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當前2022-23財年(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截至6月17日,緬甸海運貿易額達到53.8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40.7億美元增加13億美元。海運出口為22.39億美元,進口為31.4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進出口都有所增長。在2020-21財年,緬甸貿易總額為300億美元,其中海運占198億美元。
據緬甸港務局稱,過去5個月(2022年1月至5月),仰光港的碼頭接收250多艘貨船。在緬甸港務局的指導,及遠洋班輪、進出口商的合作下,港口的周轉時間約為3天。因此,到港的貨船數增加。緬甸港務局及仰光碼頭正提供服務,確保快速及可靠的貨物處理及貨櫃提取,讓貿易流恢復正常。先前大型船隻因吃水深度問題,無法在仰光河航行,通往仰光河內河新航道吃水深度已擴充到10米。
緬甸出口農產品、漁業產品、礦產、牧畜、林產品、工業製成品等產品,進口資本財、消費品及工業原材料。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緬甸通過海運貿易及邊境貿易共向外部市場出口20,740噸,估計價值3,143.7萬美元。緬甸通過海運貿易出口逾1.7萬噸價值2,794.6萬美元的橡膠;其中,向中國出口逾10,380噸、向馬拉西亞出口逾5,660噸以及向印度出口740噸。與此同時,通過邊境貿易向鄰國出口逾2,780噸,總值349.1萬美元的橡膠;其中710噸出口到中國,2,070噸出口到泰國。
橡膠貿易商表示,橡膠價格在6月的第3週再次飆升至每磅1,200緬幣以上。5月初,1磅橡膠的價格在1,000緬幣左右。不久之後,橡膠價格逐漸上漲。Local 3 曬乾橡膠價格為每磅1,200緬幣,Local 3煙膠片價格為每磅1,220緬幣。影響緬甸主要生產地區孟邦橡膠價格狀況的因素,包括全球對橡膠的需求、東南亞國家的橡膠生產及其市場供應。
緬甸生產的橡膠有70%銷往中國,另出口到泰國、星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越南、韓國、印度、日本等國家。在2020-21財年,緬甸向其外貿夥伴出口303,293噸橡膠,創造逾4.49億美元的收入。
A:
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決定維持現有西馬半島電價與水費,以紓解民困,這意味著儘管燃料與其他發電成本與日俱增,然政府仍承諾將投入58億馬幣(約13.18億美元)作為水電費的補貼。
此外,馬國家庭用戶將可繼續享有每千瓦小時(kWh)2馬分電費回扣,且不徵收附加費;至於所有非家庭用戶(諸如商業與工業用戶)的電費,將徵收每千瓦小時3.7馬分附加費。
馬國能源委員會頃表示,馬國政府於6月24日同意西馬半島用戶本(2022)年7月1日至12日31日實施的成本轉嫁機制(ICPT)電費調整。馬國政府將撥款23億馬幣(約5.23億美元),以維持目前所有家用用戶的回扣和全額ICPT附加費。另撥出35億馬幣(約7.95億美元),以確保維持目前的非家用如工商用戶的ICPT附加費。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韓國食品與飲料巨頭SPC集團旗下的Paris Baguette Singapore宣布將在馬來西亞柔佛州興建第一個經過Paris Baguette Halal認證的麵包店製造與配送中心。
前述投資計畫名為柔佛州 SPC 中心,將於本(2022)年第三季起興建,預計總投資將逾 1 億 3,000 萬馬幣(約2,951萬美元)。該工廠計劃於 2023 年 6 月投入營運。位於柔佛州的 SPC 中心將生產麵包、蛋糕和甜點等約 100 種產品,以供應新加坡、越南、柬埔寨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 Paris Baguette 分店。該設施亦將作為生產與配銷中心,為中東國家等未來的清真市場提供產品。
SPC集團主席 Huh Young-in表示,柔佛州 SPC中心將成為訛集團在東南亞業務擴張的基石,並有助於進軍中東市場。SPC集團盼為超過 2 兆美元的巨大全球清真食品市場潛力做出貢獻。位於柔佛州的新工廠占地 1萬6,500 平方米,位於努沙再也科技園 區(NTP)。 NTP 是一個策略位置,可無縫連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國際機場及海港,並連接亞洲所有主要城市,支持其業務擴展到東南亞和中東地區。SPC集團亦計劃在馬國建立一個額外的全球製造與配銷中心,以擴大和支持公司的生產。該公司將透過其清真認證專注於穆斯林市場,該市場占全球人口的 24% 或 19 億人。
馬國在建立結構良好的清真監管和生態系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馬國政府的伊斯蘭發展局(JAKIM) 和清真發展機構(HDC)以龐大的知識人才庫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引領這個充滿活力的產業,以實施2030年清真產業總體規劃。
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 )已核准15 項食品製造投資計畫,總額達 15 億馬幣(約3.41億美元),提供專門的清真獎勵,利用最先進的機械與科技,在即食(RTE)領域創造 1,749 個食品技術就業機會、烘焙產品、冷凍食品、糖果產品、快速麵、休閒食品和加工家禽產品。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頃發布消息稱,該機構看好馬來西亞經濟正自新冠疫情後強勁復甦,並深信其中期增長前景勝於其他收入水準相似的主權信貸國家,縱然財政重組計畫一再延遲,但預期經濟增長活力及有利的決策,都有助馬國逐步穩定財政收支。爰此,該機構上修馬國信貸評級展望,從從「負面」調高至「穩定」,同時重申馬國的「A-/A-2」外幣主權信貸評級及「A/A-1」本幣主權信貸評級。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亞太區經濟學者高路易(Louis Kuijs)表示,雖遭到俄烏戰事、物價飆漲、通貨膨脹及利率上升之影響,但亞太區經濟成長前景仍可期,其中以馬國經濟放緩的情況最輕微,該機構上修馬國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值至6.1%,較5月的中期預測值5.8%增加0.3%,然2023年經濟則預估放緩至5%。。
該機構另指出,通膨及外來需求壓力為亞太區中央銀行重點關注事項,而通膨預料將持續攀高,天然氣致使物價飆漲的情況並未發生在馬國及印尼,因前述2個國家皆為淨能源輸出國,且並未將能源原產品成本走高轉嫁給消費者。縱觀印度、印尼、馬國、泰國及越南等五國,馬國的整體通膨率與能源通膨是當中最低的,而食品價格升勢則略微高過越南。
該機構預測馬國2022年的通膨率將達2.9%,2023年將放緩至2.2%。2021年馬國通膨率為2.5%。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巴拉圭位於南美洲中部的心臟地帶,東北及東南鄰巴西,西南鄰阿根廷,北邊與玻利維亞接壤,為一內陸國家,面積40萬6,752平方公里,約臺灣面積之11倍,地大物博,天然資源豐富,農林牧產品及礦產供應充足。首都亞松森。
巴拉圭為「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一員,因其地理位置優勢,連接南美其他國家的中樞要道,並鄰近MERCOSUR主要經濟體巴西及阿根廷,產品輸銷MERCOSUR等國享有優惠稅率。
巴拉圭為我國在南美洲重要之邦交國,與我國簽有經濟合作協定(ECA),並自2018年2月28日生效,雙方公私部門及經貿關係深厚。
A:
貝里斯位於中美洲東北部,東瀕加勒比海、北接墨西哥、西邊及南邊與瓜地馬拉為鄰,官方語言為英文,首都為貝爾墨潘市。 貝里斯近年來依靠農業收入,如糖、柑桔類水果、可可、稻米、菸草、香蕉、牛肉等,漁業也頗為重要。工業方面有造船、食品加工、紡織、家具、電池和捲菸等。 該國主要出口項目為蔗糖、香蕉、柑橘、漁產、原油,主要進口項目為機械及交通用品、燃料、製造業產品、食品及牲畜、化學產品等。
A:
巴林目前的發展目標在於推升整體經濟動能,主要措施有暫停徵收外勞雇用稅及對國有的海灣航空(Gulf Air)進行紓困;而降低青年失業率,提高國民素質,鼓勵新興產業及降低政府債務將是未來幾年最主要的挑戰。
A:
科威特相關政策制定皆是以實現”New Kuwait 2035”為目標,除制定有”Kuwait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KNDP”之長期發展計畫,另亦制定每五年期的「五年經濟發展計畫」。計劃以7大支柱為目標:(1)提升全球定位、(2)強化基礎建設、(3)投資人力資本、(4)改善公共管理、(5)高品質醫療環境、(6)平衡經濟發展、(7)環保宜居國家。
A:
阿曼目前仍朝經濟多元化策略、改善投資環境措施等方向上進行。政府未來發展方向主要仍在積極吸引外資,期使產業能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如製造業、觀光業及物流產業等,積極開發推展自由貿易區與資訊科技園區等,輔以經濟多元化,以及加強國營事業民營化等。
A:
阿聯大公國地處波斯灣及阿曼灣之間,與沙烏地阿拉伯、阿曼邊界緊鄰,位居歐亞非三大洲之間,位置適中,加上海空運輸設備齊全,營運效率亦較中東其它國家高,社會自由及開放程度較高,因此已發展成中東地區最大轉運中心,其轉口貿易市場涵蓋整個中東地區、印度次大陸、中亞獨立國協國家及非洲大陸,市場幅員廣大。
A:
因伊朗受美國制裁,美國OFAC已將台伊清算機制的相對方伊朗Parsian Bank列入「黑名單」,因此台伊清算機制已全面喊停,自2019年起,我與伊朗貿易往來大幅下跌。
A:
卡達積極與鄰近阿拉伯各國以外之國家開展合作,亦加深卡達積極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扶植石化、觀光、金融、零售及服務等產業。同時,持續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前往投資布局。我國主要自卡達進口天然氣及石油,長期處於貿易逆差。
A:
一、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本(2022)年6月28日出席美國馬里蘭州舉行之「選擇美國投資峰會」,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M. Raimondo)共同啟動「星美女性科技夥伴計畫」(U.S.-Singapore Women in Tech Partnership Program),為星美兩國女性科技企業家建立國際聯繫與交流平臺,強化女性在科技領域的能力,為拓展海外商機提供支持。
二、 前揭夥伴計畫為新加坡與美國2021年10月簽署之「增長及創新夥伴協定」中,在數位經濟支柱下取得更廣泛雙邊合作的一部分。該協定為雙邊經濟合作平臺,通過加強星美兩國在新興、前瞻性領域的合作,確保雙方經濟取得增長。
三、 楊莉明部長表示,女性可在充滿活力、永續發展的數位經濟中發揮領導作用,這項計畫將加強新加坡與美國之間的合作,並助女性企業家擴大國際業務與創造商機。
四、 雷蒙多指出,美國與新加坡的女性科技企業家通過這項計畫擁有獨特的平台,從中相互學習、瞭解每個國家的市場動態並互相合作。
A:
一、 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於本(2022)年6月28日舉行對話會,宣布推出「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Forward Singapore),該全國運動涵蓋六大支柱主題,分別為:經濟與就業、教育與終身學習、醫療與社會支援、住屋與生活環境、環境與財政永續性、新加坡身份認同,各主題將由相關主管部門的部長領導各自成員進行討論。
二、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以往政府推行各項運動或檢討活動時是先成立委員會,再邀請來自工會與各界代表加入討論,但此次做法是由第四代領導團隊成員負責不同主題,並與新加坡民眾及所有利益相關者進行廣泛接觸,聆聽大家的意見與關切事項,汲取各方提出的觀點及建議,再由第四代團隊商討未來社會需要改變的政策方向。「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不僅是設定議程,亦希望通過此項全國運動讓民眾知道大家的期望、責任及須履行的公民義務。
三、 「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將展開為期一年的公共諮詢活動,盼所有新加坡人踴躍分享意見,以協助政府將共同願景轉為現實。預計明年中提呈新加坡未來政策建議報告,為新加坡下一個十年及更長遠的未來制定計畫。
A:
依據媒體MSN News報導指出俄羅斯政府在周日以兩種外幣計價之債券利息到期,分別是以歐元計價的2900萬政府債券以及以美元計價的7100萬政府債券。事實上俄羅斯政府本應在5月27日付款惟俄羅斯當時並未付款而隨之開始的30日寬限期即將到期。自今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對俄羅斯所實施之經濟制裁已將俄羅斯排除在全球金融體系之外,俄羅斯政府一再表示該政府沒有理由違約但受到經濟制裁影響俄羅斯政府無法將資金款項轉移給債券持有人。
在有關俄羅斯未來之短期新借款方面即使俄羅斯正式違約在很大程度上僅代表象徵性意義因為莫斯科目前受到制裁限制無法在國際債券市場上借款,同時俄羅斯憑藉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俄羅斯至少在短時間內亦不需舉債,惟違約之紀錄可能會增高俄羅斯未來的借貸成本。
A:
綜整丹麥財經媒體於6月28日引述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mpany) 和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的一項聯合新研究,關於44 家丹麥大型公司對生物多樣性的努力,並採訪其資深經理人員 。據該調查指出,70% 的公司覺察到自然危機對其業務的威脅,惟不到10%提出任何戰略。
Grundfos 為研調中的一間大型公司, 該公司在該領域尚未制定明確戰略,該公司永續經理人 Janda Campos 指出, 該公司正專注於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 朝環境與社會方面努力,尚未進入研究生物多樣性的議題,盼未來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列入價值鏈中。
貝恩的合夥人 Thorsten Hvidt 指出,部分公司只是在一些建築物之間播種一些花草, 這不是對生物多樣性的真正貢獻,渠並指出,渠等在其年度報告提出為永續付出行動, 然而,往往很少真正有公司付諸任何行動。渠另強調,據世界經濟論壇的計算顯示,如果到 2030 年生物多樣性危機得不到扭轉,全球一半的 GDP 將處於危險之中。
沃旭為其中一間有先見之大型公司, 已於2018年提出生物多樣性的策略,並於去年宣布在2030年該公司所有的新離岸風電項目都須對生物多樣性有積極的貢獻,據該公司執行長Mad Nipper,目前全球最大的兩個挑戰無疑是氣候變遷以及同時維持生態平衡,在創造無汙染再生能源同時,如何避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爰該公司在台灣啟動全球首創「珊瑚孕生可行性研究」(ReCoral by ØrstedTM),嘗試於離岸風機水下基礎進行珊瑚生長試驗;在英國風場附近建立人造繁殖結構,這樣鳥類就不必飛過那個區域,正因為投資者對生物多樣性提出要求,融入創新生物多樣性使該公司贏得於荷蘭的競標案的的元素。
WWF秘書長Bo Øksnebjerg在過去4年一直呼籲在專注氣候變遷同時,亦應為在生物多樣性採取行動, 惟生物多樣性較二氧化碳排量難以衡量,目前尚欠缺一套衡量生物多樣性的標準。 渠並指出,倘若執行方向做對了,將可一石二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不僅可省時並可省錢,預計在今年秋季WWF將推出生物多樣性風險過濾器工具,可使公司共同在地圖上註記原材料來源地的工廠或區域,並從此地圖中獲得與自然危機相關的風險概覽,為阻止自然危機。渠堅信更多的政府未來將生物多樣性視為重要競爭參數。
貝恩諮詢公司和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提出生物多樣性的初期行動建議如下:
1: 公司首先應認定對生物多樣性重要的業務區塊
2: 設定雄心勃勃的目標
3: 必須制訂具體行動和藍圖
4: 報告在此過程中共享學習和數據資料的努力和進展。
5: 與同一行業的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製訂價值鏈計劃
A:
出處:Dutch News, 2022/06/2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Schiphol國際機場將從 2023 年11月起實施減班措施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基礎設施部長Mark Harbers於6月24日證實,從 2023 年 11 月起,Schiphol國際機場每年航班起降將不能超過 440,000 次上限,比當前的總量減少 12%,回復到2014 年的水準
。
Harbers部長在國會簡報中指出,為了因應噪音和其他形式的污染,減班是必要的。好的國際機場、好的商業環境及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三者之間需要一個新的平衡。限班措施將連續實施五年,希望根據實際噪音與排放量而不是航班次數來進行不同的管理。
航空業負責人表示,儘管Harbers部長作出保證,但仍對限航措施是否能容許Schiphol機場繼續維持其龐大的全球飛行網抱持懷疑態度。
使用Schiphol機場的航空公司主席 Marnix Fruitema 表示,政府似乎有意扼殺航空業,此決定尚未與航空部門討論,且與聯盟協議有衝突,亦將使低收入群眾無法負擔機票。
Harbours 亦證實,政府將在 2024 年之前,就如何處理Lelystad機場做出最終決定,該機場被指定分擔Schiphol機場的部份流量。
A:
查歐盟自105年5月13日起對中國進口之活頁環續課反傾銷稅(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16/703),嗣因歐盟國內產業提出申請,主張措施屆期後可能造成持續傾銷及國內產業再度受損,歐盟執委會爰於上(110)年5月11日公告展開落日複查。
歐方嗣於本(111)年6月28日在歐盟第L170號公報以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22/1013公告落日複查結果,並自次日起對自中國進口之旨揭產品續課徵反傾銷稅:
(一)含17或23個圈環之產品(歐盟稅則號列TARIC codes 8305 10 00 29及8305 10 00 42):應課徵「稅前淨歐盟邊境自由價格」(net free-at-Union-frontier price,意指在進入歐盟前之C.I.F價格)與「最低進口價格每1,000件325歐元」之差額。
(二)非屬上述類別之產品(歐盟稅則號列TARIC codes 8305 10 00 19及8305 10 00 39):課徵51.2%或78.8%之反傾銷稅。
本案公告內容請詳歐盟公報,網址為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32022R1013&from=EN。
A:
馬來西亞檳城州(Penang State)首席部長曹觀友頃發布消息稱,2022年第一季檳城州核准34件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額為 63.33 億馬幣(約15.08億美元),較2021年同期成長262.7%。該州僅次於吉打州(Kedah State,20.35億美元),為馬國第二大熱門投資地點。。
儘管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兩年,但檳城州2021年核准的製造業投資額卻創下762.24億馬幣(約182.79億美元)新高紀錄,較2020年成長421.96%,尤其電子與電機、機械與配備、醫療技術和其他先進領域持續表現優異。根據該州表現,就今年的總投資流入而言,檳城州可望繼續成為馬國最熱門投資地點。
在貿易方面,2021年檳城州以 3,540 億馬幣(約853億美元) 出口額位居全國榜首,創歷史新高;其中電子電機產品及醫療器材共占總出口額約80%。
曹首席部長頃為施樂輝公司(Smith & Nephew)位於該州峇都加灣工業園區(Batu Kawan Industrial Park)的製造廠主持開幕典禮時稱,檳城州正逐步成為東南亞區域的醫療設備中心。Smith & Nephew係全球 30家最大醫療器材製造商之一,專注於骨科、運動醫學、耳鼻喉及傷口管理等領域,2021年全球營收達52億美元。該跨國企業在全球擁有逾1萬8,000名員工,業務遍及100餘個國家。透過施樂輝公司的投資,預計未來幾年將可為檳城州創造800個高附加價值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