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標題:2022年1月外資企業與越南企業進行併購(M&A)活動金額達4億4,350萬美元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2年2月8日 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外人投資局統計資料,2022年1月外資企業與越南企業進行合資及購買股份金額高達4億4,350萬美元,年增2倍,盼2022年外資企業與越南企業進行併購活動大增,以佐證外資企業對越南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後仍充滿投資信心。 1月韓資企業與越南企業進行併購活動,合資購買股份共73件,金額達3,000萬美元;其次新加坡商與越南企業進行併購活動,共27件,成交金額高達3億5,700萬美元,顯示新加坡企業投資規模甚高;中國共18件,併購金額1,100萬美元。另,美資企業與越南進行併購達13件,年增2倍;此外,法國併購案7件,澳大利亞併購案7件。 據Maybank Investment Bank證券責任有限公司表示,由於2022年越南疫情已受控,盼運輸作業正常運作,因此越南併購計畫、股份購買及國營股份化將深受外資企業關注,可望吸引眾多外國投資基金進駐越南投資,促進越南企業進一步發展。 越南2021年雖受疫情影響,惟併購活動仍增長17.3%,2021年前10月併購活動成交金額達88億美元,消費必要性物資、財政及房地產繼續吸引外國企業青睞,併購活動並未呈下降趨勢。 越南之大部分併購活動均成長,惟併購專家分析,電商、財政服務及數位科技產業為2021年併購成長率最高之領域,預估上述領域在未來將更加發展,並盼2022年全球經濟復甦將帶動外國投資者進駐亞洲,尤其越南近期發展優勢包括越歐自由貿易協定(EVFTA)及英國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UVFTA)等,將成為越南經濟成長主要動力。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2年2月3日 根據越南統計總局(GSO)資料,越南2022年1月工業生產指數(IPI)年增2.4%。其中加工製造業占越南工業產值70%,生產指數年增2.8%,貢獻整體工業成長2.6個百分點。 1月IPI指數上漲較高之產業,包括金屬礦石開採,生產指數增加21.9%;皮革及相關產品增加12.3%;電子產品增加11.5%;服裝產品增加11.4%;紡織品及成衣增加8.8%;橡膠及塑膠產品增加8.1%。 1月IPI指數下降之產業,包括飲料產業下降2.7%;藥品、醫藥化學品及藥材下降3.6%;電子產品、電腦及光學產品下降5%;木材及木製品下降5.1%;原油及天然氣下降9.7%。 1月IPI指數增幅較高之產業,包括氧化鋁增加35.7%;鋼鐵30.3%;乳製品16.2%;氮磷鉀肥15.6%;味精15.4%;加工水產品13.8%;汽車11.7%;織物8.7%。 越南統計總局Nguyen Thi Huong局長表示,上述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越南經濟將邁向復甦,建議相關部門依各省市情形制定適應新冠肺炎疫情之彈性計畫。
A:綜合美媒及相關州政府公告,美國大紐約三州放寬室內口罩令,紐約州政府本(9)日宣布2月10日廢除公共場所及私人企業室內口罩令,改由地方政府及私人企業自行評估,僅保留養老院等高危險聚集場所繼續執行口罩令,校園口罩令則維持至3月再次評估;紐澤西州自3月7日起廢除校園口罩令;康乃迪克州於2月28日起廢除校園口罩令。 美國大紐約三州均係民主黨主政,紐約時報評析指出,民主黨執政州近日紛紛放寬口罩令,凸顯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執行強硬防疫措施的州政府,已做好與病毒共存準備,然美國CDC係於2021年7月Delta疫情高峰時發布口罩指南,迄今尚無改變,CDC主任表示將參考住院率及死亡率作為修訂口罩指南的依據。
A:資料來源:越南西貢時報, 2022年2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外人投資局統計資料,2022年1月,越南對外投資金額逾3,690萬美元,年激增11.7倍,其中15項已獲得國外投資執照,註冊資本近4,420萬美元,年增近14倍,1項增資919萬美元,另1項減資1,640萬美元。 外人投資局表示,2022年1月越南企業對外投資產業涵蓋13項領域,其中以採礦業居首,最大項目之投資金額達3,554萬美元,占90.8%;第2位係金融業,投資金額達919萬美元;其次為批發零售業以及貨運物流業。 累計至2022年1月20日,越南對外投資總金額超過209億美元,投資項目達1,500件,主要集中在採礦及農林漁業。越南對外投資主要國家以寮國居首,其次為柬埔寨及委內瑞拉。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數位政府管理局(Digital Government Authority)最新統計報導,在沙烏地政府及民間全力提升數位發展及轉型的努力下,目前相關支出已達每年120億里雅(約31億9,000萬美元)的規模。 上述統計顯示,沙烏地數位支出主要係用於雲端運算、新興科技、開放性政府軟體等研發及應用之投資,亦反映政府持續開放資源與民間企業共享互利之決心。
A:據媒體報導,為協助業者及國產品拓銷海外市場及提升在地製造競爭力,沙烏地出口推廣局(Saudi Export Development Authority)計劃於本(2022)年組團參與20個國際大型展覽,該局前亦已推出國際標案資訊蒐集及分享服務,協助業者掌握出口商機,主要鎖定營建、電信、資訊科技、金融科技等產業。 該局表示將針對潛力市場提出技術服務及企業解決方案分析報告,供國內政府及民間事業參考並據以制訂拓銷市場、迎合買主需求、因應競爭對手等策略。
A: 聯邦勞工統計局最新報告顯示,上月的租金、食品、汽車和能源成本同比飆升7.5%,創下美國40年來的空前通脹水平。 衡量主要商品成本的消費物價指數(CPI),1月份同比上漲7.5%。這證實了美國人已知的事:從機票到橙汁等所有東西的價格都飛速上漲,遠遠快過薪資的調升。 加州人支付全國最高的汽油、租金、水電和食品價格,面臨著巨大衝擊。近幾個月來,當地居民一直在加油站和食品超市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除此之外,租金漲幅也迎頭趕上已經過度火旺的房地產市場。 根據加州房地產經紀協會(CAR),加州房價中位數2021年首次飆破80萬元,比2019年爆發大流行前的水平上漲近乎17%。周四發表的消費物價指數報告顯示,上漲的房屋成本已被轉嫁給租屋者,1月份公寓租金上漲0.5%,創下過去20年來的最快漲速。 各行各業都出現價格飆升的情況,不僅只是直接受疫情影響的商品。光在1月份,電價就飆升4.2%,為15年來的最大升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0.7%。家具和家庭用品也比12月上漲1.6%,創下自1967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 受到雞蛋、穀物和奶製品價格上漲的推動,食品成本在1月份上漲0.9%。上月機票價格也上漲2.3%。由於電腦芯片短缺而在大流行期間上漲的新車價格,環比保持不變,但比一年前上漲了12.2%。新車價格的上漲,使二手車水漲船高,1月份的價格比12月上漲1.5%,比一年前更暴漲41%。 物價上漲情況因地區而異,在加州大洛杉磯地區,1月份物價比去年同期上漲7.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3%,能源價格上漲33%。除食品和能源外,包含所有商品的物價指數上漲了5.5%。 在灣區,與2020年同月相比,12月物價上漲4.2%(那是目前可得數據的最近月份),其中食品價格上漲5.2%,能源價格飆漲28.2%。除食品和能源外,包含所有商品的物價指數上漲2.8%。 總體而言,上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12月上漲0.6%,預計這將對聯儲局在考慮調整利率時產生重大影響。聯儲局已經表示,將透過提高利率來增加借貸成本,藉此抑制通貨膨脹。 儘管薪資也跟著上升,但比起歷史性的通貨膨脹率相形見拙。近來薪資以至少過去20年來的最快速度增長,可能迫使企業提高價格,以彌補更高的勞動力成本。據《彭博社》報道,1月份調整通脹後的平均時薪,同比下降1.7%,已連續下降10個月。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2-11/%e5%85%a8%e5%9c%8b%e9%80%9a%e8%84%b9%e5%89%b5%e6%96%b0%e9%ab%98-%e5%8a%a0%e5%b7%9e%e7%89%a9%e5%83%b9%e4%ba%a6%e7%8b%82%e5%8d%87/3919975
A:東灣聯邦眾議員Eric Swalwell和東灣多家餐館老闆周二(8日)呼籲聯邦政府分配更多資金給重振餐館基金(RRF),幫助餐館在疫情期間保持營業。 該計劃由美國小企業管理局運營,是《美國救援計劃法案》的一部分,向因疫情損失收入的約10萬家餐館、食品卡車、餐飲服務商和其他食品供應企業提供了286 億元的救濟資金。 然而,一開始就有超過37萬家餐館申請了該資助計劃,最終因資金耗盡,不得不拒絕了超過三分之二的申請者。 Swalwell和俄勒岡州的聯邦眾議員Earl Blumenauer在周二的虛擬新聞會上稱,第一輪資金使許多小企業避免永久關門,但如果沒有額外財政支持,許多餐館仍然難免厄運。 Blumenauer是「重振餐館基金補充法案」的共同作者,該提案在參眾兩院均有兩黨支持,擬為該計劃注入600億元的新資金。 他說,兩年前新冠危機爆發時,餐飲業受到的打擊最大,而且至今仍在繼續掙扎。 Swalwell指出,根據美國國家餐館協會的數據,自疫情開始以來,全國估計有 9萬家餐館關門。 菲蒙Massimo’s的老闆Bill Rinetti說,他申請了重振餐館基金,但沒有中選。 同時,由於灣區的omicron病例激增,他的餐館客戶數在1月份「跌穿谷底」。 Rinetti認為,由於疫情改變了餐飲市場並導致對戶外用餐的更高需求,他的餐廳將不得不進行改造,但他缺乏這樣做的經濟資源。 「我沒有足夠的錢來改造、購買新設備、僱用新員工。」Rinetti說,Massimo的戶外露台需要大修,客戶抱怨它不舒服,但他缺乏資金。 獨立餐廳聯盟2022年1月對近1200家餐館和酒吧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42%未獲得撥款的餐廳和酒吧有申請破產的危險或已經申請破產。 根據該研究,只有20%通過RRF計劃獲得贈款的餐廳表示處於相同境地。 此外,80%未通過RRF獲得救濟資金的企業表示,如果沒有額外的資金支持,他們將面臨永久關閉的風險。 Blumenauer呼籲聯邦立法者為該計劃補充資金,讓這個提案的有效期得以延長。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2-11/%e9%a4%90%e9%a4%a8%e6%a5%ad%e5%8d%b1%e6%a9%9f%e6%9c%aa%e6%b6%88-%e7%b1%b2%e6%94%bf%e5%ba%9c%e7%b9%bc%e7%ba%8c%e6%94%af%e6%8f%b4/3919818
A: 一、巴西聖保羅州報2022年1月10日報導指出,依據工業發展研究所(IEDI)研究分析,巴西因受經濟結構性、疫情、經濟危機及失業率等因素影響,衝擊工業部門之表現。工業占GDP比重於2010年至2020年間,由27.4%降至20.5%,已下滑25.18%;2021年10月工業就業人口約1,224萬名,較2012年3月1,307萬名就業人口而言,約流失83萬名勞工。IEDI首席經濟學家稱,巴西自1980 年代後期以來,隨進口關稅調降及近年福特、索尼和松下公司陸續關閉工廠,或為工業占 GDP 比重逐漸下降原因之一。 二、巴西地理和統計局(IBGE)經理表示,巴西於疫情初期停工,雖2020年下半年經濟活動熱絡,邁向復甦,惟2021年10月工業產值,仍較往年表現差。 三、里約工業聯合總會(Firjan)首席經濟學家指出,工業因受到週期性和結構性問題綜合影響,包括通膨加劇、利率急升、美元升值、巴幣貶值、財政收支失衡、政治及經濟不確定性、基礎設施面臨瓶頸、複雜之稅收系統、勞動力缺乏及能源成本高等,均不利投資及消費。
A:依本地媒體報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V4集團(Visegrad Group)能源部長於本(111)年2月8日在布達佩斯集會,商議成立歐盟氫能生態系計畫,奧地利及德國能源主管官員亦線上與會。 與會者在第1次工作小組會議分享對發展歐盟氫能生態系計畫的看法,皆支持制定歐洲標準,並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會後,該4國並就能源轉型及安全、強化歐洲電網及建立互連的歐洲氫能生態系等簽署共同聲明。 匈牙利創新科技部長Laszlo Palkovics指出,要建立成功的歐洲氫能生態系,推動國內及歐洲國家間在創新、生產及開發新技術等面向的投資專案合作非常重要。各國政府間合作可能側重於監管問題,並支持市場參與者間的合作。 參與會議的國家已經或正在制定氫能策略。P部長表示,由於氫能技術尚未成熟,提供激勵措施以鼓勵該領域的研發創新至關重要;斯洛伐克能源部長Richard Sulik表示,斯國將於近期在城市設置氫能巴士作為公共運輸工具;捷克貿工部長Jozef Sikela強調不可忽略地緣政治風險,V4國家氫能皆仰賴進口,強調補貼政策及能源市場法規的重要性;波蘭氣候暨環璄部長Anna Moskwa則表示,波國已於數月前通過相關法規及補助計畫。 依匈牙利去年宣布的國家氫能策略,其配合優先工作包括:未來10年著重綠色運輸及零碳產業、研究氫在長期電力儲存的可能角色、國內相關技術的開發和生產等。 匈牙利運輸部門占該國五分之一碳排放量,政府刻積極規劃相關措施,期能於205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其中,綠色巴士計畫將汰換1,100輛巴士,受限於電池容量,目前施行範圍為短程運輸。2月11日至3月6日期間,將首次有氫能巴士參與,該試行計畫於首都布達佩斯及Vecses城之間,充電一次可行駛350至400公里。 另,匈國訂於本年3月10日舉辦布達佩斯氫能高峰會,網址:https://budapesthydrogensummit.com/
A:謹查,自本月2日起,法國民眾於戶外已可免戴口罩,群聚場所則僅建議為之。據法媒Les Echos本(11)日報導,考量新冠疫情發病率已有下降,法國衛生部進一步宣布自本月28日起,民眾在控管疫苗通行證之場所(例如:劇場、電影院、夜店、展覽館等)不再強制佩戴口罩,但在大眾交通運輸及非通行證管控範圍之密閉場所仍須佩戴口罩。 除取消口罩強制令外,在接觸確診案例之管控方面,亦放寬為接觸者僅需在接獲通知後第2日進行1次檢測(自我檢測、抗原或PCR檢測),取代原定之3次檢測(通知當日、第2日及第4日)。如自我檢測結果為陽性,則需另接受抗原或PCR檢測。隔離規定則未變動(原則上隔離7日,嗣後採檢仍為陽性則延長至10日;完成疫苗接種者期間如採檢陰性,可減少至5日)。 法國政府本次放寬限制,主要係參考公共衛生高級委員會(Haut Conseil de la santé publique)之建議,並採循序漸進方式,嗣發病率連續下降4週再予放寬,即本月28日。總理Jean Castex於本日接受電視採訪表示,倘民眾落實防疫責任,或可進一步鬆綁所有限制。 據統計,迄本月10日,法國確診住院病患(含重症)持續下降,目前共有3萬2,415人,低於9日之3萬2,878人及一週前之3萬2,852人。重症患者自3日之3,643人、9日之3,503人逐漸降至10日之3,416人,每日新增重症患者由上週之310人降至288人。另本週每日平均新增確診人數計17.5萬人,低於上週之28.92萬人。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114020030號 根據德國IW經濟研究院調查,德國就業市場資訊及軟體開發人員嚴重短缺,而旨在吸引外國技術專家的《技術移民法》迄今為止成效甚微。 不論是德國薩爾邦大學及聯邦圖書館招募IT服務部門負責人、戴姆勒汽車(Daimler)需要機器學習領域的數據科研人員,或是應用程序開發業者Finanzguru希望聘請UI設計師來協助開發交互式產品,以上種種在在顯示,無論是公共部門、傳統行業或新創企業對IT專業人員皆需求若渴。 根據IW經濟研究院附屬專業技工職能中心(Kofa)分析,IT專業人員現為市場稀有商品。截至2021年10月,全德國約有28,700個IT專業職缺,占職缺總額的53%左右,IT空缺人數將繼續擴大、缺人情況超過以往。 平均而言,2020年德國約有854,000人從事IT專業工作,較2013年增加 41%。語言、文學、哲學、社會與經濟學等專業的相對成長也頗強勁,接近56%。然而,勞動力的供給並沒有跟上持續成長的需求。在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IT專業技工的市場職缺約達26,000的高峰,之後才因經濟景氣不明及新冠危機導致暫時萎縮。 在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的年平均值中,雖然專業職缺計約13,900名,重回2016年水準,但到2021年10月又再創新高。其中尤以IT資訊專家極度欠缺,近82%的職位空缺無法填補。經濟資訊領域的情況類似,軟體開發人員也是奇貨可居,幾乎各行各業都需要研究人員。 據Kofa以德國聯邦勞工局(BA)數據為基礎之預測,2021年10月德國IT專業約有53,800個職位空缺。2022年初德國聯邦資訊通信暨新媒體公會(BITKOM)甚至表示,有近96,000個IT專業技工職位空缺待捕。另據Boston Consulting諮詢顧問公司2022年初發布之報告“Future of Job”,估計至 2030 年,德國將缺少約110萬名IT專家。 迄今為止,移民也有助於填補德國專業技工職缺,目前IT專家中外國人的比例為11.5%,僅略高於所有合格職業的平均值9.7%。約兩年前生效之《技術移民法》規定,IT專家也可以在沒有正式資格的情況下獲得居留許可,只要能夠證明具體的工作機會及實習經驗。但該法規僅適用於IT行業。 然而,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遷至德國的移民人數急劇放緩。根據德國聯邦政府最新的移民報告,2020年僅174名IT專家援用上述法規入境德國。 至所謂對歐盟以外國家高資歷學者開放入境的歐盟「藍卡」,於新冠疫情的第1年在德國發放7,300人,約僅2019年的一半。「藍卡」申請前提是年薪毛額最低門檻為56,400歐元。在短缺職業中,除了醫生、工程師、自然學科或數理人才之外,還包括IT專家,最低薪資門檻不得低於44,000歐元。
A:資料來源: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BETD官網 文號:1114020029號 「第8屆柏林能源轉型對話」(Berlin Energy Transition Dialogue)訂於2022年3月29日至30日召開,德方將循2021年模式,於德國外交部運用虛實整合方式,合併線上會議辦理。本屆會議仍由德國聯邦政府主辦,籌辦單位分別為德國再生能源協會(BEE)、德國太陽能協會(BSW)、德國能源機構(dena)及eclareon能源顧問公司。 2021年第7屆BETD會議期間,除由德國時任外交部長Heilko Mass、聯邦經能部Peter Altmaier部長聯袂出席外,亦邀請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美國總統氣候特使John Kerry、美國能源部長Jennifer Granholm等與會,顯示該會議已為德國「能源外交」重要溝通平臺。過去一年來,德國歷經國會大選、內閣改組,新屆聯邦政府宣示將以帶領德國朝向「社會及生態市場經濟」轉型等重大變革,氣候議題已成為德國聯邦政府執政優先目標,預料本年度BETD會議將成為德國推動及領導全球氣候合作、探詢各國合作意願、測試各議題水溫之重要場域。 為緩和烏克蘭情勢、避免俄羅斯進犯成真,近日來德國內閣動作頻仍,惟由於德國仍須依賴俄羅斯供應天然氣,以維持民生與產業需求(依據IHS Markit公司統計,德國2020年至少有50%以上天然氣自俄羅斯進口),且德國已規劃後續能源轉型將仰賴天然氣作為過渡時期能源,以順利淘汰核能及煤炭發電,爰截至目前為止,德國並未明確承諾,倘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成真,終止「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是否將用作制裁俄羅斯手段。相關分析指出,各國以及國際媒體將無可避免於本屆BETD會議上,要求德國政府就「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議題表態與承諾。 德國自2022年起輪值七大工業國組織(G7)主席,並已宣布推動國際氣候合作與成立「氣候俱樂部」為優先推動目標,俾凝聚更多願對減碳做出更多承諾國家之力量。相關政經分析研判,德國將運用本屆BETD會議,針對「氣候俱樂部」內涵及推動方式做出進一步具體闡述及規劃,俾作為2022年6月26日至28日,G7領袖於德南巴伐利亞邦召開高峰會時,推動國際氣候合作之主軸與討論方向。 BETD會議官網網址如次: https://www.energydialogue.berlin/。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1 Polish News Bulletin, 對包裹取件服務的需求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市場參與者推出包裹機(parcel machines),總數可能達到50,000台。其中之一是Żabka公司,它將加入 Allegro、DPD、InPost或Orlen等公司的競爭行列。該公司的決定是出於對周日貿易限制法之最新修正案的推動,該修正案取消了對郵政服務提供商的豁免。 同時,在SwipBox Polska公司董事總經理Michał Czechowski看來,波蘭在包裹數量的增加和包裹機器網絡的密度方面都脫穎而出。他評論道,因此,包裹機的數量在未來幾年將繼續顯著增加,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1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波蘭PEKAO銀行宣布,該行計劃透過泛歐擔保基金(Pan-European Guarantee Fund)的擔保提供涵蓋47億波幣的貸款組合,這將使該銀行能夠對大約1.5萬家微小及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 根據Pekao銀行稱,新的擔保可以確保70%的本金和利息,並降低信用利差(credit spread),並且不需要最低限度的援助限額。Pekao銀行之PFG擔保為單企業家提供的最高融資額為257萬歐元,最長信用擔保期限為10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1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波蘭Polska Grupa Energetyczna (PGE)公司和丹麥Ørsted公司宣布就波羅的海離岸風電場進行進一步岩土工程土地勘察(geotechnical surveys)招標。 PGE公司執行長Wojciech Dąbrowski指出,在初步岩土測試階段之後,該公司進入選擇承包商進行詳細岩土測試的階段,這將可獲得對海床地質結構及其對海上風力渦輪機的基礎強度的分析。同時,Ørsted Søren公司波羅的海業務主管Westergaard Jensen指出,該公司預計詳細設計的岩土勘測將在今年夏季和初秋進行。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1 PAP, The First News, 來自波蘭羅茲科技大學(Lod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們在設計出一種由修飾澱粉製成的新型可生物降解之堅固耐用的箔片(biodegradable, heavy-duty foil)後,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 儘管在回收材料中使用澱粉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以前嘗試應用它創造的材料很脆弱且容易撕裂。但現在革命性的發展,意味著第一次可以將可生物降解和耐用的澱粉材料以薄的金屬箔片(thin foil)的形式用於生產袋子、小香袋和箔片包裝,用於包裝在托盤上的食品或化妝品。它還可用於製作一次性的托盤和盤子。 來自羅茲理工大學的團隊負責人Grażyna Budryn教授表示,該團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克服這些缺陷,這要歸功於在澱粉中添加了一種額外的成分,它是一種存在於許多穀物中的有機酸(organic acid),在此案例中導致澱粉的交聯(cross-linking of the starch)。這導致以這種方式修飾的箔片之吸水性(water absorption)、透氣性(gas permeability)和撕裂敏感性(tearing susceptibility)降低。 此外,該材料還具有抗微生物特性(anti-microbial properties),可透過添加天然物質菊苣根提取物(chicory root extract)獲得。該團隊現在正在對他們的可生物降解箔片製作一個額外的疏水層(hydrophobic layer),這將使其也可用作潮濕產品的包裝。 Budryn教授表示,該箔片的親水性(hydrophilic nature)確保它可以輕鬆快速地生物降解,但是這種箔片在潮濕產品包裝中的應用是有限的。在這裡,基於脂質(lipids)的天然疏水層可能很有用……該團隊計劃開發一種帶有疏水層的箔片變體,它也是可生物降解的。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1 PAP, The First News, 德國副總理(vice-chancellor) Robert Habeck曾表示,當前的地緣政治局勢可能會對俄德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營運產生影響。Habeck副總理於2月11日週五在華沙與波蘭副總理Jacek Sasin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上述聲明。 德國Habeck副總理指的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這令西方感到震驚,並引發人們對克里姆林宮(Kremlin)可能正在尋求恢復其以前的「影響區」(zone of influence)的擔憂。Habeck副總理表示,就地緣政治而言,它總是會影響是否會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路簽發營運許可證。目前,就這條管道的營運而言,這種尖銳的地緣政治局勢可能並非完全無關緊要。 波蘭副總理Jacek Sasin回憶表示,波蘭從一開始就批評這項投資,強調俄羅斯不能僅僅從市場角度被視為天然氣供應商。他表示,莫斯科已經將天然氣輸送作為敲詐的工具,因為他批評歐洲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這使得整個歐洲容易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壓力,正如人們今天可以清楚地看到的那樣,俄羅斯正在奉行激進的政策並使用......交付能源商品來勒索歐洲國家。 俄羅斯已在其與烏克蘭的邊界附近集結超過100,000名士兵,並要求北約做出讓步,包括保證該集團不會接受任何新的東擴成員。莫斯科和明斯克也已開始進行其受北約密切關注的聯合軍事演習。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1 PAP, IAR, TVP Info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2月11日週五表示,今(2022)年老年人的養老金福利將增加7%,並稱此舉措是波蘭近期歷史上對養老金前所未有的加息。 Morawiecki總理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此決定時表示,對親愛的老年人,提高您們的生活水準是政府的絕對優先事項。他補充表示,政府今年對老年人及殘疾人士養老金將提高7%。 根據波蘭法律,養老金每年都會在3月1日與生活、物價指數掛鉤的(indexed)。Morawiecki總理表示,從下(3)月起,最低養老金將超過1,200波幣(265歐元),與2015年相比成長60%,屆時,那些收入最低的退休人員,他們將收到超過750波幣。同時,他補充稱,在過去6年中,波蘭平均養老金上漲了43%,達到2,525波幣(558歐元)。 Morawiecki總理向記者表示,老年人受到通貨膨脹和能源危機的打擊最為嚴重,因此他們今年將獲得更多的支持。他宣布,政府今年將提供額外的養老金福利,稱為「第13期」和「第14期」養老金。總而言之,這是前所未有的增加。 此外,Morawiecki總理表示,根據政府的波蘭新政配套計畫(Polish New Deal package),從今年起,每月領取養老金最高至2,500波幣(553歐元)的人無需繳納任何稅款,而領取較多養老金的人將繳納較低的稅款。他補充稱,這意味著每月在養老金中將可增加100波幣(22歐元)至200波幣(44 歐元)。Morawiecki總理在新聞發布會上另表示,政府還將導入實施間接減稅和特別的一次性津貼(one-time allowance),以進一步降低生活成本負擔。
A:根據阿根廷媒體報導,自2021年中旬以來經濟逐步回溫,本(2022)年1月消費呈現良好跡象。經濟學家對未來幾個月展望保持樂觀預期。阿國政府盼透過54%之工資調整,提供更多的經濟成長空間,惟居高不下之通貨膨脹及可能加速惡化,為政府之隱憂。 阿國消費無法跟上經濟成長步伐,起初消費下降幅度小於投資,儘管2020年第4 季已呈現回升,雖仍遠低於固定資本。然而,自2021年第2季隨著第二波的蓬勃發展,消費已成為阿國GDP主要驅動來源,相比投資卻依然處於零進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