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拜登宣布對進口太陽能板取消部分關稅2年,此舉旨在帶動太陽能產業走上正軌。
拜登政府有意藉由暫緩課徵關稅2年,試圖為太陽能業者與公用事業公司帶來更多確定性。此前,業者曾抱怨美國貿易政策,導致全美新增太陽能發電腳步趨緩。政府官員表示,除暫停2年課徵關稅外,拜登政府將公布到2024年前,將美國國內太陽能產能提高至22.5 GW計畫,相當於拜登上任時產能的3倍,並可望推動數百萬戶家庭改用太陽能。
此前,美國商務部曾決定調查中國太陽能製造商是否將生產轉移至柬埔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4個東南亞國家,以非法規避太陽能關稅。調查後,如認定中國廠商違法規避太陽能關稅,則可能追溯這些被規避的關稅,此可能性對新太陽能開發計畫造成寒蟬效應。
關稅問題使太陽能產業產生分歧,使太陽能安裝商與美國製造商對立。此種利益衝突讓拜登政府左右為難,一方面希望促進美國生產製造,另一方面希望加快向清潔再生能源轉移。
拜登政府在通貨膨漲上升且需要對抗中國情況下,也必須決定如何處理川普政府時期對中國輸美商品課徵的高額關稅。許多企業、經濟學家,甚至美國政府內一些人士都在向拜登施壓,如財政部長Janet Yellen,均要求取消部分關稅,以緩解通貨膨脹壓力。拜登也曾表示,解決通貨膨漲問題是「首要經濟任務(top economic priority)」。
 

A:

據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福特汽車計劃向其位於密西根、俄亥俄及密蘇里等州的車廠投資37億美元,以擴大電動車及燃油車產量,此舉將創造6,200個工作機會。該公司並為2023年即將進行的工會談判做好準備。
福特汽車表示,此筆37億美元的投資將用於改造車廠,以生產如福特Ranger卡車及野馬跑車(Mustang)等新款燃油汽車。該公司也計劃擴大其在密西根州F-150 Lightning電動車生產,並在位於密蘇里州裝配廠增加全電動商用貨車生產。其中一些投資計畫是福特在2019年與美國汽車工會(United Auto Workers union, UAW)進行勞資協議時,早已談妥及公佈。福特目前在美國擁有約55,000名代表工會的勞工。
總部位於密西根州Dearborn的福特汽車表示,計劃將3,000名臨時勞工轉為全職員工,預定於 2023年與UAW舉行正式談判前完成,該公司此舉係一個重大的勞動力轉移。
福特計劃到2026年在全球每年生產200萬輛電動車。福特已將其傳統的燃油車業務與電動車業務分開,此筆37億美元投資將同時支持2項業務。
福特將投入15 億美元於俄亥俄州Avon Lake裝配廠,將創造1,800個工作,以生產商用電動車;堪薩斯城車廠計劃投入9,500萬美元,增加Transit商用貨車及E-Transit電動貨車產量;另福特投資亦包括將撥款10億美元,用於改善膳食、停車及電動車充電站等員工福利。
 

A:

據E&E能源新聞報導,美國數家大型太陽能開發商宣布成立一個新聯盟,將斥資60億美元購買美國製造的太陽能板,此舉可能會使美國太陽能板製造能力增加一倍以上。
新聯盟成員包括AES Corp.、Clearway Energy Group、Cypress Creek Renewables及D.E. Shaw Renewable Investments等。該聯盟聯合聲明表示,希望促進主要在亞洲生產的太陽能板能在美國內生產,目的是「創造持久的彈性並紓解產業目前面臨的限制」。

新聯盟已經開始徵求美國太陽能板製造商的提案,從2024年開始,美國內的太陽能板製造商能否每年供應高達7 gigawatts太陽能板。據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估計,此一數量遠遠超過全美去年生產的4.8gigawatts太陽能板。此舉是美國太陽能安裝商重新強調在國內採購設備的最新跡象,儘管該產業對亞洲供應管道擔憂已經有所緩解。
Clearway Energy Group 執行長Craig Cornelius表示,新聯盟向支持美國太陽能供應鏈邁出了一步,並敦促美國國會為美國太陽能製造業制定新的奬勵措施,作為拜登政府尋求之氣候變遷計畫一部分,太陽能製造業計畫多次陷入停滯。由於美國會有待立法,議員們可以擴大國內製造業勞動力規模,並恢復美國作為製造業領導者的傳統。


 

A:

E&E能源新聞報導,據產業估計,2021年美國太陽能裝機容量約為24 GW。據製造商估計,工會正試圖說服國會通過獎勵措施,到2025年,這些措施可能會使美國太陽能板生產能力增加至每年30 GW。據太陽能工業協會(SEIA) 表示,近期,大約24家會員公司的高層主管現身國會山莊,以獲得法律支持。
拜登政府也同時擴大對美國製造太陽能板的需求,授權能源部使用國防生產法以擴大製造規模,並宣布兩項聯邦戰略,購買更多由國內設備生產的太陽能電力。據華府6月6日公告估計,這些行動將在未來10年內約有10 GW的新太陽能板上線。
2022年6月17日,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根據2021年兩黨法案要求,制定防止進口太陽能設備和其他由強迫勞動製成產品的戰略。根據該戰略,海關官員將查明並阻止任何來自新疆地區、或從該地區購買任何生產商的商品,新疆是強迫勞動制度的中心。

A:

彭博資訊報導,由於總體經濟環境轉壞,大宗商品需求前景隨之轉趨黯淡。
農產品價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食品價格的飆升,農產品市場交易員對即將發佈的收成數據及主要經濟體即將出現的衰退感到擔憂。分析師Agritel表示,經濟衰退前景,也對商品價格構成壓力。低迷的經濟可能意味著減少燃料使用,或刺激消費者減少肉類等高價食品的消費。
此外,供應前景改善、印尼增加棕櫚油出口及預期俄羅斯本季小麥大豐收,也正帶動農產品價格下跌,且分析師也繼續上調對俄羅斯小麥產量預估。北美小麥供應前景亦正好轉,美國農業部預計6月28日公佈冬小麥收穫進展最新情況。
據Maxar預測機構指出,美國乾旱將一直持續到7月初,美國大部分玉米和黃豆種植區都將面臨乾旱問題。農產品期貨分析師Jacqueline Holland表示,市場觀察人士想瞭解,近日的熱浪是否會影響美國每週的玉米狀況評級。
近期的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可能會為面臨迅速增加生活成本、以及日益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的全球消費者提供一些緩解。自俄入侵烏克蘭拖累穀物及植物油出口後,聯合國食品價格指數從3月創紀錄高位回落。
Maybank投資銀行集團經濟學家Chua Hak Bin表示,有跡象顯示,全球糧食危機可能已經接近高峰,棕櫚油價格的暴跌,將減輕食用油價格壓力。
 

A:

綜合美國媒體報導,在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曾於5月宣布將全球總部搬離芝加哥市中心遷至維吉尼亞州Arlington市後,總部位於伊利諾州Deerfield的大型機械製造商Caterpillar也宣布,將總部遷至德州Irving市。
Caterpillar發言人Kate Kenny表示,該公司位於Deerfield總部約有230名員工中,多數員工預計今年開始陸續搬到德州,預計2年內完成搬離。該公司在伊州各地均設有辦公室及生產基地,其中包括芝加哥的一個辦公室。伊州預計仍是該公司擁有最多員工地區,其在伊州有超過1萬7千名員工,多數在伊州Peoria附近。該公司在Peoria附近擁有一個研發園區、一個鑄造廠、物流中心及其他許多設施。
德州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及寬鬆的監管而聞名。最近幾年,德州一直在積極吸引決定遷移總部的大型公司,尤其吸引從加州遷移到外州的公司。2021年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將總部從加州遷至德州,該公司執行長Elon Musk也將個人住所,從加州搬到不課徵州所得稅的德州。Edward Jones股票分析師Matt Arnold表示,人才儲備廣泛、稅收優惠、法規寬鬆是吸引企業搬遷至德州的最大因素。
德州州長Greg Abbott 表示,許多大公司總部均設在德州,該州將非常適合Caterpillar這個國際知名品牌前來。
伊州由於稅收及法規對企業並不友善,近來不斷失去大型製造公司。但伊州製造商協會執行長Mark Denzler表示,雖然Caterpillar遷移之舉是一項損失,但該公司將繼續在伊州僱用數千名員工,並繼續成為伊州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美選址公司Boyd預計未來公司搬遷將變得更加普遍。疫情下,辦公室工作的轉變,讓大公司遷移之道,變得更為輕鬆。以往,大公司因擔憂搬遷將失去一些有價值及關鍵員工,因而不願搬遷總部。但遠程技術的興起,讓員工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進行工作的能力,意味關鍵員工也可以選擇留下來,或建立自己的家庭辦公室進而工作,現今,將看到一波搬遷潮。
 

A: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表示,經過與疫情相關的封鎖及俄、烏戰爭帶來之經濟衝擊後,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將超過疫情前水準。
總部位於巴黎的IEA近日在其備受關注的石油市場報告中指出,2023年原油需求將增加220萬桶/日,達到1.016億桶/日,此將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年度石油需求首次超過2019年需求水準。
IEA係首次提供2023年石油需求預測。雖然歐洲及北美等已開發國家對2022年需求反彈最大,但在該年的石油需求成長中,將有80%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之外的經濟體。
由於新冠疫情升温,中國政府採取封城措施,今年經濟成長遇到阻礙。2023年石油需求成長很大程度上將受到中國推動,預計2023年中國石油需求將增加93萬桶/日,此將使中國重新確立其全球石油需求成長首要地位。此外,國際旅行將恢復,2023年航空燃油需求將增加99萬桶/日。IEA表示,已開發國家預計將應對不斷惡化的經濟前景及高通貨膨漲。


 

A: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IEA也預測石油供應成長將落後於需求成長,讓已緊縮的市場面臨每日50萬桶供應缺口,油價將飆漲。預計美國石油生產廠商2023年將增加供應,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的成員國被認為實現增產目標仍有難度。預計石油生產商將難以跟上石油需求反彈的快速步伐。IEA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供應量將增加130萬桶/日,達到1.01億桶/日,因此仍將產生50萬桶/日的供應缺口。
歐洲及北美國家已投入數年時間使經濟向更環保的能源轉型,促使這些國家一直不願增加石油產量,以舒解俄國入侵烏克蘭後不斷發酵的供應危機。同時,OPEC+的主要產油國受技術問題和產能瓶頸影響,一直難以實現適度增加供應目標。據IEA指出,截至今年5月,OPEC+實際產量比目標產量減少280萬桶/日,預計OPEC+問題將持續到2023年。IEA並預測,2023年OPEC+產量將下降50萬桶/日,至5,110萬桶/日。同時,非OPEC+成員國的供應量預計增加180萬桶/日,達到5,000萬桶/日。
IEA將今年的石油需求預期維持不變,約9,940萬桶/日,而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需求量為1.004億桶/日。IEA並對2022年的石油供應預期提高60萬桶/日,至9,980萬桶/日。

A: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60079號

 

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2022年6月28日發布統計指出,2020年德國企業於綠色環保相關商品、營建與服務之營收總計為789億歐元,較2019年成長7.2%;營收最高之類別為氣候保護相關商品與服務,達472億歐元,當中尤以提高能源效率及節能商品為最大宗(259億歐元),其次為再生能源之使用(198億歐元)。倘以就業市場觀察,綠色環保相關商品與服務的從業人員為31.1萬人,較2019年增加約6,000人(成長2%);其中三分之二綠色工作機會來自製造業。另一方面,製造業總計也創造73.7%綠色環保相關營收,該產業總營收中,35.8%來自節能驅動與控制技術(不含電動汽車),另19.6%則來自陸域風電設備及服務。

德國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分析,過去十多年來,德國受制於行政效率不彰、法規僵化,致再生能源發展遭遇瓶頸,再生能源設備生產商雖在德國勉強維持生存,但風能與太陽能產業累計已裁員數萬人。近年來,全球環保意識逐漸抬頭,特別是德國新任聯邦政府自2021年12月上任來,致力於拓展再生能源產業與發電能量,預計將為相關企業帶來巨大商機,爰可預見綠色產值及就業人口將再度攀升。惟未來仍有眾多隱憂帶來挑戰,包含通貨膨脹、原物料成本攀升、勞動力短缺等因素,均可能阻礙綠色產業茁壯,仍有賴政府設法排除。

A:

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英特爾告知美國會議員及俄亥州州長辦公室,將無限延後俄亥俄州新晶片廠區原定7/22舉行的破土典禮,並表示對美國會遲未通過支持半導體業的法案感到灰心。

另報導,我環球晶圓計劃在德州設廠,創造多達1500個就業機會,有助美國晶片製造產業拓展版圖。但公司高層說,設廠計畫需要包含在「晶片法案」(CHIPS Act)內的補助,但目前美聯邦參眾兩院領袖為這項法案爭執不下,不利計畫實現。

A:

據Detroit Free Press報導,通用汽車表示,將在其位於底特律郊區Warren技術中心投資 8,100 萬美元,並將推出純手工製造限量版凱迪拉克品牌Celestiq全新電動車。
通用汽車並未透露任何製造細節,表示該產品將在現有廠房中生產,並已經開始進行整修工作。此舉顯示通用汽車將首次在其位於密西根州的大型科技園區內製造用於商業銷售的車輛。通用汽車總裁Mark Reuss表示此新款電動車將作為凱迪拉克未來的旗艦轎車,象徵該品牌一個新的、復甦的時代。
通用汽車此筆投資將用於購買和安裝手工製造凱迪拉克電動車設備,並用於已經在進行的園區改造工作。該公司再次確認,凱迪拉克車頂有望成為首批採用四象限、懸浮粒子裝置的智慧玻璃,讓車內的每個人都能設定自己的車頂透明度水準。
通用還表示,該車將配備一個橫跨車輛寬度的新內部螢幕,並包括 100 多個 3D 打印零件,3D 零件將由不同的供應商製造。通用汽車計劃於本年 7 月下旬展示純手工製造凱迪拉克 Celestiq 電動車款。
 

A: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持續2年多的全球晶片短缺正威脅一些最先進製程晶片,而此類晶片對於下一代智慧手機及為應用程式提供更強大的數據運算至關重要。
在汽車產業和其他電子產品受晶片短缺衝擊之際,擁有最微小晶圓體和最高性能的晶片基本上並未受影響。但現在,此領域也出現生產困難及製造設備短缺等問題,引發人們對全球兩家最先進晶片製造商對客戶履約交運能力的擔憂。
這些挑戰可能最快在2023年就會波及整個電子供應鏈。一位分析師警告,到2024年之後,最先進製程晶片供應缺口將高達20%。產業分析師表示,倘無先進製程晶片,高性能運算、人工智慧及更先進的自動駕駛等技術的應用將會放緩。
部分問題在於,由於成本高昂及技術障礙,全球僅台積電及三星電子兩家公司有能力製造最先進製程晶片,而兩家公司對於未來幾個月的生產也制定好高企圖心的計劃。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的一些客戶收到預警,由於採購製造設備遭遇一些問題,該公司可能無法在2023年及2024年盡快增加預期產量。
晶片製造設備到貨比預期時間越來越晚,某些情況下,新訂單交貨時間已經延長至兩、三年。此外,三星電子代工部門因遇技術問題,產能遭到限制。該公司發現,使用4奈米製程晶片良率的改善速度慢於預期。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良率較低,三星今年無法提供承諾數量晶片,促使高通公司及英偉達等主要客戶轉而向台積電訂購其下一代產品所需晶片。

A:

綜合美國媒體報道,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 及豐田北美等各大汽車製造商執行長,於本年6月13日聯名致函美國會,呼籲取消7,500美元電動汽車稅收抵免上限。
通用汽車執行長Mary Barra、福特汽車執行長Jim Farley、Stellantis執行長Carlos Tavares及豐田汽車北美執行長Tetsuo Ogawa等聯名致函美國會表示,車廠生產零排放汽車成本高,但承諾在2030年前將投資逾1,700億美元,以支持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美國政府補助之7,500美元稅收抵免額,將在汽車製造商銷售量達到20萬輛後逐步取消。通用及特斯拉均已達此上限,不再有資格享有消費者稅收抵免。
汽車製造商聯名信函:「要求政府取消針對各車廠銷售量上限,並在電動汽車市場更加成熟後,設定一個稅收抵免截止日期。近期的經濟壓力及供應鏈緊張情勢,正在增加電動汽車製造成本,反過來也給消費者帶來價格壓力。」


 

A: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2022年初,台積電曾欲與生產一系列製造最先進製程晶片設備的ASML訂購更多設備。但ASML表示,目前製程晶片設備的需求超過其所能履行訂單的能力。晶片製造商投資於擴大生產設備資金,與製造最先進製程晶片設備廠商所預期的銷售額有極大落差。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數據,晶片設備佔建設新晶片工廠大部分成本,預計今年全球銷售額將達約 1,070 億美元。但根據晶片諮詢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nc. 數據,晶片製造商的資本計畫支出預計將超過 1,800 億美元。
IBS執行長Handel Jones表示,高需求及設備短缺對於更先進的3奈米及2奈米晶片生產影響將更大,並預估在2024年及2025年,該領域可能出現10%至20%的供應短缺。此外,晶片設計公司警告,技術和生產相關風險可能會影響公司未來業務。高通表示,開發或保持領先的工藝技術,包括向更小尺寸突破,可能會導致製造良率和可靠性下降。
總部位於美國的英特爾(Intel)正計劃打造晶片代工業務,但這些計畫目前處於初步階段,尚無法成為三星和台積電的替代品。
 

A:

綜合美國媒體報道,鑒於共和黨明年或可能重新掌控國會,汽車產業執行長們越來越擔心,此將對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延長措施造成影響。今年4月民主黨參議員Joe Manchin也曾質疑,面對強勁的消費者需求及中國生產的電池組件,政府是否有必要延長電動汽車的稅收抵免。近日,福特汽車執行董事Bill Ford已前往美國會說明延長稅收抵免的理由。
2021年間,拜登總統及許多民主黨議員曾提議將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提高至1萬2,500美元,其中包括對工會製造、在美國組裝的汽車提供4,500美元的奬勵。但此次各車廠聯名信函並未提及工會的奬勵措施。拜登也支持商用電動汽車30%的抵免額,以及4,000美元的二手電動汽車稅收抵免,並可在銷售點退還予消費者;另呼籲逐步取消在美國以外製造的電動汽車信用額度,此舉引起加拿大及其他汽車生產國的強烈反對。
豐田汽車今年4月曾表示,預計其信用額度在達到上限後,將於2022年底到期。福特到2021年底銷售近16萬輛電動汽車,今年可能會達到上限。
 

A:

匈牙利央行貨幣委員會於本(2022)年6月28日會議決議自次(29)日起將基準利率由5.9%上調至7.75%,計增加180個基準點(basis points),遠超過分析師預期的上調50-100個基準點。央行並將隔夜存、貸款利率各上調135個基準點,爰隔夜存款利率為7.25%,隔夜拆借利率為10.25%。此外,匈國央行預計於明(30)日將一周存款利率從7.25%上調至7.75%,與基準利率持平。

貨幣委員會發布聲明,商品及能源價格持續居高不下,預期物價持續上漲及長期通貨膨脹風險,使央行實施嚴格的貨幣緊縮政策。央行副行長Barnabas Virag解釋,避免第2輪通貨膨脹效應是關鍵,因此需要一個持續、堅定的緊縮貨幣週期。匈國央行是歐洲地區最早注及持續通貨膨脹風險的國家之一,且實施最大規模的升息。

匈國央行預測未來數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將達近16%,高於5月份的10.7%。其對本年CPI年增率的預測也由3月份預測值7.5%-9.8%調升為11%-12.6%,高於所有分析師的預測。同時,央行下調明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由4.0%-5.0%調降為2.0%-3.0%,認為全球經濟形勢惡化將在未來數月及明年對匈牙利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央行估計2024年經濟成長好轉,屆時通貨膨脹也將下降。其預測2024年CPI年增率為2.5%-3.5%,GDP成長率為3%-4%。

A:

福林兌歐元於2022年6月27日跌至歷史新低,達每歐元兌404福林。直到央行宣布升息後福林匯率才回升,維持在1歐元兌398.5福林水準。媒體HVG報導,與其他地區貨幣相比,福林表現不佳,原因是政府經濟政策及歐盟暫緩對匈牙利核撥資金的不確定性。

A:

依匈牙利政府網站About Hungary 2022年6月28日公布訊息,匈牙利外交貿易部長Peter Szijjarto於6月27日赴盧森堡出席歐洲理事會會議表示,匈牙利沒有計畫討論對俄羅斯的制裁擴及天然氣,若匈國放棄俄羅斯天然氣,將使該國經濟及整個國家喪失能力。

匈牙利每年使用10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其中85億立方公尺來自俄羅斯。S部長表示,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短缺將對匈牙利短期或中期能源安全造成沉重打擊。匈牙利支持歐盟尋找新天然氣來源的想法,但參與應為自願性質,成員國並無任何採購義務。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29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航空服務局(Polish Air Navigation Services Agency ; PAZP)執行長Anita Oleksiak629日週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波蘭航空服務局(PAZP)與抗議的空中交通管制員工會(air traffic controller unions)已就工資和工作條件達成協議。

 

Oleksiak執行長表示,雙方就新的工資規定和工作條件的改變達成了諒解。該協議結束 PAZP與空中交通管制員工會之間長達數週的爭端,該爭端要求改變工資及與工作相關的安全規定。未能解決該問題將會造成波蘭從51日起大量航班取消。

 

波蘭政府發言人Piotr Mueller在接受電台採訪時評論該協議時表示,如果該協議符合雙方的期望,政府將批准該協議。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29   PAP, IAR, polskieradio24.pl

 

波蘭家庭和社會政策部長Marlena Maląg628日週二表示,政府需要改變勞動力市場,主要是基於靈活工作時間的導入實施。她在接受波蘭公共廣播電台採訪時補充稱,Covid-19大流行顯示在家工作是有效的,它使經濟能夠正常運轉。

 

Maląg部長告訴波蘭廣播電台,到目前為止,遠距工作受到特殊的COVID-19法律的監管。現在政府希望將其納入勞工法典,據波蘭新聞局( PAP )報導,她宣布新法案已與社會夥伴達成一致,目前遠距辦公法案正在國會下議院審議。

 

波蘭官員們表示,根據立法草案,遠距工作被定義為員工部分或全部在他們選擇的地點進行工作,並與雇主達成一致。根據該法案,雇主有義務為遠距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材料和工具,包括設備。

 

此外,據波蘭新聞局(PAP)報導,如果內部法規有規定,雇主將有義務承擔遠距工作的直接費用。官員們稱,對於大多數懷孕的女性員工,以及有4歲以下孩童或殘疾孩子的女性員工來而言,遠距工作將是一個有保障的選擇。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