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4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4月14日週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波蘭將在今年年底前放棄進口俄羅斯液化石油氣(liquefied petroleum gas ; LPG),該液化石油氣用作汽車和家庭的燃料。
波蘭已經宣布將在2022年底前完全獨立於俄羅斯天然氣,這要歸功於其擴建的液化天然氣終端設施和一條將於今年稍晚時候投入營運之來自挪威大陸棚的新天然氣管道。
Morawiecki 總理週四表示,到今年年底,波蘭將不再進口液化石油氣,波蘭正在準備基礎設施及新的進口市場,以停止從俄羅斯進口。他的聲明是為了回答記者關於執政黨主導的下議院為什麼週三拒絕上議院試圖禁止俄羅斯液化石油氣的修正案之問題。
Morawiecki總理表示,液化石油氣,或超過300萬駕車者使用的天然氣以及為家庭供應暖氣的天然氣,也將受到政府建議之相同限制,以確保徹底擺脫俄羅斯的碳氫化合物。
波蘭國會週三通過一項法律,禁止俄羅斯煤炭與焦煤進口及過境波蘭。根據波蘭液化氣協會 (Polish Liquid Gas Association ; POGP)的數據,2020年俄羅斯液化石油氣占波蘭商品進口總量的65%,約佔國內消費量的一半。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4 PAP, TVP World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於4月14日週四表示,他認為解除疫情狀態的決定將在4月份作出。該部須看看必須調整哪些法律規定。Niedzielski部長人在接受私人電視廣播公司 Polsat News 採訪時強調,該部正就有關疫情狀態(epidemic state)轉變為疫情威脅的狀態(state of epidemic threat)進行法律分析。
Niedzielski部長指出,疫情威脅的狀態將保持不變,該部將焦慮地等待至9月假期後的期間。他補充稱,衛生部正在密切關注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最近的建議,該建議對80歲以上的人接種第4劑疫苗。他宣布將在未來幾天做出決定。Niedzielski部長另指出,波蘭政府正在研究其他國家的行動,這些國家對免疫受損(impaired immunity)人群實施了第4劑的疫苗接種。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4 Eston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據愛沙尼亞商工總會電子新聞(E-News of Eston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報導,企業歐洲網絡(Enterprise Europe Network)和歐盟群聚(EU clusters)希望盡一切可能加強國際供應鏈。為解決發生的緊迫問題,建立一個供應鏈彈性平台(Supply Chain Resilience Platform),以幫助企業維護、重組或更換現有的供應鏈,以及採購所需的原物料、零部件、半成品或服務以持續生產。如果企業想尋找新的國際合作夥伴,該商工總會邀請有興趣企業在該平台(platform)上登記註冊公司的簡介和興趣,以建立新的業務聯繫並確保企業的國際供應鏈。
該線上平台的重點領域包括:農業和食品、營建、數位、電子產品、能源密集型產業、健康、移動、運輸、汽車、原料、再生能源、紡織品等領域,該平台係由歐洲企業網絡(EEN)與歐洲群聚與歐洲群聚合作平台(European Cluster Cooperation Platform)合作創建,並獲歐盟執委會和EISMEA(European Innovation Council and SMEs Executive Agency)的支持。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4 E-News of the Eston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據愛沙尼亞工商總會電子新聞(E-News of the Eston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報導,愛沙尼亞工商總會(Eston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就俄烏戰爭對愛沙尼亞公司的影響向愛沙尼亞政府、經濟事務和通信部以及財政部發出呼籲。該商會作了簡要概述,並提出了一些建議,以幫助減輕或防止軍事行動的負面影響。有關這些公司的關注點如下:
1.天然氣的問題
愛沙尼亞目前高度依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如果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因任何原因暫停,愛沙尼亞很可能不得不在一段時間後對天然氣消費施加限制。
該商會認為,迫切需要與拉脫維亞和芬蘭合作,在愛沙尼亞或商會附近建立一個區域液化天然氣終端設施。愛沙尼亞政府應在這個問題上與私營部門密切合作,確保在終端設施建設過程中不會出現官僚主義障礙,並確保整個過程能夠儘快完成。此外,國家應該為私營部門可能需要直接或間接的國家支援來建設液化天然氣終端設施這一事實做好準備。
2.與公共採購(建築工程和長期合約)有關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辦法
烏克蘭的戰爭大為提高了建築材料的價格,特別是難以獲得以前從俄羅斯、白俄羅斯或烏克蘭大量進口的建築材料。根據今天的資訊,在主要建築合約的營業獲利率為2-3%的情況下,透過這些價格上漲之直接建築工程價格上漲為15-20%。由於上述原因,可能很快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透過公共採購委託的大部分建築工程在1-2個月內停止,因為建築公司無法承受如此程度的價格上漲。此外,不可能在合約先前商定的期限內進行所有建築工程。許多專案還涉及使用補貼,如果專案未在一定期限內完成,補貼就有可能收回。
商會的建議:
- 透過指數化來補償烏克蘭戰爭造成的不可預見的價格上漲是明智的。只要有可能,索引應追溯到3月初。在建築施工中,這可以透過建築價格指數(EHI)來完成,根據EHI與2022年2月相比的累積變化來調整已執行工程的月度契約。在對運輸局進行工程的道路建設中,瀝青bitumen(瀝青asphalt的主要成本因素)的價格是指數化的,但也有必要支付一些基本材料和機制的額外費用。除建築工程外,可能有必要對透過公共採購授予的期限合約(如廢物管理、道路維護或客運)採用指數化。例如,對於這些合約,可以根據消費者價格指數的變化進行指數化。因此,至少在愛沙尼亞政府層級應提供明確的指示,以便在採購合約中使用價格調整指數。如有必要,應作為緊急事項修訂《公共採購法》。
- 如果烏克蘭戰爭開始前簽訂的工程合約由於烏克蘭戰爭而無法及時完成,訂約當局應延長完成工作的時間。此外,如果建築公司由於烏克蘭戰爭而無法在合約約定的時間內進行建築工程,則應避免制裁。愛沙尼亞政府應對訂約當局發佈準則。
- 應採取措施,對建築公司提供額外的營運資金,並減輕價格上漲的風險。為此目的,訂約當局的付款期限應縮短至自接受已執行工程契約之日起14天,而不是自開具發票之日起,並且必須在5個工作日內對契約進行審查。還應允許對公共採購合約中的材料訂購預付款,並應考慮企業和創新基金會的擔保,以確保這些預付款。還應考慮減少業績保證。
- 新建築合約採購建議,建築物建造合約應與建築價格指數挂鉤,其中基指數是提交報價的月份。該指數應每月調整一次。到期日少於6個月的合約不能編製索引。在道路建設中,關鍵零部件的價格變化應採用+/-補償機制,類似於對瀝青價格變化的補償。履約保證應從 10% 減少到 5%。在運輸局的合約中,保修期的保證應從5%減少到3%(有效期為5年)。提供的所有擔保均扣除加值稅。
- 在經濟降溫階段和私募股權投資決策推遲的情況下,公共部門應繼續按當前財政數量進行計劃投資。為了分散價格風險,愛沙尼亞政府應儘快向訂約當局提供行為守則。
該商會還提請政府注意其他與軍事有關的影響。對於許多部門(如建築、木材及相關行業、機械和金屬行業、農業、運輸公司、化學工業)的影響可能非常大。該商會看到,失去從戰區進口重要原材料的機會對企業和經濟的影響更大。為了減輕這種負面影響,公共結構可以支援公司尋找新的潛在供應管道,此外,公司還需要支援措施來改變供應鏈。
暫時和有限地增加砍伐量將有助於確保木材作為當地資源的可利用性。對戰區出口的減少對企業的影響要小一些。俄烏戰爭動降低了商業信心,導致一些推遲。由於價格迅速上漲,公司還面臨著額外的困難,包括能源價格上漲,這些成本並不能立即轉移到合約合作夥伴手中。公司還報告了對外國勞工的擔憂,例如無法延長季節性工人的短期就業,甚至在極少數情況下,僱用具有特定技能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工人。此外,由於上述原因,公司可能會遇到流動性問題。例如,當必須向新供應商支付大筆預付款時,情況可能就是這樣。因此,國家提供額外的支援措施來支持企業的流動性是合理的。
A:
加州期望電動車銷售量可於未來四年提高三倍、達到所有新車購買量的35%。這是一個積極目標,做為下一個十年中期逐步淘汰汽油動力車銷售的一部分。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12日公布提案,目標是將電動車、氫動力車或插電式混和動力車的銷售量於2035年前提高至100%。全國現約有11%新乘用車銷售在加州,對汽車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電動車銷售的預期增長,需要大量增加充電站。加州設定於2025年之前設置25萬個充電站的目標,目前在公共空間或辦公大樓、公寓與其他分享空間停車場的充電站,仍少於8萬個。加州能源委員會去年批准在三年內支出3.14億元設置乘用車充電站,紐森也在他提出州預算案增加充電站經費。
根據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數據,燃油動力乘用車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加州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超過其他任何單一來源。增加電動車銷量與設置充電站計畫,僅為加州致力於大幅減少碳排放的一部分。專家預估,2026-2040年計畫每年將減少近3.84億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加州法規將要求2026年款新車銷售的35%是零排放汽車,包括電池、氫動力或插電式混和動力汽車。根據空氣委員會數據,這個目標比2021年零排放汽車比例大幅增加,加州去年所有汽車銷售中,約有12%是零排放汽車。目前在加州道路行駛的2600萬輛汽車,約有100萬輛為零排放汽車,當局計畫於2035年之前,有高達20%汽車銷售是使用電池與汽油動力組合的插電式混和動力車。
不過,包括福特與豐田在內等主要汽車製造商偕同汽車產業組織「汽車創新聯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針對提案發表聲明,表示汽車產業「承諾致力於電氣化與淨零碳排放的交通展望」,但所要求零排放汽車銷售量需急遽增加提出質疑。聲明指出,汽車製造商必定致力滿足最終採用的任何標準。但即使在加州,這些提案要求也將極具挑戰。
加州制定部分全國最嚴格的氣候政策,並且是全國第一個制定向零排放汽車目標前進計畫的州。華盛頓州州長也於上個月簽署一項法令,設定於2030年要求華州所有新車為電動車的目標,監管機構必須於2023年底前,說明該州將如何實現此一目標。紐約也計畫於2035年之前,逐步淘汰汽油動力車。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6238395?from=wj_catelistnews
A:
綜整美媒報導,4月12日「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公布提案,旨在推動電池、氫動力或插電式混和動力汽車等銷量在未來4年內成長3倍,2026年達到所有新車銷量的35%,2030年增為68%,以落實2035年加州新車全面零碳排。
因電動車銷量預期成長,將需要大量充電站,加州已設定於2025年之前設置25萬個充電站的目標,而目前在停車場、辦公大樓等公共空間之充電站,仍少於8萬個,州政府已就擴充充電站增列相關經費。
根據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數據,燃油車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加州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超過其他單一來源。2021年加州所有新車銷售中,約有12%是零排放汽車。目前州內2600萬輛汽車中,約有100萬輛為零排放汽車。
不過,包括福特與豐田等汽車製造商偕同汽車產業組織「汽車創新聯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針對該提案發表聲明,表示汽車產業「承諾致力於電氣化與淨零碳排放的交通展望」,但對要求零排放汽車銷售量需急遽增加提出質,認為此要求極具挑戰。
加州制定部分全美最嚴格的氣候政策,且在全美各州第一個制定零排放汽車目標。華盛頓州州長也於2022年3月簽署一項法令,要求2030年華州所有新車為電動車的目標。紐約也計畫於2035年之前,逐步淘汰汽油動力車。非營利組織CalMatters表示,如果這項提案在2022年夏天過關,加州將是全世界淘汰燃油車的先驅、並為全美立下標準,預期可能引發其他州與聯邦政府跟進。
A: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與馬來西亞Edra Energy Sdn Bhd公司已開始在馬國馬六甲州亞羅牙也(Alor Gajah)的Edra發電廠進行商業營運,該發電廠現在是馬國最大的聯合循環燃氣輪機發電廠(Combines Cycle Gas Turbine Power Plant,簡稱CCGT)。
該發電廠為馬國電網增加逾 2.2 GW的電力,相當於馬國當前需求的10%的電量。
根據能源觀察目前的預測,馬國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18.8GW增長至 2039年的逾 24GW。
此外,第 12 大馬計畫中的國家能源轉型目標包括逐步淘汰燃煤發電計畫。預計至2033年將有7GW的燃煤發電廠退役,這將導致包括天然氣在內的其他能源的使用率將增加。
GE Gas Power Asia 總裁兼執行長Ramesh Singaram表示,GE技術已達到一定效率水平,可以滿足不斷提升的電力需求和馬國政府的永續發展目標。該公司的H-Class技術,加上數位解決方案和服務專業知識,將有助Edra的新發電廠成為該地區最高效和永續發展的發電廠之一。此外,該發電廠亦創造2,500個就業機會,為當地社區創造經濟溢出效應。
前述新廠由三個發電機組組成,每個發電機組的發電量逾 745兆瓦,每個發電機組配備一台GE 9HA.02 燃氣輪機、一台STF-D650蒸汽輪機、一台W88發電機和一台熱回收蒸汽發生器。
GE的積體Mark VIe 控制系統提供燃氣輪機發電機控制和性能。此外,GE Digital的數位解決方案資產績效管理套件將有助馬六甲州發電廠的營運更安全、可預測、可靠及永續性。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智庫「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表示,中國大陸為馬國最大貿易夥伴,該國部分地區因實施新冠病毒清零策略而進行封鎖,將對馬國貿易和旅遊業在內的經濟表現造成衝擊,估計中國大陸的國內生產毛額每下跌1%,馬國經濟恐下跌0.3%至0.5%。
2021年中國大陸為馬國最大貿易夥伴,占馬國出口額15.49%,亦占進口額23.2%。
根據該智庫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入境馬國旅客占馬國全年入境旅客的11.9%。馬國已於4月1日重新開放國境,倘中國大陸旅客沒有回流,預期馬國旅遊業的回升將比疫情前小。隨著國際邊境重新對外開放,馬國旅遊業和相關服務業的預期反彈將推動國內需求復甦,估計服務業將於本(2022)年強勁成長6.1%(2021年為1.9%)。馬國旅遊、藝術及文化部盼本年可吸引200萬名國際旅客,並創造86億馬幣(約20.33億美元)外匯收益。然人力短缺和營運成本增加,可能抑制馬國旅遊業的復甦。
馬國政府原盼2022年能帶動經濟復甦,但其增長前景仍受到俄烏衝突、惡性通膨和中國大陸封鎖等影響。隨著自4月1日起重新開放國際邊境,該智庫預測馬國本年國內生產毛額成長預測值可達5.2%(2021年為3.1%),主要由國內需求持續復甦,尤其民間消費和公共支出支撐。該預測值略低於馬國中央銀行前修正後之5.3%至6.3%預測值。
該智庫認為,國內需求將繼續支撐馬國本年的經濟復甦,並預測本年民間消費將可達6.5%,高於先前預測值5.9%,惟低於馬國央行的9%預測值。雖然長期被壓抑的需求、援助金發放和第四輪雇員公積金局(EPF)提款將支撐消費者支出,但由於要修復家庭資產負債表、重建耗盡的儲蓄,以及通膨的回升,意味馬國消費者將謹慎支配支出。更高的通膨和對生活成本的擔憂將抑制家庭可支配收入(購買力),進而抑制消費信心。
該智庫預測,由於俄烏戰爭正在進行,在營運成本增加、供應鏈中斷、原物料成本上升以及員工短缺下,估計馬國本年民間投資將維持謹慎。民間投資預計將從2021年的2.6%適度增長至5%,這與央行估計的5.3%相符。
根據馬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馬國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額微小,僅占馬國總貿易額0.39%;其中馬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額僅占該國總出口額0.3%,進口額則占0.5%;而馬國與烏克蘭的雙邊貿易額僅占馬國總貿易額0.07%。俄烏戰爭對馬國經濟的直接影響不大,甚至還會帶動馬國的棕油出口,因印度無法從俄烏兩大植物油生產國購買食用油時,將會尋求替代方案,包括向馬國或印尼購買棕油。然俄烏兩國長期衝突將對馬國半導體供應鏈產生鎖定效應(lock-on effect),因俄烏兩國亦是全球半導體製造原材料的重要來源。原先各界預測半導體供應鏈中斷問題可望於本年下半年緩和,但俄烏戰事爆發後恐導致半導體再陷供應鏈問題。
對於疫情期間的轉型,該智庫的觀點與馬國央行相同,咸認為馬國需維持和優先經濟結構改革,包括轉向吸引高素質的投資、發展面向未來(future-ready)的勞動力、加速社會保護改革、加速採用自動化和數位化,以及繼續推動環境、社會和治理(ESG)。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投資雪蘭莪機構(Invest Selangor Bhd)頃表示,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和經濟增長延遲,導致 2021 年雪蘭莪州吸引的外人直接投資(FDI)額相對較往年低。此外,由於國際邊境關閉,雪蘭莪州減少在海外進行投資招商活動,亦導致外人直接投資下降。
根據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的統計顯示,2021年雪蘭莪州製造業投資件數居全國之冠,共247件,投資額75.1 億馬幣(約18億美元);其中國內投資額為60.53億馬幣(約14.52億美國),占總投資額80.6%;其餘14.58億馬幣(約3.5億美國)為外人投資額,占總投資額19.4%。該州次於檳城州(182.79億美元)、吉打州(158.8億美元)及彭亨州(25.16億美元),並列為馬國第四大熱門製造業投資地點。主要投資項目為橡膠、化學、電子與電機以及交通設備,共占該州總投資額之71%或53.6 億馬幣(約12,85億美元)。
自2017年起雪蘭莪州共核准1,329件製造業投資計畫,累積投資額達675億馬幣(約161.87億美元)。估計可創造8萬3,934個就業機會。國內投資仍為雪蘭莪州的強大投資來源。自 2017年起,該州共核准國內投資額311 億馬幣(約74.58億美元,占2017至2021年製造業總投資之46%),同時每年國內投資額均維持60億馬幣(約14.39億美元)水準。
雪蘭莪州將繼續專注吸引高附加價值及高效益的潛在國內外製造業投資計畫,並為逾 650萬人口創造高品質的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柬埔寨頃舉辦「第26屆東協財長會議」並制定優先事項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4月1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作為2022年東協輪值主席國,頃於4月7日至8日由柬國副總理兼財經部長Aun Pornmoniroth與柬埔寨國家(中央)銀行總裁Chea Chanto共同主持第26屆東協財長會議、第8次東協財長與央行總裁聯席會議及周邊會議。會後發布新聞稿,強調東協金融合作制定3個優先事項,即復甦、韌性及團結。
在上述優先事項架構下,柬埔寨身為本年東協輪值主席國,將密切關注加強東協成員國間之合作、促進貿易與投資便捷化、深化東協與合作夥伴之金融整合、加速實施區域跨境支付體系,以及促進永續金融,俾為經濟復甦籌集更多資金。
在注及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2年世界經濟成長4.4%與東協總體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預測同年東協經濟成長5.1%之情況下,東協財長們深入討論影響上述預測值之潛在風險。渠等認為潛在挑戰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供應鏈中斷、俄烏戰爭、通貨膨脹上升及氣候變化等,為應對上述挑戰,必需加強區域貿易與投資連結、促進數位化發展並鼓勵私營部門對綠色經濟發展之投資。
本屆財長會議除東協官方單位,尚有民間團體與國際金融機構,如東協企業委員會、美國-東協企業委員會與歐盟企業委員會、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IMF)、亞洲開發銀行(AD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以及東協總體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等參與會議討論。
A:
柬埔寨2022年第1季服裝出口激增24%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4月1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柬埔寨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第1季服裝產品,包括服裝、鞋類與旅行用品之出口值為31.5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4.8%。
非服裝產品之出口,主要包括自行車、電子零件、汽車零組件及木製品,在2022年第1季達到12.13億美元,激增38%。
同期農產品如稻穀、精米、橡膠等出口11.23億美元,成長10%。
A:
柬埔寨2022年第1季零售業反彈回升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4月1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世邦魏理仕(CBRE )頃公布之最新報告「2022年第1季市場洞察報告—駕馭新規範」指出,柬埔寨政府於去(2021)年11月宣布重新開放社會經濟活動後,購物人潮在2022年第1季顯著增加。另該報告稱,購物者增加是柬埔寨零售業復甦的正面信號。
柬國零售業另一個正面跡象是44個新品牌到來,包括H&M、OVS及Wilsonart等知名國際品牌。柬埔寨世邦魏理仕表示,疫苗接種覆蓋率升高與加強劑的普及讓顧客對在超市步行與購物充滿信心。此外,隨著復甦,旅遊業也成為零售業復甦的動力。然而,租金仍面臨降價壓力,進駐率僅為66.6%,主要商業街及社區市場之租金分別下降6.8% 和1.6%。
柬埔寨世邦魏理仕研究和諮詢服務部Kinkesa Kim副主任表示,當城市人口增加,購買力亦上揚,柬埔寨係東南亞最具活力與吸引力的零售市場之一。
A:
柬埔寨2022年第1季海關收入近6億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4月1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財經部海關總署署長昆寧(Kun Nhim)日前主持會議時表示,根據柬埔寨海關總署(GDCE) 統計,2022年第1季柬國海關收入約為5.98億美元,約占年度計畫之23.2%。
在總收入中,加值稅占38.9%,特殊加值稅占36.8%,其餘來自其他關稅。按2021年,GDCE收入22.95億美元,約達年度計畫之97.1%。
A:
2021年柬埔寨與越南雙邊貿易額穩定在90億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4月1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與越南領導人對兩國關係及合作取得進展表示高興,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2021年雙邊貿易量仍激增。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新聞稿稱,2021年柬越雙邊貿易額逾90億美元,激增80%,2022年第1季繼續保持正成長,此外,越南在柬埔寨的外人直接投資來源中,繼續在東協國家中居冠。
新聞稿另稱,越南總理范明正致電洪森總理,在4月14日至16日的高棉傳統新年之際,轉達越南領導人對柬埔寨國王、太后及領導人之問候。越南總理祝福柬埔寨在國家發展、重大國際活動及2022年議會選舉中取得更大成功。柬國總理洪森感謝越南外長的新年祝福,並祝賀越南在控制疫情傳播、社會經濟復甦及全面重新開放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兩國總理強調,在當前形勢下,特別是在建國55週年之際,保持不斷加強柬越睦鄰友好關係與全面合作對兩國安全與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柬埔寨救國統一戰線由洪森於1978年12月2日成立,1979 年1月7日推翻紅色高棉政權,迄今將達45週年。洪森與范明正一致認為,需要繼續加強政治互信,深化合作,以防止新常態下疫情蔓延,並促進社會經濟復甦,合作建造和平與友誼之共有邊界。
A: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vietnamnews.vn,2022年4月13日
依據越南國家(中央)銀行(SBV)控制高風險行業信貸成長政策,部分銀行對房地產行業短期內將暫停提供貸款。
vietnambiz.vn報導,Sacombank最近要求旗下分行及交易所對農業、農村發展、出口、配套生產、中小型企業、高技術應用、貿易、服務業及物流業等重要行業優先貸款。
此外,Sacombank已指示各分行及交易所至2022年6月底對房地產行業停止提供貸款,惟該銀行員工及親屬用於購買、建造或修理居住目之貸款除外。
Techcombank最近亦通知其業務部控制購買房地產之貸款上限。該銀行表示,將自2022年3月25日起暫停提供房地產貸款,並考慮於第2季恢復放款。
各銀行表示,此舉係確保遵守SBV控制信貸成長之規定。
此外,銀行為房地產行業預留之信貸成長配額將影響銀行之發展計畫。
在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長期實施社區隔離後,經濟重新開放,推進2022年1至3月信貸需求大幅增加。根據越南統計總局(GSO)最新資料,截至2022年3月25日,整體信貸成長速度達4.03%,增速為近5年最高。
2022年1月信貸成長創10年高峰,較2021年底成長 1.9%。
依據銀行業之最新計畫,SBV表示必須將信貸轉至對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影響之生產製造業,呼籲各銀行限制對經營高風險領域之企業提供信貸,包括房地產、證券、公司債券或建設-營運-移轉(BOT)及建設-移轉(BT)之運輸項目。
據Cấn Văn Lực專家表示,SBV數據顯示,近年房地產貸款之增長趨緩,自2018年之26%遽降至2020年之12%。
雖受疫情影響,2021年越南房地產信貸仍較上年增長12%,其中購房及維修貸款增加約15%至16%,房地產交易貸款增加6%至7%。預計房地產信貸成長將達9%至10%。
A:
根據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評估機構「阿格斯」(Argus Media)頃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農業部(USDA)已調高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的全球棕油預測產量至7,705萬公噸,高於3月的預估值(7,559萬公噸),並超越2021年的7,311萬公噸。
該報告指出,隨著外勞即將重返馬來西亞市場,估計能緩和該國種植業的勞工荒,並推高2022年棕油產量至1,900萬公噸,較3月預測值的1,870萬公噸為高。至於本年馬國棕油庫存量可達182萬公噸,略高於3月時預估的162萬公噸。
該報告同時預測,中國大陸將持續增加棕油進口,繼而推動全球棕油貿易活動。估計2022年中國大陸棕油進口量將達710萬公噸,高於3月預估值(670萬公噸),且亦超越2021年的682萬公噸進口量,主因中國大陸轉向進口大豆以強化植物油庫存。全球最大棕油進口國的印度,估計其2022年進口量將維持於3月775萬公噸水準,較2021年的841萬公噸,減少66萬公噸。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總部位於中國大陸的菜鳥智慧物流網路公司(Cainiao Smart Logistics Network Ltd)計劃在馬來西亞檳城州峇都茂(Batu Maung)設立一個貨運集散中心,運用其戰略位置和全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趨勢之便。
前述物流公司係阿里巴巴集團控股公司的附屬公司,並與檳城發展機構(PDC)簽署瞭解備忘錄,就計劃中的貨運集散中心的發展進行可行性研究。
檳城州首席部長曹觀友(Chow Kon Yeow)表示,菜鳥智慧物流網路公司係中國大型網路商業公司之一,該公司首座貨運集散中心座落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航空城(KLIA Aeropolis)。該公司已相中檳城發展機構持有及靠近峇都茂航太貨運中心,距離 Sultan Abdul Halim Muadzam Shah大橋約 3.1 公里的一塊面積約12.14公頃土地,用於研究開發為貨運集散中心。規劃中的檳城貨運集散中心包括一個區域電子商務和物流中心,為電子商務中小企業提供服務,並滿足航太貨運營運商對倉儲和配送的需求。鑒於物流業在全球迅速擴張,檳城貨運集散中心的計畫是合時宜的。該中心可提供單一地點來儲存大量商品,使其成為供應網路的基本組成部分,而檳城州對該類設施的需求量很大,且檳城州為工業和出口導向企業的集中地。
菜鳥公司認為馬國的策略地理位置極適合發展物流業。本次將開發檳城州為其第二個樞紐,以發展北部地區的業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根據渣打銀行發布「無國界業務:中東─東協走廊」調查報告顯示,78%受訪的中東企業視馬來西亞為其在東協拓展的最大市場。該報告主要探討了東協區域跨境成長的高潛力機會。
渣打銀行在「無國界商業:印度─東協走廊」調查報告亦獲得類似看法。對於尋求在東協擴張的印度企業而言,馬來西亞與鄰國新加坡並列第三。
馬國渣打銀行執行長阿布拉安華(Abrar Anwar)表示,東協貿易快速發展,對於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為企業提供越來越多商業機會。此外,東協國家致力提供永續貿易融資解決方案,這類貿易在政府推動下迅速成長。
該報告稱,透過多個區域等加強合作,預計將有更多中東企業參與東協專案。馬國的投資吸引力主要來自煉油與石化、再生能源、零售和消費品。馬國在柔佛州邊佳蘭(Pengerang)興建綜合煉油及石油化工中心(RAPID),提供集中服務和完善的交通網路,並協助企業降低資金和營運成本。馬國亦成為太陽能光電(PV)生產的主要樞紐,亦是發展清真產業的先驅,並致力在東協與中東之間建立更強大的清真生態系統。
該報告另稱,印度將東協視為其「東向政策」下的重要夥伴,透過多邊措施加強經濟聯繫,如繼續推動馬國與印度綜合經濟合作協定(MICECA)的策略夥伴關係,並改善印度企業的市場進入。馬國透過數位經濟計畫(MyDIGITAL),已成為主要光電系統製造的國家。該計畫刻正創造新機會,並尋求投資或提供解決方案,以實現東協永續發展印度企業的目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越南統計總局稱,越南本(2022)年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2020)年12月份上漲1.91%,亦較去年同期上漲2.41%,並較上(2)月份上漲0.70%。其中除了餐飲服務減少0.27%之外,其餘貨品與服務項目之CPI皆上漲;包括:飲料與香菸上漲0.06%,成衣帽子暨鞋類上漲0.12%,房屋與建材上漲1.49%,家具設備上漲0.19%,藥品及衛生服務上漲0.06%,交通費用上漲4.80%,郵電費用上漲0.02%,教育費用上漲0.10%,文化、娛樂及旅遊等服務費上漲0.21%,其他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0.46%。
此外,本年3月份黃金價格較上個月上漲4.51%,與去年同期相較上漲9.36%。
A: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4)月15日報導,創始於中國大陸的加密資產交易平台龍頭幣安(Binance)將進駐巴黎新創加速器 Station F,係其去(2021)年 11 月宣布在法投資1 億歐元計畫落實之第一步,將支持web 3相關領域之新創公司,除提供Station F 內免費託管,獲選專案亦將受惠於 B平台生態系統資源,包括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專長、投資人脈與合作夥伴等。
該平台近三年來於全球投資包括法商新創Chiliz之120 家公司,其創辦人兼執行長趙長鵬稱將加速融資業務,渠並於巴黎區塊鏈週高峰會(Paris Blockchain Week Summit)時表示,法國政策有利於加密貨幣及其企業發展,政府對該產業亦持歡迎態度,因此具領先歐洲之獨特優勢。該平台相當重視購買力高於其他地區之歐洲市場,尤其青睞法國市場之發展活力與研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