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通稱阿爾及利亞,位於北非,濱臨地中海,東鄰利比亞、突尼西亞,東南和南部分別與尼日、馬里和茅利塔尼亞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連。首都、最大都市及最大港口均為位於該國北邊的阿爾及爾。
阿爾及利亞面積約238萬平方公里,境內多為沙漠,僅北邊地中海岸較為發達。人口約為4,300萬人,以阿拉伯人佔大多數,另有柏柏人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另法語、柏柏爾語於境內通用。居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99%),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為少數。
阿爾及利亞境內石油、天然氣非常豐富。該國主要出口天然氣、原油、煉油產品及焦煤、化學產品及香水與化妝品等。主要進口漁畜牧產品、工業及農業等各式機械、運輸設備及材料、醫藥及民生消費用品等產品。
A: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西濱太平洋,與厄瓜多、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巴西相鄰,面積約為1,285,215平方公里,約臺灣之35.5倍。其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首都位於利馬,為秘魯最大城市,匯集各種產業,亦為秘魯最重要市場。
秘魯市場開放度高,平均關稅低,本土產業不易發展,因此相當仰賴國際貿易,又境內貧富差距大,購買力呈兩極化。其經濟區依地形可劃分為三區:海岸、山區、叢林區,各區各有其樞紐城鎮,亦有不同之市場特色。
A:
甘國北東南三面被塞內加爾所環繞,西臨大西洋,兩國在經濟上相互依賴,首都為班竹市(Banjul)。
甘比亞面積1萬 1,300平方公里,人口約234.8萬人。主要官方語言為英語、曼丁哥族語、烏洛夫族語。人民信仰以伊斯蘭教(95.7%)及基督教(4.2%)為主。
甘國55.5%人口識字( 15歲以上能讀能寫),15歲至24歲青年佔全國人口20.47%,但失業率高達44.3%。甘國經濟主要倚賴觀光及農業,主要出口產品為糧食、製造、產品、燃料、機器及運輸設備,主要進口產品則為花生製品、漁產、棉花棉絨、棕櫚核等。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橡膠種植者表示,橡膠價格穩定在每磅1,300緬幣。今年4月及5月,橡膠價格分別跌至每磅1,200緬幣及1,000緬幣。橡膠園業者U Okkar稱,從5月16日至20日,1磅RSS-3種橡膠約為1,300緬幣、1磅RSS-5種約為1,200緬幣。在化肥及其他相關產品等投入品價格高漲的情況下,橡膠農承受損失無利可圖。由於對外貿易暫時關閉,價格可能會下降。在5月的第一週,當地市場每磅橡膠的價格下跌200-300緬幣,使橡膠農的利潤萎縮。橡膠園去年開放時,1磅橡膠的價格約為750緬幣,今年的開盤價格約為1,100緬幣。儘管利潤很低,但在德林達依省的橡膠價格仍然高。由於風雨不停,業者再也無法收集乳膠,目前專注於育苗以及橡膠園的養護。
全國有160多萬英畝的橡膠栽植園,橡膠產量逐年增加。緬甸橡膠主要出口到國外,近年來,橡膠出口逾30萬噸。中國是緬甸約75%橡膠的主要買家,另並出口到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韓國、印度及日本。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的統計,當前2022-23財年,截至2022年4月,已有近600萬美元的投資進入緬甸。其中,中國大陸投資278.2萬美元、台灣投資200萬美元(包括增資案),香港投資121.5萬美元,累計引進外資599.7萬美元。在此期間,新加坡對緬甸的投資逾246.77億美元,僅占外國投資總額的27.09%。
根據DICA的統計,在2021-22年小預算年度的6個月內,新加坡就以逾2.97億美元的投資成為緬甸最大的外資來源。在此期間,中國向緬甸投資1.42億美元、台灣投資864.1萬美元、法國為49.7萬美元、香港為1.09億美元、印度為55萬美元、印尼為510萬美元、日本為453萬美元、馬拉西亞為31.2萬美元、韓國為6,269萬美元、薩摩亞為200萬美元、塞舌爾為134.3萬美元、泰國為700萬美元、荷蘭為400萬美元、英國為33.5萬美元以及尼泊爾為150萬美元。
A:
利比亞位於北非,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1,900多公里,東與埃及,西與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為鄰,南接尼日及查德,首都為的黎波里(Tripoli)。
利比亞國土面積175萬 9,540 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701萬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人民信仰以伊斯蘭教(96.6%)及基督教(2.7%)為主
利比亞主要依賴石油產業,過去石油及天然氣佔其出口幾乎總額,但該產業工作人口僅佔全國勞動力不到十分之一;另,當地農業受到環境限制,故全國僅有百分之一國土可以耕種。其主要出口產品為原油、天然氣、精煉石油產品、 黃金、廢鐵,主要進口產品則為氣出、精煉石油產品、廣播媒體設備、珠寶、香菸等。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市場統計顯示,國內棕櫚油價格再次回落。印尼取消棕櫚油出口禁令後,全球棕櫚油生產國的棕櫚油價格再次下跌。根據緬甸商務部下屬的食用油進口及分銷監督委員會,仰光市場一週的參考價格從5月15日那週的每緬斤6,025緬幣,至5月23日至29日已下跌到每緬斤5,500緬幣,在1週內每緬斤減少了500多緬幣。(1緬斤等於1.6公斤)
該委員會持續關注馬來西亞及印尼的FOB價格,包括運輸成本、關稅及銀行服務,並每週發布食用油批發市場的參考價格。商務部正努力免除消費者對食用油供應的擔憂,確保食用油的供應,並監督市場向消費者提供合理的價格,保持價格穩定,防止市場操縱。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如果零售商及批發商被發現虛報價格,故意惡意屯積,企圖以不道德的行為操縱市場,他們將面臨《特殊商品稅法》之制裁。5月9日,根據商務部貿易司的消息,為確保食用油需求的安全,已暫時停止花生及芝麻的出口。
A: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與南美洲之交點,處世界交通要津,西鄰哥斯大黎加,東接哥倫比亞,北臨加勒比海,南濱太平洋,其巴拿馬運河為兩洋貿易必經之地,該國運用其海空運樞紐優勢,發展運河、海運、航空、旅遊事業等。
巴拿馬屬開放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軸,境內以金融、轉口貿易、航運、倉儲、旅遊等產業居多,工業基礎薄弱,主要以農牧產品加工業及民生用品產業等輕工業為主,出口以農漁牧產品為大宗項目,國內進口需求則多為消費性產品。
A: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岸,東臨印度洋;介於肯亞與莫三比克之間,與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盧安達、烏干達與尚比亞等國接攘,首都為杜篤馬(Dodoma)。
坦尚尼亞國土面積94萬7,300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5,800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及史瓦希里(Swahili)語,人民信仰以基督教( 61.4%)、伊斯蘭教( 35.2%)為主。
坦尚尼亞自1961 年獨立建國以來,全國力行民主法治,政治領袖經由選舉產生,鮮少戰亂發生。政府積極發展電訊、銀行、能源及採礦產業,但農業仍為目前最重要之經濟支柱,雇用全國六成勞動力。主要出口產品為黃金、咖啡、腰果、棉花製品,主要進口產品則為機械及運輸設備、工業用原料、原油等。
A:
尚比亞位於非洲中南部,東鄰馬拉威,東南與辛巴威及莫三比克為界,南與波札那為鄰,西南與納米比亞相接,西接安哥拉,西北與北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與坦尚尼亞接壤,首都為路沙卡(Lusaka)。
尚比亞國土面積75萬2,618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1,742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人民信仰以基督教(75.3%)、伊斯蘭教(20.2%)為主。
尚比亞以農業、礦業及觀光為產業支柱,擁有非洲第2大銅礦蘊藏量,目前銅礦占出口收入 70% 以上。尚國工業基礎薄弱且缺乏技術性勞工,製造業仍屬於初期發展階段,大多數勞動人口仍務農。主要出口產品為銅礦、鈷礦、菸草、花卉、棉花,主要進口產品則為機器、運輸設備、石油產品、電力、肥料、糧食、成衣等。
A:
突尼西亞北臨地中海,與阿爾及利亞及利比亞為鄰,首都為突尼斯(Tunis)。
查德國土面積16 萬 3,610 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1,181 萬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人民信仰以伊斯蘭教遜尼派(99%)為主。
突尼西亞經濟來源大幅仰賴礦產(石油及磷酸鹽)與相關製品、製造業及農產品出口,其中約有80%出口至歐盟;旅遊業及移工匯款亦為重要收入及外匯來源。主要出口產品為電線電纜、橄欖油、紡織成衣、汽車零組件、水果、原油、化學肥料,主要進口產品則為原油、汽車零組件、電機產品、穀物及小麥、積體電路、電話機、紡織品、銅線等。
A: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Arab Republic of Egypt),通稱埃及,位於非洲東北方,地理上該國地跨亞非二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鄰國包括西邊的利比亞、南邊的蘇丹、東北方的以色列。首都為開羅,最大商港為地中海岸的亞力山大港,境內的蘇伊士運河則為亞洲至歐洲的重要航道,亦是該國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埃及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人口多達1億人,主要為埃及人及少數原住民努比亞人。官方語言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在受過高等知識教育者間可通行。居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90%)、基督教約占10%。
埃及為文明古國,觀光資源豐富,亦具有想當多礦產,且尼羅河流域自古即為埃及糧倉,因此該國主要出口原油、水果和蔬菜、棉花、紡織品、金屬製品、化學品、加工食品等。主要進口機械設備、食品、化學品、木製品、燃料等產品。
A:
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通稱衣索比亞,是位於非洲東北方,俗稱非洲之角的國家。該國北部與厄立垂亞接壤,東部與吉布地及索馬利亞、索馬利蘭相接,西部接蘇丹及南蘇丹,南邊則與肯亞接壤。衣索比亞首都及最大城市是阿迪斯阿貝巴。
衣索比亞為非洲少數的內陸國家,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12億人,為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家。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主要種族為奧羅莫人、阿姆哈拉人、提格雷尼亞族及索馬利亞族,四者共佔衣索比亞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官方語言為阿姆哈拉語。大約2/3居民信仰基督教,1/3信仰伊斯蘭教,另有少數傳統宗教。
衣索比亞歷史悠久,大約距今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已經有先民在此地繁衍生息,早在公元1世紀左右,該地即有建立國家,因此在19世紀末列強瓜分非洲時期,衣索比亞是非洲唯一成功擊敗歐洲殖民者,維持其君主制傳統的國家。衣國70%勞動力集中於農業,該國咖啡具國際知名度,因此主要出口咖啡、油菜籽、蔬菜、黃金、花卉、皮製品等。主要進口金屬及其加工品、電子設備、石化產品、汽車、化學品、肥料等產品。
A:
本(2022)年4月份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為455.5兆越盾(約19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1%。累計本年前四個月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為1,777.4兆越盾(約772.7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6.5%(倘剔除物價成長因素成長4.3%)。 其中,貨物零售金額達1,429.3兆越盾(約621.43億美元),成長7.6%;餐宿服務營業額達170.9兆越盾(約74.3億美元),成長5.2%;旅遊業營業額達4.3兆美元(約1.87億美元),成長10.5%;其他服務業營業額達172.9兆美元(約75.17億美元),成長0.6%。
越南疫情已獲得控制,確診案例已大幅減少,死亡人數為最近6個月最低。自本年3月15日起越南已全面開放旅遊,諸多商業活動、生產活動及民眾生活均已逐漸恢復。
A:
據越南電力集團(EVN)公布之資訊,本年4月份全系統電力生產產量達226.2億kWh,較去年同期成長1.9%。累計本年前4個月越南電力集團電力生產電量達856.5億kWh,較去年同期成長6.2%。其中,水力發電電量為222.2億kWh,佔25.9%;煤炭火力發電電量為390.9億kWh,佔45.6%;燃氣輪機為104.2億kWh,佔12.2%,再生能源(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及生質能發電)為131.5億kWh,佔15.4%(太陽能達93.1億kWh,風力發電達36.1億kWh);進口電量為5.36億kWh,佔0.6%。
本年前4個月份EVN及發電總公司(包括各股份公司)生產電量達372.3億kWh,佔全系統生產電量之43.47%。本年4月份傳輸電量達181億kWh。累計本年前4個月傳輸總電量達670.3億kWh,較去年同期成長4.1%。
本年4月份EVN電力販售總量達205.3億kWh。累計本年前4個月EVN電力販售總量達753億kWh,較去年同期成長6.3%。
A:
本(2022)年4月份因各企業之人員均已完成疫苗接種,越南工業生產完全恢復,各企業尋找新訂單,並加強生產及出口。
根據越南統計總局之數據,因本年3月份越南工業生產活動大幅增加,較去年同期成長8.5%,故4月份越南工業生產指數僅較3月份成長2%,較去年同期成長9.4%。累計本年前4個月越南工業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7.5%。其中製造業成長8.3%,電力生產及供應成長6.6%,自來水供應、垃圾及廢水處理成長1.1%,礦產開採成長2.6%。
在二級產業中,若干產業較去年同期成長,如: 扁鋼及角鋼成長15.2%,自然纖維布料生產成長13.5%,一般服裝生產成長12.3%,汽車生產成長12%,尿素肥料生產成長11.1%,磷肥生產16.9%,鋁合金(Alumin)成長12.4%,煤炭成長9.3%。
若干主要工業產品較去年同期減少包括:DAP肥料減少35.3%,磷灰石礦石(apatit)減少22.3%,電視生產減少18.9%,移動電話減少9.9%,各種油品減少9.7%,人造或綜合纖維布料生產減少9.1%。
A:
本年前4個月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2,424億3,0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5.9%,前5大貿易夥伴依序為中國大陸、美國、韓國、日本及我國,其中美國為越南第一大出口國,越南對美國出口增加21.0%。以單月份觀察,本年4月份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656億8,2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9%,其中出口為333億7,600萬美元,進口為323億600萬美元,順差為10億7,000萬美元。
累計本年前4個月越南與我國貿易總額為98億6,2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2.1%,其中自我進口81億6,790萬美元,較上年成長21.9%,對我出口16億9,410萬美元,較上年成長23.4%。累計對我國貿易逆差為64億7,38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1.5%。本年前4個月我國為越南第5大貿易夥伴,第3大貿易逆差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我國為越南第12大出口市場(次於美國、中國大陸、韓國、日本、香港、荷蘭、德國、泰國、加拿大、英國及澳大利亞),第3大進口來源國(次於中國大陸及韓國)。
台越雙邊貿易單月份分析方面,本年4月份越南與我國貿易總額為25億8,86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3%,其中越南對我出口4億9,08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5%,自我進口20億9,78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0%,逆差為16億7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6%。
A:
吉爾吉斯
吉爾吉斯為中亞內陸國,經濟多仰賴開採礦產與農業,以及在海外工作僑民匯款。畜牧業在吉國的農業經濟中舉足輕重,工業則以鋁為主。國土面積為198,500平方公里(海拔1500公尺以上土地占90%),吉爾吉斯屬於大陸性氣候,氣侯垂直變化大,多山地丘陵。
A:
中亞五國
中亞即亞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裏海,東到中國新疆,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羅斯的廣大區域。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等5國。
該地區國家主要出口品項包括棉花、農產品、紡織品及食品等;主要進口品項則包括機械設備、化學品、石油、食品等。中亞五國蘊藏大量礦產資源,能源業對經濟發展貢獻良多。主要貿易夥伴為亞洲與歐洲。
巴爾幹半島國家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為歐、亞聯繫陸橋,南臨地中海重要航線;半島三面被水環繞,西鄰亞德里亞海、南面地中海及馬爾馬拉海、東鄰黑海。
巴爾幹半島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希臘、北馬其頓、蒙特內哥羅、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等國。
該地區國家主要出口品項包括石油及相關製品、電力、礦油、銅、醫藥機械、運輸設備、原材料以及紡織品及鞋類等雜項製成品;主要進口品項則包括積體電路、汽車及零組件、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原材料、化學品及燃料、銅礦石、醫藥用品、運輸設備等。貿易夥伴仍以鄰近歐洲國家為主,部分國家仍亟須進一步發展基礎建設及經濟轉型,以及疫情過後須加速經濟復甦,因而更加重視與歐盟政策之配合與調整。
A:
克羅埃西亞
位於東南歐,地理位置接鄰中歐與南歐,國土狹長曲折,國境西臨亞得里亞海,與義大利隔海相望,北部與東北部屬多瑙河中游平原,最南端之杜布羅夫尼克市(Dubrovnik)區域被鄰國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之出海口與克國本土隔開。北與斯洛維尼亞、匈牙利為鄰,東鄰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及賽爾維亞。國土面積為56,59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為56,414平方公里,海岸線為6,278公里)
克羅埃西亞氣候多樣,同時具備大陸性與地中海型氣候,並於亞得里亞海沿岸擁有1,244個島嶼,有「千島之國」的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