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來源:越南加報網站2022年06月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旅客本年6月尚不能前往日本旅遊,越南媒體報導,日本自6月10日起開放疫情屬於綠區國家或地區之旅客以旅行團方式前往旅遊,惟越南因未列入綠區,爰尚無法前往日本旅遊。根據越南日本觀光振興機構(JNTO)公告, 日本政府開放國際遊客以旅遊為目之入境,首先開放有導遊旅行團。日本自5月24日起已開放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與泰國等4個國家之旅客。新加報CAN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正改變邊境開放政策,將允許來自疫情穩定之36個國家旅客自6月10日起包團赴日本旅遊。另JNTO駐越南代表吉田賢治表示,日本於疫情期間尚未接待來自越南之遊客,目前因越南仍被列為黃區,爰開放越南旅客赴日本仍需時間,惟不久將全面重新開放旅遊市場。本年4月赴日本之國際旅客人中越南旅客較2019年同期下降46.1%,較去年增長8,875.9%,達4萬2,900人次。

A:

資料來源:越南衛生部網站2022年06月0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媒體報導,越南衛生部自本年4月15日起核發疫苗護照後,迄今已核發2,000萬份,仍有約4,500萬份待核發。衛生部表示,疫苗護照簽發容易,只需檢查確認疫苗接種信息正確,倘信息正確,電子疫苗護照將呈現在PC-Covid 應用軟體;倘信息不正確,應在PC-Covid應用軟體修改並進行重新認證。惟該項措施實施1個多月後,核發疫苗護照之進度仍緩慢,尤其計劃出國者,許多仍在等待疫苗護照核發。 衛生部信息技術司回應表示,疫苗護照核發遲緩主因地方政府數據整理核對之速度緩慢,該部已經發布指令,敦促加速數據整理核對,俾儘速核發疫苗護照。

A:

資料來源:越南政府報網站2022年06月0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總理范明正於本年6月4日召開月例會議,討論本年前5月經濟社會情況、經濟社會恢復與發展計畫實施情況及本年國家財政預算分配與到位情況等議題。根據會議報告顯示,本年前5月越南經濟社會強勁復甦,生產活動持續好轉,工業生產快速復甦。5月份工業生產指數(IIP)年增10.4%,其中加工製造業增長12.1%。前5月越南IIP指數增長8.3%,加工製造業增長9.2%,其中胡志明市、平陽省、隆安省,以及太原省等省市工業區均恢復良好。 5月復業企業數量年增12.6%,前5月復業企業達9萬8,600家,創歷史新高。范總理要求各部委、行業與地方持續做好防疫工作、持續查核與完善體制、保障貨物供需、供應鏈與商品流通、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綠色發展、能源轉型及數位轉型等。

A:

柬埔寨期待世界貿易組織加快改革進程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6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期待世界貿易組織(WTO)2022年6月12日至15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之「第12屆部長級會議」(MC12)加快改革議程。柬國商務部長Pan Sorasak將率領柬埔寨代表團出席會議。該部發言人Penn Sovicheat表示,本次討論議題將涵蓋農業、糧食安全、漁業補貼及疫情應對措施等領域。

Sovicheat發言人表示,WTO秘書長Ngozi Okonjo-Iweala誓言要深化WTO改革,以加快決策過程,使貿易便捷化工作更加順利,並改善對包括柬埔寨在內的低度發展國家(LDCs)的援助條件,以促進貿易增長。惟到目前為止,改革的實際結果或是相關通知柬方都尚未收到。柬埔寨尚未獲悉WTO改革計畫內容,但對加快決策過程,柬國樂觀其成。

Sovicheat發言人表示,在WTO改革計畫中看到支持低度發展國家的承諾,並深信柬國將受益於WTO的改革。因此,柬國有信心從MC12中看到更多善意結果。此外,會議還將探討美國與中國間之貿易戰、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石油危機,以及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應。

柬埔寨盼望獲得貿易優惠待遇,即對柬國出口產品免徵關稅如普遍化優惠關稅制度(GSP),與技術援助如為柬埔寨學生提供獎學金,即使在2030年之後柬國從低度發展國家地位轉變為中高收入國仍希望保有上述優惠待遇。

今年6月3日柬國商務部長Pan Sorasak線上出席WTO視訊會議,與WTO秘書長及印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瑞士等國之資深經貿官員,共同討論世貿組織最高決策機構MC12之議程。MC12將由WTO164個會員國之貿易部長及資深官員參加。

 

柬埔寨商務部長表示,柬國完全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將與其他國家攜手透過改革完善WTO體制。有關漁業補貼協定草案,為低度發展國家(LDCs)提供特殊與差別待遇,柬埔寨包括在其中。

 

A:

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產品輸美免稅2年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6月1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美國拜登政府於今年6月6日宣布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與越南(統稱 CMTV)的太陽能產品豁免關稅2年,並授權使用「國防生產法」擴大國內太陽能產能。美國白宮發布事實報告,詳細介紹美國商務部(DOC) 對CMTV太陽能產品的規避調查行動。

 

2022年4月1日美國商務部發起全美國調查,以確認自CMTV進口的太陽能產品是否規避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產品輸美需課徵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此次調查是在美國商務部收到Auxin Solar公司請願書之後進行,該請願書聲稱CMTV出口商與中國上游公司充分配合,並在其營運中使用中國原物料,以至於CMTV的輸美太陽能產品正在規避現行雙反關稅。

 

在美國宣布給予CMTV2年免稅之前,倘美商務部在調查中發現CMTV太陽能產品確實規避適用於中國的關稅,則該部可以追溯對CMTV太陽能產品徵收現有的雙反關稅。此類關稅可能造成美國太陽能進口商對之前的進口產品徵收高達250%關稅,美國許多太陽能業者認為這種可能性對新計畫案造成寒蟬效應。

 

於是拜登政府發布緊急授權宣言,臨時延長時間及從東南亞免稅進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係為緩解近期對CMTV太陽能產品可能追溯與未來徵收關稅的擔憂。該宣言申明,太陽能的使用對美國十分重要,可以減少依賴由化石燃料生產的電力,並指出太陽能模組突然短缺,將使近期太陽能產能面臨風險。為解決客戶激增的需求及滿足發電能力,該宣言要求商務部長採取適當行動,允許未來24個月內免稅自柬埔寨等4國進口。

 

美國商務部頃發布聲明,宣布其根據宣言發布法規,暫時允許上述4國太陽能電池及模組免稅長達24個月。美國商務部另澄清,規避調查將繼續進行,一旦2年緊急期結束,若發現CMTV產品確有規避行為,都將回溯適用徵收雙反關稅。

 

此外,拜登總統授權能源部(DOE)使用「國防生產法」來擴大美國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產能,避免工業資源或關鍵技術缺乏,從而嚴重損害國防能力。總統的決定使美國能源部能夠向美國太陽能公司進行採購與投資。

A:

柬埔寨經濟復甦受基本商品與原物料短缺拖累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6月1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世界銀行(WB)日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柬埔寨的經濟復甦可能會受到基本商品與原材料短缺的影響,均會造成生產鏈中斷。該報告稱,柬埔寨是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大宗商品進口國之一,高度仰賴糧食與燃料進口,並面臨高債務、利率上升及經濟復甦乏力等風險。

 

該報告稱,有大量外部融資需求的國家受創最深,包括柬埔寨、斐濟、馬來西亞、蒙古及東帝汶。由於俄烏戰爭持續拖延及地緣不確定性升高,可能進一步降低全球信心。此外,由於全球需求疲軟、航運成本進一步攀升及貿易受阻,導致該地區出口放緩幅度超過預期。

 

柬埔寨財政部次長Vongsey Visoth表示,目前政府正在持續努力降低柬埔寨的物流成本,透過引入戰略架構及計畫中的系統性與改革措施,以促進柬埔寨經濟成長。

 

世界銀行團隊進行研究後表示,由於高昂的交易與運輸成本、非官方費用以及連結障礙,柬埔寨物流成本仍然很高且不穩定。該研究另提出短期與中期建議,例如監測貿易關口的有效性、擴大最佳貿易商計畫、建立報告系統、促進鐵路運輸、加強通關後檢查的有效性、便利過境貨物、規劃和多用途運輸戰略及區域物流發展規劃等。

 

柬埔寨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將從2021年的3%增長至2022年的4.5%,並預計2023年和2024 年將達到2.8%和6.6%。世界銀行根據新訊息與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頻繁更新對GDP增長的預測。然而,財政部預測柬埔寨經濟今年將增長5.6%,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柬國明年經濟增長將在5.1%和6.2%左右。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的數據,柬埔寨經濟預計將在2022年與2023年分別增長5.3%及6.5%。其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成長將有助推動柬埔寨出口的強勁發展,及外人直接投資的湧入。

 

根據亞銀的數據,柬埔寨的債務與GDP比率在亞洲所有發展中國家中最低,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38.1%的峰值,至2030年將降到GDP的37% 左右。柬埔寨一向保持較低的外債水平,平均為 GDP的30%,即88億美元,直到2020年經濟緊縮與財政因應政策始提高7%。

 

今年6月德國承諾為柬埔寨提供3,210萬美元的貸款,用於建設農村地區供電的電網並提高能源效率。柬埔寨財政部長Aun Pornmoniro與德國駐柬埔寨大使 Christian Berger 於6月2日簽署該協議。

A:

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2022年6月9日新聞報導,歐盟議會6月8日多數議員投票贊成自2035年起將禁止銷售新上路的內燃機汽車之提案,該提案尚須待本月底前歐盟理事會之同意。瑞士媒體分析該措施通過後對瑞士汽車市場可能造成之影響,其中包含瑞士可能被迫跟進該措施。若瑞士選擇不跟進,則可能成為歐盟各國滯銷汽、柴油車之主要銷售地,並由於瑞士汽、柴油車市場過小,歐盟汽車製造商恐將僅生產新電動車,未來可能將進一步演變為瑞士雖無禁令但無新汽柴油車可以買。

 

瑞士汽車進口商協會表示其36家公司會員已準備好迎接可能的變化,然而部分汽車製造商表示希望政府能及時做好充電設施規劃,以因應汽車市場快速變化。瑞士德語廣播電視6月9日新聞報導指出,汽車製造商目前最大問題為電動車電池之原料取得,以及供應鏈緊縮。該兩項問題將為汽車生產轉型速度帶來挑戰。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2022年6月9日新聞報導、瑞士德語廣播電視6月9日新聞報導

A:

東非共同體(EAC)新聞稿

2022.06.03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東非共同體(EAC)秘書長Peter Mathuki於6月3日指出過去一年重要成果,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加入東非共同體及解決23個緊迫的非關稅壁壘(NTB)等成就。此外,渠亦表示,部分共同體夥伴國家已啟動貿易資訊門戶 (TIP)。上述入口網站(https://tradehelpdesk.eac.int/) 列出所有進口、出口和過境程序,包括各自國家所需費用和時間,以加強區域貿易。

二、渠亦指出在2022年該共同體將加強區域治理、實現政治承諾與深化包容性,以強化區域和平與安全,亦將優先考慮基礎建設發展和增加民營部門等不同利益相關者對參與區域整合。

 

 

註:  東非共同體包括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蒲隆地、盧安達、南蘇丹與剛果民主共國。

A:

俄羅斯中央銀行本月10日將關鍵利率自11%下調至9.5%。根據評估,俄羅斯經濟活動繼 4 月大幅下滑後,於5 月停止下滑,第二季GDP下滑幅度將小於預期;2022 年俄羅斯 GDP 衰退幅度亦將小於該行4 月提出之預測值(8-10%)。

經濟活動減少原因包括供需兩方面,調查顯示,儘管成品、原材料和零件供應商以及銷售市場有所多元化,但企業在生產和物流方面仍面臨重大困難。消費者在人口高儲蓄傾向和實際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其實際活動正降低,。然而,俄羅斯經濟外部條件仍然艱難,嚴重限制經濟活動。由於針對對外貿易和金融限制措施,進口減少幅度遠超過出口下降。

中央銀行此前於4 月底預測2022 年 GDP 下降 8-10%,經濟發展部5 月初預測,於基本情景,俄羅斯經濟在 2022 年下降 7.8%。國際文傳電訊社 6 月初報導,分析師普遍預測 2022 年 GDP 下降 8.3%。

https://www.interfax.ru/business/845765

(Y)

A:

Business Day 2022.06.10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服飾大廠Mr. Price服飾集團營業利潤首次超過 40 億蘭特,在 2021/2022 會計年度達49.5 億蘭特。該公司持有現金達 46 億蘭特,總股利提高 25.9% 至每股 807.7 斐分,發放股利近 21 億蘭特。

二、該公司在2021年開設130 家門市,高於以往的 80 家左右,2022年預計展店 180 至 200 家新店。Mr. Price是繼 Takealot 之後南非第二大線上服裝零售商,其 Superbalist 品牌市占率約五成,電商營收占整體公司營收之3%。

A:

依據瑞士聯邦委員會本2022年6月10日公布資料,隨著歐盟於6月3日公布第6輪對俄羅斯制裁,瑞士亦比照辦理於6月10日公布對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制裁增加原油及部分煉製石化產品的禁運。此外,亦禁止金融監理與商業諮詢服務的提供,及俄羅斯媒體Russia Today及Sputnik的廣告服務。

 

另新增對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個人與實體制裁清單,含參與Bucha暴行之軍人及寡頭(Aleksandra Melnichenko)等;新增4家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銀行(含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erbank)排除於SWIFT系統外;擴大對俄羅斯出口與安全及國防有關的軍事與科技產品。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委員會公布資料

日期: 2022年6月10日

A:

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羅薩里奧證券交易所(BCR)表示,小麥正面臨12年來最糟糕的播種概況,預估種植面積減少70萬公頃。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指出,反聖嬰(La Niña)現象連2年襲擊全球,今年再度出現,2022/23年期農作物預計將因缺水遭受嚴重影響。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地區(región pampeana) 80%處於乾燥至非常乾燥之狀態,該地區大部分已被迫停止耕種,且數據顯示播種面積已下降10%。然而,潘帕斯中部及北部地區則還有幾天觀察期,BCR表示,未來15天將為關鍵,是否下雨對於最終的播種或更換農作物至關重要。

 

A: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最新報告,阿根廷外人直接投資(FDI)已恢復至COVID-19疫情前水平,並擁有明星產業及不斷擴大的獨角獸如電商Mercado Libre。

2021年阿根廷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增至65億美元,與2020年相較成長62%,主要來自前生產部長Matías Kulfas積極推廣採礦計畫,使阿國再次回到2019年COVID-19疫情前的FDI水平(2020年降至僅存40億美元),但仍遠低於2015或2016年約115億美元之外人投資額。儘管如此,2021年外人投資流出量仍達13億美元,合計阿根廷外人直接投資存量(The stock of FDI)接近1,000億美元,而鄰國巴西的FDI約達6,000億美元。

據UNCTAD公布之2021年全球外人直接投資總額達1.6兆美元,惟2022 年要維持該水平不易,因發展中國家在面對不確定性環境及規避風險情形下,仍須國際社會強大援助。

2021年拉丁美洲的FDI成長56%,其中,南美洲成長 74%,主要由於原材料及綠色礦產的需求增加所致。儘管如此,四分之三的外人投資均流入已開發國家,2021年外人直接投資流量前10大經濟體為美國、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巴西、印度、南非、俄羅斯及墨西哥。

A:

匈牙利巴士製造商GOLDI Mobility Kft3 (GOLDI)協同英國Hy-Hybrid Energy及中國的氫雄HydraV等公司於2022 年 6 月 9 日宣布,聯手在匈牙利進行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組裝及布局歐盟地區的重型車輛市場等戰略合作,並稱是匈牙利首個燃料電池系統組裝計畫。

GOLDI於2019年8月在GOLDiON計畫下啟動匈牙利首次18公尺長電動巴士的燃料電池開發計劃,繼於2020年初進一步擴展至純電動巴士,迄今已完成2類型零碳排電動巴士車隊。在GOLDiON計畫下,本次合作將集中在本地組裝燃料電池模組,以大幅降低歐盟地區12公尺及18公尺長巴士的燃料電池成本。

根據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在匈牙利建立燃料電池模組組裝廠,所生產的燃料電池系統模組將加速GOLDiON巴士在歐盟部署工作。為此,各方須共同努力以獲得必要的批准及CE標誌等,確保在匈牙利組裝的燃料電池模組可順利輸銷至歐盟市場。雙方還將共同努力以滿足未來歐盟燃料電池模組訂單需求,以及在匈牙利當地組裝並最終安裝到重型車輛等目標。

匈牙利廠商GOLDI自1981年起提供公共交通(電車及巴士)製造及維修服務,並致力於在當地組裝巴士的燃料電池電動傳動系統,包括燃料電池、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動機、DC-DC轉換器及控制系統。總部位於英國的燃料電池服務提供商 Hy-Hybrid Energy則在氫及燃料電池具有豐富經驗,包括主要的燃料電池類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SOFC)、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PEMFC)、直接甲醇形燃料電池 (DMFC)及鹼性形燃料電池(AFC)。氫雄HydraV由中國的雄韜(VISION GROUP)於2017年創立,提供燃料電池綜合解決方案,能自主研發燃料電池、系統等核心產品。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2年6月9日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後,各國解除或放寬管制措施,惟變種病毒持續蔓延、俄烏戰爭爆發及通貨膨脹上漲等因素,影響全球及歐洲經濟發展。西班牙經濟雖持續復甦,惟仍無法完全恢復至疫情前之水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經濟預測將西班牙2022年經濟成長率(GDP)自原預估之5%調降至4.1%,亦將2023年之GDP自3.8%降至2.2%。OECD另預估,西班牙2022年消費者物價指數(IPC)為8.1%,於2023年則降為4.8%。

OECD前述報告顯示,西班牙民眾於疫情期間累積之高額儲蓄有助提升國內消費。另西班牙觀光業復甦及政府因應俄烏戰爭採取之補助措施及歐盟提供西班牙之援助基金等,均有助西班牙經濟持續成長。由於全球物價高漲及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將影響西班牙外銷表現,西班牙另有許多不確定性經濟因素,爰OECD調降其經濟成長預測。除西班牙之外,OECD同時調降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自4%調降至3.0%,並將歐元區之GDP自4.3%調降至2.6%,法國及義大利之GDP分別自4.2%及4.6%調降至2.4%及2.5%,而德國之GDP則自4.1%調降至1.9%。

由於通貨膨脹因素,OECD將西班牙2022年及2023年經濟成長率(GDP)分別調降為1%及2.2%,低於西國政府原預估之4.3%及3.5%。OECD認為,西班牙政府之財稅政策應考量受物價上漲影響之業者及民眾,並建議西班牙政府避免依照消費者物價指數(IPC)調整薪資,以避免發生惡性通貨膨脹。OECD表示,西班牙能源成本高漲終將轉嫁至消費者商品價格,倘西班牙政府調高薪資及社會福利措施,將使整體財政支出增加,爰預估2022年西班牙財政赤字為4.2%,高於政府預估之3.9%。

A:

俄羅斯中央銀行本月10日召開經理人會議,宣布將基礎利率從原本的11%調降至9.5%,央行指出,俄國經濟的外部環境因素依然嚴峻,但通貨膨脹的速度略有減緩趨勢;俄國政府調整若干貨品及服務的價格,有效化解市場及民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根據6月3日的統計,通貨膨脹已經從4月份的17.8%減為10%。央行預估本年度的通貨膨脹率在14%至17%之間,進口替代的落實程度及恢復產品與原料出口是後續的觀察重點。本年2月盧布嚴重貶值,俄國央行因此將基礎利率從9.5%調高至20%,其後三度調降基礎利率,分別降至17%、14%及11%,央行下次會議將於7月22日召開。

(https://lenta.ru/news/2022/06/10/rate/)

(Y)

A:

俄羅斯中央銀行本月10日召開經理人會議,宣布調降基礎利率,俄國盧布因此大幅升值,美元兌盧布匯率跌破1美元兌58盧布關卡,達到57.92,歐元匯率則是1歐元兌換61.62盧布。

(https://lenta.ru/news/2022/06/10/krepchaem/)

(Y)

A:

資料來源:德國新聞(ARD/tagesschau, n-tv)、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60024號

 

歐洲議會6月8日晚以339票贊成、249票反對,通過自2035年起汽、柴油等燃油新車銷售禁令,汽車製造商此後僅能銷售零碳排之車輛。但在法規生效前,歐洲議會仍必須與歐盟成員國進行協商,尋求折衷方案。德國已宣布將於2035年起配合實施。

德國環境部長Steffi Lemke(綠黨)3月份曾公開表示,德國支持在2035年前實現燃油汽車停產目標。包括Mercedes、Ford在內的數家主要汽車製造商,也於去(2021)年11月在Glasgow全球氣候大會上,呼籲從2035年起停止主要市場相關銷售。

德國綠黨(Grüne)議員Michael Bloss於投票結束後稱,歐洲未來作為汽車工業據點得以確定;最佳電動車與最先進電池可望來自歐洲。基民黨(CDU)歐洲議會議員Jens Gieseke雖對歐洲競爭力及多數就業工作表達憂心,但也認為「2035年燃油車禁令將勢不可擋」。

全德汽車駕駛人協會(ADAC)對歐洲議會決議則表示遺憾,認為僅靠電動車將難以實現交通領域上的遠大氣候保護目標,有必要對氣候中和燃油引擎持以開放視角。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副理事長Hartmut Rauen亦指出,歐洲議會投票結果,對歐盟工業實力及永續性而言是一則壞消息,即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為零,而不考慮使用的燃料。該禁令將減少氣候中和驅動技術的多樣性。此外,俄羅斯與中國主導全球汽車業的原料供應,如稀缺的鎳、鈷及鎂等電動車關鍵原料,將令燃油車的逐步淘汰成為歐洲重大地緣政治風險。

德國環保團體(Deutsche Umwelthilfe)批評,歐盟甫通過之銷售禁令不足以因應氣候危機。執行長Jürgen Resch稱,投票結果是運輸部門氣候保護政策的挫敗,並破壞歐洲更快脫離化石燃料的努力。儘管逐步淘汰燃油車方向正確,但要等到2035年將為時已晚。

A:

經濟預測:

1.經濟成長率:OECD將斯洛維尼亞經濟成長率預測自2021年12月預估值5.4%下調至4.6%。對2023年成長預測自3.2%下調至2.5%,主要原因係受到俄烏戰爭負面衝擊。

2.物價:OECD預估2022年及2023年斯國就業市場仍維持低失業率及勞動力短缺現象,對薪資上漲產生壓力,加上不斷上漲之燃料及食品價格,將推升2022年整體通貨膨脹率至6.4%,並預測斯國2023年通膨率為5.2%。

3.個人消費:內需將成為斯國主要經濟成長動力。實質薪資成長將帶動個人消費,預計斯國2022年及2023年個人消費將分別成長10.5%及2.1%。

4.投資:歐盟復甦基金撥付及擴增產能將促進斯國投資成長。OECD預估斯國2022年及2023年固定資本形成將分別成長11.8%及4.3%。

5.出口:OECD預估斯國2022年及2023年出口(含貨品及服務)將分別成長5.4%及3.4%。

斯國經濟面臨之風險:斯國大幅度薪資上漲恐使通貨膨脹加劇,並導致薪資螺旋上升,形成通膨及薪資上漲之惡性循環。

OECD建議:斯國應加快財政結構改革,包括:稅改(如:降低薪資所得稅、提高消費稅及財產稅),以及延長法定退休年齡。

 

 

A:

依據奧地利媒體「維也納日報」以及2022年6月8日OECD最新發布之經濟展望報告,綜整奧地利2022至2023年經濟展望重點如后:

經濟預測:

1.經濟成長率:OECD對奧國2022年經濟預測,自2021年12月份報告預估成長率4.6%下調至3.6%。對2023年預測自2.5%下調至1.4%。OECD認為,俄烏戰爭產生之負面影響對奧國經濟衝擊不小,由於不確定性增加、能源價格上漲、勞動市場短缺,以及供應鏈中斷,恐將大幅影響投資及出口成長。內需將成為奧國經濟成長主要動力。

2.物價:OECD預測2022年奧國通貨膨脹率為6.7%,2023年可略趨穩定至4.7%。惟2022年各行業薪資談判及調漲結果,恐將是2022年及2023年通貨膨脹率最大變數。

3.個人消費:2022年帶動奧國經濟成長最大動能為個人消費,預測全年成長率4.0%(1993年來最高),惟2023年將下降至1.1%。

4.投資:由於全球景氣展望不確定性增加,企業及投資人轉趨保守,OECD對奧國2022年及2023年固定資本形成分別自原先預測成長4.4%及2.9%,下調至4.2%及2.0%。

5.出口:OECD預估奧國2022年及2023年出口(含貨品及服務)將分別成長8.5%及4.4%。

奧國經濟面臨之風險:OECD認為,奧國經濟面臨下行之風險因素包括:專業人才短缺、2022年秋季疫情升溫,以及可能因應疫情而生之防疫措施、對俄國天然氣依賴程度仍高(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前,奧國仍有80%天然氣自俄國進口)。預計供應鏈瓶頸問題應可於2022年下半年趨緩。

奧國財政支出預測:OECD認為,奧國政府預算將恢復緊縮政策,與新冠疫情相關之紓困及經濟復甦補助措施應大幅縮減,預測奧國財政預算至2024年將重現盈餘。

OECD建議:

1.OECD指出,奧國政府擬於2040年前實現碳中和及確保能源安全策略,應致力使能源供應來源多元化、充分利用奧國國內優越再生能源潛力,以及建立天然氣儲槽設施等多方向發展。另,強化徵收生態相關稅收,亦是實現奧國綠色經濟重要一環。

2.針對奧國人才短缺問題,OECD建議應善用勞動市場現有勞動力,並擴大對育兒及高齡者照護之支持,以提高婦女就業率。另建議延長退休年齡,減少提前退休情形。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