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美媒報導, 能源部近日表示,為因應二氧化碳大量釋放到大氣中導致全球暖化的現象, 爰將提撥35 億美元挹注開發研究直接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可去除二氧化碳技術的機構。
氣候學家表示,近年來釋放過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為嚴重影響氣候變遷的重要因素; 為防止全球氣溫上升造成的危險 , 現今除須控制碳排放量之外,亦須自空氣中去除二氧化碳。
能源部長表示, 過去的一個月中大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歷史新高,倘不採取行動因應刻正危害公眾健康的溫室氣體排放,則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將毫無意義。
Carbon Engineering 及 Climeworks 等公司刻正建造可直接在空氣中捕獲碳的設施,此設施係用巨型風扇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出並將其儲存地下,或於獲取後用以製造合成燃料、軟性飲料或混凝土。然迄今該設施僅消除一小部分空氣中之二氧化碳 , 爰開發商盼此次政府投資可擴大該產業之規模。Carbon Engineering 公司正與 Oxy Low Carbon Ventures 和 1PointFive 合作, 在橫跨德州與新墨西哥州之Permian Basin盆地興建設施,每年可捕獲 100 萬噸二氧化碳。
美國能源部的資金將可支持四個區域性大型空氣捕獲中心,預計每個計畫每年可消除 100 萬噸二氧化碳。此計畫之首席科學家Roger Aines 表示盼藉此提升民眾的認同, 並對社區的參與及環境正義等議題設定優先順序, 重視民眾健康及社區土地的使用, 屆時設施運作預計將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或風力發電。
A:
亞利桑納州甫發佈新聞資料指出,亞利桑納州已逐漸轉型成為吸引永續發展產業的聚落包括電動零排放汽車製造、新一代電池技術、太陽能及其他潔淨能源生產、可生物降解材料、淡水科學、農業技術等產業。
該州具多元的永續發展產業包括: Lucid、Nikola Motor等電動車廠、KORE Power電池廠、植物纖維包裝產品製造商的全球領導者 Footprint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板及公用事業規模光伏系統開發商之一的First Solar 公司、 先進蒸發冷卻技術的先驅Air2O 公司等
A:
加州在決定關閉最後一座核電廠(2240兆瓦的Diablo峽谷核電站)近6年後,州長紐森刻正規劃與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PG&E)共同申請聯邦資金,俾使其在原規劃關閉期限(2025年)後繼續運行,渠指出該州正處於再生能源轉換過渡期,並須因應極端高溫、野火、乾旱、洪水等自然災害,續用核電廠可避免連環停電及電力短缺。
由於加州仍須依賴對核電的使用,面臨的關鍵問題包括:
1.Diablo峽谷核電站可滿足300萬人口的電力需求
2.加州仍須從外州採購核電電
3.維持核電廠運營仍須面對財務、法規等難題
4.核能的環境成本
5.支持者認為核電是零碳、低成本的能源
A:
美國跨國電子商務巨擘亞馬遜公司刻正在南加州建立面積最大之倉儲及自動化設施
據此間媒體報導,亞馬遜公司刻正在南加州安大略市建立建築面積約410萬平方英呎之倉儲及自動化設施。此為該公司成立以來所設立面積最大的倉儲。然因亞馬遜公司亦聲稱將規劃轉租部分產能過剩設施,引發業內關注新亞馬遜物流中心未來命運。
該倉儲設施目前正在建設中,位於聖伯納汀諾縣安大略市南部,建築物上有「Alexa Blue」標記 , 所佔空間係全美及世界最大規模之倉儲。施工公司係總部位於舊金山的Prologis Inc.,亞馬遜公司在南加州已經擁有至少1790萬平方英呎面積的倉儲和發貨中心。據悉,預計該項目將於2022年末之前完工並開始運作。
據報導,自新冠疫情開始後,電子商務活動更加活躍。然隨著疫情放緩,民眾恢復到實體店購物,電子商務活動亦逐漸降溫。資料顯示,亞馬遜公司在2022年初虧損38億元,此為該公司近七年來首次季度虧損。此一挫折促使亞馬遜公司放緩了兩年來擴大倉儲的步伐。
根據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和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nal)報導,該公司目前希望轉租部分倉儲空間或終止租約,可能包括與Prologis Inc.的租約,在公司倉儲系統中減少1000萬平方英呎至3000萬平方英呎。彭博新聞亦稱,亞馬遜公司在南加州、紐約、新澤西和亞特蘭大地區的倉儲設施產能已過剩。
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日前在第一季度財報表示,該公司在25年中共建設1.93億平方英呎倉儲空間,然僅兩年時間倉儲面積即在全球增加一倍,達3.87億平方英呎,其中北美的倉儲設施即佔3.7億平方英呎。Andy 亦表示, 新冠疫情減緩、烏俄戰爭均帶來異乎尋常的增長與挑戰。公司將停止追求倉儲擴張及增加人員。亦有地產分析師認為亞馬遜公司會陸續在南加其它地區將產能過剩倉儲轉租,之後可能再考慮整頓安大略市的物流倉儲。
根據2021年8月一則報導指出,亞馬遜曾表示,安大略市設立的新物流中心將僱用1,500名員工,將與機器人一起挑揀、包裝及運輸較小體積的郵件。
A:
哥倫比亞將成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今年預估經濟成長最高的國家,部分原因為油價上漲,對哥國經濟成長展望預估自原5.5%上調至6.1%,其次是葡萄牙(5.4%)和波蘭(4.4%)。
惟該組織進一步分析表示,哥國必須繼續減少在疫情期間大幅增加的財政赤字與公共債務,以促進長期經濟穩定發展。展望2023年該組織預測,哥國經濟成長率將自上年12月預測之3.1%,放緩成長至2.1%。
A: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報告指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成長56% (因前期2020 年為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基期較低),達1,340億美元,惟尚未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投資量能。
拉丁美洲地區投資的主要接受國依序為巴西( 500億美元,同比增長77%)、墨西哥(310億美元,增長13%)、智利(120億美元,增加31 %)和哥倫比亞(94億美元,增加26%)。由於2022俄烏戰爭衝擊,預估本年可能導致投資收縮之情況。
歐洲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170%達2,190億美元,北美增長145%達4,270億美元。亞洲則連續3年成為外國投資主要目的地,達到歷史最高達6,190億美元增加19%,而非洲成長112%金額為830億美元。
A:
依據哥倫比亞全國咖啡種植者聯合會(Fedecafe)統計,2022 年1月至2022 年5月期間,產量達到450萬袋,比2021年同期470萬袋減少4%。而2022年1-4月咖啡生產呈下降趨勢,1月產量為86萬8,000袋,2月92萬8,000袋,而3月產量下降到95萬4,000袋,4 月產量下降75萬袋。惟本年5月又回升至100萬袋(每袋60公斤),較上年同期61萬6,000袋,年增65%。
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和水洗阿拉比卡咖啡生產國。本年產量下降不僅發生在哥倫比亞,巴西也產量減少,主要原因為霜凍之全球氣候變遷所致。
A:
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報導,大溪地檸檬(Limon Tahiti)為原產於哥倫比亞之水果,本年前4個月的出口成長90% ,金額達3,500萬美元,幾乎為上年同期出口額1,850萬美元之兩倍。
依據哥國國家統計局 (Dane) 統計資料及哥國對外推廣機構ProColombia分析,此種水果已成為僅次於香蕉及酪梨,居哥國第3大出口水果類別。本年其對美國出口成長260%,表現優異,另對主要出口國如德國、荷蘭及加拿大等國之出口高達2,360萬美元。
ProColombia分析,此項水果全球供應受到墨西哥生產商所面臨氣候問題的影響產量,造成在高品質及有機等之檸檬商品價格上漲。另方面,本年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和包括餐廳、自助餐廳和飯店在內的餐飲業,對此類水果的需求快速增加所致。哥倫比亞水果在感官方面,具有優越高品質,包括最佳之顏色、風味、香氣、糖度值等。為美洲國家中水果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其生產之香蕉、酪梨及檸檬分居第2大、第4大及第6大出口國。
A:
數字支付領域競爭激烈,在面臨蘋果和其他同業競爭下,PayPal正往加密貨幣方面尋求提振營收的管道。
PayPal近日表示,其app將支援移轉加密貨幣到其他電子錢包和交易所,使其在點對點轉帳以及透過其他經紀商的交易時功能更強大。
現在用戶可在PayPalapp上買賣這幾種加密貨幣:比特幣、以太幣、比特幣現金和萊特幣,但目前還不能將這些加密貨幣移轉給另一個用戶或交易所。
PayPal表示,移轉加密貨幣到其他PayPal用戶無須收費,但移轉至PayPal外,則須向用戶收取網絡費,這是向以太坊或比特幣等區塊鏈運營商支付的交易處理費。
PayPal對加密貨幣交易收取費用,並在加密貨幣和美元之間的交易賺取匯差利益。
新服務將提高PayPal競爭力,比其他全功能的加密貨幣錢包更具競爭力,包括Metamask和Coinbase的錢包。
PayPal也用其他方式進軍加密領域。PayPalapp用戶現在網購時可將持有的加密資產轉換為現金。PayPal旗下的Venmo信用卡用戶也可以用刷卡的回饋金購買加密貨幣。
PayPal執行長Dan Schulman在發布第一季財報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正關注所有進入數字美元、DLT(分布式總賬)世界相關的一切事情。」他意指區塊鏈,如比特幣和以太坊。
蘋果此前宣布,計劃通過Apple Pay提供「先買後付」服務,類似PayPal、Affirm、Block等公司提供的BNPL服務,顯見數字支付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根據分析師共識預期,PayPal今年的年化交易增長率預計為11.9%,低於2021年的17.5%。華爾街預計,今年活躍賬戶僅增長2.7%至4.375億,低於2021年13%的增長率。
PayPal app今年支付總額預計成長14.4%至1.4兆美元,較2021年成長33%至1.25萬億美元的年化增長率下降。
A:
根據秘魯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間秘魯通膨增加8.78%,為24年來最高紀錄,主要帶動物價上漲原因為糧食及油料。專家指出,5月份通膨數據已稍緩,估計6月可看到下滑趨勢,並認為至年底應可將通膨控制在6%以內。
A:
-
謹查秘魯外貿暨觀光部本(111)年5月24日新聞稿指出,該部外貿次長Ana Cecilia Gervasi於5月21及22日在泰國舉辦之APEC貿易部長會議(MRT)期間分別與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及印尼貿易部長Muhammad Lutfi會晤,與該兩APEC會員體就推動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事宜交換意見。
-
秘魯與香港方面,雙方同意儘速蒐整資料以進行首場貿易談判;與印尼部分,雙方同意加速談判以完成協定簽署進程。秘外貿部稱,推動與香港及印尼簽署FTA為開拓亞太市場之重點策略,係秘國政府為強化出口業者競爭優勢之承諾。
A:
由於秘魯政治環境持續不穩,秘魯商業聯盟(CONFIEP)於6月7日與秘魯200個商會發表聯合申明指出,目前有980萬秘魯人生活在貧窮線每月薪資為360索爾(約100美元),而有160萬人生活在極度平困狀況每月薪資低於191索爾(約50美元)。此類人口係通膨及政府錯誤政策之最大受害者,因此呼籲政府採取具體措施以舒緩及改善最貧困人民的生活。
秘魯業界盼政府創造就業機會、創造友善的投資環境、提供中小企業復甦方案、中止修憲計畫、杜絕貪腐之法律制度。另稱政府已長達9個月未與商界溝通,秘魯業者不應承擔一個無能政府帶來的後果,盼政府立即展開溝通並正視業界需求。
A:
- 根據路透社本年5月31日報導,千里達及托巴哥(Trinidad y Tobago)及秘魯為拉丁美洲唯二之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面對各國尋求其他供應來源取代對俄羅斯依賴之際,秘魯成功搭上順風車,相較拉美最大生產國千里達因產能問題,未能擴大獲益。
- 報導稱,本年迄今秘魯已出口26個訂單計180萬噸LNG,較去年同期成長74%,其中15單出口至西班牙及英國,其餘出口至亞洲(含2筆出口至我國計1.14億美元)。以英國為例,秘魯自上(110)年11月至本年3月總出口額為12.6億美元,對比107年1月至110年10月僅出口9,900萬美元至該國,可見當前之高需求。
- 拉美前四大天然氣蘊藏國分別為委內瑞拉、阿根廷、巴西及千里達,然部份國家因乏出口液化天然氣之基礎設施,未能與秘魯競爭。
- 另美國仍為美洲最大之LNG生產國,在歐盟大量需求加持下,本年可望超越澳洲及卡達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
A:
資料來源:The Nation,2022年6月8日
泰國貨幣政策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MPC)於6月8日召開會議決定將政策利率保持在每年0.5%。MPC秘書Piti Disyatat於會後表示,4名成員投票決定將政策利率維持在0.5%,而另3名成員則投票決定將政策利率提高25個基點。
MPC推測,由於國內需求及外國遊客人數正在回升,泰國經濟可望持續增長,並有機會好於預期的復甦。
該委員會預測,由於油價上漲及更高的成本被轉嫁,整體通膨(headline inflation)可能增加,並保持在比先前預期較高的水準且持續更長的時間。MPC認為未來將不再需要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
為確保經濟能按預期復甦,本次會議多數委員投票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並將密切關注經濟復甦的發展與通膨的風險;但另3位委員認為經濟復甦與通膨風險的信號已足夠清晰,可在本次會議上決定提高政策利率。
MPC推測泰國經濟將在2022年與2023年分別成長3.3%及4.2%,因國內消費的復甦優於預期,尤其是服務業。此外,由於泰國與其他國家放鬆邊境管制,預計外國遊客數量將持續增加。
在疫情防控措施放鬆及經濟逐漸復甦後,勞動力市場及家庭收入出現改善跡象。同時,Covid-19疫情與俄烏戰爭對泰國經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但MPC表示將繼續監測後續經濟復甦的風險因素,尤其是物價上漲對家庭生活成本的影響。
A:
LG Energy預計在印尼中爪哇省巴塘工業區(KITB)投資電動車電池零件廠,預計投資98億美元,並雇用2萬名印尼勞工。LG Energy於本年6月8日在巴塘工業區舉行投資案第二期計畫之啟動儀式。
印尼總統左科威率國務秘書部部長Pratikno、投資部長Bahlil Lahadalia、國營企業部長Erik Thohir、環保與林業部長Siti Nurbaya Bakar,以及中爪哇省長Ganjar Pranowo出席上述啟動儀式,左科威總統並於會上致詞,要點如次:
(一)左科威總統樂見LG在印尼投資案不只集中爪哇島,且包含上游至下游完整產業鏈。渠強調LG在印尼之投資案係全球首例在同一國家建立完整電動車產業鏈,包含開採鎳礦及鎳冶煉廠(在北摩鹿加省Halmahera縣)、鎳冶煉加工廠及電池前體工業及陰極工業(在中爪哇省巴塘工業區)、電池組裝廠(在西爪哇省Karawang縣)以及電動車廠(在西爪哇省Cikarang縣)。
(二)左科威總統另表示,雖然印尼已超過20個月享有貿易順差,惟仍盼LG投資案為印尼帶來更多額外收入,包含稅收及出口創匯,持續創造更多經濟成長及增加就業機會,因此渠要求印尼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繼續為LG投資案提供全力協助。
(三)電動車電池係印尼政府建立生態系統努力重點之一,儘管目前電動汽車對普通民眾來說仍然相當昂貴,惟左科威總統認為,隨著技術發展,以及如果電動車能完全在印尼製造,未來印尼電動車價格將更有競爭力,消費者也更能負擔。
A:
日期:111年6月9日
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AER)、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https://www.afr.com/politics/federal/coal-and-gas-excluded-from-reliable-power-fix-20220608-p5aryo
為因應東岸電價危機,澳洲聯邦能源部長Chris Bowen於6/8邀集各州能源部廳長研商,會議中決議加速建立「全國容量機制」(a national capacity mechanism),透過11點行動計劃(11 points of action),以免全國電力市場危機重演。
澳洲第4大電力零售商Alinta,同時也是維州(缺電最嚴重地區)Loy Yang B燃煤電廠所有者提醒,批發電價飆升將造成200億澳元之經濟損失,敦促政府研擬確保燃煤電廠投資計畫。
旨揭容量機制預計將透過要求能源零售商(energy retailers)與供電業者(power companies)洽簽保證購電合約(lock in supply contracts),方可確保基載天然氣(baseload gas)、抽水蓄能(pump hydro)、電池、燃煤、再生能源等發電投資。
B能源部長表示,旨揭容量機制(草案)將於未來幾天內公布,並且可於緊急狀況下執行,同時也會是能源安全委員會(the Energy Security Board)2025年後電力市場設計之關鍵建議(a key recommendation)。此將使澳洲能源市場營運機構(AEMO),未來得擁有「採購」及「儲存」天然氣的新權力,以因應面臨像上周般的(批發價狂飆)情況。
渠並表示,雖過渡至再生能源、電池儲能、抽水蓄能,「燃煤」及「天然氣」發電可發揮關鍵作用,惟旨揭容量機制將明確聚焦「儲能技術」及「再生能源」。澳洲金融評論報(AFR)推論,燃煤及天然氣已被排除於旨揭容量機制之外,未來僅有「再生能源」及「儲能」(如電池)等項目可取得備載容量(spare capacity)之資金挹注。
另會議決議於下次(7月)能源部長會議前,加速完成「全國過渡計畫(a national transitional plan)」。B部長稱,我們雖然擁有世界水準的整合系統計畫(the Integrated System Plan),惟仍需要一個「活力充沛的互聯網服務提供者」(supercharged ISP),負責加速處理能源轉型之各面向問題。
另AFR報導,反對黨(聯盟黨)及部分執政黨(工黨)人士主張啟動「國內天然氣安全機制」(ADGSM),國庫長Jim Chalmers及資源部長Madeleine King反駁認為啟動無效,因根據機制設計,目前倘啟動最快亦僅能於明(112)年元旦對廠商限制出口,無法解決當前之短缺問題。
A:
一、印尼努山達拉首都管理部(IKN)部長Bambang Susantono日前表示,為達成佐科威總統規劃於2024年8月17日在新首都舉行國慶紀念典禮之目標,新首都將於本年下半年開始建設,目前該部正整理所有規劃,預計將先發展物流通道,其次為土地開發。佐科威總統亦於6月3日表示,將於明年部署15至20萬名工人在東加里曼丹省參與新都建設工程。
二、Susantono部長另於6月6日與美國在亞洲能源增進發展與成長倡議(Asia EDGE)下綠色能源領域合作進行討論時,介紹努山達拉將成為「綠色、整合(integrated)、智慧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其中綠色能源工作將按3個階段發展電力系統:
(一) 第一階段(2022-2023年):包括在公共場所、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充電站等發展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及相關系統支援工作。
(二) 第二階段(2024-2025年):發展裝機容量70兆瓦的風力發電廠及5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
(三) 第三階段(2026-2045年):2028年興建裝機容量910兆瓦的水電廠。
三、澳洲總理Anthony Albanese於本年6月6日赴印尼進行上任後首度雙邊外交訪問時,亦表示澳洲將實現「印尼-澳洲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內容,並為印尼規劃中的綠色、高科技首都努山達拉之發展,提供技術專長。
A:
一、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本(2022)年6月9日出席「新加坡永續投資及金融大會」時公布「綠色新加坡政府基礎建設債券(Green SGS Infrastructure bonds)」架構細節,顯示星國政府發行優質綠色債券的意願及承諾,該架構符合受認可的國際市場原則、標準及做法,可促進新加坡向低碳經濟轉型,並藉此提升綠色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吸引綠色債券發行人、資金及投資者,進而推動區域的永續融資。
二、 上述債券將依據「國家重大建設借貸法令(Significant Infrastructure Government Loan Act,簡稱SINGA)」發行,相關收益適用於再生能源、節能、綠色建築、潔淨交通、永續水源及汙水管理暨汙染預防等領域項目。首個政府綠色債券將在數月內發行,收益將投資「裕廊區域線(Jurong Region Line)」、「跨島線(Cross Island Line)」等綠色地鐵項目。
三、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將負責發行及管理綠色債券,相關項目的審核條件,將參照「國際資本市場協會」的綠色債券原則及「氣候債券倡議組織(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的綠色項目及領域分類標準。星國政府將成立「債券指導委員會」負責架構監管及推行工作,每年亦將發布債券發行分配及環境影響報告,及符合條件的綠色開支對社會的益處,確保債券計畫符合透明及要求。
四、 「綠色新加坡政府基礎建設債券」包括以下特點:
(一) 綠色項目的環保目標,須遵循國際資本市場協會綠色債券原則及東協綠色債券標準;
(二) 發行商須說明開支的環保目標、開支是否符合條件的衡量過程,及如何確認及管理社會暨環境風險;
(三) 發行者必須追蹤發行債券的淨收益或相同額度款項的用途;
(四) 每年至少提供1次使用收益訊息,包括資金分配及預期效果等,直至所有資金分配完畢或出現實質變化。
五、 新加坡政府推出綠色債券架構符合受承認的國際市場原則及標準,且注重發行債券收益的透明度,獲得投資分析師的讚賞。依據國際評級機構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表示,新加坡是AAA評級的金融中心,政府制定的綠色債券架構適合亞洲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金融業參考,將可鞏固星國作為永續發展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動本區域的綠色債券市場,同時奠定民間企業發行的基礎,預計該債券能吸引國際及永續發展投資委託(mandate)投資者。
A:
The Star 2022.06-09 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Stellenbosch大學日前公布2022年5月商業信心指數(Business Confidence Index, BCI)為42,較第1季之46為低,且低於標準值50,包括製造業、汽車銷售及零售等南非企業認為景氣仍然呈現緊縮。自2021年7月起迄今,南非接連發生暴動、納他省水患及烏俄衝突推升國際油價及食品價格影響等因素影響,每月BCI指數僅略高於40。
- 未來南非國內油價及食品價格將持續上漲,而南非主要貿易夥伴未來可能發生停滯性通膨,南非產業對景氣恢復仍不具信心。而預期7月南非油價將在上漲2蘭特、南非儲備銀行可能再7月調高平準利率兩碼,將進一步削弱消費者消費能力。
A:
The Star 2022.06-09 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Anglo、Impala及Sibanye-Stillwater等三家白金礦公司日前就在辛巴威白金礦區與辛巴威國營電力公司達成協議,持續以支付外幣方式換取供電無虞,避免停電影響產能。
- 辛巴威電網短缺1600MW,因此Anglo、Impala及Sibanye-Stillwater等三家白金礦公司須向辛巴威電力公司支付外幣,以便向鄰國南非及莫三比克購電。俄羅斯亦為主要白金出口國,因入侵烏克蘭遭到國際制裁,因此辛巴威須解決缺電問題,以藉此機會補足國際需求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