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5月12日報導,數千名來自超過50個國家及90多家公司與新創公司(start-up)參與在歐洲地區網路產業最重要之「2022歐洲網路科技(Cybertech Europe 2022)資安會議,會中提到結合包括超級電腦、人工智慧及新型軟體等技術,培養專業人才及宣導網路攻擊風險知識,做為國家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之主要支柱。

據義大利國家網路安全局(Agenzia per la Cybersicurezza Nazionale)主管Roberto Baldoni表示,從農業到交通運輸,數位轉型已深入影響所有產業,人們對此依然缺少必要認知。渠強調,多年來義大利及歐洲無論對網路安全之技術及關注問題均無行動力,義大利社會投資研究調查機構(Censis)報告亦指出,40%之義大利經理對數位威脅毫無憂患意識;B主管續表示,數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現在必須加快腳步,對相關產業人才培養,以及對義大利或「可信賴」國家之科技進行投資。

另據義大利航太公司Leonardo網路與安全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Tommaso Profeta表示,為提升培養專業人才及相關安全意識之重要性,除須建立國家科技以保障關鍵數據,在歐洲層級方面,此等技術須具操作交換性,達成共享數據之良性機制,並應建立公私部門間強力合作為關鍵重點。

A:

斯國經濟部次長Karol Galek就烏克蘭Sokhranivka天然氣中轉站中斷導致俄羅斯流向斯國天然氣總量減少50%事,於5月12日公開說明,斯國的天然氣流量缺口將由其它天然氣管線彌補,爰斯國天然氣運輸收入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經德國和捷克運往斯國的天然氣量從5月9日的 2,500 萬立方米增加到12日的 4,700 萬立方米。大量天然氣通過斯國流向奧地利和意大利。

 

斯國總理Eduard Heager亦於社群媒體呼籲拒絕使用西伯利亞天然氣和石油,以擺脫俄羅斯的能源陷阱。總理表示,俄羅斯要求以盧布支付天然氣是無意義的障礙,俄停止波蘭和保加利亞的供應,看來是企圖敲詐。

 

斯國經濟部近斯努力確保能源供應之穩定及低電價,已宣布自復甦和彈性計劃中核撥1,800萬歐元進行可再生能源(RES)的建設,以支持相關企業、法人或自然人裝設500千瓦到50兆瓦、最高額度達300萬歐元之再生能源設備,有意願者可於本年7月12日前向經濟部申請補助,以達到 2026 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再增加 120 mhw的目標。

A:

斯洛伐克500大公司聯盟理事長Vladimir Sotak及工商總會理事長Peter Mihok分別呼籲斯政府在採取抵制俄羅斯天然氣政策的同時應考慮斯國產業所將面臨的困難處境。

上述工商領袖發言要點為1.政府應盡一切可能確保天然氣供應,以確保產業正常運作及經濟發展。2.產業關心能源供應,至於用歐元或盧布支付並非產業關心事項。3.斯國85%天然氣來源依賴俄羅斯,其中超過1/2係供產業使用。4.為找俄羅斯天以外的其他天然氣替代來源,斯國需投資500億歐元的基礎建設。

斯經濟部Richard Sulik部長表示政府將盡一切可能確保天然氣供應持續、並表示斯國目前獲得的天然氣供應已超過過往的平均供應量。

A:

依據斯洛伐克統計局(Statistical Office SR )最新公告資料顯示,斯國本(2022)年第一季GDP較上年同期成長3.01%達238.4億歐元,幾乎恢復2019年疫情前之水準。

成長力道主要來自於國內消費及投資等需求之增長,同期斯國對外出口呈現衰減現象。以產業別觀之,批發零售及旅宿餐飲業表現亮麗,汽車製造業則呈現衰減現象。

 

斯國汽車銷售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四月份新車銷售量為6,058輛,較上年同期減少10.74%,Hyundai市占14.87%、Skoda 14.54%、Kia 12.4%。

A:

依據斯洛伐克統計局數據顯示, 斯國2022年3月份工業新訂單連續第三個月下降,較2月份下降 3.2% 至 54.9 億歐元;較上年同期則下降9.5%。

從事汽車、金屬和電腦產業 3 月份訂單量下降逾 10%。相反,其他運輸工具(汽車除外)產業及服裝產業的訂單金額則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20%。

A:

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5月18日報導

 

一、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5)月18日以「史國與卡達簽署協定後,卡達航空將在史國KMIII機場營運」(Qatar Airways Soon to Operate at KMIII After Agreement Signing)為題,報導史國公共工程暨運輸部長恩端兌(Ndlaluhlaza Ndwandwe)與卡達交通部長Jassim bin Saif Al Sulaiti頃簽署航空服務協定,卡達航空未來可在史國恩史瓦帝尼三世國際機場(King Mswati III International Airport, KMIII國際機場)營運。

 

二、史國N部長表示,上揭協定係史國航空業發展之重要里程碑,有助史國航空公司(Eswatini Air)與卡達航空建立策略聯盟,雙方將聯營航班(code sharing)以及乘客與貨物載運服務調配等方面合作,強化雙邊既有航空合作關係。N部長指出,在簽署該項協定前,卡達已協助史國訓練飛行員,該協定簽署後,史卡兩國將進一步加強技術移轉與經驗分享等雙邊合作。

 

三、N部長亦表示,鑒於目前來往史國國際航班有限,史國KMIII國際機場未獲充分利用,卡達航空將可促增KMIII國際機場之載運量與相關商業活動,以提振史國經濟。此外,史國政府業於2019年將KMIII國際機場列為「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隨著該「經濟特區」之發展,KMIII將可提升SEZ之物流服務。

A:

現代汽車本月在日本市場推出的最新款電動車,充電5分鐘可行駛220公里,令需要較長時間充電的日本電動車望塵莫及。

日經亞洲報導,現代汽車的Ioniq 5去年在南韓、歐洲和北美上市,如今在日本首度亮相。現代這款旗艦跨界電動車可支援輸出為350千瓦(kW)的快速充電器。這家南韓汽車大廠旗下的現代汽車日本公司主管Ken Sato說,為 Ioniq 5充電,「感覺就像給汽油引擎車加油一樣」。

報導並指出,特斯拉(Tesla)是快充電動車技術的先驅;2019年,這家美國電動車巨人為Model 3開發了一款250 kW的充電器,充電15分鐘可行駛275公里。保時捷(Porsche)在2020年推出最大充電功率為270 kW的Taycan電動車,一舉超越特斯拉。保時捷表示,這款車充電4分半鐘即可行駛100公里。保時捷的姊妹品牌奧迪(Audi)也在2021年推出了一款充電功率為270kW的電動汽車。

超快充電曾經是豪華車的標誌,如今大眾市場車款也在採用這項技術,例如現代汽車的Ioniq 5,售價約為500萬日圓(3萬8,700美元)。電動車的充電時間是吸引客戶購買的關鍵因素。但即使採用快速充電器,電動車可能仍需要30多分鐘才能充飽電,相形之下,燃油車加滿油箱只需幾分鐘時間。Deloitte Tohmatsu Group在2021年的調查顯示,逾20%打算購買電動車者非常關心充電時間。

日本汽車製造商提供電動車的充電容量遠低於進口車。日產汽車上周四(12日)推出旗艦跨界電動車Ariya的全新標準版。但該車款僅適用130 kW的最高充電輸出,據說若要行駛375公里需要大約30分鐘的充電時間。

同日,豐田汽車為其bZ4X豪華休旅車推出國內訂閱服務,這是該公司為大眾市場推出的首款純電動產品,在日本和英國市場車款的最大充電功率為150 kW。

充電能力受限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日本大多數充電器都根據由東京電力公司推廣的一項電動車標準。大多數電動車充電器的輸出功率為50 kW或更低,直到去年才安裝了首批90 kW充電器。

非日系車製造商不僅推出能更快速充電的電動車,安裝快充站的腳步也很快。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在2012年開張,之後在全球各地建置了30,000個站,包括250 kW的超級充電站在內。

由福斯集團和現代汽車支持的德國充電網路運營商Ionity,計劃到2025年時在歐洲部署約7,000個350 kW的充電器。福斯的充電站子公司Electrify America於2018年開始在美國安裝350 kW的充電器。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19/6323388

 

A:

蘋果公司(Apple)延後原訂下周生效、要求員工每周三天重返辦公室的計畫,理由是新冠病例數回升,此事標示該公司恢復正常的努力再次受挫。

根據彭博看到的備忘錄,蘋果公司周二(17日)通知員工,「暫時」延遲這項原本應在5月23日生效的要求,但沒有提供新的日期。

許多蘋果員工一直對公司要求周一、周二和周四,固定三天重返辦公室的政策有意見,認為通勤花掉數小時,原本可以用於工作,這影響了生產力。他們也抱怨,重返辦公室的計畫忽視缺乏幼兒疫苗的問題。蘋果員工自4月份開始,已遵循混合工作試辦方案規定的每周回歸辦公室工作兩天,此一要求目前沒有改變。

此外,蘋果周二告知員工,在公共區域必須恢復戴口罩——至少在矽谷的辦公室如此。美國大約100家分店也將再次要求員工佩戴口罩。蘋果3月在新增確診案件數減少後放棄這項要求。

在其他科技公司,谷歌(Google)的員工每周三天回到辦公室,但一些員工可以選擇無限期遠距工作。微軟(Microsoft)允許員工自訂混合工作模式,但須經主管核准。零售巨擘亞馬遜(Amazon)讓員工決定他們在哪里工作。

這個問題已成為熱議話題。華盛頓郵報報導,ADP研究所(ADP Research Institute)對 3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64%的勞工會因為重返辦公室的要求而考慮辭職。

華郵指出,連蘋果也承認脫離辦公室的吸引力:該公司推出混合工作試辦方案的一個月前,曾經發布一支近9分鐘的廣告片,描述一群員工辭職,並用蘋果產品和軟體設立新創事業,「逃離邪惡老闆魔掌」,拒絕重返辦公室。

根據Kastle Systems追蹤的數據,包括華府、紐約、芝加哥和洛杉磯在內,美國10個頂級商業中心的辦公室入住率,上周再回到疫情時期的43.4%。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6321170?from=wj_catelistnews

 

A:

據美聯社報導指出,為對抗40年來最嚴重通膨,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即將再度升息。通膨高漲之下,聯準會面臨外界龐大壓力,呼籲應出重手方能有效遏止消費及抑制物價。報導指出,聯準會加快升息的速度係30年來首見,然加息控制通膨的同時,民眾貸款以及企業融資負擔均將加重,美國經濟可能因此陷入衰退走勢。

專家預期聯準會於近日決策會議結束後即將宣布短期利率升息2碼,此為2000年以來最大升幅,同時預期聯準會於6月決策會議後可能再升息2碼,7月亦將繼續升息。此外近日可能同時宣布,自6月開始將迅速縮減規模龐大的財政部公債及抵押債券規模,信用市場可能因此受到衝擊而呈緊縮現象。

美聯社報導分析,聯準會無法確知利率須上升多高方能使通膨獲得控制,亦無法預知在不造成金融市場動盪前提下,聯準會規模9兆元的相關資產的縮減程度。然部分經濟學者則認為聯準會升息太晚。專家指出,倘針對通膨指數進行調整,聯準會基準利率(key rate)實際上係為負數,爰聯準會多數官員近幾周紛紛表示應迅速升息,以達中性利率(neutral rate)狀態,盼對經濟既不產生拉抬效果,亦不會遏制經濟。

A:

據此間媒體報導,加州能源委員會最新評估指出,南加州沙頓海鋰礦蘊含量足以供應全美需求,預估未來可占全球供應量的40%以上。然而當地居民並未寄予過高期望,因為此並非首次有廠商希望將當地打造成「鋰谷」(Lithium Valley),惟多以失敗告終。

目前已有三家大廠進駐沙頓海周邊,包括巴菲特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旗下的再生能源公司,EnergySource及Controlled Thermal Resources(CTR)。業者樂觀推估,完全商業運轉後,當地鋰礦年產量應可達60萬噸,目前全球鋰總產量僅40萬噸; 然而該項計畫最大困難在於鋰原料須運送至東亞精煉方可用於電池生產,在美國本地尚無法達成產製一體的目標。然因提煉新技術的問世,開發商依舊持樂觀態度。

新技術優點在於利用地下熱鹵水發電,產生電能之外尚能產出鋰原料,嗣後再將鹵水注回地下補充水量,然該製造流程尚無法量產。CTR、Berkshire Hathaway係採用離子交換法,EnergySource則使用ILiAD技術,Berkshire Hathaway的10處地熱發電廠經轉型完成後即可量產,CTR與EnergySource則預計2024年方可量產商轉。

加州已成立鋰谷委員會(Lithium Valley Commission),成員包括廠商與當地社區代表,廠商承諾因應工廠的人力需求,將在當地資助成立高中、學院及大學,社區亦希望爭取城鎮再造經費,俾使當地沉寂多年的商業活動重拾生機,惟數年前失敗經驗令當地社區尚持保留態度。

2015年 新創公司Simbol Materials 曾經進駐該地,之後卻悄然退出,然而現今大眾使用電動車之趨勢已使鋰礦需求大增,加之技術的進步, 當地開採鋰礦成功機率較數年前樂觀許多。

A:

此間媒體報導指出,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加州預計死亡人數至本周將超過9萬人。全美死亡人數至今約100萬人,則加州死亡人數約佔10分之1弱,然若以每10萬人中有229.5人死亡計算,則為各州中最低的第11名,亦較2021年第22名為低。

以全美人口密集的十大州而言,加州死亡人數比例最低,如佛羅里達州每10萬人359.4人病故,紐約348.8人。死亡率最高為亞利桑納州, 每10萬人有434.6人病故,

加州死亡率較低的最重要原因係疫苗接種比例高,加州完成初步接種的比例為72%、亞利桑納62%,加州施打加強針比例為56%、亞利桑納為45%。面對感染力更強的亞型BA.2.12.1以及夏季出遊可能性大增等因素,傳染病學家仍建議今夏不論出遊與否,均應施打第二劑加強針。

加州衛生部門雖已取消室內口罩令,然洛杉磯與舊金山二城市仍建議配戴口罩,預計Omicron病株第二波高峰可能來到,日前病例已開始增加,加州目前每天平均新增7,300個案例,較上周的6,200例為高,但增幅較二周前低。

A:

依華爾街日報報導,加州、德州和印第安納州等地的電網運營商稱目前正處潔淨能源轉型的過渡期,電力供不應求,可能導致全美各地在極端高溫、野火或夏天用電高峰期出現輪流停電情形,而缺電主因為傳統發電廠的除役速度超過再生能源的取代速度。

負責監督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區域電網的中陸獨立電力調度中心(MISO) 表示電力短缺可能迫使其採取緊急措施以滿足夏季用電需求,加州電力業者預測今年夏天的電力供應將出現嚴重短缺,有停電的風險,另德州的許多發電廠最近都在維修,且預計熱浪將持續,導致目前供電持續緊張。

隨著美國從以煤炭、天然氣為燃料的傳統發電廠轉向風能、太陽能等潔淨能源形式進行歷史性轉變,電網承受龐大壓力,恰逢許多地區的老化核電站亦規劃除役,傳統發電廠的除役速度大幅超越再生能源開發速度為美國缺電風險上升之主因,惟有再生電力穩定供電方能降低對石化燃料的依賴。風能、太陽能為再生能源中最便宜之發電形式,惟供電會隨著風和陽光變化而不夠穩定,需要藉大型電池儲能,然此仍待積極發展方足以應付快速揚升的需求量。

在供應鏈不穩定及通貨膨脹情勢下,加速再生能源設施、電池的建設極具挑戰。美國商務部刻正進行對中國太陽能製造商是否非法規避太陽能板貿易關稅的調查,已停止向其進口建造新太陽能廠所需的重要部件,使美國新太陽能開發計畫陷入停滯。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大規模停電的發生頻率增高,部分原因為電網老舊以及極端氣候增加,家用暖氣、烹飪電氣化、電動汽車普及等情形顯示未來幾年的電力需求將對電網運作帶來更進一步的壓力。

加州監管機關稱2025年前將有多達3800兆瓦的電力供應可能面臨延遲,將對該州構成重大挑戰,加州州長紐森正考慮讓惡魔峽谷核電廠持續營運。加州獨立電力調度中心(CISO)首席運營官Mark Rothleder指出,必須確保有足夠新能源穩定運作,方能讓其他電廠退役,否則將有電力不足的風險。

德州去年冬季的暴風雪導致電廠無法正常運作,揭露該州電力市場的脆弱性。該州考慮為可能需要的電力提前付費給發電廠,而非補償其實際出售的電力,此政策將會嘉惠傳統發電廠,包括 NRG Energy Inc、Vistra Corp等公司旗下的傳統發電場,惟引發電池及再生能源業者不滿,其中包括Eolian公司,該公司提議對電池、小型天燃氣發電機、其他能快速增加發電的技術提供激勵措施。
MISO 警告夏季用電需求高於預期將導致嚴重缺電,刻正根據不同類型資源在不同時間、條件下支持電網能力來評估不同發電方式,並致力於偏遠地區的供電轉移。MISO 首席執行官 John Bear 表示,隨著能源轉型的推進,電網運營商將更頻繁地採取緊急措施以支撐電力供應。

A:


亞馬遜刻正大幅擴展其在南加州白領階層業務,近期宣布已在南加州聖塔莫尼卡、爾灣及聖地亞哥三地租賃新辦公室,總面積為 439,000 平方英呎。可提供2,500 個專業及技術性工作機會, 將使亞馬遜在南加辦公室總面積超過 150 萬平方英呎,增幅超過 40%。

總部位於西雅圖的亞馬遜表示,其規劃在當地招聘從事各項領域的工作人員,包括零售、營銷、遊戲及網絡服務, 工作內容包括軟件開發工程師、遊戲設計師及用戶體驗設計師等。

亞馬遜發言人表示,該公司2021年在南加州共設置 15 個據點,為該州增加了 17,000 個工作機會,使加州的亞馬遜員工總數達到 170,000 人。疫情期間,亞馬遜的物流網絡增加了一倍,目前為美國第二大私營雇主,擁有 162 萬名員工。

目前此2,500 個新工作包括構建雲端基礎設施、改善 Alexa 體驗及設計尖端視頻遊戲,該公司表示,這些辦營運空間將於2023年年中開放,員工將於三年內完成招聘雇用。

占地最廣的空間位於聖塔莫尼卡市, 共計 200,000 平方英呎。該地區預計將於 2023 年年中開放,將擴大亞馬遜在洛杉磯的科技中心,並增加 1,000 多個新技術和企業工作機會。

位於 爾灣地區的 116,000 平方英呎辦公空間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放,可容納約 800 名新員工。爾灣市長表示,經濟發展,尤其是創造就業機會對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亞馬遜選擇爾灣市作為發展技術中心著眼於爾灣可提供的優秀人才庫及高品質生活,此項投資亦顯示亞馬遜對爾灣市的信任。

另於聖地亞哥大學城中心開拓123,000 平方英呎空間,容納約 700 名新員工加入亞馬遜聖地亞哥技術中心原有約 1,000 名員工的行列。此規劃計將於 2023 年初 落實營運。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由於原材料及運輸成本的增加,豬肉及雞肉的價格上漲。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已經從每緬斤1萬緬幣以下,上漲到每緬斤1.2萬至1.8萬緬幣(1緬斤等於1.6公斤)。在養豬場的價格約為每緬斤6,000緬幣,而仰光為每緬斤7,400緬幣。勃固為每緬斤7,500緬幣。此外,雞肉也因消費量增加及雞飼料漲價而上漲,養雞場的價格在仰光為每緬斤5,500緬幣,在曼德勒為每緬斤5,300緬幣,在其他省邦每緬斤在4,800到5,500緬幣之間,到零售市場的價格為每緬斤7,000緬幣。

A:

Myanmar Business Today電子報報導,KBZ銀行在臉書上公告,存戶新存入帳戶的現金,方能享無金額限制的現金提取,先前已存在銀行帳戶的餘額則不適用,該公告遭到網民的強烈反對。在緬甸軍方接管後,民眾試圖從銀行帳戶擠兌現金,所有銀行遂對現金取款施加限制,先是限制ATM提領,在銀行無法把更多的現金投入ATM後,進而限制銀行帳戶,對提現金提領的限制持續至今,民眾不願意將現金存入銀行,也不能隨意提取。為取得現金,銀行推出計畫,客戶在銀行開設新的帳戶,只要以現金形式存入的部份,即可不受限的提取現金。

 

此外,緬幣持續貶值來到1美元兌2,000緬幣以上,在2021年2月前,匯率為1美元兌1,500緬幣以下。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仰光省黃金企業家協會(YGEA)主席Myo Myint表示,為遏止黑市及穩定價格,黃金交易限在YGEA登記的店面及辦事處進行。YGEA提供比零售商更低的價格,有些跨境走私者從YGEA購買後,在數位平台上以2萬至3萬緬幣的差價轉售,此種交易是不允許的。黃金交易可以在YGEA的辦事處內進行,且須具備金條交易執照。此外,YGEA敦促會員及交易商,在進行黃金交易時應立即付款。根據該協會5月17日的聲明,未經報告,不得進行黃金跨境交易。該聲明指出黃金交易須具備金飾店的交易執照、金條交易執照,以及將對涉及線上交易而未經授權的經銷商採取行動。此後,從事金條交易的金飾店,必須製作金條庫存清單及黃金交易報告。不遵守該聲明個人及金店,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此外,YGEA還於5月4日決定,在即將到來的雨季從國外進口黃金,以避免原材料供應短缺。黃金交易商及零售商被敦促依據YGEA設定的價格加價5,000緬幣以進行黃金交易。根據緬甸中央銀行(CBM)4月3日發佈的聲明,為穩定黃金市場,黃金交易最好根據CBM的參考匯率(1,850緬幣)進行。YGEA隨後於4月8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根據CBM的參考匯率進行黃金交易。然而,YGEA主席表示,該決定尚未生效。國內黃金價格與全球黃金價格高度相關。目前,黃金在國內市場的價值為每緬克204萬緬幣(0.578盎司,或0.016公斤),而全球黃金價格為每盎司1,822美元。

A:

日期:111年5月12日

來源:金融評論報(Financial Times))

https://www.ft.com/content/9318db50-e0c3-4a27-9230-55ff59bcc46e

 

近期中國上海封城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壓力,抵達中國港口的貨物在碼頭停留時間長,且物流問題除發生在港口和機場,亦顯現於中國:

  • 由於欠缺貨運司機,到達中國港口的貨物在碼頭停留時間長;在上海,5月12日進口貨櫃的平均等待時間為12.9天,較3月28日增加174%;在中國其他地區,5月初與3月12日相較,出口貨櫃的等待時間增加22%。
  • 集裝貨櫃堆積致使裝卸船隻變得更困難,從而被迫在港口等得更長時間。截至5月12日,全球排隊卸貨的所有貨櫃船中,約有24%在中國港口外等候;平均等待3.58天或86小時,而4月前12天的平均等待時間則為115小時。
  • 物流問題不僅發生在港口和機場,中國內地亦因不同省份與城市間人員流動的法規差異(如某省的篩檢證明不為另一省接受)而阻礙貨品的流動。

 

未來當中國的工廠逐漸恢復正常運作時,將可能與第三季的旺季需求同時出現,同時間港口堵塞和司機欠缺的問題可能不會那麼快獲得解決。

另據澳洲海運業者表示,目前雪梨港較為壅塞,等待時間約5天;布里斯本港5月中旬因氣候因素,碼頭暫停運作;墨爾本港等待時間則約1至2天。

A:

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5月18日報導, 北約秘書長Jens Stoltenberg將訪問丹麥並與梅特總理、外交部長 Jeppe Kofod和國防部長 Morten Bødskov會晤。 訪問期間,秘書長和丹麥政府將討論北約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及討論即將舉行的北約高峰會。北約於 4月初宣布將於哥本哈根大學所屬之Niels Bohr Institute (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建立北約量子技術中心,該中心將幫助北約開發和測試更加安全之通信渠道。

A:

  1.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自由工業區秘書長Abdulhamid Gharaibeh表示,約旦自由工業區提出五項建設招標案,旨在發展及加強基礎設施,為投資者提供更加之服務。
  2. G秘書長指出,提出的第一項投標案為Zarqa自由區內建築物的太陽能發電專案,金額為422,000約幣。該專案計劃在四個月內實施,旨在降低反映電費價值的能源消耗,節省成本支出。第二個招標案,要建造海水淡化廠及Zarqa自由區內的一口新水井,對自2014年以來鑽探的新井水質進行處理與淡化,以保持填充主要儲層的永續性。該工廠將解決Zarqa自由區內的缺水問題,目前該區每周抽取3,060立方公尺之地下水,並將在不超過五個月的時間內完成。該井的招標金額為930,000約幣,其目標是解決Zarqa自由區產水量下降造成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3. G秘書長續指出,第三項招標案為在Zarqa自由區開發雨水排水渠道,總金額為130,000約幣,施工期為三個月,旨在防止連續三年影響該地區之洪水。第四項招標案為規劃建置量販產業之倉儲區乙提供相關整體服務,面積約為29公頃,該投標金額為322,000約幣,每年將提供超過348,000約幣之收入。該項計畫亦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然後將開始投資程序。第五項投標案為建置存儲區設施,以保護屬於投資者與該區域的貨物,金額為695,000約幣,工期期限不超過五個月。

A:

  1.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大學(Hashemite University)、通訊商Zain及大數據解決方案公司(Big Data Solutions Corporation)於本(111)年4月16日簽署一項合作協定,以建立約旦國家大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中心。旨在建立一個以準確性、專業性、效率、機密性以及促進創業精神與創造力為特徵的高品質資料庫。該協定由約旦大學校長Fawaz Zboon,Zain 執行長Fahd Jasem及大數據解決方案公司執行長Ahmad Al Am共同簽署。
  2. Z校長指出,該中心將為所有政府與私營部門提供諮詢、研究與分析,併為基於數據發展智慧科學研究做出貢獻,以服務各個部門。並將舉辦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課程,授予學生證書。Zain將為資訊技術、通訊服務、網際網路、搜索工具及技術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此外約旦大學將協助使用搜索平臺之培訓。大數據解決方案基金會將培訓大學生的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
  3. Z校長續指出,強調與私營部門建立網路與夥伴關係,以跟上數位化發展步伐的重要性。該大學已經引入數據科學、人工智慧及網路安全方面的新專業技術,並繼續提供與未來科學保持同步的專業。該協定將有助於支援大學的數位化轉型,有助於加強約旦成為全球數位教育目的地的地位。該中心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從大量數據中受益,並根據各人專長在多個研究領域對這些數據做最佳利用,並強調該中心是中東北非區域性第一個,全球第三個類似功能之中心。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