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拿大屬於已開發國家,是全球第10大經濟體,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達1兆7,600億美元(資料來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加拿大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及七大工業國家(G7)成員,也是全球第11大貿易國。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隨著製造業、礦業及服務業持續發展,帶動加拿大從傳統的農業型經濟轉型成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及服務業經濟。
A:
薩爾瓦多位於中美洲北部,南臨太平洋,西北與瓜地馬拉接壤,東北和東部與宏都拉斯交界,面積約為21,041平方公里,約臺灣之0.6倍,並與瓜地馬拉及宏都拉斯有「中美洲北三角」之稱。
薩國首都位於聖薩爾瓦多,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農牧業產品主要以咖啡、蔗糖及基本穀物為大宗;製造業以食品加工、製藥及紡織為主,石化、金屬、塑膠及機械等製造業亦逐漸起步。服務業則是薩國發展主軸,以商業服務、旅館餐飲、金融業、倉儲物流、電話客服中心及飛機維修等為重點產業。
A: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通稱阿爾及利亞,位於北非,濱臨地中海,東鄰利比亞、突尼西亞,東南和南部分別與尼日、馬里和茅利塔尼亞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連。首都、最大都市及最大港口均為位於該國北邊的阿爾及爾。
阿爾及利亞面積約238萬平方公里,境內多為沙漠,僅北邊地中海岸較為發達。人口約為4,300萬人,以阿拉伯人佔大多數,另有柏柏人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另法語、柏柏爾語於境內通用。居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99%),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為少數。
阿爾及利亞境內石油、天然氣非常豐富。該國主要出口天然氣、原油、煉油產品及焦煤、化學產品及香水與化妝品等。主要進口漁畜牧產品、工業及農業等各式機械、運輸設備及材料、醫藥及民生消費用品等產品。
A:
布吉納法索位於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以南,東北鄰尼日,西北連馬利,南接象牙海岸、迦納、多哥及貝南,為一內陸國家,首都為瓦加杜古(Ouagadougou)。
布吉納法索面積274,200平方公里,人口約2,032萬人,主要官方語言為法語,惟一般民眾多以各部族語言溝通,僅具相當教育程度者可操流利法語。其中摩西族(Mossi)人數約730餘萬人,故該族方言摩西語(Moore)較為通行,然非屬該族聚居地區,民眾通用當地其他方言,常有不識法語及摩西語者。
布吉納法索以農立國,為非洲最大棉花出口國;棉花、乳木油及畜牧為其最大產業,提供全國 84 %就業機會。布國亦為非洲第四大黃金生產國,黃金為該國最大出口產品,每年為國家賺取高額外匯。其主要出口產品為黃金、棉花、活動物及肉類,主要進口產品則為資本財、食品、石油等。
A:
聖文森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島之向風群島中部,係由聖文森(St. Vincent)及格瑞納丁群島(The Grenadines)32個小島或礁岩所組成。觀光、農業及僑匯收入等為聖文森主要經濟來源,觀光業更是聖國重要經濟命脈。
A:
甘國北東南三面被塞內加爾所環繞,西臨大西洋,兩國在經濟上相互依賴,首都為班竹市(Banjul)。
甘比亞面積1萬 1,300平方公里,人口約234.8萬人。主要官方語言為英語、曼丁哥族語、烏洛夫族語。人民信仰以伊斯蘭教(95.7%)及基督教(4.2%)為主。
甘國55.5%人口識字( 15歲以上能讀能寫),15歲至24歲青年佔全國人口20.47%,但失業率高達44.3%。甘國經濟主要倚賴觀光及農業,主要出口產品為糧食、製造、產品、燃料、機器及運輸設備,主要進口產品則為花生製品、漁產、棉花棉絨、棕櫚核等。
A:
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東鄰尚比亞,西瀕大西洋,南接納密比亞,北部與東北部與剛果接壤,首都為魯安達(Luanda)。
安哥拉國土面積1萬1,300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234.8萬人,主要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人民信仰以天主教(41.1%) 、基督教 (38.1%)為主。
安哥拉主要經濟支柱為石油業,惟生產過度集中該產業,故經濟發展受油價波動影響甚鉅,過去數十年安國政府亦未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主要出口產品為原油、鑽石、石油產品、咖啡、魚、木材、棉花,主要進口產品則為機電設備、汽車及零配件、醫藥、食品、紡織品、軍用品等。
A:
利比亞位於北非,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1,900多公里,東與埃及,西與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為鄰,南接尼日及查德,首都為的黎波里(Tripoli)。
利比亞國土面積175萬 9,540 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701萬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人民信仰以伊斯蘭教(96.6%)及基督教(2.7%)為主
利比亞主要依賴石油產業,過去石油及天然氣佔其出口幾乎總額,但該產業工作人口僅佔全國勞動力不到十分之一;另,當地農業受到環境限制,故全國僅有百分之一國土可以耕種。其主要出口產品為原油、天然氣、精煉石油產品、 黃金、廢鐵,主要進口產品則為氣出、精煉石油產品、廣播媒體設備、珠寶、香菸等。
A:
辛巴威為非洲南部內陸國,北鄰尚比亞,東接莫三比克,西依波札那,南與南非接壤,首都為哈拉雷(Harare)。
辛巴威國土面積39萬757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1,454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人民信仰以基督教(80.1%)、天主教 (7.3%)為主。
辛巴威以農業為主,全國有二分之一勞動人口務農,而礦業產值比例雖佔辛國國民生產毛額不高,但卻是外匯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主要出口產品為白金、棉花、煙草、黃金、鐵合金、紡織品及成衣,主要進口產品則為機械及運輸設備、製成品、化學品、能源、食品等。
A:
巴拿馬位於中美洲與南美洲之交點,處世界交通要津,西鄰哥斯大黎加,東接哥倫比亞,北臨加勒比海,南濱太平洋,其巴拿馬運河為兩洋貿易必經之地,該國運用其海空運樞紐優勢,發展運河、海運、航空、旅遊事業等。
巴拿馬屬開放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軸,境內以金融、轉口貿易、航運、倉儲、旅遊等產業居多,工業基礎薄弱,主要以農牧產品加工業及民生用品產業等輕工業為主,出口以農漁牧產品為大宗項目,國內進口需求則多為消費性產品。
A:
馬拉威共和國(Republic of Malawi)位居非洲東南部之內陸國家,北與坦尚尼亞接壤,東部及南部與莫三比克交界,西與尚比亞為鄰,首都為里朗威(Lilongwe)。
馬拉威面積11萬8,484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800萬人。主要官方語言為英語。居民信仰以基督教及天主教為主。
馬拉威以農業為主,約80%人口居住於鄉村地區,產值約占1/3 GDP,以出口菸草為主。惟旱災及蟲害可能影響馬拉威農業產出。該國主要出口產品包含菸草、禽肉、茶葉、黃豆與甘蔗。進口產品則以石油類產品、紙類產品、藥品與二手衣服為主。
A: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東岸,東臨印度洋;介於肯亞與莫三比克之間,與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盧安達、烏干達與尚比亞等國接攘,首都為杜篤馬(Dodoma)。
坦尚尼亞國土面積94萬7,300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5,800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及史瓦希里(Swahili)語,人民信仰以基督教( 61.4%)、伊斯蘭教( 35.2%)為主。
坦尚尼亞自1961 年獨立建國以來,全國力行民主法治,政治領袖經由選舉產生,鮮少戰亂發生。政府積極發展電訊、銀行、能源及採礦產業,但農業仍為目前最重要之經濟支柱,雇用全國六成勞動力。主要出口產品為黃金、咖啡、腰果、棉花製品,主要進口產品則為機械及運輸設備、工業用原料、原油等。
A: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Republic of Madagascar)為非洲東南海岸之印度洋島嶼國家(與非洲大陸隔莫三比克海峽相望),係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之島嶼,首都為安塔那那利弗(Antananarivo)。
馬達加斯加面積58萬7,041平方公里,人口近2,700萬人。主要官方語言為法語。居民信仰以基督教、伊斯蘭教與傳統信仰為主。
馬達加斯加擁有豐富天然資源,農林漁業為該國主要經濟來源,並提供80%總人口工作機會。馬國盛產香草精,占全球產量約八成,為該國主要外匯收入。主要出口產品為咖啡、香草精、帶殼海鮮、糖、棉布、鉻礦等。進口產品則以資本財、石油、消費物品及食品為主。
A:
尚比亞位於非洲中南部,東鄰馬拉威,東南與辛巴威及莫三比克為界,南與波札那為鄰,西南與納米比亞相接,西接安哥拉,西北與北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與坦尚尼亞接壤,首都為路沙卡(Lusaka)。
尚比亞國土面積75萬2,618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1,742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人民信仰以基督教(75.3%)、伊斯蘭教(20.2%)為主。
尚比亞以農業、礦業及觀光為產業支柱,擁有非洲第2大銅礦蘊藏量,目前銅礦占出口收入 70% 以上。尚國工業基礎薄弱且缺乏技術性勞工,製造業仍屬於初期發展階段,大多數勞動人口仍務農。主要出口產品為銅礦、鈷礦、菸草、花卉、棉花,主要進口產品則為機器、運輸設備、石油產品、電力、肥料、糧食、成衣等。
A:
塞內加爾共和國(Republic of Senegal)西部瀕大西洋,北部鄰茅利塔尼亞,東部鄰接馬利,西南部包圍甘比亞、並與幾內亞比索為界,首都為達卡(Dakar)。
塞內加爾面積19萬6,722平方公里,人口約1,502萬人。主要官方語言為法語。居民信仰以伊斯蘭教、天主教及傳統信仰為主。
塞內加爾主要出口產品包含漁產、花生、石化產品、磷礦與棉花等。進口產品則以食物及飲料、資本財與燃料等為主。
A:
波札那位於南部非洲心臟地帶係一內陸國,東南部及南部毗連南非,東北鄰辛巴威,西部與北部與那米比亞接壤,首都為嘉伯隆里(Gaborone)。
波札那國土面積58萬 1,730 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2303萬人,官方語言為英語、次瓦納(Setswana)語,人民信仰以基督教( 57.9%)為主。
波札那主要經濟成長來源為貿易、觀光、金融及政府部門,由於國內市場狹小,政府長期推動雙邊及區域經濟整合政策。波國擁有世界上最大及蘊藏量最豐富的鑽石礦,鑽石出口為該國主要外匯來源。主要出口產品除鑽石外,亦包括銅,鎳,純鹼,肉類,紡織品,主要進口產品則為食品、機器、電子產品、交通設備、木材及紙類製品、紡織品、燃料、金屬製品等。
A:
突尼西亞北臨地中海,與阿爾及利亞及利比亞為鄰,首都為突尼斯(Tunis)。
查德國土面積16 萬 3,610 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約1,181 萬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人民信仰以伊斯蘭教遜尼派(99%)為主。
突尼西亞經濟來源大幅仰賴礦產(石油及磷酸鹽)與相關製品、製造業及農產品出口,其中約有80%出口至歐盟;旅遊業及移工匯款亦為重要收入及外匯來源。主要出口產品為電線電纜、橄欖油、紡織成衣、汽車零組件、水果、原油、化學肥料,主要進口產品則為原油、汽車零組件、電機產品、穀物及小麥、積體電路、電話機、紡織品、銅線等。
A:
美國係由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美國本土48州和聯邦特區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加拿大,南方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
美國擁有983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約3.3億人口,位居世界第三。亦是全球最大進口國及第二大出口國,其國內生產毛額(GDP)按國際匯率排名為世界第一。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A:
賽席爾共和國(Republic of Seychelles)係一位於東南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北方1,000多公里處的西印度洋島嶼。首都為維多利亞(Victoria)。
賽席爾面積456.6平方公里,人口約9萬7千多人。官方語言為Creole語、英語及法語。居民信仰以天主教與基督教為主。
賽席爾屬小型經濟體,勞動人口中約26%從事觀光業,因此易受歐美國家景氣循環影響。為降低對觀光產業依賴,賽國政府積極發展金融、資通訊及再生能源等產業。其主要出口產品為鮪魚罐頭、冷凍漁產、石化加工品等。進口產品則以機械設備、食品、石油及化學物品等為主。
A:
蒲隆地共和國(Republic of Burundi)為一東部非洲小型內陸國家,其北、東、西面分別為盧安達、坦尚尼亞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所包圍,其中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邊界有超過一半是座落在著名的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湖面上。首都為基特加(Gitega)。
蒲隆地面積2萬7,83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100萬人。官方語言為基隆迪語及法語。居民信仰以基督教及東正教為主。
蒲隆地屬內陸國,天然資源短缺,製造業技術落後,農業為主要產業,雇用約90%勞動人口。蒲國主要出口產品為蔬菜、砂石、玻璃、礦物等。進口產品則以石油、食品、金屬製品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