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IBGE)資料,巴西工業在2019年及2020年分別衰退1.1%及4.5%後,去(2021)年成長3.9%。在IBGE所調查26個工業產業別中,18個呈現成長,成長最多分別是汽車20.3%、機械設備24.1%及冶金15.4%等產業。 二、IBGE主任André Macedo表示,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前,巴西的工業發展已陷入困境,去年與2020年相較雖呈現成長,但實際面臨生產原物料短缺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帶來的衝擊,以及通貨膨脹、勞工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造成巴西工業復甦放緩。IBGE依據衡量工廠採購原物料價格變化指數之生產者價格指數(IPP)顯示,2021年工業用商品通貨膨脹率高達28.4%,為自2014年以來最大漲幅,其中尚不包含交稅及運費等成本。 三、另據經濟學家指出,2022年10月總統大選的政治不確定性、新冠病毒新變異株的出現、全球原物料生產變數加上內需通貨膨脹壓力,均構成2022年巴西工業發展的挑戰,迄本年底巴西工業應可小幅成長,但幅度不會超過1%。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11)年2月1日以「巴拉圭果汁公司以Watts品牌進軍烏拉圭市場」為題報導略以: (一)巴拉圭果汁公司進軍國際市場第一步以Watts為品牌出口至鄰國烏拉圭,此歷史壯舉業於近幾個月執行。該公司總經理Horacio Bittar表示,初期運送9,720箱200毫升果汁包裝,其中6,480箱柳橙汁及3,240箱蘋果汁,共計5萬8,300公升。 (二)B總經理續稱,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完成該公司主要目標之一,即進軍國際市場,並將努力嘗試出口至更多南方共市區域內其他國家。此舉對該公司意義重大,實現區域國家行銷計畫,自烏拉圭開端,終極目標則將該公司所有產品輸銷區域其他國家等語。 (三)B總經理強調,首次出貨已完成烏拉圭一半訂單之履行,訂單目標為輸銷2萬箱柳橙及蘋果口味之果汁;另外一半訂單則預計於首次出貨後2個月後寄達,以履行合約採購量。產品品質為此次出口最大重點,特別感謝智利啤酒公司提供出口相關協助等語。 (四)B總經理表示,該公司仍在研擬所有可行方案,包括嘗試其他口味及包裝,選擇以Watts品牌出口,我們堅信產品品質及品牌潛力將可以成功攻佔烏拉圭市場等語。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11)年2月4日以「歐盟(EU)批准巴拉圭希爾頓配額(Cuota Hilton)」為題報導略以: (一)巴拉圭外交部表示,歐盟2月4日(五)已核准巴拉圭高品質牛肉1,000公噸可輸銷歐盟之希爾頓配額(Cuota Hilton)。該消息係依據歐洲議會及理事會2022年1 月25日第(EU)2022/111號條例所揭示之內容,其中修改(EU)2019/216號條例中關於優質、新鮮、冷藏或冷凍之巴拉圭原產地牛肉,俗稱希爾頓配額。 (二)由於英國於2020年1月31日脫歐,歐盟可能以此減少對巴拉圭配額,因此巴國政府近年一直致力於該批准之談判。意即完成歐盟於英國脫歐後,確認授予巴拉圭 1,000公噸優質牛肉之歐洲配額程序。 (三)國家動物健康暨品質局(SENACSA)局長José Carlos Martín Camperchioli表示,希爾頓配額(Cuota Hilton)係巴國外交部努力之成果,渠認為歐盟市場係一條重要途徑,象徵該區域對巴國肉類品質之信心,亟盼未來能爭取更多配額。另巴拉圭刻正著手481配額(Cuota 481)之談判準備工作,此係歐盟2022年可能提供巴拉圭之另一項優質牛肉出口配額等語。 (四)巴拉圭肉類生產商和出口商協會(APPEC)主席Fernando Serrati表示,希爾頓配額獲批准可被視為國家重要成就。另據SENACSA統計資料,2021年全年巴拉圭牛肉出口重量超過32萬6,700公噸,出口金額則為15億9,800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等語。
A: 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11)年2月7日以「木材業豐收,接近十年前歷史記錄」為題報導略以: (一)巴拉圭木材聯合會(Federación de Madereros del Paraguay)副主席Juan Carlos Altieri 表示,經濟複甦下,巴拉圭林業出口成績斐然,增幅達50%,2021年出口總額近 8,400 萬美元,已接近十年前1億美元之歷史新高紀錄。 (二)A副主席認為出口額將保持在5,400萬美元水準,2022年將維持2021年數額,或甚至更高。儘管預期樂觀,由於2022年為政治選舉宣傳年,林業投資前景仍拒不確定性等語。 (三)林業具多樣性,選擇眾多,惟市場趨勢則偏好以廉價材料取代昂貴材料。A副主席表示,目前70%材料比原生木材便宜,因此出現產量更高,惟價格更低之情況,反映該趨勢將使出口量增加而出口額減少之窘境。另廉價材料目前正大規模生產,故亦稍減輕巴國原木材壓力。渠指出,種廉價材料能否持續提供仍拒不確定性,惟再造林耗時8年,成熟期則費時更久等語。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ON)本(111)年2月6日以「巴西公司在巴拉圭回收電池鎔鑄生產鉛出口」為題報導略以: (一)循環經濟不久前就在區域及巴拉圭國內引起熱議,因為許多產業之終端產品均擁有回收及再利用之巨大潛力,包括塑料、紡織品或食品等;此外電子零件所含之金屬更占循環經濟之重要回收及再利用價值。 (二)巴國投資暨出口促進局(Rediex)特別分享巴西Pioneiro Ecometales公司在巴拉圭東南上巴拉那省(Alto Paraná)設立電池回收及塑膠加工工廠計畫;於2019年電池回收廠落成後正式營運,鎔鑄生產鉛後出口國際市場,創造30個當地工作機會。 (三)該公司利用回收舊電池每天製造約15公噸鉛,透過回收再利用產生之原物料,並使其再回到供應鏈,響應循環經濟。作為Rediex招商之指標公司,該公司強調將繼續擴大回收炭板及鋼屑,其主要來源來自車削廠及鋼鐵公司之大量廢棄物。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2年2月8日報導,奧地利2022年1月份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較2021年同期上漲15.5%,創近50年新高。奧國已經連續9個月躉售物價指數上漲逾10%。 「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經濟學家Josef Baumgartner預測,由於生產及採購成本持續高漲,奧國工業及批發業仍未漲價者將於未來幾個月內調漲售價,屆時部分消費品恐將出現價格暴漲現象。 奧國工業聯合會(IV)首席經濟學家Christian Helmenstein認為,企業界定價模式正處於「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關頭。數十年來企業為保持售價穩定,多藉由提高生產效率抵消成本輕微上漲。惟過去幾個月各項成本上漲幅度過鉅(例如天然氣在短期間飆漲數倍)且看不到盡頭,企業界已無法依據舊有模式定價,因此漲價潮似難以避免。 奧國2022年1月份漲幅與2021年同期比較,漲幅最大項品包括:「化肥及農用化學品」(+62.1%)、「初級橡膠及塑膠原物料」(+60.6%)、「固體燃料」(+59.4%)、「穀物、種子及動物飼料」(+52.5%)、「其他石油衍生品」(+46.9%)、「廢料及殘餘材料」(+45.9%)、「有色金屬」(+42.4%)、「鋼鐵」、(+42.2%)「車用汽柴油」(+31.6%)、「技術化學品」(+24.1%)以及「原木和半成品木材」(+23.2%)等。 以單月比較,2022年1月較2021年12月份躉售物價漲幅最大之項品為:「初級橡膠及塑膠原物料」(+11.8%)、「其他石油衍生品」(+9.5%)、「固體燃料」(+8.9%)、「技術化學品」(+8.7% )、「家具、地毯、燈具」(+8.4%)、「壁紙、地板」(+7.2%)、「採礦、建築及土木機械」(+6.0%)、「紡織品」(+5.0%)、「文具、辦公用品」(+4.8%)、「遊戲、玩具」(+4.7%)以及「車用汽柴油」(+4.3%)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07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PiS)發言人於2月7日週一宣布,波蘭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PiS)領導層已接受財政部長Tadeusz Kościński的辭職,他的職務將由總理暫代履行,直至任命替補人選。 法律與正義黨(PiS)領導層週一召開會議大約4個小時,之後,Anita Czerwińska表示,該黨已經接受Kościński財政部長的辭職。當然,這是因為部長對新稅收規定實施的缺陷承擔了政治責任。她補充稱,在任命新的財政部長之前,Kościński財政部長的職務將由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暫代履行。 關於Kościński財政部長的繼任者,Czerwińska表示,候選人必須與總統達成一致。政府指標性的波蘭新政(Polish Deal)計畫今年推出一種新的、更進步的稅收制度,政府承諾將使80%的波蘭人受益,但起步艱難,大多數波蘭納稅人對複雜的改變並不滿意。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08 PAP, The First News, 歐盟執委會(EC)發言人Balazs Ujvari於2月8日週二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歐盟執委會將從歐盟資金中扣除因波蘭未能關閉褐煤礦而對波蘭徵收的罰款。Ujvari發言人表示,相關罰款涵蓋2021年9月20日至2021年10月19日期間,將在對華沙通知該決定後10天開始扣除對波蘭匡列的資金。 波蘭政府發言人Piotr Mueller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波蘭將訴諸一切可用的法律手段來對執委會的決定提出上訴。他補充稱,這更加合理,因為波蘭和捷克最近剛就Turow褐煤礦達成協議。 露天的Turow褐煤礦區位於捷克附近,已成為捷克政府向歐盟投訴的對象,理由是該煤礦區威脅到環境,尤其是捷克邊界一側的地下水位。去年捷克政府將波蘭向歐盟法院提出控訴,歐盟法院於2021年9月因波蘭未能暫停該煤礦的營運而對波蘭處以每日50萬歐元的罰款。到目前為止,波蘭拒絕關閉該煤礦或付款,認為該煤礦在波蘭的能源基礎設施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08 PAP, TVP World 波蘭SatRevolution公司執行長Grzegorz Zwoliński向波蘭新聞局 (PAP)表示,該公司受阿曼(Oman)委託,將設計和製造1顆太空衛星。該公司幾天前簽署了初步協議。 Zwoliński執行長表示,在30天內,該公司必須向馬斯喀特大學(Muscat University)的專家提交方向性建議,然後與他們一起確定衛星的飛行方向。他並補充說,未來幾個月將簽署1份執行合約。 當被問及該衛星的價值金額時,Zwoliński執行長表示,最終金額將取決於“該衛星要到達的目的地。他回憶稱,這不是SatRevolution公司與阿曼的第一次合作。去年該公司簽署了1份合約,建造1顆將穿透地球低軌道的衛星。他表示,該衛星現已準備就緒,預計將於今年夏天發射,最有可能從英國。 當被問及為什麼阿曼需要這麼多衛星時,Zwoliński執行長表示,阿曼現在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希望投資於最新的太空研究和技術。此外,阿曼的新經濟戰略設想,在未來幾年,從衛星獲得的數據將成為阿曼除了能源資源外的另一個重要收入來源。 Zwoliński執行長強調,數據是現代世界的原油,從衛星獲得的訊息是一種有價值的商品,例如對於農業、保險、物流、採礦和經銷部門的代表們而言。他解釋稱,衛星圖像使您能夠監測敏感基礎設施的健康狀況並快速回應管道洩漏、預測農業產量和市場價格,以及山脈滑坡和火山爆發等災害。他指出,根據 Euroconsult(1家從事市場分析,包括太空領域的全球性公司)的計算,在2026 年之前,全球衛星圖像服務市場的總價值可能高達1,400億美元(1,226億歐元)。SatRevolution公司於2016年在波蘭成立,專門從事衛星的設計、生產和營運以及數據分析。該公司在波蘭西南部的弗羅茨瓦夫(Wroclaw)設有工廠,員工約65 人。 波蘭的太空產業,根據波蘭經濟發展和技術部的數據,波蘭有大約40-50家公司從事太空產業,其中有5或6家在國際市場上得到認可。波蘭經濟發展及技術部長Piotr Nowak指出,太空部門目前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在十幾年左右的時間裡,波蘭太空部門可能成為其在國際市場上的顯著特徵。 波蘭太空產業的整合者是波蘭航空局,其任務之一是與歐洲和美國該產業的領先企業建立關係。據美國銀行的估計顯示,全球太空部門在10年內市場價值將達約1.5兆美元。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官網、RND新聞網 文號:1114020015號 2022年2月7日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長Robert Habeck前往巴黎,與法國經濟事務及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舉行會談。就法國接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之優先推動事項、歐盟「Fit for 55」一籃子計畫、產業合作及加強歐洲數位與戰略主權等議題進行交流。 德法兩國同意歐洲應在各項關鍵領域建立自主能力,如鋰電池生產、半導體製造及原材料供應等方面。為此,歐洲國家達成戰略一致顯得相當重要。此外,在能源政策方面,歐洲必須保護自身經濟免於受到生態傾銷,德國希望利用擔任G7輪值主席國期間,與各工業國家討論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並釐清諸多細節。其他議題亦涉及為擺脫對石化原料之依賴,德法兩國合作共同發展氫技術刻不容緩。 德法兩國同意合作開發歐洲雲基礎設施,德國預定注資7.5億歐元,目前已有12個會員國加入。這是歐洲非常重要之數位及產業政策投資,將使歐洲在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美國公司提供數位應用服務外,建立歐洲數位主權。尤其最近美國網路巨擘Meta因歐盟高標準之數據保護計畫,威脅將Facebook及Instagram退出歐洲之時,更彰顯歐洲數位主權之重要性。 然而,歐盟近期有關核電是否歸類為綠能之爭論將嚴重考驗德法兩國之合作。核電是法國電力主要來源之一,且主要為國有企業。法國利用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之時,成功讓歐盟執委會將天然氣及核電歸類氣候友好能源,已激怒德國。柏林擔心因而減少綠色能源投資,德國聯邦政府拒絕歐盟所提草案。倘該草案通過,Habeck雖委婉但堅定表示,德國將考慮採取法律行動。德國聯邦政府認為將核能歸類氣候友好能源,將削弱歐盟氣候保護計畫「Fit for 55」。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2月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8/P200號(商情文號:第118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道交通局(National Highways)已投資20萬英鎊用於購買新設備與培訓交通部門員工,以加快將非滾動(non-rolling)中的故障汽車移動到安全地點進而保持交通暢通所需的時間。在新資金資助下,共262台所屬車輛均將配有稱為Slippery Jims的塑膠防滑器材,此有助於減少輪胎和道路間的表面摩擦,使故障車輛能夠被相關人員拖曳到安全之處。相關設備並可用於電動車,由於電機與車輪的接合方式,導致傳統拖曳方式可能大大損壞電動車;以前相關人員必須等待救援車輛才可行動,以避免損壞車輛,現在則將可使用新設備立即拖曳電動車輛。此外,未來交警車輛也將配有電池助推器(battery boosters),此為處理內燃機車輛電池故障的有效工具,可用於最多8公升汽油或6公升柴油的車輛。 英格蘭東部地區於2021年測試新配備措施成功,現將在全國推廣。測試顯示,塑膠防滑器材有100%機率成功將非滾動車輛拖曳至安全場地,電池助推器提供動力機率有99%。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國道網(National Highways network)有近20萬5663起故障事故,其中高速公路(motorways)的事故約有18萬3453起,更即時地排除事故據估算將有助為英國經濟每年增加至少2980萬英鎊。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2月7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6/P200號(商情文號:第116號) 商情本文: 英國數位文化部長Nadine Dorries於4日宣布,將在網路安全法案中列入報復性色情(revenge porn)、仇恨犯罪(hate crime)、欺詐、銷售毒品或武器、鼓吹自殺、人口走私(people smuggling)與性剝削(sexual exploitation),以及恐怖主義、兒童性虐待等列為非法罪行。原先相關企業僅有義務在用戶報告不良內容後才將移除,新法案將促使業者必須積極行動,以在網上傳播前阻止曝光。該法案正面命名上述非法行為,使之無需二讀程序,通訊監管辦公室(Ofcom)將可對未能及時刪除的非法內容向業者處以其全球年營業額最高10%的罰款,或限制其在英國權限。 另下議會法律委員會(Law Commission)建議加強對有害網路行為之保護,包括威脅暴力、散播與新冠相關的不實訊息等。政府尚考慮法律委員會建議,以制訂與不雅無線曝光(Cyber-flashing)、鼓勵自殘和線上癲癇歧視(epilepsy trolling)等特定罪行規範。為主動解決違規行為,公司需要透過其服務、功能和演算法等以防止用戶觸及,並極力縮短相關內容的有效期。業者可通過自動或人工審查內容、禁用非法關鍵字、發現可疑用戶以及建立有效系統以防止被禁用戶開設新帳戶屢犯行為。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2月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7/P200號(商情文號:第117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際貿易部長Anne-Marie Trevelyan於7日在倫敦舉行之首屆英韓貿易會議(UK-South Korea Trade Committee),會見南韓貿易部長Yeo Han-koo,雙方討論數位、環境和小企業等議題,目標於今年稍晚可展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T部長於會後前往英格蘭Redhill城鎮拜訪Ceres能源公司,該公司與Doosan韓國企業集團間已簽署價值4300萬英鎊之合作關係。 截至2021年9月的一年中,英國和韓國貿易總額達133億英鎊,較2020年成長11%;英國向韓出口方面,表現強勁,同年成長12%。繼疫情導致全球晶片短缺等供應問題後,兩國已簽署加強供應鏈韌性協議,有助於確保兩國重要物資持續流通。 韓國為電子產品和文化出口(如K-pop音樂與熱門Squid Game韓劇)的全球領先者,韓國從英國進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汽車、威士忌和原油(crude oil)。作為十大經濟工業強國,韓國更為英企業提供絕佳的出口與投資機會。在雙方關係下,國際貿易部支持眾多英國業者,例如Ceres能源公司和牛津儀器公司(Oxford Instruments);韓國消費者亦越來越多選擇購買英國產品,如Whittards品牌茶、Denby Pottery品牌餐具、 Brompton 品牌自行車等,英出口商從此不斷成長的優質市場中獲有所利。 英國已成為韓國企業綠色投資首選站,如韓國SeAH公司已宣布投資2.6億英鎊,以提升英國在東北部離岸風機產量。英國際貿易部最近也與韓國投資公司(Korean Investment Corporation, KIC)簽署協議,旨在增加韓國對英國綠色永續項目投資。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從去(2021)年11月電價開始急遽高漲,導致瑞典人民與製造業飽受高成本電價之苦,瑞典政府於1月提出電價補貼方案,每戶可獲取上限2,000瑞典克朗之電價補貼。對此,研究氣候科學的瑞典教授Johan Rockström認為高電價有其正面的影響。 Rockström教授指出,柴油、石油與能源價格上漲是為了達到永續氣候與能源轉型的必經過程,人們必須認知目前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經濟調整轉型。在未來8年內,溫室氣體必須減碳50%,在一個世代內必須達到非化石燃料的電氣化社會,因此電價上漲是必然結果。他認為無需調降價格,而應該針對能源價格敏感的特定產業提供相關費用補助,才有助於整體社會綠色轉型。
A:出處:NL Times, 2022/02/0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出處:NL Times, 2022/02/0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1年來荷外國遊客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下降 69%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荷蘭旅遊暨會議局 (NBTC)公佈的數據資料顯示,2021年來荷外國遊客人數總計約600 萬人,較2020 年下降 14%,較 2019 年(新冠病毒爆發前一年)更大幅下降 69%。 NBTC 總經理 Jos Vranken 表示,荷蘭旅遊業復甦與國際旅遊的復甦相關聯。假設今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幾乎沒有旅行限制的情況下,最多將迎來1200萬名外國遊客,各種國際會議亦將再次展開。 倘2022年仍受到omicron病毒的影響,荷蘭最多會有 900 萬名外國遊客。新冠病毒危機爆發前,荷蘭迎來 2,010 萬名外國遊客。預計今年旅遊業不會回復到當年的水準。 2021年荷蘭共有2,600萬人次留在本國渡假,比2020年增加30%,與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準相當。若政府繼續放寬疫情限制措施,預計今年將有更多的荷蘭人出國渡假,留在本國渡假人數將減少7%。
A:出處:Think Geoenergy, 2022/02/0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地熱產業具成長潛力 依據Think Geoenergy報導,荷蘭地熱產業協會(Geothermie Nederland )表示未來幾年荷蘭的地熱產業深具成長潛力,惟呼籲加速核發許可證程序,並修改採礦法,以符合地熱產業的目標和需求。 目前荷蘭有 28 個地熱項目正在營運中,主要用於溫室園藝加熱,有些也為房屋和建築物供熱。另有其他70 個項目正在籌備中,未來幾年荷蘭地熱項目數量將達 100 個。 地熱項目有助荷蘭實現2030 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到 55% 至 60% 的目標。荷蘭地熱產業尚在起步,但已引起主要市場參與者的興趣。地熱有可能滿足荷蘭 25%及園藝業 50% 以上的熱能需求。 地熱業最重要的需求之一是加速授予許可證過程,僅 2022 年,已有 22 個地熱項目將根據永續能源生產激勵計畫 (SDE)獲得補貼。但這些項目將可能因授予許可證延遲而無法在 SDE 截止日期前及時執行。 漫長的許可證授予過程對該業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地熱項目不僅失去資金,且導致投資者和供應商的信心減弱。 Geothermie Nederland 呼籲將 SDE 的期限從 4 年延長至 6 年,並籲請相關部會簡化許可證程序。 Geothermie Nederland 亦呼籲關注「採礦法」的新修訂,以確保其與地熱產業的需求一致。需要改進的法律部分包括授予初始許可證相比授予後續許可證的標準等。
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2年2月7日 一、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2)月7日以「史國民間信貸上升0.8%至161億史鍰」(Private Sector Credit Rises By 0.8% To E16.1 Billion)為題,報導史國民間信貸規模於2021年12月底達161億史鍰,較11月底增加0.8%,並較2020年12月底增加1.8%。史國民間信貸規模增加之趨勢,顯見史國經濟已逐漸復甦。 二、該報導引述史國央行總裁Majozi Sithole分析所述,民間信貸規模增加係因企業、家戶及非營利家庭服務機構(non-profit institutions serving households)之信貸增加所致。史國企業信貸規模於2021年12月底達70億史鍰,較11月增加2.1%,增加信貸之企業主要來自蔗糖業及零售業。儘管企業整體信貸規模增加,製造業及礦業之信貸卻下降。家戶及非營利家庭服務機構之信貸規模於2021年12月底達76億史鍰,較11月底增加0.4%,增加主要來自房屋及汽車貸款增加。當史國民間信貸規模增加之同時,史國其它部門之信貸規模卻下降3.2%至15億史鍰,主因係史國地方政府與其它金融機構之信貸下降所致。該報導亦指出,史國廣義貨幣供給(M2)於2021年12月底達213億史鍰,較11月成長4.9%,係因狹義貨幣給(M1)及準貨幣供給均增加所致。
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2年2月7日 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2)月7日以「非法支付系統最高將面臨200萬史鍰罰款」(Up To E2M Fine For Illegal Payment Systems)為題,報導史國政府準備推出「2022國家支付系統法案」(National Payment Systems Bill 2022),以強化對支付系統管理。 該報導指出,史國政府擬由財政部長Neal Rijkenberg向史國國會提出該法案(謹註:該法案尚未向國會提出)。「2022國家支付系統法案」較史國現行相關規範更嚴格,裁罰也較現行罰則為重。該法案若經通過,史國中央銀行將可對支付系統採更嚴格監管—未來任何人都必須向史國央行取得執照才能營運支付系統,若未向史國央行取得執照便營運支付系統即構成犯罪,違者將面臨100萬史鍰以內之罰款或5年以內之監禁;倘違者係團體或企業,則將面臨200萬史鍰以內之罰款。 該報導另指出,「2022國家支付系統法案」不僅對銀行營運之支付系統有所規範,亦對政府及私人營運之支付系統加以規範。據史國政府公報所述,史國政府推動該法案目的係為建立國家支付系統,以管理及監督相關實體,進而確保支付安全及效率。史國政府亦認為該法案有助史國實施支付系統之區域整合。史國財政部通訊官Setsabile Dlamini受訪時便表示,史國支付系統相關法律應符合國際標準。
A:OECD自2014年發布服務貿易限制指數(STRI)報告迄今,每年更新會員國及巴西、中國、印度、哈薩克、俄羅斯、秘魯、南非及東南亞國家等12國於22個服務業別之貿易法規資訊,供各國研擬政策改革、釐清貿易限制及瞭解國外市場開放程度所參考。據統計,該等國家及業別占全球服務業貿易額超過80%。 OECD指出,服務業占全球GDP大於三分之二,並占先進國家四分之三以上之外國直接投資,僱用人數及就業機會均為最多。隨時代推移,資通訊技術發展為全球經濟創造新型態服務,世界貿易組織(WTO)爰推動簽署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確立全球服務貿易體系規範,依服務之供應模式進行分類。據OECD全球附加價值貿易資料庫(TiVA)統計,服務業占總出口額之附加價值超過50%,並占製成品(manufactured goods)出口額之附加價值超過30%,顯示服務業與製造業息息相關。 OECD頃於本(2)月初發布本年報告(OECD Services Trade Restrictiveness Index: Policy Trends up to 2022),重點略以: 1. 全球服務貿易法規於2021年朝向自由化發展,例如航空運輸或商業銀行等業別。貿易障礙出現速度減緩,對於商業據點呈現(模式3)及自然人移動(模式4)等服務交易較為有利。 2. 2021年服務貿易法規限制以捷克、日本及智利最低;貿易自由化程度則以英國、印尼及越南則最高。 3. 服務業市場開放有益於建立供應鏈之韌性,且降低服務貿易成本有利進出口商走出新冠疫情之經濟衝擊。此外,透過洽簽貿易協定及服務業市場開放承諾,將可確保企業進入國外市場無虞。 4. OECD年度監測結果及甫於2021年12月底通過採用之WTO服務業國內規章參考文件,均彰顯會員國願開放服務貿易市場之集體意志。OECD分析指出,倘全面實施WTO前述新規範,將有助金融、商業、通訊及運輸業每年省下1,500億美元之成本。 5. 放寬服務貿易障礙可降低提供跨國服務之貿易成本。倘一般國家與STRI名列前茅國家之管制落差可縮小減半,在中期內預計可降低6%~16%之成本。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20014號 根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奧迪汽車(Audi)執行長Markus Duesmann於2月7日受訪時表示,因應汽車消費趨勢轉變,未來奧迪將在VW集團中扮演豪華車中流砥柱之角色,現有小型車如A1、緊緻型休旅(Compact SUV)如Q2等,未來將不會繼續開發,整體業務將朝向高端、豪華、大型車的方向發展。 Duesmann透露,奧迪目前正緊鑼密鼓開發新款旗艦級豪華純電動車Landjet,將走內部空間寬敞、全新操控系統、全新軟體套件的新路線,目標2025年上路。 D執行長亦表示,奧迪將重新自我定位,繼續朝高端品牌邁進。渠稱「未來我們對於低階車型之開發將暫停,而對於高端市場的探索則將無上限的勇往直前」。前於2016年推出的緊湊型休旅車Q2,將在沒有繼任版本的情況下逐步淡出市場任其自然淘汰,因為它不再符合產品組合的規劃與公司開發能力,「Q2是一輛很棒的小休旅。但繼任者必須是電動的,沒有其他選項」。 由於車用半導體的持續短缺,VW集團與其他汽車製造商一樣,不得不調整產能,儘可能將可用的晶片優先分配給利潤更高的車型。Duesmann說明,VW集團努力確保整體結果,必須優先考慮把資源投入到利潤分成更高的車型上。此外,隨著疫情發展,消費者似乎越來越喜歡更高級配備的車型,似乎是對因疫情限制無法進行的消費,對於自己的另一種犒勞與宣慰。 車用晶片缺乏等原因,令VW集團在中國這個最重要的國外市場表現異常糟糕。2021年中國市場銷售量大幅下滑,不過高端品牌奧迪受到的影響明顯較小,約下降3.6%。由於供應鏈失衡,VW集團2021年全球汽車出貨總量約較上年減少4.5%。 奧迪汽車於德國境內的兩座大廠Ingolstadt與Neckarsulm共1萬名員工,2021年因缺少晶片而不得不在夏季延長休假期間。而自2028年起,Ingolstadt總廠將只生產純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