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2年6月1日報導,依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Y)最新發布之「2022年歐洲外資吸引力調查」(EY Europe Attractiveness Survey 2022),奧地利2021年外人直接投資件數計103件,較上年成長36%,排行歐洲第13名。
排名前15名國家之外人投資件數及其成長率依次為:1.法國(1,222件,+24%)、2.英國(993件,+2%)、3.德國(841件,-10%)、4.西班牙(361件,+2%)、5.土耳其(264件,+27%)、6.比利時(245件,+8%)、7.義大利(207件,+83%)、8.葡萄牙(200件,+30%)、9.波蘭(193件,-12%)、10.愛爾蘭(152件,-8%)、11.荷蘭(151件,-22%)、12.芬蘭(124件,+35%)、14.俄羅斯(101件,-28%)、15.匈牙利(76件,+58%)、
奧國最受外資青睞前3名產業為:軟體及資通訊服務、運輸及物流業、車輛製造業。外人對奧直接投資前3大來源國為:德國、美國、瑞士。
2021年奧國最大外人直接投資案係:德商英飛凌(Infineon)在奧國Villach廠投資16億歐元設立12吋晶圓廠案。2021年另一件重大外人投資案係德國藥廠Boehringer Ingelheim,該集團於奧國首都維也納投資7億歐元設立研發中心。
A:
伊朗德黑蘭時報(Tehran Times)報導,伊朗與俄羅斯上周稍早(5/25)在高階俄羅斯訪團抵達伊朗後舉行會議,雙方由伊朗石油部長Javad Oji與俄羅斯副總理Alexander Novak簽訂3項合作協議,內容包括石化產業 設備以及運輸等各種領域合作。會議中伊朗O部長強調必須擴大俄伊兩國間公、私部門合作。N副總理則表示,伊朗與俄羅斯的合作係全面性並籲請落實先前伊朗總統訪俄時兩國間談定協定,雙方於本次會議後簽署聯合聲明。
另5月25日(週三)德黑蘭方主辦由雙方高階官員參加之伊朗-俄羅斯商業論壇,N副總理於論壇中表示,伊朗商品可符合俄國市場眾多需求。藉由減少進口相關限制與使用兩國貨幣進行貿易,將可相當程度地增進兩國間貿易。
囿於
友善國家加諸於俄羅斯壓力,莫斯科與德黑蘭加強發展關係的需求增加,N副總理強調,去年兩國間貿易量成長81%顯示俄伊兩國雙邊貿易具有良好發展機會。有關俄羅斯完成南北運輸走廊(North-South Transport Corridor)意願,渠希望開發該走廊以進入波斯灣沿岸地區並擴大該地區活動。南北運輸走廊為一個希望便捷且加強伊朗、印度、俄羅斯、歐洲以及中亞國家之間貨物流通之海洋、鐵路以及道路路線。
A:
依據奧地利財政部2022年5月31日新聞稿,奧地利政府甫於2022年5月11日內閣微幅改組及組織調整,原數位經濟部之數位業務劃歸財政部主管,在財政部增設一名次長(正式職稱為:國務秘書)執掌數位及電信業務,並由原奧國提洛邦邦長辦公室主任Florian Tursky擔任該職位。
奧財政部長Magnus Brunner針對財政部職權擴及接管之數位業務表示,數位化在各領域,包括對奧國經濟及行政部門,以及民眾而言,均為未來重大議題,並帶來機會。奧財政部爰訂定3目標:1.改善環境條件,以使奧國社會適應數位變革。2.實現數位創新及推動更佳之技術轉移。3.透過全國性協調合作,進一步落實服務民眾及企業之數位政府(E-Government)各項措施。
奧財政部未來數週及數月內將聚焦下列3項業務:
1.推動數位行政:該部將進一步簡化及數位化政府對民眾及企業之服務。奧國將在2024年實現近乎全面之政府服務數位化,多年來奧財政部之財政服務線上平台「FinanzOnline」,在歐洲國家表現名列前茅。
2.推動奧國商業據點地位:透過創造環境條件,例如:擴大數位基礎建設等數位化措施,使奧國商業據點更具吸引力,並以2030年完成全面性高速光纖寬頻網路鋪設為目標,提供全國性1GB/秒網速之固網及移動網路服務,為此,奧政府自2015年至2026年投入25億歐元。
3.推動社會發展:數位化可提供許多機會,爰該部將強化數位教育,加強奧國民眾數位技能,以進一步推動奧國經濟成長及創造就業機會。
A:
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上(5)月31日報導,法商跨國建材集團聖戈班(Saint-Gobain,SG)日前併購加拿大建材公司Kaycan,為該集團近三年來在北美的第三次重大收購,北美市場將佔其全球銷售額之 20%,盈利更自 2019 年來加倍。
SG集團在大西洋彼岸之積極布局漸引人注目,2019年以13 億歐元併購美商石膏板專家Continental Building Products,去(2021)年底以20 億歐元併購美商建築化學專家GCP Applied Technologies,據報最新併購之加商Kaycan為該國外牆隔板建材( clins de façade)市場領先者 ,收購協議價值為 9.28 億美元,折合約為 8.6 億歐元。該集團北美市場銷售額比重僅僅三年即由 15% 快速成長至 20%,已見投資回收成效。
預期收購K加商後,SG集團有關鋁質及加工木質之外牆包覆建材方案將更加多元化,而K公司舊料回收再利用之服務,亦符合SG集團深具雄心之永續發展策略。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5月30日報導,自2022年6月1日起入境義大利不再需要因防疫規定填寫「乘客定位表」(Passenger Locator Form)亦無須出示綠色通行證(Green Pass)。
據報導,除德國、法國、西班牙及葡萄牙四國外,多數歐盟國家包括丹麥、挪威、捷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希臘、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冰島、瑞士及盧森堡等國已不再強制規定入境時須出示接種疫苗、痊癒或快篩陰性證明之任何一項綠色通行證(Green Pass)。
此外,自2022年6月15日起,除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仍須佩戴口罩外,在電影院、劇院及室內表演活動無須再強制佩戴口罩;有關民間部門工作場所是否須延長佩戴口罩目前仍在研商,將在6月底規定截止日前再定案。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依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5月31日報導,據義大利中央銀行(Banca d'Italia)總裁Ignazio Visco在年度會議中表示,2022年第1季生產活動轉弱,第2季應稍微增強,惟烏俄戰爭從根本上惡化之不確定性,2022年4月時即預估烏俄戰爭將降低義大利2022-2023兩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約2%,與其他主要國際機構預測接近,且亦無法排除後續發展惡化之可能性,倘戰爭中斷俄羅斯供應天然氣,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可能在2022-2023兩年降低。
V總裁指稱,不應停止國際合作,對全球治理之反思不應受到持續衝突引發之不信任及緊張情緒之影響,應盡最大努力,維持對話管道暢通,保持希望並徹底譴責應儘速停止戰爭,此因和平是國際經濟交流自由之基石。
V總裁表示有關通貨膨脹與其將薪資與某些產品價格連結做為提高薪資之方式,不如藉此實施臨時性預算措施,謹慎並適當調公共財政,以控制高漲之能源費用及保障家庭所得。
義大利銀行整體情形並非負面,惟烏俄衝突及原物料供應問題造成經濟減緩,須謹慎應對借貸分類、銀行準備及盈餘分配。因此對一般傳統型,尤其是中小型銀行會產生較大影響,相關管理高層須立即採取必要行動,以求降低至最小風險。
最後,V總裁對結束負利率貨幣政策時機提出警告,並認為歐洲中央銀行應考量經濟前景之高不確定性,利率提高必須以循序漸進方式,不應倉促實施。
A:
葡萄牙Expresso新聞網2022年5月31日報導,根據葡萄牙國家統計局(INE)公布資料,葡萄牙2022年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上一年同季成長11.9%,較2021年第4季成長2.6%,其經濟成長動力主要來自私人消費大幅成長及觀光活動強勁復甦。
儘管爆發俄烏戰爭與嚴重之通貨膨脹問題,葡萄牙觀光業仍大幅成長,2022年第1季觀光業成長206.7%,此亦為先前歐盟執委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葡萄牙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之主要原因。
A:
葡萄牙新聞網(The Portugal News)2022年5月31日報導,依據葡萄牙汽車協會(ACAP)公布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葡萄牙汽車登記數計541萬輛,較2020年增加2%,惟其中25%(約135萬輛)汽車首次登記時間在2001年之前,顯示葡萄牙有4分之1汽車車齡逾20年。
2021年葡萄牙每輛汽車平均車齡為13.5年,較2020年增加0.3%,且葡萄牙汽車登記數中僅有18.7%之汽車車齡低於5年,ACAP盼政府可恢復報廢舊車以購買新車之補助措施,以鼓勵民眾汰舊換新。2021年雷諾(Renault)係葡萄牙汽車登記數最多之品牌,計67萬8,602輛,占12.5%;其次為寶獅(Peugeot)及福斯(Volkswagen)汽車,分別占9%及8.3%。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依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5月30日報導,據義大利工業總會(Confindustria)理事長Carlo Bonomi參加倫巴底工業總會(Assolombarda)會議時表示,義大利應將資源用在結構性改革,而非單次性補助,目前義大利正逢最適合進行改革之絕佳時機,義大利等待30年藉口因沒有足夠資源無法進行改革,惟如今資源來到,改革必須到位;《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PNRR)帶來資源之改革目標,應將使義大利成為一個具效能、現代化、可持續且有包容性之國家。
B理事長亦評論有關義大利工作市場及高昂能源問題,並表示長期以來渠等積極研商義大利勞工政策,要求解決工作問題,惟談到《公民基本收入》(reddito di cittadinanza)時似乎不容有批評,又一般企業之能源費用在數月內快速成長,由超過600億歐元至今升為800億歐元。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依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5月26日報導,由於義大利缺少適足之工業廢棄物處理網,以致義大利大量出口在國外被廢物利用,資源再生,重新轉化成原料及能源之工業廢料,根據義大利環境服務企業協會 (Assoambiente)統計資料顯示,義大利每年廢棄物管理約損失10 億歐元。目前工廠對廢棄物需求每年超過1,000 萬噸,在2021-2025年之五年需求量累計約為3,400 萬噸,不包含就業、原物料及能源生產及稅務損失,每年仍相當於對國外流出約10 億歐元。由廢棄物生產之能源每年約於330,000 至400,000百萬瓦時(MWh)間,以市場價值計算,每年成本約在4,000 到6,000 萬歐元間。
據可取得有效資料之2019年統計報告指出,義大利廢棄物總重量(不含因建築業活動之特殊廢棄物)近1.11 億噸,特殊廢棄物出口超過400萬噸,其中50%運往德國、奧地利、法國、瑞士和斯洛維尼亞等國,僅德國即進口80萬噸;此外,出口廢棄物之23% 用於焚化或能源回收廠,14%送往垃圾埯埋場或其他棄置方式,其餘回收。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01 PAP,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The First News報導,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6月1日週三表示,波蘭已被要求協助烏克蘭主要的商品出口,並將成為烏克蘭的經濟中心(economic hub)。
Morawiecki總理在烏克蘭Borodyanka以貨櫃箱建造的臨時住宅場地開幕式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波蘭將成為烏克蘭的一個經濟中心,政府今天將嘗試伸出援手。他指出,波蘭正在接受歐盟的資金,以增加能力並改善基礎設施,以便能夠從烏克蘭向中東、非洲和其他國家出口糧食和貨物。
Morawiecki總理還重申,烏克蘭今天正在為恢復整個歐洲的和平與安全而戰,因為今天我們所有人都生活在俄羅斯野蠻和野獸般攻擊的陰影下。他指出,今天最重要的是讓烏克蘭恢復和平。他補充稱,波蘭政府正致力於盡快恢復和平、安全並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5.31 PAP, IAR,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The First News報導,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5月31日週二在快速估計中表示,波蘭5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年比率為13.9%。該數據比接受波蘭新聞局(PAP)調查的經濟學家之預測高出0.1 個百分點。
根據中央統計局快速估計,與2021年5月相比,2022年5月份波蘭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率與2022年4月份相比增長13.9%(價格指數113.9),月比率成長1.7%(價格指數101.7)。根據中央統計局的數據,4月份波蘭的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12.4%。該統計局稱,3月份波蘭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為11%。
波蘭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本月連續第8次上調主要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波蘭政府上週公布發行新的高收益儲蓄債券的計畫細節,該債券將於下個月向公眾公開發行,以保護儲戶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另據The First News週二報導,波蘭經濟研究所(Polish Economic Institute ; PIE)分析師Marcin Klucznik預測,到今(2022)年年底,波蘭的通貨膨脹率將保持兩位數,可能在8月達到頂峰。Klucznik分析師還表示,在夏季,食品價格年比率將上漲20%。價格上漲將再次加速,他並指出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包括食品(13.5%)和能源(31.4%),而燃料也變得更加昂貴(35.4%),主要是Pb95含鉛汽油。他估計,基準通貨膨脹率已從7.7%上升至8.3%。
Klucznik分析師預測,由於全球生產問題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推高糧食、石油和肉類的成本,夏季食品價格將上漲20%以上。據他指出,乾旱將進一步加劇全球食品價格上漲。到今年年底,波蘭通貨膨脹將保持兩位數——高峰可能會落在8月份。到今年年底,該研究所預計將下降至12%左右。他並補充稱,2022年下半年經濟成長將顯著放緩,導致價格上漲放緩。Klucznik分析師總結稱,儘管如此,至少到2024年底,通貨膨脹率仍將高於波蘭國家銀行(BNP)的目標(2.5%)。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01 PAP,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The First News報導,標準普爾全球機構(S&P Global)經濟研究員余6月1日週三報導,波蘭2022年5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 PMI)從4月份的52.0點降至48.5點。接受波蘭新聞局(PAP)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5月份PMI將達到52.0點。
據標準普爾全球機構稱,下跌的原因包括烏克蘭戰爭和通貨膨脹的壓力。接受調查的公司表示,烏克蘭戰爭和通貨膨脹飆升導致的市場波動阻礙波蘭國內外銷售。該報告稱,新的出口訂單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企業報告其主要歐盟市場的需求下降。
波蘭5月份的成本通貨膨脹仍然很高,公司將較高的成品價格中之大部分轉嫁給客戶。受訪者表示,大宗商品、能源和燃料再次變得更加昂貴。標準普爾全球機構表示,由於波蘭公司產量和新的訂單大幅下降,經營狀況近兩年來首次惡化。該機構並補充稱,這兩項指標均記錄得2年來最快的下降速度。
該報告補充稱,由於交貨延遲、高通貨膨脹和不穩定的市場,5月份對波蘭製造業的企業家來說又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月份。報告還稱,生產商的信心處於2020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總體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製造業績效的單位數據綜合指標,源自新訂單、產出、就業、供應商交貨時間和採購庫存等指標。與上月相比,指數高於50的PMI代表製造業擴張,指數低於50則表示製造業收縮。
另據該報導,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6月1日週三報導,2022年4月份波蘭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與上月持平,為3.0%。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4月份,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顯示,歐元區(Eurozone)國家的失業率為6.8%。而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的數據,波蘭的失業率從2022年3月份的5.4%降至4月份的 5.2%。GUS和Eurostat數據之間的差異是由於使用了不同的方法造成的。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5.31 PAP,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The First News報導,波蘭政府發言人Piotr Mueller表示,波蘭政府正計劃擴大其對抗通貨膨脹措施(anti-inflation shield),這是對基本商品的一系列減稅措施。Mueller於5月31日週二表示,政府計劃延長有關對抗通貨膨脹的措施。
波蘭政府最近將其第一個減輕能源財政負擔的對抗通貨膨脹措施延長至7月底。而降低食品等基本產品稅的第二個措施也將於7月31日到期。然而,Mueller補充稱,法規可能會有一些小的修正。
中央統計局(GUS)週二稍早時候報告稱,2022年5月波蘭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率上漲13.9%,月比率上漲1.7%。這意味著波蘭的通貨膨脹已達到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6.01 PAP, IAR,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波蘭國防部長Mariusz Błaszczak於6月1日週周三表示,波蘭有興趣從韓國購買現代坦克,並希望這些坦克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在波蘭國內製造。他表示,波蘭希望韓國坦克在波蘭生產,政府希望韓國技術轉讓,正如波蘭國防部在推特上引述的那樣。
波蘭國防部表示, Błaszczak部長在訪問韓國期間,正在首爾與韓國官員舉行會談,以購買世界上最現代化的坦克之一。Błaszczak部長於週一與他的韓國對口李鍾燮部長和當地武器製造商舉行會談。他隨後告訴記者,波蘭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希望從韓國購買更多的現代武器,以加強其安全。
據波蘭新聞局(PAP)報導,Błaszczak部長於週三訪問南北韓兩國之間的非軍事區。Błaszczak週二表示,與韓國更密切的軍事合作將有助於促進波蘭軍火工業的發展。
另據波蘭TVP World報導,波蘭國防部長Mariusz Błaszczak表示,他對韓國的訪問標誌著與波蘭購買韓國武器有關的談判之開始。預計將盡快就該問題做出最終決定。他表示,他已邀請其韓國對口訪問波蘭,希望波蘭能在他訪問期間敲定最終協議。他與韓國國防部長李鍾燮、負責軍火工業的部長姜恩浩和韓國武器製造商代表舉行了會談。
Błaszczak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談判將涉及K2坦克,韓國軍事裝備應盡快到達波蘭軍隊。波蘭政府希望韓國坦克在波蘭生產,並希望就技術轉讓進行談判。波蘭政府還想引進現代步兵戰車,並淘汰波蘭軍隊自1960年代以來使用的那些戰車裝備。波蘭政府也有興趣購買與美國F-16兼容的韓國噴氣式戰鬥機,這些戰機將可取代俄羅斯製造的米格Mig-29和蘇愷Su-22噴氣式戰鬥機。
Błaszczak部長還宣布有可能增加波蘭軍隊中自走榴彈砲(self-propelled howitzers Krab)的數量。它們將由波蘭和韓國製造商共同生產。稍早時候,波蘭國防部長Błaszczak宣布,他與韓國國防部長簽署1份主要與現代武器相關研發可能性的意向書。他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因為此將可對波蘭武器製造商和研究機構提供機會。他補充稱,與韓國的合作是旨在使波蘭安全並阻止潛在侵略者的計畫之一部分。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5.31 PAP, IAR,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5月31日週二初步估計,今年第一季度波蘭經濟GDP成長8.5%。此數據與該局本月稍早時候發布的初步估計值相符。
據中央統計局報告,2022年前3個月,波蘭的投資成長4.3%,私人消費成長6.6%,國內需求成長13.2%。根據國營統計機構的數據,波蘭去年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成長7.6%。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上個月預測,儘管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波蘭2022年的GDP將成長不低於4%。歐盟執委會在5月中旬將波蘭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從之前的5.5%下調至3.7%,以反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影響。
A:
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報導,哥國2022年第一季可可產量受雨量或多氣候之影響,產量較上年同期衰退30.8%,自2021年同期2萬836公噸,減少至本年1萬4,423公噸。哥國可可生產聯盟(Fedecacao)會長Eduard Baquero表示,哥國有6萬戶家庭種植可可,生產面積達2萬5,000公頃,哥國種植可可係作為保護鄉村就業機會,以避免受古柯鹼非法作物之侵害。2022年第1季出口3,701噸可可衍生品,產值 2,560萬美元,出口可可豆1,994噸,金額達510萬美元。
哥國可可主要出口國為:墨西哥、義大利、荷蘭、阿根廷和美國,此外亦漸漸打開比利時、愛沙尼亞和德國等市場。
A:
哥倫比亞投資組合報(Portafolio)報導,依據哥國國家統計局(Dane)統計,2022年1-4月出口183億8,500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119億900萬美元,年增54.4%。其中燃料類出口101億5,020萬美元,占出口總額41.3%,較上年同期52億3,400萬美元,年增93.9%。其中煤出口32億7,900萬美元,年增151.9%;石油出口66億1,100萬美元,年增77.2%。另石油出口量1,066.70萬噸年成長8.9%,煤出口量達1,882萬噸年成長10.6%。
哥國2022年1-4月出口主要市場方面,美國仍居哥國主要出口市場,對美國出口45億2,100萬美元,年增32.3%,占比達24.6%,其次分別為對巴拿馬出口22億5,700萬美元,年增305.6%,占比12.3%、印度(6%)、智利(5.2%)、巴西(4.3%)、土耳其(4.1%)及厄瓜多(3.3%)等。另哥國2022年4月單月出口54億2,100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29億7,600萬美元,年增82.2%,表現亮眼。
A:
依據巴西統計局(IBGE)資料,截至2022年4月之季度,失業率下降至10..5%, 失業人數1,130萬人,降至2016年以來同期之最低水準,與去(2021)年同期相較,下降4.3%,共增加了380萬個就業人口;另去年11月至本年1月,與上一季度相較下降5.8%,增加70萬就業人口。
截至2022年4月季度,勞動市場之就業人口達9,650萬人,創2012年以來最佳紀錄,與上一季度相較,成長1.1%,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0.3%。正式受聘僱之勞工數為3,520萬人,成長2.0%,增加69萬名勞工就業。另有1,250萬名臨時或派遣勞工,與去年同期之30.4%相較,成長20.8%,佔巴西非正規化就業人口之40.1%,即3,870萬名勞工。
薪資部分,巴西人均收入為2,569巴幣,與上一季度之2,566巴幣相較持平,與去年同期之2,790巴幣相較,減少7.9%。
A:
美國勞動市場正在分裂:有些公司希望限制招聘,而另一些公司則迫切需要員工。
微軟、推特、Wayfair、Snap和臉書母公司Meta最近表示,在計畫新增員工時會更加保守。Peloton和Netflix宣布裁員,因為對其產品的需求放緩;線上汽車銷售商Carvana更因面臨通貨膨脹和股價暴跌而裁員。
Uber老闆柯斯洛沙西(Dara Khosrowshahi)本月寫信給員工,承諾降低成本:「我們會將招聘視為一種特權,並會慎重考慮何時何地增加員工人數。」
就業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數據顯示,4月美國雇主公布的裁員人數超過2.4萬人,較上月增加14%,比去年同期增加6%。
但航空公司、餐廳和其他機構仍需要填補職位空缺。與2021年同期相比,今年前4個月的裁員人數減少了52%,不到8萬人。這是該公司追踪數據近30年來的最低數字。
當前呈現的是一個就業市場的雙城記,即使規模或薪酬並不相同。酒店和其他服務部門無法為經歷2年疫情封鎖後預期將一片榮景的夏季反彈雇用足夠人員;科技公司和其他大型雇主警告降低成本,並提醒員工注意。
勞工部出,截至3月底經季節調整後的美國職位空缺飆升至1155萬個,這是2000年來的最高紀錄。辭職人數也創下歷史新高,超過450萬;雇用人數為670萬。
工資正在上漲,但還不足以跟上通貨膨脹。人們正在改變花錢的地方,尤其是在家庭預算緊縮的情況下,這要歸功於40年來最高的消費者物價漲幅。
經濟學者、雇主、求職者、投資人和消費者正在尋找經濟走向的訊號,並在勞動市場上尋找新興的分工。這種差異可能意味著工資成長和徵才放緩,並最終可能削減消費者支出,即使消費者信心惡化,但消費支出一直強勁。
從航空公司到大大小小的餐廳,招聘速度仍然不夠快,迫使業者削減成長計畫。在這些公司在因疫情導致銷售暴跌而裁員後,需求的回升速度比預期要快。
捷藍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都已縮減成長計畫,至少部分是因為人員短缺。捷藍航空表示,機師的流失率高於正常水平,並且可能會持續下去。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6355844?from=wj_catelis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