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瓜國「自由報」報導,美國為拉美國家主要貿易伙伴及移工目的地國,惟美國兩黨政治導致其政策反覆矛盾,缺乏創新且短視近利,過去美國選擇在中國而未在拉美地區進行企業投資,導致美國漸失在拉美區域之影響力;反之,中國近20年來在拉美地區貿易成長30倍達3,000億美元,進、出口各占該區域總額之30%,目前亦為巴西、智利及秘魯主要貿易市場。 中國獨裁統治結合市場經濟之運作模式有助持續推動其在科技領域及控制海港兩個面向之策略,前者包括爭奪人工智慧及5G領域之領導權,後者則用以拓展貿易網絡及累積財富。以希臘Pireo港口為例,中國國企「中國遠洋海運集團」(Cosco)看準希臘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陷入債務危機,爰購入該港口51%股權以取得亞洲產品出口歐洲之便利性。相同手法不斷在亞、歐及非洲上演,中企「上海國際港務公司」(Shanghai International Port Group)甫取得以色列Haifa港口之控制權,與德國漢堡亦展開相關協商。 中國擴張海外港口除具拓展市場考量外,參與港口基礎建設亦有助擴增其影響力,目前中國在墨西哥、秘魯、巴哈馬、牙買加、巴拿馬、巴西及阿根廷均進行港口投資。此外,中企「亞太軒豪公司」(Asia Pacific Xuanhao)規劃重建薩爾瓦多La Unión港口並建立連接宏都拉斯及尼加拉瓜之自由貿易區,該巨型計畫包括設立工業園區、機場及觀光發展區等,規劃以薩國為據點拓展中國在中美洲區域之貿易。 儘管美元貶值造成原物料價格提高,瓜國受惠於製造業及僑匯收入,本年經濟成長率預計表現樂觀,瓜國應善用美、中兩國矛盾導致美國在中國投資之企業回流之契機,爭取美企來瓜投資。殊值注意者,瓜國面臨貪腐及政府治理不佳進而引發之教育、衛生、居住及基礎建設不足等社會問題,缺乏法治觀念除將影響外國投資意願,更可能喚起「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及民粹主義抬頭。 為避免步上拉美區域逐漸左傾之後塵,瓜國應在公共負債及財政收入間取得平衡,將部分外匯存底投入改革上述社會問題,基礎建設有助提升就業率,民眾居住及溫飽無虞後將有餘力消費,政府亦可取得稅賦收入,種種條件之改善有益於吸引外國投資及提升瓜國競爭力。
A: 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2021年加拿大自全球進口汽車零件(HS 8708)之主要國家包括美國、中國、墨西哥、日本、德國、南韓、印度及臺灣(2021年排名第8),2021年加國自美國及墨西哥進口該類產品較前1年分別減少5.50%及17.27%,而中國、日本、南韓、印度及臺灣卻分別成長21.84%、10.25%、7.22%、21.73%、5.46%。 新冠疫情爆發前加拿大每年自全球進口汽車零件(HS 8708)總金額約近200億美元,2019年全年則達198.16億美元,但受疫情及全球供應鏈影響,2020年進口額較前1年大幅下降近27%至144.71億美元,而2021年亦約為142.00億美元。 依2019年(USMCA於2020年7月1日正式生效前1年)來看,加國進口該項產品之主要進口國變化,僅日本成長34.63%之變化較大外,其他國家變動並不大,研判USMCA僅針對新型車零配件之影響較大,造成加國汽車製造商或進口商可能大量進口囤積庫存。 另,2019至2021年加拿大自我國進口汽車零件(HS 8708)進口額分別為1.44億美元、1.22億美元及1.29億美元,其比重分別為0.73%、0.85%及0.91%,足見我國在加拿大汽車零件市場有逐漸增加趨勢。2021年加國自臺灣進口汽車零件,其中前3大汽車零件為車身零配件(HS 870829)、普通零配件(HS 870899)、避震器(HS 870880)等,而成長率最大為安全氣囊(HS 870895)、變速裝置(HS 870840)及離合器(HS 870893)。 按照NAFTA規定,汽車製造商所用汽車零配件須要62.5%來自北美;根據USMCA,此一比例則提高至75%。然而,受疫情及全球供應鏈遭破壞等不定因素影響,目前從統計數據上仍難以看出USMCA生效後,此原產地規定是否對加國進口我國汽車零件造成衝擊。 2021年加國自亞洲進口汽車零配件大幅成長,研判可能與汽車用晶片供應中斷致新車缺貨,中古車看漲,間接推升售後維修市場,促使汽車零配件需求增強。據我統計處表示(註),我國汽車零件生產具有少量多樣化、彈性製造等優勢,以外銷及售後維修零件為主,深具國際競爭力與進入國際車廠供應鏈潛力,汽車零件業產值於2016年起連續4年超越汽車業。因此,預估我國汽車零件在加拿大售後維修市場仍深具商機潛力。 註─參考連結 https://www.moea.gov.tw/Mns/dos/bulletin/Bulletin.aspx?kind=9&html=1&menu_id=18808&bull_id=9609
A:依據瓜國經濟部商業登記處資料,2021年商業登記較2020年的4萬1,875件成長23%,達5萬1,801件;公司登記成長32%,達8,210件;個人工作室登記成長16%,達28,919件。該處官員表示,商業登記創新高主要歸因於政府推動相關經濟振興措施及瓜國商業環境改善,大幅提升國內及外人投資意願,亦增加正式職缺及稅收。 瓜國經濟部次長Sigfrido Lee表示,瓜國企業約95%為微中小型,渠認為商業登記成長並非前一年基期件數較低之反彈,而是瓜國推動新創政策及增加正式職缺工作奏效,2021年出口業、建築業及民間消費皆成長,去年經濟高度成長並非僅為經濟反彈現象。瓜國全國經濟研究中心表示,儘管商業登記件數創新高,該中心建議不應過度樂觀解讀為經濟表現良好,因該數據非全為新設立事業,部分係因公司稅務規劃考量。
A:瓜國銀行署特別調查組分析報告指出,2021年瓜國洗錢金額高達8億1,680萬美元,較2020年的3億3,840萬美元增加141%。可疑交易件數高達5,473件,較2020年的4,229件增加30%,2019年3,119件,2018年4,240件。該報告指出,去年洗錢案件增加原因主要與疫情期間網路交易、人口販運及加密貨幣使用增加有關。全國經濟調查中心(Cien)表示,去年案件暴增應視為警訊,法務部檢察署應加強打擊洗錢案件,並研究組織犯罪型態之改變以因應。 該報告亦指出,2021年共舉發233件,較2020年的290件減少19%;涉案人數2,002人,較2020年的2,547人減少21%。美國智庫GFI表示,瓜國日益增加的勒索犯罪亦逐漸採用洗錢手法藏匿非法所得,該智庫說明洗錢步驟為先將不法所得以某種名義儲存金融機構,再透過複雜的交易或轉帳,將漂白的資產融入經濟體系。
A:瓜地馬拉2021年1月至9月外人投資金額達8億2150萬美元 一、依據瓜國央行統計資料顯示,瓜國2021年1月至9月外人投資來源及金額如下: (一)美洲地區:哥倫比亞(1億8,390萬美元)、墨西哥(1億4,710萬美元)、中美洲及多明尼加(1億2,680萬美元)、美國(1億850萬美元),前述國家投資金額共占瓜國外人投資總額的69%。 (二)歐洲地區:荷蘭(6,290萬美元)、俄國(5,260萬美元)、盧森堡(3,050萬美元)、西班牙(2,950萬美元)、德國(1,380萬美元)、義大利(1,150萬美元)、瑞士(1,000萬美元)。 (三)其他地區:韓國(930萬美元)、以色列(320萬美元)。 二、外人投資產業及金額:金融保險業(2億5,260萬美元)、商業及汽車維修業(2億2,160萬美元)、製造業(1億5,430萬美元)、水、電及衛生業(6,830萬美元)、資通訊業(6,330萬美元)。央行表示,倘加上總部位於盧森堡的Millicom (Tigo) 電信公司以22億美元收購瓜國企業(Tigo Guatemala)的投資金額,預估瓜國2021年外人投資金額將達31億9,610萬美元,較2020年成長253%。
A:依據瓜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瓜國2021年僑匯收入達150億美元,占GDP17.5%,占家庭平均收入的15.6%,相較2014年僑匯收入僅占家庭平均收入的10.8%。另薪資占家庭收入占比減少,自38.1%降為35.1%。央行指出,瓜國僑匯收入自1996年至2009年呈現停滯狀態,而2020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僑匯仍大幅成長,使得瓜國成為本區第2大僑匯接收國,次於墨西哥的406億美元。 依據國際移民組織統計資料,僑匯主要運用於購屋及房屋修繕(47%)、家庭基本開銷、醫療及教育(43%)及儲蓄及保險(2.8%)。另拉丁美洲社會科學學院(Flacso)報告指出,部分僑匯運用於集資於其家鄉共同設立非營利型合作社,執行在社區架設太陽能板、種植可出口的花卉及HASS品種的酪梨、造林以降低氣候變遷影響及提供大學獎學金等計畫。 依據美洲開發銀行(BID)統計資料,66%旅美瓜人有返鄉規劃,而旅美薩國人及宏國人有返鄉規劃者僅占35%及39%;2%旅美瓜人已在美購屋,而旅美薩國人及宏國人在美購屋者占8%及7
A:依據瓜地馬拉「日報」報導,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宣布美國企業如PepsiCo, Cargill, Parkdale Mills, PriceSmart等公司承諾在中美洲投資12億美元以支持中美洲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基礎設施建設,解決非法移民問題。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間,共有170萬非法移民企圖自美國西南方邊界進入美國。 本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責成副總統賀錦麗負責主導墨西哥及中美洲北三角國家非法移民美國問題。 5 月間,賀錦麗訪問訪問墨西哥及瓜地馬拉,盼透過投資及提供就業機會以改善中美洲國家的穩定。 本次新的投資承諾主要包括PepsiCo於2025年前在中美洲投資至少1.9億美元,包括擴增產能及改善物流;Cargill 將於未來五年投資1.5億美元,幫助北三角國家的農民提升技術並創造就業機會;生產紡紗和棉花產品的Parkdale Mills公司將於宏都拉斯投資1.5億美元建立紡紗工廠。
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2022年2月10日 一、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2)月10日以「Fridge Factory公司擴大非洲業務」(The Fridge Factory Expands African Venture)為題,報導史國重要冰箱製造商Fridge Factory公司(又名Palfride Limited)受惠於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而擴展非洲市場。 二、該報導指出Fridge Factory公司約有500位員工,每月可生產10,000台冰箱,產品主要出口至南非、奈及利亞、納米比亞及其他非洲大陸國家。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後,Fridge Factory公司成長前景看好。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由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 55個成員中之54個成立,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預測該協定有望在2022年促進非洲國家間之貿易提高至52%。 三、該報導另指出,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近期達成一項重要進展,即泛非洲支付暨結算系統(Pan-African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 PAPSS)自本(111)年1月13日正式用在商業用途。非洲支付暨結算系統係由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秘書處、非洲出進口銀行(African Export-Import Bank)及非洲聯盟(AU)推動設立之金融平台,有即時付款、預存及結算等三大核心功能,該系統可促進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之交易運作,並提高各國法規一致性。 四、該報導最後指出,非洲大陸有超過40種不同貨幣,非洲各國彼此貿易時,需先將各自貨幣轉換成美元或歐元等國際性貨幣後才進行交易,增加貿易時間及換匯成本。非洲大陸秘書處秘書長Wamkele Mene表示,非洲國家每年換匯成本達50億美元,為加快貿易時間並減低換匯成本,PAPSS將與非洲各央行合作,盼促進非洲不同貨幣間交易,減輕對國際性貨幣之依賴。
A:匈牙利電信主管機關國家媒體及通訊局(Nation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Authority,NMHH)宣布,自本(111)年2月14日起,3G行動電話用戶換購4G或5G行動電話,可獲得政府補助2萬福林(約新臺幣1,800元),但新手機售價不可超過12萬福林(約新臺幣10,650元)。 依NMHH統計,匈牙利約有50萬台2G或3G行動電話仍在使用中。依據電信業者公布資訊,3G可能於本年或明年上半年退場。NMHH本次補助換機預算為50億福林(約新臺幣4.4億元),預計可支應25萬台使用3G或2G的行動電話升級至支援4G的設備;倘仍有預算,本年5月9日後可補助僅支援2G的行動電話換機。
A:依匈牙利中央統計局本(111)年2月11日公布,本年1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為7.9%,超出分析家預測的7.45%水準,接近2007年8月通膨高點。核心通膨(core inflation)自去年12月的6.4%上升至7.4%,係2001年12月以來最高點。 高物價主要原因為食品及車輛燃油。本年1月食品價格較去年12月即增加3%,年增率為10%,主要食品類產品價格年增率:烹飪用油33.4%、麵粉31%、奶油21.2%、麵包18%、禽肉18%、牛奶16.9%;燃油價格較去年同期增加22.5%。 匈國政府雖自本年2月起凍漲部分食品,對抑制通膨效果似有限。匈國中央銀行也解釋,通膨係全球現象,非匈牙利個別國家的問題,匈國CPI較去年12月增加0.5%,在歐洲國家屬中等程度。 分析家認為,高物價可望於未來數月緩和,然距離中央銀行CPI年增率3%之目標,預期恐難於明年達成。
A:據法媒Le Figaro本(2022)年2月14日報導,法國經濟活動雖自去(2021)年秋季逐漸復甦,但會展產業情勢仍顯低迷,因疫情發生迄今兩年餘,不但缺乏來自亞洲及美國之商務旅客,加上法國對於第3劑疫苗之邊境管制要求,亦對歐洲業者赴法形成阻礙。 法國巴黎展覽館集團VIPARIS總經理Pablo Nakhlé Cerruti表示,目前會展活動舉辦之場次雖接近2019年下半年,但參展商家數減少且規模縮小。與2019年會展活動之營業額93億歐元相比,2020年暴跌75%。例如,本年初法國Who's Next及Première Vision Paris等國際時裝展,國外訪客較2019年暴跌近80%。法國會展產業聯盟(Unimev)會長Renaud Hamaide指出,巴黎葡萄酒展(Vine Expo Paris)於本(14)日開展,其觀展人數料將大幅下降。 鑒於會展活動持續缺乏國外業者參與,且情勢於短期內難有改變,原訂於本年初舉辦之巴黎時尚家居展(Maison & Objet)、建物裝修展(salon Rénovation)、Sival國際園藝展等會展均已延至3月底舉辦;整形美容展及內衣展亦推遲至6月舉行。會展業者籲請政府正視疫情邊境管制對展覽活動帶來之損害,並提出解決方案。 疫情發生後,傳統商務旅行雖逐漸被視訊會議取代,但會展業者認為,線上貿易洽談會之成效遠不及實體交流,因在協商及採購方面有所限制。然而渠等抱持樂觀態度,認為未來於撤除邊境疫情管制後,國外業者便會重回法國參加會展活動。 法國未來幾個月面臨之主要挑戰之一,係確保歐盟層面之國際會議順利舉行。據國際會議協會(ICCA)統計,2018年巴黎共舉辦212場國際會議,超越維也納(172場)及馬德里(165場),並於2019年進一步升高至237場(計有12萬4千名與會者),蟬聯冠軍。為保持領先地位,法國會展產業將推動技術設備之現代化,加強舉辦虛實整合新型態會展活動,以提高線上參與及實體活動之連結互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BiznesPolska Week in Review 2/5-12 2022 Bloober總裁 Piotr Babieno表示,Blair Witch是Bloober Team公司發展的一個轉捩點,騰訊(Tencent)為這家總部位於克拉科夫的公司打開新大門,另該公司開發的遊戲開發組合中的一個IP屬於日本電子遊戲製作商科樂美(Konami)。 這家總部位於克拉科夫的公司打算在其遊戲主題中添加更多動作元素,目前正在開展兩個尚未宣布的大型項目。其中一個是日本公司Konami的IP,另一個是與Take-Two Interactive共同創作的。發布日期也未知,但在有Bloober的情況下,可能會有很大的驚喜。 2021年10月,中國巨頭騰訊加入Bloober的股東結構。騰訊購買該公司近22%的股份,這些股份此前已由Rockbridge TFI出售。據B氏介紹,騰訊在遊戲行業為他們打開另一扇門,但這並不意味著Bloober公司只會為中國市場創作作品,或者僅限於股東的指導方針。正如CEO指出的那樣,Bloober有其DNA,並打算繼續製作帶有更多動作元素的心理恐怖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4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2.02.2022 波蘭衛生部表示,醫院現有18,912名COVID-19患者,其中1,139人使用呼吸機,而被隔離的人數為367,311 人。這些數字讓雇主放心,因為在過去的一個月裡,被隔離的人數曾一度超過100 萬。為防止各產業之勞工短缺情事發生,政府決定先將隔離時間縮短至7天,然後取消對與感染者有過接觸的人的隔離要求。正是後一個決定對被隔離的人數產生最大影響,因為2月12日周五就有數千名波蘭人被釋放免隔離。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4 Polish News Bulletin, businessinsider.com.pl, 荷蘭非食品折扣連鎖店Action已在波蘭經營178家門市店,並計劃進一步擴大其在波蘭市場的影響力。 Action Polska執行長Sławomir Nitek指出,當前時間對折扣店有利,因為客戶在做出購買決定時越來越多地考慮價格。該公司並沒有受到負面因素的影響,例如運輸和能源成本增加。但是,該公司在此範圍內具有相對較高的靈活性,因為在 Action,其整個歐洲的2,000家連鎖商店都負責採購業務。過去4年的經驗顯示,該公司在購物中心開設的門市店創造了額外的客戶流量。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1 PAP, The First News, 廉價航空公司Wizz Air總裁Jozsef Varadi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該公司計劃今年夏天將其波蘭航線上提供的乘客座位數量較去年增加50%以上。Varadi總裁補充稱,其總部位於匈牙利的母公司還將把波蘭的飛機數量從20架增加到27架。 Varadi總裁於2月11日週五在接受波蘭新聞局(PAP)採訪時表示,波蘭對該公司來說是一個戰略市場,該公司非常關注它。該公司來此拓展市場是為了成為領導者,繼續發展和成長。今年夏季該公打算大幅增加在波蘭的飛機數量、提供的座位數量,並提出新的航線。 據Varadi總裁介紹,目前有20架飛機駐紮在克拉科夫、華沙、卡托維茲、格但斯克和弗羅茨瓦夫等5個波蘭Wizz航空基地,到今年夏天,這個數字將增加到27架。他說,其中1架新飛機將駐紮在克拉科夫,這是該航空公司自2019年5月以來的營運基地。因此,駐紮在那裡的飛機數量將增加到4架。 本月稍早時候,Wizz Air公司開啟從克拉科夫到杜拜的新航線。Varadi總裁強調,這是夏季一系列新產品的預兆,這些新產品將被列入該航空公司的預訂系統。 該航空公司預期Covid防疫規定將放寬,正在採取行動。Varadi總裁表示,他認為整個歐洲的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限制將很快解除。已經有一些國家在這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其他國家也將很快跟進。他相信波蘭政府取消限制將大幅增加旅行的意願,流動性是人類非常重要的需求。 Varadi總裁表示,該航空公司目前正在為其波蘭基地招募機組人員和飛行員,以計劃在未來10年內增加載運力並將航空公司的機隊擴大到500架飛機。他表示,這是一場全國性的招聘活動,因此該公司不會專門針對一個基地。該公司將在波蘭的每個基地發展其業務,包括格但斯克、弗羅茨瓦夫、卡托維茲、克拉科夫和華沙。將招聘飛行員和機組人員,並提供國際職業機會。 Wizz Air公司目前在26個國家的42個營運基地擁有5,500名員工,到今年夏天,這一數字將增加到6,700名。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成長,所以該公司不僅在努力生存,而且該公司真的在努力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透過投資飛機、投資市場、投資人員和投資系統來增加該公司的業務,以及各項處理作業。他補充稱,該航空公司已在波蘭直接僱用約700名員工,招聘計畫假設將另外僱用300-400人。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2 PAP, IAR, 一位房地產市場專家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波蘭的公寓價格在2022年將持續上漲,儘管不會像2021年那樣上漲。該機構援引波蘭國營控股的Pekao銀行專家Piotr Bartkiewicz的話稱,波蘭人應可預期2022年公寓價格將進一步上漲約5%,而2021年的平均漲幅為10%。儘管預計對新公寓的需求將下降,但建築材料價格上漲和開發商良好的財務狀況將成為波蘭公寓價格預計進一步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波蘭開發商協會(Polish Association of Developers)先前的一項研究發現,2021年,波蘭全國開發商售出的公寓總數創紀錄達到16.5萬套,而波蘭六大城市的房價年比率上漲17%。根據該研究,與2020年同月相比,12月份可供購買的公寓總數銳減20%的大城市將面臨新公寓供應減少的問題。 波蘭開發商協會在報告中表示,建築用地短缺,加上繁文縟節,預計將成為較大城市地區未來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據波蘭開發商協會稱,在較小的城鎮,房地產市場將蓄勢待發,儘管在通貨膨脹飆升的情況下,公寓價格將繼續攀升。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1月份報告稱,儘管發生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波蘭的建築商去年完成了約234,700套新住宅,比2020年增加6.3%。據一些房地產專家稱,波蘭仍有約200萬套住房短缺。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1 PAP, IAR, 波蘭副總理Jacek Sasin和德國副總理Robert Habeck於2月11日上週五在華沙會面討論能源轉型、排放交易和俄羅斯的北溪2號管道議題。隨後,波蘭副總理和德國副總理分別向媒體介紹了會談情況。 波蘭副總理兼任國有資產部長Sasin表示,波蘭和德國面臨的能源轉型是一個艱難且成本高昂的過程,需要公眾支持。他表示,他概述了波蘭的情況,轉型對波蘭有多大的挑戰以及轉型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了解其整個背景非常重要。而 德國副總理Habeck表示,歐洲必須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實現氣候中和,同時提高其創新能力以與世界其他地區競爭。他表示,轉型的成功取決於解決社會的挑戰,正如波蘭新聞局(PAP)引述的那樣,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整個計畫就會失敗。 德國副總理Habeck還被引述稱,應該始終本著合作精神解決問題。 同時,Sasin副總理向記者表示,歐盟的「Fit for 55」減排計畫套案要求波蘭在新能源方面花費大約2,000億歐元及其他成本。他補充稱,這些款項超出波蘭國家的能力;確保外部融資很重要——他指望德國的理解和支持。Sasin副總理還表示,華沙尋求改革歐盟的排放交易制度(emissions-trading system ; ETS),以使該制度穩定且可預測。Habeck副總理表示,應對該制度進行審查並在必要時進行調整,他並補充稱,再生能源是解決方案。 另在德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方面,Sasin副總理向媒體表示,旨在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的新海底管道「北溪2號」(Nord Stream 2)總是引起波蘭的極大關注。他補充稱,德國副總理認為,不應僅從經濟角度看待這個計畫,還應從政治和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計畫。Sasin副總理向記者表示,雙方同意這正是雙方應該如何評估這條管道。
A: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本(2)月10日引述法國美妝企業聯盟( la Fédération des entreprises de la beauté, Febea)日前發表新聞稿指出,去(2021)年該國美妝產品出口總金額達162 億歐元,創新高紀錄,締造129 億歐元外貿順差之佳績,為法國貿易順差產業排名第三,僅次於航空與葡萄酒烈酒。 Febea聯盟總代表Emmanuel Guichard受訪指出,法國2019年與2020年化妝品出口金額分別為158 億歐元與 135 億歐元,貿易順差由122 億歐元降為103 億歐元後去年反彈為129億歐元。此成長趨勢純係出口量增加,而非價格上漲,顯見本土再工業化仍大有可為。去年法國美妝品出口的亮眼表現,不僅逆轉前(2020)年頹勢,甚至超越疫情前2019年水準達2.5%,主要歸功於彩妝、臉部保養品與香水的熱賣。而中國大陸則為法國化妝品的最大出口國。 去年下半年,雖然面臨原料與包裝材料取得不易之考驗,但業界仍持續創新並推出新品上市,才能創此佳績,實屬不易。G氏指出,前年第2季業者不是停工就是轉而生產酒精消毒液,但仍堅持每年更新三分之一品項之節奏,在去年順利推出新品,終能維護市場高占有率。 法國美妝產業受到全球經濟成長刺激,去年出口增加20%,但各市場成長幅度則受新冠疫情衝擊因地而異,例如俄羅斯尚未見復甦跡象,巴西市場則有防疫與購買力雙重問題,此外,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旅遊交通,擊潰機場免稅店及車站等旅遊零售管道,造成對杜拜等中東市場出口衰退。由於全球運輸尚未恢復,此項占法國美妝業出口額約 10% 之行銷管道仍明顯受害。反觀其他市場如亞洲,則業績興旺。 歐盟與亞洲合佔法國美妝產品出口近 2/3(依次約分佔35%、30%)。以國家排名,則為中國大陸的19億歐元排名第一,占法國化妝品出口額11.7%。若與 2019 年統計比較,強勁成長56%,銷售主力為彩妝產品。G氏分析,法國製造對大陸消費者而言就是品質的保證,加上許多品牌致力開發新品迎合該市場需求,如適合亞洲膚質保養品與討喜之色調等,中小企業亦善用電商平台,積極拓銷中國市場;G氏更稱現在法國生產口紅每三支就有一支賣往中國。 至於天然綠色產品趨勢方面,法國有數種不同有機美妝品標章,歐洲及其他國家則尚無此類標示,惟當今全球美妝崇尚純素主義( vegan)標章更勝於有機,法國定位具一定優勢,但在永續美妝產品尚非業界領袖;法國擁有完整的產業生態圈,但在原物料與包裝材料之供應面還有改進空間,是追求產業自主之中期目標。 展望2022年,雖有通膨和原料供應壓力兩項威脅,但G氏對法國美妝產業前景充滿樂觀與自信,並籲在既有基礎上鞏固產業體質,充實在地生產量能,向永續美妝目標推進。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20032號 廠址橫跨北德Rostock、Wismar及Stralsund三地的MV Werften造船廠,已於2022年1月下旬申請破產。德國經濟部長Habeck(綠黨)在與麥佛邦(Mecklenburg-Vorpommern)經濟廳長Reinhard Meyer(社民黨)會晤後表示,德國造船業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下,未來仍可保持創新,具轉型發展機會。德國聯邦及地方政府可提供援助,但前提是公司願意承擔起責任,才能發揮作用。 關於申請破產的MV集團,H部長打算稍後訪問位於Wismar的造船廠,並認為設立轉介公司是最重要目標,俾能繼續支付員工薪資,協助破產欠薪事宜。 H部長指出,全球船隊在實現氣候中和道路上與離岸平臺建立的現代化,可望提供機會。造船業對變電站有巨大需求,也應有一家德國供應商,能為共同利益提供服務。 在訪問造船廠期間,H部長擬與破產管理人針對大型遊輪“Global Dream”案進行討論,以決定是否繼續建造提供資金,以及提供資金的方式。“Global Dream”是前業主雲頂香港集團(Genting Honkong),在宣告破產前為亞洲市場打造設計的大型郵輪新項目。 此外,H部長提到造船廠對當地北德小鎮Flensburg市居民的重要性,這關乎工作、傳統、身分及自豪感。渠也將麥佛邦描述為擴建可再生能源的理想據點。如果能夠在這些地區維持促進價值創造及就業,能源轉型將有助強化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
A: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總統府投資辦公室主席Mr.Burak Daglioglu表示,2021年土國外人直接投資(FDI)流入超越新冠疫情前水準,快速反彈並顯著增加,較前一年同期上升81%達到143億美元,此數字較2020年約80億美元上升,為自2016年來流入土國FDI新高。D主席表示,相較於2020年全球FDI水準下降35%,土國FDI下降18%。 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表示,全球FDI於2020年下滑至約9,290億美元。但2021年FDI流入強勁反彈至預估1.65兆美元,較前一年同期上升77%。D主席表示,土耳其似乎也已超越疫情爆發前幾年年度平均FDI流入。 D主席強調,60%的FDI來自於歐洲,而亞洲佔24%、美洲佔16%,英國為土耳其去年第一名投資者,之後為美國、荷蘭、瑞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德國、盧森堡、南韓、日本以及愛爾蘭。躉售及零售交易、製造業、資通訊科技、金融服務、運輸倉儲活動等係主要投資產業。土耳其競爭管理局(RK)表示,2021年除7宗總計950億里拉私有化交易以外,土耳其另有併購案交易共計426億里拉。主要交易在電力生產與配送業,其次為塑膠包裝製造業。D主席表示,2021年有309件併購交易,其中50%為外國公司購買本國公司股權,投資額預估約220億里拉。 D主席表示,由於土耳其具有企業家商業文化、年輕與精通技術人口、工程師人才庫以及具競爭力產品與服務等,土耳其正從全球投資者吸引重大投資。土耳其生態體系在294次募資之早期投資中,獲取約16億美元。此金額促使土耳其成為歐洲10大被投資國之一。國際投資者參與294次募資中44次,同時佔投資總額89%。根據土國政府之2021-2023年FDI策略文件,土耳其目標為提高在全球FDI占比至1.5%,2020年該國在全球FDI占比提升至1%,而去年則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