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馬來西亞大眾投資銀行(PublicInvest)研究分析師Chong Hoe Leong 表示,隨著美國對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公司實施出口限制後,馬來西亞的科技產業將從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戰中受益。   由於中國大陸被禁止直接從美國購買晶片,該國別無選擇,只能建立自己的半導體供應鏈以供國內晶片消費。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問題將有利於馬國作為半導體組裝的主要生產國。這對主要在自動化測試設備(ATE)和外包半導體組裝和測試(OSAT)領域的馬國半導體產業而言是個好消息。目前,馬國太平洋工業公司(MPI)、Mi Technovation Bhd 公司和 Inari Amertron Bhd公司等馬國企業均在中國大陸設廠生產半導體產品。隨著 OSAT 和 ATE 部門是半導體供應鏈的一部分,這將使半導體公司在科技熱潮中受益。   另一方面,馬國Aurelius Technologies Bhd公司(ATech)表示,雖然美中半導體貿易戰有利馬國,但目前該公司並未受到任何影響。   同時,CGS-CIMB調查公司表示,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民族主義和本土化上升的情況下,馬國仍具其吸引力。這得到英特爾公司、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和 AT&S 等全球跨國企業的支持,前述公司已計劃投資逾100億美元在馬國增加新產能。馬國Skyechip Sdn Bhd等公司已利用全球跨國企業的投資來培訓國內人才,並建立其在積體電路設計和智慧財產權的能力。馬國企業已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增值和前端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SIA) 預測,在需求增加的推動下,2022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銷售額將較2021年增加 9%。大部分馬國半導體產業協會 (MSIA) 成員皆提升產能以便完成已接下的訂單。   根據馬國半導體產業協會2021年底對70家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至2022年,馬國半導體產業至少需要額外2萬3,000名各類勞工,從工程師到技術人員和操作員。該協會盼與馬國政府合作制定短期解決方案,以允許引進新一批外勞來填補工作崗位。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頃為2022年至2026年金融領域計畫(Financial Sector Blueprint 2022-2026)發布會上表示,該計畫制定的策略對於馬國金融業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和機遇至關重要,進而補充第 12 大馬計畫(12MP)。   前述金融領域計畫主要的預期成果包括推進金融業的數位化;為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選擇、增加融資生態系統的活力,以滿足馬國的經濟需求;以及更廣泛地採用綠色金融和實踐永續發展。   馬國政府盼即將到來的數位銀行、數位保險公司和回教保險營運商的進入,透過使用技術和引入創新金融解決方案對國家發展的影響將改善馬國人民的福祉、提高效率,並為更具競爭力的金融環境做出貢獻。   自獨立以來,金融業對經濟發展與實現國家願望至關重要。 自 2011 年至 2020 年期間,擁有存款帳戶的成年人口自82%增加至近96%,私部門的國內信貸占國內生產毛額比例自108%增加至134%,且人均電子付費交易量從49件增加至170件。   2021 年 6 月 1 日至 12 月 24 日期間,逾 270 萬個人借款人和逾 9萬5,000家中小企業獲得貸款援助,加上政府重振經濟的努力,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保持穩定,截至 2021 年 11 月增長 4.6%,2021 年前 11 個月的累計貸款支付為 2,810億馬幣(約670.4億美元)。   另一方面,馬國中央銀行總裁諾珊霞(Nor Shamsiah)表示,該央行已匡列5大優先措施,即融資馬國經濟轉型、提高家庭和商業的財務狀況、推動金融領域數位化、部署金融系統以促進並過渡至綠色經濟,以及通過伊斯蘭金融的領導地位來提高價值並促進金融系統取得長期增長。   馬國央行目前未有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立即計畫,但已透過三個階段的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POC)展開針對CBDC的研究和探索。該央行認為,目前的金融體系繼續支持經濟運作,而現有的貨幣和金融政策工具繼續有效維護貨幣和金融穩定。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1)月26日報導稱,日本國土交通省擬建立新認證制度,由中央政府對航空公司及機場實施的推動去碳化計劃進行認證;若能取得政府認證,屆時航空公司將可獲得政府等相關機構的協助,可導入以廢油及藻類等為原料之新世代燃料。 上述新認證制度,旨在配合日本政府設定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敦促國內企業具體推動去碳化工程。首先,日本政府將制定「推進航空業去碳化基本方針(暫定)」;在航空運輸相關領域將設定目標,例如推動導入新世代燃料、開發以氫氣及電力為動力的飛機、設定迂迴較少的飛行路線等。 另外,日本政府亦擬要求各航空公司將因應去碳化基本方針,彙整成為「推進計劃」。例如,導入新世代燃料需在各機場建設儲藏設施及確保運輸路線,因此在計劃獲得認證後,依照企業公司方面的要求,相關政府機構將設置討論因應措施平台。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月26日引述Altinget ,  一份由衛生部發布的會議記錄中紀載, 政府盼民眾可以在年老體弱之時, 可以預立自主決定在心跳停止時是否接受醫護人員給予心肺復甦急救。此提議為每位年滿60 歲以上的民眾都應該能夠在登錄 Sundhed.dk (健保網) 勾選是否放棄急救之選項,並有 7 天等待期,於7日之後此放棄急救選項才會正式生效。   老年協會(Ældre Sagen)對民眾能否自主評估急救權利的法規不明評論多年, 對政府此舉表示滿意。 然而,丹麥醫學協會 (Lægeforeningen)會長Camilla Rathcke對於年齡設限有不同立場,放棄急救之選項不應限於年滿60以上之民眾,而是所有的成年人都應賦予此權利。   倫理協會 ( Det Etiske Råd)會長 Leif Vestergaard Pedersen與 R會長均認為,做出此決定選項應有專業醫生一旁協助評估。   據Altinget,會議記錄提到政府計劃在 2022 年秋季修訂衛生法之新法案時提交放棄急救之新模式。

A:一、 本(1)月27日菲律賓統計局(PSA)公布,2021年第4季單季成長率7.7%,超出預期,全年成長率達5.6%,微幅超過政府設定之5%~5.5%的目標。相較上年衰退9.6%,經濟急遽反彈且成長前景樂觀。 二、 PSA表示,上年第4季的單季成長率為自2012年以來最高之第4季單季成長率,其中工業、服務業及農林漁業分別成長9.5%、7.9%及1.4%,全年則工業成長8.2%、服務業成長5.3%、農林漁業則下跌0.3%。第4季成長主因為在傳染力強的Omicron擴散前,菲國確診案例急速下降,多數企業利用機會全力營運,家庭消費亦急遽反彈,成長明顯的產業為食品銷售、建築及運輸業等產業。 三、 菲國家經濟發展部Karl Kendrick T. Chua部長表示,菲國第4季成長比多數分析師預期來得好,在東南亞各國中名列前茅,儘管受到颱風Odette的影響,但菲國確實在復甦的道路上,經濟復甦的大門現已完全打開。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26日報導稱,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在25日內閣會議後宣布,由於目前日本國內普通汽油平均零售價格已上漲至每公升170.20日圓,符合啟動抑制價格上漲的標準;爰此,日本政府預定自本(2)月27日起以汽油、煤油、輕油及重油為實施對象,向進口煉油廠商補助每升3.40日圓,係首次啟動針對汽油價格飆漲之抑制措施手段。 日本國內汽油價格曾於2008年9月飆升至超過170日圓關卡。萩生田經濟產業大臣表示,「期望本次汽油批發價格上漲能獲得平穩控制,以免持續飆升引發國內物價同時上漲」。日本政府為防止油價飆升成為阻礙經濟從新冠疫情復甦,上述日本政府干預燃油市場價格,實屬罕見。 但是,日本加油站等賣給消費者的價格,係由各日本企業結合競爭對手價格等因素自由決定;因此日本上述平穩抑制油價措施,能否全面取得成效,尚待後續觀察。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1)月26日報導稱,日商Panasonic公司預定在日本和歌山工廠(位於和歌山縣紀川市)大量生產使用於電動汽車(EV)之新型鋰電池;最快預估擬在本(2022)年內投資數百億日圓資金建置生產線,全面努力備置工程量產。 上述新型鋰電池與現有一般乾電池同為圓柱形,直徑4.6公分及長度8.0公分,直徑是目前該公司向美商Tesla供貨的圓柱形電池的2倍以上,容量可大幅增加至5倍,而汽車續航里程能提升約20%左右。 全球EV汽車用鋰電池之主流產品,目前為方形或裝入軟包的類型。由於圓柱形狀須安裝大量小電池,精密控制存有困難度,迄今大型汽車製造商僅Tesla採用。日商Panasonic公司目標鎖定美商Tesla潛在鋰電池大量供貨市場,該公司將加速提升鋰電池量產能力及進行安全性認證。

A:根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發佈統計,在本小預算年度(2021年10月-2022年1月)前3個月,外人直接投資(FDI)達2.46 億美元。主要投資於製造業、畜牧漁業、能源業、建築業、交通與通訊業、酒店和旅遊業以及其他行業。   根據 DICA發佈統計, 2020-21 財政年度共有48 家企業獲得新投資案,引進資金37.9 億美元,投資最多為電力行業,以31.21 億美元位居榜首,其次是工業部門,超過2.86億美元,交通與通信業超過 1.33 億美元。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邀請優質的投資者以負責任的方式來緬開展業務。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2022年1月24日,科技部研究與創新司在仰光組織「湄公河的地區竹創新產持續發展課程」的開班儀式,該項目將在2020年湄公河-瀾滄江合作特別基金下實施。聯邦科技部長Myo Thein Kyaw博士、外交部培訓研究局局長Aung Myint及國際竹藤組織(INBAR)總幹事Ali Mchumo等在儀式上致辭。柬埔寨、寮國、中國、泰國、越南等國駐大使館官員、中方部委官員、專家教授、緬甸竹種植協會、緬甸滕竹協會、緬甸竹產業發展協會官員及學員出席儀式。隨後,聯邦部長參觀學員的工作,並在研究與創新司開設「竹編藝術培訓師培訓」的竹建築示範單元。   培訓由中國專家通過視訊於1月24日至28日進行,內容包括染色、劈竹、手工等實用技能。「湄公河地區竹創新產品持續發展課程」涵蓋竹子產業政策及永續發展,以及生產創新型附加值竹製品的技術。該項目將促進包括緬甸在內的湄公河地區竹產業的永續發展,並通過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究及創新附加值技術,及在國際市場上高附加值竹製品的競爭來加強國家間的合作。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據商務部貿易統計數據(初估值),2020-21年度(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年30日),緬甸貿易額達300.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53.6億美元,進口額為146.9億美元,貿易順差6.77億美元,達目標之103%,海上貿易及邊貿比例為66:34。   依據緬甸2020-2021年度國家計畫法,曾預估該年度之貿易額為347億美元;出口額162億美元,進口額為185億美元。但因COVID-19疫情影響將預估貿易額調降為290億美元;出口額140億美元,進口額為150億美元。 2020-21年度緬甸公私營之貿易數據表如下; 單位:百萬美元 項目 2020-2021年度 公營 私營 總計 出口    3,531.50     11,831.79    15,363.28 進口    1,022.52     13,663.54    14,686.06 貿易總值    4,554.01     25,495.33    30,049.34 出(入)超值    2,508.98 -     1,831.75        677.23   2020-21年度出口之產品中較去年同期相比除農產品出口增加以外,其餘動物產品,水產品,礦產品,工業品,林產品及其他產品等均出口衰退。   較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加之貨品表如下; 單位:百萬美元 序 貨品類別 重量單位 2020-2021年度 2019-2020年度 出口增加量/額 重量 金額 重量 金額 重量 金額 1 橡膠 公噸     303,293.97    449.10       213,413.23    264.44    89,880.74     184.66 2 玉米 公噸   2,613,666.64    536.34    2,222,029.32    368.37   391,637.32     167.96 3 綠豆 公噸     673,110.88    525.40       534,128.16    406.31   138,982.73     119.10 4 樹豆 公噸     214,091.63    144.10        53,376.68      30.00   160,714.95     114.10 5 黑豆 公噸     677,526.42    526.71       596,657.42    437.97    80,869.00      88.74 6 芝麻 公噸     255,119.05    338.98       175,840.95    279.39    79,278.10      59.59 7 花生 公噸     160,776.85    190.77       100,128.80    132.82    60,648.05      57.94 8 棉花 公噸      21,739.33     30.44         5,854.31       8.20    15,885.02      22.24 9 糖 公噸     200,992.55     89.38       122,241.70      68.74    78,750.85      20.64 10 米豆 公噸      61,893.09     33.42        39,609.30      21.09    22,283.79      12.33   投資產品,工業用原料及民生消費品等進口產品較去年同期相比進口額均有所衰退。 較去年同期相比進口額增加之貨品表如下;   單位:百萬美元 序 貨品類別 2020-2021年度 2019-2020年度 進口增加額 1 棕櫚油                826.97                 594.12          232.85 2 水泥                 81.98                  69.66            12.31 3 牙膏                 16.67                  14.57             2.10 4 捲菸紙                  5.31                   4.42             0.89 5 用於調咖啡及調茶的粉末                 49.54                  49.02             0.52 6 奶粉                 34.64                  34.56             0.08   2015-16年度緬甸貿易逆差達54億美元,但自2017-18年度起出口增加,於2018-19年度貿易逆差下降至10億美元。2019-20年度受COVID-19疫情影響,出口額約177億美元;雖然農產品、水產品及礦產品正常出口,但工業品(成衣、天然氣)則出口下降,加上投資產品(電力、建材及通訊器材等)進口增加,致貿易逆差達13.7億美元,2020-2021年度貿易順差達6.7億美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2022年1月24日,農業、畜牧及灌溉部(MoALI)在若開邦政府辦公室召開提高農業工業生產力的協調會議。MoALI聯邦部長Tin Htut Oo、若開邦邦長Aung Kyaw Min博士以及有關廳長、局長及鎮級部委官員出席了會議。   該會議上討論實現水稻生產目標、使用高產純種譜係作物(Pedigree crops)、有系統的排水、開設農業設備维修作坊、與私營機構合作提供農業機械服務,複作(multi-cropping)、鼓勵種植者種植最有利可圖的作物,如多年生棕櫚樹、芒果及咖啡豆、擴大魚、蝦、蟹養殖、幼體飼養及養護、种植牲畜饲料、養牛的發展、建立具有良好基礎設施的工業區、在KyaukTaw農業學院實施畜牧業文憑及漁業、農業機械職訓等事項。   隨後,聯邦部長在若開邦漁業局船舶監控系統(VMS)分控制中心視察對近岸及近海拖網漁船的監控,以確保這些船隻遵守漁業局根據現行法律制定的船舶監控規則。當天下午,代表團前往仰光Insein鎮,T部長視察General Food Techonlogy Industry Co.Ltd的漁業價值鏈,該公司向日本、歐洲及澳洲出口蝦及魷魚。

A:因伊朗受美國制裁,美國OFAC已將台伊清算機制的相對方伊朗Parsian Bank列入「黑名單」,因此台伊清算機制已全面喊停,自2019年起,我與伊朗貿易往來大幅下跌。

A:紐西蘭12月10日宣布完成原住民族經濟合作協議(IPETCA)文本定稿,歡迎所有APEC經濟體或WTO會員加入,並將由各參與方之代表及原住民代表共同成立專職委員會負責監督及執行協議。

A:紐國將修法要求持有石油或天然氣經營許可之業者須負擔未來油田或天然氣田退役之清理責任及費用,未來紐政府也將更嚴格審核業者財務狀況,以確保業者財力可負擔油田退役之清理費用。

A:為達成2025政府碳中和目標,紐政府規定自2022年4月1日起,2,500萬紐元以上之非住宅用政府新建案須符合綠建築標準,2023年4月1日起900萬紐元以上非住宅用政府建案須符合綠建築標準。

A:紐國政府計畫於2022年底開始發行綠色債券,所籌資金將用於低碳轉型,以實現政府淨零碳排目標。

A:紐國氣候變遷部長發布新聞稿表示,紐國本年具體政策包括率先全球立法要求上市公司及金融機構揭露氣候風險,要求學校、醫院及政府部門使用清潔能源,訂定進口車排放標準並提供購買低碳排車優惠,強制要求於汽油中加入生質燃料,推出新投資框架確保政府投資為碳中和,於紐國退休基金中排除化石燃料相關投資,以及利用綠色債券及碳排交易制度提供低碳轉型基金等。

A:紐國政府12月15日發布2022年預算重點,包括建立新機構取代現行地區衛生委員會,以及運用碳排放交易收益,撥款45億紐元投入氣候變遷應變基金等。

A: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 公布之2021年全球清廉印象指數,紐國與丹麥、芬蘭並列第一,紐國在過去8年中6度名列第一。

A:紐國主要媒體Stuff於1月26日報導,紐國外交部長Nanaia Mahuta日前發表書面聲 明表示,紐國高度關切俄軍在烏克蘭邊境集結,紐國強烈支持烏克蘭捍衛主權與維持領 土完整,呼籲俄國遵守國際規範,立即採取行動降低衝突,避免誤判帶來嚴重風險。 紐國總理Jacinda Ardern日前亦表示,俄國倘採取行動侵犯烏克蘭主權,紐國將考 慮實施制裁,如減少政治層面互動、停止援助發展計畫、或禁止特定人士入境紐國。

Inline content