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2022年2月15日 一、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2)月15日以「經濟穩定優先」("Prioritse Economic Stability")為題,報導史國智庫「南部非洲經濟發展研究基金會」(Southern African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於史國財長即將發布2022/23年度國家預算之際,呼籲政府預算應優先考量經濟穩定。 二、該報導首先引述該基金會評論指出,武漢肺炎為史國經濟帶來危機與契機。史國一方面尋求疫情後經濟復甦契機,另方面疫情瞬息萬變,使未來情勢充滿不確定性,並讓全球市場動態難以預測。在此背景下,史國2022/23年度國家預算對其經濟發展之永續性有重大影響。該基金會區域協調人George Choongwa認為,史國前陣子貨幣政策波動性過高,已影響商品與服務市場之價格穩定,尤其食物、燃料與電力之價格改變明顯。自2021年9月,史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即從104.30上升至104.40。 三、該報導續引述該基金會分析指出,此刻史國政若採取經濟擴張措施,將因經濟情勢充滿不確定性而面臨高度風險,爰該基金會建議,此刻史國政府更應優先考量經濟穩定措施(包含財政措施及貨幣措施)。為達經濟穩定,該基金會建議史國政府應藉由財政穩定機制建立可刺激國家生產力之獎勵機制,並藉由強化稅收規模及移轉性支付以穩定財政。倘若史政府選擇「逆週期財政政策」(countercyclical policy),則在經濟衰退期間減稅或增加政府開支;經濟復甦期間取消刺激措施;經濟繁榮期間減少公共開支。
A:瑞士Deloitte會計及企業顧問公司2022年2月16日公布之2021年併購統計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企業總併購金額較上年成長64%,交易件數較上年增加24%。瑞士市場趨勢與國際發展相似,瑞士中小企業收購交易數量增加到233件,較上年增加24.6%。其中60家瑞士中小企業收購其他公司,並173家瑞士中小企業被接管。 2021年期間144位受訪之瑞士企業財務長中,83%對未來12個月的總體經濟前景看好,其中69%表示對其公司在未來12個月的財務前景看好。60%表示其營業額已經恢復或超過疫情前的水準,72%預測未來12個月的營業額將繼續增加。 資料來源: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新聞報導 日期:2022年2月16日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2022年2月15日報導,義大利能源管理局(ARERA)表示,2021年能源躉售價格大幅上漲,天然氣及電力分別上漲500%及400%,此已反映在2021年下半年之能源價格。雖然義國政府已針對能源成本高漲採取特別干預措施,但2022年第一季與2021年同期相較,家用電費漲幅為131%(每度kWh含稅價格自20.06分歐元漲至46.03分歐元)、天然氣費上漲94%(含稅價格自每立方公尺70.66分歐元漲至137.32分歐元)。此外,由於此期間能源價格波動劇烈,雖難以提供較為可信之預測,但預估2022年能源價格仍將持續出現明顯波動。 義大利電力產業協會(Elettricità Futura)對能源成本事表示,依據義大利目前電力來源之組成結構(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之40%),預估2022年義大利電費將達950億歐元,較2019年之440億歐元增加一倍以上。倘義大利可達成2030年之目標(即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72%),即使天然氣漲幅極高,預估2022年電費可維持約同於2019年之440億歐元,即2022年義大利約可節省超過 500 億歐元電費。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2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48/P200號(商情文號:第148號) 商情本文: 瑞典Polestar電動車公司於15日宣布將在英國Midlands設置新研究機構,預估總將僱用800多名員工。該公司於英國中部Nuneaton的工廠旗下有280名員工;該廠已為新款Polestar 5電動車開發生產平台,此將成為該品牌首款自有技術的車型。英國分公司總經理Jonathan Goodman表示,選擇英國作為新研究中心,原因在於當地匯集來自Aston Martin、Lotus以及McLaren等Formula 1賽車的專業工程師與技術人員。 Polestar公司為至今唯一一家從傳統汽車全面轉型成純電動車的製造業者,希望在今年上半年透過美國Gores Guggenheim公司上市,去年九月時估價約為200億美元;此價值可使Polestar公司成為透過特殊目的收購上市的最有價值電動車公司之一。 另外,保時捷(Porsche)支持的克羅埃西亞Rimac Automobili超級跑車研發業者亦於2021年在英國開設一家研究中心。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BBC, 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2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47/P200號(商情文號:第147號) 商情本文: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呼籲,由於國內電動車銷量成長已超越充電設施興建速度,應設監管機構以監督電動車充電價格以及充電設施普及性。數據顯示,在2011年至2021年期間,雖境內充電設施數量已從約1500個大增到4萬8000多個,但在2019年至2021年間,路上電動車數量成長速度更快;2020年上路的純電動車數量暴增114%,創歷史新高約有20萬輛,而混合動力汽車數量也增長35%,達約24萬輛。在2019年至2021年間公共充電樁數量雖增長82%,但同期電動車數量暴增600%之多。 另外,充電設施有區域分布不平衡現象。據Zap Map行動數據平台,與倫敦每10萬人有102個充電樁相比,蘇格蘭地區每10萬人有52個,北愛爾蘭地區每10萬人中只有18個;在大曼徹斯特每10萬人更只有17個。 充電方面是民眾轉型電動車的首要考量之一,除電動車本身費用外,足夠的充電設施可用性也非常重要。2021年夏季,英國議員曾對公共充電設施費用提出疑慮,原因在於其甚至比在家充電更貴。另外汽車製造商協會秘書長Mike Hawes表示,英國雖然在興建電動設施方面有所進展,現每32輛電動車就有1座快速充電設施,為世界最多充電設施的國家之一,在此指標下全球僅次於中國、韓國和日本。國內若欲實現電動車轉型及超越其他國家野心,需要的是更多汽車業的投資,其中以充電設施業者投資更為重要。 交通部發言人表示,政府已提供13億英鎊資金,以支持在境內家庭、企業以及住宅街道上設置充電設施事宜,以持續提高國內充電設施可用性;政府不久後將公布電動車基礎建設計畫,且將持續與地方當局合作,並鼓勵各地當局利用去年承諾之2000萬英鎊資金以興建住宅路邊充電設施。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BBC 日期:111年2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46/P200號(商情文號:第146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家統計局16日數據顯示,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成長5.5%,高於12月的5.4%,更遠高於2021年1月僅0.7%的增長率,為30年最高。此通貨膨脹率已是英國央行原2%目標的兩倍之多,僅次於1992年3月歷史最高的7.1%;央行實預期今年4月份通貨膨脹率將上漲到近7%。該局經濟學家Grant Fitzner表示,與2021年1月服裝鞋類零售商大幅折扣相比,今年銷售折扣均較少,因此服裝鞋類亦推高當月通貨膨脹率。 匯豐銀行經濟學家Elizabeth Martins則推測國內通貨膨脹率高峰會更高,到今年底才會降回4.4%左右;雖政府本月稍早已宣布新財政支持,但物價飆漲使勞工收入大緊縮,預測實際家庭收入將在2022年下降2.5%,且銀行利率將在8月前升到1.25%。 在昨(15)日強勁就業數據下,且高漲通貨膨脹等,國內經濟學家均認為英央行今年將再次升息。央行已將銀行利率升息到現0.5%。 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表示,政府已採取行動以支持國內家庭,如為數百萬家庭提供最高350英鎊能源帳單折扣,且將透過降低統一福利救濟金收入遞減率(Universal Credit taper rate)、凍結酒精燃料稅等方法以減緩生活成本飆漲壓力。影子內閣審計總長Pat McFadden則表示,政府應有更多作為,而財政部長的部份能源帳單折扣措施只是「先使用,後付款」,仍將增加未來的債務。
A: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2)月16日引述法國葡萄酒及烈酒出口商聯合公會 (la Fédération des exportateurs de vins et spiritueux français,FEVS)新聞稿指出, 2021 年該國葡萄酒與烈酒出口暢旺,達155 億歐元,已超越新冠疫情前水準,較 2020 年成長 28%,較疫情前的2019 年亦增加 11%。法國葡萄酒農歷經美國報復關稅與全球疫情肆虐雙重夾擊的兩年黯淡歲月後,總算能稍感欣慰,法國佳釀持續征服市場,令FEVS 主席César Giron喜出望外。 報導指出, 2019 年 10 月起,美國川普政府因歐盟補貼空中巴士爭端,開徵25%報復關稅,到拜登總統上任方暫時取消。未受補貼的法國酒類產業無端受到連累,損失 5.6 億歐元。G 主席指出,法國葡萄酒與烈酒出口有四分之一銷往美國市場,遙遙領先英國的10%及中國的8%。 若以產區觀察,各著名產區酒品出口均有成長,相較於 2019 年統計,波爾多(bordeaux)銷量成長 12%,勃艮第( bourgogne)成長 28%,羅亞爾河谷( Loire)的葡萄酒亦成長 20%等;反映疫情下的國際葡萄酒及烈酒消費,不管是封城時自家獨酌享用或解封後在餐廳酒館暢飲,均走向高價趨勢,且預期此等潮流應會持續下去。 報導並指出,法國葡萄酒與烈酒產值中出口與內需各占一半,業者認為,目前國內酒市略顯低迷,更須積極搶攻國外市場。可惜2021年因天候條件惡劣,春季霜害、夏季暴雨及霜霉病害等因素,葡萄收成創歷史新低,令業者憂心之後無酒可賣之窘境,此外,生產成本提高 10 % 至 15 %,即使未來酒品售價因市場供不應求而提高,恐對彌補產業總體營收仍屬有限。
A:美國智慧流程管理及自動化公司Nintex傳以7500萬美元收購以色列人工智慧自動化公司Kryon Systems。 Kryon 開發一款流程發現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平台,Nintex表示這將擴展 Nintex 流程平台的智慧流程自動化 (intelligent process automation,IPA) 功能。Kryon擁有140 名員工,其中 80 名在以色列。該公司為金融服務、保險和電信領域的財富 500 強公司提供服務,包括 AIG、Verizon、LTCG 和 CP。
A:依據以色列財經媒體Globes報導,以國創新科技部下的創新局與以國國防部國防研究發展署(Directorate of Defen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簡稱MAFAT)將投入2億以幣(約合17.3億新台幣)建造以色列第一台量子電腦。 以色列對量子計算的投資計劃將分成兩條主軸並進,創新局將專注在開發及建造能直接進行計算或連到雲端的量子電腦基礎設施,優化或改善量子計算中的各種零件。此基礎設施將允許測試現有的演算法,並可用於所有軟硬體層(all layers)但不包含無廠建置(fabless installations)。第一階段,國外的技術可能部分用於基礎設施的建造及營運。第二階段,此基礎設施將整合在以色列開發的量子處理器及科技。 國防部部分,MAFAT將成立一座國家量子能力中心(a national center for quantum capabilities)協調以色列量子生態系統的能量。本中心將與學術界、產業界及國家機構合作,處理開發量子處理器的各個層面事務,包含硬體、控制、優化、演算法、介面等,以實現建造量子電腦的目標。 MAFAT署長Daniel Gold博士表示,量子計算是國家安全和先進技術是未來的重要元素,作為國家計劃的一部分,啟動這項計畫係鞏固以色列在量子計算獨立性的重要一步。 發展國家量子科技由以色列國防部MAFAT、創新局、財政部及科技發起與支持,目前共編列12.5億以幣(約合108.6億新台幣)。
A:巴西貧窮人口不斷增加,低收入族群比例由2012年之48.7%上升至2021年51.6%,2022年1月份則因勞動市場復甦略顯改善。該等級平均月均收入低於2,800巴幣黑奧(約530美元),計有3,770萬戶。另每月收入低於260黑奧(50美元)之赤貧人口,2019年佔總人口之11%,2020年8月在政府推動緊急援助計畫下,赤貧人口降至4.8%,但2021年11月赤貧人口攀升至13%,高於疫情前之水準,為巴西帶來嚴重之社會及經濟問題。 巴西Tendências顧問公司表示,近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影響,失業及工作不穩定使巴西中產階級比例縮小及貧富不均現象擴大。並預測,巴西未來幾年經濟將緩步成長,2031年巴西低收入戶占比將降至45.6%,惟貧富不均現象應改善不多,階層變動困難。另據巴西拉美社會觀察網(RedODSAL)調查,連續2年經濟衰退及通貨膨脹,近幾個月已明顯對中上階層收入產生嚴重影響,2021年第3季巴西大都會區最富有10%人均月收入為6,411黑奧,與2020年同期6,967黑奧相較減少8%,與2020年第1季疫情開始前相較減少10.2%。
A:英特爾將以58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半導體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 Ltd.,推進英特爾IDM2.0戰略(擴大代工合作),有利擴大晶圓製造能力及技術組合,以滿足此領域前所未有的需求。 依據TrendForce統計,去(2021)年第4季Tower營收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位居第九名,分別在以色列、美國及日本設立共計有7座廠房,整體12吋產能占全球約3%,8吋產能占全球8吋產能約6.2% 我國旺宏電子曾在2000年與TOWER結盟,簽署共同開發案,合作生產microFlash相關產品。2014年Tower與日本松下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Panasonic TowerJazz Semiconductor,而我商新唐在2020年9月完成收購日本Panasonic半導體事業,Tower被Intel收購後,新唐將與Intel共同擁有原先TowerJazz在日本的三座晶圓廠股權。
A:近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影響,失業及工作不穩定使巴西巴西貧窮人口增加,中產階級比例縮小及貧富不均現象擴大. 通貨膨脹使巴西基本物資價格均呈現上漲,罐頭、醃製食品、橄欖油、蔬菜、牛肉、咖啡等價格均不斷調漲,2022年1月與2021年12月相較,除里約熱內盧、聖保羅及巴西利亞為物價最高城市外,薩爾瓦多(Salvador)、Curitib及Belo Horizonte等地則漲幅最大。薪資追不上通貨膨脹,民眾需減少開支,如改變家庭飲食結構,以雞肉、香腸、奶油等取代較昂貴之牛肉及生活及娛樂活動減少以為因應。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自由開發區集團主席Khalaf Humeisat於本(111)年2月13日表示,,約旦2021年自由開發區投資額達到24.85億約幣,較2020年增加0.4%。同期,公共自由區的投資額為16億約幣,較去年同期成長0.6%。 H主席強調,投資之增加所產生之的影響,不僅僅限於工資與財政資源,而且還涉及自由開發區在吸引各種經濟、工業、商業、旅遊及服務之高品質投資等方面,對約旦經濟發展極具重要性,更可為當地提供大約27,000個直接與間接就業機會,解決約旦高失業率之問題。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在Oxford Insights發佈之2021年政府人工智慧完備指數(2021 Governm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adiness Index)報告中排名全球第80位,在地區排名第11位。 Oxford Insights係一家英國機構,該指數係協助全球政府利用創新技術及領導指標。根據該報告,該指數評估160個國家的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時實施人工智慧(AI)之準備情況,採取42項指標,涵蓋10個維度,包括願景、治理與道德、數位能力、適應性、規模、創新能力、人力資本、基礎設施、數據可用性及數據代表性。 報告指出,在構成該指數的三個主要支柱中,約旦在政府支柱部門得分為38.26,在技術部門得分為38.31,在數據與基礎設施方面得分為56.56。全球平均水準為47.42,美國排名第一,總分為88.16,其次是新加坡及英國,而葉門以17.93的總分排名最後,此足以反映國家不穩定、戰爭與饑荒。根據該報告,在中東與北非地區,平均得分為49.68,約旦以44.38的總分排名第11位,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1.60的總分排名第一。該地區大多數國家在政府支柱方面的得分為中低(區域平均水準為49.63),」並指出該支柱是優先事項。 報告續指出,人力資本維度之區域平均值為41.09,是該地區的第二個優先事項。發展該地區人民的數位技能係一重點領域。而該地區的相對年輕屬於一種資產,第三個區域優先事項涉及促進數據可用性及數據代表性。COVID-19對全球之影響,特別是對教育部門之影響,因為各國均採用遠距電子學習平臺,例如約旦之Darsak。反映政府對服務數位化更廣泛之承諾。顯示全球國家人工智慧策略繼續激增」,在排名中,30%的國家現在擁有國家人工智慧策略,另有9%的國家確認正積極草擬推動此一項策略。
A:依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本(2022)年1月份越南核准外商在越南投資之金額合計21億171萬美元(其中包括新投資案共103件,金額共計3億8,796萬美元,增(減)資次數71次,金額約計12億7,026萬美元,合資、股份購買之次數206次,金額約計4億4,350萬美元) ,較2021年同期成長4.22%。 本(2022)年1月份我商在越南投資金額共計金額5,716萬美元(包含新投資案、增資案、合資、股份購買),較去年同期成長174.81%,居外資第6位。同期,其他主要投資國包括:新加坡居首,投資金額高達6億6,575萬美元(占31.68%);韓國排名第2,金額為4億8,120萬美元(占22.90%);中國大陸排名第3,金額為4億5,089萬美元(占12.45%);日本排名第4位,金額為2億80萬美元(占9.55%);香港排名第5,金額為1億1,291萬美元(占5.37%)。 累計自1988年至2022年1月,我商在越南投資案共2,847件(含新增及撤資),投資金額達353億9,490萬美元,排名第4位(占8.52%);韓國居首位,投資金額達773億2,490萬美元(占18.61%);新加坡投資金額達652億3,985萬美元,排名第2位 (占15.70%);日本投資金額達639億5,927萬美元,居第3位 (占15.39%);香港投資金額達282億7,735萬美元,居第5位 (占6.80%)。
A: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2)年2月11日起E5 RON92汽油調漲24,570盾/公升 (約為1.68元/公升)、RON95 油價調漲25,320越盾/公升(約為1.1元/公升)、柴油調漲至19,860越盾/公升(約為0.86元/公升)、煤油調漲至18,750盾/公升(約為0.82元/公升)、重油調漲至17,650越盾/公升(約為0.77/公升)。
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2年2月15日 一、 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2)月15日以「歐盟資助5,200萬史鍰以促進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之貿易」(EU Injects E52 Million to Ease Trade in SADC)為題,報導歐盟資助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進行政策對話,以促進SADC區域內之貿易並提高貨品與服務之流動。 二、 該報導指出,歐盟為協助SADC推動區域整合並促進與SADC之合作,資助300萬歐元(約5200萬史鍰)建立SADC對話機制(SADC Dialogue Facility, SDF),盼該機制下召開之政策對話有助該區域放寬貿易限制,並促進貨品與服務之流動。SDF有望助SADC達成區域整合目標,協助SADC地區民眾享受區域整合成果,包括公平且永續的經濟成長,增加國際平台之合作機會。 三、 該報導亦指出,區域經濟整合帶來之經濟效益包括改善區域內貿易及投資流動,並促進技術移轉及實務經驗分享。SADC 2021年經濟成長為2%,2022年預計成長3.2%,為該地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減少貧窮,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儘管SADC北南走廊一帶(North – South Corridor)區域內及區域外之貿易持續成長,但仍有許多工作需透過SDF這類計畫完成,以推動區域內貿易及投資。以2020-2030區域指示性戰略開發計畫(Regional Indicative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 RISDP)SADC發展藍圖為例,RISDP著重發展良好基礎設施,以刺激整個區域經濟活動。RISDP計畫第二項政策支柱為「發展基礎建設以支持區域整合」(Pillar II o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suppor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即在發展相互連結並整合之基礎建設與網絡,包括跨境基礎建設,以促進人員、貨品、服務及知識之流動,爰SADC便可藉由歐盟之SDF對話、交流及分享等機制,協助其落實相關戰略及政策。 四、 謹查,歐盟近期推出Global Gateway,期以取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並強調其關鍵優勢係投資品質,盼透過Global Gateway與非洲國家建立高標準且透明之基礎建設夥伴關係。當前非洲區域整合主要障礙之一為缺乏跨境基礎建設,歐盟未來將可能透過SDF這類援助計畫,推動其Global Gateway政策,協助其業者拓展非洲基礎建設市場商機。(謹註:歐盟有關Global Gateway資訊,併請參閱下列網址:https://ec.europa.eu/info/strategy/priorities-2019-2024/stronger-europe-world/global-gateway_en )
A: 據日本內閣府本(2)月15日公布統計數據,去(2021)年10~12月國內生產總值速報(GDP、季節調整值),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後之GDP較上年同期增加5.4%,係2季以來首次呈現正成長;主要係因日本國內新冠疫情逐漸緩和,在日本政府宣布全面解除防疫「緊急事態宣言」後,個人消費恢復成長2.7%等所致。 另外,日本內閣府同時亦公布去(2021)年GDP總生產值較上年增加1.7%,係3年來首度由負轉為正成長。對此,日本經濟再生大臣山際大志郎表示,2021年第四季GDP產值已恢復至新冠疫情爆發前之水準;惟在進入本(2022)年之後,由於新冠變種病毒株感染人數持續在境內擴散,爰此恐導致個人消費再度停滯不前。 以第四季GDP具體項目來看,個人消費呈現2季以來首度增加,主要係因隨由疫情逐漸趨緩,日本國內經濟活動限制的解除後,餐飲、旅行及住宿等服務業表現穩健;汽車零組件供應不足的減產影響亦有緩和跡象,而企業挹注投資半導體生產設備資金持續上揚,較上年同期增加0.4%。 此外,2021年第四季住宅投資較上年同期減少0.9%,公共投資下滑3.3%;日本政府支出減少0.3%,主要係因政府公費採購新冠疫苗及接種等相關費用減少。日本2021年第四季出口額成長1.0%,主要受惠於汽車及半導體生產設備等工業機械輸銷暢旺,但第四季進口總額衰退0.3%。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2)月16日報導稱,台灣半導體製造大廠台積體公司(TSMC)頃宣布,預定在日本熊本縣菊陽町建設新工廠之設備投資額將擴大20%,並將由Sony集團轄下所屬企業之半導體代工子公司「JASM」的設備投資額增至86億美元。 台積電公司去(2021)年11月宣布在日本熊本縣興建新工廠之最初設備投資額約70億美元。依照本次增加20%投資金額來推估,未來每月半導體產量亦將較原計畫提升20%,而聘用高科技專才也將從1,500人增加至約1,700人左右。 日本熊本縣新工廠目標設定在2024年底開始投產。對此,台積電公司表示,之前說明該新廠將生產製程22奈米及28奈米的半導體晶片,惟本次提及預定新增12奈米及16奈米之半導體晶片生產。
A:菲律賓是東南亞國家中距離臺灣最近的國家,臺菲雙方不僅地緣關係緊密,雙邊經貿往來也非常熱絡,我國對菲律賓主要出口產品為電機電子產品及石油提煉物為主,菲國出口至我國產品則以電子及半導體零件為主,近年菲國經濟表現亮麗,內需市場龐大,人口年輕且消費能力強,吸引國際企業青睞前往投資。更多菲律賓國家資料請下載下列國家檔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