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2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4/P200號(商情文號:第114號) 商情本文: 在政府監管能源價格上限飆升下,英財政部長Rishi Sunak於3日向國會議會表示,由於國內現有許多中等收入家庭也受到能源價格上限調漲的影響,該部將不會只對領取社會福利者提供額外支持,而是嘉惠全體民眾,包括為每用戶10月份帳單先折扣200英鎊,用戶在5年內償還。英國智庫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IFS)副所長Helen Miller表示,歡迎政府短期救濟措施,但因帳單打折的欠款仍將於5年內還款,屆時國內能源帳單仍可能很高,新支持實僅是延遲民眾的痛苦。另智庫決議基金會也表示,若政府不採取行動,將使生活在燃料壓力的家庭數量翻升3倍;而即使有政府支持,能源費用占實際收入至少10%的用戶數仍將翻倍,達到500萬。 政府尚有另一主要措施,為針對英格蘭地區較便宜房地產的居住者提供150英鎊的市政稅減免。財政研究所則指出,由於將獲減稅者中,屬於國內最貧窮家庭者僅占40%,此政策將可幫助許多較高收入者,而居住在較大房產但整體較貧窮的家庭則不符資格,且包括學生以及估有140萬的退休金申領者也將不符全額退稅的資格,決議基金會首席經濟學家Mike Brewer表示,此將使未符合資格但有困難者更依賴地方當局的資金。 另外,政府擬擴大低收入戶家庭的溫暖住宅折扣(warm homes discount)資格,使今年冬季約有300萬個家庭可自動獲取150英鎊折扣,但此則低於國內許多人數的預期。生活成本嚴重緊縮,大多數家庭的生活品質可能都將在未來1年中下降;財政研究所分析,2022年-2023年平均收入約為3萬英鎊的勞工收入將比2021年-2022年少約400英鎊,有兩兒女的失業單親父母亦將損失325英鎊收入。社會福利申領者將可享提高的最低薪資,以及近期福利制度改變,估計可使該族群實際收入平均增加約1000英鎊。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2月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2/P200號(商情文號:第112號) 商情本文: 財政部正在研討可能緩解境內生活成本高漲之措施,其中包括提供200英鎊的能源帳單折扣以及對最貧窮家庭的更多支持措施。在政治風暴下,強生首相與財政部長Rishi Sunak共同製定數十億英鎊的計畫,以減緩國內對能源費用飛漲的擔憂。英政府將以對能源供應商提供54億英鎊貸款,並拒絕就提供能源賬單折扣之意見發表評論。 英國能源監管機構(Ofgem)同意提前宣布能源價格新上限,並配合財政部製定一系列措施以幫助減輕民眾負擔的計畫。Ofgem已於今早宣布,自2022年4月起能源價格上限將調漲為每年1971英鎊。End Fuel Poverty Coalition組織位發言人表示,目前「先使用,後付款」的措施對幫助弱勢群體毫無幫助。 受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以及食品和衣服成本上漲推動,12月份官方通貨膨漲率達到5.4%,為1992年3月以來最高。央行警告4月可能達近6%的高峰,此為政府2%通膨目標之近三倍。隨著央行試圖控管加劇之通貨膨脹,家庭可預期抵押貸款和其他借貸將因央行升息而變得負擔更重,對償還抵押貸款和其他債務的家庭而言是雙重打擊。 英國Citizens Advice公益團體呼籲政府,若不採取行動支持低收入家庭,壓力重重的家庭將被推到崩潰的邊緣。上個月有超過27萬人向該組織尋求一對一建議,預計一旦能源價格上限調漲自4月起生效,這一數字將會增加。該團體評估數據顯示,此情況已為紅色警戒級別,承受能源債務的人數首次攀升至8000多人,而平均能源債務從2020年的1330英鎊上升至創紀錄的1450英鎊。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2月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0/P200號(商情文號:第110號) 商情本文: 英國Britishvolt電池公司以及礦業巨頭 Glencore集團宣布合作建造回收汽車、電子設備之鋰離子電池的設施,計劃使用 100% 的再生能源在Glencore旗下的Britannia Refined Metals公司場地回收電池,該場地位於肯特郡之Northfleet地區,該場地曾是英國最大的燃煤發電站所在地。預計該項目於 2023 年開始營運,每年能回收至少1萬噸鋰離子電池,相當於5萬個電動車電池。 此外,英政府上個月已宣布將向Britishvolt公司投資1億英鎊,以協助其建造新設施的計畫。該公司獲政府汽車轉型資金(Automotive Transformation Fund)支持,且已於私人部門籌資17億英鎊。 英國The Faraday Institution電池研究機構表示,英國沒有大量的鋰離子電池回收設施,導致製造商轉而將廢舊電池出口到歐洲做回收處理。Greenpeace數據顯示,2021年至2030年期間,境內約有1285萬噸電動車鋰離子電池將需要進行回收處理。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2月3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1/P200號(商情文號:第111號) 商情本文: 英國Nestle公司計畫關閉其位於Newcastle週邊之Fawdon糖果廠,並將產線轉移至歐盟境內。其中,Rowntree's Fruit Pastilles產品改在捷克生產,Toffee Crisp將在波蘭生產,而Kit Kat和Milkybar等產品將在保加利亞生產。 Nestle公司表示,在Fawdon工廠生產的品牌規模較小且低成長,因此母公司將投資2900萬英鎊在York和Halifax等地生產更大品牌性的工廠。英國總工會(GMB)表示,自1958年以來一直在生產巧克力的Fawdon工廠在2023年關閉後,將導致當地喪失474個就業機會。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202年2月4日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2)月4日以「史瓦帝尼政府支持冰箱工廠之擴展」(Govt to support Fridge Factory in its expansion endeavours)為題,報導史國商工暨貿易部長庫馬羅(Manqoba Khumalo)於本月3日應邀參訪史國Palfridge冰箱製造工廠時表示,史國政府將全力支持該工廠之擴廠計畫。 該報導指出,位於史國Matsapha工業區之Palfridge公司係史國家用及商業用冰箱之領先製造商。該公司執行長Peter McColough於本月3日邀請K部長參訪該公司生產各式各樣之冰箱,介紹該公司時表示,該公司約僱用500位員工,每月約生產1,000台家用或商業用冰箱,並出口至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市場。此外,該公司亦生產太陽能之冰箱(solar refrigerator, or off-grid refrigerator)。M執行長亦向K部長表示,該公司考量近幾年逐漸增加之市場需求,已規劃擴廠生產。K部長除感謝該公司提供史國500個就業機會之外,亦允諾史國政府將盡全力支持該公司在史國擴廠計畫。 謹查冰箱等民生家電產品在南部非洲人民生活逐漸改善後,其市場確實逐漸增加,尤其以8418貨品稅號為主之冰箱產品史國2020年約出口1,300萬史鍰,2021年即增加出口至1,800萬史鍰(謹註:當地生產家電產品市場增加之因素可能受國際海運價格攀升,導致進口家電價格增加,而促使當地生產家電產品較具價格競爭力)。另查史國Palfridge公司係南非Palfridge Limited集團公司(http://www.palfridge.com)於2001年在同屬SADC及COMESA成員國之史瓦帝尼設立冰箱裝配廠,以供應南非、SADC及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 此外,SADC體認工業化對SADC經濟轉型之重要性,「南部非洲工業議定書」(SADC Protocol on Industry)爰已於2021年簽署通過,期透過工業化、現代化、技能發展、科技、金融強化等方式,以深化SADC區域整合。因此,在南部非洲逐漸加強推動工業化過程以及南部非洲人民生活逐漸改善之趨勢下,我商似可考慮選擇史瓦帝尼作為布局南部非洲家電產品市場之生產基地。
A:類別:投資環境 資料來源:加拿大統計局、The Canadian Press 跨國企業對加拿大整體經濟有顯著貢獻,加拿大統計局公布最新報告指出,2019年外國及加拿大跨國企業 (MNEs)產額佔加國整體經濟成長達1/3,增加就業機會超過50%以上。 另加拿大企業積極擴大海外市場,海外子公司銷售額成長速度高於國內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2010-2019年加拿大貨物出口成長近50%,而加國商業服務出口額成長幅度更高達85.1%,且加國服務出口成長主要與跨國企業有關。 加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台灣跨國企業在加拿大進行投資,為加國創造1,287個工作機會;而加拿大跨國企業在台灣投資之資產為7億加元,年營業額為11億2千萬加元,並創造2,291個工作機會。 參考資料網站連結https://www150.statcan.gc.ca/n1/daily-quotidien/220203/dq220203a-eng.htm
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2年2月2日 一、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2)月2日以「史國政府讓微中小企業取得更多融資機會」(GOVT Capacitates MSMEs On Access To Expanded Financing)為題,報導史國商工暨貿易部中小企業處處長Mlukeki Dlamini於微中小企業融資座談會中,呼籲金融機構讓微中小企業享更好融資條件。 二、該報導指出,史國僅約8%中小企業可取得貸款,融資不易係史國中小企業普遍所面臨之困境。為此,史國政府推行相關政策措施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融資,當中包括由史國央行管理之「小規模企業貸款保證機制」(Small Scale Enterprise Loan Guarantee Scheme)及「出口信用保證機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cheme)。史國商工暨貿易部中小企業處處長Mlukeki Dlamini認為,史國微中小企業之融資環境可藉由調整現行融資方式加以改善,無需另外創造新政策措施。 三、該報導另引述史國央行首席開發官員Gcina Nxumalo說明表示,「小規模企業貸款保證機制」為史國新創事業及中小企業之貸款分別提供95%及85%信用保證;若業主為18歲至35歲青年,則分別對其新創事業及中小企業之貸款提供98%及95%信用保證。史國信用保證機制運作方式如下: (一)史國業者向合格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及企劃書; (二)該金融機構就該業者貸款申請及企劃書評估可行性; (三)該金融機構向史國央行申請信用保證; (四)史國央行向該金融機構提供信用保證,該金融機構向該業者放款。 四、該報導補充道,史國微中小企業融資政策有五項政策支柱,前述微中小企業融資座談會專注在「擴大微中小企業融資機會」這項政策支柱,其它四項政策支柱為: (一)提升微中小企業財務能力 (二)提升銀行與金融機構對微中小企業企劃案之評估能力 (三)提高金融業競爭 (四)擴大微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成長者)之融資來源
A:匈牙利中央統計局本(111)年2月3日公布,匈牙利去 (110)年12月零售營業額較前年同期成長6.2%,已超過109年2月COVID-19疫情爆發前水準;其中食品零售業成長2.7%、非食品零售業成長8.7%、燃料零售業成長11.5%、郵購及網路銷售額(占零售營業額10%)成長1.4%。另,汽車暨汽車零組件銷售額則下跌11%。 匈國去年12月零售營業額達1兆4,660億福林(約46.96億美元),食品占46%,非食品及燃油各占41%及13%。 依統計,匈國去年全年度零售營業額成長3.5%:食品零售業成長2.2%、非食品及燃料零售業各成長4.9%。
A:華爾街日報2月3日報導「水力壓裂技術業者為美國頁岩油熱潮告終預作準備」,指出美國在頁岩油革命後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德州、新墨西哥州、北達科他州等州均開採許多優質頁岩油井,然倘業者維持疫情前逐年提高產量30%速度開採,恐將在數年內耗盡主要油井蘊藏量,預告美國水力壓裂技術開採頁岩油榮景即將結束。 頁岩油業者囿於蘊藏量不願增產,當前美國每日原油產量約1,150萬桶,低於2020年初每日1,300萬桶高峰,美國能源部估算2022年底美國原油產量將成長5.4%。頁岩油井早期產量驚人,但其後迅速銳減,當前囿於存量有限,即使油價高漲及白宮呼籲擴大開採,業者仍不願隨意增產,預示美國頁岩油業者可對全球迅速供應油品時代即將告終。 美企提高產量將提前耗盡蘊藏量,當前美國前五大頁岩油業者分別為EOG Resources、Devon Energy、Diamondback Energy、Continental Resources及Marathon Oil,數據分析公司FLOW Partners估算,倘其等每年提高產量15%,預計約在6年內耗盡蘊藏量。另部分業者亦稱無法恢復疫情前逐年產量增加30%水準,主因為原物料及勞動成本上漲、缺乏融資及需要更多油井。 美國主要產油區頂級鑽探地點數目下降,過去水力壓裂業者聲稱已獲得足夠油井鑽探點,然實際開採仍需進行深度探勘並改進現有技術,且舊油井過近將影響產量,故需加大油井間隔,依據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估算,2016年底迄今美國五大主要產油區頂級鑽探地點數目已由6.8萬減少至3.5萬,部分業者已開始收購土地確保頂級鑽探地點數目。
A:捷克媒體Expats本(111)年2月2日報導,捷克統計局初步預估,捷克2021年經濟成長率3.3%,超過多數經濟學家預期的2.9%,相對2020受疫情影響GDP下滑5.8%,表現雖然不錯,但僅回復部分經濟損失。經濟學家預期2022年捷克經濟將回到疫情前水準。 捷克銀行公會首席經濟學家Jakub Seidler表示,2021年受疫情影響、供應鏈危機、能源價格飆漲、通膨問題,捷克2021年全年經濟成長3%是相當正面的消息,渠預期2022年捷克經濟成長3.5%左右。捷克斯洛伐克商業銀行ČSOB分析師Petr Dufek甚至預期2022年經濟成長超過4%。 2021年第4季捷克GDP較2020年同期增長3.6%,主要來自家戶支出及資本形成毛額貢獻,增長領域包括貿易、交通、住宿、餐飲服務,工業部門減少。倘與前(第3) 季相比,第4季增長0.9%.外需為增長主因。 2021年捷克就業率成長0.1%,第4季與第3季相同,與2020年同期相比則增長1.3%。2021年12月失業率2.2%,與前年同期相比下降1.1%,女性失業率降至2.5%,男性低於2%。
A:綜合美媒2月3日報導,美國默沙東藥廠表示,去(2021)年第4季新研發的新冠用藥molnupiravir銷售達9.52億美元,主要銷售為美國、英國及日本等地,預估2022年全年銷售額將達50億至60億美元。 美國FDA去年12 月批准該藥後,默沙東已提供美國140萬個療程用藥,預期近日將達成向美國政府310萬個療程用藥的承諾,並儘速提供全球25個國家/地區400萬個療程用藥。根據臨床試驗數據,molnupiravir新冠用藥僅降低新冠患者住院重症風險30%,然死亡風險可降低90%。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美國勞工部2月3日公布截至1月29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23.8萬,較前一週26.1萬減少2.3萬,亦較彭博社預測24.5萬為佳,申請人數連續2週降低,反映Omicron疫情衝擊逐漸減弱,專家指出,Omicron疫情威脅應僅為暫時性,美國企業員工需求強勁,且就業機會充足,預期未來數月勞動市場將回復成長。 就業保險保障勞工失業率:截至1月22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162.8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1.2%,較前一週167.2萬人減少4.4萬;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及屬地依序為:阿拉斯加州(3%)、美屬維京群島(3%)、紐澤西州(2.6%)、加州(2.5%)、明尼蘇達州(2.5%)、紐約州(2.4%)、羅德島州(2.4%)、伊利諾州(2.3%)、肯塔基州(2.3%)及麻州(2.3%)。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 日報報導,瑞士羅氏製藥集團(Roche)於2021年的銷售業績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成長9%,金額為628億瑞郎,其中製藥部門銷售業績增加3%,金額為450億瑞郎,另醫療診斷部門(包含冠狀病毒檢測)銷售業績增加29%,金額為178億瑞郎,其中冠狀病毒檢測銷售業績增加14%,金額為47億瑞郎;該集團的淨利潤則增加2%,金額為149億瑞士法郎。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 日報 日期: 2022年2月4日
A:在希伯來大學研究員認為以色列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高峰即將過去後,以國政府決定自本(2022)年2月7日起縮減疫苗施打證明(green pass)適用場所,僅剩婚禮或派對等高風險活動,餐廳、購物中心、飯店、電影院、健身房等地將不再需要出示green pass。2月7日起,已施打第三劑及第四劑疫苗者的green pass取消6個月期限,施打兩劑者獲得的green pass有效期限則從6個月縮短至4個月,自染疫康復者則同樣有4個月有效期的green pass。 前往以色列登機前及抵達以色列後皆必須進行PCR/抗原檢測的規定延長至3月7日。自2月8日起,將取消離開以色列前進行新冠肺炎檢測的要求,包含那些未施打疫苗及染疫康復者。有症狀但抗原檢測呈陰性結果的旅客也可以在不需要PCR 檢測的情況下登機離開以色列。最新以色列入境規定請參見https://corona.health.gov.il/en/abroad/arriving-foreign-nationals/。 未完整施打兩劑疫苗並受僱於教育、衛生和福利機構的人仍將被要求每兩週接受一次檢測。進入療養院(nursing home)需出示抗原檢測陰性結果,願意設立抗原檢測站作為進入條件的機構將能獲得政府部分補助。 人口940萬的以色列迄今已累計超過300萬確診人次,該國自去(2021)年11月下旬境內發現Omicron病毒後開始爆發第五波疫情,今年1月份單月確診人次即高達150萬,遠遠超過2020及2021年染疫總人數。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2月4日引述洲歐洲統計局 (Eurostat) 的數據,5年前僅有63%之歐盟民眾上網購物, 此數據於去年上升至74% 。隨著多數歐盟國家數位化轉型, 以及民眾使用電腦或手機及網際網路的普及,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項防疫限制影響, 促使歐盟境內民眾曾使用網路購物的比例於短短的幾年內明顯上升。 荷蘭是網購人口比例最大的國家達94%,其次為丹麥達 92 %,瑞典和愛爾蘭分別位居排名第3及第4 。 最受歡迎的網購貨品為服裝,佔 68%,飲食外送也高達 32%,其次是家具和家居飾品。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根據土耳其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本年1月土耳其通貨膨脹達48.69%,創20年新高。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長最多項目為交通(68.89%),其次為食品及非酒精性飲料(55.61%)、家具及家用設備(54.53%)。漲幅最少項目為通訊(10.76%)、教育(18.67%)、衣飾鞋類(25.32%)。 以月增比較,1月份菸酒類產品較前一個月增長21.9%,係漲幅最高者,其次為房產(18.91%)、家具及家用設備(12.82%);衣飾鞋類、教育及通訊則呈現通貨負成長現象。 本年1月土耳其央行亦將本年通貨膨脹預估值由11.8%上修為23.2%。
A:法國費加洛報( Le Figaro)引述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本(2)月4日統計指出,該國去(2021)年 12 月工業生產放緩,較 11 月微幅衰退 0.2%。若與新冠疫情本土大爆發前最後一個月- 2020 年 2 月相比,衰退幅度為5.3%。 同期單月製造業生產大致持穩,微幅成長 0.1%,但仍不及疫情前水準,尚落後5.9%。汽車業生產維持強勁復甦,單月成長11.7%,但尚落後疫情前19,2%。 涵蓋航空業之“其他運輸設備”類別生產在11月衰退13%後,亦明顯成長 11%。 資本財生產在 11 月減少 1.4% 後,12月反彈 0.5%。同期其他生產減少之業別則包括:建築業減少6.9%、製藥業減少8.4%、電氣設備減少4.9%、農業食品業減少2.1%、煉焦及精煉業減少2.3%與水、能源及採礦業減少1.7%。INSEE 另將 去年11 月整體工業生產趨勢由-0.4%下修為 -0.5% 。
A:法國財經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本(1)月24日報導,國際美妝市場之競爭日益激烈,法國美妝聚落Cosmetic Vallley將把握該國輪值歐盟主席期間加強遊說,打響歐洲旗號,輔導該國中小企業出口全球。(謹按: Cosmetic Valley 之 3200 家會員中有八成為中小企業。) Cosmetic Vallley主席Marc-Antoine Jamet於日前舉行之年度記者會中表示,即使法國歷代傳承愛美文化之優勢,隨著國際美妝市場持續成長,法國美妝產業須與時俱進,精益求精,才能維持競爭力,守護市場占有率。據估計,全球美妝市場價值 5000 億歐元,法國擁有14% 的市場佔有率,去( 2021) 年表現可圈可點,為全球香水化妝品最大出口國,出口額約160 億歐元,超過疫情前 2019 年之水準。2020 年以來,中國大陸為其最大出口市場,其次為美國與德國。根據相關統計,法商美容品牌之大陸訂單過去 12 個月中大幅成長 54%,2020 年亦有 21%之明顯成長。 去年更是法國睫毛膏與護膚保養品的最大買家,支撐該國得以持續領先美國。即使大陸消費者對法國美妝品之熱愛不減,但中國國內近年來崛起之本土品牌,已成為法商經營大陸市場不容忽視之競爭對手。 法國美妝品在亞洲市場亦面臨南韓與台灣品牌之激烈競爭。新冠疫情風險仍充滿變數,在法國製造的光環魅力逐漸消退之前,該國產業應採適切策略才能持續在國際市場引領風騷,例如結合 VIE青年國際實習計畫等。 今年法國輪值歐盟主席國的使命之一,即整合歐陸區域產業量能,鼓勵研發並由歐盟全力支持該國主導之歐洲全球美妝聚落(Global Cosmetics Cluster-Europe)計畫帶領業內中小企業走向國際。該計畫始於去年,為歐盟企業競爭力計畫(Programme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SMEs, COSME ) 計劃之一環,結合法國、西班牙Beauty Cluster Barcelona、義大利Polo della cosmesi 、葡萄牙AEBB、羅馬尼亞Transylvania Lifestyle Cluster及土耳其IKMIB 六大產業聚落,聚焦開發高潛力5國市場:南韓、美國、印度、墨西哥及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報導結論指出,海外消費者對法國化妝品之印象往往侷限於少數世界知名大品牌,事實上法國美妝產業生態系統中不乏深具創新競爭力之小型企業,將可成為該國征戰全球市場之秘密武器。
A: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引述國際貨幣基金(IMF)1月26日新聞稿指出,IMF依據協定第4條完成與法國之去(2021)年度雙邊諮詢會商( Article IV Consultation),檢視該國財經政策並發表聲明提供執行董事會(Executive Board Assessment)看法與建議。對於法國財經部目前計畫將赤字占GDP比例由今年5%,至2027年始降為3% 之想法,IMF頗不以為然,敦促法國明年起應大幅縮減赤字,方能重建預算量能。 該報告檢視法國去年整體經濟表現,認為該國復甦力道強勁,應是受益於疫苗施打普及、強有力的財政補助以及投資帶動民間部門仍能穩健經營等因素。就業徵才大致已恢復到疫情前相同之水準,失業率基本上維持穩定。隨著能源價格上漲與供應鏈因疫情衝擊中斷,通貨膨脹正逐步加劇。2020 年公共赤字與債務比飆升,反映該國政府挹注大量緊急紓困補助以及經濟活動亦受疫情衝擊而減少。展望2022年經濟將持續復甦,預估成長率為3.5%。 對於法國為提升競爭力與經濟韌性所採之生產力強化政策, IMF表示認同;樂見該國政府積極推動碳中和政策,並將相關策略納入氣候與韌性法案(Climate and Resilience Law )、法國振興(France Relance)計畫以及法國2030(France 2030)投資計畫中。同時鼓勵法國當局加強減排之綠色政策,並可透過職人培訓與技能配對,在促進綠色轉型同時,兼顧就業保障。
A:出處:Dutch News, 2022/02/0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國有企業面臨開展外國業務的限制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財政部長Sigrid Kaag於國會表示,荷蘭國有企業如鐵路公司 NS 和Schiphol機場集團等,可能會被禁止在其他國家投資與其在荷蘭的主要業務無關的項目。 Kaag 部長表示,外國參與架構將成為新內閣國有企業新策略的一部分,財政部計劃在夏季前草擬完成該策略。 國會議員Pieter Grinwis先前提出一項提案,將阻止國有企業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外國投資。由於眾多國會議員對NS和Schiphol的海外經營持批評態度,該提案很可能會贏得多數支持。 NS 子公司 Abellio 在英國和德國經營火車業務,而Schiphol機場則持有澳大利亞機場的股份,且為紐約甘迺迪(JFK)機場 4 號航站的 100% 所有者。目前Abellio 的英國鐵路特許經營權遇到了麻煩,且由於服務差而提前失去了蘇格蘭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