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GOV.UK,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2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6/P200號(商情文號:第126號) 商情本文: 美國Nvidia半導體公司於8日宣布終止併購英國Arm微晶片設計公司的計畫。Nvidia半導體公司在和Arm的母公司日商Softbank董事會在談判18個月後,最終決定在英、美、中及歐洲等8項競爭調查下終止該項併購交易。 日商Softbank公司執行長Masayoshi Son表示,Arm公司預計於明年內將在納那斯達克指數交易所上市,原因在於Arm公司的美國客戶和潛在投資者的對Arm公司仍感興趣,且科技公司於納那斯達克指數交易所上市的價格比在倫敦上市高;或也可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執行長曾向投資者表示,半導體業重要參與者以及各競爭監管機構實均反對上述併購案,如美國Qualcomm半導體公司。 另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署已發布聲明,取消針對美Nvidia半導體公司併購Arm公司一案之第二階段調查。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2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7/P200號(商情文號:第127號) 商情本文: 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於2021年8月啟動Help to Grow計畫,以提升中小企業生產力,並呼籲中小型企業領導者參與,政府將提供提升專業管理的知識。該計畫迄今僅有目標約10%的企業參與,因而受到批評,許多應被支持的公司因不符合資格無法參與。 政府目標為3萬家中小企業提供財務管理和營業銷售等培訓,至今則只有約2500家企業註冊,雖最初曾有1萬家企業對於註冊培訓感興趣的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小企業普遍批評被排除在外,政府應重新設計計畫以提高參與度。 英國中小企業協會(Federation of Small Businesses,簡稱FSB)對外關係負責人Craig Beaumont表示,政府計畫善意,但設計不良,排除全國多達90%的中小企業,原因包括該計畫要求申請公司必須有至少5名員工。且政府應削減造成大多數小企業參與計畫的繁雜程序;而考慮到政府最新宣布的城鎮升級白皮書,擬以支持小公司作為商業計畫的核心,Help to Grow計畫的低參與度尤其令人擔心。 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表示,至今參與的業者評價均非常正面,該部呼籲相關業者參與註冊以學習許多專業知識。專業機構會計技術員協會(Association of Accounting Technicians)表示,該計畫不包括約17萬家的公益團體,且每家符合資格的公司僅能有1名員工參與,極低參與度實為可預見的結果。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1年2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8/P200號(商情文號:第128號) 商情本文: 英國Zoopla房地產網站數據分析顯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學生與來自海外的居民等回歸,致使境內市中心租屋價格上漲,每月租金可能比疫情前多62英鎊。調查顯示,在防疫封鎖期間,尤其在倫敦等市中心房地產出租需求急劇下降,最近幾週對新辦公空間的興趣則有回升現象,包括在伯明罕、愛丁堡、里茲以及曼徹斯特等主要城市均可見租金上漲。與過去4年中每年1月的平均相比,今年1月出租需求成長76%,且2021年最後1季與2020年同期相比上漲8.3%;英國月租漲62英鎊,每戶平均月租約為969英鎊。該網站研究部門主管Grainne Gilmore則也表示,在生活成本飆漲背景下,近月租金已大幅上漲,隨著生活成本緊縮,住屋需求成長應將減緩。 從Rightmove房地產網站最新統計數據可見,買家願意為空間以及隱私花費更多錢的趨勢已為長期轉變,加強從市中心轉移到外地生活的需求。該網站尚有數據顯示,1月份企業詢問辦公空間出租數量超過疫情前規模,詢問量比2021年1月成長54%,亦比2019年同期高15%。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2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4/P200號(商情文號:第124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會公共帳目委員會於本(9)日發布長達27頁的相關報告,批評政府脫歐後管理邊境的方式,並指責政府過度承諾而未能達到自己預設期限。除非政府與歐盟合作減少英港口滯留問題,否則9月份情況將惡化,由於歐盟將實施更嚴格的檢查。今年透過在A20國道上暫停大卡車行駛以防止Dover港堵塞的措施已實施20次,相比之下2021年全年僅有69次。 英國物流協會(Logistics UK)並警告,歐盟生物識別邊境管制(EU biometric border controls)將可能造成長期延誤問題。該協會政策部門主管Sarah Laouadi表示,歐盟擬推出的Entry/Exit System護照檢查新系統要求駕駛離開車輛,穿越港口、碼頭的交通車道以檢查其護照,不僅有安全方面風險,也可能延誤過關時間,對雙方交通流量造成影響。 英國商業總會貿易政策負責人William Bain表示,公共帳目委員會的報告反映小企業主的處境,且從英國商業總會於去年對成員的調查可見,有60%的公司認為現在向歐盟運輸貨物變得更難。英國商業總會已提出5項建議以改善脫歐造成之商業障礙,包括與歐盟尋求更多方面的協議,以簡化增值稅問題與減少對農產品的檢查。 歐盟於2022年1月起實施全面進口管制,此在去年延遲推動3次;且食品進口檢查亦將於今年7月起實施。英國稅務暨海關總署(HMRC)於2019年估計顯示,新海關規定可能造成英國和歐盟企業每年損失150億英鎊。而英政府針對中小企業提供的2000萬英鎊脫歐支持資金中,只有670萬英鎊實際給付,實有許多企業錯失該補助機會。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2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5/P200號(商情文號:第125號) 商情本文: 國際上針對5G網路技術標準的爭論不僅是為提升網速或效率,實也反映美國和中國在未來技術開發方面的競爭。隨著老舊網路汰換,如Vodafone電信和EE電信目標於2023年前逐步淘汰在英國的3G網絡,新網路技術擴展也變得更加重要。 歐盟執委會於1月份宣布「十年數位準則」(Digital Decade Principles),旨在導引歐盟數位化轉型。同時,法國和德國政府宣布為四項5G項目提供1770萬歐元資金,其中包括將5G網絡套用於商業園區以及手術房等,以改善遠程支持(telesupport)。 由於物聯網不再只是連接人群,且涉及連接事物和控管,高度使用先進網路的智慧城市也正變得普遍,此引發關於應採取措施以控制臉部識別等技術之討論,而嵌入智慧城市的安全標準也成為課題。據一份2020由澳大利亞政府委託進行的報告,中國華為科技公司在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建設的數據中心存有嚴重安全漏洞。華盛頓特區美國大學傳播學教授Laura DeNardis表示,技術結構佈局也是權力安排,且5G網路標準不僅是政治問題,1月份美國大型航空業者已警告推廣5G網路可能干擾飛機起飛與降落;一系列針對5G網路技術推展的爭論均加劇大眾對於該技術的不信任。 另外,華盛頓特區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智庫於2021年12月發布報告建議美國制訂6G網路策略,擬擴大投資並加強與盟友之間的合作,以避免5G網路革命障礙重演。雖當前圍繞通信政策的主題都是關於中國5G技術,但美國則正展開一項超越5G網路的長期技術競賽。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2月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1/P200號(商情文號:第121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零售業最新數據,與2021年1月份相比,2022年1月份總零額售成長11.9%,且較2020年同月成長7.5%,其中在家電、電子用品、家居用品和家具等方面支出均成長。另在鞋類、家具和珠寶等的銷售最強勁,而食品、飲料、玩具和電腦支出則有所下降。英國零售協會(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表示,家庭能源價格飆升,代表國內消費者在未來幾個月可支配收入將下降,此將對商業街造成連鎖反應。該協會秘書長Helen Dickinson表示,零售商和消費者均將在未來數月中面臨挑戰。 Barclaycard信用卡交易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消費者支出成長放緩,與2020年同月相比僅成長7.4%,係自2021年4月以來最小的漲幅,應與居家辦公、減少餐廳支出所致。今年1月與2020年同月相比,在食品和飲料的支出成長67.3%;但與2019年同月數據相比,在餐飲業和休閒支出則下降6.3%。 另針對2000名成人進行的調查顯示,近90%的消費者擔心通貨膨脹對其財務的影響;30%者預期能源費用飆升將影響渠等於非必需品的支出額度。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2月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2/P200號(商情文號:第122號) 商情本文: 鋼鐵、混凝土和水泥等能源密集型產業成本上漲之際,飆升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也更深地加劇建築公司壓力,因能源約佔相關產業成本超過33%。截至2021年11月,建築業破產率比疫情前高出22%。英國能源監管機構(Ofgem)數據顯示,在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間,天然氣批發成本飆漲達80%。 另英國營建建材協會(Construction Products Association)數據顯示,建築需求於11月時恢復到疫情前規模,並預計2022年的建築需求將成長4.3%。 由於4月建築業紅柴油稅減免政策將終止,再加劇相關產業對成本持續飆漲的憂慮。此外,大多數建築項目的成本中約有20%到25%來自材料,因此與能源成本相關的任何價格上漲都可能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根據商業部數據,在截至11月一年中結構鋼(Fabricated structural steel)價格上漲66%,門窗成本亦漲12.9%,塑合板(particle board)價格更上漲64.3%;已導致歐洲最大ArcelorMittal鋼鐵生產商將建築用長材的價格提高至少100歐元/噸。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2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3/P200號(商情文號:第123號) 商情本文: 由於英國境內推進4G和5G技術的電信業者仍面臨繁雜興建流程,政府擬投資數位資產管理平台之創新測試計畫。地方當局將可透過上述平台更輕鬆地共享行動網路業者推展網路革命所需的數據,以加快4G和5G科技佈局;經費總額400萬英鎊的數位連接基礎建設推進計畫(Digital Connectivity Infrastructure Accelerator)將資助8項測試項目。新計畫下,電信業者未來將更易使用於44個英格蘭與蘇格蘭地方的公共建築、路燈、公車等候站和交通號誌等裝置行動網絡設備,以提高行動網路覆蓋率,進而可減少繁雜流程以安裝更多4G和5G裝置。擴大網路覆蓋率可透過眾多較小的行動通信基地台(cell site),為天線及其他通訊設備形成之網路,有助於確保無縫覆蓋並滿足對網路連線成長之需求。 英國政府已宣布擬透過50億英鎊經費的千兆寬頻計畫(Project Gigabit),推進網路設置,以連接多達18萬7000個鄉村房屋,並進駐現仍難以進取的偏遠地區。寬頻網路業者已被邀請參與競標經費高達2.92億英鎊的建設合約,以升級Cumbria、Durham、Northumberland、Cambridgeshire、Dorset以及Teesdale等地區的鄉村住宅和企業,初步工程預計於2022年稍晚展開。另政府尚已回應其於2021年3月針對難以連接地區的寬頻網路改善計畫發佈的公眾諮詢。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2月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0/P200號(商情文號:第120號) 商情本文: 根據Google追蹤用戶統計之數據顯示,2月3日當日約有近70%的職員返回City of London區上班,約54萬人,此為疫情來最大規模返工潮。據倫敦交通局數據,與1月24日相比,2月6日天上午10點前往返Bank站和Canary Wharf等車站客流量增加幾乎25%。惟該處仍受市區地鐵Northern Line工程導致部分路線中斷之影響,且因許多白領工作者每週仍可有部分時間居家工作,該區仍未如疫情前繁忙。與首都其他地區相比,City of London區返工潮則仍落後,該區車站客流量僅為疫情前規模的39%,其他如Stratford站、Tottenham Court Road站和Oxford Circus站等恢復到正常規模的52%。 倫敦市上班族每週部分時間居家工作的模式已被推廣,促使一些公司考慮辦公室空間需求的必要性,如Clifford Chance律師事務所正考慮將其位於Canary Wharf的全球總部規模縮小超過66%;Lloyd's of London保險業者也考慮搬出其城市總部,以適應新彈性工作模式,該公司執行長John Neal則表示,城市公司有義務讓員工可重返辦公室,尤其對年輕員工而言,面對面的經驗仍非常重要。 政府估計,Plan B的經濟成本(包括建議民眾居家工作)每週導致經濟損失8億英鎊;依此數據推算,若工作場所出勤率低於正常的40%,每週仍會對經濟造成5億英鎊的損失,即每年260億英鎊。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2月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9/P200號(商情文號:第119號) 商情本文: 根據KPMG顧問公司報告顯示,2021年位在英國的金融科技公司所獲得之投資金額成長7倍,約有373億美元(約275億英鎊),其中位於倫敦之金融科技公司所獲投資額,比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總和還多。2021年對英國相對投資總計601筆,高於2020年僅470筆。 大量交易規模並加強倫敦的金融科技繁榮,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最大的10項金融科技交易中有5項在英國完成。 該報告另指出,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業投資總額達2100億美元,交易量創新高達5684筆,而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業投資額為517億美元,遠高於2020年的291億美元。
A:據法媒Le Figaro本(2022)年2月8日報導,法國海關公布貿易數據顯示,2021年法國貨品出口額計5,009億歐元(較2020年增加17%),進口額為5,856億歐元(+18.8%);貿易逆差高達847億歐元,暴增200億歐元,金額達到GDP之3.4%,達歷史新高,主要係因原物料及能源價格上漲,使貿易平衡惡化。服務貿易則呈現順差,金額計362億歐元,亦為多年來罕見。 據觀察,法國近20年均處於貿易逆差狀態(過去最高赤字紀錄為2011年之750億歐元),在歐洲國家中表現較差。德國除2020年疫情發生以外,長年皆有貿易順差超過2,000億歐元;義大利及西班牙之表現亦優於法國。法國權理外貿部長Franck Riester則樂觀認為,除航空及汽車以外,多數產業非但已克服疫情危機,且超越2019年之出口表現。 據財經部國庫署2021年2月發布之年度報告,法國位居全球第6大貨品及服務出口國,僅次於中國、美國、德國、日本及英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本年年初記者會中表示,貿易表現不佳係反映國內經濟疲軟,惟報導分析主因如下: (一)法國出口業務機構功能不彰及缺乏整體性,各地相繼開設一站式窗口,卻未發揮實際作用。據統計,法國目前有13.6萬家企業外銷產品,遠不如義大利(22萬家)及德國(30萬家)。 (二)法國於過去40年來去工業化(désindustrialisation)程度逐漸升高,經濟活動由生產轉為消費,工業占GDP比重由1980年之23%降至如今之13.5%,遠低於歐洲平均值19.7%,企業外移情況亦多於歐洲鄰國。 (三)相較於德國成功推動勞動改革,法國卻實施每週35小時工時制度,反其道而行。由於勞動成本偏高及過度徵稅,導致產品價格昂貴,法國企業投資生產設備之意願降低,無法提升產品品質,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力。 法國貨品及服務出口在歐洲市占率持續下降,由2000年之17.9%降為2017年之14.4%;2017年至2019年受惠於前總統歐蘭德實施「競爭與就業稅抵免措施」(CICE)及推動「企業責任契約」(Pacte de responsabilité),情況暫時穩定。惟自2020年起,馬克洪總統雖推動改革,市占率再度流失至13.5%,為20年來最低;全球市占率則小於3%。 財經部指出,法國對外貿易產業別集中於受疫情衝擊之航空及旅遊相關產業,因此相對其他國家面臨更大危機。為化解長久以來之貿易逆差,法國政府訂定10年計畫,期透過實施競爭力政策、加速再工業化、延續務實之貿易政策,以及輔導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等方式,促成貿易平衡。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成立於1999年的瑞典比價平台PriceRunner,是專門提供消費者瞭解市面上商品價格比較的網路平台服務商。該公司甫向斯德哥爾摩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對Google以違反市場競爭及操作搜尋服務為由提出侵權告訴,並求償220億瑞典克朗(約24億美元)。 本案源起於歐盟執委會於2017年中判定Google 違反公平交易法,濫用搜尋數據以利其自有之商品與比價服務,此舉不僅使歐洲消費者花費更高金額購買商品,更侵害PriceRunner和其他比價服務平台商之權益。Google前於2021年11月已受歐盟法院確定裁罰24億歐元(約27億美元)。 PriceRunner表示本案不僅為其本身多年受害於Google的壟斷行為應有損賠,亦是為了廣大消費者的權益。面對美國科技巨擘近乎獨占之恣意操經市場行為,該公司呼籲其他身受其害的歐洲科技公司共同抵禦Google,並透過訴訟推改其等在歐洲市場的利益。目前該公司尚可透過訴訟維權其在歐洲市場的利益,遑論歐洲以外受Google侵權的公司。由於現在所有的商業行為仍為進行式,因此本案PriceRunner控告Google最終裁罰金額可能天價。 PriceRunner主要市場為瑞典、芬蘭、英國及挪威,在瑞典的比價商品超過290萬項商品。該公司已被金融科技公司Klarna於去(2021)年11月併購,將於今(2022)年第一季正式納入Klarna集團。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為了達到2030年全面出產電動車的目標,瑞典中資汽車企業Volvo Cars將投資100億瑞典克朗(約10.9億美元)於西瑞典的Torsland市建造工廠,以提供未來電動車製造之需,預計於5年內正式運作。這是繼與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在哥德堡市成立電池工廠的決定後之另一個重要投資計畫,以提供客戶長程行駛、可快速充電且低價的安全電動車。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中資汽車企業Volvo Cars與電池製造商Northvolt決定在瑞典第二大城哥德堡市成立電池工廠,針對該工廠製造電池所需電力供應之相關投資金額高達數百萬瑞典克朗。該專案將由Göteborg Energi 主導,電力供應必須連結瑞典電網(Svenska Kraftnät),才可取得Vattenfall能源公司所提供之電力。 Vattenfall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許可的核發,因為哥德堡電池製造工廠有其製造時程,因此需要各方的共同合作,建造一條新的電網連接電纜。
A:伊朗德黑蘭時報(Tehran Times)報導,伊朗國營石化公司(NPC)總經理Morteza Shah-Mirzaei表示,伊朗曆本(1400)年(結束於2022年3月20日)年度石化產品總出口金額可望達140億美元。伊朗境內68家有營業石化公司產量可望於本年底達6,500萬噸,其中有3,000萬噸超出內需,將會出口至全球市場。M總經理表示,該國石化產業每年名目產能逾1.4億噸,並預期下一伊朗曆年度該數字為1.05億噸。 M總經理特別指出,伊朗成功獲取國內生產零件及設備所需技術知識與科技,以及石化部門所需產品,經由獲取這些國內生產所需知識,將有助加速提供所需產品之過程。渠表示,NPC刻正與此領域的知識型公司及研究機構合作,舉例來說,NPC正朝向國產化全部所需催化劑。 M總經理表示,儘管上述計畫需加快腳步進行,NPC目前仍進口一些產品。伊朗去年進口18億美元不同產業所需石化產品,今年此數字為15億美元,此下降趨勢及正在進行計畫顯示,進口在未來4到5年將會降至零。
A:保加利亞索菲亞環球電子報(Sofia Global)報導,保加利亞總理Kiril Petkov於本(2)月訪問塞爾維亞及出席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天然氣互聯管線動工典禮,並於2月8日與塞爾維亞總理Ana Brnabic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指出,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北馬其頓及希臘等國具組建單一天然氣市場的潛力。 渠表示,唯有整合區域內的天然氣消費量,才可共同爭取更低的天然氣價格,而區域間天然氣管線互聯亦為優先議題,對保加利亞來說,與希臘管道互聯非常重要,現與塞爾維亞互聯,除接收液化天然氣外,也有機會可從亞塞拜然輸入天然氣。 保加利亞與塞爾亞天然氣互聯管線自塞國與保加利亞相鄰城市Dimitrovgrad一直到塞國南部最大城Nis,本月1日開始動工興建,預計於2023年10月完工啟用。 P總理另於記者會中表示,塞爾維亞加入歐盟亦為保加利亞的優先議題,保加利亞將會成為塞國加入歐盟談判時的最佳支持者。
A: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本(2)月8日刊登駐台法籍記者Adrien Simorre有關台灣半導體產業逾2,600字之大篇幅專題報導,主頁圖片並選用光華商場附近街景,說明台北街道電子零件商店林立,正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成功象徵。台灣作為半導體生產領導者,是全球經濟數位化的心臟;其日漸茁壯的主導地位,全世界有目共睹。值此歐盟倡議晶片法案之際,解碼台灣工業模式成功之鑰。全文摘譯如下: 去(2021)年12月底於台北東郊的南港展覽館舉辦之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專業展會,集結台灣產業鏈逾2,000個展位之盛會,現場工業機器人精彩展示與展場辣妹交織穿梭,熱鬧非凡,吸引眾多專業人士共襄盛舉。與會半導體測試機器廠商欣喜樂見因需求量大,年度銷售破紀錄。SEMICON見證了半導體產業之耀眼活力,這項從智慧手機到汽車生產之關鍵要件,若少了它,經濟數位化、IoT或5G通通免談。 報導綜合整理多方有關台灣半導體產業冠軍紀錄包括:2020年全球電子晶片代工市場65%、全球邏輯電路代工產能 40%、10奈米以下最新世代晶片產量 92%及2019年組裝測試市場佔有率27%等。(參考來源:BCG ;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 Counterpoint) 台灣面積與比利時一般大,人口卻同澳洲一般多,半導體產值全球第一。根據Gartner 數據,被視為現代“黑金”的半導體 2021 年全球市值為 5,160 億歐元,到 2030 年更將加倍。一般大眾向來對該產業並不熟悉,但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接二連三的封城限令激發電子產品之強勁需求,加上汽車晶片短缺與美中貿易戰,終將台灣推向聚光焦點。 主辦SEMICON Taiwan之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曹總裁世綸表示,昔日經營少涉政治,但全球晶片荒以來,局面迅速改觀,台灣豐沛的產業實力令人垂涎,多國紛紛來台遊說取經,均希望建立其自有晶片廠。 台灣半導體重鎮位於首都南方數十公里處佔地 700 公頃的新竹科學園區,而全球晶片龍頭台積電亦坐落於此。該公司市值約 5,400 億歐元,創電子產業紀錄,去年營收逾 500 億歐元。固若金湯的總部廠內進行著世界上最複雜之工業流程之一,該產業具高度專業技術機密,須嚴防自家創新遭竊。製程超複雜的晶片生產所需原料則為毫不起眼的沙子,確切而言為二氧化矽。台積電之矽晶圓供應商包括台灣環球晶圓(GlobalWafers)、日商 Sumco 與德商 Siltronic 等業界領袖,從電腦、伺服器至車載系統,全世界每年使用的半導體中有 24% 來自台積電生產線。若以10奈米以下最先進製程者,則其生產佔有率高達 92%,製程技術是全球唯一可與南韓三星相抗衡之企業。 報導分析,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於1987年創建之初即確立只做純代工(pure foundry),不與客戶競爭的經營理念,使其擺脫主要競爭對手英特爾和三星,贏得英偉達(Nvidia)和高通(Qualcomm)等晶片設計商巨頭之信任,並在 2013 年從三星手中搶到蘋果的訂單。從此僅須專精技術研發,拉大與競爭對手之差距。台積電發言人高孟華指出,現行半導體製程逼近極限,未來要朝3D封裝發展,台積電亦須超前部署,正積極投資擴建,將導入全新世代架構2奈米製程的超大型晶圓廠,預計2024年開始進入量產。 台灣稱霸全球的半導體產業成就,除了張先生傑出經營才華外,1980年代政府扶植該產業之高瞻遠矚與策略決心更是功不可沒。僅數百米之遙的工研院,召集許多海外歸國工程人才,自1973年設立以來已培植出逾240家企業,其中一家正是台積電。為了企業生產與人才培育提供堅實後盾,台灣政府於1980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不僅鄰近交清兩大著名工程學府,亦提供企業創新發展之優質環境,全球近 63 % 代工生產的晶片集中於此。政府精心運籌帷幄之宏觀布局不僅使台積電受益,更成就了遍布全島完整之產業生態圈。台灣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力積電(Powerchip)黃董事長崇仁指出,台灣從北到南,都有半導體業界足跡,全球獨一無二!搭乘高鐵往南一個半小時到高雄,就是全球半導體封裝與測試龍頭日月光(ASE),其2020年營收超過150 億歐元。 台積電精雕細琢的半導體在此片南台灣之蔚藍晴空下進行出貨前之封裝與精密測試,此階段偏勞力密集,多經來自東南亞移工之手。台灣優勢正是如此完整的微電子生態圈,帶動台積電周邊廠商搶先涉獵最新製程晶片,相關技術開發投資順勢推進。迎接電動車時代來臨,為承接晶片之海量需求,多家廠商陸續重金投資擴增產能,如台積電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資 870 億歐元,並已在日月光總部附近開始建設最先進3奈米製程晶圓廠,更加提升整體供應鏈之信心。 儘管前景光明,台灣仍面臨許多挑戰。近來晶片短缺危機凸顯歐美過度依賴亞洲供應之問題,不少國家決定重振境內產業。除了仰賴台積電最先進技術外,部分大國亦力邀台積電前往建立部分生產線,恐有違當局原本欲將最先進技術晶圓廠根留台灣之潛規則。包括去年赴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量產5奈米製程高階晶片,供應該國軍備,今年亦將赴日與日商新力合作投資興建特殊製程晶圓生產基地。至於與歐合作,台積電發言人表示,正與德國進行初步研商,強調該公司拓展布局將取決於客戶之需求、商機及營運效率與成本考量。此外,台灣國內亦須面臨乾旱、土地有限與人才之考驗,加上中國大陸虎視眈眈之威脅,半導體產業被視為台灣之護國神山,必須竭盡所能維持其全球領導地位。 文章附篇除提及鄰近竹科之交通大學培育寶貴產業人才的搖籃實例外,亦簡介台積電與法商新創懷智整合(Wise-Integration)之合作案例,該公司為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電子與資訊技術實驗室(CEA-LETI)衍生之新創公司,屬無晶圓廠,開發創新的氮化鎵(nitrure de Galium,GaN))集成解決方案,實現電源供應器小型化和提高能源效率,即是採用台積電晶圓。顯見台積電結盟具高附加價值科技新創的智慧,不斷提升本身生產良率與技術成熟度。
A:(一)巴拉圭豬肉業刻正面臨嚴峻挑戰,並認為臺灣應係解決目前巴拉圭豬肉供過於求之窘境,惟非常遺憾臺灣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派員進行屠宰廠實地查廠工作。巴拉圭國家動物健康暨品質局(Servicio Nacional de Salud y Calidad Animal,SENACSA)表示,為符合臺灣防檢局規範,業支出超過100萬美元之該局預算,同時亦為臺灣對申請案無動於衷感到遺憾等語。 (二)巴拉圭SENACSA局長José Carlos Martin表示,臺灣防檢局原應於2020年3月派員實地查廠,惟由於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惡化,展延其查廠計畫。巴拉圭公私部門目前已無任何歸咎疫情之理由,特別係疫苗之接種已相當普及化,且2021年11月美國業完成派員前來巴拉圭進行牛肉屠宰廠之實地查廠作業等語。渠續稱,巴拉圭向臺灣尋求豬肉產業成長之契機,且該產業具無限發展潛力,渠無法理解臺灣漠視之作法等語。 (三)M局長回憶,12月30日該局與臺灣防檢局進行線上會議,當正洽談到派員實地查廠相關細節時,會議即自行中斷,致無法完成該議題之討論,爰業正式致函向臺灣大使館提出解決之道。目前巴拉圭豬肉業者特別關切申請案之現況及該產業之前景等語。 (四)巴拉圭Upisa豬肉屠宰廠負責人César Ros表示,中國關閉外國豬肉之進口,另俄羅斯僅開放10萬公噸豬肉自國外進口配額,導致全球豬肉市場出現供過於求之現象,惟僅巴西運用其廉價攻勢仍可輸出,致巴拉圭豬肉業前景堪憂等語。R負責人續稱,臺灣每年豬肉進口量8萬公噸,倘巴拉圭可與臺灣談判自巴拉圭每年進口10%之臺灣全年豬肉進口量,即8,000公噸,則將有效解決巴拉圭豬肉業者之損失。R負責人強調,巴拉圭不需要臺灣提供金錢援助,惟需要臺灣給予巴拉圭豬肉之市場開放等語。
A:(一)依據巴拉圭工商部加工出口工業委員會(Consejo Nacional de la Industria Maquiladora de Exportación, CNIME)統計資料,2022年1月出口金額 7,200萬美元,較 2021年之5,500萬美元成長31%。由於歷來第一個月通常為該業別最不活躍時期,但2022年1月之加工出口係自2001年以來最好表現。顯示加工產業蓬勃跡象,並盼 2022年取得豐碩成果。 (二)主要出口產品如下:食品業以41%排名第1,其他排名如次;汽車零組件(18%);服飾及紡品、鋁及其製品則並列第3名(10%),以及塑膠製品(9%),以上共占總出口金額之88%。主要出口目的地依序為:巴西(62%)、新加坡(18%)、阿根廷(8%),以及美國(3%)。 (三)數據顯示後疫情時代,受創行業勞工雇用正迅速復甦中;2020年之239個業別中,共計有1萬5,005名勞工,目前為1萬9,226名,成長13%。加工出口工作具高度包容性,促進女性、首次,以及青年等就業機會,並享有社會保險、退休金制度,以及健保體系等福利。
A:依據法國多家媒體報導,歐盟執委會本(2)月8日發布歐洲晶片法案,盼於2030年前擴增歐洲晶片產量為4倍,以確保歐洲產業及科技主權。內部市場執委Thierry Breton先前已發出警告,歐洲過度依賴佔全球晶片產量50%的臺灣,倘臺灣停止對外出口晶片,3週內幾乎全球製造產線將面臨停工之窘境。 歐洲晶片法案為一全新法律框架,使歐洲企業更能因應產業挑戰及地緣政治影響。B執委強調,美國改變遊戲規則已衝擊歐洲企業銷售管道或取得相關資源,歐洲已訂立一項確保戰略產業包括半導體、醫藥、稀土、氫能、雲端及邊緣運算等領域自主權之雄心計畫,歐洲晶片法案將成為該計畫之第一部分,強化歐洲半導體產業價值鏈。為降低對亞洲晶片進口之依賴(佔歐洲需求之80%),並與美國520億美元之晶片法案抗衡,歐盟盼2030年前公共及民間投資規模達到430億歐元,以達晶片產量擴增4倍並將全球市佔率由10%提升至20%(此為歐洲於90年代之市佔率)。另一方面,由於目前歐洲發展成熟之製程主要是22奈米以上,亦盼未來朝7奈米以下製程發展。 歐洲晶片法案主要內容包括:(一)提撥110億歐元公共基金,支持歐洲創新研發及為創新應用設立前導生產線(如量子科技、神經型態晶片、10奈米以下FD-SOI及2奈米以下FinFET等)、試驗、新工具實驗與培訓專業人才。(二)提撥20億歐元作為公共投資補助企業,補助對象不限於歐洲廠商。法媒指出,美商英特爾及我國台積電均曾表達來歐設廠之意願,倘投資案確立,可望在未來緊急危機時,透過限制出口措施,保障晶片供應鏈安全。(三)由會員國提撥約300億歐元進行投資,並透過會員國及歐盟執委會之共同合作,實施一觀測半導體供給及預估需求的機制,俾及時掌握晶片短缺情形。 另一方面,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亦將針對2奈米尖端科技之開發提供財務協助。歐盟亦將考量由歐洲投資銀行設立50億歐元基金,協助半導體領域新創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