品等產品,進口資本品、消費品及工業原材料。緬甸目前有9個港口提供海運貿易服務。仰光港是緬甸海運貿易的主要門戶,包括仰光內部碼頭及外部迪拉瓦港。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曼德勒市以自行車旅遊而聞名,所以自行車在當地生意興隆,其中日本二手自行車已搶占該市場,且在銷售暢旺下價格稍漲。曼德勒市的賣家表示,雖然是二手自行車,但日本車性能堅固耐用。普通自行車及變速車的價格各異,一部自行車的價格約為12萬緬幣。如果自行車上沒有車籃,賣家將安裝車籃,並以能負擔得起的價格出售。日本二手自行車有成人及兒童兩種類型,價格在12萬至15萬緬幣之間,賽車專用的變速車則有單獨的市場。
國內商店通過海運貿易進口日本二手自行車,進行部分維修後並將其保持在良好的狀態以便轉售。當地居民表示,來自中國的自行車在市場上隨處可見,但買主更喜歡日本的二手自行車,因具有高耐用性及性能。自行車很環保,在燃料油價格上漲期很受歡迎。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信息部副部長Zaw Min Tun少將於7月2日舉行的第17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緬甸每年償還國內外貸款的金額約為7億美元。當地債務及外債逐年增加。緬甸政府每年必須償還約7億美元,包括本金及利息。在2011-12財年及2018-19財年期間,緬甸的本地債務逾16兆緬幣、外債逾5兆緬幣。2016-17財年及2020-21財年,本地債務餘額逐年增加,顯示每年的聯邦預算赤字,每年收支餘額都是赤字,又以2019-20財年為最高。
緬甸政府出售國庫券及債券,並從緬甸中央銀行(CBM)借款以滿足需求。GDP僅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出現增長,到2019-20財年更是減半。Zaw Min Tun少將表示,是因為前任政府的錯誤政策,只重進口,不鼓勵本地生產的產品及本地經濟。
A:
南非生產者物價指數攀升
Business Day 2022.07.01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統計局6月30日表示,南非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在 2022年3 月攀升 14.7%,是自 2013 年最高水準。成長最高品項為焦炭、石油、化學品、橡膠和塑料製品類別及食品、飲料和煙草製品類別,漲幅分別為31.7% 及9.7%。
二、 儘管全球食品與工業金屬價格有所下降,但由於供應鏈問題及供給短缺,價格仍處於高位,顯示對原材料短缺的擔憂。加上南非國內經濟復甦乏力及對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等因素,對製造業活動而言絕非佳音。
A:
一、 新加坡國會本(2022)年7月4日三讀通過瀕危物種(進口與出口)(修正)法案,以遏制野生動植物非法走私案件。修正後之法案對於非法交易涉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刑罰將提高至鄰國相近水平,法案的適用範圍也更明確,國家公園局並獲予更大的執法權以打擊走私案。
二、 根據前揭新法案,個人若非法交易CITES一級物種,可面臨每一標本最高10萬星幣(約7萬2千美元)的罰款或最長六年的監禁,或兩者兼施;舊法案為每一物種罰款最高5萬星幣(約3萬6千美元)或最長兩年的監禁,或兩者兼施。公司若非法交易CITES一級物種,可被處以每一標本最高20萬星幣(約14萬4千美元)的罰款或最長八年的監禁,或兩者兼施。
三、 新法案對於違法的個人與公司所處罰款總額也分別提高至最高50萬星幣(約36萬美元)及100萬星幣(約72萬美元);倘交易物的市場價值更高,則以市價為準。為鼓勵更多民眾舉報走私案,國家公園局將保護舉報者的身份,例如:在法庭訴訟及文件中,不得公開舉報者的名字、住址或可能導致舉報者身份曝光的相關資料。
四、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通訊暨新聞部政務部長陳杰豪表示,因走私野生動植物的利潤豐厚,走私者不斷尋找法律漏洞。星國政府對瀕危動植物非法貿易採取零容忍態度,除了加強研究能力、夥伴關係以外,還必須確保條規及執法工具與時俱進且有效。
五、 陳杰豪指出,國家公園局若在社交媒體發現有人非法養殖野生動物或收到相關舉報,將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國家公園局也將與網購平臺合作,提高利害關係者對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的認識,以避免平臺上出現類似交易。
A:
一、 新加坡天匯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本(2022)年7月4日與砂勞越土地發展局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在砂勞越建設垂直農場生態系統,除了供應當地市場需求,也開拓新加坡蔬菜進口來源。天匯控股旗下的低碳有機垂直農場天鮮(Sky Greens)在越南、泰國、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國家設有垂直農場系統。根據新加坡食品局的統計數據,新加坡去年進口的56萬7900公噸的蔬菜中,42%來自馬來西亞。
二、 天鮮農場總裁黃順和表示,新加坡政府制訂「30·30願景」,70%農產品靠進口,30%自給自足,如今國際局勢動盪,需要更多穩定的糧食來源。以往新加坡主要從西馬進口農產品,但東馬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天鮮將在砂勞越這塊20公頃的土地上,試行垂直農場及訓練當地農民,透過特許經營模式,協助當地農民建設微型垂直農場。這類農場大約一個籃球場大(420平方米),以種植大白菜為例,每月收成可達3公噸。
三、 黃順和總裁指出,公司未來也將耕種植物肉類所需的原材料,以支持星國政府生產植物肉的新趨勢。除了種植蔬菜,農民也可充分利用農場空間,開展休閒與商業活動,例如:養魚或開民宿,平均收入將增加兩倍。
四、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農業科技署長卓名宏表示,新加坡與砂勞越農業科技領域有許多互補的地方,天匯控股公司與砂勞越土地發展局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是加強合作的重要一步,在雙贏的基礎上推進共同目標。對新加坡農業科技企業而言,出口農業科技系統或以聯合投資人身份進軍砂勞越等市場,不僅能加強雙邊的糧食安全,也為新加坡企業與人民提供國際化的商機。
五、 砂勞越農業現代化暨區域發展部長斯蒂芬(Stephen Rundi Anak Utom)指出,期待通過引進高科技吸引更多人加入農業,砂勞越農業如今面對的挑戰之一是ㄧ般民眾對農民這個職業的偏見,而要推進農業發展,需吸引年青一代加入,並應用新技術。相信看到同胞成功,民眾就會有意願加入。
A:
烏克蘭戰事持續膠著。第四十八屆七大工業國組織(G7)剛在德國畫下句點,各國領導人承諾將採取進一步行動支持烏克蘭,並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
一、 七大工業國組織聲明:
(一)援烏聲明:
在聲明中,G7將繼續提供財政、人道主義、軍事和外交支持,包括向烏克蘭提供物質、訓練和後勤、情報和經濟援助,財政和經濟支持。在重建方面,G7已準備好或已承諾在2022年提供高達295億美元的預算,以幫助烏克蘭縮小重建資金缺口。G7並承諾協助烏克蘭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出口潛力,G7貿易部長將討論具體建議,以通過貿易支持烏克蘭重建,包括暫停對烏克蘭出口產品徵收關稅。
(二)國際金融機構(IFI)馳援:
國際金融機構也正在開展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大量融資的工作,特別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其中包括世銀對烏克蘭捐助融資工具以及設立基金組織。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將向烏克蘭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提供額外的資金支持,總額達35億美元。此外,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將幫助烏克蘭重建關鍵基礎設施,特別是為天然氣、電力和運輸公司提供貸款提供擔保。
(三)動員民間力量:
G7強調,社區、民間社會組織(包括婦女權利組織)和私營部門等應積極參與規劃烏克蘭的未來恢復和重建,確保公民受益,從而增強當地的復原力和社會凝聚力。
A:
二、 各方援助重建計畫:
(一)德國:
德國聯邦總理Olaf Scholz 希望啟動“烏克蘭馬歇爾計劃”,他表示,烏克蘭需要一個馬歇爾計劃來重建,包括向烏克蘭承諾在財政、經濟、人道主義、政治和武器上提供進一步幫助。德國政府希望通過價值數百萬的緊急援助來支持烏克蘭的重建工作。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部長 Svenja Schulze表示,1.85億歐元的緊急援助措施已經得到批准。此款項主要會用來建造住宅和電力系統。
(二)歐盟:
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為烏克蘭建立一個重建平台,由歐盟和烏克蘭政府領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重建銀行等多邊機構以及國際金融機構將參與該平台。歐盟委員會制定一項名為“重建烏克蘭“("Rebuild Ukraine")的戰略計劃,該計劃旨在將成員國和國際合作夥伴的資金分配給烏克蘭。而基輔必須承諾,從新計劃中獲得的資金必須用在改革和投資烏克蘭經濟上,並改善商業環境且“逐步調整”烏克蘭法律,以達到融入歐盟內部市場的標準。歐盟委員會並建議通過承擔新債務來為烏克蘭融資,全體成員國則有共同責任。烏國經濟部長Yulia Svyrydenko則希望能夠延長對歐盟的免關稅交易,因為能自由進入歐盟和其他G7 市場將是該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撐因素。她還寄望於國外的技術轉讓如鋼鐵工業和食品加工業能加強烏克蘭的在此領域的競爭力。
(三)美國:
美國和歐洲的政府目前正在討論如何沒收迄今俄羅斯被凍結的資產,並將其用於烏克蘭的重建。在G7 上,美國政府宣布打算為俄羅斯石油公司設定價格上限,並推動對俄羅斯黃金出口實施新的制裁。美國並宣布,打算向烏克蘭提供新的防空系統以助其禦俄。
A:
三、 總結:
七大工業國組織提供西方各領導人一個面對面的平台,討論烏克蘭戰爭所帶來的種種難題。除了迫切需要的武器援助之外,討論的焦點集中在烏克蘭戰時和戰後的重建之路。德國計畫與歐盟就此主題於近期再度招集各方人馬討論具體細節。於此同時,瑞士總統Ignazio Cassis 已遍邀各方在義大利盧加諾會面,討論重建烏克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敦促歐盟領導人加快烏克蘭的入盟資格談判,以確保烏克蘭的未來。他表示,烏克蘭需要一個戰略性的國際支持計劃以便重建。此計劃應與二戰後幫助西歐重建的美國馬歇爾計劃規模相當。即便大型會議一個個緊鑼密鼓地進行,但歐美各國內部雜音依然難以弭平,如何援烏,何時援烏,並不明朗。
(本文整理自德國商報、南德意志報、德國之聲、法蘭克福匯報及關鍵評論等相關報導)
A:
風力發電為德國最重要的再生能源,2021年風力發電佔整體發電比例25.6%。根據德國政府規劃,未來再生能源發電率須達到總發電力的五分之四,然而烏俄戰爭將大規模地改變這個政策。因應冬天暖氣與熱水供應高需求,用於發電的天然氣必須減少。德國因此緊急調整其發電計畫。
一、 冬季儲備比例更改:
2021 年夏季,國營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 PJSC)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加上歐洲北海油氣田的維護,歐洲無法有效提高天然氣的安全存量。此外,歐洲去年又經歷了一個比往年更長、更冷的冬天,導致天然氣庫存大幅下降。根據《彭博商業週刊》報導,2021 年12 月30 日基準歐洲天然氣的價格飆升到每兆瓦時110.5 歐元,是2016~2020 年的平均價格18.2 歐元的6 倍。德國聯邦經濟部長綠黨Robert Habeck 表示,希望盡快減少用於發電的天然氣。該部參考了《替代電廠可用性法案》(Ersatzkraftwerkebereithaltungsgesetz),該法案將於7月8日在聯邦參議院進行討論。根據該法案,天然氣替代儲備將到2024年3月31日內建立。燃煤(Braunkohlekraftwerke)將成為主要代替天然氣發電的選擇。
A:
二、 天然氣儲備安全量:
即使待役中的煤電場能替代部分天然氣發電量,現在的當務之急依然是填滿天然氣儲存設施以過冬。據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稱,聯邦政府打算通過國家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提供額外貸款,以支持天然氣的儲存。此次涉及的授信額度為150 億歐元,期限為2025 年12 月31 日。此信貸將支援由11家長途天然氣網絡運營商合作的歐洲貿易中心(THE)繼續購買天然氣和填充存儲設施。德國還計畫向美國、卡達或澳洲購買液化天然氣,但德國目前缺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且若購買液化天然氣,德國必須和中國、日本、韓國等液化天然氣進口國競爭,取得合理價格將是一難題。最近,美國液態天然氣公司Venture Global LNG Inc.達成了美國天然氣出口德國公司的首批具有約束力的交易。
A:
三、 各國因應策略:
俄羅斯為能源出口大國,世界各國對其依賴頗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七國集團(G7)首腦線上會議表示,日本將原則上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不過日本《能源白皮書》白皮書稱,與俄合作天然氣開發項目「薩哈林2號」出口了相當於日本發電量約3%的液化天然氣,對電力供應不可或缺,日本因此不會退出合作。日本也無法立即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因應局勢,美國成為最大液態天然氣出口國。可是液態天然氣出口程序複雜,轉換工廠造價高昂且費時,且美國國內需求也逐漸吃緊,出口有限。
四、歐盟態度:
面對包括德國、奧地利及荷蘭準備重啟燃煤電廠,以因應俄羅斯壓縮歐洲天然氣供應造成的冬季儲備危機,歐盟強調各盟國不可以此作為理由偏離了發展永續能源的政策方向。荷蘭將修改法律,要求燃煤電站最多以35%的容量運行。在俄羅斯上週將北溪1號管道的產能削減60%後,德國和奧地利也在週日宣布緊急重啟已封存的燃煤電廠。歐盟已準備好應對俄羅斯供應下降威脅的緊急措施,包括節能策略和考慮哪些行業能優先使用天然氣。
(本文彙整自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柏林先鋒報、端傳媒等相關報導)
A:
十年前,德國的太陽能產業士氣低迷。來自亞洲的廉價太陽能組件取代了德國"太陽谷"(Solar Valley1)的產品。許多當時在國家補貼的幫助下成立的公司,因此不得不申請破產或接受外國公司收購,然而現今情況看起來完全不同。在能源價格上漲和氣候危機的背景下,德國太陽能業的景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樂觀。無數的家庭希望改用太陽能發電或以太陽能作為暖氣系統。
一、新創公司Zolar2 募資達數百萬美元
太陽能產業的復甦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位於柏林的新創公司Zolar 在最新一輪融資中募集了超過1 億歐元。該公司成立於2016 年,提供數字配置器,使客戶能夠購買或租用適合其家庭的光伏系統。這些組件來自德國,韓國或中國,設備安裝由Zolar 安排客戶當地的專業技師執行。Zolar 的創始人Alex Melzer 計畫運用新的資金擴充公司應用程式的功能,包括能考慮到動態電價的能源管理系統。此系統還將能夠識別電動汽車的最佳充電時機並自動充電。Zolar 還希望加強與更多安裝公司的合作,培訓更多的技師。
註1:太陽谷是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的一個工業區,靠近萊比錫,在主幹道Sonnenallee 沿線設有不同的光伏發電公司和其各項設施。
註2:Zolar 總部位於德國柏林,由 Alex Melzer 和 Gregor Loukidis 於2016 年創立,專門提供對綠色能源的量身定做需求及太陽能解決方案。Zolar 將在 2025 年之前將其現有 500 家德國當地安裝企業的技術合作夥伴網路擴大到 3000 家,以增加太陽能的安裝能力。該公司還將開設自家培訓中心,以解決再生能源行業的技能差距,並為自家員工提供合格的能源轉型培訓。
A:
二、50 兆瓦時數的太陽能發電
根據德國太陽能業協會的數據,到2021 年底,德國全國會大約有220 萬個太陽能裝置,並達到59千瓦的峰值--這是在標準條件下該裝置最大輸出的通常單位。僅在去年,就新增了23萬5,600 個太陽能裝置。根據該協會的數據,2021年德國太陽能發電佔公共電力供應10%的淨值,其發電量總共有50 兆瓦時(或500 億千瓦時)。Zolar 公司的創始人Melzer 認為太陽能的擴展潛力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他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30 年為歐洲的1,000 萬個家庭提供太陽能系統或可再生能源。
三、發展中遭遇的阻礙
Zolar 和該行業的其他公司在實現這些目標時面臨著障礙。首先,目前沒有足夠的技師能夠應付太陽能系統的安裝;此外,與供應鏈的合作也存在著問題。根據電子工程和資工技術貿易協會在其網站haostec.de 上的報告,即便太陽谷和其他生產基地的閒置廠房已重新投入使用,但重要的組件如逆變器(Wechselrichter)或儲電裝置卻一度難以獲得,鋁製裝置或所謂的電池夾板也時常缺乏,動態電價所需的智能電錶也取得不易。
德國太陽能行業協會首席執行長Carsten Körnig 表示,即使是太陽能業也不能倖免於因新冠流行而產生的全球供應鍊問題。儘管如此,根據聯邦網絡局的數據,該行業在2022 年第一季度還是成功地安裝了比去年同期多30%左右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他提到,由於烏克蘭戰爭而高騰的太陽能系統需求目前還無法獲得相應的供給產能;最晚在2023 年間供應情況應將有所緩解。
A:
四、太陽谷迎來重量級投資人
在2019 年開始的需求激增促使行業巨頭如瑞士製造商Meyer-Burger 在太陽能谷進行大規模投資。一年前,這家公司以1.45 億歐元在Bitterfeld-Wolfen 和Freiberg 建立了兩家新的太陽能組件工廠。另一個吸引投資人的誘因是,由於機械化在此行業日漸普及,人力成本因而大為降低。儘管如此,太陽谷還是因此創造了許多新的就業機會,僅Meyer-Burger 公司提供的職缺就多達3,500個。
五、嶄新的技術
「德國製造」的光伏產品在技術創新的加持下也再次具有競爭力,像是將最新太陽能電池與新型連接技術相結合(異質結/智能線)。這增加了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效能,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讓客戶們能直接從中受益。技術進步和需求增加也鼓勵了其他德國太陽能公司繼續擴大其產能。來自德勒斯登的光伏製造商Solarwatt 就於去年9 月啟用了迄今為止歐洲最大的玻璃太陽能板的生產廠。
(本文彙整自德國商報、東圖林根報等相關報導)
A:
一、 糧食短缺的原因
(一) 烏克蘭港口封阻無法出口:
烏克蘭的戰爭導致黑海和亞速海的關鍵港口關閉,其糧食出口因而急劇下降。在給國際海事組織(IMO)的信函中,烏克蘭和俄羅斯相互指責對方在海上埋設水雷,因而無法使用港口。烏克蘭基礎設施部於4月28日發布法令,由於缺乏安全保障,關閉了Berdjansk, Cherson, Mariupol和Skadowsk的海港。俄羅斯表示,不是俄羅斯拒絕開放'烏克蘭港口',而是烏克蘭拒絕清除港口的地雷;烏方則拒絕相信俄國外長承諾不攻擊烏方貨船的發言。俄烏雙方缺乏互信是目前協商的最大障礙。
(二) 俄羅斯出口禁令:
俄羅斯對穀物出口的臨時禁令則使全球缺糧情況進一步惡化。據俄新社(RIA Novosti)報導稱,俄羅斯總理簽署臨時法令,禁止向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出口穀物至6月30日,並暫停向第三國出口白糖和蔗糖,直到8月31日。根據該法令,糧食出口禁令涵蓋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
A:
二、糧食短缺的影響
(一)歐洲: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德國今年五月份食品雜貨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11.1%。烏克蘭戰爭加劇了糧食市場本已緊張的局勢,化肥和動物飼料價格暴漲,食品價格因此不得不相應上漲。油菜籽變價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7.1%,且供應量嚴重不足。諷刺的是,由於烏
克蘭糧食無法出口,烏國國內糧倉已滿,目前沒有地方儲存夏末收穫的穀物。
(二) 非洲:
查俄烏兩國供應非洲約40%的小麥需求量,高度依賴俄烏小麥進口的國家如索馬利亞和貝南,即將面對糧食短缺的困境。美國政府在5 月中旬就向14 個非洲國家發出警告,說俄羅斯正往非洲以折扣價格傾銷從烏克蘭盜取的糧食。
(三) 亞洲&全球:
印度並沒有參與對莫斯科的經濟制裁,甚至開始進口俄羅斯石油,且新開通了與俄聖彼得堡到印度孟買海上貿易航線,與俄關係良好。雖然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但他們的小麥主要供應國內市場,且於近期頒布小麥出口禁令,無助紓解糧荒。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亦深受烏俄戰爭影響。中國自俄烏戰爭以來已從美國購買了108.4萬噸玉米,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採購量。
A:
三、因應措施:
(一)擴增糧食生產:德國計畫啟動增產,德國農民協會(DBV)主席Rukwied呼籲政府擴大種植面積,預期可多生產約140萬噸小麥。愛爾蘭啟動了一項近1,100萬美元的計劃,鼓勵農戶種植更多作物,如小麥、燕麥和大麥,以期降低該國對進口糧食的依賴。美國拜登政府提請國會劃撥5億美元幫助美國農作物增產,以抵禦全球性短缺的影響。全球最大化肥出口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掌控化肥原料如氨,各國增產舉動因此所費不貲。
(二)北約表示,可以護航烏克蘭船隻,以便他們安全出口食品。全球兩大糧食商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和Bunge也在想辦法利用其他管道將農作物運出烏克蘭。德國萊布尼茨轉型經濟體農業發展研究所 (IAMO)主任Thomas Believe評估指出,俄羅斯和烏克蘭所減少的糧食出口量應可從來自其他地區的糧食出口彌補。
(本文彙整自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柏林先鋒報等相關報導)
A:
馬來西亞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總監諾希山(Dr. Noor Hisham)頃指出,隸屬該部之國家藥品管理局(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Agency,簡稱 NPRA)近期做產品化驗分析,發現馬國4項美容護膚品;其中Biela Beauty Glowing Night Cream、BL Skincare Day Cream 2及BL Skincare Night Cream含有水銀毒性物質,另一項BL Skincare Day Cream 1則含有對苯二酚(Hydroquinone )及維甲酸(Tretinoin),而遭該局勒令撤銷註冊及禁止銷售。
依據馬國國家藥品管理局規定,水銀可導致皮膚發疹,發炎及出現其他變化。含有對苯二酚及維甲酸的美容護膚品須在藥物管理局註冊,且只能在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下使用。未經專業醫療人員監督使用含有以上物質的產品,可能會引起副作用;其中苯二酚(hydroquinone)可造成皮膚紅腫、不適及改變膚色及讓皮膚變得極度敏感,並導致阻擋紫外線的保護色素減少,從而提高罹患皮膚癌的風險;使用混合維甲酸的化妝品,則可能造成皮膚易對陽光敏感,甚至引起皮膚紅腫,不適及疼痛。
馬國國家藥品管理局要求相關經銷商立即停止出售前述產品,以免抵觸1984年馬國化妝品及毒品管制條例。首次違反條例者之個人,將可判罰鍰2萬5,000馬幣(約合5,674美元)或監禁3年,或兩者兼施;若再觸犯條例,將可判罰鍰5萬馬幣(約合1萬1,348美元)或監禁5年,或兩者兼施。抵觸條例的企業,初犯者將可判罰鍰5萬馬幣(約合1萬1,348美元),重犯者則可判罰鍰高達10萬馬幣(約合2萬2,696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柔佛州州務大臣翁哈菲茲(Onn Hafiz)頃為美國Insulet Corporation公司位於士乃機場城工業園區(Senai Airport City Industrial Park)的動土儀式上表示,該公司2億至2.5億美元投資額對柔佛州而言是一個里程碑。該州已準備好成為本區域主要醫療器材製造中心,並盼能吸引更多與醫療相關的製造公司在該州拓展業務。
Insulet Corporation公司,作為無內胎胰島素泵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將在柔佛州建立胰島素管理設施。
翁哈菲茲州務大臣有信心柔佛州可於未來數年重回昔日輝煌,成為國內吸引最多投資的三大州屬之一,並為國內生產毛額做出最大貢獻。該州除擁有380萬人口外,亦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並擁有3座港口,可吸引更多來自國內外的投資,未來將持續獲得發展。中國大陸領先的高性能資料中心營運商及服務商「萬國資料公司」(GDS Holdings Ltd)近期將挹注13.8億馬幣(約3.14億美元)投資額至該州。保健、資料中心、食物庫和旅遊領域將獲得柔佛州高度重視與積極推動。丹絨柏樂巴斯港(Port of Tanjung Pelepas,簡稱PTP)為柔佛州3大港口之一,並於2021年為馬國處理逾1,000萬個標準貨櫃(TEUs)。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