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頃發布消息稱,馬來西亞本(2022)年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跌至50.1點,較上(4)月的51.6點表現遜色,雖仍在50點榮枯線之上,但整體製造營運狀況停滯不前。
中國大陸動態清零防疫管制措施影響原物料供應,導致馬國新訂單銳減及產能降低。從PMI與官方統計資料的過往關係顯示,馬國本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趨勢開始放緩。
接受調查的製造商指出,馬國製造業在第二季中期的需求狀況疲軟,因生產能力受到價格壓力與供應短缺的阻礙。生產水準連續第五個月降低,而新訂單增長則急速放緩。生產能力不足亦延伸至勞動力市場,工作流失率是自2020年8月以來最嚴重。然商家越來越有信心,產出將於未來12個月擴大,為連續11個月維持樂觀信心,顯示接下來月份的產出與就業成長可望改善。
與此同時,馬國5月產品海外需求繼續升高,創下13個月來最大漲幅,因中國大陸以外的主要市場受疫情衝擊消散,創造更高需求。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2年6月1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頃公布「本(2022)年5月份進出口動向」,韓國本年5月份之出口金額約為615億2,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成長21.3%。進口金額約632億2,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32.0%,貿易逆差金額約為17億1,000萬美元。
本年5月份韓國15大主要出口項目(20大項目自本年1月份減為15大項目、5月1日至31日通關統計)中,與去年同月份相比,全數增加,石油製品之出口增加107.2%、船舶增加44.8%、電腦增加29.1%、鋼鐵增加26.9%、生技保健增加24.6%、汽車增加18.9%、半導體增加15.0%、石油化學增加14.0%、蓄電池增加13.9%、家電增加10.9%、無線通訊機器增加8.4%、汽車零件增加7.6%、紡纖增加4.3%、一般機械增加3.2%及顯示器增加0.1%體。
主要出口地區方面(5月1日至31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對主要出口地區之出口,與去年同期比較,僅有對CIS之出口減少37.9%、對印度之出口增加70.3%、對中東增加48.8%、對中南美增加32.5%、美國增加29.2%、歐盟(EU)(27國)增加23.5%、東協(ASEAN)增加23.0%、日本增加19.9%、越南增加18.6%及對中國增加1.2%。
進口項目方面,主要能源資源項目之進口均大幅增加,煤炭之進口增加233.1%、瓦斯增加74.1%、原油增加65.0%及石油製品增加36.0%。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李昌洋表示,韓國本年5月份出口金額係繼本年3月份後,有史以來第2高紀錄,本年1至5月份出口累計金額刷新1至5月份累計之最高紀錄,但因近來油價飆漲至每桶100美元,拉高能源及原料之價格,貿易收支已兩個月維持逆差,並有持續增加之憂,於目前之情況下,為提高出口動力,急須先強化產業之競爭力,繼而激發企業之活力。
A:
法國財經新聞台BFM Business本(6)月2日報導,法國郵政集團(La Poste)旗下GeoPost/DPDGroup是俄羅斯(DPD Russia)主要包裹遞送公司之一,俄烏戰爭開打後,DPD於上(5)月中旬低調發布新聞稿表示,今(2022)年2月底該公司即已暫停所有進出俄國之遞送流通,對俄國入侵烏克蘭戰事之殘暴深表震驚,因此全面聲援國際制裁,決定退出俄羅斯市場。
據了解,DPD Russia在俄國包裹遞送業界排名第 2 或第 3,擁有約 3千名員工,每年營業額約為 2.25 億歐元;惟俄烏開戰以來,其業務因俄國電子商務崩潰而大幅衰退。法郵集團經營高層表示,將依相關法規進行所有權轉讓,尋得買主前,將持續履行對客戶、合作廠商與員工之義務。報導預估屆時集團帳上將損失約 1.3 億歐元。
A:
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內閣首長Juan Manzur對於燃料短缺影響該國8個省分事表示,先前已預料會有燃料短缺問題,將提高進口量,預計近日內將可解決供應問題。
阿根廷貨運商業同業聯合會(FADEEAC)指出,國內已有8個省分處於紅色狀態,加油站的柴油供應處於低點或耗盡,這些地區主要位於阿國北方,包括:Jujuy省、Salta省、Formosa省、Tucumán省、Misiones省、Corrientes省、Santa Fe省及Entre Ríos省。
同時,FADEEAC會長Roberto Guarnieri表示,燃料短缺問題已持續兩個多月,雖然知道不容易解決,但也清楚目前困境係來自國家外匯不足,以及政府無法迅速反應採取所需政策所致。
A:
資料來源:史國天然資源暨能源部
史國天然資源暨能源部於本月1日發布新聞稿宣布,自本月3日起史國將再度調漲汽油、柴油及燃油價格2.5史鍰,分別調漲至每公升21.55史鍰、22.10史鍰及16.85史鍰,其漲幅分別為13.1%、12.8%以及17.4%。本次油價調漲後,史國汽油價格(每公升21.55史鍰)將較2022年初之17.15史鍰大幅上漲25.7%。
史國能源部表示,史鍰大幅貶值係本次調漲油價主因,美元兌換史鍰之匯率自2022年4月之14.85增加至5月之15.95;另國際原油價格自2022年4月每桶106.38美元上漲至2022年5月每桶110.44美元,迫使史國調漲國內油價。該部強調,史政府已盡力抑制國內油價上漲,若史政府未介入抑制油價,史國汽油、柴油及燃油價格恐須分別調漲4.12史鍰、5.14史鍰與5.17史鍰,其每公升價格分別是23.17史鍰、24.74史鍰與19.52史鍰。考量史鍰匯率與國際油價恐持續波動,該部呼籲民眾提高能源之使用效率。
謹查,油價調漲將直接帶動民生物價上漲,這對日益艱困之民生經濟將進一步造成衝擊。例如,史國基層勞工大多仰賴公車通勤上下班,對公車費調漲極為敏感。上次油價調漲後,在政府尚未公告調漲公車費前,公車業者便各自調漲價格
A:
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6/0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2022年政府購買新電動車補貼預算已告罄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基礎設施次長 Vivianne Heijnen 致函眾議院表示,今年購買新電動車補貼預算已告罄,可見補貼是激勵民眾購買電動車的重要因素。
2022年荷蘭政府新電動車補貼預算為 7,100 萬歐元,約 22,000 名買主能獲得平均每輛車 3,350 歐元的補貼。
荷蘭於 2020 年開始引進個人購買電動車補貼 (SEPP)計畫,適用於最低續航里程 120 公里、價格在 12,000歐元 至 45,000 歐元之間的電動車。
SEPP計畫亦適用於二手車,每輛車補貼 2,000 歐元,今年共有 2,040 萬歐元基金,目前仍餘370 萬歐元可供申請。
SEPP 將至少再持續兩年,惟2023 年的補貼金額將降至 2,950歐元, 2024 年降更進一步降至 2,550 歐元,而購買二手電動車的補貼金額則保持不變。
2023年荷蘭政府購買新電動車補貼預算總額為新車6,700萬歐元,二手車3,240萬歐元, 2024 年將分別降至 5,800 萬歐元及 2,940 萬歐元。
A:
出處:Reuters, 2022/06/0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與德國將共同開發北海新天然氣田
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荷蘭政府於6月1日表示,隨著歐盟試圖擺脫對俄國化石燃料的依賴,荷蘭和德國將共同開發及開採北海一處新天然氣田,以確保天然氣供應。
荷蘭政府表示,天然氣田位於兩國距北海岸約 19 公里處,預計將於 2024 年底開始生產天然氣。上述天然氣田德方相關地方政府下薩克森(Lower Saxony)地區於2021年曾一度決定不批准該開採項目,但現在由於俄烏戰爭而改變。
荷蘭北部的Groningen省出產天然氣,幾十年來,荷蘭一直是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國,但因開採造成當地地震頻仍,為減低Groningen的地震風險,荷蘭最遲將於 2024 年完全結束當地的天然氣開採。近數月以來,政府一再表示,增加Groningen的地區天然氣產能,將僅被視為確保家庭天然氣供應的最後手段。
A:
依據匈牙利媒體2022年6月2日報導引述匈牙利貿易雜誌(Trade Magazin)統計,德商Lidl仍是匈牙利最大的折扣零售連鎖店,估計2021年營業額為9,218億福林(約24.93億歐元)。第2、3名保持不變,來自奧地利的Spar的營業額為7,920億福林(約21.46億歐元),英國投資的Tesco為7,650億福林(約20.69億歐元)。以特許經營模式經營的2家匈牙利零售商Coop及CBA排名第4、5,營業額各為6,740億福林(約18.27億歐元)及5,690億福林(約15.42歐元)。法商Auchan以4,643億福林(約12.58歐元)的營業額排名第六,匈國Real以4,330億福林(約11.73歐元)的銷售額排名第七,Penny Market以3,895 億福林(約10.56億歐元)的銷售額排名第八,Aldi以3,840億福林(約10.41億歐元)的銷售額排名第九。
匈牙利最大的連鎖藥店為DM,銷售額達1,305億福林,Rossmann以1,151億福林的營業額位居第二,Muller排名第3,營業額為570億福林,均為德系品牌。
2021年快速消費品類別的線上營業額成長54%,達到1,180億歐元。
A:
綜整2022年6月1日歐盟執委會新聞稿及奧媒報導,依據歐盟執委會6月1日發布之「2022融合報告」(2022 Convergence Report),其中對於克羅埃西亞擬加入歐元區之評估,認為克國已符合4項融合條件(convergence criteria)(註1),且該國相關立法已與歐盟條約及「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及歐洲中央銀行條例」相符。總結:克羅埃西亞已作妥準備自2023年1月1日採行歐元,替代其現行流通之貨幣庫納(Kuna)。歐洲央行(ECB)於2022年5月25日發布「2022融合報告」(Convergence Report 2022),內容與歐盟執委會評估相呼應。另歐盟執委會認為,克羅埃西亞在「國際收支發展」及「產品、勞動力暨金融市場整合」等方面,亦符合加入歐元區條件。
歐盟執委會據此報告,建議部長理事會批准克羅埃西亞採行歐元。本案未來將先於2022年6月份在歐盟理事會及歐元集團(Eurogroup)進行討論,並由歐洲議會及歐洲央行續提出意見,最後在7月上旬由部長理事會進行最終決定。歐盟執委會之提議(Proposal for a COUNCIL DECISION on the adoption by Croatia of the euro on 1 January 2023)倘經採認,未來歐元區會員將增至20個。
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指出,加入歐元區將可強化克羅埃西亞經濟,並帶給克國民眾、企業界及社會巨大利益,同時亦使歐元更強健。
註1:4項融合條件(convergence criteria)係指:
1.達到物價穩定條件:通膨率不得超過3個通膨最低歐盟會員國之平均通膨率1.5%。
2.符合公共財政健全且永續要求。
3.符合匯率穩定要求:加入歐洲匯率機制(ERM-II)至少2年,且其貨幣無兌歐元貶值等情形。
4.符合長期利率要求:長期利率不得高於3個通膨率最低歐盟會員國之平均利率2%。
A:
資料來源 : 瑞典政府網站 (Regeringen)
在1972年斯德哥爾摩首次舉辦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會議的50年後,今(2022)年6月2日至3日瑞典再度主辦聯合國Stockholm+50會議,並由國際發展合作部長Matilda Ernkrans主持部長級會議,參與者包括30個贊助單位與開發中國家、聯合國代表、相關中央組織單位代表與多個基金會(如世界銀行、綠色氣候基金、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等,旨在增加協助給予最受氣候變遷影響及損失生物多樣性的國家。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最新氣候變遷報告,雖然許多國家均承諾增加相關投資,但全球整體的努力仍不足以改善氣候。Ernkran部長表示,此次會議召集主要國家和組織,目的為動員政治資助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瑞典政府已加倍資援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及瑞典國際開發署(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的環境氣候策略。
6月2日至3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召開的聯合國Stockholm+50會議,主題為群體繁榮的健康地球及人類的責任與機會(A healthy planet for the prosperity of all – our responsibility, our opportunity)。對於許多開發中國家,共同團結的力量對於該等國家參與綠色轉型至為重要。
A:
資料來源 : 瑞典政府官網 (Regeringen)
依據瑞典政府官網,在1972年斯德哥爾摩首次舉辦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會議的50年後,今(2022)年6月2日至3日瑞典再度主辦聯合國Stockholm+50會議,主題為群體共榮的健康地球 - 人類的責任與機會(A healthy planet for the prosperity of all – our responsibility, our opportunity)。
該會議由國際發展合作部長Matilda Ernkrans主持部長級會議,參與者包括30個贊助單位與開發中國家、聯合國代表、相關中央組織單位代表與多個基金會(如世界銀行、綠色氣候基金、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等,旨在戮力協助遭受氣候變遷影響最烈及損失生物多樣性最遽的國家。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最新氣候變遷報告,雖然許多國家均承諾增加相關投資,但全球整體的努力仍不足以改善氣候。為協助開發中國家共同參與綠色轉型,Ernkran部長表示,瑞典政府已加倍資援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及瑞典國際開發署(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的環境氣候策略。
A:
資料來源:ECHO經濟報
俄烏戰爭爆發後,比利時消費者信心指數於2022年3月出現創紀錄下滑,繼而在4月和5月出現小幅度回升。根據比利時國家銀行(NBB)晴雨表數據顯示,2022年3月比利時消費者信心為-47點,4月為-38點,5月則攀升至-35 點。除儲蓄意願外,其餘調查指標均已逐漸恢復。
相較於4月,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再次對比利時宏觀經濟前景略感樂觀,對未來12個月失業率上升的擔憂也稍有減弱,然而對其財務狀況的預期仍然很低。 主因不外乎是高通膨率,由於物價上漲速度驚人,比利時消費者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將不得不減少儲蓄。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01/02 PAP, The First News,
在波蘭在法治爭端中做出讓步後,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EC)已批准波蘭的國家經濟復甦計畫(Poland's National Recovery Plan ; KPO)。
歐盟執委會表示,波蘭的KPO計畫包含與司法獨立重要方面相關的里程碑,在支付任何款項之前,華沙必須證明已經達成這些里程碑。由於法治的爭議導致歐盟執委會延遲批准KPO計畫,以促使波蘭政府依循歐洲法院規定,清算其司法紀律機構(judicial disciplinary body)的要求。
歐盟執委會在1份新聞稿中表示,波蘭的計畫包括與司法獨立重要方面相關的里程碑,這些里程碑對於改善投資環境及對有效實施復甦和韌性計畫(the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plan)創造條件特別重要。波蘭需要證明這些里程碑已經實現,然後才能根據「復甦和韌性基金措施」(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 ; RRF)進行任何支付。
歐盟執委會表示,波蘭將可從「復甦和韌性基金措施」(RRF)獲得239億歐元的贈款和115億歐元的貸款,並補充稱,這些資金將用於KPO中概述的投資和改革措施。歐盟執委會表示,這將使波蘭能夠從Covid-19大流行中變得更強大,並在綠色和數位化轉型方面取得進展。
該新聞聲明繼續稱,波蘭的計畫包含幾項改革,以改善波蘭的投資環境。這包括對適用於波蘭法官的紀律制度進行全面改革,這可望加強司法獨立的重要方面。
另據該報導,波蘭一位諮詢專家告訴波蘭新聞局(PAP),歐盟執委會可能會在初秋將歐盟Covid-19大流行後恢復基金的第一筆資金支付給波蘭。CRIDO諮詢公司合夥人Lukasz Koscijanczuk表示,歐盟執委會的決定是長期談判過程的正式結束,但不是對波蘭推出KPO資金之準備過程的結束。他補充稱,歐盟執委會的批准仍需在本月稍晚時候獲得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的批准。
不過,根據K氏表示,由於夏季假期,波蘭與歐盟之間的協議之最後調整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他補充稱,預計歐盟初秋將可支付約42億歐元的第一筆款項。KPO計畫最初對2021-27年設計金額為354億歐元,其中包括239億歐元的贈款和115億歐元的貸款。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01 PAP, The First News,
在6月1日週三的政府間會談之後,波蘭和烏克蘭政府簽署8項備忘錄,範圍從跨境合作到烏克蘭的重建。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表示,這些文件是完全不同合作的初步階段,烏克蘭與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簽過這種合作。Morawiecki總理還表示,這些文件可能會導致一項新的波蘭-烏克蘭條約。
烏克蘭總理Denys Shmyhal表示,烏克蘭已經同意加強該國與波蘭之間的跨境合作。他補充稱,波蘭已承諾支持烏克蘭取消關稅並加入共同過境公約(common transit convention)。據Shmyhal總理稱,該等備忘錄涉及能源、國防、跨境和海關問題、生態、地區政策、烏克蘭重建和國家紀念(national rememberance)合作等領域的合作。
Morawiecki總理表示,莫斯科不會對強化波蘭和烏克蘭之間的關係感到滿意。
他表示,他認為俄羅斯越來越害怕波蘭與烏克蘭的關係,害怕這些關係正在增長、加強和鞏固的事實。Morawiecki總理表示,波烏兩國共有8,000萬人口,潛力巨大。他表示,克里姆林宮已經注意到這種潛力,因為在這些非常困難的時期,波烏雙方的合作發展得如此之迅速。
波蘭政府發言人Piotr Mueller週三在推特上表示,現在是採取進一步行動以確保波烏地區的全面安全免受俄羅斯野蠻行徑的時候了。據Mueller稱,波烏兩國代表團討論了烏克蘭的國防、經濟合作,包括波蘭公司參與烏克蘭的重建、交通、能源和糧食安全以及國家紀念活動。週三的會議是自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在烏克蘭舉行的首次政府間磋商。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02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政府希望行動身份證應用程式(mobile identity-card application)具有與實際身份證相同的法律地位。mObywatel (mCitizen)應用程式是免費的,可與iOS和Android操作系統一起使用。除了向用戶提供身份證明外,mCitizen應用程式還可以儲存其他官方文件,例如汽車登記證。
波蘭總理辦公室部長Adam Andruszkiewicz於6月2日週四表示,政府希望 mObywatel與實際身份證同等對待。他表示,政府獲得的結論是,mObywatel申請應該在法律上等同於塑膠的身份證。Andruszkiewicz補充稱,政府希望該應用程式能夠在所有地方和情況下確認其持有者的身份。他還表示,政府正在起草有關此措施的法律草案。
A:
Naamsa 新聞稿 2022.06.01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那他省水災對汽車供應鏈與汽車工廠造成負面衝擊,另全球經濟動能普遍下滑,各種主要出口市場繼續面臨多重阻力,包括利率上升、供應鏈中斷、疫情捲土重來及通貨膨脹。
二、 儘管有上述因素影響汽車銷售,2022 年下半年的前景仍舊樂觀,因南非持續引進本地製造的車款。此外,雖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汽車出口前景仍然看好。
三、 南非全國汽車總會(Naamsa)公布2022年5月新車銷量統計,2022年5月國內新車總銷量為39,177輛,與 2021 年 5 月售出的 38,358 輛汽車相比,銷量略增加 819 輛,成長率達 2.1%。 2022 年 5 月出口量大幅下降 11,013 輛,至 25,786 輛,2021年同期為 36,799 輛,降幅為 29.9%。
A:
東部與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
新聞稿 2022.05.23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東部與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貨幣研究所於 5 月 9 日至 13 日舉辦總體審慎衝擊對金融體系傳導機制之系列講座,因總體審慎衝擊可能破壞正常信貸中介管道,並恐導致對依賴銀行之借款人信貸額減少,而影響金融體系。
二、本講座目的在於培養在總體審慎衝擊對金融體系的傳導渠道特徵之分析能力,另加深對金融與總體經濟變量間相互依存關係及其反饋效應之理解。貨幣研究所代理董事 Lucas Njoroge 開訓時亦強調瞭解宏觀審慎衝擊的傳導機制,對保護金融體系免受系統性風險影響之重要性。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01 PAP, IAR, money.pl, pgnig.pl
據官員稱,波蘭上個月從國際供應商那裡創紀錄獲得45萬公噸液化天然氣(LNG),因為波蘭在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後尋求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品。
據波蘭新聞局(PAP)報導,5月份共有6批液化天然氣運抵波蘭的Świnoujście天然氣終端設施。波蘭國營天然氣公司PGNiG宣布,最新一批73,000公噸的天然氣於5月31日週二從美國抵達波蘭西北部港口。
PGNiG公司在1份聲明中稱,該公司以前從未在一個月內獲得過如此多的液化天然氣運輸——總體而言,該公司在5月份收到45萬公噸液化天然氣。該公司補充稱,5月份獲得的液化天然氣數量足以在春夏季節供應其所有家庭客戶使用兩個半月。
PGNiG公司宣布,今年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在Świnoujście收到20批液化天然氣,比去年同期增加三分之一。波蘭官員表示,本月稍早時候,PGNiG天然氣公司還在立陶宛的Klaipėda碼頭收到一批液化天然氣。記者獲悉,液化天然氣隨後將被重新氣化,並將透過一個新的波蘭-立陶宛互連器(interconnector)送往波蘭。
PGNiG公司表示,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和來自東方的天然氣供應減少造成的緊張局勢,該公司正在加緊購買液化天然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02 Polish News Bulletin, biznes.interia.pl, money.pl
據波蘭新聞布告(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波蘭石油及燃料巨頭PKN Orlen公司執行長Daniel Obajtek在推特上表示,該公司正在討論與哈薩克KazMunayGas 公司的潛在合作。
Obajtek執行長表示,KazMunayGas公司是裏海地區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與該公司新任執行長會面是討論潛在合作領域以及建立穩固合作夥伴關係的機會。2021年,該哈薩克公司生產原油2165.1萬公噸及伴生氣體(associated gas)及天然氣80.81億立方公尺。該公司佔國內原油及氣體凝析油 (gas condensate)產量的25%及佔國內天然氣和伴生氣體產量的15%。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5.31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forsal.pl, 30.05.2022
波蘭投資和經濟周期研究機構(the Office for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Cycles, BIEC) 報告稱,2022年5月預測經濟未來事件和趨勢的領先經濟指標(WKK)比上個月下降1.3個百分點。根據BIEC,按行業劃分,只有電力和石油加工業的新訂單量沒有出現下降,這在原材料供應有限的情況下,不足為奇。同時,機械設備製造商的(新訂單)降幅最大。BIEC補充表示:為彌補越來越高的成本和挽救利潤,公司企業紛紛提高商品和服務的售價,這反過來又將生產者物價指數推高,約較過去一年增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