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4/1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將與荷蘭業者共享網路威脅信息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政府將與荷蘭業者共享有關網路威脅的機密信息。
荷蘭經濟部長 Micky Adriaansens 提交的一項法案,旨在為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信息,以利其在遭受網路攻擊等嚴重威脅的情況下,能夠更迅速地採取行動,一個試點項目已在進行中。
2020 年荷蘭司法部收到一些企業面臨重大網路威脅風險情資,卻以公司不屬於重要基礎設施的一部份,而做出不通知相關公司的決定,遭致很多批評, Adriaansens部長提出的法案旨在除去此障礙。
今年稍早,荷蘭業界推出荷蘭安全熱線( Het Nederlands Security Meldpunt)以警告有被駭客攻擊危險的公司,並分享有關網路威脅、漏洞等信息。
A:
出處:NL Times, 2022/04/1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1年荷蘭二氧化碳排放量打破多年來下降趨勢,略增0.03%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2021年荷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略增 0.03%,結束從 2015 年開始的下降趨勢,2021年荷蘭燃煤發電站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增加 69%。
碳排放增加主要歸咎於於天然氣價格飆漲,導致2021年發電廠增加煤炭使用量。位於 Eemshaven 荷蘭最大燃煤發電站 RWE one,2021年碳排量( 5.3 百萬噸)為 2020 年( 2.5 百萬噸)的一倍,佔全荷總碳排量 7%。
根據荷蘭排放管理局(NEA)公佈的數據亦顯示,荷蘭工業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並未取得成功。自 2015 年巴黎氣候協定以來,該業的排放量幾乎未減少。
A: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4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93/P200號(商情文號:第293號)
商情本文:
根據EnAppSys能源市場分析公司數據,再生能源總發電量有史以來第二次超越天然氣煤發電量,風能產量更在今年第1季創新高達23.3TW,占電力總需求的31%,並突破2020年初風能產量達23TW的紀錄。風力發電量幾乎與燃氣發電量相等,可見英國電力系統的再生能源發電有所成長。該公司主管Paul Verrill指出,2022年第1季風力發電量創新高,且國內再生能源發電量繼2020年第1季後再次超過化石燃料發電量。
近年來,推動減碳發電的政策促成風力發電擴展,目前在陸上與離岸地帶安裝的風機容量已達25GW,與2008年相比當時才不到5GW;政府最新能源安全策略更已承諾將在2030年前使離岸風電發電產量大增5倍,從11GW增加到50GW。丹麥Ørsted能源公司位於約克郡海岸處的巨型Hornsea Two風場為新開發之一,於去年12月發電並將於今年全面投入營運。相較之下,煤炭發電現於全國總電力占不到2%,擬於2024年10月淘汰。
由於能源監管機構(Ofgem)自本月再次提高能源價格上限,民眾均可感受到天然氣與電力價格高漲的壓力。儘管風力發電量增加,但全球天然氣短缺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天然氣、煤價仍居高不下,能源市場批發價格持續創新高。由於市場運作方式導致天然氣比其他能源更大幅度地影響電價;有專家呼籲改變此方式使能源批發價格更能反映再生能源使用增加。
另外,Shell能源集團與德國Uniper能源公司簽約,擬在Uniper公司位於Killingholme地區的工廠產製天然氣,並供應給當地重工業者,產能預估達720MW的氫氣足以在一年內為50萬戶家庭供暖。上述公司擬定發展的氫氣為藍色氫,是目前最常使用的產製方法,惟此仍是含碳能源;為使此氫氣更加低碳,兩公司亦計畫在北海使用尚未於英國大規模布局的碳捕獲與封存科技。另BP能源公司也計畫在Teesside地區新建藍色氫工廠,也將輔用碳捕獲科技。據悉許多開發商仍在等待政府對新興氫氣科技和碳捕獲技術等支持措施的最終細節。
A:
A:
依據瑞士聯邦委員會2022年4月14日公告,瑞士Cassis總統將率領企業與科技團隊,並由經濟國務秘書Marie-Gabrielle Ineichen-Fleisch、教育研發與創新國務秘書Martina Hirayama、國會議員ElisabethSchneider-Schneiter及Thierry Burkart等陪同於4月18日當周訪問日本,主要討論科技與經濟合作,及大阪2025年世界博覽會等;將訪問東京、京都及大阪,預計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岸田文雄、外務大臣林芳正等展開政治會談。
日本為瑞士在亞洲第2大貿易夥伴(扣除貴重金屬貿易量),僅次於中國;每年雙方有120億瑞郎的貿易額。日瑞兩國亦為重要科研夥伴,且兩國目前都是聯合國安理會2023/24非常任理事國候選國,預計亦將討論俄烏戰爭對歐洲及亞洲的安全挑戰。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委員會公告
日期: 2022年4月14日
A:
日期:111年4月14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94/P200號(商情文號:第294號)
商情本文:
英國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7%,生活成本以三十年來最快速度飆漲,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包括疫情後供應鏈問題、俄烏戰爭、勞力短缺等。其中有五大價格飆升引起最大關注:
一、汽柴油價格:石油價格受原油價格波動影響,實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能源批發價格已大增使許多供應商均難以負擔。入侵行動更加劇能源價格飆升,係因俄國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之一,且西方國家計畫終止俄羅斯石油以抗議其行動。美國已宣布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英國也已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前逐步終止進口俄國石油,歐盟也正努力降低對俄石油之依賴。供應減少、需求卻增加,導致英國自2月初以來柴油平均價格上漲18%,無鉛汽油平均價格上漲11%。
二、能源價格衍生影響:自各國防疫政策調整後,全球能源需求激增推高天然氣的價格,再加上烏克蘭戰爭影響,4月起消費者能源年度價格上限調高近700英鎊,達1971英鎊。另由於企業不受能源價格上限保護,企業面臨的能源價格漲幅更巨大,如位於大曼徹斯特地區的6/CUT披薩店老闆Paul White表示,現每週要在能源帳單上多花費500英鎊,還面臨燃料、食品價格上漲,因此渠也提高消費者價格以彌補本身成本。
三、家具價格:由於原材料、運輸成本上漲與供應鏈中斷問題,家具價格也變貴。如TIMCO建築供應公司於2月份表示,運輸貨櫃原只需要約1,000美元(739英鎊),價格現則已漲到超過1萬美元。英國家具製造商協會(British Furnitur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表示,係因硬木、織品、泡沫(foam)和鋼材等材料成本均飆漲,最近還可能再度飆高。如Ikea商店已將增加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該公司於2021年年底為因應供應鏈、運輸與原材料成本,已將英國商店產品平均價格提高10%。
四、油類價格: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僅在3月份食用油價格就上漲7.2%,比一年前高出近25%。由於烏克蘭與俄羅斯供應全球大宗葵花油,兩國戰爭衝擊產品出口。部份製造商轉而使用替代食材,如由英國農民種植的菜籽油(rapeseed oil)。生產手工薯片的英國點心公司(British Snack Company)創始人Tom Lock就表示,其公司已改用菜籽油生產。
五、牛奶與起司:肥料是俄羅斯最大出口產品之一,自俄烏戰爭後價格飆升,導致農民的生產成本增加,致使乳製品也受影響。英國最大Arla Foods乳製品公司便指出,飼料、燃料和肥料等成本飆升,肥料費用已從每噸350英鎊躍增到900英鎊,燃料費也增加一倍多。此正影響超市產品價格,鮮奶已於3月份上漲1.7%,比一年前增13.2%。
A:
The Star 2022.4.13 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垮祖魯納他省遭逢連續2日暴雨,導致德本港附近區域供電及供水中斷,連接德本港之N2高速公路遭沖毀,因N3靠近德本港整修路段亦受影響,南非公路局(Sanral)宣布關閉通往德本港之高速公路,此繼2021年7月納他省暴動以來第一次關閉通往德本之高速公路。
- 南非Transnet運輸集團表示,受暴雨影響,德本港周邊道路暫時封閉,為安全起見,暫停德本港運作,另位於德本港北邊之理查灣港(Richards Bay)及那他省部份鐵路運輸則因積水導致運量減少。
A:
The Star 2022.4.14 南非經濟組摘譯
- 世界銀行(World Bank)日前表示將2022年預期南非經濟成長率自4.9%下修至2.1%,預期2023年GDP成長率為1.1%,2024年則為1.8%,主要原因為烏俄衝突導致南非國內汽油及食品價格大幅上漲,首當衝擊中低收入戶,可能引發社會不安。
- 另國際通貨價格上漲將可能使南非出口受益,例如南非盛產白金、鈀,錳、鋯、鎢等礦產,均為生產鋼鐵、鋁合金、燈泡、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等產品之重要原料,俄羅斯受經濟制裁後,南非亦可透過出口以上礦產獲益。
- 該銀行表示未來應持續觀察以上兩者何者效應較大,而南非仍面臨電力短缺、運輸物流無效率及勞動短缺及高失業率等因素,導致私人投資力道薄弱等結構性問題。
A:
The Star 2022.4.14 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前於2015年調查南非五家天然液態瓦斯公司疑似聯合壟斷價格,將瓦斯桶保證金訂為每桶成本之45%,以獲取額外利潤,本案於4月13日進行法庭結辯。
- 散裝天然液態瓦斯之瓦斯桶必須依照法定規格製作,而瓦斯公司以固定價格收取每桶保證金,因此獲得額外利潤,損害消費者權益。各瓦斯公司反駁並未聯合壟斷價格,保證金係依據公正市場情況決定。
A:
The Star 2022.4.13 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MTN電信集團宣布在南非境內新設1350座電信設備,先前已宣布將投資7億蘭特更新位於垮祖魯納他省內之電信設備,俟另宣布將投資7.49億蘭特更新位於西開普省內之電信設備,預計僅西開普省境內將有179座電信設備提供5G服務。
- MTN為擴大4G及5G服務,業以51.5億蘭特向南非政府標購頻譜。該集團表示為提高西開普網路服務品質及提高網路滲透率,除修復遭破壞之設備,另更新相關設備,例如更新基地台或機房儲能電池等,目前進度已完成72%,盼於本(2022)年完工,另將採取措施以便將儲能電池每年失竊率降低50%。
A:
資料來源:每日鏡報(Tagesspiegel)、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40045號
為平抑能源價格高漲對民生之衝擊,德國聯邦政府甫於2022年3月下旬公布數項補助措施,包含「未來3個月,將燃料中能源稅比例降至歐洲最低標準」等作法,現遭民間團體及智庫批評政策思慮欠周,與政府整體能源轉型方向不符。
據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報導,德國政府規劃之能源開支補貼措施,預計於2022年6月開始實施,原本旨在保護消費者不致因俄烏戰事而負擔高漲之能源開銷。惟過去數周來,石化燃料價格趨穩,目前每桶石油價格低於100美元,汽油與柴油零售價格則已跌回每公升2歐元以下(柴油平均價格現為1.995歐元),遠低於3月中旬每公升柴油2.30歐元之高點,未來倘政府補貼計畫確定實施,油價將可能比俄烏戰爭前更為便宜。德國「汽車駕駛人協會」(ADAC)燃料專家Jürgen Albrecht預估,隨油源供應趨穩,價格可望逐步正常化。環團與智庫爰批評,並質疑進一步降低柴油及汽油價格之正當性與必要性。
德國經濟學家Veronika Grimm認為,降低石化燃料價格的措施,將繼續使德國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相關補助亦將消耗政府約31.5億歐元之稅收。智庫「Agora交通轉型論壇」(Agora Verkehrswende)則批評,政府發出錯誤訊號,使民眾誤認未來仍可負擔得起石化燃料之高昂代價,因此不會做出任何消費行為的轉變,不利整體能源轉型。建議政府應立即制定降低交通運輸能源消耗的計畫,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例如:全面實施高速公路限速,即是一項重要且可立即執行之措施。
然而,與此同時,「德國運輸公司協會」(VDV)代表產業發聲,主張政府現推出措施不足以幫助產業緩解困境,要求再額外提供15億歐元的聯邦預算,補償俄烏戰爭對公共運輸營運商造成的衝擊。此外,公車及卡車運輸公司紛表經營岌岌可危,呼籲政府儘速提供周轉,俾維持營運資金流動性。
相關德媒政經分析,由於歐盟成員國現正就是否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進行辯論,未來幾個月油價發展趨勢暫不明朗,政府政策之妥適性仍待時間檢驗。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46號
俄烏戰事造成德國能源供應緊張,也令造紙業備感威脅。德國造紙業協會理事長Alexander von Reibnitz表示,特別是俄羅斯天然氣的停運後果,將使協會中的企業成員無法因應承受;天然氣禁運恐導致造紙業之全面停擺。
天然氣禁運所引發的骨牌效應,也將與其他產業並無二致。除了食品及藥品的包裝將受到影響以外,醫藥、照護與家用衛生紙,過濾器、量尺等特殊紙張,以及報紙、雜誌、型錄或廣告傳單等印刷用紙皆無法避免波及。
此對目前已面臨高價原物料成本之造紙業商家而言,無疑雪上加霜。德國瓦楞紙板產業協會理事長Steffen Würth即指出,烏克蘭戰爭所帶來的經濟影響,令數月來已承受極端價格壓力的紙商,處境更加艱難。
紙協Reibnitz理事長說明,天然氣是造紙業最重要的燃料來源。到2022年底冬季,每年所需的26 TWh天然氣中僅15%可以其他能源替代。
近年來,因疫情限制造成網路訂購暢旺,以及紙張取代塑料包裝的消費環保風潮,皆促使德國紙張市場需求大幅提高。工廠擴增產能,2021年產量已逾2,300萬噸。
此外,天然氣對廢紙回收業也相當重要。根據產業協會資料,德國廢紙進口再創歷史新高,歐洲廢紙有三分之一在德國回收,倘無天然氣,每天約有5萬噸廢紙無法處理。
另據聯邦經濟部資料,德國擁有僅次於中國、美國及日本的全球第4大造紙工業,幾乎一半的紙張、紙板與紙箱出口國外。
瓦楞紙板產業協會Würth理事長強調,2021年市場對瓦楞紙板包裝的需求也在紙張需求持續增加中成長。但紙張及能源成本的大幅飆升,恐降低整體平衡。
依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從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瓦楞紙原料的價格上漲66%,而天然氣價格也在2020年8月到2021年12月間飛漲,升幅高達330%。
據Würth稱,2021年瓦楞紙板產業協會企業成員的收入增加4.5歐分,即平均每平方米57.7歐分。銷售額成長6.9%,共計銷售瓦楞紙板86億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57億平方米。家用電器等消費品的需求增加,以及新冠疫情期間網購交易的持續榮景,是德國瓦楞紙板產業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A:
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2022年4月14報導,奧地利政府為因應持續升高之通貨膨脹,日前成立「通膨專家小組」(Inflationsgremium),邀請朝野各界商討對策,並訂於2022年4月15日召開首次會議。
該小組由奧國財政部長Magnus Brunner及社會事務部長Johannes Rauch擔任共同主席,參與成員包括:兩大智庫「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及「IHO」(高等研究所)專家,「奧國工商總會」(WKO)、「工會總會」(AK)、「工業聯合會」(IV)專家,以及退休人員協會及青年聯合會代表等。
奧國企業界及工會盼藉此專家小組會議凝聚共識,進一步成立專責之委員會,以監測及分析奧國通貨膨脹之發展,並據此研議降低通膨對策及紓困方案。
A:
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2年4月14日報導,奧地利最大鋼鐵集團奧鋼聯(Voestalpine)宣布:出售其美國德州廠80%股權予全球最大鋼鐵生產集團ArcelorMittal,雙方已完成交易協議,成交價6.1億歐元。
奧鋼聯表示,該集團已訂定「綠色鋼鐵生產科技」(Greentec Steel)逐步減碳計畫,預計於205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目標。此次出售美國子公司股權標示奧鋼聯集團朝減碳目標前進一步。
奧鋼聯保留德州廠20%股權目的係與ArcelorMittal繼續合作,在雙方簽訂長期合約下,由該廠每年供應奧鋼聯集團所需之42萬噸熱軋鋼(年產量200萬噸)。奧鋼聯因此可減少積壓存貨之風險。
A:
法媒BFM Business本(4)月13日報導,法國電力公司(EDF)集團啟動氫能計畫,盼於 2030 年前成為歐洲低碳氫能領導廠商。EDF規劃在歐盟及法國政府支持機制下,以締結產業合作夥伴及共同出資之形式,投資20至30億歐元發展低碳氫。
EDF創新、企業責任暨策略執行董事Alexandre Perra表示,該集團將透過擴展核能與再生能源之發電量能,由旗下氫能子公司Hynamics以水電解產氫技術發展氫能。3百萬瓩(3GW)的電力預計每年可生產45萬公噸氫,並達成減碳3百萬公噸(相當於海運碳排量的50%)。渠說明,EDF已設立製造100%低碳氫之目標,主要因為以水電解技術產製之低碳氫對於重型運輸(如公車、垃圾車、貨車及火車等)推動去碳化相當關鍵。
目前全球8千萬噸氫氣大多由化石燃料(尤其是天然氣)產製而來。EDF集團旗下EDF Renewables 執行長Bruno Bensasson表示,該集團2021年儘管財務狀況不是太好,亦對再生能源投資近 20 億歐元,以加速發展太陽光電及風能為主之再生能源。EDF Renouvelables在開發及投資之規模,將再成長近3成,顯示集團發展再生能源之決心。然而,EDF集團預期2022年營運表現將下滑(年度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A預估衰退幅度超過260億歐元),且須在核能發電問題及政府電費凍漲政策等方面作出妥協。因此,法國政府作為其最大股東,已決定於本年春季透過增資,確保EDF集團之短中期融資能力。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3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PMR研究人員發現,波蘭電子商務市場的價值在2021年達到1,110億波幣(239億歐元),其中56%是商品,44%是服務。
PMR表示,2021年線上服務銷售額為487億波幣(105億歐元),預計到2027年將增加一倍,達到970億波幣(209億歐元)。據PMR研究人員稱,在2027年之前,波蘭人將在網上訂購價值超過2億波幣的服務。
PMR在其報告中表示,根據PMR的預測,未來幾年電子商務服務市場將保持強勁的上升趨勢。PMR補充稱,市場的增長將受到高需求的刺激,這將受到勞動力市場的有利條件和人口實際工資增長的支持。PMR觀察到,從長遠來看,市場也將受到越來越多透過互聯網提供之服務的支持。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3 PAP, The First News
根據波蘭中央銀行於4月13日週三公佈的數據,截至2022年2月份,波蘭的經常賬戶赤字上升至28.7億歐元,而 1月底的赤字為6.38億歐元。而市場分析師預計赤字將達到20億歐元。
波蘭的商品貿易逆差為17.4億歐元,服務貿易順差為22.5億歐元。波蘭的初次收入(primary income)赤字為25.1億歐元,二次收入(secondary income)赤字為8.73億歐元。2022年2月商品出口年比率成長10.4%,進口從2021年2月上升21.6%。
A:
法國費加洛報( Le Figaro)本(4)月14日報導,法國番茄生產農戶亦受烏俄戰爭之影響。目前法國國內生產的番茄約有 95%採溫室無土栽植法,全年均有生產,不受時令季節限制,相關生態影響頗具爭議。隨著天然氣價格飆升,溫室栽植面臨考驗,迫使茄農延後甚至放棄部分栽種,國內產量減少亦使市面上西班牙及摩洛哥進口番茄更加氾濫。
事實上,去(2021) 年第4季天然氣價格飆升,即開始對法國番茄生產造成壓力,烏俄戰事衝突則加劇其困境。布列塔尼番茄生產商農會 Solarenn 主席表示,茄農溫室使用之氣價一向介於每百萬瓦時(mégawatt heure, MWh) 15至 30 歐元間,去年底平均 漲為80 歐元,2月烏俄開打更使氣價飆到220歐元,是以往的 10 倍,令溫室農戶叫苦連天。
即使目前氣價暫已跌回每百萬瓦時90歐元,眾多茄農仍被迫賠本出售,若大型零售批發商不願降低其抽成利潤,增加的成本勢必反應於售價上,將國產番茄價格推高一倍,消費者可能轉而購買較便宜的進口番茄。
目前已有部分茄農減半生產因應,布列塔尼茄農則決定延後產期2個月,由於法國市場銷售的番茄半數以上為進口,其國內番茄生產飽受威脅;隨著夏季與番茄旺季即將來臨,法國茄農憂心屆時供給過剩,恐將導致價格暴跌。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4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於4月14日週四在Polsat News電視節目中表示,波蘭與其他10個歐盟國家一起呼籲歐盟執委會設立一項特別基金,對烏克蘭戰爭難民的醫療服務提供資金。該組織將由中歐和東歐國家組成,包括烏克蘭的一些鄰國。
根據Niedzielski部長表示,這11個國家曾建議歐盟執委會(EC)放寬對Covid-19 疫苗接種合約的規定,以便他們能夠將更多資金用於難民的醫療服務。Niedzielski部長補充稱,迄今為止,與製藥商輝瑞公司(Pfizer)和歐盟執委會的會議沒有帶來任何結果。
自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已有273萬人越過波蘭-烏克蘭邊境進入波蘭。Niedzielski部長表示,100萬名難民的每月醫療保健服務費用估計約為3億波幣(5,600萬歐元),前提是他們獲得與波蘭國民相同的服務。
當被問及歐盟的援助時,Niedzielski部長表示,波蘭還沒有收到任何財政援助,並補充稱,波蘭還建議應該有一個在歐盟會員國之間轉移患者的機制。共同融資是當務之急。
A: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本(4)月14日報導,去(2021)年隨著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同步強化了法德兩國經濟關係。法德商工會(Chambre franco-allemande de commerce et d'industrie)會長Patrick Brandmaier日前稱,法德兩國在貿易、投資及科研領域均是彼此重要的合作夥伴,形成激勵歐洲經濟與發展之強大動力。
去年,德國超越美國,成為法國最大外資來源國,近300件投資案遍及全法,且51%為新設投資計畫。法國商務投資署(BusinessFrance)認為此為德商深受法國魅力吸引之表徵,德商在法投資首選為貿易與零售經銷業,其次為機械暨設備、消費電子及交通運輸。該署副署長Marie-Cécile Tardieu進一步指出,德資有助於法國的再工業化,去年德商為法國製造業創造了四分之一的就業機會,在就業、出口與創新均形成良性循環。根據該署統計,自2019年以來,法國已成為德商投資歐洲首選目的地,約有五分之二投資案均在此落腳。
德商投資者對法國傳統優勢青睞有加,包括其市場規模與先驅地位、完善出色的基礎設施、優質人力及學校教育等,認同現任總統馬克洪任期內推行之親商改革,並關注法國數位化與能源轉型之努力,期能為兩國在電池、氫能、半導體及人工智慧等領域開創商機。此外德商亦肯定法國面對疫情之危機管理。
值此第二輪總統大選投票前夕,德商期許法國政治及監管體制維持穩定,並持續改革,且法國新政府將能承諾與德國投資合作共創歐洲榮景為先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