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usiness Day 2022.05.23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貿工競爭部稱將繼續維持對家禽課徵進口關稅,為保護國內畜牧業,南非政府在 2020 年公佈對帶骨雞肉關稅上調至 62%,而對無骨部分關稅上調至 42%。反對關稅者認為,提高關稅會使雞肉價格攀高,生產商通常將其產品定價漲幅轉嫁給消費者。
二、 南非肉類進出口協會呼籲政府取消所有關稅並暫停對所有家禽徵收消費稅,以緩解雞肉價格上漲對消費者之影響。反對黨民主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DA)亦呼籲政府在六個月內取消對進口雞肉之關稅,讓消費者能獲得便宜之蛋白質來源。但暫停對雞肉徵收關稅可能導致國家財政收入下降,而南非政府迫切希望縮小財政收支間之差距。
三、 雞肉相較其他動物蛋白價格實惠,頗受南非人喜愛。在過去十年中,雞肉價格每年上漲逾 10%。烏克蘭是最大的油籽與穀物生產國之一,油籽與穀物是雞飼料主要成分。在南非,飼料占生產成本約 70%。今年因俄烏衝突,包括飼料成本在內之投入價格飆升,未來雞肉價格恐創新高。
A:
Engineering News 2022.05.20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Tralac國際貿易法中心日前出席南非貿工競爭部舉辦之鋼鐵行動計劃(Steel Master Plan)會議表示,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FTA)業已生效,未來正式開始施行後,將為南非鋼鐵產業帶來其他非洲地區市場新商機。
- 南非貿工競爭部非洲投資貿易倡議(Trade Invest Africa Initiative)總司長John Rocha則表示非洲60%鋼鐵仰賴進口,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施行後,南非及埃及等鋼鐵國家則有機會透過區域貿易擴大對非洲鋼鐵出口,惟必須先提高非洲大陸國家間陸運貨運量,包括擴大興建鐵路及建設公路網,由於非洲國家政府預算不足,應思考如何促進民間企業投資交通基礎建設。
- 南非貿工競爭部非洲投資貿易倡議主要在推動南非在非洲區域內貿易成長,進而推動區域內投資,建立區域內產業價值鏈及服務,該部建議南非鋼鐵產業應整體合作,避免單打獨鬥方式開拓其他非洲市場。
A:
The Star 2022.5.25 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鋼鐵工會(National Union of Metalworkers, Numsa)日前表示已通知南非ArcelorMittal SA(Amsa)鋼鐵廠於本(2022)年5月25日回復是否同意7%調薪要求及額外發放一次性5000蘭特津貼,否則將持續罷工。
- 每年三月為南非各產業罷工要求調薪之高峰期,Amsa鋼鐵廠則已向法院申請禁制令禁止以暴力恐嚇方式對待未參與罷工之員工,另向Numsa提出兩項調薪選擇:將薪資、津貼、醫療保險補助等各項給付調高6%,加上5000蘭特一次性津貼,或僅各項給付調高6.5%,不另外支付5000蘭特一次性津貼。Numsa表示7%調薪及額外發放一次性津貼之要求並不過分,但雙方提出之方案已接近和談,將持續與資方談判。
A:
The Star 2022.5.25 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 德國總理Olaf Sholz日前赴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南非總統Cyril Ramaphosa接見時表示,盼德國在促進南非綠色經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推動氣候永續發展,強化南非公正能源轉型及電力供應去碳化,以發展新綠色能源商機。
- 德國為南非第二大貿易夥伴,為南非第三大觀光客來源,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可供南非借鏡,兩國承諾將協助南非青年技職訓練,以解決青年高失業率問題。
A:
The Star 2022.5.25 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積極發展藥用大麻產業,相關產值高達280億蘭特,將創造13萬個就業機會,目前南非健康產品監理機構(South African Health Products Regulatory Authority, Sahpra)已核發55張大麻栽種許可證,未來南非產製之藥用大麻原料將與哥倫比亞、烏拉圭及牙買加產製之便宜原料相區別,並將符合歐盟醫藥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訂定之農用收集最佳實踐(Good Agricultural and Collection Practice),此為國際間農用產品最高標準。
A:
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5月24日引述Ballisager顧問公司與 Voxmeter之主要促使丹麥上班族換工作之因素調查,對象為1,500名上班族。據調查顯示,37%受調查之上班族表示, 薪資的重要性高於職場社交、彈性上班及工作生活平衡。前述調查亦顯示過去1年約25%之上班族曾另謀新職。
這項研究的顧問公司Ballisager之執行長 Morten Ballisager 認為,下列3個原因為促使丹麥第一次出現薪資是換工作時最重要的參數。首先,就業市場上面臨勞力短缺,其次是新冠肺炎的影響,最後為通膨上升侵蝕丹麥民眾的購買力。 渠指出,雇主們面臨勞力短缺的問題其副作用則成為員工談判薪資的好時機; 其次,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與同事共事及辦公室社交為上班族求職時首要因素。然而,疫後,團體社交變得並不那麼重要,對渠等而言, 可以用薪水實際買到自由和彈性更為重要。 渠亦指出, 員工相信自己可以在空閒的時間透過自己的朋友圈、人際網絡和家庭滿足社交需求。 上班族生活已經從在一個大的辦公室可以與同事坐得很近,並聽到彼此的談話內容,轉變為更喜歡在家辦公的事實,渠將這種趨勢稱為“日益個人化”。
A:
依據瑞士通訊社2022年5月24日新聞報導,瑞士FPRE房地產顧問公司研究報告指出,瑞士房地產交易價格在未來數月內仍會繼續成長。經由756位不動產專家參與之問卷報告顯示,2022年春季房地產價格指數為67.5點,明顯較近10年平均值高(11.9點)。2022年第2季價格與半年前相比公寓、透天住宅、及多住戶大樓價格稍微下降,公寓租金、辦公室租金則上漲。
於未來12個月公寓售價發展方面,59%的專家認為將上漲或大幅上漲,39%認為價格將無明顯變動,2%預計價格會下跌。於透天住宅售價方面,72%的專家預測價格會進一步上漲。公寓租金價格預測方面,30%的專家預測租金會上漲,66%的專家預測將無明顯變動,4%的專家預測租金會下降。辦公室租金預測方面,63%的專家認為辦公室租金將無明顯變動,29%的專家預測租金將下降,僅8%的專家預測未來12個月辦公室租金價格會上漲。報告中另指出即使瑞士不動產價格繼續上漲,但漲幅將趨緩。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新聞報導
日期:2022年5月24日
A:
匈牙利歐班(Viktor Orban)總理於2022年5月24日晚間宣布,由於俄烏戰爭持續進行,匈國於次(25)日進入新的緊急狀態,相關緊急措施將相繼宣布。
歐班總理表示,3個月前開始的俄烏戰爭迄今沒有停止的跡象,戰爭持續進行對匈國造成實質威脅,在能源供應及物質安全上威脅匈國經濟及家庭,同時他也抨擊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對匈國經濟造成的動亂及引起物價高漲等後果,強調匈國必須遠離戰爭、匈國家庭的物質安全必須受到保護。
匈國原因應新冠疫情採取的緊急狀態將於111年5月31日截止,掌握國會超過2/3多數的Fidesz執政黨昨日在匈國國會主導通過憲法修正案,旋即由總統Katalin Novak簽字生效,該修正案給予政府宣布緊急狀況的權力,歐班總理晚間隨即宣布實施新的緊急狀態,讓政府可以行政命令施政以因應俄烏戰爭產生的威脅及變局。
A:
綜合美媒 5月24日報導,包括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等全球大型晶圓廠正研議進一步提高晶片售價,恐推升依賴半導體的產品如電腦、汽車、玩具、消費電子產品、電器等價格,並預期使用GPU、高階CPU等較先進製程晶片的產品價格將增長。
分析師指出,過去一年晶片價格已增長10-20%,預期本年將進一步增加10-15%,或與通貨膨脹增長幅度相當。晶片需求雖持續成長,然晶圓廠的營運成本則受通膨攀升與勞動力短缺限制,例如製造所需化學用料價格增加10-20%、建設新廠房缺少足夠勞動力、以及員工薪資增加,另烏俄戰爭加劇能源價格,晶圓廠生產需大量電力,亦受電力價格上漲影響。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2年5月24日報導,西班牙財政部(El Ministerio de Hacienda y Función Pública)將於本(2022)年提出有史以來最大公部門職缺計畫,將釋出4萬4,788個就業機會,預計招聘2萬2,009個新進人員、內部晉升1萬2,142個及將約聘僱職缺轉為正職公務員1萬637個等。西班牙政府盼藉此計畫改善行政管理及彌補公務員人手不足等問題。本次雇用計畫與2021年公務員招聘計畫相較,增加1萬3,417個工作機會,其中以將約聘僱職缺轉為正職公務員為主。此外,未來3個月西班牙政府將與工會就簡化公職人員內部晉升程序,進行討論。
在本次招聘職缺中,國家行政部門(Administración General del Estado) 職缺有2萬5,471個,包括新進人員職缺1萬5,880個及內部晉升職缺9,591名,司法部職缺1,737名,警察與警衛軍(Guardia Civil) 職缺4,992個及軍隊職缺1,951個。另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發放「基本生活費(Ingreso Mínimo Vital,IMV)」增加社會保險局(Seguridad Socila) 工作量,爰將增加1,150個職缺。
西班牙現有公務員人數約280萬名,且有高齡化趨勢。以行政部門為例,65.54%公務員年齡超過50歲。由於新進公務員人數無法補足退休人數,已影響政府行政服務品質。長期以來公務員人數不足問題應可於本次徵聘作業獲得改善。
西班牙勞動者工會聯盟(Confederación Sindical de Comisiones Obreras,CCOO)、西班牙公務員中央獨立工會(Central Sindical Independiente y de Funcionarios,CSIF)及勞工聯盟(Unión General de Trabajadores,UGT)等均肯定此次政府公務員增聘計畫,認為不僅可滿足人力之不足問題,並可改善公共服務品質及有助確保民眾權利。CSIF另指出,由於公務員購買力已減少15%,未來將續與政府研商薪資調漲議題。
A:
西班牙ABC日報2022年5月22日報導,西班牙觀光業盼可於2022年夏季復甦至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之水準,惟持續 上漲之通貨膨脹恐將使觀光業活動不如預期,主因包括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價格上漲導致企業利潤減少,及通貨膨脹使家庭購買力降低,消費減少。西國觀光企業及專業人士協會(Mesa del Turismo)秘書長Carlos Abella指出,由於受通貨膨脹影響,許多家庭已延後預訂旅館、機票等相關旅遊安排,以等待日後出現更為優惠之方案。此外,儘管預訂旅館人數已接近疫情前之水準,惟業者指出,觀光客預定之天數已較疫情前減少。
西國酒吧及餐廳業者表示,儘管消費人數經常滿載,惟平均消費金額卻減少,西班牙旅宿餐飲企業家聯合會(Federación de Empresarios de Hostelería de España)理事長Jose Luis Yzuel表示,倘通貨膨脹持續至夏季,許多家庭將會減少外出,餐廳消費時亦將控制消費金額,如減少甜點或第2杯飲料等。
旅宿業者則指出,能源上漲使觀光業者營運成本增加25%至30%,惟業者仍試圖降低利潤以維持銷售價格,儘管如此,許多情況仍迫使業者不得不調漲價格。西班牙旅館及觀光旅宿業者聯合會(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Hoteles y Alojamientos Turísticos,Cehat)理事長Jorge Marichal表示,住宿價格為影響2022年夏季觀光客流動之主因,通貨膨脹使觀光業利潤日益減少,不僅影響能源價格,亦使供應鏈及產品價格高漲。以西班牙美利亞酒店(Meliá Hotels)為例,未來幾個月之旅館預訂情況雖已超過2019年之水準,惟營運收入則仍待觀察,如2022年第1季之營收較2021年同期增加7%,惟仍虧損5,930萬歐元。
Marichal理事長另表示,通貨膨脹亦可能使原本預計長時間度假之國際觀光客改為赴西班牙觀光,以減少支出,加上遠離戰爭衝突之心態,原訂前往土耳其之歐洲觀光客亦可能改為赴西班牙旅遊。
A:
捷克媒體Expats本(2022)年5年23日報導,捷克將有望成為新的AI超級電腦高科技製造中心,美國惠普將在捷克中波西米亞小鎮Kutná Hora建造其第1個製造下世紀高效能計算與AI系統歐洲工廠。新廠主要客製化生產用於科學研究之電腦系統,係惠普第4個全球工廠,預計本年夏天開始啟動。
新廠房位於惠普現有與臺灣富士康聯合生產標準伺服器及儲存解決方案之歐洲分公司旁。兩條主要生產線分別生產HPE Apollo系統,用於高效能運算(HPC)及人工智慧(AI)應用,與AI模型與訓練;及HPE Cray EX超級電腦,用以支援下世代高端超級電腦,解決科學及人工智能工作。
新廠房的設計符合液冷式高效能運算及AI系統特定製造規格,尤需強化地板承重力,及超級電腦與建築物屋頂間之水循環以降低水溫。富士康將循現有伺服器廠房模式,亦支援新產品的製造與出貨,以滿足歐洲訂單。
惠普HPE執行副總裁Justin Hotard表示,此項投資將提高歐洲供應鏈之可行性與彈性。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中央銀行發佈的財政穩定報告指出,因為利率調升導致房地產公司借貸越來越多,且負債相對其他公司也較高,雖可能會對金融穩定產生影響,但瑞典因應能力仍屬強勁。
瑞典央行行長Stefan Ingves擔憂家庭債務將成為財政隱憂,尤其是房貸對瑞典房市可能造成的影響。因此,渠認為應針對瑞典房地產與相關稅制進行改革,尤其有關討論多年的房屋抵押利率減免,對於財政穩定與債務都有負面影響。
瑞典央行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多次升息,因此該行提出警告,升息將使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及消費者價格上漲,因此可能導致房地產市場價格下跌,並將連動使消費者與企業財務出現危機,進而形成信用問題與呆帳等問題,使銀行對於貸款改為保守態度。
Ingves行長認為現階段仍無須擔憂,因為房市不會出現急遽崩盤,僅可能房價在未來幾年內下跌5%至10%。
A:
法媒新工廠(L'Usine Nouvelle)本(5)月25日報導,法國電信監管機構(Arcep)於24日發布年度市場報告(Telconomics),指出超快速網路發展趨勢已明朗,帶來可觀投資,同時電信固定費率亦有所調漲。
法國電信業歷經10年衰退,於2021年營收成長2.5%。Arcep主席Laure de la Raudiere說明,營收成長主要受益於通信服務營收5%之成長幅度,其中以漫遊服務收入成長最為顯著,特別是跨境人員移動逐漸復甦;終端機銷售成長7%,固定通信之高速或超高速網路服務訂閱亦增加4%。
法國電信業者2021年投資金額近150億歐元,較2020年增加逾10%,為2010年74億歐元雙倍,歸功於超高速網路發展趨勢所帶動。電信業者投入約85億歐元布署超高速網路,相較於2020年成長12%。在行動通信方面,2021年底有98%比重為4G,相較2018年53%成長顯著,另一方面5G網路亦逐漸興起。
此外,手機通信固定費率調整幅度約0.6%,但固定通信則調漲5.1%,係因方案提升為光纖網路所致。Arcep認為前述漲幅並不值得憂慮,因2018年漲幅更為劇烈,且目前費率尚未反彈至2019年當年水準。
A:
法國新聞台France 24本(5)月24報導,法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當日宣布22.6億歐元的增資計畫,法商達飛海運集團(CMA-CGM)將成為其第三大股東,持股9%,名列法國與荷蘭政府之後。法航工會CFDT-Air France秘書長Christophe Dewatine表示樂見其成。法荷航集團自2020年以來,損失約110億歐元,籌得資金大部分將用於償還法國政府之專案補助;當日股東大會亦批准達飛總裁Rodolphe Saadé進入該集團董事會。
法、荷兩國政府均擬增加認購以保持原有持股比例,分別為28.6%與9.3%,所需金額分別為6.45億歐元與2.2億歐元。另外兩大股東:中國東方航空(China Eastern) 與美商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之持股比例則因達飛的加入分別降為4.7%與2.9%。
法荷航在去(2021)年4月進行首次資本重組,此次融資係為清理集團債務所採之第二階段措施。法國政府除將參股加倍外,亦同意將2020年春之30億歐元補助轉換為永久債券。
A:
依據奧媒「奧地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ORF)2022年5月24日報導,奧國政府頃宣布新冠防疫措施新規定,重點如后:
一、 自2022年6月1日起,超市、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公家機關將「暫時」解除配戴FFP2口罩強制規定,惟衛生部門(如:醫院、養老院、療養院等)仍強制配戴FFP2口罩。上述「暫時」預定為期3個月。
二、 自2022年6月1日起,中、小學不再進行PCR測試。
三、 奧國「強制接種新冠疫苗法」仍將繼續凍結,解凍日期將視疫情發展另行制訂。按,該法於2022年2月5日生效,至2022年3月15日前為勸導接種過渡期。惟奧國於2022年3月9日宣佈,由於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之危險性下降,奧政府將暫時凍結該法至2022年6月1日。
A:
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2022年5月25日報導,奧地利政府日前公布,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迄今已凍結俄國寡頭97個帳戶及其他各類資產總額達2.54億歐元。
奧國總理Karl Nehammer指出,搜尋俄國寡頭及其家人在奧資產並非易事,奧國政府特別成立跨部會專案工作組,主要負責單位為奧國央行及內政部國安情報局(DSN)。該局負責搜索俄國寡頭房地產、車輛、遊艇及其他資產。相關情資再轉發給上述資產所登記之地方法院;有些個案亦轉知奧國交通部及外交部。奧國央行則負責監控奧國金融機構並凍結俄國寡頭帳戶及資金。
N總理表示,奧國將繼續搜尋奧國寡頭在奧隱藏之資產,並將配合執行歐盟相關制裁決議。
A:
奧媒「新聞報」2022年5月25日報導,依據「世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最新「薪資稅負報告」(Taxing Wages 2021)顯示,2021年奧地利無扶養子女者之平均薪資賦稅成本(含薪資所得稅及社保等支出)佔總薪資47.8%(較2020年增加0.5%),在OECD會員國排名第3,僅次於比利時(52.6%)及德國(48.1%)。OECD會員國平均薪資稅負比例為34.6%。
另,有2位以上撫養子女之單一收入家庭,扣除政府各項補助款後,每位撫養人平均薪資稅負比例為(34.1%),在OECD排名第7高,會員國平均稅負比例為24.6%。
奧國企業支付員工平均年薪85,489歐元(包括社保費部分),在OECD會員國排名第4高,僅次於比利時、盧森堡及瑞士。
奧國智庫「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賦稅專家Margit Schratzenstaller表示,奧國稅負過高不但削弱奧國企業競爭力,且對人力資源之供給面及需求面皆不利。S氏建議奧國政府應加大企業及個人所得稅減稅力道,以增加奧國企業國際競爭力,且減少受薪者負擔。另,政府稅收短收部分建議考慮恢復遺產稅及提高贈與稅,以及增收生態稅以弭補稅收缺口。
A:
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本(5)月24日報導,專事生產低碳水泥的法商Hoffmann Green Cement頃宣布將投資2,200萬歐元,在法比邊境敦克爾克(Dunkerque)港( le Grand Port Maritime)興建第三座生產基地,名為H3。新廠本身建材即採用不含熟料(clinker)之低碳水泥,為該公司 H2廠之複製版,年產量能為 25萬噸。
H3新廠計畫於明(2023) 年上半年動工,2024 年底完工;其生產主要將供應北法上法蘭西大區(Hauts-de-France)、大巴黎地區及比荷盧經濟聯盟市場。
H公司之共同創辦人Julien Blanchard 與 David Hoffmann表示,新廠選址深具戰略意義,近鐵道陸運與水運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便於以海運與西法La Rochelle 港之儲料倉庫相通連;一旦H3開始營運,不僅將提高該公司生產量能,亦能就近開發國內新市場,推廣無熟料水泥,進一步實現營建產業之去碳化。
A: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官網、德國新聞(Tagesschau)、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50060號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於2022年5月22日至24日赴非洲塞內加爾、尼日及南非等3國進行訪問,除研商協助非洲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增強區域安全等議題外,強化氣候與能源合作亦為蕭茲總理此行焦點。
德媒(Tagesschau)分析,蕭茲總理盼運用德國輪值七大工業國組織(G7)主席國契機,領導與協調全球對抗氣候變遷之行動,同時與新興及發展中國家建立特殊的氣候、能源或能源過渡時期夥伴關係。依據德國政府已公布之G7峰會邀請名單,目前已知塞內加爾、南非、印度及印尼領導人,均已受邀出席2022年6月下旬在德南巴伐利亞邦舉辦之G7峰會,預料G7將與上開國家建立廣泛氣候與能源合作關係。合作模式將可能仿照2021年G7國家(含美國及德國)為協助南非擺脫重度使用煤炭,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宣布建立「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之方式,拓展後續合作。
惟針對蕭茲總理近日訪問塞內加爾,且共同宣布將合作探勘塞國天然氣資源一事,德國眾多環團群起批評,認為德國此舉違反2021年COP會議決定於2022年底前終止支持石化燃料之承諾。環保智庫「第三代環境主義」(E3G)主席Brick Medak表示,儘管認同德國應與非洲強化合作並協助發展經濟,但蕭茲總理之舉措,恐釋放錯誤訊號,致外界誤認德國為提高能源自主,將不計代價購買大量液化天然氣。其他環團則建議德國,應著重與塞內加爾強化再生能源合作,方為正途。
面對各界批評,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發言人表示,德國仍將遵守控制全球溫度上升於攝氏1.5度內之承諾,並將在相關目標與規範下,與他國務實發展能源合作關係,相關國際合作也將在2022年5月25日至27日G7氣候及能源部長會議中,進行更深入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